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发展的价值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28

一、目前关于钢琴学习与智力发展的研究成果随着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的不断发展,对钢琴学习与智力开发的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包含着正面观点,也包含着冷静、怀疑的观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体发展的价值艺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个体发展的价值艺术教育论文 篇1:

工艺产业的时代性与当代性

摘要:当代工艺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文化涵养的不足和对产业创新性的忽视,材料技术的创新、创意设计能力的增强、产业理念和发展思维的转变,是决定当代工艺生产转型升级的关键,而其核心则是通过对当代生活的融入实现工艺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全面复兴。因此彰显工艺生产的时代性,构建工艺文化与产业发展的当代性是十分必要与重要的。工艺产业的当代性包括了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当代性、文化内涵的当代性、艺术形态的当代性和产业思维的当代性四个面向。

关键词:创意设计;消费社会;日常生活美学;时代性;当代性

一、当代工艺产业的局限、机遇与挑战

工艺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构成。我国是工艺产业大国,工艺产业在文化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统计,2016年全国工艺美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5306个,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10874亿元,约占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8。[1]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常态”的结构性环境下,工艺产业为推动和保障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社会新增长点贡献了重要力量,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社会“支柱性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工艺产业所发挥的作用也将是十分显著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当前工艺产业发展的问题,一方面,是传统工艺文化的失落和技艺传承的断裂所带来的当代工艺文化涵养的不足;另一方面,是规模化发展中重量不重质、重产值轻文化的浮躁态度所造成的对产业创新性的忽视。这两方面造成了当代工艺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不高、品牌影响力疲弱、产业市场开拓缓慢乃至停滞的普遍现象。如果不能尽快和有效地扭转这种局面,工艺产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就必然是有限的,文化传承的中断、文化涵养的不足、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的欠缺,将会使工艺产业遭受全面重创,日积月累,以至于陷入积重难返的泥淖,更遑论胜任文化创意产业排头兵的使命与担当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工艺产业的重要性还在于,在创意设计全面渗透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今天,工艺产业是涵化创意创新精神的重要土壤。我国工艺发展的历史十分悠久,按《周礼·考工记》记载,在奴隶社会时期的周朝,就已有“百工之事”。《周礼·考工记》高度肯定了工艺生产的重要性:“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铄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工艺是“制造器物的精巧技艺”,工艺生产是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可以说,正是一代代的能工巧匠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也蕴育、涵养了中华民族求新求变、不懈创造的文化品格。这种创造性、创新性的民族精神在今天具有了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取得飞跃性、跨越式的发展,其典型的表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文化方面,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推进和社会文化创造力的激发;实业方面,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目标是2025年实现从全球“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這个纲领再次说明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迫切愿望,也说明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乃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节能环保型社会的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福祉的可持续性,都有赖于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这一发展理念的全面深化和有效、强力的社会实践。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国家战略,强调“互联网+”的发展创新思维,强调工匠精神的社会发展理念,发展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发展意识的更趋成熟,也表现出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工艺产业既是文化创意产业,也是制造业的一部分,通过文化创意的加持、材料技术的创新、产业理念和发展思维的转变,加入“中国智造”的大军,显然是意义非凡的。如果说,传统的“百工”看重“如切如磋”“如雕如琢”的精进态度,那么,今天的工艺产业从业者,更应该将这一传统精神发扬光大,将创造、创新视为立业之本,建构富于现代意义的工匠精神,使工艺产业成为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范本,成为文化创新、产业创新的重要推力。

当前,工艺产业还迎来了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即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总体框架的搭建和规划布局的出台,可以预见的是,我国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地区间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的建设将更加深入,经济、文化领域的全面合作也将展开更大空间。历史上,正是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传统工艺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工艺不仅推动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最早的具有国际意义的经济贸易关系的建立,工艺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使节,是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窗口。今天,工艺产业要借助这一时代机遇,再次绽放其所曾经拥有的历史光芒。一方面,是利用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资源、渠道等方面的力量,在与其他国家、地区的更广泛、更深入的产业交流与合作中,开辟出广阔的市场空间,扩大工艺产业的出口规模,从技术和文化创意两方面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先行军。另一方面,工艺产业要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讲述当代中国故事,标举民族精神与时代品格,展示人民美学趣味、创造才华的文化使者;也要从与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艺术的交流碰撞中,不断学习和反思,勇于对照和借鉴,既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又要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谦虚心态,虚怀若谷,方能更胜一筹。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主动适应全球化经济合作、文化流通的重要举措,它所倡导的是双向、多边的交流合作,是互惠互利、共享共赢的世界主义,而非垄断与国家、地方保护主义。打开国门,放眼世界,平等竞争,力争上游,工艺产业首先要主动、自觉地将自己纳入全球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轨道,在保有文化传统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现化性的、国际化的创作观与产业观,尽快融入全球市场和抢占中国文化品牌的高地。

