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2022-04-2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的变革,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探索出一条契合学校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这是目前医药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才培养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才培养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自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多元化结构与平衡的视角,分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升学渠道和师资结构等四个关键方面探讨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构建设想。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下西方国家“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职业化管理需求,一些大学如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为回应社会发展需要先后开设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巨大需要与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作为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次年秋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率先试点招生,随后开设此专业的学校迅速增加,到2006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学校多达303所。与开办高校多、招生规模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高校培养目标不清晰、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健全、专业特色不明显、就业出口不畅通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该专业的社会声誉直至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解决的根本思路是对人才培养模式逻辑起点的正确认识和逻辑体系的完整构建。本文试图以多元化结构与平衡的视角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高层次有用人才,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相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高等教育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办学层次不断提高,本科阶段教育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中间阶段的教育而非终极教育,研究生教育将日益扩大并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当代高等教育的这一发展趋势,内在地要求本科阶段教育更多的体现为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相应地,本科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更多地体现为素质取向而非职业取向,传授与训练多种知识、技术与能力将成为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学习”等将成为本科阶段成功教育的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将被不断采用并成为一种本科素质教育的制度保障。

2.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势的外在要求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组织处于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之中。一方面,许多问题(无论是技术的还是管理的)的复杂性程度在不断提高,有效开展工作、解决问题需要相关工作者了解、熟悉、掌握许多领域的专门知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单一知识结构的人员将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行业新旧更替的速度不断加快,产业发展重心转换的频率不断加快,复合型人才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和较强的适应性而明显地比单一型人才更具优势,这同样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提出了要求。

3.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学科交叉、各学科知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推动学科和专业发展,这已是不争事实,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作为一种制度保证,有利于学科交叉而形成学科互补,有利于专业基础的夯实而形成专业特色,从而成为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像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兴专业,没有诸如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理论知识的支撑,不吸纳其他相关学科的丰富“营养”,就无法想象它能够茁壮成长,更无法想象它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和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构建设想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内涵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招生、培养、就业的全过程,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的一体化联动,从而形成自组织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以系统的观点,强调从招生到就业各环节的平滑过渡、紧密衔接和闭环反馈,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升学渠道和师资结构等环节。

1.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特别是毕业生的不断输出,各高等院校都已注意到培养目标设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不高,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去向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很低等。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对此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以重新审视,这也说明单一化的培养目标并不能很好地切合实际以及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就是在目前专业不成熟、第三部门发展不成熟、就业岗位接纳度不大的特定历史时期,根据各校各地实际,基于分类培养的思路,而对人才培养设定多个目标、多条路径,从而形成培养目标体系。比如把一部分实践能力强、富于创业精神的学生往企事业(含公益性企业)方向培养(就业主导型目标),把一部分有希望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往公务员方向培养(准公务员型目标),把一部分刻苦钻研、品学兼优的学生往研究生方向培养(知识发展型目标),通过诸如此类的分类培养,能够使培养目标更切合实际需求,目标达成程度也会大大提高。

2.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培养目标和分类培养思路,课程体系构成必须多元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是指课程设置不仅要有理论类课程,而且要有较大比例的实践类课程。理论类课程不仅要有体现专业性质的基础平台课程,而且要有体现多元培养目标的模块方向课程;实践类课程不仅要有课程知识运用的操作环节(如社会调查、公文写作),也要有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的研究环节(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还要有实际或仿实际工作的实践环节(如各类实习、模拟实训、社团活动)。另外,就理论类课程而言,除了开设公共(事业)管理类课程以保证专业性质与方向不偏离外,也要适当开设企业管理类实用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还要适当开设人文、理工、科普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数理演算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熟悉、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技术、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3.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

