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式论文

2024-04-17

考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式论文(共7篇)

篇1:考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式论文

一、公共管理学科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基本都是以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这种培养目标的一个很大问题是过于宏观、模糊,缺少专业特色的可辨别性。公共管理为一级学科,应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大类的显着特征,其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也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具体指出本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什么具体的工作,而不是泛泛而谈。

2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宽泛公共管理学科是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综合了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文秘学、统计学等方面的学科。这既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一大优势,同时该优势也造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缺乏自己的特色。另外,受专业教师学历背景的影响,不同学校公共管理学科课程的设置或偏政治学或偏经济学或偏管理学,课程设置之间缺乏一定的内在联系性和有效的融合。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宽泛导致学生对专业认识不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什么都学了,但什么也没学到。

3实践教学不够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但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缺乏应用性是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够。当前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是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实践课程设置不够,课堂讲授依然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学考核方式偏重于考核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学生实践能力很难考核。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大多以课程实习为主,且各种实习安排趋于形式化,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最后的毕业综合实习因为教师、学生不够重视也没有在学生应聘工作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我国公共管理专业是1998年新开设的专业之一,到现在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虽然专业发展迅速,但师资队伍素质仍有待提高。该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专业及研究方向转过来的,其自身的公共管理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另外,绝大多数教师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尤其是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缺乏必要的工作经历,尤其是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导致教师在授课时理论性过强。同时,相对于技术型学科来说,公共管理学科总体缺乏“双师型”教师,使得学生在实践环节当中得不到有效的指导。

5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由于专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加上社会上对纯文科的专业普遍存在着轻视的情绪,认为文科专业具有“万金油”的作用,没什么太大的价值。因此,公共管理类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也受到了轻视,就业比较困难。公共管理类的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也大多比较消极和迷茫,尤其是在确定就业方向上,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随波逐流,难以实现其就业需求。总体来说,公共管理学科本科毕业生相对于理工科毕业生而言,其就业难度要大得多。

二、公共管理本科教学改革的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为实现这“四个坚持”,进一步提升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特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设想。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个关键环节”,紧紧抓住辅导员、班主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三支骨干队伍”,推进合力育人,持之以恒。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鼓励教师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总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试点经验,教育引导各专业课教师深入发掘蕴含在各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知识传授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重点群体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第三,要注重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关心经济困难学生,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为大学生排忧解难。第四,要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加吸引力,增强与学生网上对话的意识和能力。第五,要着力打造骨干队伍,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和可操作的实施办法,提升全体教师师德水平。

2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代教育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要从观念上入手,改变传统观念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误解,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公共管理作为一个公共性非常强的领域,要求从事这一领域的人才需要有很强的公共意识、奉献精神以及公共服务理念,这也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该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上注重专业应用性观念的传授,让学生对专业要求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其对就业方向的理解。另外,在教师科研上,学校和政府应大力支持结合地方发展的应用性研究项目,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老师在进行项目的研究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并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项目所取得的成绩,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专业的实用性。

3科学设定本科生培养目标,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为实现教育改革战略的主题之一“以人为本”,笔者认为:

①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要科学设定,不宜要求过高。本科生属于初级人才,主要是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不宜过深,多学基础知识,少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多学概论,少学理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走出单一的“就业型”或“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社会需求,将“就业型”、“学术型”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重能力、强应用,以应用创新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

②改革按大类招生,实行按共管理学科专业大类招生,允许学生在学科内自由选择专业。当前,武汉大学等学校已实现了按公共管理大类招生,在本科三年级时允许学生在专业大类内自由选择专业。

4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1)要完善课程体系。首先,要打破因师设课的做法,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原则、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为理念,采用“基础平台+选修模块”的结构,在专业理论课和基础课的前提下,设置多样化的、不同模块的专业选修课,尤其要加强实践类选修课的开设,并给学生提供跨专业、跨学科选修的机会,培养其综合能力。其次,要求淡化专业与专业边界相结合,即淡化专业是需要的,但专业之间必须有个边界。这就要求既要突出公共管理大类专业的特色,同时,各二级学科应在更具体的领域凸显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再次,课程设置要精。专业必修课不宜设得过多,一般控制在5~6门左右,其他均设为选修课,给予学生更多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的空间。

(2)加强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首先要进一步把相对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建立起来,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用结合。学院应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各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和素质较高、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深入城乡基层政府组织、街道社区及企事业单位,担任主管助理职务,与他们相互学习,为他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共建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另外,学院还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公共部门管理专家、学者来学校作报告或担任兼职教授,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力促专业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其次,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本质上是校内的实践,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5坚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设想如下:

①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排解学生在学习、个人发展等问题上的困难。

②正确处理好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以及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本科阶段是基础,只有本科阶段培养好了,研究生阶段才能培养出精品。另外,在高校应始终坚持教学为主,研究是为教学服务的理念,因为大学毕竟不是研究院。

