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俗化电视广告论文

2022-04-18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活动。它的本质在于商品利销性。因此,广告本身只是经济领域和传播领域的现象,不应承担太多的社会文化责任。但目前的现状是,社会对广告在现实中的表现纷纷提出要求,并探求广告对社会起到的或正面或负面的作用。这之后的更深的话题,事实上是对现代工业文化的反思。对于广告的文化特点的考量,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媚俗化电视广告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媚俗化电视广告论文 篇1:

电视广告的文化特点

【摘要】具有商品利销性的电视广告,传播着主流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 这其中,电视广告以大量符号体现的最直接概念是“时尚”,同时它又引导着一种社会规范,并表现出对大众趣味的媚俗化迎合。随着市场的成熟,观众对广告作品的需求,从早期产品的性价比,经历寻求产品的“独特性”.到今天追求心理的满足。未来电视广告的“健康之路”,是真诚地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经验.倡导并弘扬积极的价值观。

【关键词】电视广告 大众文化 文化空间 健康广告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活动.它的本质在于商品利销性。作为经济和传播领域的一种现象,社会对于广告有更多的理性审视或现实要求.譬如它可能或将要带来的或正面或负面的作用。某种意义上,广告体现的是对现代工业文化的反思。本文将以电视广告为例,分析广告的文化特点。

一、电视广告蕴含、生长着大众文化和价值观念

电视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和服务信息的同时还传播了生活模式和消费文化。影响着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大众的文化心理。

普通的老百姓在消费行为中,既不主张过于超前消费、过于标新立异,但也不要落后,希望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物品的使用也是精打细算.既要达到目的,也须崇尚节俭这种思想在广告中的表现,是既强调潮流、时尚、功能,同时也宣扬商品的耐用、实惠等等。如雕牌洗衣粉.在上世纪90年代末瞄准城市中档洗衣粉市场的空缺,一则“只选对的。不买贵的”广告.正迎合了城市普通居民的消费心理。广告回避了当时众多洗衣粉广告的功能性宣传.反复用“我要雕牌”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暗示雕牌的实用价值和实惠价格.一时间该广告家喻户晓。再如大宝SOD蜜,观众最熟悉的都是那句“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的广告词,大宝产品定位中低档消费市场。以分量足、实惠。最优的性价比为竞争优势。又如一些中低档的品牌.红豆衬衫、李宁运动服、双星鞋等。这些产品质量的印象并不如高档品牌,但给消费者“实惠”、“物有所值”的心理感受,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消费印象。

中国电视广告历经了几十年的流变。从大多数作品中可以看到。电视广告制造的是消费,生长的是快感,诉诸的是感性.甚至制造了一个消费乌托邦。质朴的或华丽的、简浩的或精致的音像符号以及整个结构所体现的.除了商业性本身。还有它制造的某种社会性的消费观和文化氛围。这些变化同其它社会现象一样.体现了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行为取向所构成的文化心态。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电视广告已经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又一个生长点。

工业文明向信息社会即后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中.社会重心由生产转化为消费.“服务”成为这个社会最主要的工作。体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生活理想和价值追求的文化就形成了所谓的“大众文化”。这种新的文化取向.不仅是一个时代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的反映,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导向。

在这个过程中.电视广告担当的是被商品化了的角色。它尽力表演着世俗社会。从最初的告白式的广告,到广告与艺术的结合.到品牌理念的提升,都昭示着这样一种概念,即艺术品质与消费文明达成谅解.市场、艺术与消费者握手言欢。

二、电视广告构筑的“文化空间”

较之20世纪的保守风格。21世纪电视广告显得轻装上阵。恣睢无忌,天马行空。这种充满活力的表现证明了广告是商品意识、艺术魅力和大众文化三者结合的最佳表征。在这样的表征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越来越“现代化”的世界。

