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德育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是影响中等职校德育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中职德育队伍德育专业能力与德育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对专业能力认识不够、专业能力提升途径不多、发展性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需要在构建能力体系、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培训途径等方面加强创新。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等职业德育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等职业德育分析论文 篇1: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教学实效性调查与分析

摘要:德育课新课程改革从2009年秋开始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至今将近两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德育课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德育课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实效性

根据农村中职德育状况我自编了针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先后对巩义一职专、巩义二职专、巩义三职专部分学生、教师实施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1458份,有效1323份,同时还进行了多次师生座谈,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和座谈情况,分析如下:

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学生学习现状调查

1.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取得的成就。调查表明,90.56%农村中职学生能在思想上真正接受德育新课程的学习内容,问卷调查显示,这部分农村中职学生认为,“2009年开始使用的德育新课程在内容上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比较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且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等。这表明,德育新课程在对农村中职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社会教育方面发挥了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2.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存在的问题。调查表明,在德育新课程内容上,虽然90.56%农村中职学生是认可的,但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自学能力这些方面85.12%的学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知道如何有效学习的有65.23%;学习纪律较差的有30.08%;自认为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有60。25%;没有学习自觉性和较差的有70.23%;没有自学能力和较差的有65.09%。此外,还有9.44%农村中职学生轻视德育新课程学习,认为不能学以致用。

二、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教师教学现状调查

1.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教师教学取得的成就。调查显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师比较熟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目标,大多能遵循农村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灵活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及方法,因人施教,针对具体情况和实例,抓住教育时机,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朝着社会化、个性化的方向正确发展。部分教师能够与学生成为朋友、知己,建立起当前新型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

2.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尽管德育新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整体上在数量和质量上有很大的提高,但在个体之间,教学水平和能力上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德育教育在方法上也还存在着强行灌输,我说你记的方式,从而出现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脱节。部分教师也很努力地想把课讲好,但由于表达能力、启发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等等能力的局限,总是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有些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虽然都很强,但在教学效果方面也不是很令学生们满意。

三、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教学实效性存在問题原因分析与探讨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1.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中等职业学校的中职生年龄阶段大部分都处在14~l8岁之间,处在青春期早期和心理断乳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变化比较大,大多数自信心不足,对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的下降,这容易导致德育新课程教学实效性不高。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短缺,综合素质偏低。就业竞争激烈,导致了对就业学历的要求上升。很多家长宁可交数千甚至上万元的高价赞助费,也一定让初中毕业的学生上高中而不上职校,导致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紧张。这样使招到的中职生成分复杂,学习成绩差,道德水平低并带有大量不良习惯,这势必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教学的效果。农村中职生目标不明确,内动力不强。根据调查组的调查显示,选择上职校,有30.23%的中职生是个人意愿,有15.45%的是父母意愿,选择无可奈何和其他的就有38.08%和16.24%,这其中就有69.77%的中职生是非情愿地走进了中等职业学校的。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前途有50.5%的充满信心,没有信心的有10.5%,没有考虑过的占30%,其他的占9.0%,说明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加上自己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导致了厌学情绪。

2.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及教师方面原因。学校活动德育实效性不高。学校的集体活动可以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在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在“我校举办集体活动,切实有效,不做表面文章”的选项中,选择不符合情况的就有25.6%,并且有30.8%的中职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的各项集体活动,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是勉为其难地参加,也只有48.5%的中职生从中受到一定的教育。教师自身素质差,教师低水平的教育技巧甚至反教育的方法,也是导致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将学生推出教室,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利,这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对立、冲突,从而出现反教育后果。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师还是以一般的智育教师的身份而出现,未能真正发挥育人功能。

以上内容是在本次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调查与分析,由于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农村中职学校部分学生和德育课教师,设计的问题也可能并不十分全面,因此调查结果还不能说一定具有普遍意义。但是本次调查所反映出来的一些在德育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对于今后我们改进德育课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发挥德育课在农村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主渠道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Z].2008.

[2]李兰香.论提高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3]何其芳.对职中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J].广西教育,2004,(70).

