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价值观理论再认识分析论文

2022-05-01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论,这些教育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用文化的视角从其产生的文化生态入手审视古代传统教育,不仅可以更为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其传统生成、发展的文化背景、原因及趋势,增进我们对当代教育性质的探索与开掘,也对当前我们实现教育现代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育价值观理论再认识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价值观理论再认识分析论文 篇1:

目前大学生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重要载体。目前,在理论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忽视或否定大学生理论教育的现象,分析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发挥大学生理论教育基础性作用和增强大学生理论教育时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理论教育;问题;对策

理论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析目前大学生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解决大学生理论教育问题的对策,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理论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理论教育主要是指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其他的理论学习、理论研讨班、理论讲座、理论学习小组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理论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而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理论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任何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一)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大学生理论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向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一项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十分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坚持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的内在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大学生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

通过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更好的用发展的眼光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而更好地在理解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因此,理论教育不仅为大学生集中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而且为大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挖掘了一个很好的渠道。

(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

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随之面临许多新的任务和形势:一方面,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改革攻坚期和发展机遇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丑恶现象严重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打着人权、民主、宗教、民族等旗号,以其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向大学生灌输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生存态度和认知方式,企图在潜移默化中使年轻的大学生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和制度,进而走向反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目的。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加之,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变、形成、发展关键期的现状,使得大学生理论教育势在必行。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理论教育,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理论教育,能使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并自觉与不良思想作斗争。

二、目前大学生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理论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方面无疑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在高校中,存在着大量忽视或否定大学生理论教育的思想和行为,深入分析这些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原因,对发大学生挥理论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大学生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学生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大学生忽视或否定理论教育的重要价值

大学生作为理论教育的直接对象,是理论教育得以进行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理论教育得以开展的基本前提,是理论教育活动的最终归宿点,因此,大学生对理论教育的认识,对大学生理论教育的顺利施行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在大学生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些对理论教育的不正确认识,代表性的观点有:无用论、过时论、强制论、方法论、目的论,这些观点虽然论调各异,但是试图抹杀或降低大学生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对理论教育的排斥和不认可。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原因,以增强大学生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2.部分教育者不能科学地进行大学生理论教育实践

教育者作为大学生理论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理论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大学生理论教育中发挥导向性作用。因此,教育者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进行理论教育的能力,直接影响理论教育的效果。

目前,在高校中,一些教育者在大学生理论教育实践中,呈现出很多问题。具体有:因理论信念不坚定,而表现出知行不一;因理论素养不够,而不能把握理论的精髓;因不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不能发挥课堂的作用;因不能创新思维,而不能很好地搭建师生互动的良好平台。因此,很多理论教育者都是在做无用功。

(二)大学生理论教育问题的原因透视

1.部分理论教育者素质不高

“教育主体是指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理论教育者作为理论教育实践的主体,因而,理论教育者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理论教育的效果。

一些理论教育者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一方面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大学生:不能全面客观的认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实行一刀切的教育,忽视理论教育针对性和可接受性的基础;忽视或否定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把大学生视做消极被动的对象,实行单向灌输,强制压服,把大学生摆在教育者的对立面。另一方面,不能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科学运用教育介体:不能分解教育目的,制定正确的教育目标;不能及时进行自我改造、自我提升;不能再理论教育的工程中,丰富、发展理论教育的内容,选择、创新理论教育的方法;不能主动适应、选择、改造理论教育的环境。

2.部分大学生对理论教育的偏见

理论教育的过程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教育客体是指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相对于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教育客体处于从属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客体在一定情况下会起到关键作用。长期以来,一些对理论教育的历史偏见,先入为主,根深蒂固,不断影响着大学生思想;一些大学生从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出发,否定理论教育、排斥理论教育,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理论教育的效果。

3.教育环境的不和谐

“教育环境是指对教育活动以及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无疑有利于理论教育的顺利开展。对于大学生理论教育而言,不仅间接地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且直接地受学校这个小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在给我们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理论教育创造了复杂的外部环境;同时,学校内部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不仅增加了理论教育的难度,也对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

