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下的城市生态建筑论文

2022-04-29

内容摘要现代文明日甚一日增长的身份焦虑和对于毁灭的预感,将逐渐摧毁进化论的乐观和文明社会的傲慢。在这种背景下,放弃贪婪的扩张而转向收敛、节制、精细的内卷化传统乡土式生活方式将是未来人们不得不服从的趋势。对乡土文化的归属感不仅是留守乡土的农民和他们在外漂泊的亲属“农民工”的精神家园,也将成为当代都市人的精神需要。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生态文明下的城市生态建筑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生态文明下的城市生态建筑论文 篇1:

成都:公园大城,雪山同框


6月24日,夕陽下的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核心景区——“城市之眼”

在成都人购买的户外用品清单上,滑雪用品销量可观。在这座推窗即见西岭雪山的千万级人口大都市,亲近雪山是市民的一种本能。

亘古不变的雪山,见证了成都从眺望雪山的城市,正逐步变身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从实践地到示范区

作为远离大海,也不邻大江大河的西部城市,成都却因水而兴。2000多年来,从远眺的雪山上流下的融水,在都江堰的约束下,成就了成都的“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也造就了成都人骨子里的优雅和浪漫。

同样是因水而兴的,还有成都人对美好生活和生态价值的孜孜追求。从雪山流下的融水,造就了兴隆湖。

成都天府新区规划馆可以俯瞰兴隆湖的部分“湖景”。从空中看,这个状如开关按钮的建筑物放置在湖畔的小山头上。

两年前,就在此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两年后,2020年1月,成都又有了新的定位——“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从“公园城市”到“公园城市示范区”,是更精准的定位,也是更清晰的行动指南。

在成都看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这个定位对于成都意义重大,体现了发展理念上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体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价值导向,二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是城市的根本”。

理解这个逻辑之后,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内涵、意义和路径呼之欲出。

2020年4月24日,在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成都市提出,党中央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历史使命,是对成都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的充分肯定,是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最重要、最独特的国家定位。

示范区建设是前期公园城市建设实践的全面深化,蕴含着农耕城镇的乡土守望、工业城市的标准高效、生态城市的绿色低碳、世界城市的开放包容。其逻辑起点在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价值取向在于以人为本、美好生活,根本动力在于转变方式、持续发展,责任担当在于先行先试、积累经验。

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发展理念上的变化,一是体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价值导向,二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是城市的根本”。

示范区建设是一项面向未来探索城市发展新路径的系统工程,成都要站位全局、主动地试、大胆地闯,当好“试验田”、走出新路子,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

一步一个脚印地创新实践再创新,秉承这样的共识,就如何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城市这样的宏大命题,两年多来,成都围绕服务“人”、建好“城”、美化“境”、拓展“业”等方面,积极构建美丽宜居之城,将生态价值努力转化为发展动能,并进行了丰富的探索和实践,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成都市发改委的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中,“新发展理念是内在灵魂,公园城市是外在形态,示范区是新发展理念和公园城市的物化承载,三者彼此关联、互为表里、辩证统一,共同昭示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时代方向”。
公园就在家门口——美丽的桂溪公园(张全能/摄)

从“未知”到“兴隆”

公园城市是什么?是城市里建新公园,还是公园之中有城市?是简单的公园+城市,还是全新的营城模式?两年前的成都,这些答案都是未知。

然而,在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两年多时间里,在公园城市这一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探索中,成都逐渐找到答案。

2019年12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等机构共同发布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中,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案例被选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城市发展典型成功经验。

成都市在实践中找到了公园城市的定位:公园城市不是在城市中建公园,而是秉持公园城市理念营造城市新形态、探索发展新路径,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两年多来,成都秉持“创新”和“智慧”,持续推进城市在营城理念、发展方式、建管模式等全方位的探索和变革,并坚定不移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

如今在成都,公园城市创造性转化的场景千姿百态,遍布这个城市的不同角落。从“未知”到示范场景的“兴隆”,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成都做到了什么?

从公园城市形态上看,宜居成都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彰显并持续进行。

在位于成都主干道天府大道和绕城高速边的桂溪生态公园,本刊记者发现园区的道路旁种植了大量朴树。园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因为朴树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吸滞粉尘的能力也较强。“我们现在位于园区的一级绿道,有2.3公里。”除了一级绿道,园里还有5.5公里长的二级绿道。

桂溪公园的绿道只是成都天府绿道体系的沧海一粟。在成都,绿道以旺盛的姿态延伸,穿过繁花盛景,跨过碧水浅丘,走进林荫大道……完美融入到成都人的日常生活中。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向本刊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成都市绿道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

该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成都正在统筹推进天府绿道、锦城公园、锦江公园、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百个公园”示范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将在202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前整体呈现。

2020年5月底,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小广介绍公园城市成效时说:“经过两年的创新实践,公园城市已成为成都最显著的品牌标识。”

他介绍了部分情况,比如,从生态环境看,成都深入推进“三治一增”,打好“三大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达287天,较2017年增加52天;在公共交通方面,成都加快构建了“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等,“家门口”的绿色福祉可感知可触及;在社区治理方面,整治提升背街小巷2059条,改造老旧院落600个、棚户区17434户,完成“拆违建拆围墙增开敞空间”点位3270个,打造特色精品街区121个、公园小区70个,实现公园形态与社区生活有机融合,基层治理能力和宜居生活品质同步提升……

