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医患关系论文

2022-04-27

摘要:古往今来,幸福问题始终是一个恒新的话题。马克思主义从不同方面科学阐述了幸福的物质内核和精神实质。国民的幸福感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识,基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阐述幸福民生的意蕴,赋予了民生问题全新的内涵,并给予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崭新的视角。构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和谐互动发展模式,是实现幸福民生的根本路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态文明视域下医患关系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文明视域下医患关系论文 篇1:

“中国梦”的哲学意蕴、现实意义与当下诉求

[摘 要]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据此,本文从哲学意蕴、现实意义、当下诉求三个维度来阐释中国梦。从哲学意蕴上讲,中国梦蕴含了人人有得之梦、社会和谐之梦、生态美丽之梦三个层面的内涵。就现实意义而言,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缓解个人信仰危机、社会建设危机和生态建设危机。就当下诉求而言,我们需要着力从生命观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生态责任感教育这三个方面加强中国梦教育。

[关键词]中国梦;哲学意蕴;现实意义;中国梦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提出反映了奋发图强的中华儿女的心声,描绘了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以及对民族复兴的期盼。中国梦以其博大的包容性和广泛的共识性赢得了人民的体认、世界的喝彩,必将激励我们顽强拼搏、砥砺前行。基于梦想的力量,本文旨在立足哲学视野,从哲学意蕴、现实意义和当下诉求三个维度来阐释中国梦。

一、中国梦的哲学意蕴:人人有得、社会和谐、生态美丽

中国梦包含的哲学意蕴,从人的角度、社会的角度、生态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哲学视域中的中国梦,可以涵括人人有得之梦、社会和谐之梦、生态美丽之梦三个维度。

(一)中国梦是人人有得之梦

人人有得之梦就是指每个人都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各有所得、安居乐业。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那么,改革发展成果如何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如何做到人人有得?这样看来,注重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主体性、普遍性、公平性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改革发展的主体是人民,改革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的意愿,改革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的要求。因此,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必须注重人民的主体性地位,把人民放在首要位置;普遍性是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不注重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普遍性,将会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使广大人民群众能普遍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公平既是形式上也是实质上的公平,针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应当将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向普通劳动者、社会弱势群体等倾斜。所以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须体现主体性、普遍性、公平性,这样才能惠及更多人民。

(二)中国梦是社会和谐之梦

社会和谐之梦是指每个人设身处地去体贴他人,同时也处处得到尊敬和关爱,从而形成一种无间而我、温情脉脉的“爱的共同体”。

《礼记》“情深而文明”,一语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交流与沟通不是通过“心思”的运用,不是心思的“移情”,而是“身体”的践履,生命的“互动”。王夫之“即身而道在”,恰当的诠释了“身体语言”才是人际交往的真正语言。而此处的“身体语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中国的语言范式中可用“体贴”二字以蔽之。其不仅是人际交往的有效方式,而且洞悉了伦理道德的真正所指。其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比如医患关系;比如,年少得爱,年长得尊;居家在屋,敬慎重正、慎终追远。孟子提出“文王视民如伤”,〔1〕说的是周文王把天下百姓看作是受伤的患者,周文王作为古代圣贤的缩影,对他们身上的“大医”、“大爱”的精神作出了最美的注脚,流芳百世。再如大禹和后稷,大禹看到天下人溺于水里,就如同自己溺于水里,因此舍身治水。后稷看到天下人挨饥受饿,就如同自己挨饥受饿,因此历经千难万阻发明了粮食种植技术。由此可见,对于古代圣贤而言,伦理道德价值的实现,伦理道德境界的超越,标准在于是否能身体力行的使我与他者相互交融,以他者之镜反诸自身。古之圣贤无一例外的给予芸芸众生以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怀,救民于水火之中。如能以古之圣贤作为榜样,用“大爱”之光点亮黑暗,社会由此将成为相濡以沫的“爱的共同体”,和谐社会之梦在人性光芒的照耀下终将得以实现。