③要选好教材,并加强精品教材、核心教材的建设。

④要把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好。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复合型人才,厚基础、宽口径,而不是在某一狭窄领域的拔尖创新,重点培养本科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类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以加强本科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6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的专业教学水平来自于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现代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需要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引进“双师型”教师人才。“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也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实践教学能力。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的培训,安排教师出国交流、访学,并将专业骨干教师安排到具体的政府工作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使得每个教师都能通过多途径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素养。三是聘请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充实现有的师资伍。通过各种方式加强高校与所在地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聘请长期在一线党政机关工作的领导干部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把他们的经验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提高学生对实践的认识能力。四是加强监督机制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打分、督导、教学评估相结合。在评估环节中,将学校现有的监控、评估机制与用人单位的评价结合起来,将教师责任制建立起来;要求加大听课、检查的力度,将听课、检查制度常规化和随机化,避免仅在学期初和期中进行听课、检查的现象;要加大对任课教师奖惩的力度,重奖轻罚,即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

篇2:考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式论文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以下简称《2012专业目录和介绍》)是指导我国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中,专业介绍是该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起指导作用,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做了介绍(高教司2012:前言),是“高等学校设置、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同上:422)。

《2012专业目录和介绍》中有关英语专业规范的介绍(以下简称《2012英专规范》),是自颁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2000大纲》)以来我国英语专业教育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它规定了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英语专业的培养要求,明确了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等专业建设必须遵守的内容,已经成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制定新培养方案的主要依据。正是由于该文件的特殊指导地位及其对英语专业建设即将产生的重大影响,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文件规定的核心内容,关注文件可能存在的问题。

2.关于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

对比《2012英专规范》和《2000大纲》发现,二者提出的培养目标有很多变化。前者规定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高教司2012:

89),后者规定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英语组2000:

1)从中我们发现:

(1)前者提出要培养“英语专业人才”,后者则提出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大转变不仅反映了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所带来问题的反思,而且也反映了英语专业需要强化英语专业教育的思想(王守仁2001;胡文仲、孙有中2006;刘祥清2007;胡文仲2008;蓝仁哲2009;张冲2010)。

(2)前者把“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放在首位,后者则把“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放在首位,这似在英语专业中凸显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3)前者提出培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后者则提出培养“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这很可能意味着英语专业凸显语言技能教学的思想。

(4)前者提出要学生掌握“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后者则提出要学生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这似要强化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此外,从要求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到要求掌握“厚实的”专业知识,这不仅反映了对英语专业知识教学的重视,也反映了对实现广博文化知识目标难度的现实思考。

(5)前者提出毕业生能在诸多领域“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后者则规定毕业生在诸多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从事……各种工作”的描述似在关注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现实及出路。

(6)前者提出了运用本族语从事工作的问题,后者则没有充分强调本族语在学生未来工作中的作用,新文件似在强调英语专业学生提高本族语水平的必要性。

《2012英专规范》规定的培养目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但也潜在诸多问题:

(1)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2012专业目录和介绍》中的外国语言文学大类下设60个外语专业,其中只有英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4个专业将人文素养置于首位,其他外语专业则将语言技能放在首位,这是否说明英语专业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重于语言技能提高?语言技能教学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关系该如何把握?

(2)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学问题。《2012英专规范》规定的“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靠什么核心课程来保证?需要多少核心课程来保证?其中,靠规定的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2门核心课程能否实现“厚实的”文学知识培养目标?

(3)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问题。《2012英专规范》规定的核心课程中没有一门涉及相关专业,这可能考虑到不同高校的定位和课程资源的差异而难以确定,但在没有核心课程保证的情况下如何达到相关专业知识教学目标?

(4)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问题。《2012英专规范》规定毕业生将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但是,在没有规定任何核心课程帮助学生熟悉外事、经贸、文化、科技、军事部门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这些领域的各种工作?在没有开设外事、管理、研究等核心课程的情况下又如何保证学生从事外事、管理、研究等工作?在没有规定本族语核心课程的情况下又如何保证学生达到相应的本族语水平并能运用本族语在相关部门工作?

3.关于英语专业培养要求的思考。

《2012英专规范》要求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高教司2012:89)。此外,还明确了英语专业毕业生应该获得的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比《2012英专规范》和《2000大纲》发现,新文件凸显了以下特点:

(1)更为明确地提出了对专业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学习的要求。前者在要求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学生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要学生“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虽然后者也关注“拓宽人文学科知识”,但更多强调“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此外,前者没有提及后者倡导的学习“科技知识”.

