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中网络文化论文

2022-04-29

摘要: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小康首先应该是既有安全又有良好保障的社会,即安全保障型社会。全面小康更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小康,即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共同致富、共享发展成果的小康。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度提升,而乡村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乡村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都需要进一步提升。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生态文明视域中网络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生态文明视域中网络文化论文 篇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网络道德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而由于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多元性,被教育者的多样心理、行为方式、学校德育的滞后和教育者的素质等原因,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挑战。本文探讨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网络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1.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网络时代的来临给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巨大变化。网络的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对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大学生产生的诱惑力,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严峻的挑战,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网络的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使大学生隐去了相貌、表情、年龄、穿戴和身份等一系列外貌特征,而相当于仅仅保留了一张嘴巴而已。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造成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网络责任的分离。在网络上,行为与责任的截然分离,使大学生可以滥施行为、言语随意放纵、背离网络道德要求的倾向,加速了大学生的道德滑坡,以致造成网络上道德的失范,表现出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格。

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等特点,使得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呈现出来;各种独特行为、奇风异俗显现,不同文化价值观念、不同道德规范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增多。多元化社会需要、多层次利益,必将导致相应的社会道德规范的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层次。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冲击着传统道德教育。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生道德教育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被教育者自身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挑战。当代大学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生的一代,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全球化大潮席卷全世界、互联网普及、大众文化迅速兴起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与前几代人相比有自身的特点。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情感丰富而强烈,但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容易受环境影响;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等特点。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中基本正确的网络道德认识与模糊的价值观念并存、丰富的道德情感与相对放纵的网络道德情感并存较高的网络道德意志期望与相对较差的自制力并存的现状,使大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种种心理障碍。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之地,大学生独特的思想和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躲进虚拟的网络社会。同时,网络的弱规范性又放纵了大学生人性系统当中那些劣性因素的萌生和泛滥,网络强大的诱惑力远远超过了大学生自身的自制力。

在网络世界里,部分大学生受落后思想的影响开始丧失责任意识,自我迷失、价值迷失;长期处于网络虚拟世界的大学生情感变得冷漠、孤独,无视亲情、友情,习惯人机交往;网络行为失范,沉溺网络、交友聊天、游戏人生,更有甚者,沦为网络黑客,危害社会。长此以往,大学生的意志力、自控力减弱,责任心丧失,原本健全的人格变得扭曲。对网络的认知、情感、行为,以及其中表现出来的意志都显示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客体———学生在网络面前的深刻变化。网络道德教育对象作为已具备一定成熟意识的个体,其急剧增加的问题、问题发生的时间和范围的不确定性都加大了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难度。

3.学校德育和教育者自身素质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挑战。网络时代,传统的学校教育面临挑战。实际上网上的信息资源都是取之于现实材料,源于现实生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不仅仅是网络的原因。我们的传统德育本身就存在许多不足,但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学校与社会教育却显得过于无力。一是学校传统的德育内容和手段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社会中显得滞后与低效。传统的学校德育注重外塑过程。道德教育只强调抽象的道德原则,而不太重视人格的培育,即德育目标和要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品德心理的严重背离,把学生驯化成了绝对服从者。然而伴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的突飞猛进,传统的学校德育模式日益呈现出其明显滞后的一面。在网络时代,德育工作对象的人际交往频繁,在对外界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的同时,他们对单纯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的矛盾差异感到迷惑,他们对现实中师生尊卑与网络所赋予的民主、自由感到不解,从而导致其道德价值观的混乱,进而会感到现实社会的虚伪。产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排斥和逆反,致使学校德育收效甚微甚至难以开展。

网络时代,教育者自身素质面临挑战。传统教育时代,教育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措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网络时代,大多数教育者自身对网络并不精通,甚至知之甚少,面对网络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的新的影响,原有的方式、方法效果不佳,无所适从。网络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对网络的了解加深,信息素养的提高对提高网络道德教育水平来说非常必要。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发现问题,进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教育工作者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学习并接受网络道德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型道德能力的方式、方法。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1.规范对网络的法制管理,加强网络监控。在我国每年因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导致学业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甚至退学、人身伤害等恶性事件的比例不断上升。我国政府在1996年开始对因特网实施管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规来实施网络监控,但当前大学校园周边林林总总的上网场所、五花八门的网络软件、不规范的网络监督、管理都使得网络道德的不良影响有机可乘。网络监督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执行的坚决是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首先,国家立法部门应该制定一部比较完善的网络管理基本法,完善侵权责任认定方面的立法工作,解决网络管理立法滞后的问题,使得互联网世界有法可依。大学生要根据相关法律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进而提高自己的互联网文明行为意识。其次,相关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身份认证技术、加密技术、分级管理技术、网络监控技术等新技术,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不良的网站进行查封,净化大学生的上网环境。