(三)中国梦是生态美丽之梦

生态美丽之梦即是天人合一、和谐共处之梦。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在十八大报告中提法突出,足见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而“美丽中国”的实现之途必然是“天人合一”的通达之径。那么所谓的“天人合一”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原生状态呢?在西方人看来,自然总是作为与人相异的“自在之物”而存在,是需要用科学的逻辑、工业的机器征服利用的客观对象;而在中国古人看来,自然事物是像人类一样有性别、有家庭、有喜怒哀乐、有生老病死的生命体。当我们把自然之物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生命主体时,在交流互动中就会真切感受到与自然之物的息息相通,休戚相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生动的刻画了生命的每一次感动,自然之物都会感同身受并引起一系列微妙的连锁反应。人与自然之物共生共长,生命和谐得以真正实现和发生,天地万物成为生死与共的生命伴侣。只有置身于这种天人合一的大自然的生命之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才是一草一木皆有情的世界,才是万物碰撞激荡的多姿多彩的世界,才是辛弃疾笔下的“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料我亦如是”的世界。此种世界的天人一体,不正是冯友兰先生笔下的最高人生境界之“天地境界”吗?“一个人不仅是社会组织的公民,而且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2〕由此构成了他生命的全部意义,因之达于“天地境界”,享受天人合一、天地一体的美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何不用审美的方式把握之,何不把人与人之间的“体贴”运用之,何不将其视为自为之物,如此把握、运用和审视,必将克服人与自然对象的疏离之苦,在与自然对象的共生中凝眸天人一体的美妙画卷。

二、中国梦的现实意义:个人信仰、社会建设、生态建设

中国梦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既表达了国是民生的宏大主题,又透露出个体生命的真实温度,其现实意义就在于: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缓解个人信仰、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危机,从而提升个人信仰的坚定性、社会建设的持续性、生态建设的文明性。

(一)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缓解个人信仰危机

在“人们信仰迷失”的今天,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政治信仰迷失、道德信仰迷乱、人格信仰迷丧的危机。而中国梦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让信仰之光点亮了人们政治选择、道德圣化、人格塑造之途。信仰是通过直观和感悟而得的一种明确的态度与意向,信仰与意志密不可分,意志影响信仰的力量,持久性和凝聚力。“我们已经看到,它正好具有三种特性:第一,它是我们所觉察的某种东西;第二,它平息了怀疑的焦虑,以及第三,它包含有这样的意思,即在我们的本性中建立起一种习惯”。〔3〕基于此,信仰作为人们的一种觉解、一种寄托、一种习惯,让人生因此有了价值,有了意义。

中国梦的提出,无形中使人们重拾信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关系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带来了政治多元化的挑战,不可避免的造成人们政治信仰的迷失,而中国梦的提出,可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认同,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方向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政治信仰迷失危机问题。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享乐主义、功利主义蔓延,信仰对于社会与人生的重要性黯然失色,道德理论和实践因此陷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泥潭,而中国梦的提出,对现代人的精神迷惘和道德危机指明了解决之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道德信仰迷丧危机问题,即就是当人们的道德理性有了中国梦的现实内涵为其指向时,其才真正找到了价值实现的根基。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的重大改变以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也因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形成独立、自主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形成逆反、自我控制力差等不良的人格特征,而中国梦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人格信仰迷乱危机问题,也就是摒弃诸如吃喝型人格等种种不良人格,塑造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奋发进取为指向的高尚人格。

(二)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缓解社会建设危机

社会稳定是指整个社会处于稳固安定与和谐的状态,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动态结果。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绝对的、凝固的稳定是从未有过的,而以发展为导向的社会稳定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此过程中社会问题不可排斥,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通过解决这一个又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得以实现的。当前我国总体局势稳定,但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随着这种发展逐渐显现出来,有些社会问题和矛盾甚至恶化、加剧。目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诸如贫富悬殊问题、就业压力问题、腐败问题、“三农问题”、以及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等均是潜在的社会问题。而社会风险的化解、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社会建设。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那么,我们必须追问如何加强社会建设?在十八大报告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即就是加强社会建设要坚持三个“必须”,同样也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具体任务的六个方面。这为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找寻了出路。而中国梦的提出,凝聚着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和目标,反映了中国人现实的共同利益,对缓解社会建设危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毋庸置疑,中国梦诠释了当代中国最耀眼的时代主题,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改善民生,当人们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红利时,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由此观之,中国梦是缓解社会建设危机的一剂良方。中国梦诱人,但绝不虚幻,中国梦宏大,但绝不空洞,其真真切切的印证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足迹中,实实在在的显现于社会建设的伟大征途中,人民拥护之、践行之,以中国梦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感染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取得丰硕成果,以期营造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健康稳定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三)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缓解生态建设危机