在电视广告作品中不难发现.它的文化表象是极其引人注目的。它往往制造的是煽情的、夸张的感官刺激.显示浮华、喧闹或平庸,以此制造生活的幻像,狂轰滥炸式的创作使即便有批判能力的消费者也难免不受影响。它将理想化了的、虚荣的、充满希望的人生浓缩在一幅幅画面中,甚至创造了乌托邦的极致。

1 电视广告体现的最直接概念是“时尚”。

广告表现为大众文化形式.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打动着受众。支配着其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倡导时尚,换句话说,作为大众文化的广告,主要体现为时尚文化,追求商品时尚化,导引大众购买以获得更大的商业利润;以大众传媒方式传播,迅速制造时尚。与时尚结合在一起的广告有一种人格化倾向,对广大消费者具有人格的影响力。都市、时装、信用卡。各种引领时代潮流的“物质”占领着人们的视野。即使是在一些追求质朴的作品中,也往往隐含着对“都市”的心理眺望。人们被暗示对一切社会新潮表示臣服和膜拜;观众、读者在一个叉一个潮流的裹挟下目不暇接;当“时尚”与“个性”嫁接或兑换的时候.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公共化”了。

2 电视广告创意提供了一种“社会范式”。

譬如,在大多数广告中。人们能看到“英雄形象”的感召。在这一点上.平面媒体与电视媒体共同构成了某种社会情景.出现在画面上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性别环境似乎都构成了一种共同的社会期待——男性话语中心和与之相关的女性行为的微妙歧视。在大多数作品中,男性往往扮演了事业成功者、家庭的成功者甚至性格的成功者,女性则通常扮演了“贤妻良母”或“现代花瓶”的角色。(事实上,在这一点上,它同现代电影艺术实践和理论的集合点——“好莱坞”模式的社会功能是一致的。它创造了概念,概念又深化为规范。规范最终成为某种“社会真理”。)这种独特的社会期待之所以成为一种可能.就是在于它成功地对受众产生了暗示、感染及模仿,这使它甚至与“神话”的结构方式是共通的。

这种形象示范的方式,意味着广告体现了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要求:消费社会的个性领导者与传统和解者的角色统一。

3 电视广告的另一个突出表象,是对大众趣味的媚俗化迎合。

这突出体现于性诉求广告中。目前,出现在电视上的性诉求广告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用性的元素来表现非性的题材,增强冲击力;二是用隐晦雅致的手法表现与“性”或相关敏感的题材,削减刺激,避免受众的不快。这些性诉求广告.反映了广告处于发展阶段的一种局限性.也是广告发展进程中的痛苦洗礼。广告表现媚俗化的现象,将会随着受众成熟和健康意趣的强化逐渐减弱。

大众文化创造的消费观和文化氛围。必然在引领社会的同时也与既有的价值观和文化心理产生冲突,这使得电视广告作品中到处可见含混不清的内容。电视广告因而总是面临着社会大众接受还是拒绝的判决。在此过程中。对传统美学价值的质疑和批判.新的价值标准的找寻.以及重新的回归自然。充分展示着电视广告因其本质的特殊性而形成对大众文化的特殊感应.并最终塑造了一个时尚文化范式。

三、对“健康”道路的选择

对于电视广告而言.受众是具有特殊性的。人们在欣赏电视艺术作品的时候,强调的是审美愉悦和审美情感。而在欣赏电视广告作品时.人们期望得到满足的另一个需求是产品或品牌信息。这也正是电视广告追求的目标。事实上,消费者的需求构成了电视广告创意的目标。

在商品和购买力尚不充分的早期市场,消费者需求体现的主要特征是“理性消费”。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产品的实态依托,成为他们的主要价值判断标准;当物质生产逐渐丰富起来时.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力和选择性都大大提高.他们开始寻求满足更多需求的产品的“独特性”。随着社会进步,价值观回归到对人性的关注,消费者又越来越重视心灵的充实,他们期望从产品身上获得更多的心灵满足。

