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经费成本补偿研讨论文

2022-04-30

内容提要:目前,研究生教育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际化的要求,西部迫切需要一批既精通专业又懂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结合西部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建立研究生教育个人成本分析模型。通过对研究生教育投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善研究生教育投资的策略,多渠道的筹集研究生的教育经费,提高教育质量,成为研究生教育投资的制度性选择。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教育经费成本补偿研讨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校教育经费成本补偿研讨论文 篇1:

大学生“上学难、上学贵”问题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还存在很多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如大学生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其中“上学难”主要是由“上学贵”引发。据2004年3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中心作过的一次关于高校收费问题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71.6%的人认为“学费太贵”,而且选择这一选项的人在各个收入阶层中的分布都较平均。在“是否能承受目前的高等教育收费标准”问题上,学生选择“难以承受”“勉强可以承受”的占了近八成,认为可以承受的则相对较少,仅有16.9%。学费再加上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接受高等教育而多支出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使得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很多家庭的主要支出,部分家庭甚至已经“因教致贫”。据甘肃省农业部门2004年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甘肃省重新返回贫困线以下的农民中,由于教育因素返贫的数量占总数的50%,教育已经成为甘肃农民返贫的第一因素。另一方面,尽管政府十分重视贫困生的资助问题,高等学校也一再保证不让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但有关贫困生辍学、失学甚至自杀的事仍屡见于报端,而更普遍的还在于这些贫困生虽然进了大学,但由于生活的窘困、心理上的焦虑与自卑,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减少。此外,上大学高额的花费还有可能影响贫困家庭子女在初等中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动力和学习选择。对于某些处于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家庭来说,由于缺乏对高等学校学生资助的充分信息,高额的上学费用可能使他们对大学教育望而却步,从而丧失求学的动力和信心。或者有的家庭在中等教育阶段就有可能转而选择学制更短、费用更低的中等专业教育,放弃对高等教育机会的追求。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促进收入均等、改善低收入阶层经济状况的功能正在逐渐消退,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美好前景正在消失,社会各阶层间的贫富差距还在被人为拉大,优秀贫困生的美好憧憬正在被高昂的学费所扼杀。因接受高等教育所导致的贫困现象将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特别是贫富阶层之间的矛盾,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而且高收费还会制约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高等学校的多数生源产生影响,从而损害了广大学生的利益。因此,解决大学生“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使广大适龄青年有学上、上得起学,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大学生“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足。目前,我国政府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显得严重不足,2004年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的2.79%,4%的目标迟迟难以实现,这是产生“上学难、上学贵”问题的根本原因。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2006年的一次研讨会上说:“社会上有一种与实际不相符合的认识,即认为公共财政已向高等教育投入了很多钱,因为我们建了很多新校区,但他们不清楚为了扩招而建的这些新校区大多是用贷款建起来的,学校是在负债建设、负债运行。在教育的财政性投入中,基础教育占的比例大约为70%,用于高等教育的大约占20%。2004年对教育的总投入仅占GDP的2.79%,这就表明,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0.558%,这个数据在世界上处于低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高校陷入了举债办学的困境,这样“没有标准”地向学生收费自然而然就会成为高校的选择,把本应由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转嫁到学生身上。据说,目前高校中流传着一种说法,很形象地比喻高校这一“无奈”的现象:“现在不是政府在办中国的高等教育,而是中国的高校在办中国的高等教育。”

2.学费增长速度过快。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不仅不向学生收取学费、住宿费,而且还要发给学生“人民助学金”,用以补贴学生学习期间的部分生活费开支。此后,随着我国政府财政能力的逐渐下降,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到1995年和1996年更是达到了低于2.5%的历史地位。而与此同时,在各方面需求的驱动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却在持续扩张。政府投入不足和规模扩张双重因素导致了当时高等教育系统的经费投入严重紧缺,众多高校的财政经常处于困窘之中。经费不足成为了这一时期严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该问题,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实行成本补偿和成本分担制度,向受教育者开始收取学杂费。1989年,全国大部分高校开始收取每年100~300元学费,平均为200元。1992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在较大范围内推行招生收费制度改革,逐年提高学费水平。1997年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实行收费制度,学费涨过2000元。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开始,紧随其后的就是学费的一路攀升。到2005年,高校的学费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平均水平达到5000元。在教育部直属的74所高校当中,大部分高校的学费集中在4000~6000元之间。其中只有三所院校的学费低于4000元,一些艺术院校的学费更是达到10000元。可见,我国高等学校学费在近20年间就上涨了25倍,这远远高于群众收入的增长幅度。

