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理论分析论文

2022-04-19

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中,边际生产力理论是一个虚假的理论,是不能成立的;均衡价格理论和实物价格理论都是对价值价格的一个特定层次的研究,这些价值理论都不能构成科学完整的价值理论,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我们应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吸收这些理论的合理成分,推进价值理论的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劳动价值理论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劳动价值理论分析论文 篇1:

斯拉法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之比较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斯拉法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与以往注重比较两者区别的研究不同,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斯拉法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的共通之处,通过对斯拉法价值理论的前提条件的放松以及对其模型推导的变形,发现其与新古典价值理论的相通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尝试是否可以通过斯拉法价值理论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联通,证明三大价值理论之间的共通之处要多于他们之间的分歧,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价值理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斯拉法价值理论;新古典价值理论;比较研究

一、引言

价值理论是经济理论的基础与核心,是理解整个经济运行过程的枢纽,也是交换理论、分配理论、生产理论和消费理论的基础。关于价值理论,当今经济学界存在三大理论体系——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体系,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体系和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体系是在批判继承英国古典经济学,特别是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建发展起来的,是揭露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最本质、最抽象的经济理论,同时由劳动价值理论发展而来的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体系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综合生产费用价值理论、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和供求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建的,后又被庇古、希克斯、张伯伦和琼·罗宾逊以及阿罗和德布鲁等几代经济学家不斷发展和完善,现已成为当今经济学主流价值理论,其以近乎完美的数理模型解释了市场运行的规律和市场运行所带来的效率。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是英籍意大利经济学家皮埃罗·斯拉法在其著作《用商品生产商品》中提出的,是其在花费半生精力研究李嘉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复兴从亚当·斯密到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传统,所以,斯拉法的经济理论也被称为“新李嘉图主义”。斯拉法价值理论是一种既不同于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也不同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独立的价值理论。斯拉法价值理论是作为新古典经济学边际分析方法的反对者而提出的,与新古典经济学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论和分析框架。同时,斯拉法价值理论也完全不同于马克思价值理论,虽然在斯拉法分析的后半部其也将商品的价值归结为劳动的耗费,“商品的价值是和商品的劳动耗费成比例的,就是说,和直接间接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数量成比例”,但是,劳动在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中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将劳动从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中抽掉,余下的部分仍能够组成一套完整的价值理论,在他的理论中,商品的价值最终还是决定于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劳动、资本的分配比例。所以斯拉法价值理论在国内与国外都作为一种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并列的价值理论而存在。

《用商品生产商品》出版后,经济学界对这部著作和斯拉法价值理论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由这部著作引发了许多关于价值理论与价值转型问题的争论。后凯恩斯主义者和新李嘉图主义者认为斯拉法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建立提供了价值理论的基础。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也运用斯拉法的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得出了许多有益的新观点,同时有一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怀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可以用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代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在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就开始关注斯拉法价值理论,一方面对斯拉法价值理论进行理论介绍,另一方面则对斯拉法价值理论与马克思价值理论和新古典价值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丁堡骏(2001,2003)认为虽然斯拉法的某些概念和某些分析方法与马克思的概念和分析方法非常相似,但是并不能就此说明斯拉法的这种实物关系体系与马克思的价值关系体系是相互贯通的,更不可能按照斯拉法的思想去研究马克思、放弃多余的劳动价值理论,而是相反,按照马克思的思想研究斯拉法和斯蒂德曼。魏埙(2001)同样也认为斯拉法的价格理论体系“与新古典主义的价格论和分配论相比,还是有其进步和科学意义的”,但是“与马克思的价值、资本有机构成、生产价格以及固定资本等基本理论相互比较,斯拉法的理论远不如马克思理论科学、深刻、系统和全面”,所以“某些西方学者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试图用斯拉法的价格理论取代马克思的价值和生产价格理论是错误的”。鲁品越(2001)将价格形成机制分成三个层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最为深刻,是关于交换价值源泉与本质的理论”,而斯拉法的价格理论则居于中间层次,“指出了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各个产品之间的客观联系决定不同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关系”,而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则居于价格决定机制的最表层,“由理性人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成交价格”。通过这种价值或价格理论的分层分析,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与新古典的价值理论做了分析,并统一了分析的框架。白暴力(2011)也有着相似的观点,其认为价值的范畴包括三方面内容,价值价格理论有六个层次,而斯拉法的价值价格理论体系仅仅是完整的价值价格理论中的第三个层次“交换价值或价格直接基础”的特殊形式“生产价格”的精确计算问题;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则研究了价值与价格的本质,揭示了价值理论体系的第一个层次;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研究了第二个层次——价值的实体问题,而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则只是研究了价值价格理论的第四个层次市场价格理论。这种六层次价值价格理论将古典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新古典均衡价值论和斯拉法价值理论统一在一个分析框架内进行分析比较,使得经济学界一直在相互争论的三大价值理论体系的比较问题,得到了统一的认识。

