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主要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的人民公社时期、家庭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时期以及改革探索时期这三大时期的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变迁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农村的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有所帮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1: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探讨

[摘 要]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是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滞后的原因,论述了实现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探讨了实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

公共事业管理是在特定的管理环境中,政府和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协调发展而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人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努力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1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滞后的原因分析

与十几年前的农村基本无公共事业相比,这几年,农村的公共事业已有很大发展,但其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①基础设施有人建无人管;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人才流失严重,无法满足农民教育和健康要求;③社会保障基本没有,农民后顾之忧难消除。

针对当前状况,多数学者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方政府不重视

片面的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政府行为导致很多地方政府把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以及如何保障充分就业、消灭贫困、保障健康、机会均等、社会公正、环境优良等事业置于政府行为的次要位置,甚至不管不问,这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

1.2 发展战略严重偏差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实行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政府把大量的公共资源投入城市。在农村,本来应由政府承担的乡村道路、居住环境的改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基本上由农村基层政府和农民自己承担,导致城乡公共品供给存在巨大差距。这种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1.3 决策体制落伍

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使农民与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政府工作人员围绕自身的利益发展公共事业最终造成农村公共品、公共事业供需结构的失衡,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1.4 公共事业发展主体和渠道单一

当前,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事业发展的筹资主体被单一地归结为政府,而通过市场和其他渠道筹资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资金很难筹集,严重约束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1.5 约束监督机制缺失

农民自身受文化知识的限制,既缺乏民主监督的意识,又缺乏民主监督的能力,对农村公共资源的筹措、使用和管理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导致本来就来之不易的公共资源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2 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为了有效地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高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保证农村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对公共事业管理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是缓解农村现实问题的需要

长期以来“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管理体制和倾斜政策,导致了我国农村的积贫积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呈现明显的“短腿”。从农村的现实出发,为实现中央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就必须按照公共管理均等化的原则,全面实施公共管理创新,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2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迁,我国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呈全方位膨胀扩张的趋势,人们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并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为广大农民的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2.3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是根本改变农村发展模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完成了国家建设重点从政治到经济的转移,逐步坚定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决心,但是,“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发展模式得不到根本转变。科学发展观全面回答了“如何发展”这个问题,这也意味着我国的体制改革将步入一个以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时代。要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必须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为中心,彻底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3 实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是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应针对以下路径依赖综合治理。

3.1 建立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绩效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一元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要彻底改变农村公共事业落后面貌,应废除城乡一元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建立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3.2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体制

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是我国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绩效不高的体制原因,是农村公共产品供求脱节、供需矛盾突出、供给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目的就是使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高度集权管理转向多元治理,由管制转向服务。

3.3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经费保障机制

(1)依法确保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财政性经费投入

依法落实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财政性经费的增长。如果政府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不加大,就无法满足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必需的财政经费,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就无法落到实处。合理调整政府财政投入在农村公共事业内部的配置,首先,要重新配置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现有财政资源,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基础性公共产品的财政投入;其次,加大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公共产品财政投入。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力度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加大不发达地区农村的财政投入比重,包括加大直接财政投入、财政补贴、国债资金支持的力度。

(2)拓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融资渠道

政府要充分利用减免税收和给予信贷优惠等政策,调动企业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生产的投入。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非政府组织筹资在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投入,弥补财政资金投入的不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引导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尤其要加强舆论引导,使更多的社会资金通过非政府组织进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3.4 稳步推进乡镇政府机构改革

(1)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

努力建立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要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适当调整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努力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精简机构和人员

严格控制乡镇领导职数,综合设置乡镇内设机构,从严核定和从紧控制乡镇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妥善做好乡镇分流人员的安置工作。

(3)建立高素质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精减人员,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革乡镇政府的用人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制和落聘淘汰制,严把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

3.5 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为确保绩效评估有序实施,分层级建立政府绩效评估领导小组。可从乡镇政府管理的业绩、成本及其内部管理等多个维度来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一般来说,绩效评估指标可由通用指标和特色指标两部分构成,通用指标是适合所有乡镇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特色指标是指根据乡镇的实际所特定的个性指标。建立健全评估制度还应该科学选择绩效评估的方法,综合运用指标考核法、公众评议法、察访核验法等方法,力求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全面。

总之,农村公共事业涉及广大农民的共同利益,旨在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要改变农村公共事业落后的局面,除了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外,关键在于实现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从而有力推进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静波,索志林. 中国城乡公共事业管理比较研究[J]. 商业研究,2008(3):204-206.

