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德育方法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老子与孔子均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名家,他们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本文就从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比较的角度出发,分析两人德育方法的异同,从中探究其对我国当代高校德育工作建设的借鉴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孔子德育方法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孔子德育方法分析论文 篇1:

浅析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摘要】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正确评价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孔子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包括: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主体意识需要建构一体化的德育体系。

【关键词】孔子 德育思想 现代教育

孔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仁爱。仁爱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围绕着这种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一个人想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应该以爱人为主要的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才能够实现道德的标准,才能够为实现最高境界的仁爱奠定基础。“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十分注重人的品格的修养,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认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同时,仁爱虽然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但却不是不可以追求的,只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就会达到仁爱的境界。孔子还认为,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礼义。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仁爱是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而礼则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礼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和家庭的准则对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规范作用,使礼成为每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达到人对自己有礼、人对人有礼、人对自然界有礼的境界。孔子主张以“礼”为社会道德规范,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德规范、一切交往礼仪等,要求人们专心地去遵循“礼”所规定的诸多封建等级秩序,以平治天下。孔子修身思想中礼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礼的行为方面,要求修身的人要符合礼所包容的东西。首先,应该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严于律己。社会上生活的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秉性和特征,倘若不用一种统一的道德加以规范,就没有秩序可言,所以,礼是个人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东西;其次,要以礼待人,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以礼相待,利用礼去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才能够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忠恕。忠恕原则是孔子思想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意思就是说忠恕是仁爱之道的主要方面。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的核心,对于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朋友等,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也就是说,做事要体现忠诚原则。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要求弟子一定要善于与人沟通,而且要本着“与人忠”的原则。“忠”就是下级要按照上级的指示进行事宜的处理,特别是在臣子对君主的侍奉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忠恕的思想理念。在师生的相处中,也要体现忠诚的思想,学生要以忠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是能够及时的进行改正的话,也是秉承了忠诚原则的,如果犯了错误还没有改过的想法,就没有秉承忠的核心理念。孔子提出的忠恕的原则也不是指完全的服从,不是绝对的服从主义,主要是介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是一种积极和主动的道德原则。忠恕就是要宽以待人,以己量人,推己及人,实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明智。明智的思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首先,明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明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正确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提升自我内在品质的高度。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修养和智慧的提升,一定要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和达观的胸怀,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义。”只有形成了上述的思考模式,才能够达到明智的境界。其次,明智是一种道德品质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所谓知者不惑,也可以说是智者不惑,拥有智慧的人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认识,还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理论和实践是一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在孔子的修身的儒家思想中,智重在人事,重在了解和辨别社会现象,所以为“知人”而“知言”就成了智的最基本的内容。知主要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描绘世界的一种过程,人实现了对知识的了解,就开启了放眼世界的大门,知人就是指要清楚地把握人的才能和品德,但知人的目的,则在于知贤而善用贤,以实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济世目的。在孔子看来,要深刻地认识仁义,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就要在行为上坚守仁义,不违仁义。

诚信。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诚”的含义等同于孔子思想的知,就如同知一样,其核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指精确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于人,不欺人、守诺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实践一个人的诺言。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荀子也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则认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实现诚信的途径和意义。诚信的思想贯穿在孔子修身和德育思想的整个过程。“信”在《论语》中出现了四十几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于诚信的要求是很高的,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孔子十分推崇这种德行,他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这些思想都是把“信”看作是建立人际信任关系的根本因素,看作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先决条件。

对孔子德育思想的评价

孔子的上述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延续千年,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世界也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结合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正确的评价,会对教育有所启示。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格的树立有利于个体价值的实现。儒家文化的“仁爱”思想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思想之一,这种仁爱体现了社会崇尚志士仁人的气节和精神。孔子认为那些为了自我实现而进行不懈努力的人本身就是仁爱的体现,这些人把实现仁爱作为自身的一种道德情操,而不是当作他人实现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强势和权威甚或是金钱的工具。孔子尊重个体的独立人格,并且突出了作为道德人格主体的个人独立意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是一个主体,人格的实现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深化,同时也是人格尊严的具体体现。人在尊重自我意识的同时,不能够把别人的意识强加给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实现人的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孔子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为仁由己”,“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教育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升华,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锻炼实现仁义道德和知识文化修养的完美的结合,最终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的德育的提升。通过传授道德知识、鼓励自我修养、启发道德思考来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从道德论上肯定了每一个主体为善为恶的自觉和自由,赋予了每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的能动自主性及其内在根据。

