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旅游产品营销策略论文

2022-04-25

摘要:本文利用CNKI数据库中1999-2013年国内婚庆行业及婚庆培训教育领域的研究论文,从概念界定、行业现状、行业趋势、教育培训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和主题分析,对此类研究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关键词:婚庆;庆典;产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婚庆行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婚庆旅游产品营销策略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婚庆旅游产品营销策略论文 篇1:

文旅融合背景下兰陵县旅游景区的市场营销策略探析

本文以文旅融合背景下兰陵县旅游景区的市场营销策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及融合现状,并结合具体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對兰陵县旅游景区的市场营销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

文旅融合成为我国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背景和方向,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能够促进旅游业走向广阔而纵深的文旅新空间,对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也能够实现景区文化升级、形象升级,促使景区也从“走马观花”的观光旅游业时代,走向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疗养旅游等多元发展的旅游时代。兰陵县近年来旅游产业快速起步,发展势头迅猛,兰陵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双重丰厚的“原材料”,但是近年兰陵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兰陵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面临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度不足等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出文化旅游资源对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作用。应进开始文旅融合建设,促使旅游景区能够抓内功,深内涵,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要,探索消费者根本需求,进一步优化景区的整体营销战略,进入良性发展的路径。

一、兰陵县旅游景区资源特点

兰陵县目前共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2A级旅游景区4家。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处,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旅游品牌格局初步形成。兰陵先按照资源特点和地域分布,着力推进旅游“五区”建设,将兰陵县景区定位分为:农业观光类、休闲度假类、山水风情类、古镇研学类、佛学禅修类五大类,以农业观光区为核心引领,建设以休闲、度假、文化体验、观光等为主体功能的近、中、远相结合的景区定位体系。

兰陵县核心龙头景区产品为农业观光旅游区。该区依托兰陵县建设新型的田园新城,以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为引领核心,从兰陵国家农业公园进行辐射带动,同时开发绿产智慧农业产业园、绿沃川智慧农业示范园、向城菜园小镇等绿色田园产业空间,打造“田园小景”风光,在此农业产业基础上,根据农业部《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有序发展,因地制宜的打造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农事采摘等旅游业态,打造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标杆、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影响巨大。在完成农业核心观光后,其他旅游景区也在自己的定位上,稳步发展,逐步推进。

二、兰陵县旅游景区市场开发现状

(一)初步推出品牌目标。

目前兰陵县已经初步成功塑造“兰香东方·酒香神州·菜香天下”的旅游形象及“花海菜乡、醉美兰陵”“华夏古县、品质兰陵”等特色品牌。[1]

(二)市场开发现状。

兰陵县近年来立足临沂、枣庄、徐州等鲁南苏北市场,积极拓展周边市场,特别是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不断开拓长三角、京津冀地区的休闲度假市场,构建以休闲、度假、文化体验、观光等为主体功能的近、中、远相结合的旅游空间体系。

(三)旅游受众认知分析

1.知名度分析。

根据本项目组游客问卷调研,目前兰陵县旅游市场知名度在周边地区较高,在本市知名度达到100%,100%的本市游客知道兰陵县的1-2个旅游景区,并对兰陵县的历史文化有初步了解,12%的游客对兰陵县的旅游文化有深入了解,63%的游客知道兰陵县的名称由来,56%的游客知道兰陵县的三个以上旅游景区名称。在非本市的游客调研中,以上比例明显下降,仅有37%的外地游客知道兰陵县1-2个旅游景区(来此旅游之前),而对兰陵县历史文化简单了解的比例为70%。

2.形象认可度分析

在临沂市、枣庄市和徐州市的潜在游客调查显示,潜在游客认为兰陵县最具吸引力的是兰陵县的农业公园、代村样板、酒文化体验。此外,部分潜在游客表示,沂蒙山文化、革命老区文化等红色文化也是兰陵的明显特征。少数潜在游客对文峰山、会宝湖、抱犊崮有所了解,对于兰陵县的山水资源和田园风光有初步的认知和想象,认为兰陵县能够体现一定的山水休憩风光。