3.高校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高校乱收费可谓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顽症。尽管政府有关部门不断“重拳出击”,但是各种乱收费行为总是顽强地突破“政府文件”构筑的防线,一次又一次袭击囊中羞涩的老百姓。近几年来,教育部等主管机关几乎年年有“通知”,岁岁有“禁令”,但从现实来看,高校教育乱收费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相反却出现了禁而不止、顶风而上的现象。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却对收费上瘾了,把学生当成“摇钱树”,收费的名目花样不断增多,收取的费用不断增多。这无疑会直接加重学生及其家长的经济负担,导致“上学难、上学贵”问题的产生。

4.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基尼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收入差距,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3年已经至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达到危险的边缘。2004年已超过0.465。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在总体上向资本所有者、技术和知识含量较高的阶层倾斜,低收入者比重较大。据调查统计,到2001年,我国城市有20%的人口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足10%,而另外20%的人口却获得了社会总收入的1/3以上。到2002年底,我国城镇居民中收入水平中等偏下和低收入者(每户年均收入为6273~2357元)共占总数的64.15%。二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持续扩大。在广大农村,农产品因社会供给大于社会需求,价格上不去,农民增产不增收。因此,对于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大、占人口比例80%的是农民这一现状来说,高等教育的学费势必给农民及城镇下岗职工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再加上上学期间的其他开销,在没有较完备的配套资助措施支持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

5.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不完备。当前我国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还不完备,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没有处理好奖学与助学的关系。从2002年开始,国家财政拨出专款设立“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要求面向广大贫困生,教育部也明确要求获“国家奖学金”称号同学的当年全部学费应由所在学校减免,可贫困生不完全是优秀生,获奖就减免学费,实际上是把奖励品学兼优与资助贫困混为一谈,把“奖学”和“助学”严重混淆。其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尚不健全。这主要表现为:借贷规模小,数额少,还款期限短,现有的个人信用制度和体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违约风险大,拖款欠款难以避免。再次,勤工助学活动不够规范、内容单调、流于形式、资金不足、岗位缺乏等问题。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不完备,使得“决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难以实现,使“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更加突出。

三、解决大学生“上学难、上学贵”问题的途径分析

根据以上对大学生“上学难、上学贵”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该问题:

1.增加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国家应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财政拨款应该成为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另外,受教育是公民的一种权利,政府作为所有利益主体或利益代言人的代表,应关注并致力于消除由于收入差异带来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在目前学生资助政策颇为滞后的情况下,政府应强化自身作为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的角色,提高政府投入在教育成本分担中的比例,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体制,强化各级政府对于教育投入的责任,在财政预算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拨款份额,使其成为政府优先投资的事业。因此,政府一方面可以采用定员定额办法,核定高校办学规模,提高财政经费拨款的标准;另一方面,政府要增加专项拨款,以缓解高校的固定投资压力。

2.正确核算高校生均教育培养成本。1996年12月16日颁布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高等学校“学费标准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而近几年国家规定收取的学费占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可实际上,生均教育培养成本在我国各高校基本上是一笔糊涂账,就连学校的领导都很难说清楚这个问题,高校的学费主要是按照日常运行成本来收取的。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正确核算我国各高校的生均教育成本,只有有了明确的生均教育成本,才能确定合理的学校收费标准,学生及其家长才能清楚自己的每一笔钱都花在哪里,同时这也有利于治理乱收费,并为国家拨款提供一定的依据。但是如何做到合理核算高校生均教育成本这还是一个问题。对此,首先要明确高校中的哪些花费应该记入教育成本之中。和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不仅是个办学实体,还是个行政机构。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机构臃肿、冗员泛滥。这些行政管理成本统统纳入教育成本之中核算,显然是缺乏合理性的。另外,最近几年高校的公费旅游、公费吃喝等开支增长迅猛,将这些与教育无关的开支也纳入到高校教育成本范畴中是没有任何合理性可言的。其次,是要明确由谁来核算。应该组成一个由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等部门参加的联合核算小组,对教育成本进行客观公正的核算。最后,整个核算的方法、过程应该公开透明,接受民众的监督。

