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9年创设以来,在学科建设、办学层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专业发展现状与专业发展前景之间仍存在较大落差。与成熟专业相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专业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社会声誉度不高等状况。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其社会应用性,能够很好地契合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本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1:

大学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

摘 要: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9年设立以来,发展缓慢,普遍存在专业招生困难、专业定位模糊、就业困难、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基于问卷和访谈调研的结果,对大学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些初步结论,并由此提出一些该专业未来发展建议。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调查

引言

我国高校本科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较年轻的专业,1998年我国在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才将其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两所高校首次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截至2010年,全国已有500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1]。

虽然开设学校众多,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高校本专业发展比较缓慢,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专业招生困难、专业定位模糊、按专业培养方向就业困难、社会认可度低等,上述问题急需解决或进一步澄清。2013年6月,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发布了《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按就业状况分“红黄绿牌”,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列为“黄牌”,因其普遍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可见,该专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2]。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为了切实解决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改善困难局面,需要掌握第一手数据和相关信息,特采取多种形式对该专业毕业生和相关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认真整理,希望提出的对策建议能够为今后的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学生就业等各项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研对象全面广泛,一是用人单位,包括各类性质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区等;二是某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1.针对某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某高校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目前已有7届毕业生,共354人。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收回有效问卷255份,含盖了各届毕业生,且人数分布均匀,经分析认为样本具有代表性。

(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整体来看,调研对象目前均有较稳定的工作,但工作单位性质多样,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自治组织等;有“跳槽”经历的学生较多,离职率约为38%,毕业生在不同行业间的就业比例有较大差异。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工作单位性质的就业分布

从图1可看出,外资、合资和民营企业从业比例最大,达到42%,国企次之,占27%,二者总计达到69%;7届毕业生中,符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的占总人数的22%,自主创业及其他占总人数的9%。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9%,2011届为67%”,这表明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度明显低于平均值。

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按职能划分,包含行政、人力资源、营销、财务、生产等,具体如图2所示。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数最多,约占总人数的30%;从事企业生产或政府、事业单位具体业务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21%;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3%;从事财务类工作的人员约占总人数的11%;从事营销类工作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9%;其他类别约占总人数的16%。如果从行政管理岗位的宏观定义来看,总计有63%的毕业生从事该类工作。

从调研统计结果来看,基本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的统计结果有一致趋势。《报告》显示,“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财务、审计、税务、统计,就业比例为10.4%,其后为销售(10.0%)和行政、后勤(8.7%)等”。

图2 不同岗位职能从业人数分布

(2)调研对象的工资收入情况。收入水平是反映学生就业质量及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次调研把收入水平划分成了5个区间,具体见表1。调查对象收入水平差别较大,分布不均,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工作年限不同、担任职务不同、工作地点不同等影响因素造成。

从实际情况来看,工资收入水平在3 500元以下的多为近两年参加工作的学生,职位较低;工资收入水平高于5 000元的多为工作年限在4年以上,目前处于中高层领导岗位,且工作地点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学生。7届毕业生总体平均收入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3 700元左右。

本专业2012届毕业生的调研结果显示,工作半年后月收入水平按中位数平均估算在2 900元左右。《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指出,“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月收入3 577元;最低的是教育学,月收入2 927元[3]。”对比发现,该专业毕业生工作半年后月收入处于低等水平。

(3)调研对象的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也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4]。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由就业对象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选项有“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共4项。其中,选择“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满意,选择“不满意”或“不太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不满意。

整理结果表明,对就业现状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63%;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约占总人数的37%,具体见图3。这个比例略高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出的“在就业的2012届本科生中,58%对就业现状满意”。

经统计,调研对象对目前工作感到满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好、事业上有发展前途等;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少、事业上没有发展前途、其他(主要是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不好、人际关系不好等。

(4)调研对象对各项能力的重视情况。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非常注重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为了了解大学生需要培养哪些能力,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列举出了10种能力[5],毕业生根据求职时的亲身体会和工作经验进行了排序选择,结果如表2所示。

(5)毕业生对本专业就业情况反馈。通过整理发现,约有80%的调研对象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难度较管理类其他专业学生更大,这与社会总体对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普遍反映基本一致。约有59%的毕业生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局限性大”。原因是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到具备公共管理性质的部门就业,但此类岗位制度要求“逢进必考”,且在招聘岗位中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需求极少。有21%的毕业生明确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知度、认可度均很低”,很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了解改专业,一些学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不愿意向用人单位透露自己的专业名称,而用相关专业如“行政管理”等专业替代。

就业局限性大,社会认知度、认可度低,也是前述“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的直接原因。总的来说,上述调研对象认为该专业的专业性质为其在就业过程中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

