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重要专业,也是国家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国家高素质管理人才的这一重要责任。然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没有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需要通过有效手段来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理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理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1:

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

摘 要:由于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着重培养“就业主导型”的人才才是务实和明智之举。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下,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特征和要求,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改革。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建设 改革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到目前为止早已有超过600所的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专科生,但是有关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一些问题甚至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即是该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各个高校仍在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建设问题。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自从2002年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方面不断进行认真探索,在几年的办学过程中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应特别注重加强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的培养,强调培养适应相关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应转变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综合素质人才上来。就是说,我们的毕业生一方面就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既懂得政治,又懂得经济;既熟悉科技,又熟悉人文。另一方面,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管理和操作能力。

一、公共事业管理需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尴尬困境”分析

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背景下,高校专业发展需要制定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一般而言,专业的培养目标通常包括知识发展型培养目标和就业主导型培养目标。知识发展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继续考研升造或擅长理论研究的学生。就业主导型培养目标则是着重培养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和实践技巧的学生。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理论上当然也面临着制定和实现这两个培养目标。从专业发展方向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为培养知识发展型人才打基础,这是因为:首先,由于公务员必须公开考试和招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并无任何优先权或特权;其次,我国事业单位正面临改革,人才需求也极为有限;再次,中国的公共事业(包括社区建设)发展受体制性因素制约难以在短期内有很快的发展,因此,兴办这一专业更多的是为培养研究型人才打好专业基础。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在本科层次设置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理论基础以及课程课时限制等原因,培养研究型人才是难以做到的。再加上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攻读公共管理研究生时,面临着与本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不平等竞争局面,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还面临着考研、升学的障碍。这是公共事业管理需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尴尬困境”,这也是一部分高校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上偏重于行政管理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多数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相关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认为:在现阶段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着重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是不现实的。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就业主导型”的人才才是务实和明智之举。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特征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种狭义的“公共管理”,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人口、卫生、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以及水、电、煤气、邮电、通讯、公共交通等公用企业的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公共服务的意识。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整体利益的实现、协调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宗旨。这要求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管理者要具有为公共事业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公众与社会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核心。(2)具有社会化的管理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行为与公众整体利益之间存在着目标的一致性与实现方式的矛盾与冲突,个人利益在实现的过程中,主观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客观上又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上为其提供保证、支持与协调,对有损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的行为予以约束和限制,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既要立足于整个社会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要从整体的角度保证个体的正当利益的实现。(3)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管理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涉及多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如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统计学等。而且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众利益、个人利益三个不同的层次,涵盖广泛的领域,服务对象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及各类公众,其操作具有复杂性,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思维敏捷,善于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与把握大局,具有开拓与创新能力,具有全面的管理才能。

公共事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掌握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实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国家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具有规划、管理、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通过四年的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较强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和人际协调、沟通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改革与发展

1.整合优势、明确方向、办特色专业。目前,就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学的学科特点及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文化事业管理、医疗卫生管理、体育管理、教育管理、科技事业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公共经济管理、社区管理以及城市事务管理和农村事务管理等领域。根据对文法学院乃至整个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分析,该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方向定位于社区管理、科技事业管理以及资源与环境管理。这是因为我们从国内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情况来看,教育管理一般是在师范类院校开设;医疗卫生管理一般是在医学院校开设;体育管理一般是在体育院校开设;经济管理一般是在财经院校开设;环境保护管理一般是在有环境科学及环境规划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开设。

而文法学院除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外,还有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法学本科专业,有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硕士点,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一个学科领域就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包括科技政策的制定及管理,并且学校是一所以地学、环境资源等为特色的理工类高校。这些都是该校优势,也是他们确立自己的相关管理方向的基础和土壤。可以说该校所要办的社区管理、科技事业管理以及资源与环境管理方向是依托于自己的资源优势的,这也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添加了就业的砝码。

