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价值研讨论文

2022-04-21

【摘要】在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价值共创理论提出,价值不再只有生产者提供,需要有消费者共同创造,通过消费者的亲身体验实现价值。基于价值共创理论,成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价值共创过程中的知识管理能力,在不同的价值共创路径中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音乐教育的价值研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教育的价值研讨论文 篇1:

广西民族音乐渗入幼儿园课程的价值研究

【摘要】本文论述广西民族音乐渗入幼儿园课程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从目前幼儿园课程中广西民族音乐资源渗入情况、教师实施课程的观念和实际教学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广西民族音乐资源有效渗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策略,促进民族音乐资源在幼儿园课程的运用。

【关键词】广西民族音乐 幼儿园课程 价值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作为人文精神培育的教育,我们必须在学前教育中渗透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幼儿园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让民族情结扎根于儿童的心田。广西民族音乐渗入幼儿园课程正是这种新的尝试。目前,广西民族音乐渗入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研究还较少,课程实施也还处于尝试阶段。而在具体实践中,广西民族音乐资源对于课程来说是有效的利用还是无关的拼凑,对幼儿来说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对教师实施课程而言有何改变和要求,这些都决定了广西民族音乐渗入课程是否有价值。广西民族音乐资源如何渗入幼儿园课程,如何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引发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本文通过对幼儿园课程中民族音乐渗入的现状调查和反思,以及对教师和幼儿双方面的研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渗入策略,从而更好地指导幼儿园民族音乐课程的开展,发挥民族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特殊价值。

二、概念界定

在本研究中,笔者将广西民族音乐渗入幼儿园课程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广西民族音乐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歌唱、打击乐、律动、音乐游戏等艺术领域活动,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广西民族艺术、文化和习俗,即广西民族音乐深层渗入课程;另一种是广西民族音乐不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教师在课程中利用其作为教学辅助,以促进其他教学活动的开展,即广西民族音乐浅层渗入课程。

三、调查分析

笔者随机对广西6所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观察,对100名教师进行了非正式访谈。

(一)教师对广西民族音乐的了解情况

由表1可知,教师对于广西民族音乐的了解比较肤浅,且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困惑,只有少部分教师在课程的实施中尝试使用广西民族音乐资源,理由有如下几点:①广西民族音乐渗入教学对教师的音乐理论素养要求较高,知识跨度较大;②找不到丰富的适合在幼儿园开展活动的广西民族音乐素材;③不知道该如何使用,找不到广西民族音乐与幼儿园课程的联系点;④太麻烦,需要较长的备课时间,需要准备较多的教具等。

(二)广西民族音乐(深层、浅层)渗入幼儿园课程的现状

广西民族音乐资源无论是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还是辅助其他领域教学的实施,其渗入的价值是被大多数教师所肯定的。访谈中许多教师表示民族音乐资源能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民族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民族音乐具有丰富的音樂性和独特性,能营造活动气氛,使幼儿容易进入活动情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民族音乐的选择是否合适、实际操作是否恰当的问题,使不少教师产生了怀疑。

从调研中我们不难发现,广西民族音乐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在笔者所观察的6所幼儿园中基本上都有广西民族音乐方面的活动,有些幼儿园还有自己的专题小组、观摩活动和研究成果。同时,广西民族音乐在广西各地幼儿园的渗入情况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有自己浓厚的地方特色,并且活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多数教师都对其内容和价值有所了解。其中将广西民族音乐素材作为活动主要知识与技能,以此丰富艺术领域活动的情况偏多,即深层渗入比浅层渗入多,对浅层渗入的作用与价值认同较少。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有限的音乐素养和专业性成为了实施的主要障碍,课程活动实施的方式方法成为实现其价值的重要条件。

四、广西民族音乐资源有效渗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深层渗入的实施策略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筛选