重视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重点在于怎样提升群众的道德修养和品质,只有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指个人的知识结构和道德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国家的繁荣和太平。道德修养的提升在孔子的德育教育中是核心内容,也就是在这种道德的基础之上,孔子力图把道德的思想贯穿于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认为只要把道德思想注入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就能够和谐稳定的发展。可见,孔子的道德思想对社会起到举足轻重作用。修身主要在于修德,孔子修身思想的政治意义在于强调德育结构中“德”的主导性和重要性。修身被看作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主观条件,这一点在孔子倡导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点中有充分的体现。从政治方面讲,孔子还说为政者要做到使“近者悦,远者来”,要以安定社会为己任,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认为统治者只有“为政以德”才能“众星共之”。所谓“政者,正也”,即要求统治者严格遵循社会准则,以道德人格做人民的表率,并用德礼来教化人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样就可以使每个人各安其分、各守其位,人人遵守各自的名分伦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有教养的人,便可以实现和维护社会稳定。

过度扩大道德的功能会导致道德中心主义。在孔子生活的时期,他推崇的以德治国思想将道德作为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主要的手段,“以德代刑”和“以德服人”的现象盛行。所以,孔子的这种修身思想实际上是夸大了道德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塑造中的作用,扩大了道德修养的功能,造成了社会对道德的高度崇拜和盲目崇拜,这种现象就陷入了道德中心主义的误区。以道德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容易造成过度重视人对社会的治理,忽视法律和法规等硬性制度的建设,这种情况引起的社会问题是很严重的。孔子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好坏取决于统治者道德素养的高低,而不是取决于法律和制度是否健全,这种体制在集权主义的制度下,过分地夸大道德的作用,把国家的统治寄托于君主个人身上,必然不能够顺应历史的潮流,导致国家的灭亡。其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孔子把道德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导致了对法律和制度建设的轻视。传统儒家政治推崇德治而看轻法治,认为唯有德治才是政治统治的正道与上策。孔子崇尚道德的功能,道德被当作了维护政治统治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相应的必然导致了对法治思想和法制建设的轻视。社会的发展除了需要人们自觉的道德意识,还需要法律和各类社会规范。孔子的这种重德轻智、忽视科学技术的修养思想取向直接造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知识培养的匮乏,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就个人而言,仅仅接受道德教育是不够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除了德,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智力技能结构、强健的体魄、优秀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审美观及创造美的能力。

孔子德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的德育教育是其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以德治国的首要任务就是用道德去约束百姓的行为和思想,他认为理想中的国家治理应该不是充满刑罚的治理,而是通过言传身教的德育教育进行治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育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最重要因素。我国现代社会延续了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礼仪之邦的德育实践理论使当时的社会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现代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孔子的德育思想,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开展系统活动。学校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在办学的全部过程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继承儒家把德育作为核心和本质的德育思想,更加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把德育置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

“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国第三次全教会再次强调素质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做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品德、心理、责任感、精神、观念等。首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品德高尚的榜样,用高尚人格教育和鼓舞学生,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其次,要从立身、行事和处世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基础性道德,然后根据思想形式形成处事之道。再次,注重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学习并实践孔子仁爱、礼义、忠恕、明智、诚信的修身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理论结合实际,把孔子的仁爱和诚信等思想应用于实践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培养主体意识,建构一体化的德育体系。打好学生思想基础的下一个主要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设定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德育教育通过不断的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把个体道德的行为上升为社会道德的行为,把个人内在心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把教育者传达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思想、情感和意志,并“外化”为道德行为。首先,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培养恒心与毅力,接受严格的意志锻炼,从而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为自我修养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次,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客观评价自己,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提高自我教育的起点和必要条件。最后,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德育体系。以校教育为主渠道,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横向联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一个互相作用、不断协调、目标一致的互动的综合德育系统。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客观上要求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工作网络。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教育方式和内容上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体系是取得教育合力,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方式。(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作者:张武华