3.落实各项政策,严惩高校乱收费。高校乱收费,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年年在治理,然而事实是高校教育乱收费并没有得到根本遏止,相反却出现了禁而不止、顶风而上的现象,甚至一些高校在收费手法上变得更“聪明”,方式也变得更隐蔽和诡秘。如成都理工大学就假他人之手违规乱收费,收费自己得,风险别人担,退可守进可攻。这归根到底主要在于教育部的铁令并不铁。如果教育部真正能够说到做到、说一不二、动手像动嘴一样厉害,坚决撤掉几顶乌纱帽,使“谁闯红灯谁丢官”的规则意识深入人心,想必不会再出现什么年年审计年年犯、年年治理年年乱、年年发文件年年不管用的“治理烦恼”。另外,治理乱收费,不仅仅要落实文件中所强调的各项措施,而且还要加大惩罚力度,适当的时候应该运用法律手段。

4.完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完善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可以有效地缓解教育收费给学生带来的经济重担,保证低收入家庭的高等教育机会,改善其在高等教育中的不利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在方法、手段乃至体制上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在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中,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其中加大政府的投入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根本。与此同时,要确立国家助学贷款在资助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要降低偿还利率,延长偿还期限,采取多种还款方式,并实施贷款减免,激励学生成才;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多机构参与助学贷款业务的体系,逐步推广在学生家庭所在地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积极推行、鼓励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搞生源地助学贷款,直接面对学生家长发放或由学生家长担保;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体系,降低拖欠率。另外,高校作为贫困学生助学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在贫困生助学工作中起关键作用,这就需要高校通过自身的制度建设及多种形式的助学模式来构建合理的助学体系。如通过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为贫困生自立、自救创造条件;立足校内外,深入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培养贫困生的自强自立精神和能力;通过改革奖学金的评比办法,充分发挥奖学金的“奖学”和“助学”功能。

作者:于建霞

高校教育经费成本补偿研讨论文 篇2:

研究生教育投资分析与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目前,研究生教育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际化的要求,西部迫切需要一批既精通专业又懂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结合西部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建立研究生教育个人成本分析模型。通过对研究生教育投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善研究生教育投资的策略,多渠道的筹集研究生的教育经费,提高教育质量,成为研究生教育投资的制度性选择。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投资分析;对策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特征日益凸显,其核心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本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中人力资源开发是这一系统工程能否完成的关键。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西部开发不仅需要项目、资金、技术,更需要大批的高层次人才,另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产业机构调整,科技进步及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必须依靠高层次人才。因此西部地区必须大力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培养大批符合西部开发要求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形成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优势,为西部开发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顶端,其所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更少,私人产品属性更多。因此,在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制的情况下,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也是一种投资行为如同一般的商业投资一样,对研究生教育的投资行为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研究生教育投资的行为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文献资料从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成本等方面来讨论此问题。舒尔茨总结了人力资本的研究成果,设计了教育投资价值的计算方法。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斯彭斯(spencer,1973)提出了“教育甄别假说”,指出教育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生产率。明瑟收益函数是研究教育收益率的常用方法,应用简便。多数的研究者应用此函数分析教育收益。李元春用2000年的城市工资水平,计算出研究生的明瑟收益率是21%。卢晓东运用成本补偿理论分析研究生学费的定价,得出研究生教育成本并不一定随教育级别的提高而提高。赵恒平等分析了研究生个人投资的成本收益。认为教育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用内部收益率法研究了研究生教育的收益率。孙满等将研究生教育成本分为个人直接成本、个人间接成本和风险成本。林荣日对研究生教育成本内涵和估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估算研究生教育成本应分为学习阶段、研究阶段分别进行,最后累加。龚波从研究生教育成本具体内容计量、来源渠道等方面人手,比较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成本,建议要制定研究生的成本补偿方案,改革研究生的资助形式。夏婷婷分析了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机会成本。认为机会成本包括收益成本、就业成本、时间成本、心理成本。

