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健康教育发展研讨论文

2022-04-23

摘要:随着护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一级学科,护理学科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校也进入了专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全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医药卫生事业改革攻坚的新形势下,护理学科如何适应大环境,借力发展,科学研究和完善护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1],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据此提出一些个人思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护理健康教育发展研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护理健康教育发展研讨论文 篇1: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分析研討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从本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讨论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状况,如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反应蛋白含量、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包含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活活力、一般健康、生理功能,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NIHSS评分、C反应蛋白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其康复状况,提高肢体和语言功能,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Evaluation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l in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XIA Jieting,LUO Bichang,LI Qiy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 (14):103-106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Foshan Sanshu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Foshan 528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4.025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属于缺血性卒中疾病的总称,多为突发性发病,往往开始于一侧上肢,此后几个小时或2 d内,其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会牵涉到侧肢体其余部分[1-2]。早期发病会有部分预兆,如患者眼前变黑,几秒后恢复,并合并肢体瘫痪、意识障碍、呕吐、恶心等症状,此类症状均为颅内微小血栓或血流量降低干扰到视网膜动脉。一旦发生脑梗死疾病,患者身体和心理均会受到较大痛苦,对其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和其家庭也需承受相应经济压力,而日常生活避免患者脑梗死疾病的关键则在于主动预防,但若已患脑梗死疾病,需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近年来,本院将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到脑梗死患者中,其效果明显,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讨论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1)均接受MRI、CT方式检查,满足《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内脑梗死疾病判定标准[3];(2)NIHSS评分均为8~25分;(3)均无吞咽困难和意识障碍;(4)均愿意接受此次诊治。排除标准:(1)以往存在痴呆史者;(2)认知功能重度障碍、完全性失语、四肢瘫痪者;(3)合并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4)病情恶化,发生出血或梗死者;(5)短暂性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6)不愿配合此次治疗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护理,观察患者体征,加强健康教育。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抗感染、抗凝,以及脱水利尿剂、泌尿系统预防感染,必要时可吸入氧气,若患者血压较高则给予降压处理。其呼吸道需保持通畅,必要时给予吸痰处理。定时拍背翻身,避免压疮等并发症发生。

研究组则接受早期康复护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心理护理。脑梗死疾病患者发病较为突然,少数患者无法适应,一时间无法接受生活方式的变化,心理容易发生抑郁、暴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各护理人员需加强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认真倾听其诉求,并耐心解释患者所提出的疑问,协助和鼓励患者,加强患者对医务工作人员的信赖,建立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告知患者家属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和患者家属仪器协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2)体位护理。疾病早期阶段需加强体位护理,可降低肌肉痉挛和伸屈。脑梗死患者主要为侧卧,避免仰卧位。为改善其血液循环,避免发生压疮,需每间隔2 h更换一次体位[4-6]。侧卧时,避免压迫到患侧肢体,把患肢放在前伸位,前臂为外旋状况。患侧卧位时,可加大患侧感觉输入,对治疗存在有利作用。(3)早期锻炼肢体功能。直至体征稳定后则给予肢体康复锻炼,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介绍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让其可主动积极配合治疗,每天按摩患肢软组织,并告知其注意事项,教会患者和其家属按摩方法。针对无法下床活动者,指导患者在床上被动训练患肢,直至可自行坐起则可。肌力恢复后,可指导自主运动,如穿衣、洗脸、伸屈肢体等。达到步行训练后,协助其步行锻炼。(4)认知功能和语言功能。指导患者龇牙、噘嘴、鼓腮等动作,可从最简单的发音开始,逐步加大吐字量,并循序渐进,鼓励其主动用语言交流,并增加看电视、听广播等训练,坚持多锻炼、多开口,并可适当性给予相应奖励。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状况,用本院自主设计脑梗死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判定护理满意度,设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并计算总满意度,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用SF-36量表判定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状况,包含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活活力、健康状况、生理功能,各项分值均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良好。护理前后抽取其空腹静脉血液,离心处理后分離血清,测定其CRP指标。并用NIHSS量表判定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7~68岁,平均(55.6±10.3)岁;病程1~6 d,平均(2.5±0.5)d;梗死位置:14例基底节结部位,10例枕叶,8例颞叶,5例小脑,3例多部位病变。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7~69岁,平均(55.8±10.1)岁;病程1~7 d,平均(2.6±0.6)d;梗死位置:15例基底节结部位,9例枕叶,8例颞叶,6例小脑,2例多部位病变。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823 5,P=0.002 9),见表1。

