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域下绿色创业教育论文

2022-04-29

摘要:推动绿色创业、实施绿色新政,是各国政府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普遍策略。绿色创业是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活动,具有风险性、可持续性、产业生态性及创新性等特征。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是指返乡农民工以利润为驱动,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创业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态视域下绿色创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生态视域下绿色创业教育论文 篇1:

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与绿色创业观:问题与对策

[摘要] 通过以宁波市高校大学生为样本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与绿色创业观现状存在观念薄弱、知行脱节、活动平台缺乏等问题,提出从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五个方面着手强化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和绿色创业观:完善相关政策和支持体系;培育良好的绿色创业文化氛围;创新绿色生产和绿色管理模式;完善绿色创业教育体系;积极践行生态价值观和绿色创业观。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绿色创业观

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下,高校不断加强创业教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者”的行列。在当今生态环保理念日益受重视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呼吁创业大学生自觉选择绿色创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生生态教育与绿色创业观的对策。

一、大学生生态价值观与绿色创业观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对象

为保证问卷质量,方便学生作答,此次问卷共设计了18道题目,其中17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调查地点设在宁波市南北高教园区,调查对象为宁波高校在校大学生和部分已经在创业的大学生团队。我们共发放问卷500份(包括已经在创业的学生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4份,有效率为90.80%。被调查者中男性258人,占56.83%。女性196人,占43.17%。

(二)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情况数据分析

关于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方面的调查,共设计了6道题目。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都意识到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97.39%的学生认为环保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因为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63.65%的大学生认为环境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尤其现在最突出的是雾霾、水域污染等问题。但是,大学生虽然已经具备基本的环保意识,却很少付诸实践。也就是说,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还停留在意识的浅层面,未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甚至很少去主动关心此方面的问题。在被调查的454位大学生中,73.67%的学生很少通过书本、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渠道主动关心生态问题。44.37%的学生参与过相关的环保活动,其中大部分活动的主办单位为学校,形式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主,内容包括服务、宣传、教育等。虽然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参与过环保活动,但是很多学生是被动参与而非主动选择,有些活动也仅仅是横幅上签个名,是否达到预计的宣传教育效果也有待考量。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方面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知行脱节。总的来说,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基本取向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此问题的认识并不深刻,表现在对生态环保的关注度并不高,公益性环保活动的主动性不足,知行严重脱节。二是缺乏高质量的活动平台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虽然高校各式各样的生态环保活动层出不穷,但是调查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活动日益趋向形式化,大学生参加活动大多抱着“应付”的心态,很多学生仅仅是为完成任务或为德育加分,这样导致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大学生的绿色创业观情况数据分析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有一半的调查对象是正行走在创业路上的大学生,另有约10%的大学生有着创业的打算或想法。这60%的调查群体中,只有8%的学生考虑到绿色创业领域,大部分的学生是以业绩为导向,更青睐于启动资金少、风险低、

[收稿日期] 2014-06-16;[修回日期] 2014-06-26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助“生态视域下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研究”(14JDSZ3039)

[作者简介] 谢建召(1972-),男,浙江宁波人,宁波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回报高的创业领域。对于“绿色创业”这一概念,12%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不知道这个概念,83%左右的大学生表示一般了解或者只是听说过。大学生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基本停留在狭义的层面上,将“绿色创业”的概念局限于绿色产品和服务以及清洁技术的研发。而全面地讲,“绿色创业”与“普通创业”的区别在于:“绿色创业”凝练了科学持续发展的深刻思想,是在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目标孕育于创业的整个过程,其实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设生态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延续与创新[1]。

由数据分析可知,当今创业大学生的绿色创业观念薄弱,对于绿色创业的理解存在偏差,认识不足。尽管如此,大多数学生对于绿色创业还是持支持态度的, 84%左右的大学生比较看好绿色创业的前景,近70%的创业大学生表示愿意牺牲一些经济利益进行生态环保。