二、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投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

问题

研究生教育过程一般以四种方式进行:(1)课堂讲授。(2)研讨班。(3)研究生独立学习。(4)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研究项目,即在真实的研究中学习与体育研究,“干中学”,同时创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研究生教育经费筹集渠道单一,金额有限。由于研究生教育经费基本是由国家财政拨款,而财政拨款要重点照顾国家安全、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下岗再就业和卫生保健等事业,研究生教育拨款十分有限。中央财政对大部分高校的经费支持是不足的。由于投入瓶颈的限制,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受到束缚。与我国现有研究生教育的供给规模相比,我国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十分强烈。需求的原因是:期盼精神回报,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使个人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气度修养、社会地位有显著提高;期盼经济回报,接受了研究生教育以后,个人的收入能相应提高。

经过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建立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部分学生学费、收取用人单位定向或委培费、发展校办产业、开展社会服务与合作、鼓励社会贤达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开办国家助学贷款、建立教育和奖励基金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分担研究生教育成本的经费筹措机制。但是,这种制度模式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回避。现行的研究生教育财政政策是一种不系统、不完整和就事论事的方式,在短期内起着适当补充研究生教育经费不足的作用,没有触及研究生教育投资制度的根本与核心。在目前的收费双轨制条件下,投资分担的价格机制难以形成和发挥作用,容易造成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结构之间关系的失衡,并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滑坡。

三、完善西部研究生教育投资建议

研究生培养的模式不一样,研究生教育产品内部分类也不一样。研究教育投资问题,不能笼统地讲研究生教育由谁买单。研究生的培养,必须需要有基础设施、培养经费、科研经费、个人生活费用等四大类成本。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增长,教育经费已成倍增涨,但是各主体投资的幅度并不相同。政府依旧是研究生教育投资的主导力量。其他主体的作用在逐渐提高。要充分考虑各主体的收益能力和支付能力,完善投资机制,推动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

(一)广泛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研究生教育投资

政府、企业、各种民间机构、基金会、研究所以及个人都积极参与研究生教育投资。政府办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走向强国之路的必然要求。政府需要从战略高度考虑研究生教育,增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政府对研究生教育投资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因此,政府应投入更多的资金在这类研究生上。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因此,用人单位实际上是愿意承担研究生的培养费用,从另一方面看,研究生将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企业将因此受益,投资研究生教育也是理所应当。

(二)实行科学、灵活的收费制度

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种基本方式。市场机制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供需定价,让资源自由流动,达到合理配置。目前,完全依赖国家财政支持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却难以满足这种快速增长的需求。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充分挖掘研究生教育中的各方参与主体,包括向培养单位和受教育者本人收取一部分费用以弥补教育投资的不足。给学校、院系较大的定价权利,实行科学、灵活的收费制度。积极的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给研究生提供多个可选择的教育培养计划,避免因教育成本核算困难而导致定价的随意性。

市场定价必须要有上下限度,政府要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对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收费价格,对基础性的专业要大力倾斜,长线专业和特殊专业采用必

要的扶持政策。不同学年段的教育成本各不相同,在学费的收缴上要有所体现。

(三)建立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将奖励学习与资助科研相联系

研究生教育包括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对研究生的资助就不应只局限于学习,必须重视科研。研究生的科研有三种情况:一是给导师做助研。二是完成自己学位论文而开展的调查研究。三是独立开展的研究或论文撰写。这些研究,都是在为社会作贡献,提供一定的资助是必要的,也有利于调动研究生科研积极性,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和质量。对第一种助研的资助,需要完善制度,提高补助标准。对后两类研究的资助在西部高校很薄弱,部分学校还是一片空白。一些高校虽对研究生论文发表给予了少量奖励,需要加大力度。