[2]李同彬.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 农村经济,2006(8).

[3]张勤. 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J]. 中国行政管理,2006(7).

[4]彭国甫,鄢洪涛. 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途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2):12-16.

[5]王为民. 论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和管理[J]. 经济与管理,2006(7).

[6]张润君. 合作治理与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J]. 中国行政管理,2007(1):56-59.

[7]D. Kettle. Sharing Power 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s. Washington,D. C;Brookings Institution,1993,22.

[8]陈又中,陈伟东. 国家与公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能定位[J]. 新华文摘,2006(12).

[9]彭国甫. 构建地方政府有绩效评估体系的三个根本问题[J]. 湘潭大学学报,2007(4):76.

作者:杨金含 吴薇娜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2:

关于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变迁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的人民公社时期、家庭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时期以及改革探索时期这三大时期的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变迁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农村的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 改革探索

一、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

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又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简单来说,人民公社是以互助组为组织起点、经合作社发展而成的,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上面,从性质上来说党和政府通过倡导、鼓励、扶持以及强制等等手段为了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能够达到共同建设的目地采取的一种措施,人民公社的出现在我国解放初期的农村发展方面,有效地解决了提农业生产工具以及农村基本公共设施的众多问题,以及提高了农村农业生产的效率。

从1956年我国的农业社会的三大改造的基本结束,党中央开始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各项政策。在在这期间我国的农村建设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大跃进”时期农村的跃进发展是基于农业生产条件,为了对农业生产所需农村公共事业如水利,农村社办工业以及大炼钢铁等进行建设,农村开始组建公共食堂、学校以及农业技术学校和民兵组织的,这使得我土改时期的农业社组织逐渐成为了兼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的农村基层实体也即是农村人民公社,1958年10月,我国的农村热门公社化基本形成,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正式进入了人们公社时期。

人民公社时期,包揽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从有利方面来看,在初期确实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以及起到了稳定我国农村社会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这种并取消了自留地,压缩了社员家庭副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民公社时期的公共事业的管理是我国农村的典型模式,对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

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时期

1978年,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大会上基本确定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体制为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体的体制。这也是为了解决人民公社在农村发展中并取消了农民自留地,压缩了社员家庭副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整体发展的缺点制定的解决措施。这种以家庭为主体的经营方式,不仅能够达到分散以及统一经营的相结合,同时还能够适应农村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进程生产的发展需要,这是合作经营中新型的家庭经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其本身的性质来看属于个人的行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核心,以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农村实行分户经营,也即是让农民获得土地的经营自主权,自负盈亏,这从而使得激昂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的结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达到了提高农村发展的目地。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推行单位后期以后,由于农村农户家庭经营层次提高相对于集体统一经营层次优势,这使得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集体经济发展的薄弱导致了财政的困难,从而无法对农村公共事业进行完善的管理。

家庭联产承包时期,这种以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经济小生产组织形式,优势在于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在农村的公共事业管理如农村基础设施,水利,道路等等发展方面却是有着较大的阻碍作用的,这表明农村发展中的小生产的组织形式是不利于农村在公共事业方面的发展。

三、改革探索时期

2003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我国政府工作重心再次的放在了农村的全面发展之上,以2006年取消农业税,进行中央财政补贴为标志,对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多年来出现的一些弊端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就农村的发展情况而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经济发展的30余年确实极大的改变农村的发展情况以及使得农村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该种体制在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和发展方面却是不能满足目前农村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为了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加快农村的全面发展的脚步,对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改革以及创新是必要也是必须的。

在中央财政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的农村倾斜政策的支持下,去探索以及制定适应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运行的新模式,这也是我国在农村改革的中重要目标和内容。改革实质就是探索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政府与农村经济市场以及政府与农村社会的关系状况。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现在是在改革探索时期,没有成形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模式。所以,要加快探索的步伐就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去寻求能够达到兼顾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公共事业管理的新模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就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变迁的分析看来,人民公社时期是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奠基时期,家庭承包经营时期是促进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成熟的时期,但与我国的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和发展存在这内在矛盾。目前,我国在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方面处于改革探索时期,也即是要探索出能够兼顾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新模式,这对于我国的社会来说是有者极其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云,程杰林,等.浅谈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3.

