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公共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培养一流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新时代内涵式发展的最核心的标准。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经历了30余年发展,由于学科研究之目的与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成为学人的时代使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才培养公共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人才培养公共管理论文 篇1: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创新途径思考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模式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也开始引入“互联网+”模式,转变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针对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可以基于“互联网+”背景,通过完善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寻求创新的教学途径、整合多渠道的师资库、利用丰富的“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等措施,创新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公共管理学;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一、研究背景

在2014年首届互联网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互联网也是政府施政的新平台。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实现在线服务,做到权力运作有序、有效、‘留痕’,促进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互联,提高政府应对各类事件和问题的智能化水平。”近年来,“互联网+”风暴席卷了社会各领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创新”一詞带入人们的视野。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创新,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思路、创新教学手法、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思维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方向。

公共管理学科旨在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中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刻板,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创新意识,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够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公共管理人才值得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

二、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一) 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发展过程

公共管理的实践在我国虽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门学科,公共管理学科19世纪20年代才从西方引进国内。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首次增加了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是此目录中的新增专业,其中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4个专业。1999年开始,为响应国家号召,诸多高校实施了扩招,在1999-2009年十年间,我国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院校增加了上百所,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此阶段蓬勃发展,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12年,教育部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新目录中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增加了一个本科专业——城市管理专业,同时将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等专业统一合并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将公共政策学和行政管理合并为行政管理专业。截至2018年,开设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院校分别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468所,行政管理专业387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50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89所。总体来看,在2009-2018年十年间,由于社会认可度降低、就业率不高等原因,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并没有较大增长,甚至有部分高校取消了个别公共管理类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

(二)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不规范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由于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发展时间尚短,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充足的公共管理师资力量和学科平台,基本都是依托于原有的其他专业和学科的基础而设定的,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或医学等,因此出现了各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方向不一致的现象。例如,师范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偏重教育管理方向,医学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偏重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农林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偏重农业经济管理方向,财经院校偏重经济管理方向,综合院校则偏重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或社会学等方向。这就导致了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专业性较弱,学生不清楚要学什么、可以学到什么、应该重点培养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对自己今后的毕业去向感到迷茫。

2.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公共管理类专业是一门需要理论加实践,并且实践重于理论的专业,然而,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中基本原理类课程的课时就占到总课程课时的50%以上,实践类课程的课时占比却不到20%,校外实习也是流于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方式,简单地将相关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忽视知识面的拓展,缺乏案例教学,考试形式也是单纯的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用于实践教学的公共管理实验室是培养公共管理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条件,然而大部分高校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并未建立公共管理实验室或实验室设备陈旧,这一系列问题造成了公共管理类人才实际应用能力偏弱。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敏感问题的多发期,对公共管理类人才有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公共管理复合型人才。然而,大部分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分析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不高,这无疑导致了许多用人单位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工作满意度较低。

3.学生和社会认可度较低

在“入口”方面,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招生规模虽日益扩大,但因管理类专业普遍重理论轻实践、专业化程度弱,一直被大众认为是冷门专业,因此很多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第一志愿填报率很低,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第一志愿填报率甚至为零,很大一部分生源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加之很多高校有跨类转专业的机会,一批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会在大一大二时选择转入其他热门专业,所以即使入校后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仍未提升。

在“出口”方面,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就业去向一般为政府与公共管理部门,那么学生就需要参加各级统一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但这类选拔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超高考,能挤过独木桥的毕竟是少数;而剩余的大部分学生将再一次弱化他们的专业存在感,进入一些专业不限的“万金油”岗位。

借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中的“壁垒”分析框架,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现状处于“进入壁垒很低而退出壁垒较高”的尴尬境地,很难显示出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互联网+”概念及影响

(一)“互联网+”基本特点及时代意义

“互联网+”通俗来说,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高度,是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实践的结果,通过推动社会经济形态不断地创新发展,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大的可能性,利用各类新媒体和大数据,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的六大基本特征。在“互联网+”思维影响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政府工作和公共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主题,“互联网+”所倡导的相关理念将对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产生重要影响,也将成为中国公共管理创新与改变的新导向。

(二) “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互联网+”的技术支撑,有助于建设智慧校园,提高数据采集的动态化、微观化,“互联网+”系统可以更加深入和多元化地进行数据处理,使高校的教育和管理更加彰显人性化、科学化,使师生交流不再受限,集思广益,形成上下合力,使高校實现民主化治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信息化建设在稳步推进,管理效能也在不断提升,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学方式方法得到了创新。