而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斯拉法价值理论与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价值理论进行比较。与以往注重比较两者区别的研究不同,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斯拉法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的共通之处,通过对斯拉法价值理论的前提条件的放松以及对其模型推导的变形,发现其与新古典价值理论的相通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可以通过斯拉法价值理论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新古典均衡价值理论打通,最终,我们发现三大价值理论虽有区别,但是更多的却是共通之处,而这些共通之处才是价值理论的真谛。

二、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

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体系是从建立简单的仅能维持生存的生产方式开始的,这非常类似于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过程。假定起初只生产两种商品小麦和铁,其简单的生产方程为:

280夸特小麦+12吨铁→400夸特小麦

120夸特小麦+8吨铁→20吨铁

将价值或者价格引入其中得:

280Pw+12Pi=400Pw (1)

12Pw+8Pi=20Pi (2)

其中小麦的价格为Pw,铁的价格为Pi,我们令小麦的价格Pw=1,求解上面的方程可得Pi=10,即一吨铁的价值等于10夸特小麦。

再引入三种商品的生产,小麦、铁再加入猪,其中生产方程如下:

240夸特小麦+12吨铁+18只猪→450夸特小麦

90夸特小麦+6吨铁+12只猪→21吨铁

120夸特小麦+3吨铁+30只猪→60只猪

同样我们假设小麦的价格为Pn,并且令Pw=1,假设铁的价值为Pi,猪的价值为Pp,则方程为:

240+12Pi+18Pp=450 (3)

90+6Pi+12Pp=21Pi (4)

120+3Pi+30Pp=60Pp (5)

解该方程组得:Pi=10,Pp=5。即一吨铁的价值等于10夸特小麦,等于2只猪。

将上述生产方程扩展到K个部门,我们令A為每年所生产a商品的数量,B为每年所生产b商品的数量,C为……,依次类推。我们称Aa?熏Ba……Ka为生产A的生产部门每年所使用商品a?熏b……k的数量;Ab?熏Bb……Kb为生产B的生产部门每年使用相应商品的数量;……;Ak?熏Bk……Kk为生产K的生产部门每年所使用的ab……k的数量。再假设Pa?熏Pb……Pk为商品a?熏b……k的价值,则生产方程为:

AaPa+BaPb+……+KaPk=APa

AbPa+BbPb+……+KbPk=BPb

……………………………

AkPa+BkPb+……+KkPk=KPk

以其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当作自由变量,设其价值为1,则由K-1个未知数和K-1个方程最终可求解出各个商品的价格Pa?熏Pb……PK。其中Aa+Ab……+Ak=A,Ba+Bb+……+Bk=B,……,Ka+Kb+……+Kk=K。

三、新古典价值理论体系

新古典经济学对商品价值的分析是运用边际的方法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的。就需求方面来说,新古典运用了效用和预算约束的方法,利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可以求出:

由此可以得出:

在此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我们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一种商品的价值等于商品的边际效用与货币的边际效用之比。一般的说,商品的价值与商品的边际效用成正比,与货币的边际效用成反比。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生产效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例关系,也可以解释过多的发行货币为什么可以引起通货膨胀。但是,边际效用只是从商品需求这一个方面说明了商品价值的决定。由于每个人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种商品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从零到无穷都有可能,这就需要从供给方面对价值进行规定。

从供给方面来看,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即在给定产量水平下实现成本最小或者在既定成本约束下实现产量最大。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能得到价值与成本之间的关系:P=MC,商品的价值最终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成本。如果PMC,则每多生产一单位商品厂商就会赚取(P-MC)的利润,所以厂商就会增加生产。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会有无数个厂商,每一个厂商都有其自己的边际成本,从极小到无穷都有可能。最终的价值如何决定呢?这就要由需求方面来决定。

将需求与供给结合起来,有无数的消费者和无数的厂商相互的、彼此的进行竞争,最终会达到一种状态,即消费者对某一商品价值的评价完全等于生产它的边际成本时,竞争达到均衡。这就决定了市场的产量,在这一产量下的价值就是其最终的价值。这一价值并非一成不变,它随劳动生产率、生产规模、消费者的偏好、货币的价值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是新古典简单的价值决定过程。

