德育课程创新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德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积极个性、良好品行和健全人格的人。因此,对于一名中职学生而言,德育必须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就要求德育创新必须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为目标,使德育成为受教育者主体个性形成、精神培养、德性塑造、人格提升的有效手段。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德育课程创新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德育课程创新分析论文 篇1:

浅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和哲学与心理学的关联性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也具有可行性,需要一线政治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加强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我国高中学校专职心理教师的配备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地区,学生心理问题比较普遍。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德育課程创新的重要形式。首先,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新课程改革、丰富德育课程体系的需要。其次,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再次,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最后,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连贯性的现实路径。

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首先,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当前我国高中课程设置和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而开展的。其次,学科关联性,高中政治学科中很多内容涉及到心理学知识,目前政治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交叉学科有了长足发展,能够做到学科自然渗透。最后,政策支撑。《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思想政治课程的功能定位,使得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政策依据。

二、当前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专业素养需提升

高中政治教师既是学科教学老师,也是德育主体,还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承担者。这就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渊博的知识储备、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师德。

2.学生存在普遍的被动性

教学过程的最佳状态是良性互动,教学相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课程中涉及到的心理知识和心理活动较为漠视。

3.教学内容单薄,缺乏系统性

因为学科之间的差异,政治教材中涉及到的心理学知识往往是碎片化的,缺乏整体性、系统性。

4.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受教学内容限制和学科教学特点的影响,政治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不明显。

5.生命教育与公民教育的缺失

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都缺乏对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内容,这是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

三、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结合当前我国高中阶段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为了增强实际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尝试。

1.充分挖掘政治教材中涉及心理学的内容

如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节,可以针对学生的消费心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统计数据,进而引导学生做到理性消费。《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节可以结合当前国家的经济形势,对理财方式选择中涉及的心理原因进行剖析。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政治参与》一节,针对当前部分公民参与政治热情不高的现象进行心理学的探讨,引导学生自觉做到依法有序参与。讲到法院的内容是,可以借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学的分析。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就可以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分析文化环境和文化心理对人的影响,讲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时,也可以从心理学的视角引导学生如何看待中华文化。生活与哲学模块本身就有大量心理学的知识,自然能够将哲学与心理学的内容进行衔接。

2.将心理学知识渗透到政治教学中

心理学中常用的理论,如破窗理论、蝴蝶效应、鸟笼逻辑、责任分散效应、激励理论、蝴蝶效应、囚徒困境、晕轮效应、帕金森定律、比较优势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紫色奶牛理论、刻板效应、吸引力法则、天赋理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都可以与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和哲学相联系,既增强了学科教学的专业性和趣味性,又打通了学科的界限,增强了教学实效性。特别是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心理与政治课程发挥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创新

目标和评价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为了更好的落实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就应该更加具体,可以尝试将目标分层:短期目标,学业成绩和学生常规表现,部分指标可以量化;中期目标,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考核,可以进行专业的测试;长期目标,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分析,关注学生长远发展和一生的幸福。因此,教学评价方式也就必须多元化,既有短期的量化考核,也有阶段性结果的评价,更有长期的过程评价。

作者:冯涛

德育课程创新分析论文 篇2:

中职德育课程创新驱动下单元教学的模式构建

【摘要】德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积极个性、良好品行和健全人格的人。因此,对于一名中职学生而言,德育必须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就要求德育创新必须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为目标,使德育成为受教育者主体个性形成、精神培养、德性塑造、人格提升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探讨中职德育课程的创新型以及如何在德育课上进行单元教学模式构建,让学生更充分体会到德育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德育;创新;单元教学;模式构建

作为一名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明白,校园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在中职校园日趋开放、信息传播日益飞速的大形势下,这块阵地的巩固加强,也仰仗于社会各界对道德文化的共同营造。如何加强德育课堂建设,如何让德育之花开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目前,新一轮的中职德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怎样推陈出新,在这门课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答案就是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笔者曾经在另一篇论文中探讨过德育课程的案例教学,引起了同行的一些关注,在这篇论文中,笔者想结合自身从教十余年的体会,重点谈谈德育课程的单元教学的模式构建。