2.3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活活力、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C反应蛋白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NIHSS评分、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从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上来看,笔者认为诱发此疾病的因素多为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造成血小板聚集在粥样斑块位置,局部形成血栓,阻塞脑供血,进而引发脑组织缺氧、缺血,出现梗死性坏死等状况[7-8]。脑梗死疾病往往发生肌无力、恶心呕吐、眩晕、偏瘫失语等主要症状,特别是脑梗死失语、偏瘫患者,对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有较大影响[9]。因此,临床在治疗时,建议给予科学的康复护理干预,促进其早期恢复生活和工作状态。

笔者按照目前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现临床较多医护工作人员均主导脑梗死患者疾病早期阶段需绝对卧床休养,避免病情持续恶化。从总体上来看,此观点具有一定偏颇性。同时,个人认为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和神经功能改善状况之间存在密切性关系,因各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为脑梗死使脑组织局部出现不可逆损害,从而损害脑组织[10-13]。临床来看,控制脑梗死疾病持续发展对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也更好。患者在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下,度过危险期后,则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积极引导其进行功能锻炼,尽量调动脑部残余细胞功能,发挥亚神经代偿功能,促进脑组织重建,降低残疾程度,提升生活质量[14-15]。本研究结果中也探讨了SF-36评分,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研究组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由此证实了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常规护理对比,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器官损伤必然合并炎症反应,脑梗死后人体脑组织发生炎症状况,和其神经功能预后状况存在密切性联系[16-17]。从康复医学角度上来看,若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和神经功能恢复作用较大[18-20]。本研究中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后,其神经功能和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改善(P<0.05),此也为临床治疗脑梗死疾病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指常规护理基础上由医护人员给予不间断、全方位、早期护理干预,并确保康复护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可有效改善其关节和肌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状况,且和未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的对照组对比,有明显改善,表明和常规护理对比,更具优势性。而C反应蛋白指标的降低,意味着炎症反应明显降低,对疾病预后存在有利作用。早期护理可促进建立脑侧支循环,促进健侧脑细胞和病灶附近组织重组代偿,进而降低炎症反应。学者袁莉等[21]在2015年一篇报道中分组讨论60例脑梗死患者,从考核其NIHSS、ADL评分以及满意度上均证实了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可应用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其康复状况,提高肢体和语言功能,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燕,顾艳荭,金小红,等.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病人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11):3911-3913.

[2]恒群.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脑梗死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药,2016,20(9):1803-1806.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王文志.《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2):143-144.

[4]赵快乐,赵体玉,李岩,等.曲线型仰卧手术体位用于预防术中压疮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10):1340-1345.

[5]从金霞.术中改良体位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患者压疮形成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91-93.

[6]王芝靜,贾汝福,孙杰,等.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预防及体位安置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9):4288-4292.

[7]张冬冬,武剑,张梅.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2):90-93.

[8]孙振芳,于格,高媛,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6,24(3):140-141.

[9]关久利,许艳玲.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132-133.

[10]张建芬,蒋为,周芳.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147-148.

[11]郭春玲,刘继霞,段岭焕.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4):4164-4166.

[12]李晓杰.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6):1041-1043.

[13]孟晓旭,朱浩猛.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3):444-447.

[14]邹丹,张红军.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3):272-273.

[15]盛素琴,宋振华.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18):2288-2290.

[16]李贯绯,李丽,牛晓立,等.脑白质病变与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5):1-4.

[17]邝丽辉,罗爱清,温衍辉.综合性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预后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96-99.

[18]刘云平.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6):920-921.

[19]陈瑞芳,罗勇,汶海琪,等.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含量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2):81-85.

[20]夏楠,任彩丽,王红星,等.脑梗死急性期康复训练流程对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4):396-401.

[21]袁莉,胡国荣,陈丽丽,等.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2):871-873.

(收稿日期:2018-02-08) (本文编辑:张爽)

作者:夏结婷 罗碧嫦 黎绮仪

护理健康教育发展研讨论文 篇2:

推进我校护理学科创新发展的思考

摘 要: 随着护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一级学科,护理学科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校也进入了专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全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医药卫生事业改革攻坚的新形势下,护理学科如何适应大环境,借力发展,科学研究和完善护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1],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据此提出一些个人思考。