(三)“互联网+”对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新挑战

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部门为实现公共利益,针对公共事务而开展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类专业肩负着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互联网构建了一个新型的网络社会,人人都是自媒体,对政府公共管理的监督权和话语权逐步增加。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受到挑战,政府的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大数据是“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之一,这就要求公共管理类人才必须具有采集数据、甄别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必须熟练运用相关计算机软件,然而这恰恰是大部分文科出身的公共管理类毕业生的短板。因此面对新的挑战,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公共组织或部门对人才的需求,高校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型的实践应用型公共管理类人才。

四、“互联网+”背景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一)完善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离不开科学性、战略性、长远性的顶层设计,高校要制定人才发展目标,将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计划纳入战略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发展构架。高校应根据“互联网+”的时代特征,抓住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条件,理清专业思路,突出特色优势,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的战略规划,加强调研,鼓励全员参与,提高决策的透明化,保证制度和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高效性和科学性。

(二)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是复杂多变的,容易遇上专业外的问题,这就需要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增加多元化知识的学习。高校应适当调整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设置,实现知识的跨界融合。另外,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在公选课方面选修其他类课程,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做到一专多能,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合理调整理论和实践的学时比例。根据学制、总学分学时的要求,合理精简理论课程的比例,增加综合实践和社会实践课程的比例,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三)寻求创新的教学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课前考勤点名、课中照本宣科、课后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将现代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授课过程中,比如对分易课堂、亮考帮等交互式教学平台,借助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等交互工具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讨论。教师讲授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弹幕提问,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兴趣和课堂效率,真正做到“互联网+教育”。考试形式也不要局限于固定的闭卷形式,可以通过上机、口试、论文等其他形式来考核,不只是简单地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而是考查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同时,高校要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建设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立校内实践平台,构建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将在书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并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书本知识,打造“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环模式。

(四)整合多渠道的师资库

“互联网+”时代各类资源得以共享,高校的人才培养也应构建师资共享模式,将校校之间、校企之间、校政之间的师资整合利用,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理论师资与实践师资的互补。高校可定期选派教师进入政府和企业学习,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培养校内实践型教师。同时聘请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业中公共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到学校开设专题讲座,或外聘他们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其次,高校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互派本校教师到对方学校进行交流访问,多渠道实现师资的优化共享。

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高校应协同多元力量,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强化师资力量的整合和优化。

(五)利用丰富的“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

“互联网+”政务信息是指电子政务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高度融合,各级各类公共管理部门在“互联网+政务服务”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信息资源,这些资源的价值远超任何一本教材或参考书目。其次,“互联网+”政务信息获取途径便捷,通过政府网站、移动政务平台、政务微博等载体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更新速度也很快。

按表现形式划分,这类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按内容属性划分,分为政策类资源、数据类资源、案例类资源等;按开发程度划分则可以分为原始型资源和挖掘型资源。以案例性资源为例,丰富而真实的案例,为教师广泛使用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讨式教学提供了现实条件,学生也可以通过案例资源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之外可以自行研究和探讨,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各高校应合理挖掘和利用“互联网+”政务信息资源,进一步创新教学手段,改善和提升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为高校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由于诸多原因还未能完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节奏,各高校联合多方力量共同致力于人才培养途径的创新,才能为公共管理岗位输送更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华业,张雪茜.新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2018(20):38-39.

[2] 洪富艳.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7(19):293.

[3] 龙文庆,欧书阳.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培养对策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19):49-50.

[4] 朱燕.“互联网+”政务信息中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及其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8(4):95-98.

[5] 耿永志.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2):68-70.

[6] 张晓凤.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6):91-92.

[7] 米加宁,贾妍,邱枫.互联网+时代的公共管理学科[J].中国行政管理,2016(5):152-153.

[8] 邱成岭,安俊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分析——新情境下学生就业前景分析视角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6):108-110.