(四)兰陵县景区的文旅融合形象营销现状

兰陵县的多个景区都有比较好的文旅融合基础,兰陵县的景区文化依托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开发成效明显,现在已经以荀子劝学文化、萧氏望族文化以及兰陵美酒文化为文化基础,建设荀子文化园、萧氏文化园二期工程,打造了研学基地等一批新项目,希望以此凸显兰陵县景区建设的鲜明文化符号,使宝贵的传统文化能够真正的融入景区的内涵,使景区和文化在市场运营中相得益彰,活性循环。兰陵县近年来非常重视学术研究组织建设,与山东大学、临沂大学等高等学府多方合作,成立了山东大学兰陵文化研究中心、临沂大学兰陵文化研究院等文化研究机构,希望能为兰陵文化发展提供平台和阵地。但是,现在兰陵县的文旅融合形象较为散乱,没有形成一个核心卖点和爆点,还需要在继续发掘、深入、整理、集合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要素,形成营销重点。

三、兰陵县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策略改进措施

1.明确市场定位方向,抓住目标市场

首先是明确目标市场,稳定本市客源市场,同时积极拓展周边市场,包括省内客源市场,周边省份的临近市,也可以开发为周边市场,例如徐州、邳州。进一步开拓省外目标市场,开拓苏南、安徽、河南等临近省份市场、以及上海、京津冀地区等发达地区的休闲度假市场,形成近中远三级客源市场层次,采用不同的形象推广定位,促销分销策略。[2]

2.加强游客行为研究,把握游客核心需求

进一步加强游客行为研究,了解目标市场的游客心理,分析游客对兰陵县景区的真正需求。[3]例如对以老中青进行游客分类,进行游客需求研究,老年游客更偏好兰陵县的红色旅游景区、农业观光景区,中年游客更偏好山水观光景区和生态旅游产品,青年游客偏好兰陵县的休闲度假景区和研学文化景区,在此基础上,加强景区的产品设置、宣传推广调整和传播计划调整。同时,还可以游客职业进行游客需求研究,例如差旅公务类游客需要快速的浏览和了解观光类景区,文化教育行业的游客更需要进行景区文化的探讨和深入研究,个体经营类的游客更需要性价比合理的产品体系组合,在线学生游客除了价格敏感度较高以外,还需要更多自我提升、教育研学、文化创新、二次元文化等这样的旅游需求。

3.产品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应尽快调整产品重点,进一步升级现有的景区质量和品牌。从旅游交通、游览设施、综合服务、特色文化、信息化、旅游安全、旅游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景区优化提升。从一个游览过程的全部方面,加强过程和流程的管理,保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全程服务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特色。例如,在吃的环节,需要加强游客关注点的控制,比如在兰陵老街的当地小吃和饮食文化体验中,除了丰富餐饮类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老街的饮食饭店食品卫生管理,并进行公示,使游客吃的舒心、吃的放心,加强服务人员培训,使服务人员能够淳朴而有礼貌,热情好客而不失礼节,给游客留下美好印象。[4]

4.加强游客文化体验,互动多元文化记忆

要突出景区特色,就要进一步体现鲜明的文化特色,以鲜明的文化成为景区的标签,使游客对景区形成鲜明的认知度、关联度,形成游客的深刻记忆点。例如在兰陵美酒的陈列点,使用多种游客体验设施,可以加强游客感官接触,用品尝、制作、手工、包装工艺多种互动手段,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了,也使游客在互动中留下对景区的好感。还可以组织美酒文化体验,例如婚庆民俗过程中的美酒宴席、多种多样的兰陵美酒文化展览、关于兰陵美酒的李白情景演出小剧场等形式,多元化、立体化加强游客体验。

5.多管齐下,加强景区宣传、促销

抓住多种宣传促销方式,进一步改善营销和促销方式手段,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促销组合计划,可以利用新媒体营销、展览促销、文艺促销、节事营销、政府营销、KOL意见领袖等多种方式,多管齐下,尤其是在营销中,应抓住文旅融合概念,重点突出兰陵县深刻旅游文化,搭上文旅融合的快车,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5]

参考文献

[1]刘向梅 .兰陵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现状与思考[J].消费导刊,2020,(25):76-77. DOI:10.12229/j.issn.1672-5719.2020.25.066.