三、解决大学生理论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理论教育者的培训与提升

理论教育者是理论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为保证理论教育的时效性,必须全面提升理论教育者。其一,理论教育者应更新理论教育的观念,应改变传统的“一刀切、一风吹”和“你讲我听,你打我通”的培养模式,应以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因材施教,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其二,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理论教育者应从知、情、意、信、行等五个方面全面提升自己,以坚实的理论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为投入,以自身的行为和身边的榜样作示范,真正的做到真懂、真信、真做;其三,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理论教育者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新理论教育的方法,真正地做到把“死”知识讲“活”。其四,理论教育者应致力于建立教育者和大学生间的平等的双向交流的新模式,即以尊重人、理解人为基点,把教育者和大学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进行对话式的交流,努力创设良好的理论教育氛围。

(二)破除大学生对理论教育的偏见,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

大学生是理论教育的对象,也是理论教育的主体。破除大学生对理论教育的偏见,激发大学生在理论教育中的主体性,是理论教育的时代任务。首先,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真分析偏见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理论教育的内容;其次,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新理论教育方法,把理论教育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使得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理论的魅力;最后,引导大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主动进行自我教育,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

(三)营造和谐的理论教育环境

历史唯物论认为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外因起着关键的作用,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保证理论教育的效果,因此,努力创设和谐的外部环境对于理论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创造融洽和睦的家庭环境、倡导积极向上的学校环境,从而为大学生理论教育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苏华.列宁“灌输”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2).

[2]闵绪国.“灌输”集中不当认识之剖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2).

[3]曹培东.列宁“灌输”理论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3).

[4]叶苗.对“灌输”的再认识[J].鲁行经院学报,2002,(3).

[5]鲁凤,孙秀霞.灌输理论及其显示问题研究[J].学术交流.2003,(1).

[6]于倩.灌输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7).

[7]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

[8]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72-276.

作者:张兰

教育价值观理论再认识分析论文 篇2: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文化生态分析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论,这些教育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用文化的视角从其产生的文化生态入手审视古代传统教育,不仅可以更为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其传统生成、发展的文化背景、原因及趋势,增进我们对当代教育性质的探索与开掘,也对当前我们实现教育现代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古代传统教育 文化生态分析 教育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在漫长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古代传统教育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文化的载体,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几千年教育史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教育理论,表现在传统教育目的上,主要有“明伦”说、“成人”说、“入仕”说等。这些传统教育目的论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影响分不开,而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更是密切相关。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解和探索古代传统教育目的,不仅可以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目的的本质内涵,也增进我们对当代教育性质的探索与开掘。

古代教育及其文化生态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传递形式,能够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文化的生产尤其是文化的传播、增值有赖于教育这一重要途径,人类的科学与文化正是通过教育这一具有系统性、计划性和制度化特征的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文化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文化状况、文化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此外,文化的诸要素都从不同角度对教育产生影响,而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的价值取向来体现的。

古代教育的文化生态。生态,源于生物学领域,是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人文过程,如果我们把文化称之为“人化”,教育则是“化人”过程,它是在文化生态这一有机体中发展的。

古代教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有一个形成发展环境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总是受到外部和内部双重影响,内部影响是先前的教育传统,外部影响则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因素。在外部影响中,对教育传统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教育是传递、选择、发现和创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会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换言说,教育是在一定的文化生态中形成、发展的,带有文化的时代特色。

中国文化的社会存在生态受到其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结构的影响,促生了独特的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具有持久性、多样性、凝重性和伦理型。中国文化生态由三个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组成:文化精神的生长点和归宿;文化精神运作的内在机理;文化精神生长的根本意向。在中国文化的社会存在生态中,人们对情感予以了重视并导致了情感在文化价值中的绝对意义,情理成为中国文化生态的重要结构,血缘本位、情理机制培育了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入世意向。因此,血缘、情感、入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生态特征。