在营造公园城市示范场景方面,公园城市新兴消费场景和时尚生活场景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赋能力量。本刊记者获悉,截至2020年8月底,成都实施“老公园·新活力”提升行动计划,加强了绿色开敞空间场景策划、景观设计,因地制宜植入高端消费场景、宜居生活场景、新兴业态场景260多个,同时升级人民公园“鹤鸣茶社”“百花潭公园”“书香园林”等50多个消费品牌,并建设“小农夫”体验活动中心、华侨城农博园等30多个科普教育场景。

随着众多场景的落实,成都公园城市生态基石继续夯实,城园相融的大地景观亦渐渐呈现。据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仅全域增绿行动这一个方面,成都已实施增绿项目1477个,引导42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完成龙泉山、龙门山营造林3.16万亩,建成一二环路沿线及建筑立体绿化示范点位36个,打造社区花园53个。“2020年上半年,成都新增绿地面积283公顷,新增立体绿化面积4.41万平方米。”

示范区建设是前期公园城市建设实践的全面深化,蕴含着农耕城镇的乡土守望、工业城市的标准高效、生态城市的绿色低碳、世界城市的开放包容。


探索和创新一直在路上

2020年9月3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公园城市研究中心在成都挂牌成立,这意味着在努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规划的前瞻研究方面,成都又迈出重要一步。

实际上,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的探索和创新一直在路上。

本刊记者从成都市发改委获悉,2020年3月,成都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成都市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研判示范区总体方案、改革措施、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及年度推进计划等工作。

90后女孩邓静就职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绿化处。5年前,她作为选调生从武汉硕士毕业后到这里工作时,单位的名字叫“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 即成都市林业园林局)。 如今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她的单位已换了新名: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

2019年1月14日,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挂牌成立。与此同时,成都市区两级公园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相继组建。

邓静告诉本刊记者,随着所在单位的职能变化,她的工作内容也随之扩展和更新。在原来以绿化园林管理为主要职能的基础上,增添了以生态环保为主导理念下的新职能,是集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公园城市建设的全阶段职责,打破原有的单一职能和职能分散制度,机构设置扁平化。

“这样的转换打开了城市建设思路,而不是简单的改名换牌。”邓静说,尽管具有城市规划和风景園林学两个专业背景,但在参与公园城市的建设中,她切实感受到新的变化和挑战,“跳出了技术行业的局限,更关注刺激城市活力的再生”。比如,以人为中心来考虑整体的系统化方案,让自己从“我”,即一个市民的感受来设计舒适便捷宜居的城市空间。

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先行者,天府新区的动向是媒体“追逐”的焦点。当地媒体在2020年4月的一篇报道中援引了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书记刘任远的介绍,称“两年来天府新区已初步形成了‘1个发展范式、4个时代导向、3个实践路径、6个价值目标’的‘1436’公园城市建设总体思路”。

在成都人的网红打卡点上,天府新区的鹿溪智谷是“新秀”之一。站在高处的观景平台上,鹿溪智谷核心区清晰可见,河流、绿道交织其间,宛如画卷,“出门即公园 处处皆场景”就在眼前。

天府新区成都管理委员会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局的工作人员向本刊记者介绍,独角兽岛、成都超算中心等代表着未来产业的一大批重大项目和国家级创新平台都分布在这片绿色之中。无论产业项目大小,每个项目在规划建设时,都设置一条面向公众开放的绿道,并形成连贯的绿道体系,提升公园城市的体验感。
成都锦江与沙河交汇处(王熙维/摄)

本刊记者发现,鹿溪智谷在打造公园城市示范样板的过程中,一边探索一边总结,既有成果转化,又有方法论。用工作人员的话,要有打造公园城市未来样板的“价值层”,即体现公园城市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价值转化;要有“物理层”,即着重于空间形态方面的体现和构建;还有“数字层”,如西部科学城、科研项目转化等,同时把新科技运用到公园城市建设中,如无人驾驶,清洁能源等。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两年多时间里,最鲜明也是最独特的创造是对生态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并以此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20年9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当被问及“面对疫情冲击,成都如何推动经济社会秩序加快全面恢复”时,范锐平表示,成都正在全力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我们依托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公园绿道体系,开展‘公园城市体验消费季’‘游绿道公园、品时令佳果’等活动,大力发展户外消费。特别是针对餐饮商户等,我们创新出台了允许临时占道经营等措施,新创造的10万多个就业岗位,迅速重现了城市的烟火气。”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了不少鲜活的案例,如夜游锦江项目自2019年春节推出以来,已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绿道+美食”的沸腾小镇年营业收入近1000万元;“绿道+乡村旅游”的竹艺村靠生态和人气发展竹林经济及竹制品加工业,2019年仅竹制品经营收入就有2040万元。

生态资源转化带动经济发展和当地就业。转化背后,是成都营城理念的转变。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秉承“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商业化逻辑”的原则,提前谋划生态投资和价值的多元转化,保障了生态建设投入的可持续性。
来成都过冬的海鸥(吕甲/摄)