由于事业单位改革难度较大,进程相对滞后,且目前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要求还不高,人员进出受体制性因素制约,就业容量受限;“第三部门”不发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规模不大,对专业化管理要求不高;公务员考试不设“公共管理”专业门槛,相反本专业毕业生经常被挡在有特定专业要求的单位的招考资格之外,专业优势经常难以有效发挥;现行的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相近专业方向,给升学考试带来一定的专业壁垒阻碍。从而追求单纯的“出口”模式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多元“出口”模式是现实的必然选择。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就业市场上,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比就业专一性更重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强调公共精神的理念基础上,依据“管理主义”的共性特点,学生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社区、企业等在内的各类组织事务性、管理性岗位上广泛就职或升学读研,注重“出口”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从而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的良性运作机制。

4.师资结构的多元化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建立在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基础之上,关于社会领域内公共事务管理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既要以管理学科为基础,构筑起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交叉发展形成的多学科知识结(下转273页)

(上接272页)构基础,又要以适应多元化职业发展要求为目标,加强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从而构建一种动态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决定了此专业师资结构的多元化,即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来自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这群人组合在一起以团队的方式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积累,一方面可以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学科交叉和融合,推动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良性发展。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

根据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而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系统内各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使系统不断产生新的结构,从而推动系统自身功能的升级发展。如果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促使构成该系统的多元要素之间发生竞争和协同的作用,并由此建立动态平衡的机制,那么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从一种平衡态发展到另一种平衡态,则可实现专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的机制,关键是实现理论、技能与实践教学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人文社科知识与理工知识传授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专业特性突现与管理共性并具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多样化延展与特色化追求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通过这四个方面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促使“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 、“跨学科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的落实,能够形成专业发展动态平衡的机制,从而实现专业建设基调由“环境适应型”向“内涵特色型”转变,形成“公共精神”与“管理主义”的有机融合的公共事业管理独特学科体系,继而增强专业和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

2.李燕凌.拓宽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3.李燕凌,凌云.高等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9).

4.郑文范,孙萍,马立晓.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方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0,(4).

5.李业兴,郭小聪.党政部门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4,(2).

作者:潘成彪

人才培养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2:

医药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的变革,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探索出一条契合学校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这是目前医药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设置纷杂、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等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创新人才培養模式,采取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保证高质量实践教学活动的展开,完善教学质量评估等措施。

[关键词]医药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8年度贵州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GZY—JG〔2018〕29号)

[作者简介]崔竣婷(1999—),女,江苏东台人,贵州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2017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王盈盈(1969—),女,贵州贵阳人,硕士,贵州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政府治理模式研究。

1996年我国进行学科目录调整,增加管理学这一新学科门类,公共管理成为该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五个二级学科或专业,标志着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对成熟及其学科地位的正式确立。国内学者陈振明教授认为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国家或政府如何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而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学科,可归纳为公共组织(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政策科学)和公共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三大模块。公共事业管理是以公共服务的供给或民生改善以及科教文卫体为研究对象,近20年来顺应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国有4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中不乏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近80所医药类院校(包含独立院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开设较晚,发展较慢,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现实的问题。2013、2014连续两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被麦可思《就业蓝皮书》列为“黄牌专业”[1],表明当前该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时代变化引起的人才需求的改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顺应时代变化的需要,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2]。当前,医药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各高校在培养目标定位、管理制度,尤其是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不尽一致,也存在部分高校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院校的优势来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未能很好地体现专业特色等问题。因此,医药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应该在探寻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新进展、现代医学发展的新趋势有机结合。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医药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医药类院校开设该专业的优势,寻求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满足我国医药卫生体制不断变革和医药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需求。

一、医药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培养目标是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具体要求,它是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表示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层次、类型[3]。当前,由于缺乏实践办学经验,大多数高校只是简单地从字面理解教育部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方法。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各医药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尽一致,有的院校偏向于培养能在行政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有的院校则偏重于培养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医疗行业人员。不同的定位导致各医药类院校培养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医改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致实际建设过程中容易模糊专业边界,弱化专业特色。定位模糊既不利于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该专业培养模式走向成熟。