(2)关注了口笔头表达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前者规定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掌握“与海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后者没有明确写出专业培养要求,只是提出了对语言技能的详细要求并在培养目标里提出“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相比之下,前者更为明确地提出了“与海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增加了要求英语专业学生熟悉未来可能从事工作的内容。前者要求学生“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后者对此没有提及。

(4)增加了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品质、素质和意识方面的要求。前者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求实创新的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还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后者在培养要求中没有关注上述内容,只是在培养目标中提出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这反映了我国外语界专家近年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关注(文秋芳、刘润清2006;黄源深2010;文秋芳等2010)。

《2012英专规范》的培养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去十几年国际社会和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的现实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任务及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再思考。但是,似也存在以下问题:

(1)培养要求存在与培养目标脱节的现象。培养要求应该在总体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确定,同时也应该服务于总体培养目标。但是,培养要求只明确了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专业知识”教学要求,即“英语语言及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却没有明确培养目标规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此外,培养要求中明确提出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在培养目标中却没有提及。

(2)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需要明确界定。在培养要求中明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其中,“语言学和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方针、政策、法规”属于知识的范畴,“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属于能力的范畴。但是,其中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诚信意识”、“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求实创新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似不能归为知识和能力的范畴。

4.关于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思考。

对比《2012英专规范》和《2000大纲》规定的核心课程发现:前者只规定了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和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两类核心课程,而后者规定了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三大类课程;两份文件列出的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没有变化,都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但规定的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却有较大差异。前者规定了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践等11门课程,后者只规定了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国家概况和学术论文写作等5门课程。比较而言,新文件规定的核心课程更加丰富。但是,前者规定的核心课程不包括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而后者规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前者英语语言技能课程的学时占英语专业课程总量的比例为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所占比例为35%(高教司2012:90),而后者规定英语语言技能课程约占67%,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约占15%,相关专业课程约占18%(英语组2000:

5)新文件对不同种类课程教学时间比例的调整可能考虑了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水平的提高及英语专业知识教学亟待强化的问题。

我们深入考察了《2012英专规范》规定的核心课程对其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的支撑情况,发现存在如下诸多问题:

(1)核心课程不能显性支撑诸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规定的核心课程主要支撑语言技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与海外人士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语言学基础知识和文学基础知识教学,但对诸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支撑情况并不理想。培养要求规定的“人文和社会知识”、“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求实创新的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及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缺少核心课程的支撑。这就意味着现有的核心课程只能在实际教学中设法关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一旦教学中不能充分关注上述知识、能力和素质,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就很可能落空。

(2)两类核心课程的分类及所占学时比例存在缺陷。文件规定了英语专业技能和英语专业知识两类核心课程,而且还规定二者分别占专业课程学时总量的40%和35%.但是,两类课程的人为割裂是否具有科学性?为什么不能开设英语专业知识教学与英语专业技能提高融合的课程?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英语专业不仅有必要,而且也能够开出英语专业知识教学与英语语言技能教学结合的课程(Chang &Xia 2011;胡文仲、孙有中2006;常俊跃等2009;常俊跃、赵永青2010;常俊跃2013)。硬性规定两类课程及其比例不仅极大地限制专业课程的开设,而且也会影响英语专业课程的专业化、专业课程的国际化以及英语专业教育的国际化。

(3)规定的.单项语言技能课及英语综合课存在局限。首先,人为规定分别开设“听力”和“口语”是否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能否将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结合开设听说课?能否充分利用当今丰富的音频和视频资源开设视听说课?能否开设专业知识和听说训练融合教学的课程?第二,开设独立的阅读课能否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广泛认可的西南联合大学英语专业没有单独开设阅读课(李良佑等1988:282),开设的英诗、英散文、西洋戏剧、文学名着、社会学等课程却帮助学生获得了令后人敬仰的读写能力。而且,阅读课能否开成专业知识与阅读、写作等有机结合的专业课程?第三,我们可否不再硬性规定各高校开设“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而是规定开设关注写作、口译、笔译技能的课程,允许各校开出自己特色鲜明的课程?第四,英语综合课是否必须规定开成“基础英语”和“高级英语”?什么是“基础英语”和“高级英语”?二者之间是否还需要开设“中级英语”?今天的“基础英语”、“高级英语”与十几年前的“基础英语”、“高级英语”乃至当今的中学英语课界限又在哪里?英语综合课能否开成既关注综合语言训练又提高专业知识的课程?第五,从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开设来看,《2000大纲》规定开设的一些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已经面临重重困难,《2012英专规范》仍然将他们列为核心课程是否有实践依据?能否允许各校根据学生和师资的特点开设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学和文学课程?此外,仅仅靠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语言学概论、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能否帮助学生获得规定掌握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能力”并从事“研究”工作?

(4)英语专业教学内容及核心课程的规定缺乏灵活性。针对我国两岸三地英语本科阶段课程设置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香港和台湾高校规定的英语专业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有的高校英语院系只开设文学课,有的只开设语言学课,有的只开设文化类课程,有的则是语言、文学、文化课程的不同组合,课程开设展示了很大的灵活性(李梦遥、张逸辰2011)。在我国,地域差异和教学资源差异巨大,统一规定各类高校开设语言技能课程和英语语言文学知识课程并规定出课时比例是否妥当?这是否有助于各校凸显本校英语专业课程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色?

