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价值观的高校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加之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高等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在高等院校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顺利实现从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成功实现自身“商品化”的转型,是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择业价值观的高校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择业价值观的高校教育论文 篇1:

高职院校“课程劳育”的内涵、价值意蕴及实施路径

摘 要 “课程劳育”是指通过主动挖掘各类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采取融入、渗透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熏陶和引导,是一种隐性灌输的教育活动。从课程本质维度看,“课程劳育”是指任何课程都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劳动教育的功能;从课程内容维度看,“课程劳育”则是指任何课程都包含了具体、生动的劳动教育元素。高职院校“课程劳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亦是确保劳动教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战场。高职院校有效推进“课程劳育”的路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全员参与的“课程劳育”;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全课程渗透的“课程劳育”;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资源,实现内容全覆盖的“课程劳育”;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实现全过程保障的“课程劳育”。

关键词 高职院校;“课程劳育”;劳动教育;价值意蕴;实施路径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阐明基本内涵、明确总体目标、健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规定劳动教育基本内容、强化劳动教育评价、强调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多样化等6个方面,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意见》明确提出要“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同时强调“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笔者将其概括为“课程劳动教育”(简称“课程劳育”)。高职院校是国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劳动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讲尤为重要,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劳动教育的职责,每一门课程均具有劳动教育的功能。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其实践探索的步伐也在加快,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较于早前提出的“课程思政”而言,“课程劳育”还是刚出现的一种新提法,属于全新的认识和实践。高职院校如何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做好“课程思政”这篇大文章的同时,抓好“课程劳育”,换句话说,如何做到“课程思政”与“课程劳育”有机结合,首先需要真正理解“课程劳育”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课程劳育”的价值意蕴,深入探讨“课程劳育”实施的具体路径。

一、“课程劳育”的内涵:“课程劳育”是什么

“课程劳育”的概念是依据《意见》提出的对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及課程的本质与现实作用总结、概括和提炼的一个新“概念”。“课程劳育”是与劳动教育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劳动教育课是指劳动教育必修课,是学校专门开设的为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显性课程;而“课程劳育”是指通过主动挖掘各类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采取融入、渗透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熏陶和引导,是一种隐性灌输的教育活动,旨在实现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课程本质维度的“课程劳育”

关于课程本质,教育史上众说纷纭。既有“知识论”“经验论”的说法,亦有“计划论”“目标论”的阐释,但无论何种表述,都揭示或反映出课程价值取向渐渐由“物性”向“人性”转变,并实现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过渡,强调任何课程都是为了人的发展,指向受教育者有益经验的获得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1]。课程不仅传授知识或经验,同时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从最初形成的角度看,课程一开始就不是简单的知识组合,而是基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而逐步演变和进化的[2]。课程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其起点与归宿都应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劳育”的主旨是在强调各门课程知识性的同时,充分凸显其将知识传授与劳动价值观引领相结合,从而实现劳动教育与各门课程协调同步、相向而行。各门课程实施“课程劳育”,其根本目的是要让课程本身的内容与劳动教育发生化学反应,即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演绎或彰显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简称“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劳动价值观的引领,促使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在专业知识的思考和实践中倡导“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这就是“课程劳育”本质的重要体现。

(二)课程内容维度的“课程劳育”

《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劳动教育的重点要围绕创新创业,积累职业经验来进行,更需要学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高职院校实施“课程劳育”的目的,并非要将所有课程都变成劳动教育课本身,而是要把包括专业课程在内的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劳动文化和价值范式)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把学科知识资源、课程文化技术资源转化为劳动教育资源,强化课程的劳动价值观引领作用,从根本上实现知识传授和劳动价值观引领的有机融合,让广大学生在获得“劳动技能”的同时,也能培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有效履行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因此,从课程内容的维度审视,任何一门课程,不论其属于哪一个学科或归属于哪一个专业范围,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技术内容,均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特点,提炼出所蕴含的具体、生动的劳动教育元素(劳动文化和价值范式),并伴随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将精神层面的劳动价值观传递给广大学生。

二、“课程劳育”的价值意蕴:“课程劳育”之为什么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劳育”在新时代应运而生,其所肩负的职责亦被不断强化。《意见》明确指出,“课程劳育”的主要作用是与劳育课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劳育”概念的提出,表明任何课程都不再是普通、纯粹的课程,而是课程与劳动教育的凝聚统一。从根本上讲,“课程劳育”概念从微观层面反映出其在新时代育人体系中所蕴含的重要的价值。