关键词: 护理学;学科创新;思考

1.我校护理学科发展的现状

我校作为国家首批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内首个自主设置创伤护理学博士二级学科点、护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军队军事护理教育训练中心、军队创伤护理临床示范基地、重庆市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形成了护理临床、教育与研究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以创伤护理、急危重症护理为引领的相关学科处于国内领先,人才队伍的知识、年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为军队和社会培养了大批护理人才。但科研水平整体不高,教学改革尚未形成体系,专业领军人才培养与引进困难等问题突出,与其他学科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2.影响我校护理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科学研究基础薄弱是制约我校护理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护理研究起步相对较晚[2],护理人员自身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课题申报渠道不宽、科研经费不足、科研管理机构对护理学科重视不够是普遍现象。在面临同样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校护理学科的研究方向特色优势还不够凸显,尚需进一步凝练。目前,我校已形成了创伤与危重症护理、灾害与急救、护理心理、护理教育和老年护理五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但仅有创伤与危重症护理形成了特色优势。其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科研观察力缺乏,临床护理研究资源利用率低,科研合作机制尚未形成。

2.2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力度不够是制约我校护理学科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我校在现有模式下虽然培养了部分高层次护理人才,但军事政治类课程设置过多与护理专业特色课程偏少的矛盾较为突出,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理论知识掌握好、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3]。学院教学与临床教学结合不够紧密,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对学员综合应用能力、评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等内涵的培养重视不够,需努力构建医学、护理与人文相互结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专业特征凸显的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2.3 学科建设发展的要求与相应的政策支持不匹配是制约我校护理学科创新发展的直接因素。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支撑,更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国内的高水平大学护理学科相比,我校护理学科缺少杰青、两江学者等领军人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数量偏少,学科整体影响力在全国护理学领域不够大。造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校隶属军队体制,学科建设经费来源相对单一,人才的选拔、引进、培养以及平台建设和对外合作交流等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受政策制度诸多制约。加之近年来军队调整改革,护理队伍中许多工作突出、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和临床护理骨干流失,造成了人才短缺、培养困难、引进受限的困境。

3.对策

3.1 注重顶层设计,强化学科规划和学科评价。学科规划是学科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对学科建设发展进行了宏观定位,学科规划编制的科学性直接决定着学科建设的成效。学科评价则可以客观地判断整个学科的学术地位、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是否保持和发展,分析其优势和所处地位的变化、今后的发展空间及需要攻克的发展瓶颈,从而加快学科规划的实现[4]。要科学编制学科规划,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科学定位、凝练方向,明确近期和中、远期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完善学科综合评价与考核机制,坚持重点评估与全面评估相结合、定期评估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学科水平评价与学科主任综合考核相结合,强化科学贡献和创新成果的评价导向,促进学科建设良性循环。

3.2 创新机制,提高学科发展核心竞争力。把握学科交叉融合渗透的新特征,着力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整合优势力量,促进一流成果产出和一流人才培养。完善科教协同机制,加强护理教学、科研与临床护理实践的协作,推进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建立稳定的学科经费投入机制,按照“需求、团队与平台有机结合”的一体化建设原则,持续加强学科质量内涵建设。

3.3 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删减部分军事、政治和基础医学类课程,增加专业课程比例和特色专科护理课程,更加体现护理专业化特点。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推开翻转课堂、专题研讨、文献导读、小班课教学和床旁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加强MOOC、视频公开课、微课程、教学案例库等优质课程建设,建立通识与专业、理论与实践、医学与人文有机融合的新型课程体系。健全完善教学绩效考评、联教联训、教学督察等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常态化教学评价机制和开放共享的办学机制,探索专科化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精、更专的高级护理人才[5]。

3.4 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人才梯队。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根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基础。完善学科团队发展机制,实行分层级管理、选拔与培养,增强团队凝聚力。加大护理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引進力度,实施精准化人才引进扶持策略,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持续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加强中青年科技骨干培养和动态跟踪管理,择优持续重点支持,提升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促进优秀青年快速成长。强化临床护理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创造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干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过硬、效能显著的高水平护理专业学科梯队。

3.5 积极开展护理研究,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是推动护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基本活动。要以解决护理学科前沿问题为核心,加强对护理基础理论和护理方法、技能、手段,以及护理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的研究。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探讨护理学二级学科体系的设置规律与特点,拓展现有学科方向的深度和广度,助推临床护理应用学科发展。设立预研项目“创新基金”,作为重大课题的启动资金开展预研工作,强化科研过程管理,为高级别科研项目获批奠定基础,提高科研质量和产出效益。

参考文献

[1] 谢红.护理学科未来发展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527.

[2] 张艳,谭静.影响我系护理科研发展的因素及建议[J].护理研究,2008,22(10):2803.

[3] 殷磊,蒋晓莲,袁璐.探索紧密结合临床的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 2001,36 (10 ):773.