未来可期,未来已来

探索,创新,示范……两年多来,成都已勾勒出公园城市的大致轮廓。

现实和蓝图的结合,在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展示厅实现了无缝衔接。这里已经于2019年4月对外开放,成都市民通过预约可以随时来此参观和体验。

总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展示厅,位于天府大道西侧的山丘高处,视野开阔。

初秋的阳光映照下,远处龙泉山连绵起伏,像一幅巨型扇面展开。在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展示厅,工作人员向本刊记者重温了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缘起。

公园城市是什么样?工作人员放映了一部360度全包裹式的沉浸影片,让人深度体验了“人城境业大美统一”的新成都。影片以“公园里的一周”为故事线,通过小女孩媛媛的视野,体验她和父母在一周里的学习、工作和娱乐生活。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影片里部分场景已变成现实。

实际上,对于“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成都已有系统性的谋划和目标。

成都市发改委向本刊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根据中共成都市委第十三屆七次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到2025年,成都将初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到2035年,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为全国样板,国家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建成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助推成渝地区形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

目前,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成都市发改委正在推进成都“十四五”有关研究编制工作。其中,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作为一项统领性的重大工作将在“十四五”时期积极推进。

在回复本刊记者书面采访中,成都市发改委表示:“成都将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推动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效能治理,努力让创新成为动力源泉、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鲜明底色、开放成为基本路径、共享成为价值导向,加快形成发展方式转型、城市能级提升、治理体系重塑、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示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创新突破,推动天府文化和生态价值转化,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探索形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经典范例、生态文明实践的城市标杆、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形态,全方位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的引领辐射示范能力。”

“和城市一起生长。”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从人出发,和公园城市一起成长,才能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公园城市成都,未来可期,未来已来。

作者:高雪梅 吴梓溢

生态文明下的城市生态建筑论文 篇2:

后增长时代:生态城市建设与非遗保护

内容摘要 现代文明日甚一日增长的身份焦虑和对于毁灭的预感,将逐渐摧毁进化论的乐观和文明社会的傲慢。在这种背景下,放弃贪婪的扩张而转向收敛、节制、精细的内卷化传统乡土式生活方式将是未来人们不得不服从的趋势。对乡土文化的归属感不仅是留守乡土的农民和他们在外漂泊的亲属“农民工”的精神家园,也将成为当代都市人的精神需要。未来的都市文化建设中可能需要提倡的不再是“都市精神”,而是植根于乡土传统的家园意识。

关键词 后增长时代 生态城市 非遗保护 乡土传统

作者 高小康,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210093)

后增长时代的到来

近2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几乎成了一个奇迹:不仅领先于所有国家,而且即使在金融危机中也可以“逆势增长”。然而不久前,经济学家们开始争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将会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并且这个听上去近乎危言耸听的命题随后就被人民币汇率的一连串跌停加了注脚——无限增长的预期正在被新的风险预测代替。这对于已经习惯于高速增长的中国人来说似乎是个不那么令人愉快的话题。然而这总归是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的经济不可能一直高速发展下去。整个世界的经济繁荣和财富增长都不可能无限制地持续下去——这是40年前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就已经预言的前景。这一预言曾被人们视为危言耸听之论,但事到如今,随着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全球变暖,以及经济危机的一再发生,全世界再也无法以鸵鸟的状态回避这个严峻的前景了。可是在谈论中国的发展时,人们似乎还是沉浸在“逆势增长”的快乐之中,似乎中国真的可以避开全球共同面临的危机。

然而,这个快乐的梦境似乎快要结束了。事实是中国也必须面对增长的极限这个当代世界的共同问题。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集中体现于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速度、形象和随之而来的问题都存在于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发展中。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城市发展就在“现代化”的想象指引下走向大规模建设之路。当时作家刘心武的一篇小说《立体交叉桥》生动地表达了居住空间狭窄的人们对现代化大都市生活的向往:“快建成立体交叉桥吧!不,就算一时半会儿建不成,也快点拆迁吧!”立体交叉桥,这意味着将有限空间向宽阔处开拓,意味着将拥挤的人流向开阔处疏导,意味着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空间,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供更多必要的回避机会,因而也就意味着抚慰、平息大量因空间拥挤而感到压抑与痛苦的灵魂!当一家六口拥挤在一间16平方米的房间里生活时,从来没有想到在建成立交桥后会形成更大的拥挤和压抑。然而没过几年,这个悖谬就变成了现实:人均居住面积从不到三平方米增加到了几十平方米,但人们的生活空间反而变得更加拥挤不堪。

悖谬其实早已隐藏在发展的过程中了。中国大都市的高速发展开始于1990年代。这个时期,作为工业文明标志的高密度人口大都市建设热潮在发达国家已成为过去;美国的许多大城市正在走向分散化、郊区化。都市建设的转型是为了缓解越来越严重的大都市病——芒福德把它称作“特大城市象皮病”(Megalopolitan elephantiasis)。这个名称当然是一个借自医学术语的隐喻。“象皮病”是指人体躯干四肢过度肥大导致肢体末梢微循环系统产生障碍和坏死的症状。过度发展的大都市的确也形成了类似主干臃肿而微循环障碍与细部坏死的症状。在芒福德看来,这是自古罗马以来大都市的发展就未能逃脱的宿命。比芒福德更早,20世纪初斯宾格勒就在《西方的没落》那部皇皇巨著中把大都市的繁荣称作文明的冬季,他也是基于同样的忧虑。