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分析

中国文化精神的结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原则等,是中国文化机制最核心的部分,而中国的文化机制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教育的内在机制。所以,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必须将其置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框架之中,才能充分认识其规律和内涵。用文化的视角从其产生的文化生态入手审视古代传统教育,不仅可以更为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其传统生成、发展的文化背景、原因及趋势,也对当前我们实现传统教育现代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受中国文化精神生态的滋养最深,唯有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出发,才能深刻理解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明伦”说、“成人”说和“入仕”说等,而这些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精神在传统教育中的折射。

“明人伦”说的文化生态分析。“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明人伦,即使人明了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之意。孟子认为,人伦有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古代传统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使人懂得五伦、懂得那个时代做人做事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促使大家成为遵纪守“伦”的社会成员,促进社会的和谐。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去分析,“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无疑受到中国文化精神特别是伦理精神的深刻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系统框架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系统体系,所以,在本质上决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血统文化。以此为出发点形成了宗法专制的社会结构,而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正是理解教育传统中的教育目标的关钮。

因此,正是在这文化的影响下,教育传统的目标不是个体的自我、全面发展,不是自由、平等、民主与人权的追求,个体也不是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而有价值和意义,而是为了封建伦理纲常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培养更多体现在伦理道德培养上,集中在等级、专制、集权等服从大一统价值观念,强调群体价值,这也是与中国文化的宗法集体注意和伦理类型相契合的。在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的伦理型文化环境中,传统教育中突出“明人伦”,则为顺理成章之事。

“成人”说的文化生态分析。“成人”说,即立足于“人”的成长,是中国古代关于传统教育目的又一重要论述。百家争鸣时代,儒家以培养“君子”、“圣贤”为目标,道家以培养“真人”、“圣人”、“仙人”为弟子标准,佛家以培养“菩萨”、“佛”这样高境界的人为教育目标;”这些都共同揭示了当时传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有学问的人“士”和有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的“圣人“;宋代大儒朱熹更是把圣贤作为最终目的,认为凡人必须以圣贤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智者们所设计的母语教育,都以“君子”“贤人”“圣人”为培养目标。

古代母语教育“成人”目标的设定,同样与古代传统教育的中国文化生态和文化精神相通的。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自然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如此,在中国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学说还渗透于其他文化形式中,如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其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中国的文学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即便是古代科技文化,也是先“正德”后“利用、厚生”。

作为中国文化子系统的古代教育,当然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伦理道德学说的影响,中国伦理型文化具有超越创化生命、超越自我的理想品性,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认为人可以而且只能通过存心养性的后天修养达到理想人格,如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肯定凡夫俗子也可以通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而母语作为最普及而基础的教育,自然成为道德涵养和培养人格的途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教育传统中的目标设定在特定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中也会引发人格修养上的平等与整个社会的不平等的冲突,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造成人的自我贬抑与约束,甚至在封建制度的压制下导致了教育传统的异化,良好的教育目标和理想的人格追求导致人的基本权利和价值的丧失,对于人的生命的提升变成了对于生命的戕害。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古代传统教育“成人”目标的设定和古代传统教育缺乏学科独立性而服务于伦理和政治,其所提倡的“成人”并不是今天所讲的全面发展,只是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单面人。

“入仕”说的文化生态分析。教育大家孔子认为母语教育的核心目的“入仕”,然后才能治人。他认为:“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将古代传统教育的“入仕”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的教育大家;综观中国源远流长的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孔子的“入仕”思想统治阶级发挥到了极致,最典型的有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是这一思想最有力的佐证。几乎在整个中国古代,求学几乎是百姓们跻身上层社会的唯一通路,只有通过考试等途径他们才能获得一官半职。