目前.在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上,值得期望的生存可能和成长空间应该是.真诚地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经验.倡导并弘扬积极价值观的“健康广告”。这样的广告将不再是对西方广告模式的东施效颦,也不是对王冠和花冠的翘首以待。而是对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所经历的人生的一种挚爱,它们将连通人们对现实的体验,不是用利益而是用真诚守望人生,与观众对话。

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中国传统的社会心理规范依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消费者的意识核心依然是较为传统的。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结构.导致东方审美心理依然是崇尚和谐。崇尚“天人合一”,崇尚“大同”。受众的思维方式依然是集体化的。较西方“知在个体”的个性化、反叛化的创作作品而言.中国消费者显然依旧重视社会的规范和共性,以及由此体现的“和谐”态度。

另一方面.整个中国消费者市场上出现的特殊情况是.各种消费群体有共生性,消费价值选择也错综复杂。广告的泛滥使得消费者开始越来越多地忽略甚至反抗广告。客观上,人们形成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使得电视广告设计应该更加人性化,应该更加了解不同时尚背景下的新的审美和视觉要求。广告好的内容应加上某种独特的形式.而好的形式也应该具有深刻的内涵。真正能打动人内心情感的。是那些潜藏于人类内心深处相通的情感文化传播,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目前可见的公益广告、品牌广告.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文化产品,都已经用丰富的色彩、优美的音乐、简洁明快的语言。吸引着电视机前的观众。

总而言之,真正的意识交流.是建立在精神文化的深层交流的基础上。随着广告市场的逐渐规范.传播观念的逐渐成熟,和受众文化健康道路的选择.电视广告最终将在整个社会肌体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当代广告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信息。越来越频繁地影响到当代人类的生活形态与思想观念.广告中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性格以及社会价值观,虽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的全景。事实上,每一则脍炙人口的广告莫不融入了人类的基本情感。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经过悠久历史的洗炼,已经传承并植根于人心。中国人特有的传统民族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广告人应该善于利用并加以弘扬。

作者:屈 波

媚俗化电视广告论文 篇2:

电视广告的文化特点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活动。它的本质在于商品利销性。因此,广告本身只是经济领域和传播领域的现象,不应承担太多的社会文化责任。但目前的现状是,社会对广告在现实中的表现纷纷提出要求,并探求广告对社会起到的或正面或负面的作用。这之后的更深的话题,事实上是对现代工业文化的反思。

对于广告的文化特点的考量,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在此,笔者仅以电视广告为例,对其表现出的文化特点作探讨。

一、传播观念和文化特征成为电视广告的意识土壤

电视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和服务信息的同时还传播了生活模式和消费文化,影响着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大众的文化心理。

普通百姓在消费行为中,既不主张过于超前消费、过于标新立异,但也不要落后,达到与相应环境的和谐统一。物品的使用也是精打细算,既要达到目的,也崇尚节俭。广告顺应这种大众消费心理表现是既强调潮流、时尚、功能,同时也宣扬商品的耐用、实惠等等。如雕牌洗衣粉,上世纪90年代末瞄准城市中档洗衣粉市场的空缺,一则“只选对的,不买贵的”广告,正迎合了城市普通居民的消费心理。广告回避了当时众多洗衣粉广告的功能性宣传,反复用“我要雕牌”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暗示雕牌的实用价值和实惠价格,一时间家喻户晓。再如大宝SOD蜜,大家最熟悉的都是那句“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的广告词,大宝产品定位中低档消费市场,以分量足、实惠,最优的性价比为竞争优势,物美价廉。又如一些中低档的品牌,红豆衬衫,李宁运动服、双星鞋等。产品质量的印象并不如高档品牌,但给消费者“实惠”、“物有所值”的心理感受,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消费印象。

中国电视广告历经几十年的流变。在大多数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广告制造的是消费,生长的是快感,诉诸的是感性,甚至制造了一个消费乌托邦。质朴的或华丽的、简洁的或精致的,音像符号以及整个结构所体现的,除了商业性本身,还有它制造的某种社会性的消费观和文化氛围。