五千年悠久而丰富的中华文明,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把人类视作自然界中和谐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党鲜明地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极大弘扬。反观现实,我们不难发现生态建设危机四伏,主要表征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均资源严重匮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等等,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拷问着、质疑着高污染、高耗能推动发展的增长方式,显然以环境作为发展代价的增长方式不可取,这以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因此,发展方式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约束的条件下,着力打造“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国梦”命题中应有之义。而“美丽中国”更是描绘了一幅令人憧憬的“中国梦”图画。中国梦所梦想的“美丽中国”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即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为美丽中国做注。这令人心之向往,欢欣鼓舞的美好愿景的实现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其助推器,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其方向。中国梦的提出,为缓解生态建设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保护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实现全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企盼。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中国梦的提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以此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201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的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的共同责任。”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让美丽中国掷地有声,必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只有像愚公移山那样坚定不移的建设生态文明,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永续发展,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开辟道路。

三、中国梦教育的当下诉求:生命观教育、社会责任感与生态责任感教育

从现实视角看,如何培育人们对中国梦的深厚情感,即就是培育人们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态度和行动,所以应着力从生命观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生态责任感教育这三个方面加强中国梦的教育。

(一)生命观教育

“我们的生命之船是在一条永远不断流淌的河流之上航行的……我们是持续不断地沿着这条河流航行的”。〔4〕在狄尔泰看来,生命是一个倘翔于时间长河里的动态的而非静止的过程,是存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跃动的旋律之中,在这过程中寻求生命的目的和意义,而生命最根本的目的性是走向自己的完满。在此,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才能走向自己的完满呢?狄尔泰给出的回答是:生命的完满,根本上取决于精神的丰富和心灵的充盈。在他看来,人的世界并不完全等同于精神的世界,但是,只有当人的世界为精神所充溢的时候,它才是真正的人的世界。狄尔泰为人的存在找到了皈依之所,而中国梦恰恰就是当下人们丰富精神和充盈心灵的载体。在中国梦的支撑下,追寻生命的意义、延展生命的宽度、觅得生命的真谛,而将中国梦深深熔铸于个体的生命体验之中,生命观的教育不可或缺。

生命观教育所要着力回答的是生命的本源、生命的价值、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如何对待生命并使得生命之花绽放出绚丽色彩等一系列问题。而生命观教育与人生观教育须臾不可分离,缺乏生命观教育的人生观教育是苍白无力的,一个人如何看待生命、如何体悟生命的本真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的本质取向。首先,生命观教育需依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无不是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谱写了辉煌灿烂的生命华章,所以生命观教育需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发掘有益的资源为我所用。此外,现实生活中用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弹奏出美妙动人的生命乐章的杰出人物同样也是生命观教育的重要依凭,正是他们使人们体会到生命的体温、生命的无穷潜质和生命的真正意义。其次,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生命观的教育意义重大。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感受成长的脉动和生命的喜悦,生发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发掘生命的巨大潜力以及感受生命的巅峰体验。中国梦正是在个体生命跳动的脉搏中熠熠生辉,生命的魅力赋予了中国梦灵动的韵律,生命观教育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了鲜活的血液,找寻了内在认同和力量源泉。