二、工艺生产的“时代性”与对当代生活的融入

因应上述的发展语境,当前,我们有必要强调工艺的时代性这一命题。时代性是一个历史主义的概念,它反对超越历史与时代的抽象化与绝对化,时代性同时还隐含着进步主义的理念,它坚信每一时代的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坚信历史性的积累可以带来后一时代对前一时代的跨越。工艺生产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一部分,社会生产是具有时代性的。随着包括社会关系在内的生产要素的变化,社会生产的形式、形态、结构都相应地发生质变。在传统社会中,生产要素变化的速度较为缓慢,而在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信息网络社会软环境的发达、人才与资本的全球流通等,都从结构上重新塑造着社会生产的形态与内外部关系。另一方面,工艺生产还是文化生产的一部分,文化生产同样是具有时代性的。社会学家、艺术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提出了影响文学艺术生产的三因素说:种族、环境与时代,这三大因素构成了不同时代文化不同的精神样貌。工艺既是生活应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又是审美情感的物化形态,同样受到不同时代文化风气、美学趣味的驱动或制约。《周礼·考工记》以“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来概括工艺形成的要素及特质,它也说明了工艺不单纯是制作器物的巧妙技艺,而是自然风土、社会人文、物质材料演变的产物,是人类沉淀生活经验、累积生活智慧和因应时代需求的结果和反映。无论是宗教情感的寄托,还是人类生活经验与智慧的物化,工艺都承载着人类历史每一时期的文化特质,是人类文化在不同时代的重要表征,因而也是我们观察人类历史与文明发展变迁的重要窗口。

可以说,时代性是工艺生产在漫长历史中得以留存且不断丰富、精进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更迭而中断、流失乃至消亡了。显然,工艺生产的时代性是寄寓在社会生活的时代性之中的,借助社会生活这一载体,工艺生产得以因应历史变迁而传承下来。然而,18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和现代化、城市化运动改变了社会生活的要素与结构:在传统时代,生活用品纯粹以手工生产,所以称“手工艺”(Handcraft)、手工业;但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机器替代了手工,量化生产取消了每件产品经由日雕月琢而产生的唯一性,机械化、新材料和新技术推翻了传统的“手作”时代而进入“工业”(Industrial)时代。工业化生产对工艺生产最大的冲击在于它取代了工艺生产与社会生活的依托关系,传统的工艺产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已经被迅猛发展的机械化、现代化的制造业所占据,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文化层面,工艺生产的地位被迅速削弱了。继工业化、现代化之后,城市化运动再次加剧了工艺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结构性溃退,城市化带来了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的重构,随着传统乡村在地理版图上的萎缩,传统的生活形态也在逐渐解体,依托于传统社会生活的工艺生产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载体与环境。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传统民俗生活的解体、工艺师徒制度的瓦解和技艺传承体系的断裂,是传统工艺文化在今天流失、中断的直接原因。

工业化、城市化极大地冲击了工艺生产并造成工艺文化“合法化”的危机,正是基于这一体认,早在19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威廉·莫里斯等人曾发起一场影响深远的工艺美术运动,这场运动对于机械产品的粗制滥造和传统文化的失落质变,提出了抗议与超越的意见。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影响了随后的世界性的设计运动,包括德国包豪斯学校、法国新艺术,以及20世纪20年代由柳宗悦等人发起的日本民艺运动,等等,形成了世界性的文化潮流。在这股文化潮流中,工艺、民艺以工业制度及伦理的反抗者的身份被标举出来,并因此被赋予了精英文化的色彩——与工业生产奠定在机械化复制基础上的世俗化相对抗。

但是,无可置疑的是,工业化、现代化与城市化是不可逆的历史发展潮流。今天,我们更有必要思考的是,作为人类物质文明重要承载的传统工艺,是否天然地就是与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形成对抗、矛盾的关系?这时,重新强调工艺的时代性内涵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说传统工艺所依托的传统社会生活载体正在逐步消亡,那么工艺生产就要寻求与新的现代的社会生活载体相适应。工艺的时代性要求其不仅适应现代工业浪潮的冲击,还应寻求与现代工业的对话,从现代工业的成就中借力,譬如工艺技术的创新。和其他传统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生产进军一样,工艺生产也必须找到自身产业优化、转型升级的道路。工艺的时代性也要求其不仅适应城市化运动带来的生活形态的质变,还应寻求与城市化所重构的现代生活空间的互动,理解和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空间结构与生活理念,融合现代社会个体的设计意识、美学态度和消费主张,找到文化创新和美学加值的道路。

