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德育价值观分析论文

2022-04-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树立了当前中国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对中小学核心价值观培育而言,是上位和宏观的指导。在这个宏观指導下,通过德育工作的系统设计,选取适合学校教育特点的内容,完成好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转换,是履行教育责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世纪德育价值观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纪德育价值观分析论文 篇1:

美国德育价值观澄清理论研究

美国德育价值观澄清理论研究

课题类别:国家一般课题

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负责人:安钰峰

工作单位:教育部办公厅  100816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单一到多元、由封闭到开放、由专制到民主的转变,反映在思想领域就是价值取向上的日益多元化。如何应对多元文化、观念、价值观给我国新时期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价值观澄清理论给了我们很大的反思和启示。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价值观澄清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分析美国20世纪50、60年代道德教育发展的历史及特点

2.价值观澄清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研究,如路易•拉斯思与霍华德•柯申鲍姆的思想

3.价值观澄清理论的基本原理研究,如道德的普遍性与相对性问题、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等,从而揭示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理论的价值澄清学派的特点

4.价值观澄清理论的实际操作策略研究,重点分析澄清反应策略、价值单策略,揭示价值澄清理论的道德教育的方法

5.价值观澄清理论的衰落研究,主要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对价值观澄清理论的批判,以及这种批判对价值观澄清理论的影响

6.价值观澄清理论的转向研究,主要研究从价值观澄清理论向品格教育的转变及美国品格教育的特点

7.价值观澄清理论的反思与启示研究,揭示价值观澄清理论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制度框架下的道德教育研究

制度框架下的道德教育研究

课题类别:国家青年基金

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负责人:冯永刚

工作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50014

本课题旨在挖掘制度的道德教育意义与价值,通过促进道德教育发展的制度安排,来阐释制度背景下道德教育持续推进的基本原则、可行途径和发展方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制度的缺席:脱离制度的道德教育的表现及批判

(1)道德教育的人道困惑;(2)道德教育实践逻辑的异化;(3)德性教化的偏差;(4)基于“道德可教性”的责任推卸。

2.制度:道德教育不可规避的生存环境

(1)制度的释义及使用范畴界说;(2)制度环境:道德教育的一个必要视角;(3)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制度性活动的价值推究。

3.制度与道德的逻辑关联

(1)制度与道德的同一性;(2)制度与道德的异质性;(3)制度与道德的互补性。

4.制度与道德之关系的历史考察

(1)制度与道德之关系的历史考察之一:我国的历史轨迹;(2)制度与道德之关系的历史考察之二:西方的历史脉络;(3)中外比较的启示。

5.制度安排之于道德教育的边界与价值取向

(1)什么是制度安排;(2)制度安排与人性预设;(3)制度安排的道德教育意义;(4)以制度安排促进道德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6.促进道德教育有效开展的制度安排

(1)当前道德教育中制度安排的内在缺陷;(2)社会生活中与道德教育相关的制度安排;(3)以制度安排促进道德教育的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杨建伟

作者:安钰峰

世纪德育价值观分析论文 篇2:

从宏观倡导到微观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树立了当前中国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对中小学核心价值观培育而言,是上位和宏观的指导。在这个宏观指導下,通过德育工作的系统设计,选取适合学校教育特点的内容,完成好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转换,是履行教育责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点。

核心价值观;系统设计;转换

刘峻杉,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初等教育学院,讲师,博士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需要我们对价值观的概念、结构及其研究取向有所深入地了解,然后创造性、灵活性地自然建构到学校德育体系之中,融入到各个教育环节中去。

一、价值观的突出特性和基本结构

价值观是多种人文、社会学科关注的一个问题。[1]正因为价值观是涉及多学科、多种研究取向、多种复杂因素决定的概念,所以这些复杂性就充分地体现在对价值观的定义上。例如有学者认为“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作为制定决策,或是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点,是使人据此而采取行动的一些原则、基本信念、理想、标准或生活态度”。对个体来说,价值观“与个人的同一性和整体性密切相关”[2]。也有学者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外显或内隐的、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标的选择;是一种持久的信念,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个人想要达到的目标,此目标或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是一种联系,或是一种物质条件;是一种偏爱某种情形胜过其他情形的普遍倾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施瓦茨等人(Schwartz和Bilsky,1987)总结出价值观五个普遍特征:价值观是信仰的观念、关于值得的终极状态或行为、超越具体情境的、引导选择或对行为及事物的评价和按照相对重要性排列的。在此基础上,施瓦茨(Schwartz)提出一个被广泛引用的定义:价值观是令人向往的某些状态、对象、目标或行为,它超越具体情景而存在,可作为在一系列行为方式中进行判断和选择的标准。[3]简而言之,价值观具有“深层建构”和“信仰体系”这两个最突出的特性。