案例1:这是一节大班音乐律动活动,教师用课件向幼儿展示汉族祖先刻在岩洞里的师公舞壁画图,让幼儿观察模仿。教师总结归纳出几个基本的动作,然后放师公舞的视频进行介绍。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用刚刚归纳出的动作跳师公舞,并和幼儿一起表演。最后教师将几个动作的图片发给幼儿:“小朋友们可以用这几张图片,找个好朋友和你合作,把这些图片随便组合,编出不同的师公舞表演出来!”幼儿很开心地找朋友表演……

师公舞作为壮族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是人们祈福的一种形式,其夸张的动作和具有节奏感的表现能有效调动大班幼儿的兴趣,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师公舞的基本动作简单易学,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可以通过动作模仿让幼儿学会欣赏、倾听。后面的舞蹈创编部分充分满足了大班幼儿表达与创作的需要,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给幼儿提供了自由创作的空间,有助于大班幼儿学会从句式和节奏去分析乐曲,促进幼儿协调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都极高。

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去筛选音乐素材是保障广西民族音乐有效渗入课程的首要条件,教师要对广西民族音乐资源进行分析和选择,小班幼儿一般选择音乐节奏和音乐形象较为鲜明、音乐长度适中、音乐旋律朗朗上口的民族音乐为宜。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教师选用的民族音乐本身的民族性、独特性应更加凸显,以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认知需求,音乐中的可创造性和可表现性的空间也相对要大一些。教师还要基于幼儿的特点对民族音乐素材进行再改造,通过编辑、剪辑等方法满足活动的需求。

2.与其他领域巧妙融合

案例2:这是一节中班音乐活动,教师让幼儿仔细倾听一段民族音乐《长大了》并讲述《蚕宝宝的故事》,让幼儿随音乐用动作表现蚕“卵—虫—蛹—蛾”的变化过程。幼儿都很活跃,纷纷表示“好好玩哦!”“老师,我还想玩!”……

幼儿期是个体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样的年龄阶段,富有情感的音乐游戏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幼儿园民族音乐活动的重点在于引导幼儿对民族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西民族歌曲《长大了》与蚕宝宝生长巧妙融合,容易让幼儿移情到自身的成长,产生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不仅将有理性色彩的科学知识与具有感性色彩的音乐进行有机的结合,将原本比较抽象、难理解的科学知识融入音乐的旋律中,同时还通过引入科学知识加深幼儿对音乐旋律与节奏的理解和表现。

3.注重音乐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

案例3:这是一节大班音乐节奏活动——《划龙舟》,上一课时幼儿学习演唱《划龙舟》,分成三队根据图谱节奏为乐曲进行伴奏。如图所示:

划龙舟是广西的一项民间活动,歌曲《划龙舟》节奏分明,欢快活泼。通过打击乐活动能加深幼儿对这首民族歌曲的感受,使其掌握音乐的节奏,也给予幼儿更深层次地欣赏这首民族歌曲的机会。广西民族音乐本身具有多样性,从不同维度看都有值得学习和扩展的方面。对于一首民族乐曲,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挖掘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音乐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不断挖掘广西民族音乐的教育价值,从音乐活动的不同层面开展欣赏、歌唱、律动、游戏、打击乐等多样化的活动。

4.与幼儿生活情景相结合

案例4:这是一节中班歌唱活动——壮族歌曲《送客歌》。教师先提出问题“平时你们是怎么送客人的?”由此引入活动,出示课件图片,让幼儿观察欣赏壮族人送客的场景,随后引入歌词内容进行学唱。教师还准备了壮族衣帽,让幼儿装扮成壮族小娃娃模仿送客的情景進行演唱。

情景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活动利用民族歌曲《送客歌》本身的情景性,通过图片、教具等材料,引导幼儿融入壮族送客的情景中,使其更深刻地体会这首民族歌曲的内涵和情感,对歌曲进行有效学习。