(一)“课程劳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渠道

“坚持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和“走什么样的办学道路”,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作为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加强劳动教育,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亦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高职院校要认真履行其所肩负的职责,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要做到上述这些,就必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所具有的综合育人价值。作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劳育”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育人为本的价值引领方向。高职院校实施“课程劳育”,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劳动文化和价值范式),能切实把劳动教育的职责落到实处,确保高职院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实现。

(二)“课程劳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

“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是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所有高等学校面临的根本问题,也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3]。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属于“00”后,独生子女比例大,绝大多数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下长大,平时很少从事家庭和社会劳动,受社会上存在的“轻视劳动,看不起普通劳动者的不良倾向”影响,他们劳动意识淡薄,鄙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存在,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亦有一定的市场,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亦在有的家庭或学校教育中被淡化、弱化。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培养学生们吃苦耐劳精神和奋斗精神具有极强的挑战性和现实针对性,特别需要高职院校所有教师在其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利用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劳动文化和价值范式)做好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引领工作,着重引导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立志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础,而课程是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实施“课程劳育”要服从和服务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只有通过实施“课程劳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動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才能确保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三)“课程劳育”是确保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战场

“坚持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最终要通过“如何培养”来实现。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让其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需要全员、全程和全方位发力。《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长期以来,受重智轻德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影响,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劳动教育并未形成合力,劳动教育资源亦未得到有效整合,“三全育人”理念未能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从劳动教育角度看,当前高职院校亟需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所有课程及不同专业的所有教师参与到学生劳动教育中来,促进劳动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高职院校要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确保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必须根据新时期党对劳动教育新要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模式,在抓好职业技能培育的同时,强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让学生增强职业荣誉感,感受和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只有将所有课程纳入劳动教育实施体系,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增强劳动意识、锤炼劳动品质的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劳动价值观引领作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三、“课程劳育”的实施路径:“课程劳育”之做什么

高职院校“课程劳育”的实施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要实施“课程劳育”,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全员参与的“课程劳育”

教师是推进“课程劳育”实施的关键因素。“课程劳育”的实施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实施劳动教育意识的强弱和劳动教育能力的高低。实施“课程劳育”,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参与和努力。

第一,要切实增强实施“课程劳育”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研究领域、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育人要求是一致的,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5]每位教师都要强化自己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时时处处想到自己所肩负的劳动教育职责,把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劳动价值观引领融入到所教的课程之中,真正成为塑造学生劳动品质的“引路人”。第二,要切实提升实施“课程劳育”的能力。“课程劳育”对所有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知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和育人能力。在课程内容上,要能够较好地从文化素质教育、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专业课程教育等不同视角,将课程内容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尤其要做好“课程劳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课程劳育”和“课程思政”虽各有侧重,但相得益彰、互相补充。每一位教师要结合自身所教课程的特点,在二者的结合上下功夫,实现“课程劳育”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在课程实施技巧和方法上,要能充分解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积极主动考察和探究新时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做到润物细无声,将劳动教育元素融化于无形,不贴标签、不生搬硬套,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如其分、自然呈现。增强“课程劳育”的亲和力,让学生充满对劳动教育的获得感。

(二)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全课程渗透的“课程劳育”

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实现育才与育人目标相统一的关键一环,“课程劳育”格局形成的基础无疑在“课程”。《意见》明确提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既要遵循专业知识教育的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又要遵从劳动教育的规律。要按照整体谋划、分层递进、系统推进的原则,做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首先,要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进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系统的劳动教育,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制度予以固化,真正夯实劳动教育课的地位。其次,劳动教育进课程,形成劳动教育课程群。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明确其知识、能力、情感等教学目标,并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特点,梳理其与劳动教育存在内在联系的关键点和侧重点,系统设定劳动教育的重点和目标,逐步形成“课程劳育”的基本体系架构。第三,做好各类课程实施“课程劳育”的有效衔接,突出“课程劳育”的系统性、整体性、互补性和协同性。在“课程劳育”的体系架构中,还应根据《意见》要求以及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将“课程劳育”循序渐进地融入到不同阶段的学习中,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地推进“课程劳育”的实施,实现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第四,突出“课程劳育”实施的重点课程。在做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顶层设计时,尤其要突出实习实训课的主导地位,要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推动“课程劳育”向纵深发展。只有形成覆盖内容全面、课程类型丰富、顺序层次递进、相互协同支撑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全课程渗透劳动教育,才能解决好各类课程与劳动教育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劳动教育的功能,实现各类课程与劳动教育必修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三)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资源,实现内容全覆盖的“课程劳育”