2.用人单位调研情况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研了几十家用人单位,主要涉及各类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调研主要针对各个用人单位对管理大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管理类人才培养及毕业生求职的建议等方面内容。调研对象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主,以面谈、电话访谈形式为主。

(1)人才需求方面。从企业角度来看,近年来企业校招的管理人员主要为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专业毕业生,且多数企业目前已趋近于饱和状态,部分管理职位人才招聘主要以内部选拔为主。从政府和事业单位角度来看,公共事业专业在招考过程中并不占专业优势。以2014年公务员国考为例,会计专业计划招录5 752人、财务管理专业计划招录4 747人、市场营销专业计划招录1 089人、工商管理专业计划招录1 745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计划招录621人,招录人数最少,这与地方公务员考试对专业的需求比例趋同,实际情况也说明本专业以政府和事业单位为就业出路很困难。

(2)素质要求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素质,包括个人品德、集体荣誉感、奉献精神等方面;二是心理素质,包括富有远见、意志坚定等方面;三是能力素质,涉及文字表达、沟通协调、创新、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四是业务素质,包括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等方面。

(3)资格证书要求方面。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一般有固定要求。企业一般要求如下证书:毕业证、学位证、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资格证书、所从事岗位相关资格证书、参与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证明或证书、文章获奖方面的证书等。

二、高校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建议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今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就业指导等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高校应准确定位专业培养方向,突出学生培养特色,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2.素质教育要有的放矢。针对用人单位普遍提出的“德”的要求,课程中应设置《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课程,同时补充其他途径,如做志愿者、义工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3.强化学生专项能力培养。针对学生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要专项研究,针对每一种能力的培养要求设计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培养路径、仿真环节、评价体系等。

4.引导学生考取各类证书。通过调研,明确真实需求,针对本专业学生,鼓励并尽可能帮助其考取英语水平等级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秘书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机动车驾驶证等。

5.加强实践、实训、实习环节。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毕业生提出了学生培养应该“加强实践、实训环节”的期望。针对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一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二是更新实践、实训、实习内容,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调整,各类指导大纲、指导书要切实可行。从实训的设计、执行、考评、总结完善等各环节进行改革,形成特色,持续推广。

6.深化教学课程改革。一是适时调整课程科目,使之更符合专业培养方向和特色,符合社会需求;二是针对每一门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科学设计,切实摆布好理论教学、实践锻炼、素质教育等方面之间的设计与链接。

7.实行“导师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以便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吴永生,魏巧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效果的主观调查和客观反馈[J].当代教育论坛,2011,(2):115.

[2] 张坤,黄婷,周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与成功择业探讨[J].高教论坛,2013,10(10):104.

[3] 郭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20):10-11.

[4] 邢朝霞,何艺宁.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12):42-43.

[5] 古松平,吴继,雷泳川.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探讨[J].商业经济,2014,(1):127.

[责任编辑 杜 娟]

作者:洪亮

本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2: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摘 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9年创设以来,在学科建设、办学层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专业发展现状与专业发展前景之间仍存在较大落差。与成熟专业相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专业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社会声誉度不高等状况。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其社会应用性,能够很好地契合社会人才需求状况。结合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探讨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人才培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国内创设于1998年,到2012年全国大约有500所高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专业发展方向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大跃进式”的发展并未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声誉度大幅提升,反而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专业发展面临“建设瓶颈”。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在重新审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的基础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本文主要以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状况为例,探讨多科性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一、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一)办学规模与层次不断提升

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2年开办以来,学生人数从最初的十几人到2010年后基本保持在50人以上,办学规模与层次不断提升。在专业开设初期,社会对其了解不够,许多人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社区服务和第三部门管理等,未能正视专业发展的潜力。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和定位日益清晰。

(二)学科建设凸显应用特色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生命线,做大做强一个专业需要多维并举,凝聚学科优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探索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的新路径,彰显专业的应用性特色。2006年以来,学院与宜春市政府合作,开展各项资政服务。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反腐倡廉研究、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等政策咨询中,学院都派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并建言献策。

(三)专业建设从无到有,稳步推进

2006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引进了一批专任教师充实教学队伍,学院也加大了对专业的扶持力度,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并探索在偶数学期建立教学实践周制度(时间为该学期17—18周)。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至2011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与宜春市发改委、人事局、城管局、仙源乡政府等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实践基地,目前正筹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基地。

总的来说,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虽取得了一些进步,但随着办学环境变化,和其他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样,专业发展呈现“先扬后抑”态势。同质化的培养模式使得专业发展缺乏特色,专业发展前景和现状又形成了反差较大的极化现象。因此梳理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困境,探索中国特色专业建设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困境