当然,要在坚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色”的基础上来显“特色”。具体说,就是继续保证开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平台课程,体现其专业规范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然后来突出特色。该校通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来建构专业平台,然后通过专业选修课设置三个方向模块来打造特色,每个模块设置3—4门专业选修课程,以供高年级学生有目的性的选择。如:在该模块中,社区管理方向的学生可选择社会学原理、社会保障学、社区发展学、城市社会学等课程;科技事业管理方向的学生可选择科技政策与管理、知识产权与文化事业管理、非盈利组织管理等课程;环境资源管理方向的学生可选择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政策与管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

2.以理论为基础,兼顾价值性课程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技术性课程的比例。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属性和培养要求,课程体系的改革设计该校遵循“整合性、有序性、开放性和先进性”原则,按照以政治学为导向,以管理学为核心,以行政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为次核心,以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审计学、文秘等为辅助工具的逻辑关系构建课程体系:以理论为基础,兼顾价值性课程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技术性课程的比例,如:开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用统计、社会调查与方法,口才交际、书法、普通话训练、教育管理学、环境经济学、文献检索、SPSS技术等课程,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多选择一些实践性强的选修课,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技巧。他们还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攻读第二学位。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入学时的认识教育(含入学教育和军训等)、专业课程的认知学习和毕业时的毕业实习三个环节的实践教学。教育部高教司也反复强调,尽管目前在教学规范上还没有考虑到实践环节教学这个层面上来,但必须坚持这个环节的质量把关。其中第二和第三个环节的实习尤为重要,具体方法有:

(1)教师编写公共事业管理案例,供学生模拟锻炼,学习讨论。管理案例进行教学既能节省经费,又能使学生在校内获取深入现场的感受和实践训练。

(2)组织各种讲座和参观考察,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走出校门,深入公共事业管理现场参观学习、咨询了解、讨论提高。

(3)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事务管理实习”、“学生办公室主任、教务科科长助理实习”、“社区岗位实习”、“公共机构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让学生进入角色,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4)将毕业实习结合学生就业选岗,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去社区或相关事业单位实习。通过毕业实习、论文撰写与答辩,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4.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首先,坚持教师队伍的多元化来源。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全职教师中的一部分可来自本校其它院系,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专业布局的优势;兼职教师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自政府或其他部门有实际管理经验的官员或管理人员;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校作为访问学者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聘请政界知名人士、杰出成就者担任名誉教授。其次,强化师资培训。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不断引入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此外,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理论工作者。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领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担任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充实专业师资力量,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及向名牌高校输送国内访问学者等多种途径,增强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并开展相互评课活动,达到提高师资水平的目的。再次,继续完善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既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建设,又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和完善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该校与成都市成华区政府进行社区共建作为基础和依托,建设一个可供学生常规性社会实践和实习的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社区相关的管理工作和活动,锻炼学生工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实干精神。

5.导入“2.5+1.5”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内打通二级学科的壁垒,广泛探索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交叉培养人才的路子,探讨“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从学校工程类专业的三年级学生中公开选拔招收学习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突出、具有一定领导潜力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用三个学期的时间系统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与知识的教学,培养具有工程背景的既懂公共管理科学、又懂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毕业后同样授予他们管理学学士学位。

参考文献:

1.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农业教育,2006(3)

2.李笑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李燕凌,杜宝贵,欧阳晓东.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高等农业教育,2004(6)

4.刘健.论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及课程设置.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5.孔春梅,罗朝慧,安俊美,张战勇.关于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6)

6.蒋纯红,张劲松.WTO背景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7.莫利拉,李燕凌.基于就业岗位分流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高等农业教育,2006(5)

8.宣勇,何作井.“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中国行政管理,2002(5)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四川成都 610059)(责编:吕尚)

作者:颜 军 陈家长 庞甲光 张亚峰

理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重要专业,也是国家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国家高素质管理人才的这一重要责任。然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没有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需要通过有效手段来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学习专业;人才培养;构建培养模式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

高校为确保教学计划的有效开展,都这一套自己的评价体系,学生通过完成高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来完成学习评价,但高校评价体系不同于社会。社会在评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时,通过对人才对社会的贡献及对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适应程度来进行综合的考量。这也是导致社会与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这样不同的评价体系下会带来诸多问题,如长期处在这种不协调的评价体系下,就会造成高校公共事业管理型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要产生分歧,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也会使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紧缺,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较为短暂,缺乏完善的知识体系,课堂内容较为浅显,学生缺少社会实践,这些都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潜在隐患。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对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着独特的重要性。