造成当代大学生绿色创业观现状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主观方面,是大学生参加绿色创业活动少。调查中,9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身边没有接触到绿色创业的案例。虽然绿色创业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也表现出“绿色创业”的想法,但是绿色实践的实际参与度并不高,在经济利益与生态环保面前,绝大多数人依旧会更多地考量前者。而绿色创业活动的缺乏也直接导致我们缺少一个培养绿色创业观念的社会氛围,缺少模范带动作用。客观方面,一是国家的技术支持、相关政策、法律等方面的缺失。我国的绿色创业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亦缺乏对绿色创业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使起步阶段的绿色创业难以快速发展。二是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缺失。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树立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学校的教育,根据调查,很少有高校开展绿色创业的相关课程或培训,这也是造成创业大学生绿色创业观念薄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强化大学生生态价值观与绿色创业观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为强化创业大学生的绿色创业观与生态价值观,呼吁更多的大学生关注并自觉选择绿色创业行为,政府应尽力完善相关政策,降低大学生绿色创业门槛,完善大学生绿色创业的支持体系。例如:政府可以减免绿色创业的相关税费,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提供小额贷款。简化绿色创业的相关申办手续,并为绿色创业者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等[2]。

(二)社会方面

应继续倡导社会上的民间组织或个人自发组织各类生态环保活动,并将活动效果落到实处,为培养大学生生态价值观以及提高人们对生态环保的认识提供一个良好的绿色创业文化氛围。

(三)企业方面

首先,企业管理者自身应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绿色生产和绿色管理模式。在当今经济危机频发的时代背景下,只有选择绿色创业、绿色生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扩大企业生存空间,并获得更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其次,企业应引导高校毕业生,并使其投身到绿色生产、管理、销售等领域中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绿色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其绿色创业观。此外,绿色型企业还应主动与高校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使其在实践中体会并增强绿色创业观与生态价值观。

(四)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完善创业教学体系,将“绿色创业”教育加入教学计划,以公共选修课、宣讲报告会等形式系统地教导学生绿色创业的相关知识。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组建学生社团、举办知识竞赛、开展社会实践、邀请成功企业家来校做讲座、访谈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提升学生对于生态环保与绿色创业的认识与兴趣,营造一个有助于培养学生生态价值观与绿色创业观的校园氛围。此外,各高校还应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践行绿色创业观提供有利渠道。

(五)大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应该继续加强生态环保意识培养,并将生态环保由意识层面逐渐过渡到实践层面,在实际行动中培养并不断强化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同时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绿色创业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寻找平台践行绿色创业观,并带动和呼吁他人一起步入生态环保与绿色创业的行列。

参考文献:

[1] 揭昌亮,李华晶,王秀峰. 我国绿色创业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河北新奥集团绿色创业活动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6):79-82.

[2] 陈淑娇.青年群体创业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理论与改革,2013(5):100-102.

[编辑:何彩章]

作者:谢建召 胡英卉 陈淑娇

生态视域下绿色创业教育论文 篇2:

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推动绿色创业、实施绿色新政,是各国政府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普遍策略。绿色创业是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活动,具有风险性、可持续性、产业生态性及创新性等特征。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是指返乡农民工以利润为驱动,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创业过程。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有助于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推动技术创新、缓解就业压力。当前,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面临绿色创业政策不够健全、绿色创业培训不够完善、绿色创业资金支持匮乏、绿色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建设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大众化创业的进程。要解决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存在的问题,就必须用新发展理念武装返乡农民工头脑,健全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各项政策,加强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绿色创业培训,拓宽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融资渠道以及建立有效的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服务平台。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对策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警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①科学家研究发现,2004—2018年全球2/3的极端天气案例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指出,保护地球上的可居住环境,就必须限制人类的活动。进入21世纪,推动绿色创业是很多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问题的首要解决之道,③是最有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创业活动,其蕴含的价值不仅仅限于“为那些快速识别和利用环境机遇且超前行动的创业者提供机会”,更有可能因“驱动企业范式转换为更具可持续的方向”而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④

人们所有的选择几乎都受制于社会的、文化的机会以及历史的制约因素。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条件等因素共同影响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引导和帮助扶持一些有实力、有能力、有抱负的返乡农民工运用自己掌握的资金、技术、人脉,来兴办实业、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应当积极探索和实践。”⑤近年来,在政策推动、项目带动、乡情感动下,一批又一批掌握生产技能、拥有经营经验、熟悉市场需求的农民工,踏上了回乡创业之路,成为推进我国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经济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返乡农民工创业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就必须用新发展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积极探索绿色创业之道。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分析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绿色创业理论,还将为各级政府制订地区社会经济绿色发展战略提供实践镜鉴。