1 创新单元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性

中职德育课程创新驱动下单元教学的模式构建,已经不可抵挡地走进了中职学生的德育课堂。它打破了传统的独立教学模式,打破了我们的思维定势,来到了我们面前。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笔者尝试并建构了一种“整体感知——部分感悟——整体回顾”的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入细致研究,开展了一些有效的操作策略。几年来,笔者一直倾力于中职德育课程创新驱动下单元教学研究,对中职德育课程创新驱动下单元教学及其实施略有些思考,逐渐发现,中职德育课的创新单元教学模式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德育课是一门终身学习的人生课题。这不是单纯的说教,更不是理论的灌输,而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如何让德育教育从书本走向学生的心灵,就成了中职阶段德育一以贯之的目标。但是,如果我们在德育课堂上把这个目标分解,孤立开来,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就不那么完善。基于此,我们在完成各章节的具体目标时,要找到他们的“共性”和“个性”。不仅要强调社会的价值导向,还必须考虑到学生所面临的人生课题,只有把社会的价值导向与学生的人生发展课题相结合,德育才能体现出它的具体性、针对性、实践性,才能显示出它的主体内涵和人生意义。所以,在这种学情下,中职德育课程创新驱动下单元教学的模式构建已经是势在必行。

2 创新单元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和特点

2.1 能够在实践中去感知荣辱,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当今,我们的中职学生都是90后。和重点高中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成绩可能稍逊一筹。这样,有些学生就比较自卑,还有些学生破罐子破摔。在很多中职校园里,自私、粗暴、无礼任性等行为随处可见。

实际上,现在的中职学生同样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我们知道,任何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下一代提出道德方面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对人道德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当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人才、人力资本决定一切的阶段,人的素质,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所以许多国家把调整教育目标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对策。而在培养目标中,又将培养年轻一代良好的思想品德放在首位,从而大大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国势。

因此,在我们的德育课上,若能大胆创新,构建整体认知,把个人道德同国家情感结合起来,必然会增进学生的自我意识,从而感知到个人的荣辱观。

2.2 能够从心灵上去净化自我,看齐道德模范标准。

当中职学生出现一些德育问题时,单纯的严厉训斥,往往不能奏效。相反,采用榜样法和情感陶冶法循循善诱,以爱熏陶,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稚嫩的心灵,从而使其彻底领悟悔改。对学生来说,这是树立“信念”的大好机会,但要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行为”,情感同样起着这种作用。

同时,也由于中职学生道德情感和生理发展的某些特点,应更多采用单元教学,模块构建的方法,不要就事论事,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或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而应以理说服。通过循循善诱的教育和举一反三的例证,来进行培养。

作为老师,我们深深希望学生们在品德教育上健康发展,成为一位真正受人欢迎,被社会所接纳的二十一世纪人才。对此,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重视中职学生的德育,采用“课堂教学主动渗透,课外活动延伸补充,家庭生活熏陶感染,社会实践锻炼成长”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单元教学模式,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学生认识问题,及时予以教育纠正,使之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向我们的中职生,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

2.3 能够在生活中去改善品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有人说,当今的中国正处于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这种说法虽然偏颇,却也能反映当代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可是,要知道,我们的学生,正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喷薄而出,不可以没有信仰作支柱。而他们的信仰,就来自于德育课堂上,老师的指导与教化。

对于进入青少年时期的中职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理性思考能力,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以课堂渗透教育为主,辅以有广度和深度的课外活动。挖掘各学科中蕴藏的爱国主义因素,把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和学科爱国主义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外活动方面,主要是用讲座、报告会、读书会、知识竞赛、参观等形式,有计划、有目的的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熟悉国情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思考,坚定党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这样的渗透教学和环境教学相结合,同样是我们单元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类型之一。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有的放矢,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情操,坚定90后的共产主义信仰。

3 创新单元教学模式构建的实施方案

3.1 重视教学前教师的教学设计。

教学前,教师要围绕一专题高度整合,使得教学设计模块化,综合化。中职德育课堂上单元教学模式构建最大的特点是:围绕某一个主题,将教材文本、课外拓展资源,将理论、案例、课堂讨论等高度整合实施教学,使整个单元的教学变成由几个“模块”组成的,却又不可分割的整体。它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德育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单元整体目标的统领下,各模块,每个课时的目标也相对集中。