(二)浅层渗入的实施策略

1.作为背景音乐烘托活动气氛

案例5:这是一节中班幼儿美术(手工)活动《包粽子》,在幼儿用材料制作手工粽子时,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壮族歌曲《包粽粑》,课堂顿时充满了包粽子的感觉,歌曲欢快的氛围也让幼儿沉浸在制作“粽子”的快乐中,有些幼儿一边做一边哼起歌来。

背景音乐可渲染活动氛围,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将幼儿带入与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的情景中,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达到促进教学、开发幼儿潜能的作用。本案例中,粽粑是广西的特色小吃和传统节日食品,本次以包粽子为主要内容的手工活动,渗入了《包粽粑》这首壮族歌曲,即能让幼儿融入活动的情景中,又给幼儿提供了一次欣赏民族音乐的机会,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制作粽子的兴趣。

2.作为活动各环节联系的桥梁

案例6:这是一节大班音乐活动,教师让幼儿通过观看壮族对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什么是轮唱,什么是齐唱。活动开始,教师播放广西民族歌曲《赶歌圩》引导幼儿进入教室,以参加歌圩来引入活动。以幼儿已有的歌曲经验为导入,不仅可以顺利地引出观看壮族对歌的环节,而且通过这首歌曲可以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使幼儿能迅速进入演唱的情景中。

五、思考与建议

(一)充分认识音乐教育中民族文化教育的丰富内涵

民族音乐真切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呻吟、痛苦和欢乐,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感、梦幻与理想。广西民族音乐体现了广西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广西民族音乐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途径,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从幼儿生活情景出发,以游戏为手段,为广西民族音乐与幼儿架起一座桥梁,努力探索广西民族音乐和幼儿园音乐活动融合的教学途径,让民族文化的种子通过音乐走进每个幼儿的心中。

(二)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广西民族音乐渗入幼儿园课程必须依赖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当教师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对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有所了解,对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有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才可能利用广西民族音乐中的各种艺术内容和形式丰富教学,利用民族音乐多方面的价值,游刃有余地组织教学。幼儿教师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充分认识民族音乐,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不断学习和思考,可以成立相关的课题组和研究小组,围绕民族音乐资源进行研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三)善用家长与社会资源

活动素材少是制约民族音乐渗入幼儿园课程的关键,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从周边社会环境中进行挖掘,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资源,广泛收集各种民族音乐素材。如利用广西独特的地域优势,从每年举办的东盟民歌艺术节中获取更多的资源。积极与高校和艺术学院联系,取得研究和实施支持。还可以利用家长资源,共同搜集素材,开展相关的家园互动、亲子活动等。

(责编 周翠如)

作者:赵艳

音乐教育的价值研讨论文 篇2: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成人高校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思考

【摘要】在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价值共创理论提出,价值不再只有生产者提供,需要有消费者共同创造,通过消费者的亲身体验实现价值。基于价值共创理论,成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价值共创过程中的知识管理能力,在不同的价值共创路径中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成人高校;价值共创理论;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14-01-22

【作者简介】张连民(1971-),女,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金颖(1975-),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 。一、价值共创的概念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拉马斯瓦米(Venkat Ramaswamy)提出了“价值共创”(Value Co-Creation)的概念。当时两位大师预言,企业未来的竞争将依赖于一种新的价值创造方法——以个体为中心,由消费者与企业共创价值。(李朝辉,2013)狭义的价值共创是指由Lusch和Vargo提出的服务主导逻辑下的价值共创概念,专指发生在产品或服务使用与消费阶段的使用价值共创;广义的价值共创包括消费者与企业在产品或服务设计、生产和消费等的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互动和合作(Sheth,2000)(武文珍 陈启杰,2012)。

对于价值共创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是网络时代的见证也是学术研究的推移。学术界对于价值共创概念可以梳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价值共同生产,顾客参与价值生产过程,在这一阶段,顾客的爱好、个性、消费水平得到了尊重和满足。第二种是价值共同创造,顾客参与价值创造过程。顾客从创意、设计、生产到渠道建设等方面的参与来获取自己想要的商品或服务,这种参与让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得到提升。第三种是价值共同创造,顾客主导价值创造过程。Heinonen提出了顾客主导逻辑的思想,与服务主导逻辑相比,顾客主导逻辑认为价值创造产生于顾客的日常生活实践,企业不再以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为目标导向,其关注的是顾客的消费领域。 以上观点都在强调企业与顾客的互动,将企业与顾客放在一个动态的系统中共同研发市场,增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表现在生产领域,还延展到了消费领域。