(四)提高研究生贷学金资助力度,成为资助体系的基础

贷学金是借助金融手段对研究生进行资助的一种有效的途径,能够成为资助体系的基础。目前,银行贷款手续繁琐,额度不高,还贷期短,研究生认同度不高,还债难度大,没有很好地发挥对研究生的资助效用。因此,应加大研究生贷学金资助力度,优化研究生贷款条件,使贷学金成为研究生教育资助的基础来源,保证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者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平等机会。

(五)积极实行奖优、酬劳和支贫相结合

目前,许多研究生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资助,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助教、助研、助管”等工作。部分研究生到校外兼职,占去了大量的学习、科研时间。部分研究生跟导师或其他教师搞课题,忙来忙去,既影响了学习,又得不到分文的资助。所以,资助研究生要完善其制度,要考虑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与精力,对不同学年段的收费特点和受教育特点提供相应的资助手段。保证研究生“劳有所酬”。研究生获得资助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和劳动的途径。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一些允许研究生“不劳而获”的项目。如美国高校中普遍设立的一些资助项目:奖学金、减免学费、提供贷款等,把奖励优秀与支持贫困结合起来。优秀者毕竟是少数,贫困且不优秀者大有人在,不能要求这部分学生把太多的时间用来干那些“劳有所酬”的事情而影响其学业。资助的第一要旨不在奖优,更不在酬劳,而在于支贫。贫困生才是资助的第一目标对象。

(六)学校是研究生教育投资的重要主体

随着高校科研成果的成功产业化,校办企业和股份公司为高校带来了较丰厚的回报。社会对知识资本重要性的认识,各种各样的进修班、课程班和政府培训班等吸引了大量社会各方人士,有偿的教育服务成为高校创收的渠道之一,还有科研成果转让、科技服务、科技咨询等产生的横向科研经费等也为高校带来了一定的收益。学校在研究生教育投资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七)拓展渠道,加大教育捐赠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交流增加,高校教育捐赠增长迅速。教育捐赠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缓解了家庭对研究生教育的投资压力,加速了高校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增加了能自由支配的经费,提升了高校办学的自主性,为高校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教育捐赠成为我国高校筹资新的渠道。

作者:宋美盈

高校教育经费成本补偿研讨论文 篇3:

基于政府责任观的公立高校债务化解之路

【摘要】 文章分析了高校债务的缘起,对公立高校债务应以政府为偿还主体进行了辨析,提出了基于政府责任观的化解债务问题的一揽子建议,并结合河南省高校实际对操作中的具体细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校;债务;化解

近年来,我国普通公立高校债务负担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财政部、教育部已于2009年9月在中央高校层面启动减轻债务风险试点工作。2011年3月,国务院以“国办发明电[2011]6号文”部署,由审计署统一组织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对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审计,以摸清债务的规模、结构、类型、成因和管理情况,并单独设计报表对公立高校债务予以风险测度。种种迹象表明,政府普遍化解全国公立高校债务的时机已趋成熟,化解之路应尽快“铺就”。

一、高校债务的缘起

笔者认为,我国公立高校债务主要是按照“国家大扩招决策、财政资金没有及时跟进、贷款建设”这一逻辑顺序演进的。

(一)高等教育“大扩招”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全国高校积极响应了这一决策。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98年9.8%,2002年首次超过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由此迈出了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性一步。

高等教育“大扩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尽管存在就业难问题,长远地看,“大扩招”功不可没,其综合效益将逐步显现。

(二)“大扩招”必然导致资金“大需求”

高等教育“大扩招”导致了办学资源全面紧张。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对高校的生师比、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生均图书、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等多项基本办学条件作了规定。这无疑导致了高校对资金的大需求。教育人士朱永新在2007年3月6日举行的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说,高校为政府承担了责任,扩招后,全国高校共投入5 000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仅有500亿元,其他都是高校通过贷款和收费解决的。