[责任编辑:刘凤华]

作者:单盈

人才培养公共管理论文 篇2: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摘 要:培养一流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新时代内涵式发展的最核心的标准。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经历了30余年发展,由于学科研究之目的与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成为学人的时代使命。鉴于该学科目标体系、人才建设与教学培养等方面存在分散与统一、传统与现代、队伍建设与专业设计、理论空洞与时代要求四个矛盾,依据“新文科”建设理念,结合公共管理整体化的时代课题,提出教学型、科研型、职业型与技术型四维度的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文科;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

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2016 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其中,“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在此背景下,本身就兼具多学科特点的公共管理专业,更应该着眼于大门类、宽口径,从而推动人才培养目标向符合学生发展需求、适应社会需要转向。

一、公共管理学科目标与时代要求

公共管理专业前身是行政管理学科,其诞生的标志是1887年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政治学季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其中,威氏提出,“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了解:首先,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和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这一观点,为以后行政管理乃至更为成熟的公共管理专业之发展、成熟与更新提供了研究指针。中国公共管理专业经历了1984年的行政管理学科重建、1990年代公共管理学科研究范式转换、21世纪多元化发展理路。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专业已经成为拥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等19个二级学科的门类齐全、种类健全的学科体系。与整个20世纪自然科学所经历的从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相类似,步入21世纪后,人文社会科学也经历着一场从高度分化向多元融合的发展态势。舶来于西方的公共管理研究,范式转换,具有公共权力重新体认、公共服务市场转型、公共部门界限扩展、市民社会重新定位、民主治理政道革新的范式定位与公共事务亟待革新的严峻现实呼唤公共管理改革的双重要求。公共管理专业内涵的多个二级学科构成了当今中国所涉公共部门与公共事务管理学科的方方面面,实践中,这些学科及设置课程与政治职能部门基本形成对应关系。然而,复杂的世界局势、期盼已久的行政体制改革与“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尤其是广大民众热切期盼的公共管理绩效提升,这些都要求我们公共管理学人必须掌握变革时代的学科发展态势,不仅要做好理论先导,更要服务公共管理实践改革的迫切要求。

二、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改革的背景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等要求,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等指导思想,公共管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应该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能运用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从事管理、服务或科研工作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但现有的公共管理学科目标体系、人才建设与教学培养与现实需要严重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分散与统一的矛盾

森严壁垒的二级学科与大部制改革实践相背离。目前,公共管理二级学科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高等教育管理、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航运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等19类。在专业设置上多数高校呈现出以行政管理、教育管理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主的专业发展趋势,少数985高校将上述专业分别设置在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城市环境学院以及工商管理学院等,这些学科在象牙塔内部已完成精细化分割、鸽笼式分布的存在形式,人才队伍招募与建设、科研团队组建、学科之间关系表现为分散化、原子化态势,简单地说,就是各自为政。2008年启动的大部制改革方案要求各级政府在部门设置上,将职能相近、业务趋同的事项尽量集中,避免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最终实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如前述,提效降耗正是公共管理学科创立、研究的初衷,学科建设、团队建设没有为大部制改革的现实要求服务,没有考量如何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资源,导致从根本上背离了学科创立的目标。

(二)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延續传统的课程设置与快速更新课程时代要求的冲突。1926年,美国学者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行政学教材:《行政学导论》。该书编写体例在我国一直沿用,而且很多国内专业教材,诸如《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教材基本沿用国外几十年前的教材编写成例,教材从纲目到具体内容充斥国外教科书的话语体系、行政语言学的思维逻辑,特别是有些理论内涵在我国公共管理实务中缺乏场域,往往沦为空洞。较好的教科书一般配备国内案例或辅之以案例导读、理论前沿等课程进行体系化配置,但是,名校的专业教育与学生管理往往依托于高智商的学子,一般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安排因缺乏高精尖的学科人才而仅仅是借助于教材的话语体系,无法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践技能提高等提供良好的助理。当代中国国情复杂多变,要求学者针对现实问题不断推陈出新,如政府结构与公共组织理论与实际的反思、公共服务方式的创新、公共职能发展趋向与部门科学设计、城乡管理的一体化等问题需要在课堂上有深度体现。简而言之,现实在变,我们不能墨守成规。

(三)队伍建设与专业设计的矛盾

公共管理专业在我国仅有30余年的发展史,历史短、积淀浅、研究能力薄弱、缺乏适应当今国内亟需的实务型与理论前瞻型人才。自1980年代初,我们一直延续西方理论在国内高校传播,如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这些前沿理论与中国实际相距较远,我们的人才队伍缺乏对本土化问题的理论化、系统化挖掘。此外,普通高等院校因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化,往往所学与所授脱离。当前的专业课程设计上,与实际脱钩、与应用分离、理论重于实践的问题相当突出,甚至有人提出“公共管理专业的特殊性,无法到政府机关实习”的困惑,我们要深思课程设置要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需要、符合学科发展规律。专业师资队伍必须思考专业问题,必须钻研专业设计的科学化、理性化、系统化与应用化问题。简言之,南辕北辙的师资队伍与亟需改进的专业课程之间到了必须革新的地步。