2加强对大学生上网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大学生网络自律精神。初入象牙塔的学子刚刚摆脱高中沉重的学习压力,很容易陷入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丧失斗志,迷失人生方向。同时大学生正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网络文化中健康向上的东西和颓废、消极甚至反动的东西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且后者具有较大的诱惑力,容易使他们成为不健康信息的俘虏。因而,大学生上网决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加强对他们上网的引导和教育。首先,加强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把网络作为是学习知识的来源和手段,而不是获取不良信息的途径正确看待和把握网络,这样才能在网络世界立足,在现实世界领先。其次,关注大学生对网络的情感和身心的健康。网络不是万能的,网络终究是虚拟的。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友情是最宝贵的。要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进行正常有规律的生活,学会调节生活状态,做到上网有节有度。网络是我们沟通感情的媒介。再次,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在网络面前,大学生的意志显得脆弱、自控能力差。自由、无约束的网络世界,使他们忘记现实世界的种种规范和约定,失去责任意识、失去原则性。坚强的意志能够树立起一道防护墙,使学生以自觉态度学会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真正做到自我修养中的慎独境界。

3.优化学校德育过程,提升教育者的素质。面对现今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挑战,我们必须优化德育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学生都应该是主体,通过师生人格的平等交往、品德上的相互影响,建立起主体与主体间民主、认同、合作的活动关系,形成有效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在德育过程中需要德育工作者更多地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德育过程中“学”的作用。通过学生积极的思想内心活动,去主动接受、内化为教育者的德育要求,达到提高道德认知,形成道德行为的目的。

创新思政教育方法,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现实性。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摒弃传统的说教方式,努力在网络环境下开创大学生思政教育新局面。一是思政工作者要多掌握网络传播理论和基本技术,善于借助QQ、论坛、博客等交互方式,开创德育新模式,提高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能力。二是思政工作者要多触网!要深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空间,注意倾听和收集大学生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思政工作者要知难而上,针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以及网络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新观点,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很好地诠释,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内容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思政教育的现实性。

网络时代的来临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味地堵,单一的教育方式在网络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前显得软弱无力。大学生群体智商高、接受能力强,网络世界的新奇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传统的说教、“封杀”,无法抵御网络的魅力。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来说,首先是要提高自身素质。要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施者,自身必须要对网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己知彼。转变固有的观念,深入了解网络。在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林亚梅.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文教资料,2009年6月号中旬刊.

[2]张社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8.

[3]赵玉华.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才智,2008,(2).

[4]张社强.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9,(2).

[5]徐曼等.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6]张社强等.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

[7]吕新云等.高校和谐网络文化建设探析[J].教育探索,2009,(10).

[8]张社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感现状调查——基于广东省11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作者:程展鹏

生态文明视域中网络文化论文 篇2:

构建乡村安全保障型社会系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

摘   要: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小康首先应该是既有安全又有良好保障的社会,即安全保障型社会。全面小康更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小康,即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共同致富、共享发展成果的小康。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度提升,而乡村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乡村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家安全发展需要以乡村的安全发展为基础,文章从系统控制论的角度剖析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如何构建乡村安全保障型社会系统。

关键词:乡村安全保障型社会系统;总体国家安全观;小康社会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加快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安全发展。构建乡村安全保障型社会体系,既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需要,又将反过来促进国家的总体安全,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安全保障。

1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思想意识核心引领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推动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与变革。在安全方面,我们也应该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来指导和推动安全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我们治党治国都应该时时刻刻遵循“居安思危”的基本原则,要有忧患意识。我国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将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必须以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安全作为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安全既应该包括城市和工业的安全及发展,更应该包括乡村和农业的安全及发展,尤其是乡村和农业的安全及发展更应该是在快速起步时,便得到更加充分的重视。