(三)教育财政资金拮据引发高校大规模贷款建设

众所周知,我国公立高校是非营利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发展建设主要靠各级政府投入。以河南省教育厅所属高校为例,尽管目前实行成本分担机制,财政拨款与公办大学学生缴纳的学费仅够维持大学的日常运转,学校的经费自筹能力十分有限,造成了“吃饭靠财政、公用维持靠收费、发展建设靠贷款”的教育资金来源格局。因此,为了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多数高校改善办学条件的建设只有依靠贷款。

(四)“三方联姻”促成了高校贷款建设

政府深知科技、教育和人才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极端重要性,起初,都积极鼓励和支持高校利用银行贷款进行建设,许多省、市、区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以河南省为例,按照国家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2000年在省政府大力推动和协调下,省教委、省计委、财政厅、省物价局会同工、农、中、建四家省级分行制定印发了《关于利用信贷资金加快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支持该省高校走上了举债发展之路。银行方面,基于对贷款的安全性考虑和政治博弈,愿意给高校提供大额贷款。高校也抢抓机遇、自我发展。政府、银行和高校“三方联姻”促成了高校贷款建设,高校也由此背上大额债务。

二、对公立高校债务应以政府为偿还主体之辨析

笔者认为,在政府责任缺失的情况下,“谁贷款、谁负责”的理念难以被高校和社会认同,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步履维艰的情境下,短期内高校亦无担当的可能。政府为高校债务的偿还主体基于以下判断。

(一)一个假设

如果没有高校向银行大额贷款,国家扩招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不可能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步伐就会受阻。因此,高校贷款建设客观上是“为国分忧”。

(二)一个结果

高校贷款资金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学条件。据统计,与1998年相比,普通高校校园面积增加了2.6倍,教学用房面积增加了3.7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加6.4倍,扩招10年来,仅公立高校账面资产就增加了5 000亿元,这里还没有计量引进人才等起长期基础性作用的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占我国高等教育主体地位的公立高校而言,结果是,贷款建设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全部是国有资产,国家是其唯一的所有者,具有长期资本性投资的性质。

(三)一个应该

高校贷款主要用于基本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和人才引进。经我们调研,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绝大多数高校都严格依法办事,经过论证、规划设计、报批、征地、立项、招标、建设等环节,保证了建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绝大多数高校着眼长远,精打细算,从制度上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监管,保证了贷款的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务院新闻办2007年9月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高校扩招以来形成的账面固定资产是5 000多亿元,其中,国家基本建设的财政投入仅500多亿元”。可见政府基建投资的严重缺位。因此,不考虑饱受诟病的高校基建领域贪污腐败问题,从主流上看,高校建设程序规范,银行贷款使用效益高,国家为偿还主体也在应该之列。

(四)一个可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财力迅速增长,初步测算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8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国家统计局2011年1月20日发布的数据); 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3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3%。目前,国家完全有能力妥善化解(注意,不是解决,我国公立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高校大额债务问题。

三、高校债务化解之路

贷款需要按期支付利息。贷款如不尽早化解,将使学校的负担越来越重(按照贷款总规模5 000亿元计算,每年支付给银行的利息达到300亿元)。在目前高校自筹能力普遍很弱、关注民生视野下的收费标准不可能提高的情况下,国家应该出台积极的应对措施,化解高校的财务风险,从而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基于政府责任观的公立高校债务化解之路有如下几条可走,并可联动实施:

(一)根据高校扩招贡献(前后净增加的学生人数)按照定额标准进行普适性补贴

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区分不同类型院校,对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生均图书、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等指标作出了规定,国家可以按照这一规定测算出应有的生均投入。按扩招净增加的学生人数,以生均投入为标准,对各高校进行一次性补充建设投入。操作中要效率优先、体现公平,避免“多贷多得、不贷不得”。

(二)普遍提高生均拨款标准并法定化

1998年北京市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经费为10 965元(全国普通高校平均6 775元),而到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拨款标准生均7 000元。地方省属院校下降更加明显,以河南省为例,2009年生均预算内经费4 217元(1998年为6 967元),不到全国平均数8 542元的一半。为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从改革和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依法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完善教育经费拨款机制、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等多方面,对财政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投入方面,最主要的要求是:到2012年切实完成国家下达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分解任务。因此,各省(地区)可以考虑提高生均拨款标准,同时,完善高校基本建设拨款办法(据悉,201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所属高校基建拨款只有4 000万元,且只集中在郑州大学等高校)。这样,学校的可支配财力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稳定增加值,进而,政府可以要求高校拿出切实可行的化债方案。