(二)社会责任感教育

一项名为“行走在理想与现实边缘——驻京高校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社会理想和社会责任感趋向平实、平淡。由于中国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天之骄子”的神圣光环褪掉了,鲜有古代仁人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而是变得更加现实化、功利化。按照弗洛姆的观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亟待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大学生群体作为整个社会群体的缩影,反映出当前我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于社会理想认知的多元化,社会责任感淡化的问题。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社会责任感教育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中国梦的提出,就是一次对国人使命感、责任感的拷问,对日趋淡漠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唤醒,社会责任感教育是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因此,中国梦加速了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步伐和进程,与此同时社会责任感教育也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社会责任感是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相应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养。首先,将社会责任感培养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作为最根本的内容,是受教育者扮好“社会角色”的动力之源。当前,在商品经济和消费主义的侵蚀下,一部分人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并出现了明显的转向:信奉“及时行乐”、“个人利益至上”……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甚至缺失。而中国梦作为当下社会共同理想信念的最生动的表达,毋庸置疑为社会责任感教育提供了契机,反过来社会责任感教育正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融入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多种有效平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探求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契合点,个人事业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结合点。于此两方面培养社会群体或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人们已然发现文学艺术在恭维有余的雕词丽句喧哗一时之后,却渐渐远离了它的社会责任功能,浮华背后,人们开始怀念现实主义文学那曾经的震撼,呼吁用社会责任感透视生命的本质。文学艺术如此,社会群体或个人亦是如此。

(三)生态责任感教育

构建美丽中国,实现天人合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重要讲话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这一科学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而建设生态文明,培养人们的生态责任感是其必经之途。生态哲学运用哲学思维反思生态问题,将促使人们反思现行的哲学体系,并从根基处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生态责任感教育须在生态哲学理念的指导下真正达于人们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必须着力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是生态责任感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保证,是实现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美丽中国梦的动力之源。

作为生态责任感教育的重要环节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需要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强大的推动力,能够提升人们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和责任感。正确的生态道德观的确立能够自觉的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自觉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其次,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借着我国改善生态环境的契机,在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的酝酿过程中,加强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最后,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摒弃统治、征服自然的思想。在生态道德、生态文化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必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环境支撑,为中国梦的实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生生不息,成为照耀我们民族奋勇前进的不灭灯塔。今天,中国梦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汇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彰显着人们对未来中国发展的信心。然而,梦想之旅从来都不是一路坦途,在切近梦想的路途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依然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凝聚中国力量,终将让中国梦绽放光彩。

〔参 考 文 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2.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73.

〔3〕王守昌,车铭洲.现代西方哲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20.

〔4〕威廉·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M〕.艾彦,逸飞.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48-49.

〔责任编辑:谭文富〕

作者:刘晓杰

生态文明视域下医患关系论文 篇2:

幸福民生的意蕴及其实现路径

摘 要:古往今来,幸福问题始终是一个恒新的话题。马克思主义从不同方面科学阐述了幸福的物质内核和精神实质。国民的幸福感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识,基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阐述幸福民生的意蕴,赋予了民生问题全新的内涵,并给予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崭新的视角。构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和谐互动发展模式,是实现幸福民生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物质财富;精神追求;幸福民生;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1]17指出:“多谋民生之举,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等。”[1]35-37这字字句句温暖人心的表述,让人倍感振奋。实现民生幸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全面地、辩证地、客观地看待物质财富与精神追求、个人享受与社会进步等有关幸福的问题的和谐性。领悟当代幸福民生的真正要义,进而有效提升国民幸福感。

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本质内涵

1.追求幸福的内驱力源于需要。需要是一种心理倾向,它是个体因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产生的,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内在动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之所以参加丰富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多样化的需要,它是人类进行劳动和获取幸福的先决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中讲道:“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2]78基本物质生活的保障是人们从事其他活动的基础,而物质生活来源于人的需要,它构筑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内驱力,是人们追求幸福的原动力。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格雷说:“幸福——人类一切企求的最终目的——在我们的自然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以前,是无法达到的。”[3]7可见,人的需要有主次、先后之分,只有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得以满足,人才有条件和能力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正如罗素所言:“我们的冲动与欲望是创造我们幸福的要素。”[4]毋容置疑,作为一种内驱力,人的需要和幸福须臾不离,没有需要的满足,就不会实现人生的幸福,就不会有幸福满足时快乐的心理体验。所以要获得幸福,首先得有需要。