二、构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明确培养目标

多数的高校都会把教学方案与教学大纲作为第一位,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这么做却忽视了学生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少技能与能力的细致划分,没有明确的规定,对实践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要求没有具体认识,培养目标缺少重点主次不清,这些都是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应用型人的培养存在的问题,缺少具体的培训目标。

(二)缺少实践性

多数高校不设有实践教学组织,也没有申请认证实践机构管理教学的资格,多数高校都存在着以理论代替实践这一现象。保护制度,在教学中讲授理论的时间过长,忽略实践课,使实践课变的可有可无。对教学实践不设立考试,自然也不重视实践的成绩,缺少对于实践课这一环节的具体制度与实施。

(三)缺少流程管理

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数都是以论文与假期实习作为主要的实践形式,但是这样的实践在应用中都会出现各种问题。高校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实践平台,学生在实习期间因没有实践平台所导致使实习期没有教师进行指导,全程没有监督,使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以一个相对懒散的状态来完成实习,這对学的社会实践非常不利。

(四)缺少固定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时间并不长,新探究及实践平台的建设较为落后,建设实践体系较差,没有完善的固定体系,缺少资源整合与统筹,处教学理论体系外其余体系较为混乱,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3] 。

三、构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要以实际需求出发,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为了满足于现今社会的需求,只有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学生在步入社会时才会立足于社会。因此在制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时应加强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如果,社会与高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存在着不同,长此以往就会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难以融入到社会,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可能会导致社会上的某些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人才得不到补充。因此,高校在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以社会为基础,从整体需求出发,准确把握社会需求,相关人员需进行社会调研,将调研信息加以收集,以用来研究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都具有哪些必要的条件,将人才的培养目标变的明确[4] 。

(二)结合实践教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应用极其广泛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时,必须要着重加强应用性,实践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占据更多的时间而不是理论教学。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时,需以实践为基础,将课程体系作为参照进行教学。然而多数的高校还不具备条件建立实践教学平台,但不能因为没有实践教学平台就忽略了实践教学与实践练习。面对此现状,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在技术方面加强学习,持续进步,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们做出良好的榜样行为。高校应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在相应机构担任顾问,这样可以有助于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更加有效的设置实践教学方案,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带来更直观的实践经验。

(三)强化流程管理

在有需要的情况下,高校应聘请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讲座,提高学生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但在实施上费用较高也过于繁琐,所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更应提高教学流程的管理,提高自身能力教学实践的能力,设立实践考察课,做到规范化流程管理,让学生严格执行,教师认真带领学生完成实践,为学生做好实践考查课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实践中的错误给予纠正,为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的工作打下基础。

(四)建立固定体系

教学体系应贯穿全部培养方案,在学生学习专业的同时做好实践课程的安排,从单一理论课程到综合性学习课程。跟据学生的知识积累量来调整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的比例,规定出固定实践课程,倡导实践大于理论。实践教学应与理论相结合,为学生设立相关专业的讲座,并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中心,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为学生制定相应调研计划,由学生分析整理调研报告,教师进行批阅,对问题进行整理,让学生更加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社会工作中有哪些问题,让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分析[5] 。学生的毕业论文应以现实问题为主,首先指导教师选择研究课题,由学生自由发展研究兴趣,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实践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加强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与责任感,从而使学生更能在社会中立足。

(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构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构建合理与社会相符合的人才培养计划,由于该专业涉及的学科较多、涉及的领域较多,所以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也随之高一些。在明确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后,课适当减少理论知识课,增加实践课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技能培训,提知识点的应用。公共事业管理承担着社会的责任与需求,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好良好的思想观与价值观,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为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的发展树立良好目标。

结束语

在构建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应减少与社会评价中存在的差异,让学生提升自我定位,实现自我价值。随着课程质量与社会实践的提升,使学生更加明确了日后在社会中所与需要做的事,完成自己在社会中的使命及任务。在构建公共事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让学生明确自身工作领域并加以努力,完成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慧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特色培养探析——以L高校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27):152-153.