一、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意涵

绿色创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关于绿色创业的内涵,国内外很多学者做过相关研究。概括而言,虽然国内外不同学者对绿色创业的理解和定义不尽相同,但基本都坚持以下三点共识。一是绿色创业注重以创业的方式完成生态目标,二是由生态价值观和绿色市场共同推动的“绿色化”是企业绿色创业的机遇点和利润增长点,三是未来市场以及针对“未来”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是绿色创业的主营业务和竞争力。⑥综合相关研究者的观点,本文认为绿色创业是识别、开发和利用创业机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行为与过程。就本质而言,绿色创业是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以及个体能力和意愿做出的综合选择,可以满足更环保的商业活动的需要。

作为一种新兴的创业方式,绿色创业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生态性。绿色创业强调在创业的过程中改变以往依靠消耗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注重提高企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通过使用能源的清洁化、生产废料的资源化、生产过程的闭路化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绿色化等生产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由粗放低效率式向集约高质量式发展,實现产业生态化。二是风险性。与传统创业类型不同,绿色创业过程的不确定性及结果的不可预知性,使绿色创业在项目谋划、启动、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充满风险。三是可持续性。从根本上讲,绿色创业必须要有“生态环境承诺”及实际推动“可持续”变革的行动。因此,绿色创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把创业行为与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有机融合起来,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创新性。政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味着国家对创造和创新的大力支持。事实上,绿色创业区别于社会责任和环境管理的核心特点就是突破性创新。因此,绿色创业是运用技术创新手段创造绿色产品和服务,在获取环境绩效的同时赢得竞争力,而不是一般的“绿色修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低碳环保、健康生活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整个社会迫切需要更多的创业者进行绿色创业,这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乡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有限,返乡农民工创业兼顾环境友好和经济发展也是大势所趋。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是指返乡农民工识别和开发兼顾生态、社会和经济三重底线的创业机会并最终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在创业领域表现的绿色参与倾向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其一,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国家克服生态危机的文化自觉和必然选择。本质上,生态文明的兴起,是国家和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审视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随着低碳环保、健康生活已成为普遍性的需求,整个社会迫切需要更多的创业者进行绿色创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目标,即不为当前经济发展而损害人类未来的利益,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其二,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返乡农民工进行绿色创业,需要加大绿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绿色科技,以此加快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的步伐,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唯有如此,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才能不断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新活力,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增添新动力,为新常态下实现宏观经济新增长培育新动能。其三,以绿色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促进了城乡之间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农村产业、就业结构调整,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对于就业增收、脱贫致富具有极强的带动性,对于改善民生、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最终有助于从根本上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弥合居民之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快实现“一人打工、一家脱贫”的加法效应向“一人创业、一方致富”的乘数效应转变。

二、当前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存在的问题

客观上,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可用资源决定了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成功实践。这需要在公共政策的统筹规划中尊重返乡农民工的主体地位,以绿色创业者需求为导向。虽然返乡农民工创业活动日趋活跃,但在绿色创业方面,还存在绿色创业意识淡薄、绿色创业政策尚未健全、绿色创业资金支持缺乏、绿色创业培训不够完善、绿色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建设不足等问题,使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面临内生性困境和外源性冲击的多重挑战。

1.绿色创业意识淡薄

意识是个体行为倾向的认知表达,是主观层面的一种反映,主要涉及人的想法、观念、心愿、态度等,对应于其未来是否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愿望。从心理学行为动机理论来看,态度和主观规范透过意识影响个体行为,进一步产生行为意识乃至付诸实践。因此,意识是个体启动某种行为的态度倾向,是个体自愿参与某项活动的前提和动机。人的行为意向会影响人的实际行动。⑦绿色创业意识是指个体在绿色创业行为前的愿望和信念,是人们从事绿色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动力。返乡农民工能否进行绿色创业,与其是否具有绿色创业意识存在密切关系。具有绿色创业意识的返乡农民工会经常关注自然环境的状况以及环境保护问题,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主动调动自己所掌握的各种资源进行绿色创业。但是,一些返乡农民工对绿色创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绿色创业意识较为淡薄,或只是将“绿色”和“创业”简单地累加在一起,甚至有些返乡农民工只是炒作“绿色”的概念,对金钱的诉求大大胜于对环境保护的意愿,缺乏对绿色创业广阔前景及其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其绿色创业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另外,绿色创业是一项短期效益不明显、具有投资风险的复杂创业活动。在现行经济下行压力下,一些返乡农民工对绿色创业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夸大认知或过度防范都会导致他们对绿色创业投入持“能免则免,能少则少,能应付则应付”的消极心态。⑧