二、价值共创理论下成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价值共创理论适用于各个行业与组织。以学校为例,学生选择学校的标准是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文化品牌和延伸的服务。从这个角度上看,学生是顾客,学生的学习成长是学生与教师在互动中构建而成。因此,价值共创理论同样适用于成人高校。

(一)成人高校的发展定位

成人高校多数是在原区属职工大学或行业职工大学的基础上形成。以成人学历教育为主,并结合区域需求扩展了非学历培训和社区教育。目前,成人高校的定位由成人学历教育为主转向以职业教育为主,形成职业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社区教育三大板块构成的教育格局;其功能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性人才,提高社区居民科技人文素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可见,转型后的成人高校应当成为一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综合性、社区性院校。(韩建华,2006)成人高校按照学历教育为基础、非学历教育为重点、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为特色,整体推进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突出自身教育的综合性、职业性、社区性特点。基于此定位,如果没有学生参与的价值共创过程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成人高校在生源日渐减少的趋势下,很容易被普通高校或社区教育中心所取代。

(二)成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普拉哈拉德在《竞争大未来》一书中指出,到2000年,竞争力的源泉则是消费者及其社区。在其另一本书《企业的核心能力》中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有三个识别标准,一是核心竞争力提供进入许多产品市场的可能性。二是核心竞争力对终端产品的顾客提供明显的使用价值;三是一种核心竞争力难以让竞争对手模仿。从长期看,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孵化出产品方能体现核心竞争力。据此,成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其核心价值创造活动中的知识管理能力。成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离不开其价值创造过程,竞争力正是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得到体现。成人高校拥有的独特资源和能力是其创造价值的关键。将学生看做是一个价值的共同创造者意味着成人高校将创设出一条学校——学生交互的更大更宽的价值创造道路。学生自身的附带资源和创意也将在这一平台上得到整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形成庞大的消费群体将创设出政府、企业、家庭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供给,形成学校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影响与品牌的共同打造和增值。

(三)成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世界各国成人继续教育的成功发展来看,成人高校可持续发展,应该在价值共创理论下把握关键因素。

1.创建利益相关者互动平台

符号互动理论表明,互动能够产生情感体验价值,并且让消费者更加忠诚。学生是否选择进入一个学校,取决于学生进入该校所受的教育、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升级,是学生偏好,家庭支持系统和社会互动的结果。

学校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专家、家长、学生、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以及投资者,他们不同方面的目标期望和利益诉求影响和改变着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一方面,学校教育必须协调和反映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各种力量对教育的期望和利益诉求又终究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在互动中,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加工与构建,在工作实践及社会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与学校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又能创造出新的体验价值。互动平台越有利于彼此的直接沟通,学生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越高。Ramaswamy和其同事总结的价值共创模式的原则也指出,组织要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互动和分享经验的平台,利益相关者必须能够和彼此直接互动。

2.在互动中低成本开发学习项目

在教育环境中的教育交往活动,既影响他人又改变自己。也就是说,学校组织成员既是课程的提供者,又是课程的享有者。网络为众多的学习者和教育者多重角色的扮演和转换提供了可能。任何人不可能穷尽学习所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有限资源的组织和有限能力的人要完成复杂的工作,需要利益共同体协商共同完成,这样一是可以提高效率,有目放矢;二是彼此可以享用专业化带来的低成本运作;三是便于资源整合。在北京朝阳区职工大学现有的项目中,双龙教学区社区音乐教育项目的开发体现了这一点。双龙教学区在与学员的互动中进行招生渠道建设、课程设置、教师管理和利益共享。学员参与体验下的课程设置带来了课程的实用有效,学员自主学习小组的倡导为学员自我传递式的招生奠定了基础,教师课酬的提成让教师与学员的互动成为常态,这样参与者在互动中实现了角色的扮演和转换,从而降低了学校办学成本。