孔子德育方法分析论文 篇2:

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比较研究

【摘要】老子与孔子均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名家,他们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本文就从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比较的角度出发,分析两人德育方法的异同,从中探究其对我国当代高校德育工作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老子;孔子;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落实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各种手段、方式、途径和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以老子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道家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对共同塑造中华民族的灵魂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老子与孔子的德育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人德育方法的异同,古为中用,从中探寻其对我国当代高校德育工作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的理论基础

德育方法的异同首先根源于各自理论基础的异同,不同的理论基础会衍生出不同的德育方法。老子与孔子的德育方法也不例外,各自有着自己的理论基础。老子德育方法理论基础的核心为“道”,孔子德育方法理论基础的核心则为“仁”。

老子德育方法理论基础的核心是“道”。在老子看来,“道”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25章)二是“道”指万物运化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三是“道”是指萬物的主宰,育化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道为体,无声无形,体现在具体事物上就是德,万物由“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51章)。上德之人能将“道”与“德”内化统一为自身的道德,由此达到至好自然的状态,“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51章)。

孔子德育方法理论基础的核心是“仁”。虽然孔子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学生解释“仁”的含义不尽相同,但“仁”的含义主要有三层:第一层“仁者人也”,是指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第二层“仁者爱人”,是指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他人;第三层“范爱众”,是指把仁爱之心推而广之,涵盖一切事物。在老子看来,“仁”一方面可以由自身的主观意志决定,“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另一方面“仁”也可以由外在的实践决定,“克己复礼为仁”、“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从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的理论基础中可以看出,老子崇尚自然的本性,认为人的一切行为要以“道”为标准,遵循大道的法则,由此形成了老子侧重顺应自然,将道德内化于心的德育方法。而孔子强调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主张以“仁”治天下,这种“出世”的思想无疑为孔子既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又重视人为效果的德育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比较

在长期的德育实践过程中,老子与孔子都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

纵观两人的德育方法,我们不难看出,老子与孔子都比较重视隐性的道德修养方法,如老子的不言之教法与孔子的言传身教法,老子的静观玄览法与孔子的自觉内省法等。但两人的德育方法也存在着差异。老子的德育方法强调顺应自然,遵循大道,将道德内化于心,如老子的道法自然法、防微杜渐法等。而孔子的德育方法既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也重视人为的效果,如孔子的学思并重法、因材施教法与启发善诱法等。

1、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的相同点

(1)不言之教与言传身教

不言之教是一种隐性的德育方法,老子认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不言之教要求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不应过多地强迫灌输,而是应以身作则,为受教者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引导受教育者,使其逐步建立道德意识和规范。同时老子强调教育者的“言”要顺应自然规则,不应过多也不应过少,而是恰到好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受教者在轻松自由的环境里接受教育,以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的德育效果。

孔子对老子的“不言之教”进行总结和借鉴,提出了“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先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这就强调教育者应以身作则,用言行来影响、引导受教育者,以负责的姿态、谦恭的态度和博学的知识来教育、感化受教者,使其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由此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2)静观玄览与自觉内省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6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10章)。“致虚守静”、“涤除玄览”要求受教者在虚静自然的状态下,清除自身的杂念和欲望,摒除妄见和外来的干涉,平心静气,使身心虚静到极点以至反观到内心的光明。老子认为受教者应从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抽身出来,静思己过,加强反省,使自己的心灵保持纯净的状态,用一种虚静纯粹的心态做人、做事,回归大道,做到“用其光,复归其名”。(52章)

孔子的“自觉内省”法与老子倡导的“静观玄览”有异曲同工之效。“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内省是完善人格、达到道德至高境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要求受教者应“吾日三省吾身”,静思己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规范,并以他人为镜,对照检查鞭策自己,取其所长,补己之短。

2、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的差异点

老子在这方面典型的德育方法主要有:

(1)防微杜渐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64章)老子认为做事情应在它尚未发生时就处理妥当,处理事情应在祸乱产生以前就做好准备。并且举了三个排比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章)来说明问题。这与今天唯物辩证法强调的质量互变规律有一定的相似,都认为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受教育者的精神状态、心理情绪等微小的变化,准确获取受教者的信息,及时帮助受教者脱离不正确的思想或行为,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

(2)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万物都要依照大道法则运行。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放在德育上就是要求教育者要遵循自然法则,遵循受教者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实施德育。万物都有运行的法则,受教者也不例外。受教者的身心素质、心理特征、智力发育等,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教育者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应使自身的教育行为与受教者发展的客观规律一致,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预期效果。否则,就会产生揠苗助长或停滞落后的德育效果。

孔子在这方面典型的德育方法主要有:

(1)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和“思”十分重要。“学”和“思”多指在自身修养过程中的学习和思考。孔子强调学习和思考二者是并重的,两者缺一不可。首先,学习是基础,提高自身修养的前提是学习,学习是产生一切美德的先决条件,“君子学以致其道”。其次,学习的同时还要思考,受教育者在学习时如果不思考,就会迷茫,而不以學习为前提的思考,则完全是空谈。只有在求学中将“学”和“思”结合,才能在修身中做到不懈怠不迷惘。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要求教育者应从受教者的实际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施行特定的教育内容。孔子学生七千人,每人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孔子注重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进行针对教育。如针对不同学生提的同一问题,孔子根据学生的特点做了不同的回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以为仁’”。(《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

关于“仁”的问题,孔子给出了三个不同的答案,这是针对颜渊敦厚、仲弓不谦恭、司马牛多言而燥的性格给出的答案。

(3)启发善诱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反对单纯的说教灌输,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受教者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时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受教者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不要去启发他。孔子认为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对待学生的问题要点到即止,不要说破,使受教者在“循循然善诱人”中自得体会,自己弄清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德育效果。

三、老子与孔子德育方法比较的价值借鉴

老子与孔子的德育方法多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相互补充,共同对我国德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今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不难看出,两人的德育方法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比较两人德育方法的异同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1、注重加强隐性德育方法建设

“不言之教”与“言传身教”是实施隐性德育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隐性德育主要是把德育内容渗入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一种无形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学生道德品德的养成。这与老子与孔子所倡导的“不言之教”与“言传身教”方法相符合。目前,我国德育工作者在实施隐性德育中采用了多种方法措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隐性德育课程没有太多隐性特色,某些高校仍以机械灌输为主等。这就要求我们当代的德育工作者继续学习老子与孔子隐性德育方法的精华,在德育工作中加强自我教育,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重视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德育工作者的外在教育外,还应有受教者的内在自我教育。只有教育者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去启迪受教者,使受教者自己教育自己,将外在的道德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认知,并进一步彰显为外在的道德行为,才能形成稳定的道德人格。为此,德育工作者应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更新德育方法,将行之有效的传统德育方法和现代德育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自省、学习、思考等自我教育的方式把道德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认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 王玄武. 比较德育学[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225.

[2] 富金壁. 论语新编译注[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3] 兰喜并. 老子解读[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

[4] 刘  飞. 孔子德育思想探析及其启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04:92-95.

[5] 史婷婷. 论老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意蕴[J]. 江西社会科学, 2007,05:55-58.

作者:商莹华

孔子德育方法分析论文 篇3:

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德育价值

摘   要: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现代德育理念出现功利化倾向,导致道德滑坡带来的恶劣后果在社会上频频出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德育理念,对解决当今德育出现的问题有重要作用,同时能够为当今德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孔子“克己复礼”思想即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从而恢复“周礼”。“克己复礼”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可以对当今德育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在探析“克己复礼”思想的内涵及其哲学意义的基础上,研究其德育价值,探析其道德主体性对德育对象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自律的要求对德育目标实现的作用;解读“克己复礼”思想对德育内容的补充和丰富,及其对德育实践所提供的方法论指导等德育价值,从而为当代德育的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克己复礼;哲学意义;德育价值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有记载:“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孔子的以“仁”为核心,所形成的包括目标、方式、实践等一系列完整内容的德育理念,因其独具特色的价值,被后世人誉为“万世师表”。欲解读孔子的“仁”思想,则要以“克己复礼”思想为出发点,正如《论语·颜渊》里的论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但是,以往学者对“克己复礼”思想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其政治学角度,而忽视了“克己复礼”的伦理学内涵及其作为一种方法论对当今德育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顺着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道德理路,将其和当代德育建立联系,在探析“克己复礼”思想内涵的基础上,研究其德育价值,试图为当代德育的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一、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内涵及实质