2.绿色创业政策尚未健全

行为情境权变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会受到外部政策环境的影响。由于创业是一个充满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活动,需要依赖政策的支持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⑨相比于一般创业,以环境价值观为导向的特殊性使得绿色创业对于创业环境的要求更为严格,更加需要政策的支持。作为创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创业政策是指各级政府以推动生态、经济、社会的整体改善为目标的、旨在鼓励小企业创立、成长的一系列政策、规制、规范和支持措施的组合。绿色创业政策对绿色创业行为具有导向性作用,当政府对保护环境行为给予积极奖励而对破坏环境行为施以严厉惩罚时,个体对绿色创业的潜在价值会予以更多期望,对尚未成熟的绿色市场增强信心。2015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如《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极大地促进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创业政策多是指导一般性创业的纲领性原则和方向,缺乏专门针对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政策规定和服务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实际措施,导致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缺乏有力的政策引领和制度保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绿色创业政策不到位制约着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有效开展,极需要在政策上完善绿色创业的体制机制建设,并将其转化为内生性的绿色制度安排,以激发返乡农民工的绿色创业热情、提高绿色创业成功率。

3.绿色创业培训不够完善

绿色创业培训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既重视绿色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又注重个体社会责任和绿色创业精神的构建。在当前复杂的创业环境下,进行绿色创业培训有助于返乡农民工形成绿色创业意识,掌握绿色创业所需的系统专业知识和相关创业技能,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框架进行绿色创业,从而激发和提高他们对绿色创业机会的认识和把握。⑩返乡农民工虽然有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但其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一些返乡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企业管理、企业经营教育,所以还不足以应对建立企业整体管理体系以及确保企业正常运行的各项要求和问题。返乡农民工在文化知识和管理经验方面的短板必然会导致其绿色创业能力的严重不足,因此在各级政府层面加强针对返乡农民工的绿色创业培训工作势在必行。当前制约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培训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专向性培训。政府部门虽然也发文强调“创业培训”的重要性,但当前开展的创业培训多数关注的是大学毕业生和城市创业者,专门针对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培训则不多。二是缺乏长效性培训机制。对于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培训政策和具体实施措施缺位,同时在相关的师资队伍组成、项目遴选、实务训练创新等方面缺乏系统的制度安排和标准规范。三是缺乏专业的培训资源。由于绿色创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使得绿色创业实训课程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严重影响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培训的实际效果及其参与培训的热情。

4.绿色创业缺乏资金支持

创业资金链条的完整性程度是目前世界发达经济体中决定社会创业成功与否最为核心的制约因素。相比于普通创业,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绿色创业要承担更高的风险、耗费更多的资源、需要更多的资金。可以说,创业资金是影响绿色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当个体的绿色创业行为能够得到更多资金和信贷支持时,不仅能提高创业者的信心,而且可以增强其绿色创业的抗风险承受能力。农村是我国金融体系中较为薄弱的地区,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是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融资难问题在农村呈现“常态化”趋势。对于返乡农民工而言,缺乏资金也是影响其创业的重要制约因素。据统计,有80%准备创业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缺少启动资金,已经开始创业的人超过80%依靠家庭支持或自己的积累。近年来,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群体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但融资难问题依然是影响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究其原因,一是商业银行对返乡农民工的贷款发放要求很严。近年来,金融部门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监管力度加大,除小额农贷外,一般不再发放信用贷款,全部实行抵押担保。由于返乡农民工普遍缺乏有效抵押物和符合要求的担保或反担保条件,金融机构对其贷款、放贷普遍不积极,给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造成困难。二是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贷款的意愿不强。绿色创业是一项前期投资大、近期经济效益低的创业活动,不仅要面对来自企业外部政策法规的调整、非绿色同行的市场竞争、消费者不确定的消费需求等问题,还要面对来自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变动、企业战略制订、降低绿色产品或服务成本等方面的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使得返乡农民工的绿色创业极具风险性,也使得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进行投资的意愿不高。缺乏足够的绿色创业资金保障,很容易让返乡农民工心生畏惧,打退堂鼓,也让有潜在发展前景的绿色创业项目成为空想。