3.利益相关者实现价值共创

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在充分尊重人的本性和教育本质及其规律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培养。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单是学校并不能完成,于是出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如果立足区域发展的成人高校,能够结合区域发展,站在学科与技术的前沿,将学校、政府、企业、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者聚合在一个利益共创的平台上,通过互动创新,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创造力,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沙龙、网络讨论、持续研讨、共同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价值共创,并各自获得利益的分享,最终将实现从价值共创到价值共享。

4.在价值共创中提升知识管理能力

按照李灵稚的观点,知识管理能力可以概括为知识的分析与取得能力;知识的学习与内化能力;知识的建构与储存能力;知识的扩散与应用能力。典型案例是长虹与广西教育厅、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通过价值共创,实现了强强联合,以数字技术为龙头,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突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联合培养的显著成效体现了合作者知识管理能力的水平。成人高校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价值链上寻找到关键点,构建关键环节的知识管理体系,在知识的扩散与应用中实现价值共创与能力的提升。

三、成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学习者与学校价值共创的发展路径

成人高校的学生来源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职高和中专的应届毕业生。第二类是现职补学历的公司员工。第三类是行业内接受职前教育、继续教育、专项培训者。第四类是社区工作者和社区教育骨干。成人高校需要将这些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在社会变迁中聚焦学生的需求,显然不如学生对自己需求什么了解的更精准。故由学生在项目的设立开始时,参与到项目的开发、设计、实施、评估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校统筹资源,整合知识和技能,搭建平台,让学生了解参与的渠道、规则和内容,创设增值服务,延伸使用价值。学生与学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课程的应用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学生与学校的价值共创中学生的体验价值和知识的增值能够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面得到实现。

(二)学习者、合作者、政府、学校均衡态势下的价值共创发展路径

在开放性学习资源随时可得的情况下,细分生源市场,采取差异化策略,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是未来增强竞争力,提高学生忠诚度的有效途径。成人高校需要借助网络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从政府、企业、学校的政治、经济、社会的需求出发,在彼此沟通与博弈中获得均衡态势。在动态调整中,利益相关者彼此分割的版块聚合成旋转的圆球,在价值共创中实现价值最大化。随着校企合作模式的推广,以后企业、组织、政府、学习者和学校共同参与体验的项目会逐渐增加,但这些项目的实施效果取决于价值共创中彼此延伸的价值和增值的服务。让利益相关者实现价值共创,构建平台、激发动机、创新实践,实现价值增值的分享。

(三)联盟组团式的发展路径

马云曾说过,“世界上缺的不是创意,缺的是把创意真正做出来并获得市场认可的人。我们如何能实现我们的创意?创意要随市场而动,随客户而动。”成人高校如何有竞争力,如何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盟组团式的发展路径能够解决这类院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互利多赢是联盟的生命力。在教育界,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2011年6月10日,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大学等6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了重庆市大学联盟,效果明显。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民间组合”是推动区域高校发展的有效形式,是高校资源整合的长期趋势。成人高校应在明确发展定位的前提下,借助中国远程教育网推出的“学校联盟”计划,基于中国远程教育网庞大海量的资料库和自主开发的智能建站系统,实现学历、非学历和社会文化教育的远程教育联盟。在价值共创理论指导下,成人高校采取项目制,实现高职院校、区属企业、区域街乡和政府委办局的联盟组团,实现观念的融合、价值和利益的共享。

【参考文献】

[1]韩建华.转型中的社区学院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5).

[2] 邓志良,宋建军. 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2).

[3]普拉哈拉德.企业成功定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Nambisa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Annal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springer,2009.