[2] 江小華,于玲,等.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 陈吉元,等.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3.

作者简介:白璐(1992-),女,辽宁省盘锦市人,渤海大学文理学院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编辑:陈岑)

作者:白璐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3:

扶贫开发中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 要] 贫困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人类个体差异,政治、文化、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均衡及地理自然生态条件的巨大差异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长期以来,“三农”问题都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而贫困户则是解决这一核心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对扶贫开发中农村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展开深入探索,并找寻出相应对策,则能一定程度加快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推动农村社区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扶贫政策;扶贫开发

我国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在数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自十六大顺利召开后,党将更多目光和精力投放在了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上面,大力推动新农村的建设,连续5年印发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1]。然而,目前依旧存在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农村良性发展,有着过去计划经济烙印的农村公共管理机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稳步发展,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并且,因为公共管理不到位,导致农村地区宗族势力蔓延,封建迷信活动冒头,这些都会较大程度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阻碍和谐农村的构建。由此可知,为了突破农村治理困境,进一步优化乡镇治理机构,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因此,研究扶贫开发中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困境及对策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扶贫开发中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所面临的困境

在参考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融入笔者个人体会,认为扶贫开发中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一)主体层面的困境

具体而言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是,相关管理部门未能良好协调。我们知道扶贫开发包含了农户生活的多个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涉及范围,因此,要想公共管理事业取得良好成效,需要各部门间加强合作,良好协调。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地方政府简政放权进度缓慢,致使各部门配合度低,特别是扶贫开发过程中的资金、项目、人力,没有形成工作合力,集中效用未能发挥出来,进而给扶贫开发的有序开展形成了很大影响。二是,人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部分扶贫人员缺乏良好的公共管理意识,主要体现在具体扶贫环节的权责承担与管理、扶贫资金运用及扶贫任务执行等方面较为散漫。甚至部分扶贫机构人员不知怎样使用扶贫资金,使得扶贫资金被闲置,影响了公共资源的利用率,给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形成了影响。

(二)管理内容方面的困境

国家强调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等多项内容的协调发展,但当前部分地方政府在扶贫开发实践中,过度重视建设基础设施,无法真正有效利用扶贫资金。并且,个别地方政府扶贫工作的开展,仅是考虑到自身的“政绩”,并正确认识到自身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为了能够使扶贫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就选择在一些有着较好交通、基础条件相对良好的近郊地区展开扶贫[2]。如此一来,使得原本应该获得扶贫支持的地区得不到相应支持,进一步扩大区域性贫富差距,这无疑与扶贫开发的初衷不符。

(三)管理对象上的困境

这一情况主要体现在扶贫对象缺乏参与积极性。贫困人员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中心,倘若没能满足扶贫对象的需要,那么也将直接影响到公共事业管理的实效。即便,我国扶贫工作实施已有时日,国家在医疗、教育、就业等诸多方面,都予以了贫困人员一定扶持,但仍有部分扶贫项目开展困难,如资金较大、需要农民自筹的项目,面对这些项目农民参与度低,不能积极配合,从而影响了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实效。

(四)管理目标方面的困境

主要体现在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并未严格的考核和控制管理目标。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涉及范围广,倘若着手扶贫开发中,缺少明确的管理目标,且考核和控制方面缺失,那么扶贫开发工作就将受阻,甚至导致公共管理行为出现混乱,从而降低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成效。

二、促使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走出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密切各部门的合作交流,强化扶贫人员素质