5.绿色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建设不足

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是以市场和创业者的需求为导向,经过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由一系列包括人财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资源集成,通过利用这些资源可为初创企业提供政策、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创业信息服务,从而降低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生存率,加快企业发展。绿色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是绿色创业活动的重要载体,不仅有利于为绿色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创业、创新服务,也有利于加速绿色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程,对有效整合地区资源、优化配置生产力要素、激发市场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返乡农民工在自身能力和综合资源条件方面都比较薄弱,他们在绿色创业起步之初,极渴望得到绿色创业孵化服务平台的有效帮助和指导。然而,现实状况是绿色创业孵化服务平台的随机性和随意性较大,它们常常只注重短期和专项投入,缺乏长远规划,且存在服务要素缺乏、服务质量低下、服务功能欠缺、服务效率不高等现象,使得返乡农民工很难从绿色创业孵化服务平台获取所需要的各种绿色创业资源要素和信息服务。事实上,“绿色创业究竟要干什么”是困扰不少返乡农民工的一道难题。一些返乡农民工虽然有绿色创业的愿望,但由于绿色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建设不足,导致返乡农民工缺少绿色创业项目的支持,要么模仿重复别人的绿色创业模式,要么局限于传统种养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要么存在盲目办企业的现象,极不利于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对策建议

绿色创业政策的思路选择与落地必然以绿色创业过程中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和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在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全球性危机的背景下,要坚持问题导向与时代导向相结合,从理念、政策、金融、培训及平台等方面着力,围绕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存在的突出短板,促进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有效开展,积极探索能够让农村的绿色创业环境留住人、让农村的绿色创业机会吸引人的各种机制。

1.用绿色发展理念武装返乡农民工头脑

发展是整个族群以特定的生活体验表达对生活世界之意义的一种重要的理解与探索方式,而发展理念是这种理解和探索的集中表达和价值体现。传统发展理念坚持“先发展,后治理”,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也使得人与自然处于极度紧张的对立关系之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代表,其发展正在经受实现经济增长转型与自然环境破坏最小化的双重考验。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深刻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重大理念,也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绿色创业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和提高自然资源效率的核心驱动力,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在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社会价值创造之间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持有绿色发展理念的创业者,会将个人的生态价值观融入环境友好的创业活动之中,积极主动关注生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探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两者之间的平衡中正确处理好创业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绿色发展理念为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绿色创业要求返乡农民工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在创业机会识别以及创业项目遴选时,尽量避开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积极、主动采用清洁生产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高效处理废弃物等,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产建设格局而进行绿色创业。

2.重视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政策的制定和宣传

绿色创业比传统创业更加艰难、风险更大,更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驱动。作为公共管理因素,绿色创业政策是绿色创业活动的重要助推器。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存在的问题从侧面反映了绿色创业政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依据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和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实际,尊重返乡农民工的主体性地位,制定专门的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政策。同时,政府还要进一步出台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政策的实施细则,健全支持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政策服务细节、资金等各种支持体系的后续保障,确保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持续性和成功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创业政策的偏差,加上返乡农民工在知识储备、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弱势使其绿色创业的过程显得更为不易。绿色创业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部分返乡农民工因为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劣势而得不到应有政策扶持并影响他们进行绿色创业的整体效益。有学者在分析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后指出,农民工回乡创业与其他群体相比存在政策不公平,回乡创业面临办事难、融资难、用地制约的现象。政府对绿色环保、创业创新氛围的培育将影响并改变社会公众的理念和行为,使产品的环境友好性、创新性等特点逐渐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并最终助益具有绿色发展诉求的创业企业的价值创造和经济贡献。因此,政府在实施绿色创业政策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和传播资源对绿色创业政策进行广泛宣传,让更多的返乡农民工了解当下国家对绿色创业的各种扶持政策,在全社会营造公平公正的绿色创业氛围,提升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意愿,打破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思想壁垒,积极吸引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关注并自觉选择绿色创业。