(四)空谈道理与经时济世的矛盾

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道理过多、讲抽象问题过多的問题,在概念、性质、特征、意义的陈述上往往耗费过多时间,尤其很多高校在公共管理二级学科设置上更喜欢哲学化的教育思维,在研究上更是偏好行政哲学、政治哲学的学术用语,这样将实务性学科带入形而上学的抽象空间。我国公共部门从改革开放至今一直进行变化、革新、重塑与创新的现代化过程,公共组织、行政流程、行政法规、人力资源、管理心理等方面都需要公共管理学科高屋建瓴地思考如何以培养创新型公共管理学科队伍人才、专业学生培养为方向,为创建和谐的现代社会培养新型公共管理人才。

总之,分散的、碎片化的、僵化的、落后的公共管理学科设置,缺乏足够专业的师资队伍,需要高效能地整合公共管理学科向大类方向发展,起重工,大类人才队伍建设是核心。

三、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调研对象的定性分析,我们提出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的四类模式。

(一)教学型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以公共管理“元理论”的建立、拓展作为学科整理、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元理论”是指通用于所有公共管理专业二级学科的公共管理哲学、公共伦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的指导性的纯理论。应用前景体现在对国内现有公共管理院(系)的教学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精炼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性保障。课程安排既要体现公共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相关相近专业的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程的前轻后重的一般规律,又要在缩小基础课课时安排与增加主干课课时之间寻求规律性平衡。教学型大类人才培养模式适合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重点高校设置,其目的在于培养优秀师资、推展特色理论、建立理论高地,形成统摄全局的公共管理专业整合性学科体系。专业学生培养以纯学理性、学术性作为培养方向。

(二)科研型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该类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体现为自然科学的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理路两个维度。从公共管理专业的自然科学研究出发,主要体现在为地方政府、政府各类职能部门,尤其是建构公共事业单位、公营单位提供管理调查与预测、公共管理软件设计等研究和横向课题类服务研究与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出发,主要表现在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研究、产业结构政策研究(公营产业结构安排与调整)、行政法学研究等,以及上述的系统化研究等。专业学生的培养基于自身兴趣,可以自主决定与学校导向结合,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两条科研型培养路径。

(三)职业型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该类模式基本思路是仿效法国巴黎国家行政学院,组合培养公共管理师资队伍,专门应用于公务员在职培训,以及服务于为公共管理门类专业人才与公共部门招聘录用需求相互衔接,培养本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团队精神等能力,在推进公共部门(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等)与学校、二级院系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提升教师的职业化培养水平和学生的职业化学习意识。学生培养对象既可以在职培训学员为主,也可以培养优秀的公务员后备队伍为主。

(四)专业化或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前景体现为公共管理门类专业人才在相关就业市场的专业化水平和竞争力,具体的专业化、技能型培养一般表现为公共政策与相应产业政策的创新制定能力,公共事业民营化的招投标与次级市场融资能力、公共服务的智能化管理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中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保养的技能培训能力等。

在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文科旨在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形成对人和社会的正确认识,从而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因此,在“新文科”建设扎实推进的今天,更应当注重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向大类培养转向,并逐步优化这一模式,在传统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创造适合学生成长需求、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J].政治学季刊,1887,(2).

[2]  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  吴岩.一流本科 一流专业一流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

[4]  王铭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3).

[5]  王小春.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2).