当前,重建传统工艺文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工艺文化遗产的整理、保存,利用現代科技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技艺传承人制度的设计、实践,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和工艺文化教育的普及,艺术院校和职业教育中的工艺专业教育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与运营,等等。这些举措从文化资产、文化教育、文化生态等方面出发,旨在解决传统工艺文化失落的现状和培植当代工艺再生的文化土壤,这当然是极其重要的。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种静态的、固化的文化保护并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工艺生产的现实困境,工艺生产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生产,后者可以相对地游离在社会日常生活的边缘,而工艺生产则对现实社会生活有很高的依存度,一旦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脱离,工艺生产就很难再有立足之地。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工艺文化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活化与复兴,是推动工艺成为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重要构成。当代社会现实生活与传统社会生活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它的现代消费主义的精神维度,换言之,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消费主义进行定义的时代。在鲍德里亚看来,消费社会最突出的特点是“消费者与物的关系”出现了变化:“他不会再从特别用途上去看这个物,而是从它的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2]4,曾经作为“劳动产品”的物,不再显现为某种单独、具体的用途,而是显现为“意义”,商品变成了一种符号,一种文化:“无论是在符号逻辑里还是象征逻辑里,物品都彻底地与某种明确的需求或功能失去了联系。确切地说这是因为它们对应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可以是社会逻辑,也可以是欲望逻辑——那些逻辑把它们当成了既无意识且变幻莫定的含义范畴。”[2]67消费社会的这种符号逻辑或象征逻辑体现并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种肌理之中,具体表现为商品的符号化和符号的商品化,在美学形态上,消费社会呈现为沃尔夫冈·韦尔施所说的“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所谓“日常生活的美学化”,即“审美因素对日常生活的包装”,它包括了日常生活表层的审美化,技术、传媒对物质、社会现实的审美化,人类生活实践态度和道德方向的审美化,认识论的审美化四个层面。[3]可以说,现代消费社会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美学基础上的,而这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在当代大举兴起的内在动力。

具体到工艺生产领域,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工艺产品这一对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所被期待的角色,即消费者希望从工艺产品中获得什么。传统的工艺生产向两极发展,一是实用性,二是装饰性,强调实用功能的往往美感不足,强调装饰功能的实用性又不足,前者因缺乏美感而难以进入当代社会的消费结构,且容易为工业化的其他制品所取代,后者因实用性不足而难以广泛进入日常生活的物质消费市场。生活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脱离显然并不符合现代消费社会的精神,消费者购买一件工艺产品,是建立在营造美感生活的预期这一基础上的,他期待这一产品在实用与审美上都符合自己的需求或想象。这就意味着,现代的工艺生产不仅仅是单纯的物的生产,还是审美的生产(消费),工艺生产要在当代社会复兴,就必须站在打造美感社会的高度上,努力去构建现代社会生活的审美的器物文明体系,通过工艺美学对日常生活的渗透,来重构工艺生产在现代社会的“合法性”,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影响、重塑现代社会生活的力量。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我国台湾地区从2005年开始推出的“台湾生活工艺运动”,其理念即是“生活工艺化、工艺生活化”,追求工艺生产与社会生活在空间上的重叠,是工艺生活美学的重要实践,可以为大陆地区的工艺生产所借鉴。

三、工艺产业的当代性及四个面向

强调工艺生产的时代性,即是要求工艺产业的当代性。如前所述,当代的工艺生产要适应现代消费社会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的规律与特性,具体而言,工艺生产要自觉地启动产业与美学的双重转型。在今天,工艺产业被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一支,但无可否认的是,在工艺产业所贡献的各种显赫的产值数据中,文化创意的成分并不高,准确地说,当代工艺产业更大程度上仍然归属在文化制造业的范畴之下,甚至一些工艺生产是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的。同时,尽管企业化管理、规模化扩张已经取代了多数家庭作坊式的传统生产经营形态,但是当代工艺产业在产业思维上的创新性和开拓意识仍然严重不足。随着社会文化创意氛围的日渐浓厚和国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励、推动,近年来各种工艺创意设计工作室如雨后春笋纷纷萌芽兴起——这从历年参与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展的民间工艺家、创意手工铺即可见一斑,但是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工艺仍然是边缘化的,工艺并未全面、深刻地介入生活美学的创造。在当前,我们仍然面临着生活工艺美学的严重匮乏,我们的工艺生产亟待通过当代性的建构来开拓产业与美学的巨大空间。

工艺产业的当代性包含了四个面向:一是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当代性,二是文化内涵的当代性,三是艺术形态的当代性,四是产业思维的当代性。

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当代性,即工艺生产要重视和转向新材料、新工艺与新技术的研发,促进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模式的运用。当前,全球范围内自然资源消耗持续增长,对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平衡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而传统的工艺生产恰恰建立在资源消耗的基础上,陶瓷、木作、竹编、石雕、根艺、纺织、玻璃制品等工艺品类的发展皆以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与破坏为代价。这不仅与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相违背,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相冲突,就其产业自身而言也不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新材料是通过在材料加工、物理研究方面的创新,进行人工合成的品类,比传统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广泛运用于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工艺产业应该在产品设计中大力借助新型材料的研发成果,譬如石墨烯、碳纤维、泡沫玻璃等。同时,在工艺技术研发中广泛借鉴纳米技术、3D打印、丝网印刷等科技创造成果,推进工艺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意设计竞争力的提升。