2.获得幸福的源泉在于实践。实践一般指人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它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以及科学实验。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活动即劳动也是人所特有的活动,是人创造其自身价值的最基本活动,也是人追求幸福的基本活动。正如恩格斯所说“劳动创造了人”,其实劳动也创造了人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劳动创造的基础上,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的物质生活,也创造和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所以没有生产实践活动开拓生活,就不会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类也就不会享受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带来的幸福享受。人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使其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更有益于人类的生活,另一方面,人类又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不断创生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创造幸福。总而言之,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离开了生产实践,离开了“现实的个人”也就是离开了“真正的人”的存在,这时候来谈幸福,幸福就变成了抽象王国里的虚幻感觉。

3.人类幸福的真实根基源于现实生活世界。马克思对于现实生活世界,在其文本中是这样论述的:“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5]179 现实生活世界是人和自然统一的世界,是人和自然和谐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自然不断地被改造,以适应于人的发展,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地扬弃“旧我”来创生“新我”,通过这样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来实现着自然的人化和人化自然。另外,现实世界是一种生活世界,它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筑起来的活生生的世界,表现为一种运动变化的过程,如果说传统哲学致力于解释世界,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于改造世界。总而言之,马克思所理解的现实生活世界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自然世界、物质世界或精神世界,而是三者的融合体,在这样的世界中,人类实现着自身的发展,从事着一切交往活动和生产活动,这样的世界是有意义的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能够体验到幸福的世界。马克思把现实生活世界作为人类幸福的真实根基,使幸福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使幸福克服了单纯意义上的物质享受。

4.幸福的终极目标是所有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谓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即人的类特性、社会特性和个性在个人那里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类特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活动极大地彰显出人本身具有的能动性和独立自主性。“社会特性”是从人的社会关系来论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个性”主要体现的是个人独立性、创造性、能动性的一种张扬,表现为个人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为人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人应当通过全面的实践活动来获得全面发展”。[6]643可以看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进而也是人类获得幸福的终极目标。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作了如下经典论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7]104人与人之间是一种“自然共同体”,由于生产工具简单、生产力水平薄弱,为了生存人们之间只能相互依赖,缺乏独立而自由活动的条件。在第二大形态中,也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经济共同体”,尽管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有自由活动的空间,但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商品的泛化,人们很难从物的依赖中解脱出来,只有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时人才会摆脱“人”与“物”的双重羁绊,人才会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类特性”、“社会特性”以及“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人所得到的幸福才不是简单的、片面的、异化的。所以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获得幸福的终极目标,也是人追求幸福的完美境地。

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幸福民生的意蕴

民生问题是国家发展之根,民生幸福是国家繁荣之魂。所谓民生幸福即广大的民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全体居民休闲时间增多,趣味性娱乐丰富,文化修养逐步提升,国民素质普遍提高,所有人共享社会繁荣昌盛之果。

1.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相统一。在马克思那里,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更具有精神属性,人类幸福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三者的和谐统一。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物质需要一般是人类生存的前提,追求幸福以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为基础,然而,人的幸福决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物质财富的巨大满足。否则,随之而来的便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狭隘的、异化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蕴涵的哲理是幸福既包括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包括精神财富的巨大繁荣,是二者的高度统一。恩格斯说:“人他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食物、异性、书籍、谈话、辩论、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8]331其中罗列的八项内容既有物质性的又有精神性的。不可否认,物质需要的满足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没有物质做铺垫,幸福好比水上浮萍。但生活富裕并不等于幸福,人的幸福真谛在于精神需要的满足。人是具有高级思维能力和丰富感情的能动存在物,其丰富多彩的精神需要是人的重要特性,也是人独特的社会属性。当前,人民并未因为物质生活水平的发展而感到更加幸福,如身心压抑、精神懈怠等各种心理问题产生,使人们的幸福感大打折扣。幸福的真谛在于超越物质的栅栏,而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2.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并重。每个人的幸福是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推动力量,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所有人的幸福。毫无疑问,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社会整体的全面发展是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先决条件,离开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就难以实现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发展的过程要尊重个体性、注入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合理价值诉求,使每一个体的幸福分子汇集成社会整体的幸福状态。马克思认为幸福的最终目的和理想状态是实现全人类的幸福,其幸福观的本质不仅仅指的是单个个体的幸福,也不是某一时期某一阶级的特定幸福,而是将个人与社会相结合、作为自由联合体的整体幸福。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6由于人是类的存在物,赖以实现其本质的活动并不是单个人所进行的抽象活动,而是一种共同的社会活动。个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之中,其一切行为都和社会联系在一起,不能离开社会单独存在,离开社会,他就成为原原本本的抽象的人,就不具有了人的本质。所以,个体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须将自己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在社会、集体中感受幸福,体味幸福的真谛。