高职院校的各类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每一门课程都有各自的知识体系或技术特点,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专业知识和技能本身亦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其在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事、物等,也不同程度体现着劳动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等劳动教育内容。因此,所有课程都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实施“课程劳育”是针对所有课程而言的,因此,承担课程教学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入研究和挖掘自己所教课程的劳动教育资源(元素),实现劳动教育内容的全覆盖。当前,高职院校实施“课程劳育”要与“金课”建设、教學资源库建设和专业建设相结合,深入挖掘课程劳动教育资源,专业劳动教育资源,建立课程或专业劳动教育资源共同体。教师对所教课程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的充分挖掘,不仅体现在挖掘的数量上,更体现在挖掘的质量上。劳动教育元素因课程而异,就像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衡一样。不仅不同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蕴含量不同,而且不同课程劳动教育元素的内容及重点也存在差异。劳动教育资源的挖掘要特别注意在“融入”上下功夫,即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将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各类课程之中。

第一,内容融入要注重通识性。要善于将一般的知识原理与劳动价值意蕴实现有机契合,使教学内容与劳动价值观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有效回应学生的普遍关切。第二,内容融入要保持专业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防止为劳育而劳育的现象发生。第三,内容融入的方法要灵活。不能生搬硬套或过于机械化,要善于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明晰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从而引发学生的广泛共鸣。第四,内容融入要根据学科特点各有侧重。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要特别注重将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融入其中;自然科学类课程要挖掘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重点强化对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应用技术和技能类课程,则可以通过整合校企实践教育资源,探讨有效的实践活动形式来挖掘或融入劳动教育元素,重点强化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只有通过不同类型课程资源的挖掘,并将其有效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激发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内生动力,掌握劳动本领,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四)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实现全过程保障的“课程劳育”

高职院校要汇聚全员劳动教育合力,实现“课程劳育”的全过程贯通和全方位参与,需要建立健全“课程劳育”的联动机制。

第一,要建立实施“课程劳育”的领导机制。各学校要建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对劳动教育组织领导,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做好督促落实。第二,要健全实施“课程劳育”的责任落实机制。高职院校应根据《意见》要求,将劳动教育的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层级,不给责任留空当;细化“课程劳育”实施所涉及的部门和教学单位的具体职责,并将其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形成校内各育人主体聚焦“劳动育人”多维发力的立体空间。具体来说,党政主要领导要深入“课程劳育”前沿阵地,带头授课听课,指导或实施“课程劳育”,形成示范和表率[6]。学校教务部门要统筹制订“课程劳育”教学指南(或标准),明确“课程劳育”的内涵与基本要素,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成效体现和教学评价等明确环节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推进“课程劳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提高“课程劳育”的实施质量;按照分类管理、分批推进的原则,重点加强“课程劳育”试点课程、示范课程和培育课程的建设。教学督导与质量监控部门要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完善教学督导办法,强化督导检查。宣传部门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积极宣传开展劳动教育(实施“课程劳育”)的先进典型,推广“课程劳育”的典型经验,营造“课程劳育”实施的良好环境。第三,要健全主体协调机制。将劳动教育(重点是“课程劳育”)的责任、要求与成效纳入各项工作的制度设计,通过定期研判讨论、情况通报、专题研究等制度,形成各单位之间多向联动、多维协调的劳动教育大格局。第四,健全教师队伍评价机制。学校人事部门要制订相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出台量化教师“课程劳育”考评的指导性意见,将师德水平和“劳动教育”成效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同时,将劳动教育成果纳入年度考核、职级晋升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课程劳育”在师资培养、考核评价、职称评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參 考 文 献

[1]刘万海.从知识到经验:课程本质的现代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4(12):20-23,28.

[2]李硕豪,魏昌廷.本体论视角下的高等学校课程本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84-86.

[3]李月新.“三全”育人格局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刍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8):111-113.

[4]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人民日报,2020-03-30(12).

[5]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01).