[2]朱海成.山東兰陵县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探析[J].农家参谋,2020,(20):20-21.

[3]李侠.政府行为下兰陵县旅游经济发展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8.

[4]冼秀丽,汤菲,王琳.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山东省兰陵县代村发展纪实(上)[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8,(10):41-43.

[5]任艾娟,王莉丽,李汉友, 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游客满意度研究[J].林业与生态科学,2020,35(4):444-448.

作者简介:姜良伟(1984- ),女,山东临沂人,研究生学历,山东旅游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专业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山东旅游职业学院2019年度重点科研立项项目“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兰陵县旅游品牌建设研究”,主持人:姜良伟,项目编号:LY2019-08。

作者:姜良伟

婚庆旅游产品营销策略论文 篇2:

国内婚庆行业及婚庆培训教育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利用CNKI数据库中1999-2013年国内婚庆行业及婚庆培训教育领域的研究论文,从概念界定、行业现状、行业趋势、教育培训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和主题分析,对此类研究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婚庆;庆典;产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婚庆行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一线城市,婚庆几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可以说,婚庆行业在实践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逐渐地被广大消费者和社会所接纳。但是,由于现代意义上的婚庆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对婚庆教育的研究更少,而且就是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笔者在知网上经过查阅共找到115篇和婚庆相关话题的论文,这些论文一般是围绕当前的婚庆行业的市场现状、发展走向和婚庆企业的销售模式为重点进行讨论分析的,结果列表1所示。

表1婚庆相关文献概况表

一、婚庆行业相关概念界定。周健华(2011)年在婚庆学科归属及相关概念解读中提出,婚庆活动是属于会展学科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一种有私人性质或比较个人的庆典式活动。目前,一些具有会展学科的相关学校和学院已经根据目前市场上人们对婚庆方面的新的发展和需求,在学校学科设置中增设了《婚庆策划和组织》这门课程,能够更好的为以后的婚庆行业服务。婚庆是婚礼加庆典,即为纪念新人结婚仪式隆重举行,而专门为新人量身打造的一场庆祝活动。婚庆具有项目制的典型特征特征,是无标准化产品,难以度量其中,婚庆的主体是新人自身,中介是婚庆策划机构,客体是婚礼庆典活动。现代的婚庆行业已不仅仅是传统的结婚典礼那么简单的一场个人活动,它已经延伸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行业,现代婚庆行业主要是为新家庭刚刚成立阶段服务的,一般都涵盖了新婚时期的婚前准备、订婚仪式和结婚典礼,有的甚至还包括有婚后的度蜜月行动,是为结婚新人提供全套和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服务和保证的统称,又可以叫做婚庆消费产业。婚庆产业性质有两个特点,一是典型的中介服务,二是文化行为与市场行为并重。