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命题之一。“克己复礼”是指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从而恢复周礼,孔子提出这个命题作为其政治目的的德育手段,对当今德育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其中涉及到的对公私关系的解读,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但是,“克己复礼”思想的政治目的是与当今的时代要求不符的,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

(一)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内涵

当前学术界对“克己”的内涵已形成共识。关于对“克己复礼”的界定,近代以前一直莫衷一是,这是由于上古文献往往微言大义,文献内容内涵丰富、外延宽广,本课题在对近代以前的文献资料历史化梳理以及將近代学者们秉持的理论整理分析后,可以在学术界基本统一的概念基础上,提出“克己复礼”思想内涵蕴含德育价值的界定。“克己”即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或约束自己不合理的言行举止。“克”是有意识地克制和约束,而不是无目的地扼杀;“己”强调的是不合理的欲望和言行举止,并不是一切欲望。“克己”是一种对自然人欲求的道德约束,是对道德行为有选择性地要求,从而达到“复礼”的终极目的。所以在“克己”的行为范式下,孔子希望塑造的是能够“复礼”的君子式理想人格,而并不是无理由地扼杀一切自然欲望的“圣人”。

“复礼”的内涵较为复杂,主要源于“礼”内涵的不确定性。之所以用“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或约束自己不合理的言行举止”来定义“克己”,是因为孔子“克己复礼”这一思想的终极目的是“复礼”。对于“复礼”的界定学术界一直不能统一。“复”的本意为“践、履”,后引申为常用的“恢复、返回”之意,如果按照文学“三古七段”的划分,阅读上古文献,多以其本意为主,但解读孔子的思想,其文学内容是服务于政治目的,不能单纯的以文字意义来解读。事实上,之前的学者也大多从政治学角度解读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从其维护周王室统治以及为改变“礼崩乐坏”局面所做出的努力来看,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思想渊源应出自于其对“周礼”的维护。故而,“复礼”应解释为恢复“周礼”。这里的“周礼”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周王朝的礼乐制度了。孔子认为,周王室的衰微以及“礼崩乐坏”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战争,所以试图通过“克己复礼”的努力来塑造人们“仁”的理想人格,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统一。那么,他在这里所倡导的“周礼”就不是无力改变王室衰败的旧的礼乐制度,而是一种在原有基础上更加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周礼”。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克己复礼”是指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从而恢复周礼,但是对“礼”的解读,要秉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事实上,“复礼”内涵的多样性,是源于时代需求的日新月异。孔子理想中的“周礼”回归,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复制,而是一种超越式的借鉴,使“周礼”更加符合时代特征。正如熊燕军曾提到:“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的行为规范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存在。孔子没能找到超阶级的行为规范,但是通过以‘仁’释‘礼’,事实上扩大了礼的内涵,从而使得‘礼’具有了某些超阶级的特征。”从这个角度而言,可以说孔子的政治理想在那个时代就已经产生“与时俱进”的雏形了。可这种改变和新意,依然没有使其思想跳出阶级社会的圈子,孔子所提倡的“克己复礼”的根本目的依然是服务于统治阶级,所以我们今天探讨“克己复礼”思想的德育价值,就必须是批判式的继承,将“礼”的内涵超越阶级范式,更贴近一般意义上的礼仪规范。