中国的大都市建设恰恰在这个时候起步可以说是生不逢时,注定了要以比西方更快的速度越过发展的高峰而落进大都市化的陷阱,患上“特大城市象皮病”这种不治之症。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几百个城市规划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狂热,到近几年大都市争相攀比建设世界最高的建筑、最先进的设施、最国际化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举办最豪奢的大型活动,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世界都市发展中都是史无前例的。甚至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仍然逆势上升,似乎看不到减速的迹象。然而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大都市膨胀带着浓厚的反馈循环性质:因为道路堵塞而扩路,扩路后产生更大的车流;因为住房紧张而开发住宅,大规模开发却刺激起更大的需求。就像做饭揉面时面多加水、水多加面一样越揉越大……这种恶性循环已经埋下了“特大城市象皮病”的病根,症状也日益明显:一方面是如肿大的四肢般的内环路、立交桥等快速交通干道的迅速膨胀,而另一方面则是街区道路和人行道、自行车道越来越阻塞;一方面是高层建筑和各种宏大设施的大规模建设造成了城市越来越肥大的躯体,而另一方面则是在城市结构的细部生成和蔓延着各种各样的障碍,如排水排污功能的萎缩、防灾抗灾设施建设的滞后等等;一方面是随着城市规模膨胀而密度日益增加的人口,另一方面则是具体个体之间的人际交流紧张,如人际关系陌生化、交流随机化、家庭瓦解和族群冲突的激化……更重要的是,对于大都市的发展来说,只要大都市不“减肥”,增长式发展的趋势不变、规模不收缩,这些症状实际上就是不可逆的。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即将过去。在我们带着几分幸灾乐祸、几分悲天悯人的态度观赏美国的金融麻烦和欧洲的债务危机时有必要提醒自己:我们不是处在隔岸观火的安全地带。全球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减速必然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因此支撑中国都市大规模增长的动力将逐渐弱化。中国的都市发展将不得不如发达国家一样进入“后增长时代”。这种令人失落的前景可能恰恰是使中国的都市发展摆脱“特大城市象皮病”的契机。

“生态城市”与城市文化生态

现代大都市发展最快也最典型的美国,对大都市发展的危机也最敏感。近年来在检讨都市发展问题中一个有影响的代表是城市学家理查德• 瑞吉斯特提出的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

瑞吉斯特在他那部在中国影响甚大的著作《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一书的第一章开头就说:“我们的建设决定了我们的生活。”[1 ]他的意思是说,现代人不是因为需要这种都市生活而建设大都市,相反,是因为建设这种大都市而影响了人们的都市生活方式。换句话说,我们不是大都市的主人而是大都市的囚徒。大都市是工业、科技和当代消费文化发展的产物,按照自己的内在逻辑和冲动非人性地生长、膨胀、繁殖;都市的发展形态与影响力不仅决定了生活于其中的市民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侵蚀着中小城市和乡村,构成了以大都市为中心的生活空间。瑞吉斯特认为要解决都市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重构城市,从而重构生活。

瑞吉斯特的药方就是建设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态城市”:“我们的自行车沿着建筑物的斑驳墙壁间的小路悄悄行进,可以看见海湾、河流、远山和广阔的地平线。我们骑车穿过城市中心河道上方的桥梁。露出地面的古老的岩层和一簇簇高大美丽的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们在果园边镶嵌着不同颜色的瓷砖的自行车路上行进。这里没有分隔汽车和行人的护栏。因为没有汽车,可以随意停下来采摘水果。我们接着经过街边的咖啡馆、五金店、牙科诊所、银行、书店、电影院、食品店、地下商店、计算机商店及野外观察鸟类装备专卖店。”这就是《生态城市》中描写的生态城市一角。过分诗意的景色描绘令人觉得这与其说是一座新建的城市,毋宁说是一个现代想象中的乌托邦。

瑞吉斯特重构城市的首要目标是取消汽车。在他看来,都市街道中拥堵的汽车固然造成了空气的污染和都市生活的不便,而在通向卫星镇的高速公路上疾驰的汽车更是对乡村环境和生活的破坏。他心目中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用步行、轮鞋和自行车代替汽车,在减少污染的同时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直接接触,形成一种乌托邦式的现代城市生态环境。

对于习惯了大都市环境的人们而言,他的生态乌托邦似乎太遥远。想想看,在北京生活的人如果穿着轮鞋走路,哪怕是从西单走到东单,也得花费半天工夫。这样的话一天到晚除了走路还能干什么?生态城市也许只能是对某些小城镇改造的成果,与当代大都市的发展似乎没有太大关系。但瑞吉斯特不这样看。他认为大都市过度发展产生的生态破坏意味着这种城市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他相信宇宙中存在着一种从大型走向小型化的演化规律:“进化中的小型化模式非常普遍。事实上在我看来,我们可以认为它就是进化动力学的第一定律……我建议最好精炼一下‘紧凑/多样/高效’这个术语,变为一个词‘小精灵’(Miniplexion)。‘复杂’(complex)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中向一起编织(plectere)或编在一起(com)。加了个‘mini’是小的意思。复杂、精致、微妙交织在一起的,很有韵味。它不仅是宇宙的一个重要过程,它也同样渗透在万事万物之中。”[2 ]