二、婚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婚庆市场面面观》和《中国婚庆演出的营销策略》分别由路程和赵良云在零五年和零八年发表的相关婚庆论文。唐吉和范莺莺(2008年)对当前我国婚庆市场的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的婚庆市场规模巨大,消费能力十分惊人,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婚庆市场更是初具规模,成为整个婚庆行业的“领头羊”。同时,他们对婚庆行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证实,婚庆行业与其上下游产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能够带动旅游、酒店餐饮等一系列与之有关的行业运作。婚庆行业相关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的婚庆市场,指出目前中国的婚庆市场主要存在婚庆内容大同小异,不够新鲜有吸引力,整个婚庆行业的秩序不够稳定等问题。李娇宇(2007年)以宁夏为例,对地方婚庆文化的经济性进行研究,指出了婚庆文化特色在整个婚庆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并针对宁夏地区的婚庆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恶性市场竞争与缺少品牌是宁夏地区婚庆市场举步维艰的关键所在。陆建珍和夏雷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南京市婚庆行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当前南京婚庆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创意不足,规模不大,缺乏品牌,从而导致整个市场上几乎没有一家婚庆公司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三、婚庆行业发展趋势。《婚庆市场富矿待采》是孙艳学者在零五年发表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她指出,目前整个婚庆市场的发展势头良好,应该进一步完善规范婚庆市场的秩序,重点培养和发展有品牌能力的婚庆公司,逐步形成产业链,扩大行业规模。张丽婷(2008年)在客户忠诚度在婚庆旅游中的应用一文中对我国婚庆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针对消费者的忠诚度的建立从实践方面进行了研究,之处通过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关系营销等策略有利于提高婚庆公司的客户忠诚度。零八年张琬学者发表的相关论文认为,目前的婚庆公司可以在网络方面多下功夫,比如说通过运用虚拟3D技术实现对婚庆现场的模拟和修正,既能让客户提前看到效果,又能及早的发现问题并解决,如果可以有效的发展网络营销的力量,势必能推动整个婚庆行业的长足进步。张正(2010年)在婚庆行业呼唤大品牌中从婚庆行业的价值服务角度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目前中国市场上存在的婚庆公司产品的同质化过于严重,主张需要对目前中国市场的婚庆公司进行整合、管理,而且要把婚庆文化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进行转变,并打造出品牌优势。我国的婚庆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婚庆行业还能推动与之相关的上游和下游的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消费实力很可观。有研究婚庆行业的相关学者指出,未来的婚庆行业应该朝着不断创新丰富产业内容和形式的同时,兼顾一条龙式服务的宗旨,以一种更方便客户的发展模式进行。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考虑到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客户对婚庆行业的整体需求不断提高,婚庆行业人员也应该积极参考相应的网络和高新技术,应用于婚庆产业的产品中,更好的促进婚庆行业的网络营销发展。由曾朝辉发表的《花嫁喜铺一打造中国婚庆行业的麦当劳》文章关于中国婚庆公司的花嫁喜铺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当前市场的整合调研,他提出大型的婚庆公司应该积极开拓发展花嫁喜铺方面的新业务,规划好公司的发展方向并努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影响,要像麦当劳一样走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化道路。由范钧发表的《整合营销在我婚庆市场的创新运用》论文,是婚庆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我国当前的婚庆市场应该对整个婚庆行业进行整合和规范,构造出一整套完善而有效的婚庆产业服务体系,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优秀更实惠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对收集到的相关论文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目前我国婚庆行业对于打造品牌意识还不够强烈,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

四、婚慶培训教育情况

肖培、赵空(2011)提出苏州婚庆产业发展迅速,婚纱摄影平面设计人才紧俏,但由于门槛较低,苏州婚庆行业内,存在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存在不足,中职平面设计教学的独特性凸量不足,提出面对市场需求,应加强校企合作,将真实场引入教学环境,实施平面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满足企业的需要。李永强等(2010)提出,长沙民政学院调研论证后提出,婚庆行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因此尽快制定出符合现代婚庆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应的课程设计是非常有必要和迫切的。他还提出,具有婚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和婚礼前期策划、庆典主持和监管、婚庆整体摄像摄影、婚庆整体布局和新人服饰等相关专业技能和知识;考虑到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婚庆专业人员还要兼备时频剪辑、网络营销和推广维护等方面的技能;同时更要有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不断自学和自我提高的意识和行动等。婚庆行业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很多,能从事的行业也不仅仅局限于婚庆行业。除了婚庆公司外,这些毕业生还可以去酒店婚庆部门或者婚纱影楼等单位工作,可进行庆典服务、活动策划、婚庆主持、婚庆影像制作、婚礼策划、婚庆公司网络技术应用等工作。屠其雷、王晓玫(2013)介绍了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培养婚庆高级专业人才的经验,系统提出构建适合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婚庆人才培养体系。文章还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方面作了重点研究,指出学校和婚庆企业可以联合培养婚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从基础到高端全方位打造婚庆行业顶尖人才。同时还要注重课程实践和企业实训相结合,把校内和企业内的两方面培训结合起来,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内到阶段再到方向的综合性链条式实训,培养出能从岗位见知实习直接上岗实习的实践性专业人才。注重婚庆文化塑造,加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将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教学成果积极向高职教育界和社会推广。陈跃新(2010)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代新人对婚庆行业的要求也是日益提高,对于庆典现场的主持方式、婚礼过程和现场气氛的要求都跟以往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婚庆活动中的摄像摄影、台词主持和现场把握,包括化妆和司仪选择等方面都应该大力发展。而且,最近几年日渐流行起来的插花艺术和司仪主持等婚庆新鲜事物的出现,婚庆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认证是未来婚庆行业的发展趋势。然而实际情况是,目前国内只推出了诸如花艺师和插花师等职业认证证书的考核,而关于婚庆策划师和婚礼主持司仪的职业认证方式还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张睿(2013)提出婚庆岗位中,婚庆策划是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岗位,也是掌控全局的领导者和灵魂角色,以有效的领导力控制整个流程的一条龙服务。培养专业婚礼策划师,应加强其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包括婚纱摄影、婚礼策划、婚车租赁、婚礼布置、婚宴服务,蜜月旅游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建议行业协会进行一定的职业技术认证,提升人员质量。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通过以上文献发现,近十年来对于婚庆产业发展的研究文献相对比较少,而从学术的角度对我国婚庆产业的研究就更少了。事实上,在婚庆产业逐渐实现规模化发展,婚庆教育方兴未艾的背景下,对婚庆行业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玫.婚姻庆典服务概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2]刘洋.房地产、文化产业觊觎婚庆业跨行业整合搅动婚庆市场.新快报.2014年1月6日