3.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相和谐。自然界是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它不仅对人类有“生身之赐”,而且还有“养育之恩”,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发展相和谐,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基本保障。伴随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社会的盲目追求,环境污染以及破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已经失去了平衡性,“人类的最大幸福与价值不是蛮横支配自然万物而索取,而是运用和谐智慧理性实现万物的平衡与发展。”[9]如果将自然界看成人类攫取最大利益的一种工具,自然界终将毁灭,人类社会也将不复存在,更无幸福可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离开自然界,人类社会便支离破碎。人们要想更好地发展,获得真正的幸福,需要自然界的支撑,与之相和谐、相统一。

三、实现幸福民生的路径选择

1.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幸福民生的物质基础。纵观历史,很多人把经济的发展同享受幸福等同起来,其实二者是有一定的主次之分的,幸福是目的,而经济的发展只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正是存在着将发展经济这种手段作为目的的错误做法,才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种种扭曲的价值观大行其道,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难以真正享受发展之成果。“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众是国家发展之根,只有坚持发展的过程、发展的目的和发展的结果都始终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大改革开放,提升国民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才能使得确保幸福民生的这种物质基础根深蒂固,才能使得人民更加幸福。

2.推进民主政治发展,构建幸福民生的政治保障。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而国民的幸福指数应该成为衡量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指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政治的建设内含两方面重要内容,一是保障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二是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让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缺乏民主政治体制的保障,幸福民生的实现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在此,与民生联系在一起的民主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心,以实现民生幸福、人民福祉为最高准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伴随而来出现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譬如食品安全、贫富分化、就业及养老保险等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凸显出来。其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而,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必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在改善民生的各个环节都坚持民主原则,建立民主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评估机制。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使发展民主成为改善民生的制度保障,从而为实现民生幸福提供环境支持和制度保障。

3.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幸福民生的文化基础。幸福民生与基本的文化需求密切相关,文化也是民生。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涵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基本方面,其与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思想状况、道德风貌、文化权益和生活品质息息相关。没有先进文化陶冶的民生是不完整的、不健康的民生,甚至是异化的民生,更无幸福可言。十八大报告着重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其实它更是实现幸福民生的精神支柱。一位哲学家说过,当一个人饿肚子时,只有一个烦恼,就是生存的烦恼;一旦吃饱饭后,就会生出无数个烦恼,这就是发展的烦恼。解决生存的烦恼主要靠经济,解决发展的烦恼,很大程度上要靠文化。所以经济的发展为人民谋幸福提供了一种基础保障,而人民幸福的深度主要靠文化。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在某种层面上是幸福的一种心态和感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生活已经从温饱步入了小康,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重视,“文化民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文化软实力的大繁荣、大发展更是人民的不懈追求,更是人们实现幸福的人文关怀。繁荣先进文化,应关注文化民生和人的文化权益,在民生中注入文化气息,进而疏导人、陶冶人、丰富人、发展人,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诉求。

4.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幸福民生的社会基础。实现幸福民生,需要社会的公平正义作制度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的公平、正义作内容支撑,所以说社会的公平正义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目标。纵观历史,许多文人这样描写社会公平:比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均贫富,等贵贱;人生而平等。盘点十八大报告,“公平”、“共享”成为高频词,足以表明我们党将以最大的力度改善民生,确保每个人都过上幸福生活的决心。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平等发展权利”。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幸福民生的生态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民生即生态层面的人民生计,与人民群众的生存状况、生产实践、生活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其价值理念是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条件需求,为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是关切幸福民生的新理念、新追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幸福中国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实现幸福民生的生态基础。所以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生产技术,通过高产低排、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方式,为生态民生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最终为人民幸福生活和美丽中国美好愿望的实现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英]约翰·格雷.人类幸福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4]孙英.幸福是什么[J].伦理学研究,2003,(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9]柴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解读[J].新东方,2009,(4).