5.结语《2012英专规范》的推出凝聚了很多专家的智慧和心血,它反映了我国专家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英语专业的专业教育特色、英语专业的人文教育等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但是,它也存在着迫切需要关注的许多问题。作为国家英语专业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它需要为全国高校近千个英语院系确定具有指导意义的培养目标,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培养要求。规定的核心课程体系也需要有效支撑培养目标,帮助学生达到培养要求。如果缺乏核心课程的有效支撑,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就很难落实。

在国外外语专业及我国港台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多元、课程特色明显的大背景下(Hung 2013;胡文仲,2008:20;李梦遥、张逸辰2011:620-621),我国《2012英专规范》的颁布及英语专业国家标准的制定有必要重视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核心课程可能面临的问题,及早提出应对措施,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高校的英语专业建设,提高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提升英语专业教育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Chang,J.&Y.Xia.2011.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he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for Eng-lish majors in the Chinese context[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3):25-38.

Hung,J.2013.English major curricula(EMC)in Hong Kong[R].外语教育的多维视角专题高级研修班讲座,辽宁沈阳,7月。

常俊跃,2013,英语专业“内容 语言”融合教学整体课程体系改革的教学效果分析[J],《语言教育》(1):13-18.

常俊跃、赵永青,2010,学生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语言”融合的课程体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1):13-17.

常俊跃、刘晓蕖、邓耀臣,2009,内容依托式教学改革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外语》(5):40-48.

高教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文仲,2008,英语专业“专”在哪里?[J],《外语界》(6):18-24.

胡文仲、孙有中,2006,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J],《外语教学与研究》(5):243-247.

黄源深,2010,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中国外语》(1):11-16.

蓝仁哲,2009,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科属性与培养目标[J],《中国外语》(6):4-8.

李良佑、张日升、刘犁,1988,《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李梦遥、张逸辰,2011,两岸三地英语本科阶段课程设置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4):618-625.

刘祥清,2007,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回顾、问题与思考---兼论英语专业教育中的人文主义传统[J],《外语界》(3):2-7.

王守仁,2001,加强本科英语专业学科的建设---兼评北大英语《精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42-43.

文秋芳、刘润清,2006,从议论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特点[J],《外国语》(2):49-58.

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2010,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5):350-355.

英语组(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篇3: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探析

一、以“应用型”理念为指导,定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是一种人才类型,包含高科技应用型,研究开发型,工程应用型等不同层次。高科技应用型和研究开发型人才培养主要由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通过本科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完成。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定位于管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对于本科工商管理类教育来说,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明确提出“以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质量考察体系。

知识包含基础文化知识、相邻专业知识、本专业知识等。前两者构成基础知识,后两者结合构成专业知识。应用型本科教育基础知识传授应当以应用为主线,适当强化专业知识学习,以增强适应能力。

能力方面,大学生应当具备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应用型人才而言,特别应当加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培训,强调工程实践能力。

素质的内涵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高的素质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进一步扩展和增强。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素质处于核心位置。

二、以市场需求为驱动,构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一)优化师资结构,提升综合师资水平

师资力量水平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首先要有一支业务精通、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第一,引进高水平师资。要积极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请进来,邀请他们就某一专题进行讲座。第三,派出教师到企业实践。让教师到知名企业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积累管理经验和案例,提高教师的工商管理实务水平,以便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这是国际上流行的做法。第三,对中青年骨干教师施加压力。从制度人手,鞭策中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重奖与高压并施,推行顾问教师制度,提倡互助和团队合作精神,整体提升师资实力。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定期开展说课活动和科研竞赛活动,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二)调整课程体系,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特色

工商管理专业要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中国工商管理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计划却相对落后,明显不能满足客观实践发展变化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各高校应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必须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学到“适用”的知识和技能,并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知识技能的配置。与此对应,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应侧重于重点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制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计划。该计划建立在进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要和相关行业保持经常联系,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的趋势对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要有适应的教材,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规划、指导和监控,适当调整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第二,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更要强调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发展和要求,有预见性的灵活调整和改变教学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订要和社会需要紧密接轨,应经常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社会和市场发展动向,及时的做出适当合理的教学调整。第三,加大双语教学力度。对工商管理类学生进行双语教学,是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管理人才的重要举措。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工商管理专业推行双语教学势在必行。我们可以引入国际最先进的教材,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促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努力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以致用的水平

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重在“应用”二字,我们要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实践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实践的需求和对实践问题的解决,教育将不复存在,所以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十分重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要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活动来完成。基于传统实践教学的缺点,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增进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第一,构建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实习实训室是模拟训练专业技能的场所,包括:公共基础实验室、专业模拟实验室。还要投资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实验实训设施,建设综合性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第二,加大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氛围下学习并掌握专业岗位实务的环节。学校应广泛联系能代表新技术、新工艺、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到著名的工商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出去,进行现场观摩、现场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第三,建立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标准。传统的实践教学最后的评价都由指导老师完成,标准由指导老师制定,不同的老师评价标准不同,缺少统一的考核标准。因此,应在确定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方面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激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四)结合地方实际,培养“地方性”工商管理人才

培养地方性人才的目标也已被纳入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的体系当中,培养地方性人才更符合中国目前的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中国的大部分省市都有地方本科院校,且大都设有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是要服务社会的,首先要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各高校完全可以结合本地的地方优势,密切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培养可以解决地方问题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地方性”人才,其基本思路是要密切联系地方,必须以地方经济需求来定位专业方向和确定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地方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学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从而实现特色人才的培养。

三、总结

由传统的工商管理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向新型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是现代教育理念对传统观念的一种突破,是符合经济社会发趋势的一种历史进步,因此,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抓住有利的历史机遇,就一定能够成功的培养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摘要: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要接受市场的检验。着力培养应用型的工商管理人才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抓住有利的历史机遇,突破传统工商管理教学的重重束缚,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关键词:人才市场,应用型,工商管理,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郑春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

[2]韩玉志.中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3]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4]陈天培.“模拟实验”与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2).