按照这个规律,都市的发展前景就会是走向小型化。在今天看起来是文明发展的辉煌成果的大都市,最终可能会被证明和恐龙一样因为过分庞大而灭亡。顺着这个思路看城市的发展趋势,就会觉得穿着轮鞋旅游可能真的是未来所有城市的交通方式。

但今天的现实还远远没有达到瑞吉斯特想象的真正进入小型化的阶段。生态城市的理想在今天看来可能和其他生态主义者的诉求一样,虽然在理论上具有正义性或正当性,但在实践中却往往迂阔不近人情。把汽车从都市中彻底清除出去就是最不可思议的观念之一。然而从长远看,生态问题其实是无法回避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式,尽管对于究竟怎样做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尚无统一的见解。

在都市建设中,人们能够想象到的“生态”建设通常是治理污染、绿化环境以营造“最佳人居城市”之类常识性的内容。但这种常识化的生态建设往往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合理:治理污染的办法可能是以邻为壑的污染转移,为美化环境而建的大面积草坪和人造池塘可能在破坏地下水体和浪费资源,造成更大范围的生态破坏。更重要的是,城市生态的观念不能仅从自然环境方面理解。在建设一个用自行车和轮鞋作交通工具的生态城市时,如果只是以减少废气和拥堵为目的,那只能说是在清理和简化一个城市,而不是建设一种更有价值的生活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保护,而是建设更合理、完美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这需要一种超越生态主义局限的文化生态视野。

文化生态观念的发生与美国学者斯图尔德提出的“文化生态学”相关,是指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的一种学说。与赫克尔提出的生态学着眼于生物与环境关系不同,斯图尔德关注的是文化的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生态学只是生态学的一种隐喻。事实上,文化生态的观念包含了生态学所关注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但更注重在特定自然环境中形成、发展的各种社会关系,关注特定文化形态的个性、传承、调适、发展,及其与环境、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影响和互动。换言之,文化生态研究与生态学是一种转喻关系。

就生态环境而言,当今中国的大都市想通过改造回到瑞吉斯特描述的那种田园诗般的状态基本上是没有可能了。也许在城市规划、开发建设的决策者和投资者有了关于未来的忧患意识共识的前提下,可能会在自然环境方面有所改善。然而仅靠城市自然生态的保护,还远远达不到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从文化生态视野来看,生态城市并不仅仅是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城市,更应该是具有良性文化生态的都市文明。城市文化生态的涵义包括一个城市与周边环境乃至更大空间中各个社会实体的和谐共生关系,包括容纳城市内部不同人群的多层次生活空间和多元化生活方式,包括城市历史的记忆和文化个性的传承,包括在多样化基础上市民对城市文化的共享和认同感——而这一切恰恰是患了“特大城市象皮病”的大都市最缺乏的文化素质。

陷入繁荣增长迷狂的都市尽管热衷于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宏伟的文化设施建设和大规模的公众文化活动,但这种建设未必意味着文化生态的健康。这样的都市往往醉心于一往无前地“向前看”,瞄准最“先进”的技术、最时尚的理念进行建设,致力于创造繁华似锦的都市乌托邦景象,城市建设变成了完美幻象的无休止表演,或者用芒福德形容“死亡之城”古罗马的话来说,“表演必须进行下去”。但无止境追求物质条件的先进、时尚,无限扩张式增长的后果可能是导致城市记忆的丧失;追求完美乌托邦幻象的建设理念造成的后果可能是文化多样性的破坏……

总之,大都市的繁华背后隐藏着的文化生态危机,将随着后增长时期的到来而逐渐暴露出来。斯宾格勒在一个世纪之前预言大都市将导致“西方的没落”。人们曾窃喜他的预言落空了。但事实是20世纪中期以后西方许多重要大都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于理性化和人性化,通过分散和发展方式的转型而试图逃脱被芒福德宣判为“特大城市象皮病”的大都市陷阱。但后来一些新兴国家的大都市却似乎仍然走在盲目增长的迷途上。当美国的城市学家在努力研究如何使城市变得小巧化、慢速化、郊区化的时候,中国的城市研究专家和规划建设者们却陶醉于攀比“世界最高”、“世界最大”、“世界最快”、“史无前例”之类规模想象的极度亢奋之中。这样的无限制发展理念使都市发展与文化生态建设的目标南辕北辙,患了“特大城市象皮病”的大都市在后增长时代真正到来时难免落入“硬着陆”和衰退的困境。

中国的都市发展到了转型的时候了。

非遗保护:都市生态文明的人文根系

都市发展的转型从直观看来首先是物质空间的问题:城市空间规划如何重新布局,就业、资源、污染问题如何解决,生活环境如何改善等等。但在物质空间构建的背后更重要的是文化观念的转型:如何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都市文化生态空间?