作者:张春蕊

中等职业德育分析论文 篇2:

关于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是影响中等职校德育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中职德育队伍德育专业能力与德育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对专业能力认识不够、专业能力提升途径不多、发展性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需要在构建能力体系、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培训途径等方面加强创新。

【关键词】中职德育队伍 专业能力 调查

所谓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就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根据德育工作的变化和要求,在德育活动、德育课程或其他特定的场所中,运用一定的德育技能,让中职学生吸收、内化德育知识的能力,它是德育专职人员从事某种特定具体的专项德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队伍通常指学校里专门从事德育教学与管理的人员,一般包括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德育课任教师及其他德育工作者(团干部、心理咨询师)等。这支德育队伍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其专业能力的高低是影响中等职校德育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事实上中职学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还是参差不齐的。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研以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德育队伍为对象,包括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德育课任教师、团干部、校心理咨询教师等五类人员,调研分别采取问卷调查、小型座谈等方法,其中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6份,收回有效问卷124份(问卷内容详见表1)。参加小型座谈的五类人员共36人,涉及学校各个部门。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1.德育队伍的基本情况

从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学校德育队伍的工作年限较长,平均德育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这一方面说明学校的德育队伍整体上具有较为丰富的德育经验和较强的德育能力,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些人员的德育理念和行为、德育专业能力趋于定型,德育专业能力的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见表2)

表2 从事德育工作的年限

2.德育队伍对目前自身德育专业能力的自我评判

围绕德育专业能力的自我评判问题,课题组设置了两个问题,调查德育队伍对自己德育专业能力的满意程度,以及在学校聘任专职德育工作者(比如班主任)的过程中出现不管什么人都能聘任现象的看法,目的是为了了解德育队伍自身对德育专业能力的重视程度。(见表3)

表3 对自身目前德育专业能力的自我评判和认识

3.德育队伍的德育专业知识与技能

围绕德育专业能力的内涵或者体系,课题组首先调查了德育队伍对德育专业能力内涵的把握情况,设置了“你认为德育专业能力包括哪些具体的能力”“哪些能力最重要”等问题,调查结果集中体现在八个方面的能力。(见表4)

表4 德育队伍自身对德育专业能力的内容(或体系)把握情况

注:表中序号“1-8”表示相应德育专业能力重要性由高到低的顺序,“1”表示最为重要。

同时,课题组将德育专业能力体系划分为德育基础性能力(包括德育工作者的品行、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关键性能力(包括洞察能力、组织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发展性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德育科研能力、德育岗位的发展规划能力和形成自己的德育风格等)三个层次,针对每一层次的能力分别设置相应问题(2-4题不等)进行调查,采取“完全具备”“一般具备”“不足够”“很不足够”四个等级进行评判并汇总统计。(见表5-6)

表5 三个层次德育专业能力的具备程度汇总

表6 德育各项专业能力的具备程度

4.德育专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德育专业能力提升的途径也是本次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个人还是学校都希望德育队伍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以更好地适应德育工作的需要。为进一步了解德育专业能力提升情况,我们从三个层面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一是在德育专业能力提升上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二是德育专业能力获得的渠道与途径;三是学校对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培训情况。(见表7-9)

表7 德育专业能力提升上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表8 德育专业能力获得的渠道与途径

表9 学校对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培训情况

(二)结果分析

1.对德育专业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有提高,但认识仅停留在较低层面

绝大多数德育工作者都能认识到德育专业能力对中职德育的重要性,认为学校聘用专任德育工作者时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全员化”德育不等于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只有具备德育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从事德育工作。但一些职校教师由于职业倦怠、主动性不够、面对繁杂德育工作精力不够等原因,缺少主动探究精神、安于现状,对德育专业能力认识层次较低,尚停留在了解、听说的层面,大部分尚未熟知德育专业能力的内涵或标准,大多数人能知道德育工作中一些常见的必备专业能力,但这些能力是零碎不全的,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德育专业能力体系。

2.中职德育队伍对德育专业能力提升有需求,但提升途径不多,比较单一

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德育工作者对自己的德育专业能力感到“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大多数人员在德育工作中遇到“德育方法不娴熟”“研究不深入”“德育研讨活动少”等问题,德育专业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实践积累,缺少理性认识,学校层面常态化的德育能力培训也较少,这些人员对德育专业能力的提升有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学校虽然也偶尔或不定期组织德育工作培训,但这种培训往往是事务性的德育工作会议,内容比较单一,缺少专业引领和理论深度,偶尔有专业培训也仅限于邀请专家做讲座,培训的形式单一,不足以吸引教师的兴趣,更难达到促进教师能力锤炼提升的目的。

3.德育基础性专业能力基本具备,但发展性专业能力比较欠缺

德育专业能力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能力、关键性能力和发展性能力。调查发现,大部分德育工作者经过不断的实践与积累,已经具备基本的德育能力。他们能通过自身的师德品行,通过自身的事业心、爱生情和责任心感染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从而达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审美能力,也能运用良好的表达能力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讲解道理,让学生理解、接受德育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一定的德育专业关键性能力,包括洞察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但由于满足于德育任务的完成、忙于应付繁杂的德育活动,很多德育工作者对自身德育专业能力的发展意识不够强,自我学习能力、对德育工作反思能力、德育科研和德育工作规划能力等发展性德育专业能力还不强,近70%的教师用于德育专业学习的时间每周还不足3小时,80%的教师没有参与德育类课题研究,许多人撰写论文是迫于职称评定的要求和上级的硬性规定,近90%的教师还未形成自己的德育风格。