3.加强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绿色创业培训

绿色发展要想避免流于表面和形式,就必须注重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深刻思想变革。对于绿色创业者而言,亟须形成绿色思维,树立绿色价值观,以指导绿色创业实践,并在绿色创业实践中深化认知水平、提升思维能力。要实现这些目标,就离不开教育和培训。为帮助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增强绿色创业意识,提高绿色创业技能,掌握绿色创业的商业模式,必须加强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绿色创业培训。首先,构建基础化和实操化相结合的培训课程体系。绿色创业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要突出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符合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现实需求以及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强化绿色创业理论为绿色创业培训课程提供理论支撑。在注重培养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绿色创业实践技能的训练,积极构建绿色创业实践操作平台,并通过参观绿色创业企业,参加绿色创业模式活动等,引导返乡农民工深入了解绿色创业的全过程,使培训成果最终能够应用到实际的绿色创业之中。其次,制订有针对性的绿色创业培训内容。依据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实际需求,培训内容应重点放在如何帮助返乡农民工选择好的绿色创业项目、制订绿色创业计划、规避绿色创业风险、识别绿色创业机遇以及学习和掌握绿色创业技术等方面,引导返乡农民工真正树立绿色创业意识,积极进行绿色创业。最后,建立健全绿色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机制。成立由企业家、科技人员、绿色创业成功者、大学教授等组成的绿色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对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提供培训指导。专家服务团可采取“指导诊室+绿色企业+绿色创业者+绿色技术人才”的培训指导模式,为返乡农民工提供绿色创业项目推荐、问题诊断等辅导。同时,还应建立专家服务团与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者之间的长期联系机制,灵活运用电话解答、线上交流、上门指导等多种方式,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全过程的绿色创业跟踪式培训指导服务,及时帮助返乡农民工解决在绿色创业实践中遇到的不同层次的难题。

4.拓宽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融资渠道

充足的创业资金是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必备条件,也是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成功与否的生命线。面对创业贷款难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融资服务体系,积极拓宽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融资渠道。一是创新金融支持方式。为此,可设立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专项基金,让返乡农民工在绿色创业的道路上走好第一步。同时,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使用权、林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专利权等不动产抵押融资等政策创新,满足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二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发展绿色金融,壮大清洁生产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所谓绿色金融,就是为改善生态所提供的金融支持。绿色金融有利于充分发挥金融对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引导、约束和杠杆作用,引导返乡农民工围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进行创业。为此,可支持具备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发行绿色债券,鼓励他们所创办的绿色企业通过正规渠道和方式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债、资金支持票据等债务性融资工具来筹措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三是积极吸引社会资本。要鼓励社会资本依托市场行情、经济结构、绿色创业项目等建立多维度的资金扶持指标,促进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发展。当然,为了增强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项目投资的信心,返乡农民工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绿色创业项目的质量,依靠切实可操作的执行方案和管理流程,以扎实过硬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凸显项目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重目标的现实可能性。

5.建立健全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公共服务平台

为了给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提供更好的专门化、专业化指导,政府要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切实做好对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服务工作。一是全面推行“一站式”绿色创业服务窗口。具体而言,要积极协调财政、工商、税务、银行、担保机构、投资机构、培训机构等相关部门派遣专人,统一到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定期集中办公,为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者提供咨询指导、政策宣传、项目开发和推广应用、担保贷款、培训实训申请、工商税务登记等便捷的指导和服务。除此之外,还应注重打造线上绿色创业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返乡农民工的绿色创业活动提供“线上+线下”的服务支持。二是建立专门的绿色创业信息公开平台。良好的信息服务有助于更好地推进返乡农民工进行绿色创业,但是目前过多过滥的信息使返乡农民工很难从海量的信息中捕捉到对自己有价值的绿色创业信息。因此,政府部门应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专门的告示栏等将各类绿色创业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并及时有效地传播出去,方便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者搜集和使用,真正提高返乡农民工对绿色创业信息的识别和把握能力。三是创建绿色创业项目库。政府部门可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广泛征集绿色创业项目,经专家评估认定后纳入绿色创业项目资源库,并报送相关管理部门审核后统一向社会发布,为优秀项目能够走进更多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者的视野搭建平台和渠道,推动优质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发展壮大。