篇4:大学体育教育革新的考究论文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断进行深化改革的作用下,已经逐渐的完善,并取得看显著的成果。

(一)发展历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主要是采用苏联的体育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缺乏创新,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高校体育教育也进行了全方面的改革,不断更新高校体育教育的理念,并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教育模式。90年代,国家提出了进行素质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将素质教育融入到高校教育之中,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使高校体育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拥有了全新的面貌。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高校教育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体育教育改革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改革,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身心健康为指导方针,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现状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虽然已经进行了全方面的深化改革,但是仍然有许多不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部分高校的体育教育仍旧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也相对陈旧,无法适应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和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终极目标的要求。单纯的重视运动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体育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难以达到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整体目标和要求,会造成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脱节。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始终以素质教育为整体的指导方针,加强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虽然进行了多次的改革和深化,但是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进行体育教育的目的认识程度不高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追求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不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步发展,提高学生全方面的素质。然而,在许多高等院校中,片面追求体育教育的成果,过分注重学生的体育水平,从而忽视了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轻视体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多数高校在体育教育中,过分的重视竞技体育的结果,而忽视了素质教育的作用。在这种教育模式的`作用下,可能会提升竞技成绩,但是却使学生缺乏素质方面的教育,是不可能真正的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的。

(三)终身体育的理念只是空谈随着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体育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很多全新的体育理念,例如终身体育和素质体育等等。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来看,终身体育的理念还仅仅存在于形式上,而未能运用到实际中去。可以说,高校体育在全面落实终身体育和素质体育等重要理念的问题上,还要面临很大的难题。

三、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性方针

(一)始终坚持身心健康协调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要将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同样重视身体的健康水平。在确立教学方式和手段时,始终把培育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二)提高体育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地位要想真正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就不能只是片面的强调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同时还要重视体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包括体育文化、体育娱乐等方面。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素质意识,并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对学生的体育教育中去,从而促进学生整体体育水平的层次不断提升。

(三)将终身体育的理念贯彻到体育教育中去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已经成为全面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观念,实现终身锻炼,终身健康。

四、如何有效的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高校体育

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水平是一项艰巨,并且任重道远的任务,这就需要国家经常开展对高校的体育教育方面的改革,不断促进体育教育思想的革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注入新的内容。那么,在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应该采取何种有效的措施呢?以下,将提出针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教学内容方面传统的体育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是比较单一和缺乏趣味性的,这就使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缺少兴趣,而一旦对自己学习的内容失去兴趣,就会很大程度的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只是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吸收,而不会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延展,这就造成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具有严重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广泛的吸收和运用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提出疑问,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置方面我国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中,对课程的设定主要是以竞技体育课程为主,比较偏向于竞技方面,而忽视对体育文化方面的课程设置,这就造成了只重视体育竞技能力而不注重培养体育素质的局面,使学生在体育文化方面的知识严重匮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体育竞技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育中,要加强对体育文化方面的教育,增设体育文化方面的课程,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篇5:考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式论文

摘要:文章在阅读人类学、社会学相关书籍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考究塔吉克族“猎鹰”衍生的体育文化,分析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

(1)生活方式的变化;

(2)民族心理的变迁;

(3)现代文化的冲击;

(4)传承与保护意识的缺失。

提出发展建议:

(1)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和宣传“猎鹰”体育文化;

(2)培养传承人营造“猎鹰”体育文化气氛;

(3)完善“猎鹰”项目竞赛规则增强运动的竞技性;

(4)“猎鹰”体育文化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旨在为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为新疆少数民族濒临危机的传统体育项目树立实践形象。