[6]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urse labor education; labor education; value; implementation pathways

Author  Lei Shiping, professor of Air Force Aviation Maintenance Technical Institute(Changsha 410019); Le Le, associate professor of Air Force Aviation Maintenance Technical Institute

作者:雷世平 乐乐

择业价值观的高校教育论文 篇2:

中日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析

摘 要: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加之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高等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在高等院校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顺利实现从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成功实现自身“商品化”的转型,是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日本高校生涯教育的经验,实现我国高等院校从单纯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的转变,集学校、企业、社会之力切实的完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的根本。

关键词:高等院校; 大学生; 职业生涯; 教育

职业生涯源于拉丁语的“career”(race couse)一词,原意为两轮马车,引申为道路、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是由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于1971年提出的。马兰认为生涯教育的目的是为使学生能在未来的职业方面实现自己的愿望,应当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1]科学地推进职业生涯教育,有利于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部门,承担着职业生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责任。

一、 我国高等院校积极推进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未就业人数正连年增加。严酷的就业现实,对于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特别是专科和本科生教育正面临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考升学率仅为6%左右。在毕业分配时,属于奇缺的人力资源,属于高级专门人才,是精英教育的范畴。时隔三十年,到2009年,高考录取率已达到62%,实际录取人数629万人。再比如2012年,全国高考实际录取人数685万,录取率达75%[2],创历年来的最高水平,因此大学毕业生在地位意义和价值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就职过程中的非特权性也显著体现。

其次,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压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小企业萎缩明显,企业裁员增加,用工需求减少,企业为缩减人事用度,设立多种雇佣形态。例如:合同制、非常勤制、计时制等。以前企业均积极录用应聘大学生,就职后,在企业内部进行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而当下,更多的企业希望雇傭有实战能力和即战能力的人才,以缩减培训用度的支出。因此,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若不具备就职所需的知识及技术,不了解企业的需要,就职的机率就会大大减小。

再者,是大学生本身的内在原因。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劳动意识及就业意识低下、社会责任感和岗位意识稀薄、社会新人频繁跳槽等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缺乏客观的自我认知、夸大自身的主体优越性,既不希望从事艰苦的工作,也不希望在社会地位低的岗位就职。心理预期价值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就职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盲目、盲从现象,过热和过冷的职业比比皆是。此外,据教育部门统计,我国自1978年起的30余年间,各类出国人才已超过160万人,年均增长近26%,而回国率却不足30%[3]。 大学毕业生未就业人数以及自由职业者数量的增加意味着珍贵劳动力的丧失、具有传承性的产业技术的丧失、社会基层的脆弱[4]。因此,在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荣誉感、职业责任感,集学校、企业、社会之力切实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是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结合我国国情,摸索出一些符合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观念与方法,但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借鉴日本生涯教育的模式,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实现我国高校中从单纯就业指导到生涯教育模式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

二、日本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现状

日本是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众化教育有利亦有弊,首当其冲承受巨大压力的就是各个高校。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大学将大众化教育导致的大学生学力低下,就业能力差等现象戏谑地称为高校的“度假村化”、“超市化”、“幼儿化”。“度假村化”、“超市化”,形象地指出在向大众化教育演变的过程中,日本高等院校抛却了光华神秘的外衣,变得通俗、便利、触手可及。“幼儿化”一词形象地揭露出大学生在学力及就职力方面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对职业的适应能力,日本自21世纪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日本对职业生涯教育的定义是:“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观、劳动观以及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个性的认知能力,自主的选择人生道路的态度及能力”[5]。

日本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涯教育,中小学是学生职业意识的萌芽阶段,有助于激发人的职业规划意识,从而对高校专业的选择有更为理性、更为科学的判断,对自身的未来有更为明智的设计。日本政府和各大学,为了解决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窘境,通过重组学科专业、将教养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加强产学合作等措施,实施了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线的就业援助体制,为日本高等教育带来了积极影响。日本高等院校中的职业生涯教育通常包括三种形态。首先,是以全体学生为单位进行系统的生涯教育。其次,是以个别学生为单位进行的职业辅导和帮助。最后,是协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的参加课外活动。其具体的实现方式是:

1.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科目

日本在大学里设有职业委员会,负责职业科目的教学工作。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既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其具体内容的设置一般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基础课,例如《职业形成理论》、《职业入门》,第二类是讲座与报告会。以九州大学为例,其职业生涯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职业生涯的基础理论讲解、职业介绍、面试指导、职场礼仪、文书写作方法讲座、工种及就职活动研究讲座、升学与就职指导、职业技能培训讲座等。例如,《教师资格讲座》、《会计入门讲座》等,其课程的设立有明确的宗旨和立意:使学生在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提高对自身的认知质量,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提高自身的职业意识,从而汲取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将自己所有的力量投身其中,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力争成为优秀的职业人,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2.提供专门的职业咨询