[责任编辑 兴 华]

作者:颜冰 郑克岭 史春媛

人才培养公共管理论文 篇3:

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大量的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地方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在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尺度,应在坚持公共性、系统性、实用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构建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系统化、评价方法科学化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5.024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应根据人才理念和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加大人才评价质量改革的力度。要树立新时代的人才观,建立科学而又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构建由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探索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积极改进高校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围绕学生的品德、能力、业绩等多个维度,建立起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是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发展和改革的首要任务。

公共管理类专业是适应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需要,借鉴国外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功经验而设立的。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大都设立此类专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表明,公共管理類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等5个专业。由于开设时间不长,该类型的专业人才培养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主要围绕专业目标的定位、理论教学的规范设置、实践教学的完善等环节开展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而对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却关注较少,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研究不深入、不系统。因此,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评价研究,构建一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对提高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加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一)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其培养质量评价,首先要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应用型人才有别于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侧重于运用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与技能型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注重知识、素质和能力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尽管目前对于何为应用型人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大多数人认为,应用型人才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品质,具备较为宽厚扎实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在相关领域从事具体的业务和综合管理工作[1]。

依据教育部本科教育专业目录(2012版)中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地方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要较系统地掌握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是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公共管理实践能力;四是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五是能在地方公共管理组织从事具体业务和综合管理工作。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旨在培养能在地方公共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其所具有的特征表现为4个方面。

1.公共性。公共性是公共管理实践的根本内涵,涉及到公共管理者行为的基本价值取向。应用型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首先是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应用型人才,其行为特征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所学知识具有公共性,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其走向公共管理工作岗位后的工作立足点和出发点都是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

2.复合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该目标就必须培养大量公共管理人才。国家治理涉及到的问题十分复杂,涉及到规划的制定与落实、各种资源的组织与协调等复杂过程。这种治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公共管理类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复合性——既要具备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复合性知识,还应该具备概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各类管理技术能力。

3.层次性。公共组织可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所面临的问题也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公共组织的设置和公共问题的层次性,决定了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在素质、知识和公共管理能力上因其所处组织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层次要求。处于组织高层次的管理者应该突出其概念能力,也就是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的能力;基层的公共管理者应该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处于中层的公共管理者要突出其沟通协调能力[2]。

4.动态性。公共组织面临的公共问题多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公共管理类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要与时俱进,呈现出动态特征。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综合教育部对公共管理类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这样界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较系统地掌握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能到管理类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或者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地方公共部门以及中小企业,从事具体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体系

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而人才培养质量管理领域的依据就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质量标准体系确立的依据就是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相关地方院校要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自身办学条件与特色,建立一套属于自身的质量标准体系。构成该体系的指标系统应该包括一般性的通识素养和专业性的职业素养。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通识素养和能力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纪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信息应用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主要包括8个方面:(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有进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2)掌握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4)掌握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需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机应用能力;(5)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6)了解公共管理领域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7)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高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道,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目前,国内对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缺乏系统研究,在实践领域主要是采取与其他专業应用人才相近的评价体系,一般包括外部评价体系和内部评价体系。外部评价体系旨在从需求端获取对人才评价的数据信息,为地方院校改进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供依据;内部评价体系是基于院校内部过程导向,通过对学生、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获取人才培养质量数据信息,并据其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推进地方公共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深入,现有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外部评价体系方面

首先,评价主体比较单一。目前主要的评价主体是用人单位,其他评价主体是毕业生和学生家长等。由于各相关主体所关注的利益有差异,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评价角度和结论也会不同。以地方公务员招录为例,大部分省份的公务员招考不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是通过行政职业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应急应变能力等方面来评价学生。而毕业生和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则主要集中在工作的环境、待遇和职业发展等因素上。评价主体单一会导致评价数据信息的片面性。其次,评价主要是依据面试和问卷调查。地方公务员面试主要是通过结构化面试来评价其是否具备公务员素养。由于形式、时间和内容的限制,有时会对部分应试能力强的人有利;问卷调查法主要包括纸质和电子版形式,该种方法因缺乏具体的激励机制和强制性要求,会出现被调查对象的不支持、不配合,甚至应付的现象,从而影响评价质量[3]。再次,评价内容偏重定性指标。尽管国家公务员招考和考核具有相对统一的指标体系,但很难实现量化,大多是以定性化的指标为主。另外,公共精神这一核心素养很难通过短暂的面试进行衡量和测评。

(二)内部评价体系方面

目前高校内部对人才培养进行评价的体系主要由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资源评价两个方面构成。教学效果评价主要由学生考试考核成绩、教学督导评价、教师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4个方面构成[4]。考试考核评价可以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对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则很难测评。教学督导评价方式能够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潜在的不足:一是督导评价的随机性和主观性;二是有些督导人员因缺乏专业知识而仅仅侧重对授课环节的评价。教师同行评价与学生评价受到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影响,加之相关制度设计不完善,评价结果很难全面真实反映人才培养的实际水平。教学资源评价主要是从硬件设施与师资队伍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对地方院校而言,由于办学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在硬件设施投入上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在师资队伍方面,很多教师是从相关专业调整过来的,真正拥有公共管理学科背景的教师很少。这既影响了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评价,更制约了该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尺度,既要符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一般要求,更要兼顾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坚持如下4原则。