三、调查结论与启示

(一)高度重视,加速推进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

由于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中职德育队伍疲于应付各种德育事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导致德育专业意识不强,德育专业化知识陈旧,专业化能力薄弱,尤其是德育工作的反思能力、学习能力、德育岗位发展规划意识、德育科研能力还比较欠缺,造成了德育效果不佳的局面,不符合新形势的要求,进而制约了中等职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刻不容缓,中等职校应高度重视这一现状,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德育队伍。

(二)研究理论,建构德育专业能力体系

理论认识的瓶颈制约了实践探索,为此,课题组提出,以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德育实践活动,要以理论探索与研究为先导,不断探讨中职德育专业能力的内涵与途径,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标准,建构一套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队伍的专业能力体系校本样式,以弥补现有德育工作体系中的不足和遗漏,为学校德育的规范与有效提供依据,从而摸索出一条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新道路。

(三)增强意识,激活德育专业能力提升内需

从提出培养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要求,到将这种要求内化为各类德育人员自身的提升需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需要提升动力的过程。这种提升的需要又分为社会需要、家庭需要和个人需要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自身能力提升需要是促进有效提升的重要方面。中职德育既要求德育工作者充当德育的引导者,更要求他们充当德育专业能力的学习者。德育工作者要增强意识,把德育专业能力的提升作为自身内在需要,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成就感。

(四)创新培训,拓宽德育专业能力提升途径

通过调研发现,中等职业学校虽然有德育专业能力方面的培训,但是培训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却并不乐观,其主要原因为:一是培训的形式大部分采用培训人员讲授的模式,而忽略了教师群体主动性的发挥;二是培训的内容较杂,大多以不连贯的德育感受和经验为主,或是为了解决本校德育管理中的事务,使部分教师由于缺乏理论的支持而对培训内容的应用无所适从。三是培训缺乏相对完善的考查制度,使得学校对德育专业能力培训的效果不甚了解。为此,在学校层面,要改革培训方式与内容,按照德育专业能力标准形成一整套培训方案,让德育理论素养与德育技术并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并举,为培养德育专业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组建群体,发挥德育专业能力群体优势

通过调研发现,德育队伍中教师个体德育专业能力表现出参差不齐,为此,课题组建议转变传统意义上把教师看成是个体的观念,以德育群体的力量解决德育能力专业化问题,集体研究、集体探索德育管理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组建具有较强德育专业能力的教师群体,发挥群体优势,通过传、帮、带,对专业能力较弱的群体进行指导培养,从而提升德育队伍整体的专业能力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吴爱国

中等职业德育分析论文 篇3:

中职德育课“重知轻情”现象分析

摘要: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主渠道的德育课,其在塑造学生个体品德时本应同时兼顾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即“重知轻情”,道德情感很难发挥其作用。应通过建立道德共同体,引导学生、体验道德情感,从顶层设计到实际操作,将道德情感培养明确纳入德育课堂的设计中。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重知轻情;道德共同体

一、相关概念概述

自中共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党中央和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德育工作,中等职业学校也不例外。这一精神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得到认真贯彻,中职德育改革取得了一些实效,但实践中的德育低效仍是德育发展的瓶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主渠道的德育课亦是如此。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困境?经分析,我们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重知轻情”是其中的关键原因。

在说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重知轻情”现象之前,有必要厘清道德情感的内涵与个人品德其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

(一)道德情感的意涵

一般认为,道德是针对社会而言的术语,是人们共同生活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在中国,道德的范围很广,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健康。从个人的角度说,道德是社会规范和准则内化之后形成的个人品德,它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是目前学术界较为公认的一种主张。

首先,道德情感是个人品德心理结构的核心。其中,道德认识是人们关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意义等的认知,主要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产生的,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具有道德性质的事件或行为作出一定判断,并随之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等情绪化体验。但我们应该注意,道德认识不是道德情感发生的充分条件。道德情感深化之后会变成道德意志,它是人们在践行道德过程中所变现出的一种品质,它可以帮助人们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最为直接的表现,是衡量个体品德的显性、可测量的标志。在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协调支配下,道德认识会转化为道德行为。由此可见,道德认识是前提,道德情感是核心,道德意志是关键。