2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系统论方法指导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乡村安全及安全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总体国家安全既包括国防和军事安全,更包括社会层面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安全,社会层面的这些安全既需要保持在城市中的安全,也需要保持在乡村中的安全。据有关数据统计,2017年,从城乡结构看,乡村常住人口5亿7 66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41.48%[1]。虽然乡村常住人口数量和比例在不断减少,但是依旧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而城乡之间的差距又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的安全发展无论是对乡村的稳定,还是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落实,都是至关重要的,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个大系统工程中的子系统。

3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在乡村安全方面的具体实施

3.1  城乡互动发展现状

国家的发展应该是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良性互动一体化式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我国长期以来重视对于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如今在我国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上均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胜利,成果卓著。然而相比较之下,乡村的发展却比较滞后。近些年我们开始重视农村农业等问题的解决,提出工业反哺农业,期待着已经发展的城市和工业能反过来带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当前正处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小康应该是全体中华儿女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共同富裕的小康,依旧占据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农村的小康就成为当下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把乡村振兴同国家安全一样提高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乡村振兴将成为国家安全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乡村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需要不断加强,发展滞后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迎头赶上。

3.2  乡村安全保障型社会系统构成要素

笔者提出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建立乡村安全保障型社会系统,如图1所示。

3.2.1  乡村土地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乡村土地中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生命线,乡村土地的安全是保护我们生命线安全的基础。在乡村土地中,耕地无论是对于乡村居民,还是对于国家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农民安身立命的依托,更是国家稳定的前提,因此,加快落实“三权分置”,使乡村土地自由充分流动,更好地发挥土地的积极作用,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从而保障乡村居民合法利益安全,也有利于乡村安全治理,在乡村民众中树立起道路自信[2]。

3.2.2  乡村文化意识形态安全

在国家安全的总体建设中,意识形态安全是思想核心。乡村的文化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流动,乡村居民长期以来所保持的淳朴乡风有被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巨大风险,避免因过分逐利而引起的拜金主义、腐败现象等的出现,因为这些现象的出现有可能会偏离我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初衷,建立起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

3.2.3  社会资本的流入流出安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社会资本的流动更加的灵活和广泛。而且城市的持续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城市资本市场受到挤压,资本的逐利性将驱使其朝着利益更高的地方进行投资。在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广大的乡村成为社会资本流入的广阔天地。因此,我们应该甄别社会资本的投资风险,避免恶意投资,以确保社会资本的投入真正支持、服务于乡村发展,真正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乡村居民生活富裕,树立乡村民众的制度自信[3]。

3.2.4  劳动力的流出、回流安全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乡村机械化的不断普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要建立起良好的体制机制,使劳动力能走得出去,能出去变强;同时也要能保证劳动力退得回来,无后顾之忧。保证其劳有所保(城市劳动能有充分的保障),回有所居(回到乡村能有安居的处所),真正实现城市乡村的无缝对接,树立乡村民众的理论自信[4-5]。

3.2.5  鄉村生态安全

生态文明建设已是我国“五位一体”的建设总布局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这些无不体现了乡村生态安全的重要性,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村容整洁是美丽乡村的最基本要求,特别是乡村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建筑垃圾的合理安置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安全、健康、绿色、环保的生产及生产方式是美丽乡村生态安全的保证。乡村生态安全,建设干净、绿色、可持续的生态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也是实现民众安居乐业的有效途径[6]。

3.3  乡村安全对国家安全发展的意义

国家安全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而其中乡村安全是这个复杂系统中的子系统。只有乡村发展了,建设成了绿水青山,也实现了金山银山,乡村居民的面貌和素质也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变,农产品质量更高,农村也更加发展了,反过来又会促进城市和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真正实现农村—城市、农业—工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循环发展,也为国家的安全发展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7]。同时实现了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的共同致富,才能真正建成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的全面小康,才能彻底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蓄力量,从而建成一个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固若金汤的大安全社会系统。

[参考文献]

[1]360百科.中国人口[EB/OL].(2018-01-06)[2018-08-21].https://baike.so.com/doc/5377953-5614116.html.

[2]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N].新华网,2014-04-15.

[3]李海潮.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预防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撕裂倾向研究[J].南方企业家,2018(3):16.

[4]徐龙福,邓永发.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网络文化安全[J].江汉论坛,2010(11):17-21.

[5]李超民.近五年来网络文化安全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4(1):259-262.

[6]方    晴.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三条路径[J].人民周刊,2016(13):57.

[7]蒋   萍.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N].洛阳日报,2018-01-19(010).