这一变化,同其它社会现象或变化一样,体现了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行为取向所构成的文化心态。在这一过程,我们分明看到了电视广告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又一个生长点。

工业文明向信息社会即后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中,社会重心由生产转化为消费,“服务”成为这个社会最主要的工作,消费活动成为人们意向活动的主观特点,体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生活理想和价值追求的文化就形成了所谓的“大众文化”。这种新的文化取向,不仅是一个时代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的反映,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导向。这种大众文化,引起的最直接问题即是高雅文化与媚俗文化融合中的更新问题,或艺术趣味的严肃性上做加法还是减法的问题。

显然,在这个过程中,电视广告担当的是被商品化了的角色,它尽力表演着世俗社会。从最初的告白式的广告,到广告与艺术的结合,到品牌理念的提升,凡此种种,事实上昭示着这样一种概念,即艺术品质与消费文明达成谅解,市场、艺术与消费者握手言欢。这一时期的电视广告,也因此呈现出了一些共同特点。

二、电视广告构筑的“文化空间”

较之于上个世纪 的保守风格,21世纪电视广告显得轻装上阵,任性而为,姿睢无忌,天马行空。这种充满活力的表现证明了广告是商品意识、艺术魅力和大众文化三者结合的最佳表征。在这样的表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越来越“现代化”的世界。

在电视广告作品中不难发现,它的文化表象是极其引人注目的。它往往制造的是煽情的、声张的感官刺激,显示浮华、喧闹或平庸,以此制造生活的幻像,轰滥式的创作使即便有批判能力的消费者也难免不受影响,它将理想化了的、虚荣的、充满希望的人生浓缩在一幅幅画格中,甚至创造了乌托邦的极致。

1.显现于作品中的大量符号往往体现的最直接概念就是“时尚”。

广告成为大众文化形式,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打动着受众、支配着其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倡导时尚,换句话说,作为大众文化的广告,主要体现为时尚文化,追求商品时尚化,导致大众购买以获得更大的商业利润,以大众传媒方式传播,迅速制造时尚,与时尚结合在一起的广告有一种人格化倾向,对广大消费者具有人格的影响力。都市、时装、信用卡,各种引领时代潮流的“物质”占领着人们的视野。即使是在一些追求质朴的作品中,也往往隐含着对“都市”的心理眺望。人们被暗示对一切社会新潮表示臣服和膜拜;让人们在一个又一个潮流的裹挟下目不暇接;当“时尚”与“个性”嫁接或兑换的时候,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事实上已被“公共化”了。

2.电视广告创意中的突出特点是提供了一个“社会范式”。例如,在大多数广告中,我们能看到“英雄形象”的感召。在这一点上,平面与电视共同构成了某种社会情景,出现在画面上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性别环境似乎都构成了一种共同的社会期待——男性话语中心和与之相关的女性行为的微妙歧视。在大多数作品中,男性往往扮演了事业成功者,家庭的成功者甚至性格的成功者,女性则通常扮演了“贤妻良母”或“现代花瓶”的角色。这种独特的社会期待之所以成为一种可能,就是在于它成功地对受众产生了暗示、感染。这种形象示范方式的广告,体现了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要求:消费社会的个性领导者与传统和解者的统一角色。

3.在电视广告中,另一个突出的表象是对大众趣味的媚俗化迎合。

这突出体现于性诉求广告。目前,出现在电视上的性诉求广告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用性的元素来表现非性的题材,增强冲击力;二是用隐晦雅致的手法表现与“性”或相关敏感的题材,削减刺激,避免受众的不快。

这些性诉求广告,反映了广告处于发展阶段的一种局限性。也是广告表现发展进程中的痛苦洗礼。广告表现媚俗化的现象,必须随着受众成熟和健康意趣的强化逐渐减弱。

大众文化创造的消费观和文化氛围,必然在引领社会的同时也会与社会业已形成的既有价值观和文化心理产生冲突。这使得电视广告作品中大量充斥着含混不清的或者异端的东西。事实上,这又使得电视广告总是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社会大众接受还是拒绝的判决。