这种观念转型的实质是对都市空间的重构。按照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提出的观点,城市空间是实践、权力运作与观念表征结合的生成物。现代大都市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密集的产业、大量的人口、大规模的建设和繁华的消费娱乐环境等等构成了被当代人视为繁荣表征的大都市空间。都市的转型就是空间的转型。生态文明的空间特征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当然是以环保的规划建设为重点构建“绿色”空间,即使不能如瑞吉斯特设计的那样完全由步行、轮滑和自行车的行动路线构建起彻底的生态空间,至少要有些市民广场、绿道、湿地以改善一点城市的空气和视觉环境。但这只是都市空间的自然要素。生态文明应当是建立在自然生态基础上的人文生态空间。对于当今那些需要从“特大城市象皮病”中拯救出来的大都市,重新修复整个城市中的人文生态环境比改造自然环境更困难,但也更重要。

因此,都市的文化生态建设与现代大都市建设的理念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现代大都市建设是由资本和技术驱动的全球化、同质化空间生产,是不断瓦解历史和现实关系的扩张行为;而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向后看,把不断扩张、增长的物质空间与人的记忆、情感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构成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在以及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为都市空间培育出活的人文根系。

所谓培育人文根系就是说要保护、传承文化记忆和文化多样性。从非遗保护的本义来看,保护的出发点是“承认各社区, 尤其是原住民、各群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贡献”[3 ]。从这个观念出发,再考虑到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就可明白,非遗保护的是文化多样性,包括不同社区,尤其是原住民、群体乃至个人的文化创造和传承。进入21世纪以来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对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观念信仰、知识技艺等等“非物质”文化形态的保护,就是在进行这种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奇怪的概念曾经令无数人感到困惑,其实这个概念的核心涵义很清楚,就是指活的文化传统。保护非遗就是为了倡导一种新的文化发展的理念:保护文化传统、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这是为了对抗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同质化而作的保护文化生态的努力。

从昆曲第一个进入联合国名录至今,屈指已经10年了,非遗和非遗保护的观念传播日益广泛,连大街上的凉茶铺和烧饼都会冠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但实际上人们对非遗保护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往往并不十分理解。甚至在非遗保护的专家中,也有不少人把非遗理解为已远离或正在远离当代文化的历史遗留物,因此认为非遗随着文化发展势必会被淘汰,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真正保护和传承下去,只能施以临终关怀,最后的结果是做成音像木乃伊。还有较实际的观点认为,非遗保护主要和农村以及少数民族生活环境有关。从这些年来陆续列入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来看,主要是乡民文化传统的产物,今天的分布和存在状况也以农村乡镇、少数民族地区和偏僻的穷乡僻壤为主。当代大都市的文化环境似乎无法容纳古老而鄙俗的乡民文化。光怪陆离的霓虹灯下草根能够生长吗?

但实际上,对这些似乎远离现代大都市文化的乡土文化传统的保护却与当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密切关系。充满现代技术制造的声光幻影和时尚气息,现代大都会似乎早已远离了乡土。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希腊神话的描述就已表达了这种看法:“成为希腊人的幻想的基础,从而成为希腊[神话]的基础的那种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能够同自动纺机、铁道、机车和电报并存吗?在罗伯茨公司面前,武尔坎又在哪里?在避雷针面前,邱必特又在哪里?在动产信用公司面前,海尔梅斯又在哪里?”这种关于现代大都市文化的理解是否全面呢?列斐伏尔关于都市空间生产的理论,揭示了人们关于空间客观性观念的背后被遮蔽的文化关系:空间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被生产出来的。这就是说,人们所看到或经验着的繁华时尚的都市空间,是被制作出来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都市空间的这种被生产性质隐含的操控力量影响了人们的认知和想象,于是由一定社会关系和权力制造出来的空间,变成了人们想象中都市空间与都市生活的整体面貌。其实,在这个生产出来的空间背后还有着现实地存在并蔓延在意识形态之外的无意识空间。用吉登斯使用的术语来说,都市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前台”空间背后还隐藏着与一般意象不同的“后台”空间。比如与现代商务中心并存的黄大仙庙,与连锁店、大型超市并存的街头摊档,与现代公寓、小区居住方式并存的村屋和群租生活,与KTV、综艺节目并存的山歌曲艺、麻雀牌九等等。许多人习惯于被主流社会关系生产和呈现出来的空间意象,而把那些与呈现特征不同的现象当做偶然的或残存的即将消亡的文化形态。