为了使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取得更为理想的成效,在扶贫开发中政府各部门之间应加强配合、交流,积极提出各项改进建议,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服务质量更佳。对此,须对管理机构进行规范,理顺各级权责,若要展开跨部门合作,协调与管理工作须由主办部门负责。与此同时,要重视扶贫开发过程中扶贫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通过定期培训活动的开展,保证扶贫开发活动能够规范进行。并且,要始终坚持“严出”“宽入”的原则,“宽入”就是主体构成要多元,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分流人员、大专院校学生等,同时,还应有多样化的选拔形式,他荐和自荐。“严出”,则是重视选拔程序和过程的公正性、规范性及严格性,最大程度避免出现任人唯亲、徇私舞弊等情况,确保选拔结果的公正、客观,并及时将结果公示给社会媒体。关于存在的人才错配问题,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引入前,应根据岗位需求确定人员的专业要求和数量,以免出现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人员冗杂,确保人尽其才。

(二)加快扶贫政策执行机制的建立,避免管理形式化

在扶贫开发工作实践中,扶贫政策执行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成效得到有效提升,使形式化行为得以减少。在着手扶贫政策制定过程中,对于贫困人群的监督要积极接受,并且,政策执行须密切围绕相关原则,如公平、公开等,保证农民对政策内容足够了解,实际上此过程,就是落实民主管理的过程。

(三)健全扶贫动员机制,加强整合农村公共管理资源

第一,政府扶贫资源动员主体的地位须明确。唯有将扶贫开发中的资源动员工作落实好,才能确保各项惠民政策与扶贫资源能够落地。首先,政府应积极动员企业、社会各界、职能部门、政府各部门参与到扶贫开发工作,发挥好自身资源动员的主體作用,依托有效的资源动员,进一步整合扶贫资源。并且,优化扶贫资源,应在扶贫规划明确的前提下,如此才能使扶贫效率得以提升。其次,做好贫困人员的动员,不断强化他们做主体、当主人的意识,使贫困地区的种种资源,在资源动员的作用下得以良好调动,如组织、技术、劳动力、传统文化等,然后将之和外部输入资源进行连接[3]。通过资源动员,实现扶贫资源效率的提升。第二,扶贫资源动员长效机制的建立并完善。一方面,对于扶贫中的资源动员,要从资源输入主体的角度展开审视,首先任务就是要尽可能使贫困地区的发展需求得以满足。另一方面,在科学扶贫政策制定及中长期扶贫规划编制中,须充分留意贫困人群的基本特征,综合考虑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如此才能衔接好扶贫对象资源动员与扶贫资源输入方资源动员。另外,支持资源合理开发使用,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贫困地区发展予以大力支持,使贫困人员能够真正在资源开发中受益,建立起群众长期受益机制,能够对资源开发利用中长期受益。

(四)明确扶贫开发目标,完善扶贫考核机制

在扶贫开发中各地须密切联系自身实际,对目标进行明确。具体而言,第一,对以党政一把手为中心的负责制做进一步加强,落实好地方扶贫工作与国家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第二,在拥有一致目标方向的基础上,互相配合,环环相扣,使目标体系统一,有效分配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旨在取得更为理想的扶贫工作实效,达成既定目标。第三,围绕绩效评估的主线,完成扶贫目标责任制的合理建立,量化各个工作人员及部门的目标责任,分期管理扶贫工作,在期限时间内考核具体工作。并且,在关注目标责任制落实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奖惩的作用,注重建立并完善奖惩机制,针对存在违纪行为或既定目标未达成的展开相应处罚,对完成既定目标的人员或部门予以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结语

总之,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在扶贫开发实践中,采用以上对策,能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得以相应解决,从而实现扶贫目标。然而,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推进,也会有新问题的出现,这便需要相关人员积极参与进来,不断总结经验和探索对策,不断提高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确保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张柯,江坚聪,王明明.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优化对策[J].卷宗,2019,009(006):288.

[2]白玛次旦.从经济绩效看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变迁[J].山西青年,2019(005):267.

[3]邢坤.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风景名胜,2019(4):230.

作者:罗炫

上一篇:物权法对会计确认论文下一篇:音乐校园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