在这期间,对传统美学价值的质疑和批判,新的价值标准的找寻,以及重新的回归自然,充分展示着电视广告因其本质的特殊性而形成对大众文化的特殊感应,并最终塑造了一个时尚文化范式。

三、对“健康”道路的选择

消费者的需求构成了电视广告创意的目标。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价值观回归到对人性的关注,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身心的充实,对“健康广告”有了新的要求和期待。这为电视广告的创意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目前,在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上,值得期望的生存可能和成长空间应该是,真诚地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经验,倡导并弘扬积极价值观的“健康广告”。这样的广告是对我们生存的空间和我们所经历的人生的一种挚爱,它将连通我们对现实的体验,不是用利益而是用真诚守望人生,与观众对话。

一方面,中国传统的社会心理规范依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消费者的意识核心依然是较为传统的。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结构,导致东方审美心理依然是崇尚和谐,崇尚“天人合一”,崇尚“大同”,受众的思维方式依然是集体化的,较西方“知在个体”的个性化、反叛化的创作作品而言,中国消费者显然依然重视社会的规范和共性,以及由此体现的“和谐”态度。

另一方面,整个中国消费者市场上出现的特殊情况是,各种消费群体有共生情,消费价值选择也是错综复杂的。广告的泛滥使得消费者开始越来越多地忽略甚至反抗广告。客观上,人们形成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使得电视广告设计应该更加人性化,应该更加了解不同时尚背景下的新的审美和视觉要求。广告好的内容应加上某种独特的形式,而广告好的形式也应该具有深刻的内涵。而真正能打动人内心情感的是那些潜藏于人类内心深处相通的情感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公益广告、品牌广告,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文化产品,都以其丰富的色彩、优美的音乐、简洁明快的语言吸引着电视机前的观众。

毫无疑问,真正的意识交流,是建立在精神文化的深层交流的基础上。随着广告市场的逐渐规范,随着传播观念的逐渐成熟,随着受众的文化健康道路的选择,电视广告最终在整个社会肌体中将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当代广告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信息,越来越频繁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形态与思想观念,广告中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性格以及社会价值观,虽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的全景。事实上,每一则脍炙人口的广告莫不融入了人类的基本情感。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我们应善于利用并加以弘扬,以更好地发挥和提高广告的社会功能。

(武汉大学)

作者:屈波 王建华

媚俗化电视广告论文 篇3:

从词语“脱光”新解看媒体语言的新现象

不知不觉间,又一旧词新解“脱光”频频出现在各种报刊、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之上。“脱光”一词不仅指我们以往的常用意义“脱去外衣”,当下最新解释为“脱离光棍,告别单身”。例如:

(1)宁波29岁女子半年相亲11次 “必剩客”终脱光。(《都市快报》2010-04-08)

(2)出手10万 实力“富二代”成功“脱光”……(中国新闻网2010-03-22)

(3)告别2009,跨入2010,剩女们在网络上总结自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一年,并希望2010年能够成功脱光。(新浪网2010-01-29)

“脱光”一词也已成为80后、90后口中的时尚词汇。这样的新词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脱光”新意与本意相承

“脱”字,依《说文解字》解释,本义指肉去皮骨;《尔雅》解释为“肉去骨曰脱。”后来引申指脱离、脱落、脱掉、脱下等义。追根溯源,“脱光”最早出现在《晋书·天文志中》,本义指日月失去光辉。另外,在《太公兵法》和南朝梁简文帝的《谢敕赉善胜刀启》中提到指传说中的刀神,名字叫“脱光”。后来,引申指将衣服全都脱掉或笼罩物或涂料等全部脱落。