当然,这里的模块只是根据课时任务与目标进行大致的区分,并非教学设计,教学步骤,教学环节,应用这个模式,仍然需要根据学生需求、单元特点等进行具体的设计,可以整合的资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调整。

3.2 强调上课前学生预习的重要性。

在单元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课前预习真正成为了德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实际上,预习就应该是德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是,我们一直不够重视。我所观看到许多鼓孤立的教学方式,是忽略学生的预习的。我们在实施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现老师事先印发预习题纲,让学生预习整个单元的模块,能够给学生预习一个良好的依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及自学能力。但是在这里,有些细节也是值得注意的:

3.2.1 预习提纲按照德育课程的一般规律来设计,同时关照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比如法律常识单元教学模块构建的第一步:浏览,预习和熟悉法律条文;第二步:寻找媒体上已经发布的有关案例,酌情分析;第三步,对比发现,确定一到两个与此案例有关的话题或者问题;第四步,自己尝试着写作该案例的法律文书,思考该案例的解决办法;第五步,围绕这个法律条文,搜集课外材料,准备实践材料,与教师同学一起交流。

3.2.2 预习的指导要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习有层次有计划地指导。比如刚刚开始指导预习《刑法》的时候,需要帮助学生拎出生点难点,让学生更加了解法律的精髓与核心。学生养成习惯之后,可以逐步放手,以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尊重更多学生的学习个性与学习需求。

3.2.3 预习必须要有检测与反馈。我们以往的孤立教学是忽视这一点的。中职德育课堂上单元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整体感知——部分感悟——整体回顾”就是立足学生预习的基础,结合预习题纲对学生进行的预习检测,对学生预习过程的再次指导。

3.3 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终身发展。

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是“主题”“整合”,所有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都围绕主题展开。它与孤立的教学比起来,我以为最大的转变是:传统教学更多是老师带着文本走向学生,学生接受文本;单元教学模式则更多是学生带着探究主题走向文本,老师引导帮助学生去去比较,去分析,去理解文本教材中对解决自己问题有帮助的信息资源,以加深学生对主题内涵的理解感感悟。

这种创新驱动下的单元教学模式真正的实践着“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理念。这是一种终身需要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

4 中职德育课程创新单元教学模式构建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4.1 教师要有懂“取舍”、会“设计”的教学智慧。

有人提出,中职德育课程创新单元教学模式是不是会因为“模式化”而让课堂变得单调乏味?会不会因为大容量而有隔靴搔痒的感觉?

模式不是设计。智慧的课堂需要设计。也只有设计中职德育课程创新单元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趣味盎然地投入到“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之中。比如对相关法律条文的检测,不是将所有条纹罗列出来,请学生读读。而是要独具匠心地挑重点难点,设计相关练习,以点带面地进行检测。学生会更加兴致高昂地投入到真实案例的评价之中,并将这种兴趣及时运用到课堂中。

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容量大了,对老师解读教材,发现并整合资源的能力要求更高,同时要求老师有“取舍”的胆气有“疏密有致”的艺术智慧。核心的地方就是我们预设教学时应“取”之处。其余的,提到即可,一带而过,略了吧,德育学习不靠老师枯燥的说教,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所谓“有舍才有得”。

4.2 择高处站,就平地坐,观全局,路更宽。

可以说,中职德育课程创新单元教学模式是比传统教学站位更高的教学模式。它看到的不是一棵树木,而是一片森林。

教师首先要对课程目标有清晰的认知,学期初至少要对一册教材有整体的了解,充分考虑每一个主题中的统整,甚至要把社会实践和德育课程的综合性学习都做一个大体的规划。

最理想的是,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兴趣点,对整个中职阶段都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这就是“心中有人”——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胸怀大局”——要从德育素养整体提高的要求出发。此外,还要“着眼细节”——要在关注大问题的基础上做好具体学习活动的设计。唯有择高处站,就平地坐,我们的德育教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4.3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提升和完善自我。