其次,就情感与道德情感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言,情感是道德情感生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道德情感是情感的升华。根据《心理学大辞典》,情感是一种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体是否满足主体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道德情感是人以一定道德准则为标准,面对具有道德性质活动时所产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它是主体内在蕴含着的归属需要和向善需求得到满足时的感受和体验。”对于中职生而言,道德情感应该是和职业直接联系的,具体可以是学生对即将从事工作岗位的归属感、依恋感等。

(二)道德情感的功用

1.道德情感能够加深道德认识

由上可知,道德情感与物质生产活动、科学活动等是不同的,其主要区别在于,它是关系性而非对象性的活动。人们就自己与客体关系的合理性、道德性反问自己,并根据自己建构的道德评价量表来衡量,从而产生的情感,所以,所谓的道德感,不是人们被动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给予的枷锁,而是内心道德需要得到满足的情感,当需求得到满足时,则产生积极情感反映,反之则产生消极情感反映。正如建构主义者认为,只有当学习者确实需要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我们不能忽视道德情感的主动建构特征,正因如此,无论是积极的情感反映还是消极的情感反映都能促进道德认识的发展。

2.道德情感能够引发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能够通过激发道德需要来引发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往往与道德需要联系在一起,道德行为的发生也许和道德训练等有关,但自觉的道德行为一定是因为某种道德需要需要得到满足。例如,职业院校学校的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教诲或者平时的道德行为训练,在一定的情境中做出道德行为,这时学生可能会想,别人要求我这么做,因为这是符合社会期望的。但也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学生自己想做出某一道德行为,这是因为学生内在的道德需要,有可能是向善的需要,推崇正义的需要得到满足,这时,道德动机被激发从而促使人产生道德行为。

二、中职德育课“重知轻情”现象的重要表征

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访问可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重知轻情”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缺乏具体、可行的情感层次目标

在中职学校德育里,容易将德育价值取向等同于德育目标,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样的德育目标虽然给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留下了空间,但难免显得大而空;且这样的文字表述缺乏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分层。这也间接导致了德育过程的“重知轻情”。

(二)学科分类的德育课更多关照德育知识传授,忽视道德情感养成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选修两部分,具体由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教育组成。由此可见,中等职业学校专门开设了德育课程板块,且具有独立的德育课程体系。然而,以学科分类来命名的课程实为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以知识的系统性等来组织的,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进而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出现重视道德知识传授,忽视道德情感养成的现象。

(三)德育内容难以引起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内容主要为大量系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公民道德和少许的职业道德规范,且主要集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上。这些理论本身就对职业道德规范关注不够,更缺乏道德情感方面的内容。因此,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影响德育实效。

(四)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的德育途径不利于道德情感的养成

根据访谈和观察,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基本上还是以课堂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学媒介普遍运用多媒体。此外,教师更加注重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认为,他们的德育课教学比较枯燥无味。虽然有利于传授道德规范、道德准则等系统理论,但不利于学生相关道德情感的养成。

(五)传统的德育评价方式忽视对道德情感的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评价方式现阶段仍以强调学生识记情况的闭卷考试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形式单一、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注重考核结果并强调以教师评价为主,且这种评价方式在考察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解、记忆情况方面效果显著,但不能测试出学生的道德情感,更不能测试出学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三、中职德育课“重知轻情”现象的构成因素

(一)认识匮乏:人们对道德情感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

人们对道德情感的认知匮乏,是指对道德情感的具体意涵及其作用等缺乏认识。事实上,因道德情感本身难以研究,加之中外历史传统上的重道德理性主义,导致学者们一直偏重于道德认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这些原因加剧了人们对道德情感的认识匮乏。反映到中等职业学校即表现为以下几点:在国家层面,出台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相关文件中,看不到强调道德情感的字眼;在中等职业学校层面,学校依然侧重道德知识的传授、道德判断的培养甚至道德行为的规训,唯独缺少道德情感的体验和激发;在中职教师实施层面,教师也没有专门设计、引导学生去体验道德情感;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其甚至不清楚道德情感是什么,以及道德情感对自己的道德行为有什么作用。

(二)默会隐蔽:情感与道德情感本身难以研究

道德情感的上位概念是情感,要想研究道德情感,必须研究情感。一般来说,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朱小蔓教授认为:“道德感是……道德性质的活动引起人在心理上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但由于情感及道德情感具有内隐性、复杂性、模糊性,以致人们很难把握。至今,心理学术界对于情绪、情感都还有大量需要研究的东西,理论研究上的困难也在客观上给道德情感的实践带来了障碍。对于中职教师来说,即使具有引导学生体验道德情感的意识,也很难具体操作,因为情感本身比较难以测量;对于学生来说,道德情感的习得这种默会性的知识具有隐蔽性,本身就难以被发现。