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对价值观的内容分类有过许多探索。

第一种类型是从组成价值观的要素和功能领域来分析价值观的。美国哲学家佩里(Perry,1926)将价值观区分为6类,即认知的、道德的、经济的、政治的、审美的和宗教的。德国哲学家斯普朗格(E.Spranger,1928)将价值观分为经济的、理论的、审美的、社会性的、政治的和宗教的6类,他的观点对于后来的“价值观研究”以及量表的编制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1]我国学者黄希庭等(1994)将价值观分为政治观、道德观、审美观、宗教观、职业观、婚恋观、自我观、人生观、幸福观、人际观等十类。

第二种类型是从价值取向和关系层面来探讨价值观结构。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1953)从操作层面对价值观的各种定义进行整合,从所有人类都面临的问题来划分价值取向,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理想人格类型、人与他人的关系的形态、时间评价和组织、人的本性等。克拉克洪(Kluckhohn)的价值观定义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心理学界确立了支配地位。[4]

第三种类型是突出层次梯度的价值观结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克奇(Rokeach,1973)将价值观分为“行为方式”与“终极状态”两大类,即终极性价值观(terminal values)和工具性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每一类由18项价值信念组成,并由此形成了“罗克奇(Rokeach)价值观调查表”。罗克奇(Rokeach)的这种划分体现了他对价值观具有层次性质和有顺序的认识,也真正表达了价值观作为“深层建构”和“信仰体系”与“行为选择”之间相互体现与依存的性质和关系。[1]

第四种类型是回归人性需要分析的价值观结构。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施瓦茨(Schwartz)等将人类社会普遍的有意识的行为目标归纳为个体作为生物有机体的需要、协调的社会交往需要、群体顺利运行和生存的需求三类价值表现,认为价值观内容就源自这三类人类基本需要。他们通过调查分析找出10项价值观追求:自我定向、刺激、享乐、成就、权力、安全、遵从、传统、仁善及普遍性,由此形成了“施瓦茨(Schwartz)价值观调查量表”。[5]

如果从价值观研究的上述四种类型来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从功能领域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政治性和社会性的;从价值取向和关系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涉及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全社会共同理想;从层次梯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当前中国全社会的价值导向,是很上位和宏观的指导,而不是工具性的价值观;从人性需要的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涉及社会交往需要和群体生存的需要;从研究取向上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文化和社会层面的研究成果,能反映中国公民个体的切身利益和需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价值观培育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之后,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小学培育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更容易清晰一些。

首先,从对象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中国全社会的价值导向,是面向全体中国公民发出的倡导,而中小学教育则应重视自身面对的师生需求及其特点。

从地位与作用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时期各行各业、各种单位的特色价值观的核心和基础,是很上位和宏观的指导,而中小学教育则需要在具体实践中完成其向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转换,这样才能确保这些核心价值观的扎根生长。

从主要依据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观点,而中小学教育则应该将其细化为以教育学和人格心理学为主要依据的教育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其上位的特点,因此必然要求其具有简约、概括、普遍适用的特点,而中小学教育中则应该重视教育的基本原则,比如灵活、生活化、具体可感、务实求真等。(见表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为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导向和支撑。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在固守其精神导向的前提下,丰富、细化、灵活创新,将其与学校自身资源和特色发展结合起来,将其内化在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和教学全过程。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重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响应是通过细致地研究和扎实地实践来奔赴其倡导和描绘的共同理想,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将方向性原则等同于操作性的技术。

三、实现宏观倡导到微观践行之间的转换

我国在上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主要是以“大德育”的模式在进行德育的规划和实施。大德育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以及其他众多不易被归入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容。大德育模式的合理之处在于,力图强调道德在生活中的广泛性和现实性以及德育对人发展的奠基作用。但是由于缺少深入精细的研究与实践,大德育之下的纲领系统往往显得有些粗疏,很多情况下是将美德如工作目标一样罗列。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问我们的德育有没有系统设计,初一看,似乎是有,哪个阶段达成什么目标、学会什么美德、养成哪些素质似乎都是现成的,但是如果再深入分析,这些系统设计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评价其效果,回答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人们往往认为大德育虽然“大”,但是有些“空”,缺乏严密性、细致性和系统性。在这种背景之下,德目的铺陈、道德知识的传输、规范性的训练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德育的实效性。曾经的大德育问题,也许能启示我们,德育目标与内容的系统化理解与设计,并不能依赖简单的拼装组合而不顾及系统性。同时,并不是大而全的内容凑在一起就是“整体”。

本文认为,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停留在社会教育层面上的荣辱观教育和“24字”上,因为中小学阶段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立德树人,这种教育要求其实是高于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也必然要求更为细致和灵活。道德教育不能只做加法,更需要重视在不同的倡导和提法背后的一致性的精神实质始终一贯地落实。学校德育不能等同于政治活动,保持学校培养目标的稳定性、务实性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完成好从宏观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倡导到微观层面的价值观践行之间的转换,是中小学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和难点。在这方面,很多学校朴实、真切、极具感染力的价值观培育的有益尝试,很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学习。[6]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灵活选取内容,需要从古今中外的道德思想系统中汲取营养。

对应中国传统五德以及积极心理学的美德体系,[7]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还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具有普遍价值和意义的,是超越了时代和国界的。我们可以根据德性的内涵对道德教育的目標内容进行一种有机整合。(见表2)

道德教育如果可以把握住德性内涵的类型及意义,那么就有可能通过点透各种美德或规范的德性内涵所指,将相近“美德族”或“规范族”加以聚合而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这种聚类归并视角也有利于我们提纲挈领地认识复杂的道德目标,有利于我们从系统的视角来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而不至于陷入到繁杂的美德条目或规范条文之中,有利于我们从系统的视角来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杨宜音.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J].中国社会科学,1998(2):82-93.