德育作为中职学生世界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心理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近年来,在我校的德育课堂,笔者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德育科学理论,为进一步做好德育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是,社会在不断发展和前进,人们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入。任何科学理论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和前进中发展和完善自己,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德育科学理论也不例外,只有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作为老师,自身对学生的感染,同样具有无形的德育渗透作用。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识记在心,因此老师不但在课堂上应为人师表,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谨言慎行,让学生耳濡目染,才能在学生中潜移默化,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总之,学校德育的效果最终要体现于并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程度,因此德育的改革和创新必须研究并适应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接受特点、接受心理和接受规律,高度重视情感体验、问题探讨、内心感悟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从自身成长、成才、发展的视角,探讨自己的人生课题及其相应的道德问题,把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人生发展的道德需求,使德育教学和实践成为一种由内向外充满体验、领悟的发生过程,成为人生道德课题的求解过程,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自身道德素质的创造者,为人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0

[3] 贾晓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 王秀兰,教书育人——高校教学与的主旋律[J],开封大学学报,2000(2);5-9

[5] 丁证霖,当代西方的教学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谢文辉

德育课程创新分析论文 篇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创新研究

思政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教学是我国高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的课程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与传播的主阵地,从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历史与现状来看,它需要始终秉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研究宗旨,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的现实需求,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持续、长效和健康发展。由李雪萍编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2016年11月1日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一书系统归纳并总结了近年来高校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整合了当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手段、策略和方法,開拓了现代思政教育的课程设计视野,充分强调了思政教育教学在资源运用、教学创新、案例设计等方面的探索与变革,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体系完善和实践策略变革中发挥着较强的启发作用。

该书共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探索”,突出了高校思政教育和德育工作开展的创新,以史为鉴,在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思政教育课程的演变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思政教育的探索方向与探索主题;第二部分是“建构”,在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总结下,编者有力推动了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完善了思政理论课程的价值观内容、学生主体模式、师生新型关系等,建构并健全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体系:第三部分是“拓展”,编者从人文传统教育的角度进一步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教学目标体系、教学改革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综合该书的相关论述,笔者认为,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分析阐释、探索和创新应当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创新研究应当打破传统的封闭、保守的思维模式,积极吸纳新的价值观、思想观点和积极进取的思维方式,让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体系的创新构建更加贴近现实,深入响应大学生现在的生活方式、思维发展方式和实践应用方式,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的有效性。思政教育理论体系是长期历史探索与发展而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经典性,是指导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和德育工作的核心理论,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理论接受情况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想在思政教育理论体系的传播教育中得到较好的效果,高校需要根据现实语境的变化,打破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思路,引进新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思维模式,全方位推进思政教育理论课程教学的创新,深入现代生活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模式,进而行之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创新研究与实践需要重新审视教学中“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关系,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应用,进而保证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当中,在大学生群体中获得更加显著的教育反响。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是长期以来秉持的教学理念,但是囿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单一,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丰富了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增强了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和多元性。鉴于此,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创新应当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挖掘和整合优质的思政理论课教学资源,增强理论课程教学的开放性特征,提高学生在思政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进而让“教”与“学”的多边互动激发学生在思政理论课程学习中的兴趣和热情,逐步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创新研究与教学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三,跨学科交融的开放语境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创新研究需要在开放型的教学模式下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技术体系和实践应用体系,结合大学生德育工作开展的现实需要,让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更加丰富、生动和有效。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与其他学科、高校管理工作的联动是现代高校思政教育与管理体系中的一大创新点,是高校及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发现的一大创新板块。也就是说,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创新研究不必局限于思政教育的学科专业之内,而是可以广泛地吸收并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优化思政理论课程教育的内容体系、目标体系、技术体系和实践经验体系,让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创新研究更趋于多元一体,切实贴合复杂形势下大学生思政理论教育的现实需求。

以上就是笔者在研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的过程中,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的创新思考与探索,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创新需要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标,实事求是地推进课程设计各个环节的优化与改革,包括教学观念的变迁、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跨学科的交融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继而从各个方面保障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研究与教学的有效性,让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水准得到较大的提升。

[基金项目: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边疆地区跨界民族民俗文化创新转化研究”(19XMZ2037)]

(谢娟,北部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

作者:谢娟

上一篇:综合高中德育管理论文下一篇:英语听力通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