关键词: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

1引言

人类学综合生物的、社会的、文化的、语言的、历史的、当代的各个角度的内容,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全部内容抱有兴趣,无论是过去、现在、将来,还是生物、社会、语言及文化[1],视野非常开阔,能够借鉴其方法与手段探讨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的发展。塔吉克族于从海拔4000米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迁移至平原地带的岳普湖县塔吉克乡,时隔10余年之久,随着生产方式、生活环境和地理环境的改变,其观念与意识已经发生变化,塔吉克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在不断变化[2]。塔吉克族人对鹰的崇拜,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由于鹰是忠诚、善良、勇敢、正义的象征,鹰与塔吉克人的关系,已经从远古的神秘、敬畏、血肉相连演变为今日的明朗、亲近、如同伙伴[3]。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把某种飞禽、走兽、植物以及自然地现象当作本民族的象征。如:汉族人曾把龙当作皇位和皇冠或是吉祥、幸福的象征;使用突厥语的民族对狼有着崇拜之情;哈萨克族也曾以天鹅为图腾。地处帕米尔高原上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多鹰,被誉为山鹰之乡。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世代与鹰有着不解之缘,他们把鹰看作是忠诚、仁慈、善良、勇敢、坚强、正义的化身,对鹰有着特殊的感情。塔吉克族人在传统体育活动中,往往对身手不凡、动作敏捷的人被赞誉为一只雄鹰。鹰对于塔吉克族来说,不仅仅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图腾崇拜的对象或是正义的象征,它还贯穿于整个塔吉克民族的历史和人们生产生活、价值和审美观念以及民族的精神世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生产生活和宗教仪式逐渐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而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产生于生活需求,常常是作为图腾的对象与使用的工具,所以别具特色。

2塔吉克族“猎鹰”衍生的体育文化

塔吉克族传统体育既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共性(如,节庆日子开展的马上运动),又有其他民族没有的特点,如地势海拔[4]。正因为塔吉克族特殊的`历史背景,才孕育出别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猎鹰”体育文化就是典型的代表,由猎鹰衍生的一系列体育文化活动值得考究,如“鹰笛”文化、“鹰舞”文化、“猎鹰”的驯化文化、“放鹰”文化等,都是从生活实践过程中被塔吉克族人提炼出来,被整合与应用于生活,并将其延续至今。

2.1“鹰笛”体育文化

鹰笛作为少数民族古老的一种乐器,与塔吉克族传统体育文化密不可分,而特殊的音质与吹奏方式是综合技法的体现,鹰笛常常与塔吉克族的传统体育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塔吉克族举行叼羊比赛时,往往是在手鼓、鹰笛伴奏和烘托之下,将比赛的场面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不同的吹奏方式代表着不同的指令信息,如托木拜克曲调、维勒瓦来柯克曲调、又是君去格尔曲调分别代表猎物回收、等待指令、获取猎物等行动指令。同时在生活中,鹰笛被作为抒发情感与消遣娱乐的工具,在生产活动中占据主动地位。鹰笛的制作种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起初,鹰笛是被称作笛把鞭,用羊骨头做成,并被用来赶马,后来便用鸟骨做成并用做乐器,现在塔吉克族的鹰笛是用鹰翅骨而做成,所以鹰笛文化作为“猎鹰”传统体育项目中独有的特点,诠释着猎鹰体育文化。

2.2“鹰舞”体育文化

塔吉克族鹰舞于6月29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无论在旷野草原、田间地头和庭院室内,只要喜欢运动都可起舞。鹰舞是塔吉克人通过长时间积累模范发展而来的一种健身型与互动型舞蹈,所有元素通过模仿自然界自由生物的运动轨迹与习性为主,在鹰舞中鹰的整体“形”态表现得生动活泼,充满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畅想自由与优雅的生活氛围,同时表现出优美的舞姿,再加上鹰笛这一独特的塔吉克族传统乐器的伴奏,使舞蹈的形式和氛围更加的鲜活而又生动,它反映塔吉克人民的社会生活为内容,体现出了人们对于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和对勇敢坚强的精神和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鹰舞”体育文化中的每一个舞蹈元素,都是塔吉克族人集智慧的结晶,常常以雄鹰飞行的动作作为主体,鹰舞最初是从模仿苍劲的雄鹰飞翔的动作创造出来的,所以,从形式和内容上可以分为若干类型。

2.3“猎鹰”的驯化体育文化

飞鹰猎物是塔吉克族传统的狩猎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地域特色,长期生活在高原上的塔吉克族过着游牧的生活,良马、猎鹰、叉子枪是他们世代相传的三件宝,鹰是狩猎中最主要的工具,要想使山鹰听人的使唤,其驯服的过程也是非常严格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猎人爬上峭壁山崖,将雏鹰抓回,在家精心饲养时雏鹰成活长大。训鹰是一项艰苦而且细致的工作,它经过给鹰戴眼罩,使鹰养成听呼唤进食的习惯,再以“熬鹰”加强鹰爪的抓握力量,又经过去掉眼罩,呼唤练习、室内放飞、野外牵引放飞、野外跑动放飞、跑马放飞或去其牵引绳而放飞唤回等方法,直到人鹰互相依附而不离的程度,驯化才算是成功。最有趣的是飞鹰猎兔、猎狐狸的过程,当骑着骏马,身背叉枪的、右前臂站着猎鹰的猎人发现猎物时,发出口令,猎鹰则从高空向猎物俯冲而下,用两爪抓起猎物,有时用力稍猛会将猎物的脊椎骨直接折断。在猎人拾到猎物之后,马上会给鹰喂上一块事先准备好的肉,以示奖励。