[3]董萍,陈映霓,全国婚庆业营业额将达7500亿,兼并整合或将到来.凤凰财经.2014年02月14日

[4]唐吉,范莺莺.当前我国婚庆市场的现状与思考[J].大舞台.2008(04)[3]

[5]李永强,刘志红,苏学愚,杨飏.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市场调研报告.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王婧.日本婚庆公司网路抢占中国婚庆巨大市场.环球时报,2010年11月30日

[7]冯兰蔺.上海政协委员提议建设婚庆一条街获肯定,新闻晚报,2012年04月25日

[8]陈玺撼,陆绮雯.婚庆,文化产业的新蓝海,解放日报,2012年08月13日

[9]吴文艳.2007国内婚庆企业市场调研报告[N].市场报,2007.3.12

[10]中国投资咨询网.2007-2008年中国婚庆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R].2007,(8)

作者:崔杰

婚庆旅游产品营销策略论文 篇3:

新余仙女湖景区旅游产品和定价策略

摘要:新余仙女湖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已显示出巨大的带动作用。以旅游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以新余仙女湖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既有的旅游营销文献资料,深入研究基础营销策略理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对新余仙女湖景区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客观分析。对提高仙女湖景区的营销水平和效率,进而提升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制定合理的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余;仙女湖景区;旅游产品;定价策略

一、景区旅游产品策略

(一)景区旅游产品

根据仙女湖景区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和分布,目前景区可以开发的产品有:(1)生态旅游产品。仙女湖景区生态环境良好,岛屿林立,树木苍翠,碧波荡漾,百鸟竞鸣,群猴嬉戏,生态旅游者可以在青山绿水间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极妙境界。(2)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仙女湖诗情画意般的山水,烟波浩渺的空濛景观,是文人墨客创作的绝好去处,仙女湖自然清新的空气,远离城市的繁华,是商贾巨富休闲放松的绝佳地段;仙女湖与城市近距离的接触,也是工薪阶层周末放松的好地方。(3)水上体育产品。仙女湖湖面开阔,水质清澈,可以建设大型水上体育活动场所,提供垂钓、游泳、戏水、滑水、划船、赛艇、帆板、水上滑翔等活动,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游客体育活动和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使之成为能够吸引游客和留住游客的水上乐园,成为仙女湖旅游的一个增长点。若乘游艇于水中,可赏万年之古桥。成立游艇俱乐部和仙女湖体育健身基地。(4)科研考察旅游产品。景区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良珍贵树木种2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0多种。野生动物兽类37种、鸟类39种、鱼类14科(54种)、观赏花木52科(190种),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 (5)文物考察旅游产品。仙女湖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众多、寺庙林立,景区内书香犹存的卢肇读书台、灵火独耀的昌山庙、历尽沧桑的万年桥、钟乳嶙峋的洪阳洞、巍峨苍虬的龙王岛、仙姿飘逸的白鹭山庄等景点,具有较高的文物科考价值。(6)民俗体验旅游产品。典型的有昌山庙会、观音法会,还有傣族度假村每年农历三月举行的傣家泼水节、刀山火海的彝族农历二月初八的刀竿节和农历七月的火把节等。