(一)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完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亟待进一步优化,如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教育界仍存在较大的认知分歧。从培养方案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是公共部门“逢进必考”的政策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去向未能契合专业设置的预期,大多数学生无法进入到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更多地流向到了企业。专业发展前景和现状的极化现象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未能体现出专业优势,也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声誉度不是很高。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亟須找准自己的特色,防止在同质化中迷失自我。

(二)支撑专业较少、专业基础薄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涉及政、经、文、法等领域,需要在多学科融合中找准自己的特色。但是据统计,国内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500多所高校,支撑专业多于两个的不到1/4。以宜春学院为例,2002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个方向招生,2004年开始独立招生。十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学科融合优势并未得到体现,至2012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宜春学院仍只有一个专业方向,缺乏相关的支撑专业。同时,实践教学偏弱,没有独立的教学实验室;学术交流不足致使专业发展方向的拓展“心有余而力不足”等。

(三)实践环节相对匮乏、学生实践能力急待加强

课程设置理论课偏多,应用性课程较少,不能适应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因此,学生学完后通常感到“通而不精”,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正如社会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评价——“万金油”,虽然具有了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但却没有自己的“主轴”。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应用性课程设置偏少;二是虽然建立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或是输入人数有限,或是联系互动较少,实习基地建设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三是部分同学对实践环节认识偏差,在实践教学中敷衍了事,如在社会调查实践中存在普遍的“搭便车”现象,实践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三、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路径思考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1+1”模式

结合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定位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推行“2+1+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前两学年开展专业基础课、通识课教学;在第三学年进行核心专业课学习,并在第6学期9-18周组织学生到相关行政、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第四学年第7学期1-9周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学习,并进行相应素质拓展训练,10-18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通过“2+1+1”人才培养模式可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了解自身不足及明晰自身职业发展定位,第7学期的针对性学习又能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这种培养模式相比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具有更大的优势。

(二)科学定位专业发展方向

专业的生命力和社会声誉最终取决于专业的社会适应力,只有解决“教育产品”销售问题,专业建设才有活力与生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之所以呈“先扬后抑”态势,根源于实际就业去向与培养目标一致性较低。因此,必须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多元化,顺应社会人才需求的状况。建议可以在统一招生的基础上将专业发展设置为三个方向:行政管理、社区服务、人事行政。行政管理方向主要培养党政机关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强化政治、经济、管理、财务等课程的教学。社区服务方向主要培养公益部门和基层急需的服务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强化管理、经济、社区服务等课程的教学。

(三)“内培外引”有机结合,优化师资结构

柔性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可以聘请行政、企事业单位理论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强的管理人员担任课程主讲教师或进行专题教学。这样既可以充实师资队伍,也可以提升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同时对现有师资队伍加强培训,从内部挖掘潜力,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攻读博士研究生。

(四)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想打造自身特色應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校本课程等方面着力。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主干课程彰显特色。主干课程应包括公共政策学、社会调查实务、组织行为学、社区管理、领导科学、公共行政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应用性课程。课程设置应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的特色,将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有机衔接起来,以实践教学为主,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技能。二是完善教学资源建设。在充分调研和探讨基础上,根据专业不同发展方向编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在教材编写中妥善处理专业课程体系完整性与特殊性、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统一。

(五)创新教学方法,探索社校合作办学模式

1.创新教学方法,强化互动式教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这就要求教学中强化互动式教学,如案例教学法、演讲式教学法、情境设置法等。通过互动式教学能够增强课程学习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得课程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探索社校合作办学模式。在不断提升教学内涵与办学声誉的基础上,强化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办学。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相关单位签订合同,根据单位人才需求进行“量身定做”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该单位工作。社校合作办学模式的优势在于节约用人单位招聘合格人才的成本,也提升了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与声誉度。

综上所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创新,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其社会应用性的不足极大制约了专业的长效发展。因此应在深入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并探析制约其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市场人才需求状况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余敏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危机与出路[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2):8-11.

[2]姜仁良.关于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商业经济,2009,(11):70-71.

[3]杨海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合理定位[J].网络财富,2010,(5):40-41.

[4]巩玉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10,(4):56-57.

作者:黄心华

本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3:

基于OBE理念的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摘    要: 经济社会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积极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通过建立动态平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探索实施CIPP课程评价模式,提高专业教师对教学规范的达成度等措施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OBE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專业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一、引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对接国家城乡发展对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具备应用公共事业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管理和沟通能力,处理复杂问题和危机管理能力,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丰富、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多元化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专业人才。该专业可以具体满足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等机构的用人需要。

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呼唤更科学、更富有成效的公共管理实践。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创新公共管理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队伍,成为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课题。随着我国于2014年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该协议的签约成员,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成为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该理念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产出导向”、培养“具备应用公共事业管理的技术能力”成为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新要求。