1.公共性原则。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评价要以满足公众需求、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导向,评价标准的制订、评价指标设计都应体现出公共性特征。此外,评价主体的选择、评价方法的使用也要坚持公共性原则。评价主体要代表公众的价值取向,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去评价;评价方法既要兼顾经济效益,更要突出社会效益。

2.科学性原则。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评价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从公共管理实践的客观规律。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也应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评价内容设计上要充分契合公共管理者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评价信息的搜集要做到客观公正;评价方法的使用上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评价过程与评价内容两个方面。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统筹评价目标、评价规划、评价实施、评价结果运用等诸多环节,整个评价过程应紧紧围绕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宗旨。在评价内容设计方面,既要突出专业技能,又要兼顾通识素养;既要关注公共管理关键素养,也要包括思想品德、科学人文和身心健康等影响个体全面发展的要素。

4.时代性原则。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之外,还应与时俱进,突出时代特色。要时刻把握时代主旋律,适应新时代公共管理的新形势需要。这就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评价体系要突出时代特色,特别是在评价内容的设计上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评价主体。评价主体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首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公共性特征决定了其评价主体的构成也应该是多元化的。构成该体系的评价主体应该包括教育系统内部评价、公共组织评价、社会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教育系统内部评价又可包括教育管理职能部门的评价、学校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教育管理职能部门的评价又称为本科教育评估,代表政府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进行全面评估,既包括纵向的发展剖析,也包括横向的比较分析。学校自我评价主要是根据客观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条件等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课程学习,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主要是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比较,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公共组织作为公共管理者工作的载体,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公共组织能够清晰地界定什么样的人适合从事公共管理工作,优秀的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因此,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的重要主体。社会评价可以从公众、家庭和毕业生的满意度来评价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第三方评价目前较多地运用于经济组织之中,主要是事(企)业单位对人才进行评价,而针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评价则很少见。长远来看,随着公共管理职业化水平的提高,引入第三方评价不失为一种经济实用的评价办法。

2.评价内容。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最重要的环节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参照输入、过程、输出和结果模式来进行。(1)输入,主要是对人才培养所投入的有形资源和无形的要素。有形资源包括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师资队伍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无形的要素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2)过程,是指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过程。具体来说是指学生接受专业教育、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熏陶等环节中知识、素养、能力的改变和提升的过程。(3)输出,就是经过大学学习过程。学生全面能力在未来公共管理实践中的显性表现,进一步讲就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公共部门招考公务员测试主要是笔试与面试。笔试的测评要素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运算与分析、逻辑判断与推理、材料分析与判断、常识掌握与判断、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试的测评要素主要包括综合分析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计划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等。概括地讲,主要是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公共精神、公共素养和公共管理能力[5]。这些测评要素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4)结果,是指输出所带来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学生从事公共管理工作后,公众对其工作满意度的评价。

3.评价方法。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应该立足事实和价值这个前提。根据评价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可采用360度考评法,或者是关键技术指标法。评价方式上以院校自我评价为基础,利用专家或者是第三方,采用聽取汇报、查阅文档、召开教师与学生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法,对人才培养的输入、过程和输出进行全面评价。重点是对输入与过程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公共组织的评价更侧重于对输出与结果相关指标进行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构化与半结构化相互补充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素养、技能进行深度评估。社会评价应该包含用人单位、服务对象、学生家庭和学生自身从各自角度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社会评价侧重于评价与结果相关的指标,可采用全面考察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关键指标法和满意度调查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公共组织对公共管理类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地方和基层公共组织更需要大量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与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应不断完善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学校、公共组织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制度,评价指标体系应更加系统化,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化。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2]娄成武,魏淑艳.现代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4]王奇,冯晖.高等教育绩效评估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徐世雨.基于成熟度的高校人才培养“路径—目标”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8(7).

(责任编辑:德华)

Key wo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quality standards; evaluation system

作者:徐世雨 房敏

上一篇:当前电力营销管理论文下一篇:化学科学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