日本高校均设立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教育中心,往往又下设职业办公室和职业教育学习中心。两个部门分工协作,不仅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职業咨询,还定期举行家长见面会,介绍升学和就业形势,以便增进学生、家庭、学校间的互相了解,加强信息交流。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实际条件具体安排。学校对于每个学生,因材施教,由优秀的专业职业规划师以每个人的兴趣、性格、经历、成绩及价值观为基础,进行职业分析及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校内还配备有生活咨询顾问,以解决学生在升学或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困扰,为其排忧解难,保持良好的心态。

3.给予学生劳动及职业体验的机会

劳动体验主要是指义工形式的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感受生命的意义和自身的社会价值,以获得良好的荣誉体验。例如,参与作物栽培、区域绿化、福利机构慰问等等,并设立“学长表彰制度”,以表彰在学校和社会活动中做出积极贡献的学生,提倡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多元化发展。此外,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和企业,进行与劳动相关的体验学习,还可以了解劳动价值的创造过程,培养坚韧的性格和劳作意识。[6]

职业体验通常包括两种工作形式:第一种是工读形式。学校为学生提供有报酬的工作机会。第二种是半工半读的合作教育形式,这种工作形式是指参与这项计划的学生一半时间在校学习,一半时间工作,将工作体验和理论知识相互结合。例如,要求学生进入职场进行岗位实习,既能培养其团队意识,又能增进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进行职业认知与探索,以便建立中长期的职业规划。

通过上述的劳动及职业体验,学生能够更为客观地了解自己,了解职业的内涵与价值,有利于今后职业发展目标的确立,实现最为优化的人职匹配。

三、完善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

借鉴日本在生涯教育上的成功经验,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以完善。

1.在高等教育中贯穿和强调职业教育的理念

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外在需求不够旺盛,家长和学生对职业生涯辅导需求不够强烈,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根基相对薄弱。总体上看,大学生缺乏自主开展生涯规划的意识,职业观念保守,不能把握时代的节奏。[7]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从广义上说,学校教育,必须是职业教育。尤其在我国,中小学环节的职业教育极为薄弱,应试化教育倾向极为突出,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加大对劳动和就业观的教育指导意识,从大学生入校开始,进行全程四年的指导服务。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其确定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正确的自我评价和分析,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线路。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岗位责任感,职业使命感,培养青年一代为社会、为祖国的服务意识。端正职务态度,从而自主习得与职业相关的技术。让每个大学毕业生都能够学以致用、人尽其才。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所有在校大学生,目的是通过对职业生涯基础理论的学习,使大学生客观认清自身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与竞争事实;有效评估自己的特质和潜在能力;学会用策略化眼光规划事业;审时度势,对自身进行最佳的职业定位;习得提升个人竞争力的技巧与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意识并提高与就职相关的三方面能力,以便毕业后顺利就职。职业人意识具体包括责任感、进取心和职业意识。三方面能力是指交际能力(商务礼仪意义疏通、自我表现力、协调力);职务执行能力(读写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专项资格的取得能力(外语、计算机等专业技能证书)。特色指导课程的授课对象仅限于对公务员、教师、会计、律师等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感兴趣的学生,对其实施精英教育,聘请资深的职业人、企业人,讲授职业知识、职业经历,开设相关的职业专题讲座,教授必备的职业能力测试等的应对策略,强化职业道德及法律意识。[8]

3.构建职业生涯教育的保障体系

今后主要从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构建职业生涯教育的保障体系。

首先,高等院校必须加强对专业教员的培训,积极推进产业心理学及职业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建立专兼结合,高素质、职业化的师资队伍,以专业的视角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学校必须为学生营造安心稳定的学习环境。随着就业和雇佣形式的恶化,应聘早期化现象在高校蔚然成风,大一到大四,学生们就开始东奔西走,忙于应聘,整日疲于应聘,荒废学业,难有所成。只有在恰当的时机,良好的社会环境下为自己规划发展方向,才能够安心在目前的状态下积极学习,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构建良好的职业生涯教育保障体系,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企业和社会各阶层的协同配合。[9]最后,应加强高等院校内部院系间的合作,鼓励学科间的交叉学习,以便拓宽就业领域;目前,地域社会对青年的劳动意识、职业观的教育极为贫瘠,因此还要加强校际组织、地域组织以及企业团体间的合作,扩大合作形式。例如,在职业生涯教育的基础研究、就职实践教育、综合服务等方面发展合作项目,配合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地方教育部门增设专门的生涯服务机构,并建立健全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网站,构建校企间的多层面合作基地,开展多边交流。[10]

参考文献

[1][4] 小見山隆行.大学から職業への移行問題とキャリア教育の考察[J].愛知学院大学論叢,2007(47):179-205.