[2][英]莫尼卡·泰勒.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上)[J].教育研究,2003(5):35-40.

[3]唐文清,张进辅.中外价值观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8(3):765-767.

[4]金盛华,辛志勇.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6-64

[5]文萍,李红,彭宇,罗卫华.青年学生价值目标结构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6):1487-1489.

[6]刘长海.学校文化视野中的学校核心价值观探讨[J].中国德育,2007(12):30-34.

[7]熊春锦.国学道德经典导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08.

责任编辑/李书华

作者:刘峻杉

世纪德育价值观分析论文 篇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职德育教学的路径探索

摘要:中职德育课程是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职德育教学,需整合教学资源,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搭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舞台;提升教师素质,以人格力量感召学生、引领风尚。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学;路径

?本文系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职德育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YB233)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4-04-28

作者简介:王丽娟,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214433)人事处主任,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教学。

中职德育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现行中职德育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与生活》《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通过这4门课的学习,要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确立远大的理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真诚、诚实、宽厚、友爱待人、公正、有责任、是非明确的价值观,注重实践,提升道德品德,成为新一代的合格公民。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两者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职德育课教学的理论基点,中职德育课程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

一、整合教学资源,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体系

(一)挖掘教材资源,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

现行中职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当然,由于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不同,各年级德育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也各有侧重,因此,中职德育教学中,每一门课程在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侧重点是不同的,承担的主要任务也有所不同。要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资源,尤其是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资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在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笔者认为,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宜侧重培育学生明确礼仪规范、增强道德意识、感受道德的力量、理解法制的权威,从而养成遵守礼仪的习惯,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陶冶道德情操;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哲学与人生》教学,则宜侧重培育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育学生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坚信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侧重点则宜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懂得诚信的价值,增强规则意识,树立社会主义的金钱观、义利观及科学发展观;同时,帮助学生培养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法制观念和国家观念,引导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开发课外资源,创造超越教材的精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德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开发德育资源,通过课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使教材的课程价值得到升华。

第一,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传统文化中许多闪光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在教学中我们要依据教学内容,善于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优良的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发扬光大,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五单元“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学中,教材从中国文字的演变说起,让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时,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如何从文字的演变中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中国古代的“和”字,反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为贵”,那么,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有宽广的胸襟,有宽容的心,要有爱心,做人要诚实,要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大局为重等,这样既深化了教学内容,又起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再如在《哲学与人生》第一、第二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挖掘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例子激发鼓励学生。

第二,关注时事要闻。德育教学要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资源选择上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始终保证德育教学资源的鲜活的时代特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六课“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学中,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出发,组织学生开展“家乡的变化”小调查活动,或者从“我的老照片”等内容开始,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再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五单元“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注改善民生”教学中,把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以及从2012年秋季期“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时政热点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第三,寻找身边的感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路径上,要反对抽象、空洞、脱离生活的道德说教,要引导学生用慧眼去发现美,挖掘美,宣传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无小事,事事是德育。如借助学校层面的捐助活动、困难帮扶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借助于学校推行诚信考场的契机,可以培育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为学生搭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舞台

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中职德育课教学要深入人心,提高实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曾提出:“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形式,是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1]因此,德育课教学可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锻炼,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3月5日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服务社会的高尚道德品质;开展珍惜一滴水、节约一粒米活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等等。当然,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请进来,可以走出去,关键是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提升教师素质,

以人格力量感召学生、引领风尚

有位哲人说过,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中职德育课教师是中等职业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指导者和领路人,他们作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楷模,发挥着示范、表率作用,传递着正能量,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陶冶爱国情操,发扬时代精神,勇于创新、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与社会》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节内容时,有些学生目睹了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出现一些偏激的观点。为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持清醒的思想政治意识和正确的信仰,对美好的政治思想始终充满信心和向往,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带给学生乐观的政治态度,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践行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真切展现先进价值理念的丰富意义,也才能真正凝聚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德育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德育教学这块主阵地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课程教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学生的灵魂,让德育教学焕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李卫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N].中国教育报.2012-11-09(5).

(责任编辑:张志刚)

Exploring the Path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Moral Education

Led by Socialist Core Values

WANG Li-juan

(Jiangsu Jiangy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Wuxi 214433, Jiangsu Province)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leading; moral education; path

作者:王丽娟

上一篇:古代史爱国主义内涵论文下一篇:法律视野中医患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