“入仕”说对中国的古代传统教育有着长远而重大的影响:第一,促进了中国高考录取制度的雏形—科举制度的产生;第二,使读书能做官、走进上层社会,这一观点深入人心,使古代的读书人有共同的目标,形成共同的精神信念,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入仕”说的古代传统教育目的,从其文化生态上来看,这一意识形态的产生主要是由政治形态、经济形态以及文化形态三者结合融入的产物,满足了时代环境下人的追求功名利禄的个人需求以及以家族为核心的统治阶级为国家长治久安的精神统治需求;所以,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有十分现实性、世俗性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化的伦理特色使中国人和中国教育充满伦理道德色彩,中国文化的入世意向使中国人的世俗文化充满功利主义,加上中国文化的所具有的倾向现实政治色彩,教育入仕的目的得以张扬。而在科举考试等制度的推动下,古代传统教育的“入仕”目的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当然,从另外的角度去解读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入仕”目的,与积极进取、勇担社会责任的文化传统亦不无关系。因为在古代中国文化传统具有深沉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热心政治,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结构中,人们常常认为只有“入仕”为官,方能更好地实现人生报复,为民造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即是如此。

通揽中国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古代许多出身贫寒的读书人通过读书“入仕“成就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的。倾向现实政治和入世意向,涵养出古代传统教育中学用一致的作风,但对现实政治的过分依赖,使古代传统教育显示出浓重的功利色彩,甚至失去古代传统教育的独立性而沦为政治的工具。

关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目的的探索,还有其他的诸如“为道”说、“化民成俗”说等,这些学说的产生带有强烈的政治、经济、文化烙印,是在中国古代文化浓重的伦理政治色彩笼罩下的独特产物。

关于当代传统教育性质问题的思考

伴随现代性弊端的日益暴露和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古代传统的合理内核得到了重新认识和评估。认识传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教育传统和教育现代化既有矛盾、冲突、对立的一面,又有适应、协调和促进的一面。教育传统受各个时代、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影响,是在不断变革中形成、发展的,但教育传统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凝固性,甚至落后于时代。教育现代化是优化旧的教育传统和创造新的教育传统的过程。

教育传统和教育现代化有着相区别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上,如:现代教育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变革,教育观念是开放、动态的,强调多样性和个性化,具有超前意识,而教育传统则倾向于被动调节,教育观念是自我封闭和墨守陈规的,强调单一性、统一性和标准化,具有滞后性。但教育现代化也不是凭空想象和割裂传统的,教育传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渊源,因此在当代实现教育现代化,其中重要的任务是实现教育传统的现代转化。

对于我们认识古代传统教育,借鉴古代传统教育理论,打开传统教育的新格局,有着深刻的意义。对古代传统教育目的进行文化分析和反思,目的是为了更为准确地把握当代教育的走向,促进古代传统教育现代化。在当代,古代传统教育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应赋予其什么样的社会功能,是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

在二十世纪以前,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性质和功能界定是模糊的甚至是依附的。单独设科的一百年来,中国传统教育者对古代传统教育的性质和功能进行过种种探索,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古代传统教育只存在唯一效能,即:它的唯一本质是作为语言交际训练的工具而存在;古代传统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它的唯一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流沟通能力,所以,他们认为古代传统教育是一种语言形式的教育。

第二类观点认为,古代传统教育具有双向功能,即:集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性和意识形态的人文性于一体;这一观点强调古代传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一派别历史上称为人文思想派。

第三类观点肯定第二类观点中古代传统教育具有双向功能,同时由略微有所区别,他们赞同“文以交际”的观点,且在交际中侧重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的交流,同时反对古代传统教育带有人文性的观点,倡导顺势而为对学生进行教育。正是由于对古代传统教育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庞杂而混淆,导致了令人忧虑的传统教育教学现状,因此,广大传统教育工作者提出“走出误区,探索革新之路”的建议,对传统教育教学“自身”进行再认识,重新确认传统教育的性质、任务,呼唤传统教育教学“个性”的回归。因此对中国传统教育本质的认识,我们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要看到其作为交际工具重要的一方面,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其承载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一面,看到二者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总结