文化内涵的当代性,即工艺产品要传递现代社会个体对生活的体验、感受与认知,包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关系的思考与建设,要表达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深度。工艺生产既是物的生产,又是文化的生产,如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一件工艺作品同样隐含着一个意义系统。就传统工艺而言,“百工”从事者的社会底层身分和工艺生产所寄寓的乡土社会,决定了工艺生产首先是俗民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因而表现出浓烈活跃的宗教色彩和民俗特色,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对神佛的信仰崇拜,或是传统伦理价值观念的教化,或是俗民社会趋吉辟邪、讨喜纳福的心理诉求。这种传统的俗民文化意义体系在今天的工艺创作中仍然有显著的表现,这是因为崇福向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意识与心理,但当代工艺创作在借鉴、传承传统精粹的同时,要能够跳脱传统的庙宇文化中心、传统伦理价值和俗民生活色彩,构建更丰富、更现代的文化内涵的意义网络,形成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对话和与当代文化艺术的互动,最终形成当代工艺文化表达的独特的意义体系。这个意义体系是否契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理念,是否传递了真善美的道德情操,是否关注现代个体的精神世界,是否关心人类命运的未来……这些都是检验当代工艺是否具有当代性的精神面向。工艺文化内涵的当代性还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民族精神和国家形象的表达,当代工艺要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表征,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价值输出的重要力量。

艺术形态的当代性,即工艺产品的艺术形式与造型美学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每个时代对工“美”技“巧”的审美追求是不一样的,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性的工艺美学风格。如果说,民间世俗文化规约了传统工艺自成一统的视觉美学和艺术形式体系,形成约定俗成的美学规范,那么,城市空间对乡土空间的取代、大众文化的崛起、现代艺术教育的普及、创意设计理念的风行等,则培植出了现代社会对工艺产品的新的美学品味。而且,当代文化的多样性和美学的多元主义诉求,同样也要求工艺产品在审美趣味上的多元化,以满足现代社会个性化与阶层化的不同文化消费需求。因此,工艺创作者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融会贯通,既能够传承传统工艺表现语言的精華,又要能够超越传统工艺的表现手段,在创作中注入现代艺术的语汇,通过技术、材质、造型等视觉美学元素,建构起深刻的美学品味,塑造工艺的现代精神,并于传统与现代、技术与设计、技术与观念、形式与人文间找到独特的对话关系。

产业思维的当代性,即遵循现代消费市场的规律与逻辑,把握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独特性,贯彻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理念,大力开拓产业空间的广度和深度。第一,要推进工艺产业的国际化布局,在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与文化的高速流通是主要趋势,有实力、上规模的工艺企业要通过资本运作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升自身在全球的竞争力并带动整个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并且输出中国当代社会主流价值和树立中国文化形象。第二,要提高工艺产业的品牌创造力,工艺创作者、工艺企业要秉持工匠精神,积极精进工艺技艺水平,增进创意设计能力,以多元的文化内涵和开放的国际视野及对当代人文精神的形塑,打造富有文化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工艺品牌。第三,要增强工艺产业的跨界衍生力,打破产业樊篱、促进跨界合作是当代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工艺产业要注重与旅游、动漫影视、时尚设计、休闲娱乐等产业的跨界合作,结合文化旅游发展体验经济,开发以工艺作品形象为IP的动漫影视内容产业,促进工艺创意与珠宝设计、服装设计等时尚产业相结合,等等。第四,要激活工艺产业的空间型构力,加大工艺向社会生活空间延伸的力度,特别是利用国家发展城市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经营一批工艺美术特色小镇和双创平台示范项目,规划大师工作室、创意工坊在城市空间的散布和形成工艺观光体验路线,鼓励一些历史悠久、有文化积累与人文特色的企业转型为集生产、销售、观光、体验与教学的工艺文化创意基地。等等,除了上述举措,工艺产业的思维创新还有非常多样化的路径可供选择和试验,无论哪一种举措,产业思维的当代性都旨在从经济与文化、从产值与价值两方面重构工艺产业发展的布局与格局。

参考文献:

[1]2016年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经济运行情况[EB/OL].http://www.fjcgls.cn/jt/newsmain/News_View.asp?NewsID=2129.

[2][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0,42,43.

(责任编辑 焦德武)

作者:林秀琴

个体发展的价值艺术教育论文 篇2:

钢琴学习与智力培养的关系

一、目前关于钢琴学习与智力发展的研究成果

随着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的不断发展,对钢琴学习与智力开发的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包含着正面观点,也包含着冷静、怀疑的观点。

1、支持观点

美国的Eric Jensen在《艺术教育与脑的开发》①中认为音乐增强生物性生存力、有可预测的发展阶段、使认知系统获得加强、使情绪系统受到积极的影响、使感知运动得到发展、使应激反应系统得到强化、使记忆系统得以激活。