[2] 郑婧.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7):283-284.

[3] 吴永清.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能力体系构建及培养路径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8(16):39-42.

[4] 张运香,李继超,韩梦迪.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4):204-205.

(作者单位: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作者:赵海霞

理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3:

系统论视域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基于系统论的基本理论,浅析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动态性等特点及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社会市场需求与基本国情,提出综合全国各高校培养特点共同完善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并重、动态调整培养方案的系统论视域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系统论 土地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成立至今,在我国已取得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已有83所之多。但部分院校也日渐暴露出在专业定位上出现文科化倾向,人才培养目标上侧重于技术或管理而不是以培养“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等问题。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包含法学、管理学、统计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用来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综合学科。忽视或倾向于任何一方面都是不科学的,都是出于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片面理解,都将导致培养出来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与社会市场需求出现偏差。教育部在1998年专业调整中明确指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土地评估、制图、计算机技术等基本技能,能在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国土资源、城建、农业、房地产等领域从事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资产评估、地籍测量、地籍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土地开发整理、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距该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另外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让每一寸土地得到充分利用是衡量一个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而每一寸土地的开发、利用都是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相互妥协与协调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从系统论的角度审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

一、系统论视域下的土地资源管理的特点

世间万物都是由大小不一的系统组成的,任何事物都可看成一个系统。土地资源管理是公共管理类学科的一级学科,也可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系统观认为系统是普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动态性、时序性是所有系统的基本特征。土地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包含法学、管理学、统计学的综合性学科也应该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动态性的系统。

1.土地资源管理的整体性。“当我们讲到‘系统’,指的是‘整体’或‘统一体’”,这也是系统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从结构上看,把系统理解为一个整体对外联系时系统内各要素才有意义;从功能来上看,系统内各要素在系统中叠加综合所产生的效用远大于其作为单一子系统(要素)所发挥的作用。而且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有各部分(要素)的功能,而且有由各部分(要素)相互联系形成结构而产生的新功能,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性质。以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例,土地利用规划需建立在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才能准确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征,才能使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种更为良好的契合度。当土地利用规划形成时,便需要用到土地法学的相关知识以颁布法律法规的形式贯彻实施下去,实施过程中又需专业人员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加以统筹兼顾,整个土地规划才能如期顺利实施下去。因此,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仅有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而无土地规划及后续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整个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也就显得毫无意义,同样,仅有规划及后续的实施过程而无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必然导致所制定的土地利用规划无法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相符,必然导致无法对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做出合理配置,必將导致国土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所以,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忽视任何一个子系统,土地资源管理的效果都将大打折扣,只有当把各子系统共用视为一个整体时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效用。当前我国人地矛盾日益加剧,应该依据土地资源管理的每一个子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准确合理地统筹规划,确保在土地资管理过程中发挥出“1+1>2”的效果。

2.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性。系统论认为,一切系统都存在目的性。系统观科学认为所谓系统的目的性,就是系统的目的指向性、针对性或方向性。土地资源管理是指通过国家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施各种管理措施,其本质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为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准确理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成立的意义,是培养合格土地资源管理人才的前提,是确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问题的重要依据。各高校不可过于强调特色,而忽视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身需求与使命。在准确理解土地资源管理整体的目的性后,我们应充分理解各子系统的目的性。即各高校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各相关课程,为何要开设该课程?开设该课程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或技能?公共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占一个怎样的比例才是合适的?公共选修与专业限修的学分要求分别为多少更有利于培养出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性土地资源管理专门人才?只有当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性明确后,才能明确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发展的方向,才能加速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才能依据社会市场需求切实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人才的水平和质量。