(二)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实质

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实质上是一种提倡先进社会意识及其方法论的哲学命题。“克己”的终极目的是“复礼”,这个“礼”就是孔子心目中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的“周礼”;而全社会的“复礼”是通过每个个体的“克己”实现的。所以说,“克己”并不终止于个体的行为上的自我约束或道德上的自我实现,而应该是对“复礼”的辩证回归运动。“克己复礼”思想中的“己”是个人不合理的欲望,这种私欲在哲学中可以说是主观的个别性或者抽象的个体性。在中国哲学中,“私”往往与“公”相对应,“公”是社会秩序或伦理普遍物,“私”即未获得伦理承认的人的自然存在的个别性,所谓 “一己之私”。公私的取舍实质上就是贯穿中国传统伦理学史的“义利之辩”,即道德和利益何者更重,从理论上表现出道义论和功利论两种倾向,儒家坚持的是道义论,即孔子在“克己复礼”思想中提倡的克制自己的不合理私欲,实现全社会的“周礼”恢复。

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对公私关系的解读在现今而言依然有其合理性。人自然存在的“一己之私”其实有其存在的普遍性,而每个人普遍存在的私欲又有其个体的特殊性,所以孔子承认每个个体所存在的欲求的普遍性,而要求人们去克服自己特殊性中的不合理成分。孔子“克己复礼”思想虽然坚持道义論倾向,却并不以牺牲个体为前提,这种有选择性地扬弃,也是符合当今“义利之辩”的伦理学命题的。

人的个体欲求与社会的普遍伦理观念的矛盾在现实中是不可避免的,孔子“克己复礼”思想实际上为解决这个矛盾提出了十分有效地思路:个人克制自己的不合理私欲,从而促进全社会的道德实现。这是对个体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自律上的要求,以个体的发展促进社会全体的道德进步,而不是以全社会的道德要求去强迫个体个性的遏制性改变,从方法论上来说,可行性和指导意义要更高。

二、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德育价值

当今的时代,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说,这是个“理性化”的时代,可当今中国人的道德行为却存在着工具合理性和价值不合理性之间的矛盾。这其中固然有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观的短暂迷失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但是当代道德教育的不足才是最重要的原因。而孔子“克己复礼”思想中蕴含着中国儒家传统的义利之辩观念,发挥对个体个性化的克制对全体道德进步的作用这一观点,对当今道德教育的不足有着重要意义,它能从对德育对象、内容、实践三个角度出发,发挥其德育作用。

(一)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内含的道德主体性有利于德育对象道德行为的实现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德育活动促进德育对象,对道德行为准则的自觉遵循和对相应义务的自觉履行。孔子“克己复礼”对个体道德自觉和道德自律的要求,与德育目标的实现对德育对象的要求有着内在一致性,这有利于德育对象自觉行使道德行为。

1.“克己”层面的道德自觉有利于德育对象对道德行为准则的遵循。“克己”内涵体现的对德育对象的道德自觉的要求促使其自觉遵循道德行为准则。“克己”的要求首先强调了自我这个个体在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的自觉性,它强调道德主体自发地发现自身欲求的不合理成分,并自主地、有意识地去克制它,体现了道德主体性。正如陈瑛所说:“我们知道,一切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必须自觉自愿,由自我决定,按照自我所认可的方向、方式方法去做。肯定自我的作用,强调自我的作用,正是道德的显著特点和优点,尤其是与法律的区别之点。”孔子“克己”层面的要求充分体现了道德主体性的作用,肯定自我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追求,而这必然要求道德主体对社会全体所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有着清醒的认知和自觉认同。这就对德育活动中德育对象对道德行为准则地自觉遵循发挥了积极作用。“克己”的德育价值即是要求在德育活动中引导德育对象形成正面的道德价值观,使其能够在道德认知中得出正确的判断,那么在接下来的道德行为的行使过程中,德育对象就能充分发挥自己作为道德主体的自主性,克制不合理欲求,使自身更加符合道德行为准则。