[5]王新新,万文海.消费领域共创价值的机理及对品牌忠诚的作用研究 [J].管理科学,2012,(10).

[6]李朝辉, 金永生.价值共创研究综述与展望[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Thought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 of Adult Colleg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Value Cocreation

ZHANG Lian-min, JIN Ying

(Beijing Chaoyang Staff University, Beijing 100013, China)

【Key words】adult college;value cocreation theor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编辑/赵晓东)

作者:张连民 金颖

音乐教育的价值研讨论文 篇3:

民族·音乐·教师

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于2008年11月4日至7日在广西南宁隆重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代表逾千人,除各地的幼儿园教师和幼教干部之外,还有来自全国13所高校的教师代表,人数为历届之最。本次研讨会包括学术报告、专题沙龙、音乐教学活动观摩和互动研讨四个部分。其中,连续两天在六个分会场分别进行的共72个音乐教学活动展示是本次研讨会一大亮点。

一、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及其传承教育

在南宁这片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土地上,各地教师精心准备的72个音乐教学展示活动中包括33个具有我国少数民族风情和民间特色的音乐活动,由此,本次研讨会的议题之一便是“民族、民间音乐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

令许多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困惑的问题是,如何将蕴含着丰富价值的民族、民间音乐活动转化为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使之既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又适宜于幼儿的发展。在观摩了湖南教师带来的音乐活动“摆手舞”之后,代表们就“当民族、民间音乐活动走进幼儿园,我们是学习它外在的形式还是学习其背后的精神,形式和内容如何统一”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民族、民间音乐活动所蕴含的普遍的、共同的价值观才是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他们认为,“同手同脚”的特殊舞姿只是土家族“摆手舞”的外在形式,若幼儿在学习时感到困难,教师不必强求,因为这种舞蹈反映出的创造性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是对幼儿来说最具价值的。

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在闭幕式上所作的题为“继承与发展”的发言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她以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教育为例,说明了其中蕴含的诸多价值(自我娱乐的价值、社会凝聚的价值、文化创生的价值、文化反思的价值)及其与幼儿自然、整体、和谐发展的关系。她认为,在开展中外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教育时,我们需要以是否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当下以及长远的和谐发展,是否有利于幼儿与他人关系的当下以及长远的和谐发展,是否有利于幼儿与环境关系的当下以及长远的和谐发展三个标准来进行价值判断。继承与发展民族、民间的音乐和舞蹈正是为了促进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可喜的是,在本次研讨会的教学展示活动中,有些教师已经就如何把握和传递民族、民间音乐活动的核心价值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大连教师带来了原创民间舞蹈教学活动“梦龙”,执教教师紧紧把握“合作”这一核心价值,通过难点前置、迁移既有经验、集体讨论等教学策略引导幼儿学习有先有后、相互衔接、团结一致地完成如波浪涌动般的舞龙动作,使幼儿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观念的澄清固然重要,但是“不解决船和桥的问题,过河就成了一句空话”。为此,与会代表就传承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具体教育方法展开了研讨。如,在单位活动时间内,我们如何实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价值传递的最优化?如何处理价值多样和时间有限的矛盾?除了利用服装、道具、语言等营造民族、民间音乐氛围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传递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评价

评价是监控、改善、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评价功能的实现与评价方法息息相关。本次研讨会上,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葛小穗和晏琰向大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评价方法——建桥评价。建桥,即搭建桥梁。教师首先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从学科学习、学习能力、社会性等维度观察幼儿的行为,再利用由关键概念组成的评价体系对幼儿进行诊断,确定幼儿在发展性的学习连续体上所处的位置,并确立后续发展目标,最后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拓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的发展。华南师范大学蔡黎曼教授作了题为“幼儿园音乐教育评价的新方法——档案袋评价”的专题讲座。她指出,档案袋评价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学生某一学科的作品,以展示学生在该学科学习中的表现、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它具有动态性、个体性、真实性和多元性的特点。至于如何落实到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蔡教授建议教师可以从音乐教育的本体目标﹙音乐概念、音乐技能、情绪情感和审美体验﹚和非本体目标﹙个性、社会性﹚出发,结合动、静评价方式,利用音乐活动评价表、照片、录音和录像,记录幼儿在正式的音乐教育活动、日常音乐活动以及家庭音乐活动中的表现。