Research on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of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a rural security insurance society

Hu Hong, Li Haichao

(Xi’an Peihua University, Xi’an 710125, China)

Key words:rural security insurance social system;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well-off society

作者:胡红 李海潮

生态文明视域中网络文化论文 篇3: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全媒体时代,各种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既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了机遇,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诸多挑战。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节点,研究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把握机遇、抢占新型舆论阵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对于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社会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现状;优化对策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

张轩铭(1989-),男,西安人,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播学;杜波(1980-),男,西安人,长安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危机传播、文化传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形态的传播媒介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了丰富而便捷的载体,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1]。但全媒体的爆炸式发展也助长了反社会主义思潮,多种反主流的意识形态逐渐在网络蔓延,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形成挑战,削弱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判断能力。因此,研究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把握机遇,抢占新型舆论阵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机遇

1.互联网和移动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新渠道。

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或是以课堂形式进行的理论宣讲。这种传播方式因极大程度受限于特定时间、空间以及形式的缺点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存在较多障碍。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端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介传播的局限被打破。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超过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4.5%,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接入超过4.5亿户[2],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互联网传播的高效性、靶向性、丰富性以及可互动性催生了大量全媒体传播形式,全媒体更是呈现出颠覆三大传统媒体的态势。相对于传统媒体,全媒体的新闻产生方式和服务模式有很大不同。人民网、新华网、求是网、央视网等由中央级部门创办的以新闻为主的网上信息平台,设置了热点推荐栏、视频新闻栏、访谈栏以及领导留言板等,宣传风格突出时政特色、内容形式多样、倾听百姓心声,成为新型社会主义文化宣传的典范,自创办以来深受群众喜爱,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澎湃新闻、浙江在线、扬子晚报网、华商网等区域性媒体聚焦各地特色,从互动答疑到沟通有无,从讯息的广角传播到焦点的深度剖析,发展至今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窗口。

随着我国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传播格局中脱颖而出,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早期的移动通信仅支持语音和短信,传播形式的单一化使其功能的延伸十分有限,发展到3G时代的圖文网页,信息传输速度的加快使得民众获取讯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移动端图文网页成为新型传播形式。进入4G时代以来,移动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倒逼传统媒体的加速整合,以“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APP的普及,扩大了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极大增强了信息捕获的自主性和互动性。截至目前,我国的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超过千万,“今日头条”账号达数十万,“知乎”累计产出了1000多万个问题。2019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超过1200亿GB,较2018年增长接近72%[3]。移动互联网已成为第一时间解读时事政策、通达社情民意、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力的重要渠道。

2. 移动直播和短视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新阵地。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4G100Mbps级的传输速度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移动直播和短视频形式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4][ 5]。人民日报社的“人民直播”、新华社的“现场云”以及中央电视台的“央视新闻移动网” 均发力移动新闻直播。2017年“两会”期间,人民网策划的《两会进行时》第一次同时在移动端和电脑端进行每天9小时的不间断直播,总时长超过100小时,直播首日观众接近200多万;央视新闻移动网累计进行移动直播243场,观众超过4亿,仅全国政协会议开幕一天,央视新闻移动直播用户就超过900万;中国经济网通过目睹科技VR直播发布系统、云端在线制作系统等也进行了“两会现场”等直播。在十九大的宣传报道中,“央视新闻”全媒体并机直播的“十九大新闻中心记者会”,微博最高在线人数60余万,微话题“微观十九大”阅读量达7亿之多。可见,移动新闻直播已成为国内重大会议和活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阵地。

2018年,短视频在我国呈现爆发式增长,平均月使用时长超过160亿小时,同比增长率超过170%。各主流媒体纷纷以此为媒介传播马克思主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之际,新华社推出了“我们的自信”四集系列微视频,包括《人间正道》《真理永恒》《天下归心》《中华之魂》,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播放量累计超过千万次;人民网的七集系列短视频《56个民族儿女寄语十九大》通过拍摄56位各民族代表,讲述了各民族和谐相处、团结奋斗、共谋发展的动人故事,观看次数达上千万。2019年3月,人民日报推出了《我们都是追梦人》微纪录片,讲述多个行业普通人的追梦故事,展示追梦人的真实心路历程,开播两天,播放量2.5亿次;《中国24小时》微视频,以“锦绣河山”和“天道酬勤”为主题,赞颂祖国的壮美山河和人民的自强不息,播放量累计超过1.8亿次。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新华网拍摄“70秒说70年”系列视频,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中国人艰苦奋斗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创举,同时推出《一生有信》创意微电影,颂扬在各个领域有坚定信仰信念,为共和国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楷模。借助媒介新形式,主流媒体顺势而为,主动抢占传播新阵地,引领“无视频不新闻”的潮流,为民众打造生动活泼、寓意深刻又更接地气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课堂。