书中提到Shaw的研究小组(Graziano,Peterson & Shaw 1999)的实验:29个学生接受钢琴指导与数学视频游戏;29个学生接受基于计算机的英语训练与数学视频游戏;29个学生既没有钢琴指导,也没有数学视频游戏(控制组)。有两个小组接受了事先设计的旨在促进空间技能的数学视频游戏,结果是Shaw设计的旨在促进空间技能的数学视频游戏,使实验组的数学的分数比控制组提高了36%,但是,既参加数学视频游戏又接受钢琴课程的小组成绩比没有接受音乐指导的对照组还要高出15%。在对16个空间问题的回答上,钢琴组的分数显著地高出27%,这反映出发展的神经通路在性质上差异②。本书中虽然没有涉及脑学习机制的基本原理、概念或研究技术和方法,但是集中阐述了艺术教育与脑的学习的关系、在脑的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从促进脑的角度出发,如何更好地进行艺术训练与指导、开展艺术教学与评价,带有强烈的教育情感和鲜明的教育主张。认为“与其他学科相比,你在艺术的帮助下可以取得很好甚至更好的成就”。

吴岩在《浅议钢琴教育对人脑智能的开发》③一文中,首先从钢琴弹奏时人的左右大脑参与活动产生均衡发展来加以论述;其次从人才学的角度进行阐述。认为“钢琴是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听觉力、记忆力、节奏感、表现力和掌握演奏方法的特殊技能教学……可以启发人脑智能。”本文通过“科学的角度、人才学的角度和对钢琴教学激发人脑智能发展的思考”三方面来进行论述。虽没有实际教学实验以及相关数据来论证,但是基于现代生物学、医学、人体科学来阐述左右大脑的分工,用著名人物都爱好音乐、会演奏音乐、创作音乐,来说明音乐对人的成长发展的作用。

王源在他的文章《学习钢琴是儿童智力开发的重要途径》④中阐述了和吴岩相同的观点:左右脑与躯体的神经联系是一种对应联系。指出“学习弹钢琴,是开发人的智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认为弹钢琴的孩子的反应比较敏捷,增强儿童的记忆能力,培养儿童的艺术思维能力促进儿童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以上三者的论述都以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钢琴学习对人的生理心理影响来进行论述。

2、怀疑观点

刘婴奇在《对音乐开发智力有关论说的几点看法》⑤中阐明了他的几个观点:

1、认为“音乐开发智力说的诸多论述中,或直接或间接,涉及到智力概念的内涵,其所指似并无定一,论证中的‘智力’针对也欠明确具体”。指出“智力内涵所指和研究中的‘智力’针对上的盲目性,必然带来论证的盲目;盲目的论证,是不可能企望得出科学的结论的”。很明显,他认为需要对智力概念做出明确界定;如果智力包含着很多方面或者说包含很多种类的智力(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空间关系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关系智力等),那么音乐学习对开发智力某种作用是真对其中的那一种而言的。

2、提出在研究音乐学习对智力发展作用时,存在“智力观念上的偏狭性”。认为“于此所表现出的唯理性逻辑思维为偏狭智力观,可以说是音乐启智研究中关于智力认识方面的一个最大误区”。

3、指出音乐学习可以促进智力发展,在论证方面的科学性尚显不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动态系统。一个人智力的形成和发展,关乎生理心理、遗传变异、主观客观等多种变量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特别是具体到某一个体对象,很难笼统地仅仅根据某种推论就断定说某一行为(如学习音乐)会在哪些方面和在什么程度上影响到其智力发展水平”“至于那些学习音乐与文化课成绩及科学创造存在正相关的调查和举例,作为一种科学立论的论据,也是不甚充分”,指出存在“研究中操作方面的科学性问题”。

刘婴奇的文章中,体现出对音乐学习(从论述中可以发现更多的所指是钢琴学习)对智力开发作用保持中立、冷静的态度。

著名的音乐心理学者周海宏先生在1994年对参加中央音乐学院考级的3442名琴童的调查统计中发现,97.5%的家长在“学琴目的”中的“开发智力”填写了十分同意与比较同意,仅有2.5%的家长填写“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没有人不同意。他指出儿童器乐学习的热潮,以及这种热潮的形成是基于多数家长与社会音乐教育界人士,将器乐学习当成一种功能强大、可多方受益、开发智力的工具所致。认为“现有的研究资料尚不足以使人信服地证明,器乐学习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提高智力水平──器乐学习是否能够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仍需要进一步深入考察与研究”。此后,他又采取抽样的方式对北京市一般学校(非重点小学)中四所小学的二至六年级698名学生再次进行调查并针对数字能力、言语能力、逻辑能力与空间能力四项被公认的智力指标进行测量测试。以《多水平认知能力测量》(Cognitive Abilities Test.Form 4,Multilevel Edition)为测量工具,形成《器乐学习与儿童智力发展研究报告》⑥。报告指出学琴可以开发智力的说法,在本次研究中没有获得支持。在调查中发现星海杯儿童钢琴比赛获奖者文化课学习成绩都为班级前十名,但又提出不知是因为这些儿童由于学琴才学习好,还是由于本来智力突出所以才在学琴方面和文化学习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的疑问。