3.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性。所谓相关性,就是指层次结构的要素和要素之间、要素和系统之间以及系统跟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7]。依据系统论的相关性理论,在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与管理时应全方位的考虑内外因素,而不能把视野局限于某一方面。前文提到,每一寸土地的开发、利用都是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相互妥协与协调的结果。而且“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时不能片面地以自然为代价去追求经济价值。要将影响土地资源管理的各因素全部加以考虑并合理协调,让土地资源管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同时,在谈及相关性时又分为内部相关和外部相关,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各内部要素(子系统)相互关联,共同协调,缺一不可;而当将土地资源管理视为一个子系统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时,土地资源管理又须与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劳动与社会保障相互协调与妥协,使得公共管理事业能到能得到充分发展,公共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4.土地资源管理的动态性。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观认为,任何物质都存在运动,运动是任何事物的固有属性。每一个系统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同有关的事物相互影响并发生能量转换。系统的环境对系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及系统功能的发挥。土地资源管理的对象为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属性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社会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其质量、数量、区位优势等时时刻刻处于运动状态。且土地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土地利用的状况和效率在一定程度制约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升,为合理地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提高我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当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国家政策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土地资源管理也应根据当时的形势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化配置。

二、系统论视域下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专业定位出现文科化倾向。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原“土地规划与利用”与“土地管理”专业合并,改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在学科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等方面与其他四个二级学科存在较大区别,而其他四个二级学科基本属于文科性质,因此部分高校在专业定位上出现文科化倾向。

2.课程设置存在差异。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83所高校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这些高校根据其学科背景分为农业类、理工类、师范类、经济类、综合类院校。由下表可知,各类高校在研究方向上存在差别,而且在校所属院系也各不相同,如中国农业大学偏向与研究土地管理与规划而华中科技大学则偏向于研究土地金融和政策,且在校分别属于资源环境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一般来说,农林院校注重开设土地规划管理类课程,师范类院校注重开设房地产课程,师范类、农林类、理工类均比较重视开设地学基础课程,综合院校和文史类开设比例小。而技术类课程,农林院校重视,文史类院校最不重视,但文史类院校相对较重视经济学课程,师范类院校几乎都不开相关经济学课程。

3.重理论轻实践。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地籍测量、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都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才能完成。而有些学校,特别是公共管理学科背景下的“三无”学校—“没有建设专门的实验室,没有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没有建立实习基地”,仅以课堂讲授作为培养学生的全部环节。大部分高校课堂在教学中所占比率过大,缺少实践课程的安排,甚至个别高校除综合实习外很少安排其他实习。重理论轻实践将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和实际操作能力,无法满足市场要求。

三、系统论视域下优化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

1.精确合理定位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是集管理与技术为一体的综合专业。教育部曾规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可授予管理学学位或工学学位,这说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非单纯的管理类学科,而是一门兼有工科性质的学科。根据系统论的目的性理论,定位准确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市场需要的重要前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各高校在专业定位上应科学合理。

2.求同存异完善课程体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背景复杂且成立时间较短,很多高校设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多从相关专业衍生而出,因此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或多或少原有办学渊源影响存在差异。但在系统论整体性的观点下,我们应在主干课程统一且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再去强调或突出各高校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不会在知識结构上存在漏洞,才能符合社会市场需求。

3.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固然重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要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突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显著增强[13]。各高校应加大实践课程在教学中所占比例,树立以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大实践观”为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人才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自1987以来为适应我国土地事业的发展,各高校相继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由于各高校的办学背景、理论基础、师资力量的不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各高校的课程安排、专业定位和研究方向等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完整性。根据系统论的相关理论,把全国各高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加以综合,构建专业定位合理、实践与教学并重、课程安排全面均衡的育人体系,并依据社会需求动态调整培养方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切实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人才的质量,加强我国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规划。

参考文献:

[1]赵凯.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B].高等农业教育,2009(12):43-46.

[2]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林康义.译.北京:清华出版社,1987:61-61.

[3]杨晓.系统论视野下对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考量[J].理论前沿,2008(7):22-23.

[4]肖玮萍.系统论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2):89-92.

[5]邓荣.用系统论分析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的若干问题[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39-41.

[6]温世林.测绘地理信息及国土资源管理[J].中华民居,2014(6):100-100.

[7]胡伟艳,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9(5):42-45.

[8]袁中友.汤惠君.新形势下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0):107-108.

[9]张新跃,等.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8(3-4):122-124.

作者简介:陈畅龙(1996-),男,湖南益阳人,现为湖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

作者:陈畅龙

上一篇:高层建筑关键施工技术论文下一篇:建筑装饰材料节能环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