应该说,古代传统教育与我们人类的发展关系尤为密切,二者相互想成;首先,它的核心是语言,是人类用以沟通、交际的工具,生活中必不可少;其次,拥有了语言的人,又促进了人类的发展,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区别于低等动物的典型标志;所以,对古代的传统教育认知,我们应从客观的角度,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这对创新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时代教育,意义深远。对古代传统教育目的进行文化分析和反思,目的是为了更为准确地把握当代教育的走向,促进传统教育现代化。在当代,古代传统教育扮演着很重要的社会功能角色,是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并指向是人的发展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

(作者为湖北科技学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教授;本文系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1114)

责编/张蕾

作者:孙和平

教育价值观理论再认识分析论文 篇3:

王阳明教育思想研究现状分析

内容摘要:阳明文化中的教育理论,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重点。无论是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对其的研究都是具有时代影响力。因此,基于近年来王阳明文化的教育思想研究热点本文进行现状和问题分析,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王阳明 教育思想 研究现状

本文的研究背景是基于阳明文化中的熱点研究趋向进行。选取近三年(2018至2020年)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理论成果来自中国知网收录的学术期刊。对于学术会议、报刊发表的文章等暂时还未进行整理。因此,本文是研究状况进行分析,给业内学者进行研究做一个铺垫。

一.近三年研究现状

1.关于阳明思想对高等教育的启示

今天的高等教育充满了许多负担和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而且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方法,王阳明对教育有着非常宝贵的认识,对今天的高等教育也有着有益的启示。国内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观点:

一类是针对高校教育进行研究:段源源的《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2018)一文认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德育的诸多理念不谋而合,在漫长的历史沉淀和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加强知行统一的实践性,弘扬“知”,站稳脚跟,实践“行”,提高德育的时效性。潘锭钰的《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2020)对此也有相似的看法,从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分析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得出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这能改进大学教育模式,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对此费芩芳,王寿铭,王歆玫撰写的《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2020年)》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年思想指导中具有重要作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根植于中国文化教育之根,符合当今的话语范式和教育实践。它蕴含着“心是理”的“知”、“行”、“心”与“明”的“合”之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导、实践方式、道德塑造和价值升华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吴灿灿的《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内涵融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2020)发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强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本体论的角度看,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社会道德规范相一致,并内化为信念。从功夫理论的角度看,就是把自我融入自我,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成圣”。学生应在学校培养道德成就感。这些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读书、开展德育、优化表现标准、示范示范、强化学校文化,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性和自制力,使学生具有特定的道德观。除了高校的思政教育的研究外,王文君,杨包生在《王阳明教育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2020)也进行了论述:认为当代大学生除了先立志,还要读书不问结果、用心思考,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不能被一些眼前利益的诱惑或无休止的外界传言所左右,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

另一方面是针对职业教育研究。生命教育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高职院校如何结合王阳明的心理理论构建高职生的生命教育机制?阳勇在文章《王阳明心学融入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探索》提出(2018):通过探索阳明理论,提出了高职院校生命教育机制的目标与内容,让学生领悟与敬仰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内,超越生命,活在当下,把握现在。储昭海的《王阳明教育思想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2019)一文通过对王阳明所提出来的“圣人可学而至”、“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随人分限所及”和“栽培涵养之方”的研究,可见,它为学生克服困难,成才成才,激发学生对高等职业学校的兴趣,为解决职业教育和培训问题作出积极贡献,提供了有益的教育价值。对此,郑舒妍撰写的《王阳明“致良知”学说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2020),通过总结王阳明“致良知”理论的内容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的现状,即主体意识淡薄、学习动力不足、教学实践不足、文化影响不足、教育积极影响不足。用了“致良知”的方法,如强调课堂融入主体性知识、导向性和充分活动性。在实践中融入:强化知行统一意识,促进道德实践的提高;融入阳明文化校园生活,夯实道德基础,就能很好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关于阳明思想对义务教育的启示