二、构建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1.对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这是国内首个关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标志着高等教育教学进入规范化发展和内涵提升的新阶段。《国标》既明确规定92个本科专业类的培养目标、适用专业范围和人才培养方向,又对各专业的学制、学分学时、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提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基本环节。对规范教学运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优化的过程中,要严格参照和落实《国标》,切实提高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度。

2.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成果导向教育(OBE)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获得成果的历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掌握的技能,以实现教育活动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OBE理念由Spada在1981年提出,已成为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目前逐渐应用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导向教育(OBE)有三方面的具体要求,包括有明确出口要求并完整覆盖、有教学环节支撑并落实到位、有考核评价制度并反馈改进。

成果导向教育(OBE)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计划(Plan) 、实施(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在计划阶段,由社会、企业、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四方主体提出针对毕业要求达成度的需求、目标和策略;对毕业要求及能力分解;确定合理全面的评价方法;配置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以保证毕业要求的高达成度。实施阶段针对各项计划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对教学成果进行充分评价。在检查阶段要对前一阶段的实施内容进行效果分析和发布结果。在最后行动阶段依据前三个阶段的结果,要求计划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修正,调整教育教学的核心能力及改进学生的学习成效,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从而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①。

三、基于OBE理念的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OBE理念,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国标为准则,严格依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充分论证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以及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此,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按照课程性质和课程对应的培养目标,可以将该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三大模块。

1.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采取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培养要求,重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学类课程、英语类课程、体育类课程的基础上,重点打造“通识核心课程群”,包括历史与文化、科学与技术、实证与推理、哲学与人生、生命与环境等类别,这些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程或以素质拓展讲座的形式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学生在各类通识核心课程中选修一定门次的课程或听取一定数量的报告,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2.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平台课涵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基本原理与理论、研究方法两大类。基本原理和理论课程以一级学科的基础课和核心课为主,包括理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等,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研究方法类课程包括信息检索、社会调查方法、公共管理定量分析技术、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统计分析等,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

3.专业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依托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和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特色而设置,具体课程包括社会组织管理、现代城市管理、城市社区治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城市危机管理、公共事业项目评估与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中国公共事业体制改革与发展等。专业课程平台既包括以特定的公共事业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课程,又有关于其前沿发展趋势介绍的课程,课程性质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

四、构建基于OBE理念的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关键问题

1.建立动态平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机制。清晰、准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迅速,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必须对社会需求做出灵敏的、准确的反应,达到供求的一种动态平衡。在专业建设中,建立两种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动态平衡:其一是社会需求调研机制,即每年抽取一定数量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组织开展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与特点,形成初步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邀请专家进行评审;其二是毕业生反馈机制,即面向毕业生抽样调查,一方面了解他们目前的就业状况与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了解他们对人才培养方案与实际运作的评价。正是通过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调查,及时调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使其在动态过程中变得更加清晰、准确。

2.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学生实践技能缺乏是当前专业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在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要强化系统意识,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专业知识和多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使课程体系更能体现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点。另外,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不同“平台+模块”及课程群的合理搭配。进一步梳理平台内、模块间课程的逻辑关系,加强课程群之间的关联和整合,强化各课程群支撑特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功能。

在划分课程群时,充分考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与技能、必修与选修等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确保课程体系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设置内部课程时,要依据该课程在课程群中的定位与功能,科学合理地设置学时、学分和考查形式,使课程体系具备系统性、创新性和灵活性,切实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要求。

3.探索实施CIPP课程评价模式。目前课程评价模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模式”,即CIPP评价模式。该模式涵蓋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四个过程,背景评价主要是评价课程教学目标的合理性;输入评价主要是评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的可行性与效用性;过程评价主要是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评价;结果评价是依据学生参加课程考核的结果,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并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措施,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持续改进。要将CIPP课程评价模式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实现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动态监控和实时反馈。

4.提高专业教师对教学规范的达成度。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一方面,通过完善青年教师带教制度和青年教师听课制度,使青年教师能够在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指导下尽快成长。另一方面,引导青年教师通过国内访学、国外访学、挂职锻炼、培训进修、参与国际会议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加强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的力度,积极探索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体制和机制,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关联,切实用科研推动教学,实现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共同提高。

五、结语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必须对社会需求做出灵敏的、准确的反应。基于OBE理念,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有助于形成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

注释:

①孙晶,张伟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的成果导向评价[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8(4):118.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姜嘉乐.走向前沿的模式创新[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3]王伟廉,马凤岐,陈小红.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和目标平台建设[J].教育研究,2011(2).

[4]龙奋杰,王建平,邵芳.新建本科院校推行成果导向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

[5]巩建闽.实施基于成果教育OBE的原因及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6).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7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项目“现代城市管理”课程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172 2002。

作者:许敏 周妙

上一篇:数学学习方法指导论文下一篇:施工阶段进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