[责任编辑:闫生金]

作者:田红娟 杜向民

生态文明视域下医患关系论文 篇3:

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析

[摘 要] 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育同其他学科一样,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发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为更好地推动课程思政工作探索有效具体的路径,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接班人,为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贡献力量。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跟踪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剖析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育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意义,发现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三个问题,探讨了明确培养人的核心目标、公共课教师要讲好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针对医学生的特点要讲好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体育教育工作者要讲好体育课课程思政和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育有效渗透课程思政对教师的三个要求等五类问题。

[关键词] 课程思政;体育教育;融入;中职卫生学校;途径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后疫情’背景下保健体育融入中职卫生类学校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重点A类课题(2020A08);202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学校‘体育+思政’协同育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以南宁市卫生学校为例”(GXZZJG2021B267)

[作者简介] 赵忠玲(1965—),男(壮族),广西马山人,学士,南宁市卫生学校公共课教研室高级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学研究;何卫东(1968—),男,广西崇左人,学士,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

一、前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立德树人是我们党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时代性回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教育的目标、使命。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育渗透课程思政要从自身行业特点出发,发挥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

课题组查阅了新时代教育创新发展要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有关政策文件和体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文献资料后,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1],中办、国办印发的文件,教育部出台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2020·CIP教育创新大会内容进行了研读,谢大静、何卫东、马忠颖、吴丽霞、张锡娟及王顺兴等学者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指导纲要、工作体系、教育创新、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教学模式和实效性等交叉运用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一些学术研究成果,但基于中职体育教育中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方面的研究尚少。因此,课题组针对当前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教育创新进行探讨,围绕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育渗透课程思政进行深入思考与剖析,并对其发展的路径进行探讨,促进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交叉融合。

二、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育渗透课程思政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的“90后”“00后”青年一代的年轻医务工作者,主动做勇敢的逆行者。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的最好体现,是全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众志成城的最好表达。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功不可没。

三、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育渗透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2]要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与高等院校相比,在中职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中职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生源相对较弱,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起来也相对困难。部分学生深受西方文化和虚拟网络的影响,辨别能力不强,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消极意识强、缺乏未来规划、自控意识差;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不断滋长。中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在养成阶段,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3]。

(二)中职卫生学校和教师的问题

有的中职卫生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与时俱进,总是落后于时代。有的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将工作重点放在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提升上,思想政治教育只停留在口头上和纸面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有的学校教育方式落后,普遍采取灌输式教育,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和叛逆情绪,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公共课和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够深入,认为课程思政无益于提升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不值得花时间学习和研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专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事情,这种思想明显滞后新时代的发展。

(三)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朱泓认为,不同的专业和课程,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同,不能简单进行思政和课程的“叠加”,而应重视对案例及思想政治元素的挖掘。“我们要充分調动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深入挖掘。在课程思政设计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元素要像做菜放调料一样,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只能尝到、闻到,但是看不到,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郑水泉认为,课程思政不是“课程”加“思政”的混合,而是有机融合。如何“融”,怎样“融”,才能真正融合为一、融出成效?“要依托专业课程来开展思政教育”,他认为,教师要把教书和育人、把知识的传授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结合起来,去思考怎么用更好的方式、手段和理念去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邬小撑认为,“课程”是主渠道,“思政”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要通过讲好故事的方法把两大功能有机结合起来。讲故事容易、讲好故事不容易,他建议教师从自身经历入手来讲好故事,“教师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讲好,从一定层面上就能比较好地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三位专家的见解让我们明白了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的关系,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给教师们做好课程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育渗透课程思政的思考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表示,要抓准抓实,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对课程思政建设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进行全面部署。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使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师要与党的事业发展同步,做课程思政的典范。