《对音乐开发智力有关论说的几点看法》和《器乐学习与儿童智力发展研究报告》都以智力概念属于“心理学研究的一个范畴,历来也是众说纷纭”“智力,只能是具体的,而不能是笼统的”(刘婴奇),“智力的构成与发展本身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甚至智力概念的定义本身就有很多歧义” “全面地考察器乐学习与智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难以操作的”(周海宏)为依据,而没有对智力概念下明确定义。因此,也变成对各种现象的叙述,所测试测量的数据也变得有局限性。

二、关于钢琴学习与智力培养关系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回避智力的复杂性

“有人认为智力是个体有意识地思维活动来适应新情境的潜力、学习的潜在能力”“智力测验中所测得的那种心理品质”⑦,等等。这些是比较抽象的概念。

传统的智力测验认为,智力具有单一的性质,通过纸笔测验就可以测出人的智力的高低。传统的智力测验只重视人类可以测验出来的能力及其测试方法,如果某种能力无法测出,就认为这种能力是不重要的。大量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十分相信这种“与生俱来的、原始的”能力。这种智力测验产生了统一的“学校教育”,认为应实施“一元化”的教育,用相同的课程、方式进行教学。衡量学习好坏的最佳手段是纸笔考试。与此相适应,智力测验所测试的学科就要是最适合采用这种评价方式的学科,如语言、数学或逻辑等。这种传统的智力及测量理论在当今崇尚个性化发展的社会中无疑是落后的、不全面的。

而按照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观点,智力应该是广义的。他所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⑧认为智力有丰富的内涵,包括语言、数理、空间、节奏、运动、交往、自我反省、自然观察、存在九种智力。美国学者托马斯?阿姆斯特朗提出人生的“七大智慧” ⑨也反映出这样的多元智力观。对比传统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体现出巨大优势,并按照这样的思路,智力的内涵将会不断丰富。

从以上关于人们对智力概念的讨论中,多元智力理论以其发展性、相对全面性,而成为较易为人接受的智力理论。

支持观点持有者,虽然支持钢琴学习能够促进智力发展的结论,但是实验与测试仍只是在简单的几个项目上进行,或者只是通过其它学科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推理。

怀疑观点者,虽然同意对智力测量是复杂而又具体的,但却仍只是在“言语能力”“数字能力”“逻辑能力”及“空间想象力”几个方面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

因此,在这种多元智力理论引导下,首先应该研究智力测量有效性、全面性问题,并且严谨地多元性的进行测量;其次,应该研究如何对这些多元性的内涵进行相对有效的测试,即手段和方法。九种智力的测量总比达不到九种智力的测量要准确而全面;再次,研究智力水平的计算方法,比如是采用九种智力的平均值,还是采用对九种智力进行分类后的某一项分类值,抑或是平均值与分类值的综合。解决这些问题以后再来进行大量测量统计,才能得出相对准确的数据和结果。

2、模糊成就、能力、智力三者逻辑关系

智力是一个人学习的基础,智力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是综合能力,是以思维为核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内的综合能力。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就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智力、能力和成就固然在概念上区别分明,但在现实中很少有不体现于具体成就的能力,很少有不通过一系列成就的积累而获得的能力,没有基本的智力何以能获得能力,三者之间既互为因果。但是,智力的缺陷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努力来弥补,从而获得成就,获得成就之后又不可否认其实际的生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三者之间又相对独立。这样一来,智力测量将变得更为复杂。

无论是持正面观点者,还是持怀疑态度者,都没有把智力放到这样的三者关系中,进行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的讨论和研究。使各自结论或多或少的失去科学性、社会性、人本性等,而主观性、推理性增加。

调查中类似的学习钢琴与不学习钢琴在学习成绩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在没有解决好这三者之间关系之前,就会变成“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等类似问题的讨论之中。

3、忽视钢琴学习与智力发展关系的特殊性。

虽然现代自然科学实验的局限性,以及在多元智力理论前提下,对人的智力进行测量的难度极大。但是人类发展历史证明,人类的任何一种认知活动都是在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当然包括智力。钢琴学习理当属于人类众多认知活动中的一种,完全可以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研究钢琴学习是否能够培养智力,促进智力发展,就好比在讨论一个人是否要“劳动”、一个儿童是否要进学校学习、人类是否要进行思维活动一样。但是,人们之所以多年来都在研究钢琴学习与智力发展的关系,并且还将继续研究下去,实际上是探求、证实肯定或者否定钢琴学习对智力发展的独特作用。在智力培养范畴里,这种独特作用应该体现出比其他一般性认知活动更多的优越性,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这种特殊性作用是否存在是众多研究者所忽视的。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钢琴学习与智力发展之间关系也将继续,这对钢琴学习和教学,乃至整个艺术教育都是极为有益而重要的。但是首先的解决准确或相对准确的智力的定义是当务之急,相关统计和测量要多元化、多方位的进行。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作为人类认知活动,钢琴学习对智力的发展或多或少都会有作用。之所以仍要继续讨论这种关系,是因为钢琴学习有可能存在比其它认知活动更加特殊的作用。