2.4“放鹰”体育文化

放鹰是人们在狩猎的过程中将捕获的鹰加以驯服,利用其捕捉小动物和飞禽。在《福乐智慧》中有很多关于猎鹰的描写,如:“他要会打马球,能够射箭,放鹰,打猎无敌手”。“飞禽难逃鹰爪,走兽难逃犬口”“鹰不善猎,抓不住野鸭,狗不善猎抓不住旱獭”在《突厥语词典中》也有许多有关猎鹰的诗句,如:“架上猎鹰,骑上骏马追赶黄羊,鹰捕黄羊,放出猎狗捉狐狸等”。在捕捉活动实施时,猎鹰从空中像箭一般地俯冲下来,用刀刃般的鹰爪将猎物捕捉住,猎犬跟上来将其咬住压倒,随后而来的猎人将战利品携带而归。所驯的鹰也有不同的品种,人们通常驯养用以狩猎的是山鹰(雕、鹫)和兔隼,其品种各异,用途和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用兔鹰猎兔子、野鸡等小动物.如有大鹰则可以用它来猎取黄羊、鹿等体型较大的动物。这项活动主要是以捕捉猎物或者是表演的形式存在。此项目因以捕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隼来驯养,其发展的前景有可能会失传。

3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

3.1生活方式的变化

新疆塔吉克族的生活方式由牧业型经济向工农经济型社会转型,该转型的过程是牧业文明的具体表现,而“猎鹰”体育文化的社会独立性也不复存在,失去原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价值。作为社会经济形态的一种文化组织,在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不断提炼,依附生活方式的结构与形式不断变化,实际塔吉克族猎鹰活动有减无增,甚至消退,所以,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导致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发展滞缓的重要因素。

3.2民族心理的变迁

猎鹰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它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但创造的经济效宜较低。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塔吉克族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

(1)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塔吉克族人以牧业为基础的社会,造就了其伦理道德本位和文化传统中的轻商意识;现在出现了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形成了商品观念的萌芽[5]。

(2)在塔吉克族人传统的思想中,牛、羊、马匹的多少才是财富和幸福。

(3)随着民族经济总量的增长,不再只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消费品,开始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经济生活和时髦的、高档次的奢侈消费,使得消费观念的形成等。猎鹰过程虽兴趣盎然,但经济效益欠佳,与上述塔吉克族人心理的变迁不相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猎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3现代文化的冲击

现代社会文化、教育、交通、通讯等技术发达时期,使得国际化信息不断涌入少数民族地区,推动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现代化程度,而对外交流成为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提高文明程度的一种手段,塔吉克族集居区的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现代国际流行体育通过电视传媒以及塔吉克族青年外出求学、参军、打工等多方渠道,迅速进入塔吉克族的生活之中。现代文化的影响下,过去劳作的生产模式发生改变,过去的“猎鹰”体育文化已经悄然失去发展的土壤,因此,现代化文化的冲击值得思考。

3.4传承与保护意识的缺失

塔吉克族属于乡村发展为主体的群体,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30岁以下的年轻人比较少,在现代教育的体制下,很多人接受教育之后,期待城市的生活,已经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与保护意识没有很好的发扬。在保护措施方面,只对与之相关的国家级文化遗产鹰舞及传承人进行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和保护,猎鹰只是靠民间自发地进行管理和保护,在无经费条件支持的情况下,猎鹰活动传承与保护的效果就受到了影响。

4塔吉克族“猎鹰”体育文化保护的对策

4.1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和宣传“猎鹰”体育文化

现代科技手段是保护和宣传“猎鹰”体育文化的直接方法,建立数据库、影像资料库、文字资料库等,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利用多种途径并向人们宣传塔吉克族猎鹰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从而保护塔吉克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

4.2培养传承人营造“猎鹰”体育文化气氛

培养传承人是猎鹰体育文化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目前“猎鹰”体育文化的发展处于濒临失传境地,在传统体育经济价值已经凸显的今天,把塔吉克族猎鹰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一项事业,并给予传承的政策和经济帮助,通过这种手段才能有效的抢救和保护塔吉克族的猎鹰文化。而氛围的营造是彰显“猎鹰”体育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将该体育文化的发展还原至最初的状态才有利于抢救与传承“猎鹰”体育文化。

4.3完善“猎鹰”项目竞赛规则增强运动的竞技性

作为传统体育项目的一种形式,项目的竞赛规则自然也直接关系项目是否能够顺畅发展,其规则的合理性与适应性,也是“猎鹰”体育文化能否走上国际化舞台的重要指标。古老的“猎鹰”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恰当的加工才能实现目标化,那就要在保持其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对项目的规则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更趋合理,使比赛更有竞技性和观赏性。

4.4“猎鹰”体育文化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

新疆虽然具有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对其开发和研究的程度并不高[6]。而猎鹰体育文化属于综合型特质的实体文化,该实体文化通过综合分析不断提炼,最终与所在地达成共识,开发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系,将该体育文化与体育旅游相结合是宣传该项目的有效途径。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具有异域色彩和奇幻魅力的新疆自然成为人们旅游出行的首选。呈现出与旅游业相结合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的趋势,这为猎鹰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空间。猎鹰的健身竞技性和娱乐表演性等都能为全民健身增加人口资源,任何一项运动的基础,都是人民大众,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该项运动才能长时间得到人们喜爱,而与该项运动有关的体育组织与企业才能保持更大、更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SeeConradKottak,CulturalAnthropolgy.NewYork:MeGrawHill,1991:13-17.