3.“学习强国”: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典型案例。

“学习强国”是中宣部于2019年1月1日推出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互联网平台。该平台具有“思想性”“新闻性”“综合性”和“服务性”的特点,能够满足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自主化、多样化和便捷化的学习需求。中国计量大学计测学院党委副书记邹志刚认为,“学习强国”内容丰富、知识性强,能够很好提升思想政治和理论修养水平,而且也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学习强国”在短时间内已经融入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中,平台开放不到一年,学员注册人数超过1亿。截至2019年10月,“学习强国”在百度搜索的资讯类别中已累计有50余万篇,其中不乏积分超过10000分的报道。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保定、杭州、重庆、江苏等多地组织开展了“学习强国”知识竞赛活动。可见,在全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学习强国”已经被打造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典范,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民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阵地。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1.全媒体平台的开放性使得多种思潮激荡,侵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就像一枚硬币有两个面一样,全媒体技术的发展,既极大便利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也为各种错误思潮的汇聚提供了途径和平台。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意识形态思想层面的侵犯是一个国家在和平年代的主要威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不可避免地会浸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一定冲击。而随着互联网全媒体平台的兴起,由于其开放性的特征,使得各种意识形态汇聚于此,其中包括一些反动政客不断向外输出的错误西方价值观。二战结束后开启的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将“和平演变”作为攻击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主要策略。苏联解体后,中国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战的主要目标,西方反华势力在网络肆意吹嘘所谓的“民主”“人权”和“互联网自由”,通过各种形式对我国的意识形态进行攻击,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产生了负面影响,且在全媒体多元化、互动性和即时性等的推波助澜下具有更大的迷惑性和破坏性,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6][7]。

2.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辨别力不强,极易被各种思潮迷惑。

习近平在第 23 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8]我国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类特定空间,承担着培育青年力量从单纯学校环境向复杂社会过渡的重要职责。互联网每天产生的信息量有近千EB,全媒体平台难以在海量的信息中对各种不良思想进行彻底过滤。在全媒体平台的用户中,因为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又充满好奇,大学生是最主要的使用群体。同时,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很容易被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所迷惑,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更容易被西方思想洗脑,出现丧失信念、信仰的危险。可以说,网络技术爆炸式的发展所带来的多种意识形态碰撞正剧烈冲击着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阵地,这使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复兴都存在很大的隐患[9][10][11][12]。如何在全媒体繁杂的信息环境下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又一挑战。

3.网络文化的泛娱乐化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

全媒体时代,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我国网络文化具有泛娱乐化的倾向和特征。利益导向下的商业化传播内容大都是为了满足受众的娱乐性消遣,并从中赚取可观的经济收益。微博、微信、短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关于娱乐八卦、幽默搞笑等娱乐性质的内容数不胜数,且有变本加厉之势。在全媒体信息泛娱乐化的传播生态中,马克思主义思想因其严肃性、严谨性以及富含深度内涵的特点,版块的内容很容易被淹没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受众之间存在着“通而不受”的矛盾。在海量的传播信息中,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与娱乐化网络信息竞争时,后者因迎合当代受众高压生活的需求而容易获得关注。更有甚者,在娱乐至上的驱使下,各种“博眼球”的炒作屡屡发生,一些人肆意丑化和恶搞革命先烈,以达到追求更高的点击量和更多的金钱收益的目的。这实际上是由于无知而导致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变种。网络文化的泛娱乐化发展若不加以限制,将会逐渐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3][14]。