(一)明确培养人的核心目标

坚持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核心目标,以实现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为建设目标,以高质量、加强课程思政学习体验作为建设特色,将守正作为规范标尺。

(二)作为公共课教师要讲好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

协助学校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美育类课程。

(三)针对医学生的特点要讲好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

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教育学生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为出发点,以提高群众获得感、增进和谐医患关系为目的,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正常的体育教育教学中[4],引导学生传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四)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讲好体育课课程思政

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和“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课程[5]。体育教师要讲好中国体育的故事,讲好历史悠久的中国体育古代和近代史,主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挖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和专业;让中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发扬光大,让学生自觉形成体育文化自信。把中国体育健儿参加全国比赛、亚洲比赛、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奥运会比赛的良好表现、取得的优异成绩及时向学生正面宣传,号召他们向英雄们学习。用典型案例诠释中国体育精神,“女排精神”就是最好的代表,整整影响几代中国人,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教育,学生会爆发出无限的正能量。

(五)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育有效渗透课程思政对教师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2]。体育教师要自觉形成“我也是思想政治教师”的意识,体育课也思想政治课,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并把它放在教学的最突出位置。体育教师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1.教师要有争当“金课”教师的意识。当今社会有的体育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采取放羊式教学,这是误人子弟,违反师德。教师要有努力争当“金课”教师的意识,而要想建设“金课”,需要优化课程体系,重组教材,教材建设是课程思政“金课”建设的重要基础。建设“金课”更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体现在授课上,也体现在对待教学的态度上,教师的第一责任就是教学,教师对教学严肃认真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真正教好书,需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2.教师要积极主动学习、掌握与课程有关的思政内容。体育教师除了熟练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要了解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讲好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认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3.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体育教师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体育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要有学识魅力,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思想要有境界,语言也要有魅力,從教师的话语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和学识。要自觉做到修身修为,像曾子那样“吾日三省吾身”,像王阳明那样“诚意正心”“知行合一”,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五、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育有效渗透课程思政的途径

第一,开设专题理论课。利用专题理论课讲思政,利用每学期的理论课时和因特殊原因无法上技术课的时机,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6]。

第二,在体育项目中融入思政。结合体育项目讲思政,每个体育项目都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科任老师要大胆、努力挖掘潜在的思想政治资源,有效开展课程思政。

第三,在体育赛事活动中融入思政。体育教师要因地制宜,经常性地组织班级小组比赛,结合比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高级别的体育比赛,感受体育精神。

第四,积极收集思政素材,每月讲一个思政主题与事例。体育教师收集有效的思政素材,每月宣讲一个思政主题,每周讲一次时事要闻。结合特定的节日挖掘相关思政元素讲思政。

六、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争当时代的弄潮儿,不能做时代的没落者[7]。体育教师是教师大家庭的一分子,有责任和义务对授课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要确实全过程渗透课程思政,争取把教授的课程打造成课程思政品牌,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的现代化医务工作者。中职卫生学校的体育教师只要在思想上要重视,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就有能力与其他科任老师一样做好课程思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内容[EB/OL].(2019-03-18)[2019-03-18].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2]谢大静.高职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80-83.

[3]何卫东,杨明.广西高校抛绣球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改革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52-160.

[4]马忠颖.健康中国背景下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J].高教学刊,2020(25):56-59.

[5]吴丽霞.探析課程思政视域下高职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J].教育教学论坛,2020(26):87-88.

[6]张锡娟.体育德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00(26):150-152.

[7]王顺兴.后疫情时代中学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1):91-93.

Analysis of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Health Schools

ZHAO Zhong-ling1, HE Wei-dong2

(1.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General Courses, Nanning Health School, Nanning, Guangxi 530007, China; 2.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Sciences,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Guangxi 530006, China)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E education; integr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health school; approach

作者:赵忠玲 何卫东

上一篇: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原由论文下一篇:渐进式延迟退休公共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