教育评价的问题同样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关注。一位来自安徽的年轻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情境中,什么样的空间设置有利于同伴之间有效互评?代表们共同讨论,达成了一些共识:幼儿互评环节中,如果教师习惯于请幼儿面对教师而不是面对全体幼儿发言,这样的空间氛围就容易使幼儿误以为他人的发言“与自己无关”,这不但影响同伴交流、评价的效果,不利于评价功能的实现,而且不利于培养幼儿勇于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相反,如果让幼儿面对全体同伴发言,就更有可能使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各自的观点,意见和情感的分享就更充分,从而使幼儿在同伴评价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教师对待反思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对待反思的态度决定其能否借助教学观摩活动这一平台获取有益的信息,能否通过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能否利用团队互动合作进行有效的学习。本次研讨会的另一议题就是讨论什么是真诚的反思。代表们一致认为,一些流于形式的“八股文”式的反思,一方面反映出教师在反思中难以切中问题的要害,另一方面暴露出教师不愿、甚至害怕面对自身问题的心理。同时,许多代表通过研讨认识到,教师如果有机会在团队研讨时反思,应真诚地提出自己在教学设计和执教过程中的困惑,以求更好地利用来自同行的外部援助获得自我提升。

本次研讨会上部分执教教师就是以真诚的反思态度进行自我剖析,获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同,为大家树立了好的榜样。如,广西武鸣县的一位教师在执教后的反思中诚恳地提出自己的困惑:“第一,我在教幼儿学跳竹竿舞的基本步伐‘抬跳步’时使用了图谱,但是幼儿利用图谱学习的效果并不好,是不是我设计的图谱本身存在问题?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没有必要使用图谱?第二,我要求全体幼儿整齐地跃过静止的竹竿,但是他们没能做到,是我的要求过高了,还是我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一位来自福建的年轻教师在反思中说道:“今天的教学活动中发生了意外,有个女孩每次玩躲藏游戏时都会害怕地哭起来,我不知道是大鱼的造型让她感到害怕,还是音乐让她感到害怕。面对这样的孩子,我该怎么办?由于我不想让任何一个孩子游离在活动之外,我试图通过抱抱她使她得到安慰,让她参与游戏,这样做究竟对不对?”

此外,代表们通过研讨普遍认同了一种观点,即“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人文关怀”。代表们认为,大家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相对于批评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更需要援助。无论是大学教师还是教研员,抑或是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都需要站在执教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当执教教师出现低效或无效的教学情境时,以“外援”身份在场的同行要思考原因和困难所在,并真诚地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不仅仅是批评、指责。否则,执教教师有可能因害怕受到批评而深深地隐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那么通过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美好愿景也就有可能成为泡影。

在良好的研讨与反思氛围中,与会代表还就技能传授和自主探索之间关系的把握、传统素材的开发和使用、音乐和动作的比例等诸多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代表们对2010年将在长沙召开的第七届研讨会提出了三点期望和建议:1.希望研讨会更彰显人文、民主、真诚、友善和支持的研讨精神,建议增加自由论坛、海报展示和更多工作坊式的交流活动。2.所有观摩活动的执教团队最好能提前向会务组提供活动中用到的影音资料,以便会务组尽早建立资料库,供与会代表学习、研讨。3.建议大会增加“命题课例”活动,以便代表们比较不同教师设计、执教的同一主题的音乐活动,更为深入地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1月7日上午,本届研讨会的南宁主办方将会旗传递给长沙代表,至此,本届研讨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期待着下一届研讨会相聚于长沙。

作者:吴巍莹

上一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下一篇:合作教学法篮球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