(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各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结合当前医药类院校课程设置情况,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医药类院校过度重视医学课程,医学相关课程比例占到总课时比例的40%—50%[4],忽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身是为培养现代高水平管理人才的目标。减少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开设,如行政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重要课程,这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过度增加如临床医学,解剖学等难度大的医学类课程,造成专业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降低积极性和学习乐趣。二是部分医药类院校只注重管理学基础课程,作为体现特色的卫生管理的课程开设门数太少,绝大多数院校仅开设了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基础课程,忽视预防保健学、临床医学概念等课程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这与培养高水平的卫生管理人才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三是部分高校课程教材相对落后,与社会实际发展脱节。医药体制改革、城镇医疗改革、农村医保、药品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内容,相对滞后的课程教材既不利于学生及时接受卫生管理新理念,也不利于学生日后走上就业岗位。

(三)学生实践经验缺乏,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是检验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2015年,教育部对于高校学生实践教学活动作出新要求:实习、实训环节所占课时占专业总课时比例须达到30%以上[5]。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对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由于我国对于培养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经验尚不充足,医药类院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仍不够重视。一是部分医药类院校仅以假期见习和毕业实习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要实践形式,时间较短,要求较低,不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医院及相关医药企事业单位日常管理活动。二是部分院校未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不利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些院校的教学基地尚存在基础设备不完善,信息系统落后等问题。三是大多数授课老师的实践经验缺乏,许多都是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年轻讲师或是从其他专业转型而来的,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教学经验,一定程度上影响本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6]。

二、醫药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明确自身定位,凝练专业特色

明确自身定位,凝练专业特色,是当今医药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功建设的基石。目前,党中央高度重视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对于医疗基层管理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多。各医药类院校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院校优势,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可以借鉴贵州大学的经验,在大一第二学期结束后根据学生综合成绩和个人志愿实行专业分流,通过专业选修课来设置不同的专业模块,着重培养卫生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性强的人才,突出专业特色,保持学科优势。

(二)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创新管理制度

教学质量评估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医药类院校应当重视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评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一是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学术梯队,实现学术经验共享,充分发挥教师学术潜力和学科带头作用。学科带头人应该积极召开教学研讨会议,各成员就目前教学方式分享观点,寻求最佳教学模式。二是成立专门的教学质量评估小组,定期对老师的上课情况、教学进度完成及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教师职称评定及薪资水平。三是每学期结束后,发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评价内容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等。调查结果将直接反馈给各任课老师,以便各任课老师了解任课过程中的不足,及时改善。另外,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保障良好教学质量的依据。医药类院校应结合院校特色以及自身定位,制定严格的教学规章制度,细化教学质量标准,以便对教学过程的质量作出客观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三)优化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医学类课程

作为医药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须利用自身优势,开设相关医药类课程。在对课程设置调整过程中,既要做到管理学课程与医药类课程的有机结合,也要保证两者课程设置比例的平衡。首先,应当明确以管理类课程为核心课程,加强对于管理类学科的重视程度,其核心课程应该包括:管理学、心理学、医疗机构管理等专业课程,确保管理类课程比例在课程总学时中占主要比例,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管理基础知识,同时注意提高学生公文写作、统计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医学类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基础课程,还可以适当增加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等难度小的医学类课程,利用院校优势增加该专业学生对于医药类相关知识的储备,拓宽医学知识的广度,减小医学知识的深度,并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更系统地学习基础知识,契合培养高水平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加强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据江西中医药大学“素质教育项目”的成功经验,力求改变传统的“以老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体制,加强有关实践教学活动的展开。一方面要高度注重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让老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管理知识和医学知识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以开设公管专业医学管理科研实践班,通过模拟医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让学生提前适应就业岗位。鼓励学生自主报名参加,综合学生的表现实行淘汰制度,选拔尖子学生,课程结束后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和一些物质奖励,既能锻炼学生,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与一些医药型企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用人单位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

另一方面,为了减轻医学类院校公管专业学生被边缘化的现象,提升专业存在感,可以结合医学院校的资源优势,定期举行素质拓展活动、医院经营管理模拟决策等针对性强的活动。比如,在寒暑假期间,学校可以组织该专业学生与医药类的学生共赴基层医疗组织学习,让学生了解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及管理格局,实现专业知识共享、经验互补。活动结束后,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考核,包括考勤、实践成果、实践心得等。

参考文献

[1]吴永清.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能力体系构建及培养路径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8,(16):39-42.