“脱光”新意的造词方法是用“脱光(衣服)”之形,嫁接“脱离光棍”之意。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原来“光棍”是指男性未婚成年人,现在这里的“光”指未婚成年这个群体,不区分男女。这是一种语义嫁接的造词方式。

“脱光”的传统意义都有将彼事物与此事物相分离的意义,其新解“脱离光棍的身份”也有将自己从单身人群中脱离出来,告别单身的意思,与传统意义一脉相承,有其存在并流行开来的合理性。

“脱光”迎合当代“男女过剩”时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转型,人们的思想受到各类文化的冲击,以及现在我国存在大量的以80后为主要群体的未婚男女。据2007年7月15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全国男女比例不均衡并有上升趋势,目前出生性别比为106.9∶100,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至4000万。

男女比例不均衡是造成单身男女增多的主要原因,待婚待嫁使“脱光”渐渐成了一种时尚,“单身男女‘大脱光’”这样的词语流传开来,不仅因为“脱光”除了有“脱离光棍”的意思,还有一层“寻求温暖”的含义在里面,每个单身男女都相信,世界上总有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同时词语新解也迎合了追求大胆、新潮的年轻人的口味。

“脱光”新解的媚俗性

“脱光”一词进入流行词汇有它的合理性,与当下的“媚俗文化”浪潮相关:随着欧美《欲望都市》等肥皂剧的引入;影视上带有情色镜头的《色戒》、《苹果》等电影的热播;有低俗倾向的电视广告“做女人挺好”、“波涛胸涌”的泛滥,等等。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体的性感审美,这些都为“脱光”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脱光”的语义很容易让人产生 “一丝不挂” 的种种联想。并且它正在广泛传播的过程之中,新接触“脱光”一词的人,在未知其新意的时候,总会想到“脱光身上衣物”的语义解释,而此时的传播者往往会得到标新立异心态的满足。

大众传媒为这类新词的传播搭建了高效的流通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词语在各种媒体上流传,是我国大众传播媒介在走向市场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不良倾向。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若片面迎合部分受众低级趣味和需要,使用迎合猎奇心理、注重感官刺激、渲染暴力色情等不良倾向的新词语将会加重低俗、媚俗的文化逆流。

另外,在当今大众文化流行的社会里,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日渐消弭,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二者的联姻使日常生活出现审美化倾向,任何高雅的艺术都可能被低俗文化包装成大众产品,更有甚者将大众文化包装成低俗文化来迎合最广大受众的需要,“脱光”一词的产生和传播就是后者的例证。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信息的传播扩大了人们的信息量,虚拟空间呈现数字化增长,但人们理想的生存空间被切实地压缩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形成,娱乐成为人们最切合实际的解压方式,从而也产生了娱乐至上的低俗心态。当下低俗语言的泛滥使用,与现今娱乐的低俗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先有低俗的娱乐需要,后有低俗的词语运用,而后者又对前者起鼓噪和推动作用。因此,才产生了最新解读的“脱光”。

结语

在当下,类似于“脱光”这样的旧词新解还有很多,如:“杯具”新解意义为“悲剧”;“纠结”新解为“烦心、苦闷”;“雷人”新解指“惊人、吓人的行为或举动”。总之,作为舆论导向的各种媒体运用词语新解的现象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使用将会是语言鲜活的动力;但是大量不规范的新解滥用,不仅不利于我们民族语言的发展,还会误导在主体意识形成過程中的青少年。因此,为了我们民族语言的纯净,需要对这类新词做进一步的规范。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2.唐宋:《男女比例失调值得关注》,《新闻世界(社会生活)》,2007(2)。

3.钟小华:《我国男女比例失调的现状及原因》,《基层医学论坛》,2008(23)。

4.姜卫玲:《论传媒低俗化的文化根源》,《媒体观察》,2010(1)。

(作者单位:铁岭广播电视台)

编校:赵亮

作者:关 飞 靳朝阳

上一篇:个性化产科护理论文下一篇:房屋承租权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