(7)摄影旅游产品。仙女湖是“七仙女下凡”传说和“中国七夕情人节”的发源地,景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山岛港汊引人入胜,处处景色迷人,景情入画入影。景区可与市内各大婚纱影楼合作,推出仙女湖婚纱摄影游。针对摄影爱好者,可定期举办仙女湖摄影比赛,将优秀作品在景区道路两旁建画廊展出,这些照片也可以在网上展出,成为市场推广的有效工具。(8)节庆旅游产品。在节庆期间,景区可依托现有的“中国新余——东方情人节”、 “天工开物旅游节”等各种规模和形式的节事活动,组织旅游者参加节庆活动在景区休闲和住宿。(9)商务会议和企业培训旅游产品。景区可充分利用白鹭山庄和花园山庄的宾馆会议室开发会议产品,为前来参加会议的人员提供自然文化观光旅游活动。还可以与市内一些大型企业联系,使其将商业培训的场所选址在仙女湖景区。(10)农家乐旅游产品。景区周边有丰富的经济林资源,四季花果飘香、硕果挂枝,景区可将其开发成乡村生态观光、农家体验式旅游为主的特色农家乐。开展农家土菜、休闲和垂钓等多种形式的农家农事活动,突出“土、农”两字,适当增加旅客参与项目,如水果采摘,水产捕捞、土菜采集等,吸引游客体验田园生活,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受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的乐趣。

(二)景区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完善

1.餐饮产品的开发与完善。仙女湖景区不仅拥有野生白果、松子、板栗、杨梅、草莓、金橘、竹笋、蕨菜、茉莉花、杜鹃花、栀子花等山野蔬蔌,鱼类资源更是丰富,盛产的各类鱼、蟹、蚌、螺等达二十多种,对餐饮的开发完善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在景区门票中附加一份餐饮代金券,鼓励游客在景区内用餐,既可以促进餐饮产品的推广又带动了景区农副特产的销售。(2)规范餐饮收费,根据景区统计数据,游客在景区餐饮消费较少,主要原因是景区内餐饮价格高、乱收费现象严重。(3)改善用餐环境,目前景区餐饮条件差,很多饭店桌椅摆放杂乱、地面满布油污,因此景区应规范餐饮店面管理,从而提升整体旅游环境。(4)推出具有仙女湖特色的鱼宴、鱼制品,增加野菜与野味餐饮种类,如山上的各种野菜、野果,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

2.住宿产品的开发与完善。仙女湖景区可供住宿的有龙华度假国际大酒店、名人岛、白鹭山庄和花园山庄的星级宾馆、九龙湾狩猎度假村和傣家度假村,住宿条件比较完善,可以满足多种游客的需求。价格也比较适中,一般标间60元/人,含餐费平均每天100元/人。但实际入住率很低,原因除了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短外,更主要的是经营不当、缺乏宣传。景区在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将住宿融入进去,加大住宿设施和住宿环境方面的宣传。还可以提供专门的露营区,由景区提供帐篷等服务设施,供游客租用,满足游客在野外宿营的旅游感受。

3.旅游纪念品开发与完善。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既能增加旅游景区的收入,又能彰显旅游地的特色,促进旅游地的宣传。而仙女湖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却没有可值得游客购买的旅游纪念品,游客从仙女湖归来,看不到仙女的踪影,品不出仙灵文化韵味。所以,景区应尽快组织相关部门开发自己的旅游商品。如:(1)仙女下凡、仙女飞升、景区风景纪念币;(2)成套仙女神话故事书签、邮票和明信片;(3)一面为仙女像,另一面为干宝《搜神记》所载仙女故事原文,或其他文人游览景区纪念诗文的折扇;(4)有仙女湖景观、仙女绣像和相关诗文的方巾、挂画、摆件等夏布绣品;(5)绢布、玻璃、水晶、瓷质、铜质、珐琅质甚至镀贵金属质地的仙女塑像摆件和手机挂坠;(6)利用湖区紫竹,制作绘有仙女图像的竹笛、竹箫、竹剑、竹笔筒、竹篮等。