当我们把注意力沉浸在繁华喧嚣的大都市空间时,那些后台的景象的确很遥远而零散。但其实这些东西并没有消失。即使在扫除“四旧”破除“封建迷信”运动最激烈的“文革”时期,那些乡土文化也没有被真正扫除掉而只是隐匿了下来。当代都市社会因为鲍德里亚所说的信息“内爆”、拟像取代现实和符号化消费造成的诱惑、眩晕和迷狂,简朴粗鄙的乡土文化似乎难以再度吸引被各种刺激搞得近乎麻木的当代都市人,那么这些东西的即将消亡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其实,恰恰是当代大都市文化的过度发展为已经式微的传统乡土文化提供了继续生存的条件。一个为人熟知的典型例子是港澳、海外华人社区和岭南广府文化区域在高度现代化的都市社会生活中仍然保留着传统乡土文化。在这些情形中,乡土文化并非已经失去存在条件的残存物;这种文化传承对于特定文化群体身份的建立和保持具有重要意义。非遗保护正是基于这种文化价值和可能性,而提出来的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背景是20世纪末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问题,目的是通过保护弱势文化群体的文化生存权而达到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并非保护某种具体的文化事项和活动,而是保护传统文化的生存条件,即文化生态。一个具体的非遗代表作项目,就是包含着作为存在条件的相关环境、作为文化延续性的历史传承,以及作为文化主体的相关文化群体这些方面的特征而构建的文化生态符号。保护非遗就是在保护这种文化符号所指涉的文化空间。在都市文化建设视野中的非遗保护,意味着在已被生产出的主流文化空间之外构建另外一种形态的空间,或者说把“后台”空间置入“前台”空间,构建出多样化的都市空间形态。在中国当代大都市空间形态中,广州是个比较特殊的案例:自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建设中形成典型都市的“前台”建设与保留城中村混杂并置的特殊空间形态。夹在摩天大楼空隙间的城中村是一种独特的自成格局的空间,其中保留着传统乡土文化生活,也为都市中的下层群体提供了生活空间。这种杂糅空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成为非遗保护观念所要求的多样性文化空间构建的基础。但近年来广州的大规模建设似乎在设法抹去都市建设的这种杂糅形态,构建着更加统一而繁华的乌托邦化都市空间。如果从未来后增长时代的都市发展视野来看,这种发展趋势对于都市文化生态建设是否有利可能还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当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过去,在对环境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要求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非遗保护所构建的传统乡土文化空间可能具有重要价值。在以“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发展与都市文化发展观念中,传统文化因为落后、保守而被视为消极的文化形态。但随着对现代发展观的批判性反思,对以无限增长为理想的社会发展和都市发展模式的质疑,重新认识和评价传统发展模式的思潮也开始兴起。在许多学者看来,传统乡土文化不是“进化”(evolution)中的文化,而是“内卷化”(Involution)的文化,即只进行维持生存的劳作而没有扩张发展的文化。[4 ]进化论相信只有进化发展才是人类、生物乃至宇宙存在的根本规律,逆之者必然灭亡。“内卷化”的乡土文化当然没有存在下去的理由。然而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人们逐渐开始发现进化论以来的发展观隐含的危险。从罗马俱乐部提出把停止增长的“全球均衡状态”作为解决发展危机的生存状态,到瑞吉斯特把转向小型化理解为宇宙发展的基本规律,都意味着该用不同的发展观念替代进化论了。

按照社会学学者黄宗智的定义,“内卷化”是用于描述封闭的小农经济环境中农业生产随劳动集约化提高而边际报酬递减的这样一个过程。[5 ]通常把这种模式理解为落后和衰退的生产方式,但黄宗智指出这种内卷化的家庭式生产方式中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因而边际收益递减同时也是平衡生产与消费、解决发展困境的一种模式。根据最早使用“内卷化”这个概念的学者戈登威泽的观念,这是“描述一类文化模式,即当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使自己转变到新的形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6 ]。这里所说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当代文化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内卷化的发展模式显现出了传统乡土文化的生命智慧——农业社会的家园意识和平衡发展模式。

无论如何,当代大都市不可能再回到小农经济时代的田园生活了,哪怕是改造成瑞吉斯特设计的自行车城市也不大可能。非遗保护的成果不可能在都市中构造乡土文化空间:传统艺术的传播和教育、传统年节习俗的复兴、民俗旅游热等等非遗保护活动尽管轰轰烈烈,但并不意味着把现代都市改造成了乡村。进入都市文化的非遗活动或事项只是乡土文化的符号化。这种符号传播的意义在于保存和再现传统乡土文化空间记忆,从而唤起集体记忆中的传统身份意识。

乡土身份的再发现和再认同,可以看作是吉登斯所说的现代社会从传统认同向自我认同转变之后的一种后增长时代生态文明所需要的身份认同。现代文明日甚一日增长的身份焦虑和关于毁灭的预感,将逐渐摧毁进化论的乐观和文明社会的傲慢。在这种背景下,放弃贪婪的扩张而转向收敛、节制、精细的内卷化传统乡土式生活方式将是未来人们不得不服从的趋势。对乡土文化的归属感不仅是留守乡土的农民和他们在外漂泊的亲属“农民工”的精神家园,也将成为当代都市人的精神需要。“生态文明”概念的核心是“生态”,在海克尔创造的“生态学”(ecology)这个词中,核心词素eco来自希腊文,本义就是“家园”。从这个角度看,未来的都市文化建设中可能需要提倡的不再是“都市精神”,而是植根于乡土传统的家园意识。

参考文献:

[1][2]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24.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4][6]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4(5).