[2] 全国历年高考报名人数和录取率汇总(1977-2012)[EB/OL].[2011-10-02].http://www.360doc.com

[3] 曹聪.中国的人才流失、人才回归和人才循环[J].科学文化评论,2009(1):31-32.

[5] 杉瀬昌幸.学習指導要領における労働観?職業観の育成[J].名城大学教職センター紀要,2003(1):51-74.

[6] 松田光一.高等学校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の可能性:職業観·職業意識を育てる視点から[J].北海学園大学学園論集,2010(143):31-66.

[7] 陆素菊.日本大学生体验式就业的实践及其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6(19):58-61.

[8] 邓宏宝.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亟待加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370):10-24.

[9] 孙国胜.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7):85-87.

[10] 张革华,惠海旭.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真善美”意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124-126.

[责任编辑:成方哲]

作者:张波

择业价值观的高校教育论文 篇3:

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的必要性及途径分析*

摘要: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的高等教育收益,可以改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系及其实施过程,保障国家助学贷款的落实到位和高效运行,对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造成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偏低的相关因素,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消除就业市场中的不公平竞争、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论述了增加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的必要性和途径。

关键词: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必要性;提高途径

问题的提出

教育是兴邦之本,也是民生之源。人力资本理论也强调教育对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的积极推动作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生产、传授和应用的基地,高等教育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基本特点凸显出来。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子女更是寄希望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代际传递。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在我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恰恰是低收入家庭子女在高等教育上遇到了最大的困难:“教育致贫”代替了“教育治贫”,甚至导致现有的家庭贫困在代际间延续。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不禁让人们困惑不解。那么,低收入家庭是否应该放弃对子女进行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我国社会转型的非常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和制度安排及机制运行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出现这种特殊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从根本上来看,还是要从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为切入点来进行考量,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切实可行的途径以有效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

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

高等教育收益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低收入家庭和子女个人的发展

按照基本的明瑟方程:lnY=a+bt+cEx+dEx2+e,回归系数b就是因受教育年限t变化所引致的收入对数的相应变化的程度,也就是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率。通过统计年鉴等调查数据,我们可以获得劳动者个人收入、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的相关数据,从而对明瑟收入函数的原始方程进行回归分析,也就是对影响收入的人力资本要素进行最小二乘回归,进而就可得出b值。利用明瑟方程所进行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也应越高。

因此,低收入家庭子女的高等教育收益保持在高位运行,不仅有利于增加低收入家庭和个人的收入,弥补高等教育的投入,缩减与中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差距,实现自我救助,切断低收入的代际传递;对于他们在社会分层中的向上移动,获得跻身更高一级社会阶层的资格,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是寒门学子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和谐发展。

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的提高除了在促进低收入家庭挣脱贫困束缚方面有其必要性以外,也有助于低收入家庭在此基础上改善生存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低收入家庭子女个人来说,只有这样,才有条件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位,得到精神的充实和满足,享受更多的社会尊重和更高的社会声望,实现更完美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都需要低收入家庭子女获得较高的高等教育收益才能有所保障。

(二)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及完善

助学贷款政策是成熟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完善资助低收入家庭子女完成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是经济困难学生享受教育公平权利的重要保障。自1999年9月我国发放第一笔国家助学贷款开始,助学贷款业务不断扩大,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随着国家助学贷款逐渐进入还款期,欠贷不还或拖欠的负面现象日益突显。目前,我国的助学贷款还款违约率已高达30%,有些省份甚至达到60%以上。

面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居不下的发展困境,只有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大学收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从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目的来看,只有通过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的高等教育收益,才能保证助学贷款的偿还能力,才能最终实现国家助学贷款资助低收入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并转化为就业能力,获得较高的高等教育收益,脱离贫困生活的终极目标,否则,不仅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无法实施到位,严重影响助学贷款的实施效果,甚至连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理由也不复存在。

第二,从高校助学贷款的操作层面来看,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是保证助学贷款政策持续性的重要前提。在银行层面,进入还款期的毕业生违约次数直接影响到新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获批的难易程度,只有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才能确保其偿还借款的能力,是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在政府层面,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才能使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超过其机会成本和社会成本,实现国家助学贷款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保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在高校层面,在现行政策约束下,大多在新生入学时设立了先入学、再交费的“绿色通道”。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的低收益造成的助学贷款高违约率导致银行惜贷,政府教育投入信贷结构的调整和转向会令高等院校正常的办学资金被挤占和挪用,最终因无力支撑而关闭“绿色通道”。只有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的高等教育收益,才能使低收入家庭学子进入大学的“绿色通道”保持畅通。