[2]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2):66-70.

[3]叶正平.对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再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8):66-67.

[4]顾玉林.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6,30(02):153-155.

[5]冯珊珊,王碧华,周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09):101-103+126.

[6]廖宇航.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05):50-52.

Research on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Major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I Jun-ting, WANG Ying-y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Guizhou 550025,China)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 talent training model

作者:崔竣婷 王盈盈

人才培养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高校是一门新开设的专业,就如何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从而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

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动着我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变革。我国开始了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标志的政府管理改革。政府管理的改革必然会改变政府社会管理任务,传统的管理体制也不能适应新型的政府管理要求。这时,新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就应运而生。所谓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新形成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既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也需要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了社会舞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开设的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上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逐渐深化,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会不断提高。这就意味着高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上肩负着重大的任务和责任。为此,本文作者借助调查及访谈的方式对本专业学生、教师及社会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对于如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这一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旨在推动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

2 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高校属于新办专业,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处于建设阶段,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问题上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培养目标不明确,过于模糊、笼统

笔者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访谈过程中,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目标定位”问题进行了调查,大多数受访者回答的是“不知道”。受访者认为,当前,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过于模糊、笼统。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本专业毕业生能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相应的就应有定位非常明确的专业方向,然而,当前高校并没有这些明确的专业方向的定位,致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2.2 课程体系设置不规范、核心课程不明确

关于当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课程的合理性问题,笔者特意对相关老师和该专业学生进行了访谈,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当前高校开设的课程并没有反映出本专业的特点。当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规范和指导,开设的专业课程,没有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受访者一致认为:高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虽注重了全面性,而忽视了重点性。重点性不突出即就是核心课程不突出。

2.3 师资力量不足及教学经验的缺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高校作为一门新开设的专业,“先天不足”就成为该专业师资力量的基本现状。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在原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组建的(大多来自人文社科系)。这样一来,对于怎样去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专业指导,大多都处于探索阶段,这样就造成当前高校该专业教学经验的缺乏。由于两者相互制约导致缺乏就业竞争力。

2.4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实践教学的实施会锻炼该专业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感悟理论。然而,相关硬件缺乏;再次,该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也不是很充分,校外实习基地没有得到合理和充分的利用,使得该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当前,从总体上看,高校在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上是很薄弱的,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会造成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不足。基本能力培养的不全面就会与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脱节。

3 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为培养合格性人才,高校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须做好以下工作:

3.1 专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人才培养要充分反映市场的需求

传统制度逐渐瓦解,大学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变化,这时市场在配置大学生就业方面开始发挥其基础作用。只有立足市场才能培养出与之适应性人才,此时依据自身条件,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行为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要清楚新型管理人才所必备的素质,了解了社会对新型管理人才的需求行为,高校在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方案时,就会有的放矢。

3.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有新观念是反映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能力。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变化速度对人的一个基本能力的要求。因此,高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上,除了要反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外,还应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3.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的综合能力,自学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的能力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是用人单位最看重该专业学生能力中的一种,因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是永远跟不上未来公共事业管理发展速度的,这就要求该专业学生要有自学能力。

3.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知识掌握极为重要的。实践活动不但促进了人脑的不断发展,而且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范式,行成特有的认识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就是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一些基本素质和培养该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该专业学生获得强有力的社会生存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组织该专业学生观看教学录相、情景模拟及案例分析、社会实践调查、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以及组织学生参加“SRP”等。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组织能力等一些基本能力。更重要是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应变能力以及承受压力、克服挫折的能力,从而增强社会适应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运武著,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第一版:26.

[2] 夏威著,大学生素质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第一版.

[3] 丁芸,张昕著,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优秀论文集》,2005,6.

[4] 孔春梅,李春林著,对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状的思考,由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优秀论文集》. 2005,6.

[5] http://daxue.learning.sohu.com/major_detail_138.html《公共事业管理》.

作者:刘彩霞

上一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研究论文下一篇:幼儿歌曲弹唱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