“多方位”的研究不仅包括钢琴学习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更要包括如何更好地实现这种关系,以及钢琴学习融入各种认知活动中的整体性才有可能发挥作用的问题。人类的各种认知活动不是孤立的,很难想像一个人只是单一的钢琴学习就能促进智力发展,以此才能理解调查得出的“钢琴学习和学得好人文化课学习成绩好”这一现象,才能正确处理好钢琴学习与智力、钢琴学习与其它认知活动、其它认知活动与智力这三对关系。

关于钢琴学习与智力之间的关系,在没有先进的类似脑成像技术参与的情况下,任何结论都带有主观臆断性。而一些跟踪调查得出统计学上的结论,但在人类尚未揭示大脑秘密的情况下,任何结论都带有片面性与偶然性。此外,研究如何体现这种功能,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本文为2006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钢琴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钢琴教育现状分析与教育普及对策》研究成果。

(作者系浙江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美)Eric Jensen著,《艺术教育与脑的开发》,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16页.

②同上第25页.

③吴岩《浅议钢琴教育对人脑智能的开发》,《钢琴艺术》1999年第5期.

④王源《学习钢琴是儿童智力开发的重要途径》,《广播歌选》2007年第8期.

⑤刘婴奇《对音乐开发智力有关论说的几点看法》,《人民音乐》1998年第8期.

⑥周海宏《器乐学习与儿童智力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音乐学》2002年第2期.

⑦沈德力、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天津市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4月出版.

⑧(美)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著,《智能的结构》(1983年);沈致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⑨(美)托马斯·阿姆斯特朗著,《人生的七大智慧》,罗吉台(台)译,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

作者:余小信

个体发展的价值艺术教育论文 篇3:

高师理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

摘 要:高师理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既是当代科学技术和师范教育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基础教育完善与发展的客观需要。高师理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独特内容。高师理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必须切实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学科课程,发掘了隐性课程;抓好课堂教学,重视课外活动;优化教师素质,实现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师;理科教学;人文教育

高师院校的教育功能不仅在于培养各门学科的专业教师,更在于造就人。对理科学生来说,把人文知识、方法和精神渗透和融合在专业课教学之中,是为他们架设了一个知识成长和精神成人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做事,而且学会了如何做人;不仅掌握了科学提供的“器”,而且谙熟了人文带来的“道”;不仅采掘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探取了思想的精华。

一、高师理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高师理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是当代科学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当代科学的发展,正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综合化为主的趋势,特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综合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例如,电子计算机被推广,应用于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就不只是计算机科学的任务,而需要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情报学等学科的通力合作,并由此构成技术经济学、工程心理学、数理语言学等横跨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新学科。今天,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经常看到许多自然科学概念、术语和公式,同样,运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也比比皆是,如人才学、科学学、管理学、人类学等。现代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都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人类已越来越趋向于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这种科学发展的趋势,要求高师教育亦要有相应的综合化发展,这就是文理渗透,学科交叉。而高师理科教育更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才能培养出文理兼备、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的中小学理科教师。在教育上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有效地帮助高师理科学生开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提高其相应的人文素质,已成为高师理科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高师理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是师范教育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师范教育经过长期的探索,发展到今天,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大力推行人文教育已成为其规律性的认识。首先,从高师教育的本质上看,它的目的在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局限于单纯的专业知识和才能的掌握与运用,更重要的还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健康地发展,在于强调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获得一种新的观念,一种主体能动性的感召力、创造力和想像力。其次,从高师教育的功能上看,它不只是培养某一门学科的教师,还要培养一批知识群体,他们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也就是说,一个受过高师教育的人,不论他学的是什么,都应该在哲学、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有较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再次,从高师教育的过程上看,理科学生在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接受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他们以后的工作中,就能以某一知识为基础,向外迅速吸收各种文化领域的营养,用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内容充实自己,开拓自己的知识范围,使心灵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也会变得丰富多彩,因而能在自身所受的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和开放,在精神上不只是成为专业知识所约束的奴隶,从而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三)高师理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客观需要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现代化。民族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文精神是文明的成果,是文明的结晶。人文科学是文明教养的学问,是教育人的学问,它包含着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也包含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也包含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扬人的意志、规范人的行为、维护人的健康、控制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协调人际关系等。所有这一切,都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激烈,而这些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现在高师培养的人才,既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又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承担者。面向未来的理科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和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而且还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就更需要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

(四)高师理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是基础教育完善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由于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实际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应试教育”,升学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很难得到培养和提高。高中过早地文理分科,对文科学生就忽略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知识的教育,理科的学生,则无暇顾及历史、地理课的学习,造成了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不够全面扎实。为了纠正以往基础教育存在的偏差,同时也为了适应基础教育内容日益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对高师院校理科学生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二、高师理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内涵和内容