(三)缺乏体验:学生缺乏道德情感体验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一般具有一定的道德认识,即知道一些道德知识,能判断哪些行为是道德的,然而,自己可能做不到。究其原因,终究是缺少道德情感体验,所以我们总是可以看到很多“知行不一”的现象。道德知识能否转化为道德行为,是受制于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调节的。因为人只有具有了相应的道德体验,才能在相应的情境下做出道德行为,反之,一个人纵然掌握了足够的道德规则、概念,如果没有相关的情感体验,道德认知也很难转化为道德行为。

要想“知行合一”,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发挥道德情感的积极作用,可以利用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中,在促进道德情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道德认知等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改善“重知轻情”的现象,优化德育。

四、中职德育课“重知轻情”现象的消解路径

(一)利用情感的系统观设计职业院校德育课堂教学

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存在着静态的三大情感源点——教师、学生和教材。当教学活动展开时,这些情感因素便被激活。因此,中职德育教师应在对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调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编写德育校本教材作为统编教材的补充,将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良心等具体内容纳入教材。作为教学三大情感源之一的教材,教师有责任使它蕴涵的情感因素得到最大的发挥。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它拥有国家统一编发的德育教材,但学校仍然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尤其是正在进行示范校建设的学校,这些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特色,将某一专业对应的岗位群体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良心这些带有情感色彩的内容纳入教材。正如匡瑛所说:“应当把行业职业规范纳入到学校德育中来,并把它们作为道德底线来看待。”在匡瑛教授看来,职业操守就是职业道德的底线,它是作为某一类职业人最起码的道德坚守,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职业操守;而职业良心应当是每一类职业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

(二)在中职德育课堂建立道德共同体,引导学生共情,体验道德情感

1.教师应该引导建立道德共同体,增强学生共情能力

教师可在中职德育课堂建立一个道德共同体,引导学生共情。正如帕尔默所说:“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空间。”这一共同体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这一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只关注一点,即我们所讨论的对象。由此可见,在中职德育课堂这一共同体中,主要有以下要素:中职教师、中职学生、所关注的事物(如职业良心);并以相关原则来保证道德共同体的顺利构建和运行。道德共同体的建构需要经历事前准备、过程性地参与以及过程中和过程后的建构。具体到中等职业学校,这样的道德共同体可以是职校生对即将从事职业最起码的操守。在构建道德共同体中,教师一方面要准备充分。如果德育教师对所教专业学生面对的职业不了解,他可以和相关专业课教师沟通,自己整合教学内容或者请专业课教师做一些适当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良心的说明;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请一些对口职业领域的知名专家进校园做一些讲座,但事先要和专家就所讲内容进行沟通。例如,可以请专家介绍职业操守和职业良心方面的知识,并且多举实例,和专家一起构建道德共同体,引发学生这方面的思考。将这些资源转化成道德共同体所关注的主体,引导学生去体验这样的道德情感,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学生终会共情。

2.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建立道德共同体,学会共情,学会体验

现阶段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道德失范现象,很多时候并不是个体不知道何谓道德,而是“明知故犯”。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个体的情感淡漠,也就是对某一道德行为缺乏应有的道德体验,当道德认识不能约束个体行为时,道德失范行为便产生了。但是,现如今,很多企业会把职业道德作为企业用人的指标。学生也必须拥有职业操守和职业良心的,即必须是道德人。因此,学生不仅需要道德认识,可能更需要道德情感,因为它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中介,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一个路径就是使学生拥有共情能力。所谓共情就是能够深入他人的世界,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体会、理解他人。这样的换位思考能够引发个体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从而引发、促进个体的道德行为。

总而言之,在职业院校德育教学和活动中,可以利用情感心理学等有关理论来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但应该注意的是,不应该只注重引导学生去体验不同的情感,还要把教授学生相关道德知识、训练学生道德行为、磨练学生道德意志等工作结合起来,这样才会不偏不倚。这必将有利于改善职业院校德育“重知轻情”的失衡现象,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进而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低效这一状况。

参考文献:

[1]王晓彦.论道德情感[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7.

[2]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9.

[3]朱小蔓.道德情感教育初论[J].思想·理论·教育,2001(10):28-32.

[4]卢家楣.心理学与教育——理论和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254.

[5]匡瑛.去行业性——职业院校德育与教育教学难以融合的症结[J].职教通讯,2009,24(11):23-25.

[6](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1.

(责任编辑:王璐)

作者:李露露 匡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