2. “复礼”层面的道德自律有利于德育对象对相应义务的履行。“复礼”内涵体现的对德育对象的道德自律的要求促使其自觉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孔子在原基础上有所“损益”的周礼,是其认为维系封建统治、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故而要求人们能够克制自己的不合理欲望,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加符合社会需要,恢复周礼的规范作用。孔子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是礼崩乐坏,所以要恢复“礼”制的社会规范作用,在这里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体现了道德主体性和社会规范性的统一,以道德主体的自觉促进社会规范的完善,又以社会规范的约束作用促进道德主体对相应义务的履行。当今中国人的道德行为存在着一种工具合理性和价值不合理性的矛盾,一方面拥有使道德行为更加合理、履行相应义务的主观倾向性,一方面又会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干扰,从而使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衔接中出现断层,德育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而孔子的“复礼”则为德育对象的道德行为增加一层社会规范性约束作为保障,用社会约束感,引发德育对象对相应义务的责任感的共鸣,从而增加德育对象道德自律的力度,促进其对相应义务的履行。

(二)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作为儒家传统德育理念有利于当今德育内容的丰富

当德育作为一种教化活动对个体施加影响时,其内容不免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性和时代时效性。但是德育的根本落脚点应该是德育对象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这需要在德育对象的价值取向方面做努力,那么德育活动的功利性和时效性就会对最终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德育内容虽然要紧跟时代需求,也需要增加其底蕴和内涵。

1.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对德育内容给予传统文化角度的补充。孔子“克己复礼”思想对当今德育的不足从传统文化角度提供补充。当前我国的德育内容政治倾向性明显,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对于德育对象的德育自觉的培养有着面面俱到但又衔接断层的弊端。中小学强调面面俱到的道德观,但到高中和高校教育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着重政治理论的学习,这其中巨大的衔接断层让德育对象对道德和党性区别模糊不清,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产生对德育内容的怀疑和违背。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强调对德育对象的不合理欲望的克制,对比单一的向善导向,“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的自觉选择性道德行为要更能切合德育对象的需要。同时,孔子及其“克己复礼”思想可以作为德育内容传统文化角度的一个补充,是德育内容的提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提高德育内容的文化继承性,拓宽其发展的时间长度。在此基础上,儒家传统文化以及“复礼”思想的内在目的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为德育内容的政治内容提供理论依据,可以减轻德育对象在德育活动中对道德原则和党性原则的混淆感和矛盾感。

但这里必须注意的是,“礼”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着阶级本质的不同。孔子的“复礼”复的是周礼,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理论内涵存在着阶级性的本质区别,不可混为一谈。孔子思想可以作为一种理论依据在德育内容中发挥借鉴作用,但是德育内容的根本依然是具有时代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规范。

2.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对道德修养内涵的新解读。“礼”内涵下的道德修养,是对个体理想人格的一种行为指导。道德修养是指个人为实现一定的理想人格而在意识和行为方面进行的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达到的道德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论是在“礼”的规范下言说的,礼是其学说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集中體现了这一点。孔子对于理想人格“仁”的内涵释义即是“克己复礼”,强调个人的视、听、言、动均要符合“礼”的要求。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事实上都包含于“仁”字之中。增强个体的道德修养是德育内涵最重要的一环,个体在所处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小环境中,都应时时刻刻注意道德行为及其影响,因为这不只是“修身”更是“立身”。“立身”就不只要求个体对优秀道德修养的追求,还需拥有对自身个性地正确认识,及时辨别自身欲求的合理性并能够用符合“礼”的方式克制它,从而完善自身。

孔子的道德修养中的自主成分可能因主观因素产生差异。道德修养的内涵通常是向善的,对于人本性的善恶伦理学家有着不同的判断,但是他们都坚持可以通过教化引人向善。孔子的“克己复礼”着重强调道德修养中的主体性,虽然更符合德育要求,但单一的个体修正可能会因为主观差异而背离现实。“人生在世,不应是碎片化、原子式的个体,而应是生活在社会伦常与关系网络中,努力做到一以贯之并能积极融通他人、融入社群的社会人。每个人的自身发展,既要以此社会伦常与关系网络的良性运转为前提,因而也理应为维护此社会伦常与关系网络的良性运转为己任。”故而,德育教化的个体差异原则在个体的道德修养形成阶段以及后续的完善过程中不可或缺,因为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公共原则的“社会人”,而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孤立个体。