注释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17页。②参见康剑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大学生绿色创业发展研究》,东华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第1页。③See Hall J K,Daneke G A, Lenox M J.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Past contribu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0, Vol.25, No.5, pp.439-448.④参见李华晶:《创业是绿色的吗?——兼论知识过滤的调节作用》,《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第7期。⑤参见陈润儿:《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关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情况的调查》,《河南日报》2019年4月15日。⑥参见Schaltegger S. A framework for ecopreneurship:leading bioneer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rs to ecopreneurship.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2, Vol.38, No.38, pp.45-58; Crals E, Vereeck L. The affordability of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 certification for S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 2005, Vol.12, No.2, pp.173-183;李华晶、张玉利:《创业研究绿色化趋势探析与可持续创业整合框架建构》,《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年第9期;Kirkwood J,Walton S. How green is green? Ecopreneurs balanc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business goal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4, Vol.21, No.1, pp.37-51;李华晶:《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绿色创业》,《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10期;高嘉勇、何勇:《国外绿色创业研究现状评介》,《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2期;李先江:《服务业绿色创业导向对绿色服务创新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年第5期;姚莉萍、朱红根:《绿色创业动态及发展研究综述》,《农村经濟与科技》2016年第24期。⑦See Ajzen. Processes,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1991, Vol.50, No.2, pp.179-211.⑧参见李丽群、黄大星 :《创业环境感知对农民返乡绿色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欠发达地区的实证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5期。⑨参见卢艳芹、何慧琳:《生态价值观与价值观的关系探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⑩参见周劲波、宋站阳、古翠凤:《绿色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参见李贵成:《返乡农民工创业扶贫模式的理念、困境和实现思路》,《学习论坛》2018年第11期。参见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5页。参见张彦、张登皓:《“发展好的”与“好的发展”:新发展理念价值排序的选择可能》,《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2017年10月27日。参见黄建新:《农民工返乡创业突出短板与政策选择》,《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参见祝杨军:《刍论“绿色创业”理念的价值哲学基础》,《理论导刊》2018年第12期。

責任编辑:翦 榛

Key words: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home; green entrepreneurship; countermeasures

作者:李贵成

生态视域下绿色创业教育论文 篇3:

新发展理念下高职学生绿色创业教育实证研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双创”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跳出按步就业的固定模式,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部分高职院校因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对社会发展需求理解不透彻等因素影响,在培养大学生树立绿色创业意识方面存在欠缺。因此,高职院校亟需探寻绿色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带头人。
绿色创业与绿色创业教育概述

绿色创业内涵

20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工业化体系在世界各国的盛行,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不容忽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在20世纪末加入到绿色创业的研究中。学者Schaltegger 认为,狭义上的绿色创业是指企业为了追求成本、创新或者营销方面的优势而实施的绿色化创业模式,广义上的绿色创业是指一种基于环境创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具有创新性、由个体推动的市场导向型价值创造模式[1]。 本文所研究的绿色创业是创业者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目标,不断开发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以追求企业核心运营最优化。

绿色创业教育内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中国在绿色创业研究方面还属于一个新兴的阶段,学者们在实际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绿色创业和绿色创业者的研究指标、绿色创业绩效是否具备可持续导向以及绿色创业的阻力和动力分析。通常来说,绿色创业教育的内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绿色创业教育是指引导大学生从事低碳环保、高科技、可循环、农业类的创业实践活动,而广义的绿色创业教育是指为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而提出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创业教育[2]。本文所探讨的绿色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绿色创业知识与技能、做好绿色创业自我评估、树立绿色价值取向,真正适应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高职学生绿色创业的综合影响因素调研分析

调研基本情况

为更好地掌握高职学生对绿色创业的认知程度,笔者选取了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近年毕业生和部分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04年已经开展SIYB创业培训,目前已形成了独特的“一二三四一”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本次调研共回收调查问卷350份,其中男性受访对象198人,占比56.57%,女性受访对象152人,占比43.43%。调研对象年龄在19-25岁占比93.71%,理工类学生占比53.14%。正在创业的学生占比14.29%,有创业打算的学生占比34%。调查问卷共设置35道选择题,其中32道单选题,3道多选题。问卷主要从高职学生对绿色创业的初步认识、绿色创业的自我评估、绿色创业者特点、绿色创业的意向以及外部环境评估等五个方面展开调研。