[5]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编辑 叶祝弟

作者:高小康

生态文明下的城市生态建筑论文 篇3:

人性化理念下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要素解析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人性化理念下的风景园林景观意义在于美化与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满足其对自然、生态的合理需求,只有满足这些需求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才能称之为人性化设计。众所周知,人类从自然中来,对自然与生态有天生的需求与亲近感,同时,现代化又是人类文明中不可分割的设计理念,是景观设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只有结合自然生态与人文情怀设计理念,才能营造出身心舒适的风景园林。

关键词:人性化理念;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要素解析

1人性化园林设计的意义与必要性

1.1基本观赏与社交功能

风景园林不局限于城市与乡村,其存在目的是为大众提供观赏与休闲社交功能,是集中功能性的空间设计。任何设计风格、主题或环境营造,其根本目的都是通过提高风景园林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进一步加强风景园林对群众的吸引力,为更多群众提供休闲与社交服务。

1.2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风景园林有70%的设计内容为视觉艺术范畴,对提升城市宜居环境和彰显城市形象具有明显作用。现代化城市当前致力于发展高层、大体量建筑,对城市景观与绿化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日益增长的人口,大大降低了人均绿化面积,需进一拓展城市景观设计空间。其次,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对景观园林建设生态性和人文性需求日益增加,风景园林设计要担负起提升城市宜居品质的作用。

1.3降低现代人生活压力

景观设计有陶冶情操、调节身心的治愈功能,让人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美好。通过艺术搭配、形象结合的景观营造手法,优化设计方案。充分发挥植被、景观、环境的生态效益,为城市居民创造贴近自然的休闲环境,为乡村居民创造贴近城市文明的互动空间,使自然资源与人居环境相互结合,提升居民生活和谐本质。

1.4提升园林景观的感染力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艺术搭配,是通过花草、灌木、乔木的科学配置实现,植株的生物特性、时节与颜色的联系特性,突出了周边建筑的协调性。如以红色、黄色、绿色为主色调点缀景观园林,同时,提升周边建筑观赏性与城市整体构图层次性,提升城市景观整体审美。

2基于人性化理念的风景园林设计坚持的原则

2.1 坚持实用性与情调性统一的原则

对于风景园林设计这一工作而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所以在设计期间不仅要体现整体的艺术性,更重要的是其实用性也要着重关注,保证设计的作品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还能够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总而言之,就是站在人性化的角度对设计方案进行确定,以此为基础,保证园林的实用性与情调性,将这几方面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保证风景园林最终所设计出来的作品可以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满足了人性化的需求。

2.2 坚持历史性和时代性统一的原则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对于风景园林的设计成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的历史文化会使风景园林的设计风格偏向于传统,同时历史文化也在影响着当地人民的需求,以及设计师的整体审美观念。所以在进行设计期间,设计师应当将当地历史文化作为设计作品形成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同时与人们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另外,由于时代不断的变化,设计风格和设计需求也在不断更新,风景园林也不例外,其所设计出来的作品,应当与这个城市融为一体,代表着整个城市的形象,突出城市的文化特点,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全面的对风景园林的历史性与时代性进行考虑。

3人性化理念下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要素解析

3.1风景园林边界的人性化处理

风景园林人性化的边界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點基本内容:①入口的人性化处理:园林景观的入口是沟通城市与园林内部的重要渠道,在当前,部分园林场地存在入口缺乏不方便的现象,使得大多数民众只能从草地、围栏等区域进入到园区内部。这不仅容易对园林的风景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相关单位首先需要改变这一陋习,对公园入口进行合理规划,分析人流、环境等因素,在合理的位置进行入口的设置。其次,入口处也是游人交流、休息的必经之处,因此,需要设置一定的休息设施为游人提供服务。②园林外边界的处理:常见的园林外边界处理方式包括围栏、绿化隔离带等,其中,围栏具备一定的疏离型,有碍于塑造具备较强亲和力的人性化公共场所,因此这种形式应该尽量避免。

3.2强调人和景观的统一

对于风景园林的设计而言,应当融入人性化理念,进行人性化设计,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保证人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作为设计人员,应当提高对人与地域,水资源、绿地等内容紧密结合的重视,将这些方面统一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研究,其中所提到的人与地域的紧密性,主要讲的是人与陆地空间的联系。与此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生活特点,将这些内容与风景园林相结合,有效地展现出来。另外,所谓的人与水资源的紧密结合指的是人与水的接触空间,涉及到了日常生活用水,以及园林景观用水等。设计师还要将景观设计与建筑物的整体风格相结合,保证二者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仅如此,设计师还要站在人与自然的角度进行考虑,利用不同的技术融合到风景园林作品的设计中,尽可能的保证不影响周边的生活和环境的整体情况,可以更好地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3.3风景园林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风景园林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主要包括:①道路设施人性化设计:应该重视以下几点主要内容:道路材质的安全性;铺装尺度、大小的适宜性;注重与环境相融合;注重美感的塑造。②信息导向设施人性化设计:标志的完善性;标志的艺术性;标识尺度、位置的适宜性;标志的丰富性;标志的国际性,应该适当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文字,保证能够被国际友人理解。

结语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绿肺”,对于改善民众生活质量、满足城市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解、探索和践行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不仅是美化城市,建设公园城市的需要,更是体现城市建设为人民的需要,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需要。研究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全面体现城市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思想,不断提升人们在城市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进而推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俊.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2020(12):2.

[2]王士杰,孙慧玉,姚笔正.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

作者:胡爔月

上一篇:县级党政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论文下一篇:传输技术应用下的通信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