(三)对高校由贷款形成的资本性支出评估后按应该规模予以补偿

对于高校贷款形成的资本性支出(特别是引进人才等人力资本投入进行评估后予以补贴,因为人力资本投入效应具有时滞性)国家可以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专项评估。补偿的原则是:若新增资本性支出与扩招规模相匹配,则国家予以认可并进行一次性补偿;若超出扩招规模需要或与扩招任务无关,则国家不予补偿。

(四)财政转移支付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缺口资金

学费上涨和招生规模增长的可能性空间已注定非常狭小,大学学费收入增长的空间更加微乎其微。提高收费标准已经与包容性增长和关注民生大环境相悖。考虑到全国教育资源均衡化问题,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低于平均值的省份进行转移支付,资金专项用于化债资金来源,并按照在校生进行补贴分配。以河南省为例,现行的年生均3 650元的高校收费标准是2003年初制定的,远低于目前全国4 550元的平均值,甚至还不及中部地区周边省份。

(五)开征地方教育费附加并近期全部用于高等教育

开征地方教育费附加是政府筹措教育资金的一种长效机制。有的省份没有开征,应尽快开征地方教育费附加并硬性规定。近几年内,每年地方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高等教育,以使高校债务风险处于合理水平。

四、需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补偿应考虑高等教育扩张贡献程度、地方政府化债努力程度

高等学校办学类别和办学层次不同,办学的投入和办学成本差异很大,很难给予一个相对合理的量化系数。为相对公平并体现效率,国家对各省可考虑“对高等教育扩张贡献程度=(1999—2010年地方高校扩招学生数)/同期全国高校扩招学生数、地方政府化债努力程度=2007—2010年地方财政累计安排偿还本金资金/ (2007—2010年地方财政累计安排偿还本金资金+2010年末银行贷款本金余额) 、债务规模下降幅度=(2007年末银行贷款本金余额-2010年末银行贷款本金余额)/2007年末银行贷款本金余额”等指标进行分配中央财政奖补化债专款。

(二)补偿应打破原有财政口径而实行再分担机制

高校的大额财务负担理论上可以采取按隶属关系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别解决。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主要还要靠中央财政的投入。以河南省财政收入为例,2010年省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 381亿元,支出3 413.2亿元,向教育的投入达到606.7亿元,已占省级财政收入的近44%,占省级财政支出的17.8%。但若按教育投入占GDP4%以上的标准,2010年全省GDP达到22 942.68亿元,则财政向教育的总投入应达到917.71亿元以上,这显然是落实不足。因此,笔者认为,考虑全国各地财力可能,可具操作性的方案是,补偿应打破原有财政口径而实行再分担机制。

(三)不能一补了之,亦应构建长效机制

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债务问题(是现象,更是问题)值得人们反思。但是,政府不能因噎废食。发展中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之中求解。

各级政府可建立和完善高校投融资机制改革联席会议制度,注重解决改革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优化高校发展的外部环境,指导、协调和推进高校投融资机制改革并构建长效机制。例如,建立科学的中长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通过招生指标来控制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规模、加强对高校贷款的监管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落实经济责任制并将高校债务列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结合《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等有关信息公开规制,要求高校进一步规范财务信息披露,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监督,实现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和提高高校财务透明度,以消除纳税人的疑虑。

【参考文献】

[1] 陈剑.中国高校贷款规模逾4000亿破产隐患凸显[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7-03-09/045812468724.shtml.

[2] 吴启迪.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在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研讨会上的讲话 [N]. 中国教育报,2008-03

-29(1).

[3] 汪波.透支未来:大学大幅贷款背后的隐忧[EB/OL].http://news.beelink.com.cn/20061128/2188176.shtml.

[4] 乔春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研究——以高等学校为例[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84-187.

作者:李亚鲁

上一篇:信息化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论文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