另外,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的提高在客观上也需要信贷市场的不断成熟,要求银行专门针对大学助学贷款的特殊性更加精心地设计贷款的还款期限、偿还方式等助学贷款的相关细节,同时建立贷后跟踪管理机制,有效控制放贷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说,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还可以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以便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助。

(三)有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低收入家庭倾其所有对高等教育进行巨额投入,最后的结果却是其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的缩水,不仅没有产生“治贫”的效果,反而带来“致贫”的恶果。迫使他们把有限的钱投资别的地方而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最后就会导致高校生源的锐减,届时高等教育发展将面临巨大的难题。必须对造成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偏低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稳步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投资回报,对低收入家庭进行高等教育投资给予激励,从而为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动力,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

高等教育收益的途径

切实提高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消除劳动力市场导致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偏低的不公平因素以及高校扩招背景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三个方面的改革。

(一)调整改进大学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创新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设计

为了推动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顺利实施,切实减轻低收入家庭的高等教育负担,让更多的来自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获益,同时增强贷款工作的可操作性,实现高校助学贷款的充分回收,最大限度地保证提供贷款的银行利益,使助学贷款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使暂时还不成熟的高校助学贷款系统不断完善,与我国高等教育收费体制改革发展相协调,就需要专门对高校助学贷款进行更周密的设计与改进创新。

首先,要根据大学毕业生不同的现实情况,突显还款期限、贷款额度、贷款利率以及还款方式的设计差异,增加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机制的弹性,由借款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收入情况自行选择,有利于借款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按时还款,降低高校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

其次,建立多元化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担保基金,把原来全部由放款银行承担的违约风险转变为由政府、银行、高校和社会助学基金共同分担,也可以尝试将保险机制引入助学贷款,分散高校助学贷款的风险,从而调动商业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扩大贷款的覆盖率,使更多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受益。

再次,充分利用教育部、银行、税务、公安、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汇集的信息资源,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建立和实现国家助学贷款联动监管,使全国范围内的相关行政机关成为最强大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既可以保障助学贷款政策安全、高效地实施,也能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减少经济损失,确保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偿还,使银行再无顾虑。

最后,政府、学校和银行都应积极拓展助学贷款业务,确立多样化的贷款方式和品种,降低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单一形式所存在的风险。

通过完善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和调整政策等一系列举措,可以明晰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相关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管理职能,全面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保证助学贷款广泛的覆盖面,减控银行贷款回收的风险,最终实现解决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引发的贫困问题,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地发展。

(二)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

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就业事关高等教育结果的公平,是能否实现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的关键环节,对于能否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缩小收入差距,推动社会稳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为数不少的实际计量分析表明,不同家庭收入背景对于其子女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和高等教育投资回报有显著的影响。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用Roy模型对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的观察所得出的结果。Roy模型的基本方程是:

Lnyi=DiSi+DXi+ui

在这个方程中,代表教育收益率的Si的系数不再是常数,而变成了一个随机系数Di,而此随机系数会因个人i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教育程度Si不仅取决于个人和家庭背景,还受到个人对于预期收入的比较的影响。对于受教育水平的选择,该模型引入了是否上大学的意愿或可能性的隐性变量S*,并将它假设为个人特征Z的线性函数:

S*=ZcH+E

在这个方程中,E表示无法观测的随机干扰项,一般与高等教育的成本相关,并将它的标准差表示为RE。然后用

lny0=L0+u0=XcA+u0

lny1=L1+u1=XcB+u1

分别表示高中毕业和大学毕业的不同收入水平。其中,y0和y1分别表示高中毕业和大学毕业预期收入,L 为收入对数的均值,将它假定为个人特征X 的线性函数,而且不同学历的人群,X 对收入的边际作用也是不同的,这就突显了高等教育的作用。对此,我们分别用参数A和B来表示。这里要注明的是,我们将影响S但不影响y的变量作为模型识别的排除约束,也就是工具变量。另外,决定子女受教育程度的个人特征变量Z通常会包含影响他们收入水平的解释变量——个人特征变量X,X包括:工作时间及其平方、职位性质是否为固定或长期合同、职位类别、所在行业、所在地区以及性别,特别加入了父亲的收入对数。通过对Roy模型的参数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其子女高等教育的回报率越高,表现出比较显著的收入代际传递。出现这种计量分析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父母都会通过他们的物质财富和社会资本,帮助子女在就业市场中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因此,促进低收入家庭大学毕业生充分顺利就业,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三者联动,协调配合,尽可能有效消除就业市场中的不平等竞争,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就业指导和关怀,为低收入家庭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规范公平的就业环境。这实际上是将对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援助从受教育阶段进一步延伸到了就业阶段。