(一)高师理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位的文化。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西方最早的“人文”是指人性、教养。《教育大辞典)则是这样界定的:“人文科学是注重研究个体的主体意识及其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科学。”“人文科学侧重研究社会关系中个体化的心理、语言、思维、知识、信仰、行为规范、审美观念等个体意识的发生发展规律。”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文化,通过直接的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社会实践,来改变人们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使其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从现代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内容一般可以划分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两种。通过科学教育要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的目的;通过人文教育主要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目的。通过把人类长期积累的智慧、经验、情感精粹等传授给学生,以期能净化心灵,洞察人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追寻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人类教育。

理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是指在理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教育。

它强调以学生为本,启迪学生的心智,净化学生的灵魂,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教育学生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理性、情感和意志等。

(二)高师理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内容

对于人文教育的内容,文辅相先生曾做过这样的论述:从学科上讲,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什么?答案是: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类学科,也就是说,人文教育尽管涉及人类文化的广泛知识领域,实施途径也多种多样,但就学科范围而言,它仍然有自己的核心学科,这就是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类学科。就当前高师理科教育的现状而言,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培养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精神教育,可使理科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

2.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哲学修养对于高师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它对于培养高师理科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

3.高品位的艺术教育。对中外文学名著和音乐、美术作品等,要有所了解,要懂得欣赏,不断提高理科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的能力。

4.系统的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教育。对国内外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要有基本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价,能以史为鉴,以客观、冷静和负责的态度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

5.以激发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为主要目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当前高师理科学生最迫切、最重要的人文教育内容,唯其如此,我们的大学生才能具有鲁迅先生所期望的“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而不被淹没的力量”,我们的民族才有真正全面振兴的希望。

6.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修养的教育。

三、高师理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措施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我国自50年代照搬前苏联教育模式以来,专业教育观和重文轻理的观念一直在高等教育中占主导地位,使得高等教育在发展中一直存在两个误区:首先,过分强调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使得高等教育的目标常为社会发展目标所左右,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方面,常置人文教育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不仅在学科建设上人为设置门户之见,阻碍了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和谐发展,而且忽视大学生培养中的最重要一环——“人”的培养,忽视他们作为人所应有的个性、品德、情感、观念等的形成。这两方面的偏差使得大学生中存在高知识水平与低人文素质的矛盾,这种情况在高师教育特别是理科教育中同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当前加强高师理科学生人文教育,最为迫切的是转变这些片面的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真正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这方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很具有典型意义。它从初创时一所默默无闻的工程技术学院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理工大学,期间经历了单纯工程技术——理工结合——科技、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三个阶段。特别是二战以后,它在反复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在发展自然科学领域时,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并非常重视各学科领域间的交叉与渗透,从而成功地完成了20世纪30、50年代两次大的战略转移,这为它进人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学科课程,发掘隐性课程

我国高师理科教育长期以来不重视人文类课程,课程内容陈旧,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造成理科学生知识结构的严重不合理,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对以往的理科课程进行改革。首先,要提高人文学科在课程结构中的比重,设置普通人文课程,开展基础教育;其次,要认识到仅仅追求学术性课程的不足,注重学生人格的完整发展,关心他们的阶情感、身体等诸方面的要求:再次,进行课程内容改革,选择最精华的和最有价值的人文内容来开设人文课程;最后,着眼于人文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可在高师理科系设置综合文科课程。除改革学科课程外,还应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开辟进行人文教育的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这主要包括;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激发美的情感;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班、艺术节和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等,使之作用于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促进他们的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利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解决学生思想、情绪中酌问题,使之身心健康发展。

(三)抓好课堂教学,重视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是对高师理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要在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努力为培养基础宽厚、文理兼修的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如开设文理科学生互选课,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开阔学习思路,扩大知识视野,并要求理科学生修满一定的文科课程学分: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并逐步过渡到理科学生必修综合文科课等。在抓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抓好课外活动,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补充。

课外活动要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提高素质”为宗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特别是人文科学系列讲座活动。讲座同正规课程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可以抓住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二是信息量大,知识面广;三是出自学生内心的需求,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通过这种办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强烈愿望,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优化教师素质,实现育人功能

高师院校能否培养一批学养深厚、文理兼通、博古知今、爱岗敬业、富有人格魅力、能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的教师,是重建大学人文教育理念的关键。因为教师是实施人文教育的主导因素,他们不仅教授给学生一定的专业技能、人生之道,更以自己的情感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此,高师院校要重视教师的教育和培养,优化教师素质,实现育人功能。教师要改变高高在上的真理代言人的角色,完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职能,破除学术权威的偶像地位,不要成为知识的传声筒,不做“经师”,而要做“人师”,做学生的知音和挚友,与学生民主平等,对话协商,让学生自由思考,启迪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心灵和求知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发现学习。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张典兵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下一篇:乡镇医疗档案信息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