高职学生开展绿色创业面临的困境

1.部分高职学生对绿色创业认识存在不足,绿色创业意愿度较低。笔者在分析调查问卷中发现,64.29%的学生对绿色创业概念停留在新能源产品、可再生资源产品等狭义认识上;在绿色创业者特质调研中,仅有33.4%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思辨能力,37.43%的学生表示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67.71%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责任风险低、回报低的创业项目。总体来说,部分高职学生对企业发展遵循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链认识不到位,呈现绿色创业意愿度较低的局面。但78.57%的学生表示愿意为环保事业做奉献,这为后期开展绿色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能性。

2.高职院校绿色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94.43%的受访学生表示,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自己对绿色创业政策知之甚少;61.43%的受访学生表示参与了绿色创业宣传活动,但缺少绿色创业实践方面的专业指导;78.18%的受访学生表示,绿色创业需要资金投入、学校系统指导、政府政策引导等多方面支持。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在绿色创业的课堂教学开发和创新、绿色创业的课内外专项指导、创业教师的专业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绿色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还不完善。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高职学生绿色创业教育体系的建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拓前进。”高职学生绿色创业教育体系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筑以学校绿色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主导,政府、行业、企业协同推进的“一体三翼”型多元育人体系,营造良好的绿色创业氛围。

搭建高职院校绿色创业教育课程结构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价值导向、社会公益导向以及环境保护导向,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一是围绕绿色创业课程做好顶层设计。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推动创业课程教学改革,采用体验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将绿色创业知识、理念巧妙运用在创业基础课教学上来,融入到专业课程、公共课程体系中,以提高课程育人效果;对照绿色创业培养需求,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建构绿色创业模拟培训的新框架。创业教师依托绿色创业管理理论,对SYIB课程结构进行功能化设计,为学生搭建“理念、知识、技能和行动”的创业框架。三是打造绿色创业第二课堂。高职院校及时出台创业奖励实施方案,组织学校师生积极参加各类生态环保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绿色创业项目的学生提供孵化平台,激发学生的绿色创业积极性。四是打通创业师资队伍的培养通道。高职院校定期开展绿色创业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确保教师的绿色教育理念跟上时代步伐。同时邀请企业家、生态领域专家来校担任创业导师,校企合作共建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创業师资队伍,为高职学生开展绿色创业教育提供坚强保障。

共建“政校行企”绿色创业协同育人平台

可持续创业教育应实现学校、企业、社会等多种力量的结合,在高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政策、人才、资金、硬件设施上探索有利于课程完善和学习效果提升的优化模式和解决对策。[3]一是政府加大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绿色创业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在创业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立项审批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服务,营造良好的绿色创业经营环境。二是整合政校行企多方资源,共建“绿色创业协调育人中心”、“绿色创业高校联盟”等机构,协同打造绿色、开放创客空间,为高职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三是高职院校积极搭建校内校外“绿色创业孵化基地”,通过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共建人才培养目标、共建绿色创业课程、共建创业资金池、共建优秀行业企业导师资源库,提高学生的绿色创业实践能力。

树立良好的绿色创业校园风尚

高职院校大力宣传“新发展理念”的导向性政策,积极引导学校师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对优秀获奖项目进行扶持、孵化;组建大学生绿色创业社团或者协会,选聘创业教师指导学生制定项目计划实施方案、开展模拟创业活动;邀请企业家、优秀创业校友开展创业宣讲活动,展示最新的绿色创业产品和服务理念,阐释创业者在创业中所体现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確的绿色创业导向;带领学生深入到生态示范园区进行调研学习,了解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运作过程及生态经济效益,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绿色创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绿色创业素养。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Schaltegger,S.A Framework for Ecopreneurship: Leading bioneer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rs to ecopreneurship[J].Greener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2002(38)

[2] 谢建召,宋超,陈淑娇.生态视域下大学生绿色创业教育初探[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7,20(2):106.

[3] 李华晶.绿色创业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340.

作者:孙静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哲学论文下一篇:农村义务教育公共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