[4] 弭凤玲,王新娅,岳文涛,等.医院学科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健康教育,2016 ,32(2):189-191.

[5] 章雅青.护理学科的发展与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6):695.

通讯作者:鲁芳(1982-09)女,湖北咸宁人,陆军军医大学护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心理护理。

作者:徐霞 鲁芳 袁媛

护理健康教育发展研讨论文 篇3:

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评价分析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自我院晚期癌症患者7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间,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2组,参照组3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讨组37例患者采用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主要就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研讨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参照组患者,而生活质量评分则高于参照组患者,P值<0.05,对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在疼痛减轻、生活质量提升方面起到明显的作用,可推广。

关键词:疼痛护理;临终关怀;晚期癌症;护理工作;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普遍有所延长,然而对于恶性癌症发展至晚期患者而言,其治疗工作多数已进入瓶颈期,此阶段难以发生较大突破,患者不但承受着来自身体上的痛苦,同时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均遭受严重影响,此时加强疼痛护理与临终关怀具有现实意义[1-2]。目前,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已不仅仅局限于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实际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如何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临终前的痛苦等方面[3]。基于此,本文选取于我院晚期癌症患者分组实施常规护理、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主要就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我院晚期癌症患者7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间,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2组,参照组3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讨组37例患者采用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纳入标准:根据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已证实为晚期癌症患者,经疼痛数字分级法评价分值超过4分,患者本人可正常进行交流与沟通,其家属对于研究表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对于镇痛药物具有过敏史的患者,临床信息有待完善的患者。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参照组:年龄46-73岁,平均(57.56±7.47)岁,男女比例21:16。研讨组:年龄45-74岁,平均(58.17±7.09)岁,男女比例22:15。经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3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遵照医嘱指导患者服用药物,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实时监测生命体征。研讨组37例患者运用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护理方式:

1.2.1疼痛护理干预措施

一、晚期癌症病房内的护理人员均需接受专业的疼痛护理培训,内容涵盖癌痛发生机制、正确进行疼痛评估、镇痛药物相关知识以及沟通技巧等多个方面,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二、护理人员每隔6小时为患者进行1次疼痛评估,分值超过3分即可运用镇痛药物,根据“三阶梯给药原则”进行用药,疼痛评分在3分以下时可适当减少疼痛评估频率,一般为2天1次。三、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握拳、深呼吸等简单易行的训练方式,还可了解患者的兴趣点,并以此作为注意力转移的重点,尽可能让患者放松,暗示患者不必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疼痛控制上。

1.2.2临终关怀措施

一、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实施临床期评估,与患者家属沟通抢救、死亡处理的原则,并在患者的床头放置临终期隐形标识。二、营造和谐、良好的病房环境,可适当调节病房的温、湿度,房间内增加绿植、鲜花的摆放,定时进行通风、消毒等。三、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与患者交流,鼓励其说出内心诉求,建立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提示家属应当多多陪伴患者,充分理解患者面对死亡的恐惧与心态变化,并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医院的关怀。

1.3 观察指标

对于2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分别采用NRS评分表、FACT-G测定表进行评价,其中NRS评分介于0-10分,0分无痛,10分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即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FACT-G评分总计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优。

1.4 数据处理

通过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并处理研究数据,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作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以t值验证,P值<0.05可证实对比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

下表可见,研讨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参照组患者,而生活质量评分则高于参照组患者,P值<0.05,对比具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晚期癌症患者在临床中多数难以治愈,一般情况下预计生存期不超过半年,因此如何轻松、舒适、愉悦的度过这一阶段是临床广泛关注的一大难点问题[4]。疼痛护理顾名思议,即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其舒适性,而临床关怀则是指患者已难以治愈而面临临终的护理模式,具备积极性与整体性,其目的是让患者开心、舒适的走完生命最后一程[5]。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應当掌握更为专业的护理水平,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在这方面加强培训,并且经考核之后方可上岗。

研讨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参照组患者,而生活质量评分则高于参照组患者,P值<0.05,对比具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在疼痛减轻、生活质量提升方面起到明显的作用,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君. 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4):2669-2670.

[2] 程妍妍,汪文娟,张彩云. 临终关怀护理对癌症晚期患者临终期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 医药前沿,2020,10(26):168-169.

[3] 白静,巴楠,李宇辉. 整体护理在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10):1262-1263.

[4] 张凌云,郑方敏,王素红. 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7):142.

[5] 卢凤丽,李艳梅. 无痛护理病房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及临终关怀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0):1478-1481.

作者:谭莉丽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经济伦理视论文下一篇:商务英语中语言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