三、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对策

1.加强立法,推进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网络新秩序。

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世界,但它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不是“法外之地”,“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在全媒体时代,通过立法,规范网络秩序,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自2020年3月1日起,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开始施行,其中明确规定禁止网络信息的参与者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以及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行为等;鼓励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示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等。该法规实施以来,各大网络平台的有关西方糟粕思想、反动和低俗言论及行为有所减少,网络谣言肆虐和自媒体恶意炒作等现象也大幅度减少。但是全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短視频、直播等传媒形式已经成为当前热门的网络社交模式。这种具有即时性和意见领袖特征的全媒体形式,目前仍没有相对完善的内容监管体系,发布者以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从平台的竞价排名到程序算法和引流模式,均以流量为导向,导致制造敏感话题甚至发布反动言论混淆视听的现象屡见不鲜。因为相关立法工作还没有跟进,全媒体平台作为信息内容的发布载体,同时也可能成为违法信息的纵容者。因此,应通过及时立法,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管体系,明确全媒体平台以及自媒体用户的市场准入与强制退出机制。平台也应当根据自身机构传播形式的特点积极维护网络社区舆论环境的健康有序,切实担负起管理和监督的双重角色。另外,还要加强推荐算法的人工干预机制,建立积极向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网络新秩序。

2.集中力量打造更多具有品牌示范效果的网络思政“金课”。

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学校是青少年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个时期学生的思维还处于成型阶段,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对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非常关键。2020年8月,习近平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党历来都非常重视思政课的建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空前扩大,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也更为复杂。通过新时代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常重要。近期,华中科技大学打造的《深度中国》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思政课程,其课程内容聚焦新时代科技创新、精准扶贫、国际关系等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情景教育,一改以往刻板的理论说教,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教学中接受价值观教育,引起了广大学生的共鸣。《深度中国》对“雨课堂”“微弹幕”等全媒体的使用无疑对其广泛传播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深度中国工作坊”和“微助教”等环节显著增强了思政课程的实效性,在课程的改革创新以及全媒体的促进作用下已经孵化出了《生命长江》《温情中国》等思政课程[15]。很显然,集中力量打造更多具有品牌示范效应的网络思政课程,并通过全媒体技术建立思政课的反馈体系,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把握学生价值取向动态,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在学生群体的有效传播。

3.引导全媒体从业者提升专业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

全媒体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其在与社交、零售、教育等诸多产业深度融合的同时,也打开了相关行业发展的“潘多拉魔盒”。随着传媒产业从生产型向经营型的过渡,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得全媒体信息的泛娱乐化逐渐变本加厉,要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紧跟全媒体的爆炸式发展步入快车道,这就对从业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传媒院校虽然为国内近万家媒体机构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相对于目前市场大量涌现的自媒体以及营销号对相关技术人员的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体,对全媒体运营专业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不但使行业乱象不断滋生,同时也限制着行业的规范发展。以抖音短视频运营培训为例,近期针对全媒体与短视频直播的培训课程异常火爆,课程多以内容选题、情景剧设计、付费推广形式、变现行情等作为培训组成模块,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从业人员的营销思路和实操技能。很显然,无论品牌方还是营销号等全媒体从业者都认为短视频与直播已经成为营销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销售渠道。因此,从相关的产业特征、资源配置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入手,通过政府的干预引导,形成正规培训、分级准入、市场评价的“三位一体”制度,构建相对专业的全媒体从业培训体系,非常有必要。这有助于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素养,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促进全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度传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董馨.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选择[J]. 重庆社会科学, 2018(2)∶15-22.

[2]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2-28)[2021-01-18]. http://www.cac.gov.cn/2019-02/28/c_1124175677.htm.

[3]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EB/OL].(2020-07-14)[2021-01-18].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20/0714/c14677-31783128.html.

[4]卢华厚. 5G时代主流媒体融媒报道的视频化策略[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10(14)∶192-194.

[5]王虹. 移动短视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线上传播研究[J]. 前沿,2019(4)∶1-7.

[6]岳静静,高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1)∶46-50.

[7]徐来富,吴家华. 论互联网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9(4)∶14-17.

[8] 丁瑞兆.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临沂大学学报,2018,40(3)∶122-131.

[9]吴文浩.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宣传路径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3)∶90-91.

[10]冯晓莉. 网络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J]. 文教资料, 2017(30)∶77-78.

[11]刘应. 微博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为视角[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2)∶73-74.

[12]闫丽,姚昌. 新媒體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之策[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8)∶25-27.

[13]王懂礼.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其应对[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6)∶ 12-15.

[14]黄一玲,焦连志,程世勇. 网络文化“泛娱乐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J]. 湖北社会科学,2016(11)∶175-182.

[15]黄岭峻,许换换.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金课品牌传播研究——以《深度中国》为例[J]. 湖北社会科学,2020(2)∶137-142.

【责任编辑:雨 蕙】

作者:张轩铭 杜波

上一篇:新时期煤矿群众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电视收视的市场营销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