高校 为了适应大学毕业生就业新形势,高校应该建立一个独立的专门以毕业生就业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系统性地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其中,尤其应加强对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就业援助。一方面,高校为贫困生提供个性化的、“一对一”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切实拓宽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就业思路和就业渠道;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完善的大学生毕业信息网络,优先向低收入家庭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在此基础上,还要特别重视做好对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就业的重点推荐工作,优先推荐贫困生到相关单位,促使贫困生早日就业;与此同时,高校应该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和就业渠道,降低贫困生就业成本,为贫困生创造更多的与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使企业能够真正发现贫困生优秀的品质和才华。此外,高校还要对低收入家庭大学毕业生做好就业追踪调查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关键的试用期,最终促使低收入家庭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政府 政府应该对来自于低收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进行差异对待和补偿,以协调社会关系资本的平等性,通过有效的制度性社会政策对他们进行社会支持。在安排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对贫困毕业生的利益和要求应有所倾斜,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优先解决贫困生的就业困难。

社会 在社会层面,首先需要重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逐步健全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就业市场制度,培育司法约束、监管、调控有力到位的就业市场体系。要特别重视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化程度,实现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就业信息完全对称和开放透明,那么,社会关系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空间,从而有助于建立机会均等的就业竞争市场。此外,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追求平等、公平、公正、公开的价值观氛围,促使社会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重视选才、学会识才、懂得爱才,在招聘过程中统一标准,通过公平竞争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真正实现企事业单位人才储备的不断强化,进而增强用人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三)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改善大学生的能力培养

从对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率较低的现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整体下降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因此,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改善大学教育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实效,是提高高等教育收益的必经之路,更是使来自于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获得实在收益的可行途径。

增加高等教育的公共投入 良好的硬件设施是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物质基础,而所有的物质基础都是需要充足的物质的资金作为基本的经济条件。首先,必须坚持政府财政拨款在高等教育公共投入中的主导地位,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继续扩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确保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充足,才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重点是将财政性的高等教育投入增量用于加强对低收入家庭学生帮扶的政策倾斜,改善其受教育条件,为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公共性投入,减轻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的个人支出负担。其次,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渠道,辅之以其他投入渠道的多渠道高等教育投资体系是弥补国家财政投入和高等教育发展经费需求之间缺口的必然选择。再次,缓解高等教育发展经费短缺问题不仅需要开源,也需要节流。高等院校应充分挖掘自身内部潜力,延长诸如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大力加强院系间和校际的资源合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资源共享来解决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的问题,从而节约部分高等教育建设性开支。

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转型 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动力和途径,进而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所暴露出的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固有职能。高等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高校自身的主体地位、师资和教学改革等领域的问题。首先,落实高等教育自主办学,尤其是在提供何种教育产品方面的自主权,高校才能根据学生水平、自身情况、社会变化有效地制定进行市场竞争的质量战略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增强大学毕业生对市场的适应性。其次,建设素质优秀、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人力基础。(1)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训,使高校教师具备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并由此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深化教学改革。另外,高校还要激励高校教师参加实习实践活动,积极转化科研成果,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化。(2)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构建结构合理稳定的教学梯队。(3)在高校教师管理模式中引进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方法,实现现有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充分激发高校教师工作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为高等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再次,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活动方式,教学水平和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等教育改革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应该是高等教育改革最实质的内容和最广阔的空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教学目标与模式的市场导向化、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教学管理的切实化等多领域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何智蕴,董乃涵.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浙江家庭高等教育消费研究——基于与全国七省市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2]蒋西河.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违约的原因和高校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2上).

[3]沈丽娟,刁慧艳,唐茜.国家助学贷款困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

[4]杨小敏.“教育致贫”的形成机制、原因和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7,5(3).

[5]曹海娟.“教育致贫”问题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

[6]刀福东.城镇居民的家庭背景特点与高等教育机会[J].江西教育科研,2007(3).

[7]谷宏伟.转轨时期中国低收入家庭教育投资分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8]徐晓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J].青年研究,2006(2).

[9]黎淑芬.对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

[10]侯芸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8).

[11]袁诚,张磊.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大学收益的观察[J].经济研究,2009(5).

作者简介:

陈力,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胡颖森,男,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

作者:陈力 胡颖森

上一篇:代课老师权益保障分析论文下一篇:关系经济树立资信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