(三)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作为一种方法论可以提供对德育实践的指导

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核心要求就是道德实践,“克”体现的就是德育对象个体在公共价值取向、道德规范面前的判断和取舍,凸显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社会和谐的现实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种精神对当代的德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十分重大。它可以古为今用地为当今德育实践提供新思路,从而深化德育实践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1.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为德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孔子“克己复礼”的道德主体性要求促进当今德育实践过程中德育对象自主性的培养。当前的德育实践以考察德育对象的受教育效果为主要方式,这种考察往往是单向的,单次的,既无法检验德育效果的时效性,也无法保证考察结果的正确性。而孔子的“克己”是在道德主体性的基础上将德育定义为道德纠正而不是道德服从。现代德育实践着重对优秀德育内涵的认同或正面德育模式的践行,实际上侧面的削弱了德育对象在价值取向形成过程中的自我意识,才会出现在德育活动过程中的偏差,因为德育对象缺少了充分的自我感悟和自我纠正环节。而孔子“礼”的约束作用是发生在个体的自我选择之后,“克己复礼”的实践方式是“为仁由己”,实践围绕着个体自主为核心。因此,它给了德育对象充分的价值判断和自我克制的时间,再用统治者的“礼”进行后期约束,双重保险,纵然用统治者作为约束和检验手段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但是孔子的这种德育实践顺序却加深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从这个角度而言,孔子的“克己复礼”无疑更贴合现代德育的实质——个人的自我锻炼才是实践和检验理想人格的真正途径。

社会背景不同,故而德育实践的根本目标是不同的。孔子提出“克己复礼”思想的社会背景是礼崩乐坏,社会动荡,而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虽然存在道德滑坡、不良价值导向的道德问题,但本质上是稳定和谐的。所以,孔子“克己”的自主实践方式我们可以借鉴,但根本目的却不同于“复礼”的政治功能,而应该是以德育目的为主。

2.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增强德育实践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己”的主体性促进德育实践过程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德育过程实质上是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手段将社会道德准则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念内化为自身的潜在情感需求,激发其道德热情,使其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得到不断地提升与革变,最终实现道德修养的提升。“孔子‘克己复礼’思想作为优秀的思想意识形态能够有效地在学生中间产生认同效应,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孔子“克己复礼”思想道德自觉和道德自律的要求,能够培养德育对象的内省习惯,促进其对自我修养的认识深化,自发的纠正自己的道德行为,更加切合德育要求。“克己复礼”的最终目的是“仁”。也就是此思想行为的目的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下,对自己的言语及行为举止进行适当约束,使其在一定的礼的范围内,也就是“周礼”所提倡的内在情感与道德精神上,形成仁爱、和谐、有序的人文关系氛围,这与当前德育的最终目的有相重合的地方。因此,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所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内涵,对德育对象的教育意义是深远持久的,从而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以德育主体的自觉性促进德育效果的有效性,其正面影响是必然的,但是一旦德育对象所坚持的价值选择是不符合现实的,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在德育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对德育对象价值观的引导,为其在德育实践中的价值判断奠定正面基础,从而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三、结论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催促着新的德育体系时代的到来。而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德育与传统思想相结合,对培养德育对象的综合素质,实现德育效果的进一步增强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充分考虑到历史局限的前提下,我们需要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到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对德育对象、德育内容和德育实践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耀坤.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国志[M].成都:巴蜀书社,2012.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熊燕军.百年误读还是千年争论——也谈“克己复礼”的释义及其它[J].孔子研究,2007,(04).

[4]樊   浩.《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3,(03).

[5]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第四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陈   瑛.克己复礼与公民道德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02).

[7]张忠华.中国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反思与探索[J].教育导刊,2006,(10).

[8]张学斐.孔子道德修养论及其现代启示[D].南昌大学,2014.

[9]陈二林.孔子“克己复礼”社会主体思想及其启迪[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10]袁   琳.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对当代高中生的教育意义[J].新校园(中旬),2015,(02).

作者:王徵翾

上一篇:语文重要途径教学论文下一篇:表面质量机械加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