4.景区土特产的开发与完善。景区可供开发的农产品土特产种类丰富:(1)仙女湖内自然生长的优质鲜鱼可加工开发成多种口味的袋装或罐装熟食;(2)游客自行采摘仙女湖九龙山深山老林茶籽,现场压榨、制作仙女湖茶油,包装应体现仙女湖仙灵文化特色;(3)仙女湖九龙山盛产高峰龙茶,可在景区设茶坊,请游客参与茶叶的采摘、传统制茶工艺加工、茶道表演。

此外,还有仙女湖野生竹笋、香菇、蕨菜、白果、松子、板栗、杨梅、草莓、金橘、茉莉花、杜鹃花、栀子花等特产,都可以引导游客参与采摘、加工制作。

二、产品定价策略

(一)景区定价情况

旅游产品的价格包括了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和旅游服务类产品的价格。目前,景区游览票统一定价为120元/人次,包括门票90元/人次,船票30元/人次,景区门、船票实行“两票合一”通票制。针对以下人员给予优惠:(1)在校学生(凭学生证,不含研究生、博士生和在职进修类学生)6人(含)以上团体门船票实行五折优惠;(2)现役军人、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可免门票(不免船票);(3)1.1米以下儿童可免门票和游艇、大船票;1.1(含1.1米)至1.4米以下儿童门票和游艇、大船票减半;(4)旅行社带团经理(凭旅行社经理资格证)、导游(凭国导证)、旅行社带团工作人员(凭区旅游局核发的证件)、司机等行业认定的司陪人员可免门票和游艇、大船票。

仙女湖景区门票价格比国内很多著名景区门票价格都要高,据笔者两次游览调查,不只是景区门票价格,景区内的餐饮、旅游商品的价格普遍比其他景区同类价格高。但景区主要客源地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旅游产品的定价既要考虑成本,还要考虑竞争环境和消费者承受能力,因此价格的制定对旅游地的长期健康发展有很大影响,必须灵活而准确,否则不利于旅游地形象的建立也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

(二)景区定价策略选择

景区应深入了解旅游者的需要和价格承受能力,为其设计和提供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根据实际情况对价格进行适当调整,创造出更高的旅游者价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独特、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下几种定价方法可供参考:(1)产品绑定定价:将一部分产品共同绑定来进行销售,如将门票、船票、餐饮代金券、购物代金券、住宿代金券等绑定销售,对整个旅游产品进行合作营销。(2)游客自主定价:景区可将所有景点游览项目和价格分别列出,推出优惠套餐,由旅游者自行决定游览项目和路线,这样定出的价格更符合旅游者个性化的需求,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也为这一定价法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力保证。(3)产品类型定价:景区可将其旅游产品按类型分类,如生态探险游、休闲度假游、体育健身游、科研考察游、民俗体验游、商务会议游、婚庆游、摄影游、农家体验游等,不同的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来吸引不同的游客。(4)游客差别定价:除了对学生、老人、军人等群体有特殊定价外,对专业科考人员、体育赛事锻炼者、绘画写生和摄影爱好者、家庭集体出游者等,采取一些特殊的价格策略来吸引这些市场。(5)积分优惠定价:对多次造访的游客可根据累积的消费积分给予一定的折扣与优惠,既可以鼓励消费,又可以增加游客的忠诚度。(6)团队优惠定价:对所有超过一定数量的团队游客都给予优惠,而不仅仅是限于学生。(7)季节差别定价:在旅游淡旺季差别制定各个季节的价格,或通过赠送旅游纪念品、增加旅游项目等方式变相降价。

景区旅游产品的定价策略就是上述各种定价方式的组合,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景区应选取不同定价方法加以组合运用,以实现营销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洪岱.中国旅游业的品牌化诉求[N].中国旅游报,2000-06-26.

[2]李艳,牛志文.旅游景区品牌形象塑造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5).

[3]王裕,韩振华.关于旅游品牌的深层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1,(6).

[4]郭威.旅游规划学教程[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5]王洪滨.旅游学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6]郑耀星,储德平.区域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朱强华,张振超.旅游景区品牌管理模型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责任编辑 安世友]

作者:康 杨,张洪铖,袁 甜

上一篇:农业物流信息服务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学和谐课堂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