现在义务教育的升学竞争非常激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的转型,也可以通过研究王阳明教育让其进行指导和借鉴。

在2018年,张成凤发表《论王阳明心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论文,从四个方面对阳明文化、“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进行论述,认为对高中阶段的思政教育需要重视提示学生贵在立志、要在事上磨练。对此,向文华,苏海茵的《王阳明教育思想及其在青少年教育中的指导意义》(2020)也进行更深入的分析,通过对阳明思想的修养、圣洁的向往、善的学习、恶的学习、应用的学习等学习和教育的深入研究,揭示了阳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这对于促进青年人对挫折的决心和抵抗力、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责任感、发展和帮助发展行动能力至关重要。李敏的《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再认识及对中学生教育的启示》(2020)文章也涉及这个话题。知行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现代中学的学习、思考、生命教育有着建设性的指导作用。“知行合一”让中学生掌握学习实用化,逐渐达到学与信、学与思、学与练的目的。精神信仰的“知行合一”也是一个重点,它要求中学生始终指导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还有一种“知行合一”就是道德层面的,这是指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学校和教师可以从行为上进行很好的判断。最后一种就是,中学生要有良知,制定人生和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在生活中实践良知,即良知层面上的“知行合一”。

3.关于阳明思想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儿童教育也是近年来的研究趋势。如韩叙在《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2018)文章中认为:王阳明教育理论中也有适用于儿童教育的内容,例如要明确儿童教育的目的,在目的实现的过程里要重视德育、顺应孩子的天性。这种以人为本,行之有效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现代的学前教育具有极大的启示。在理论的基础上邹群霞,张传燧《王阳明幼儿教育课程思想的内涵及其启示》(2019)就具体实施情况进行了课程的分析。他们认为通过分析阳明思想能更清晰的了解学前教育的适用范围、授课内容和实施成果。通过研究出适合的课程,就能很好的对儿童课程进行系列的教育改革。除了课程论,舒蕊婷,章洪二人撰写的《王阳明蒙学教育思想对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启示》(2020)一文中分析出阳明学中的蒙学思想:“顺应、诱导、竞争”,从幼儿特点入手激发其学习兴趣、加强诱导促进幼儿自我提升、开展小组比赛形成良性竞争。由此看出阳明学中的教育思想对儿童教育有着重要影响。

4.关于阳明思想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家庭教育也是研究阳明教育思想的一个新方向。如今的家庭教育里面存在着很多困扰,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让孩子懂事,学会做人做事。李朝军《王阳明心学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2020)就这个问题进行的探讨分析,这种传统的教育观,既能使家庭教育重视“良知”,又能坚持娱乐性和人格修养。最重要的是父母必须言行一致。这就是阳明文化所体现的家庭教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阳明文化的巨大影响。然而,关于家庭教育启示的研究却很少,需要充分论证。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近三年的研究回顾,不难看出,对王阳明教育思想的研究总体上更具针对性,涉及高等教育、义务教育、子女教育等领域。阳明教育思想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和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课题范围相对集中,理论结论经常重复,教学策略研究较少。二是研究深度不够。三是正面评价多,缺点少。

参考文献

[1]郭文.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报,2018(4).

[2]李朝军.王阳明心学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P23-25页.

[3]许红,刘阳科.王阳明心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P70-74,82页.

[4]邹群霞,张传燧.王阳明教育思想及其在青少年教育中的指导意义[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P79-82页.

[5]舒蕊婷,章洪.王阳明蒙学教育思想对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启示[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年第18期.

[6]李敏.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再认识及对中学生教育的启示[J].《品位·经典》2020年第8期P44-46页.

[7]郑舒妍.王阳明“致良知”学说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7期 P74-76页.

[8]储昭海.王阳明教育思想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0期P80-84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社科联2021年度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联合课题)“论贵州职业教育对阳明文化的传承与新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作者:龙婧

上一篇:制定节能措施提高发电效率论文下一篇:证券投资基金制度发展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