[2]喻名可,孙成林.迁徒入平原后塔吉克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3):28-30.

[3]西仁库尔班.塔吉克人的鹰崇拜[J].民族文化研究,(3):20-21.

[4]于杰,庞辉,武杰.塔吉克族传统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5):49-51.

[5]阿布都如苏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疆少数民族伦理道德关系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8.

篇6:考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式论文

工业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指导思想

实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高技术专门人才培养规模,扩展多层次人才培养的辐射面,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该模式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工业设计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创新能力,具备应用设计原理和法则进行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结构与功能、材料与工艺、产品开发与创新以及广告的设计,具有处理人、产品与环境友好关系的综合能力,能在制造业、IT产业、设计公司等单位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师后备人才。

实施举措

1.建立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合作委员会的成员由学校的领导和教学骨干、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组成。委员会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统筹协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对校企合作作出全面的规划,并制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2.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企业应及时将社会对高级设计人才的需求信息,包括专业、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反馈给合作学校,指导学校合理调整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校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教学模式和管理制度,根据生源、专业方向设置、课程特点及教学重点等,确定动态学分制,完善教学考核机制。学校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既要深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切实提高其实践能力;在实习实训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企业每年应分批次接受相关专业的学生来实习,并选派优秀工程师担任指导教师,组织优秀学员直接参与企业工程实践。

3.搭建学校与企业对接平台为加强对人才供求双方的信息引导和服务,学校与企业应搭建对接平台,组织开展校企合作交流、调查与研讨等活动,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方法,研究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校企双方进行监控、考核和评估。学校和企业应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委培,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篇7:考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式论文

一、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目前, 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如下。首先, 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活动中, 双师型教师较少。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 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酒店管理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 影响学生对酒店管理行业深刻而整体的认识。许多教师都没有酒店具体岗位和酒店业务实践经历, 在讲解理论知识过程中无法给学生讲授实践体验。其次, 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当前,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 学生仅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实践活动一般是实习生或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去酒店实习, 不仅时间较短, 且实践模式和内容单一, 学生很难系统而全面地掌握酒店管理的工作技巧与方法。再次, 专业素质培养不到位, 大部分高校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 缺少专业素养教学。酒店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它对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情商和职业素质要求较高, 但不少高校在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时, 往往忽视对他们专业素质的培养, 导致学生服务意识淡薄, 职业素养低下。

二、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1.改革课程体系, 体现专业特色。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 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 高校应结合具体专业改革课程体系、明确培养目标,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突出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特色。当前,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课、专业课、基础课、拓展课与综合运用课。以本科为例, 酒店管理专业在大一和大二的教学中, 学生主要学习基础专业知识, 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真正的专业课程从大三才开始学习, 实习则安排在大三期间。但在这一期间, 学生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掌握的并不完善, 实习效果不佳, 而且时间较短。因此, 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时, 应运用新的实习模式, 将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 时间增加至半年。与此同时, 在课程体系中, 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增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参与酒店管理实践。

2.增强服务意识, 调整课程设置。酒店管理是一种服务行业, 它对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理念要求较高。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应突出酒店管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 创新培养方式。因此, 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 学校应格外关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明确酒店管理的服务理念, 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多门必修课程, 包括服务管理、酒店英语、酒店经营规划、客房与前台管理、餐饮管理和酒店管理概念等。同时,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还需加入部分选修课程, 诸如危机管理、中外餐饮文化、食品营养与安全控制、康乐管理、酒店设计与规划、酒店物业管理和社交礼仪等。通过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 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管理专业知识, 增强其服务意识, 并引领他们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知识, 为人才进一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3.强化实践教学, 加强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有较强的实践性, 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时, 需强化实践教学,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可构建课程实习、酒店模拟管理、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体系, 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 主要通过实践训练基地来实现, 并逐步加强高校与酒店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高校与酒店企业的交流合作, 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还能了解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同时, 从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到毕业实习, 教师应要求整体学生均在实习基地进行, 以有效提升他们的实际酒店管理能力, 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另外, 高校应组织学生参加酒店职业经理人和四、六级英语等级证书的考试, 通过与酒店企业的合作, 培养出理论知识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结语

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鉴于此, 高校应与时代接轨, 明确酒店管理行业的人才需求, 改革课程体系, 体现专业特色,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注重实践教学,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 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摘要: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给旅游服务行业尤其是酒店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许多高校都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如今, 我国高校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 个别高校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上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引起了广大教学者的重视。基于此, 重点分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并指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张茹慧.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3.

[2]牟青.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D].威海:山东大学, 2013.

上一篇:论非语言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下一篇:冷淡超拽的女生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