四、斯拉法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之比较

接下来,我们将对新古典的价值形成过程与斯拉法的价值体系做一个比较,从中得出有启发性的结论。

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体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前提,即所有生产部门收益不变。斯拉法假设各个部门所使用的不同的生产资料的比例不发生改变,也就是生产规模不发生改变,所以产量也不发生改变,最终收益也不发生改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是对从亚当·斯密到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的回归。边际分析方法“要求把注意力集中在改变上,因为如果在一个生产部门规模上或者在生产要素比例上没有改变,就不能有边际产品,也不能有边际成本。在一个体系中,如果生产在这些方面日复一日的继续不变,就不但很难找见一个要素的边际产品(或者换一种说法,一种产品的边际成本)——干脆在那里就找不见。”

如果我们放松斯拉法体系的假设条件,我们假定各个生产部门所使用的不同的生产资料的比例可以发生改变,生产规模可以发生改变,产量也将随之改变,最终收益也将发生改变。这样我们就可以引入边际分析的方法对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斯拉法价值体系变形,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

由于生产资料的比例可以改变,所以我们假定不变资本不发生改变,而只增加可变资本的数量即只增加劳动的数量,这将必然会引起纯产品数量的增加。另外,在不变资本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由于纯产品数量是活劳动数量的函数即Q=q(V),所以, 。由此可知,商品的价值也是活劳动的函数即P=p(V)。

现在活劳动的数量做极其微小的变化即 ,则根据P=p(V) ,商品的价格不发生改变仍然是P。而当活劳动的数量做极其微小的变动时即时 ,产品的增加量也为零即 ,由此我们可以对 求极限,观察其如何变动:

正是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所以,

将上面两步合并:

由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

这个结论并不难理解,价值不但决定于活劳动和纯产品数量,更加具体地说是决定于活劳动和纯产品数量的变化量。上式中的分子为1,说明增加了一单位活劳动,而分母则为增加这一单位活劳动带来的纯产品的增加量。所以商品的价值就是一单位纯产品的增加量中所包含的活劳动的量。

如果我们重新假定条件,则这个问题可以看得更加清楚,设活劳动是纯产品数量的函数,即在固定资本不变的条件下,要多生产一单位纯产品需要增加多少劳动量,用公式表示为V=v?穴Q?雪,则 ,同样的推导过程可以推出:

即P=边际活劳动

这个公式更加容易解释,一种商品的单位价值就是多生产一单位该商品的纯产品所付出的边际活劳动。通过放松斯拉法体系的假设条件,引入边际的分析方法我们得出了两个结论:

(1)P=边际活劳动

(2)P=1/MPL

这基本上可以完成从斯拉法体系向新古典的过渡。我们只需要从中引入一个计量单位就可以看到这一结果与新古典之间的联系。我们给劳动量一个计量单位,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以劳动时间来计量劳动量,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则以工资来计量劳动量。其实这两种计量方法之间并不矛盾,但劳动时间仍然是一个极其抽象难以度量的指标,所以我们使用工资来对劳动量进行度量。设一单位劳动量就是一单位劳动时间,这一单位劳动时间的工资为W,所以增加一单位劳动量就相应的增加一个W。这时我们就可以用W來代替上述公式中的边际劳动量。则P=1/MPL就变形为P=W/MPL,整理后得:P·MPL=W。这个公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学劳动要素市场中工资决定公式,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一单位边际劳动所生产的边际产品的价值不是别的,正是这一单位边际劳动所表现的价值。按照这一公式,在固定资本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的增加所带来的价值的增加都应归劳动所占有。由公式P=边际活劳动,在固定资本不变的条件下,活劳动的额增加便是成本的增加,增加一单位活劳动就增加一单位边际成本,即在这种条件下,边际活劳动=边际成本=W,因此,P=边际成本=边际活劳动。这一公式也可以将斯拉法的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的供给方面机密联系起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P=MC,而在短期中,资本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边际成本中只包含边际劳动。由此可见,斯拉法的价值理论和新古典的价值理论,就其最根本的理论实质而言,并没有根本对立的区别,只是分析方法有所不同。一个用的是平均的分析方法,一个用的是边际的分析方法;一个是从生产的实物方面讨论价值,一个是从供给、需求两个方面讨论价值。

五、通过斯拉法价值理论联通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新古典价值理论

本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斯拉法价值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联系起来,寻找二者的相通之处,并从中得到启发。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斯拉法价值体系和新古典经济学都包含有劳动决定价值的成分,只是他们分析的侧重不同。通过上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注重宏观层面上的分析,商品的总价值等于所耗费的总劳动;斯拉法则通过一系列联立方程组可求得商品的价值,然后通过还原即用劳动量来代替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资料将商品的价值还原为劳动,但就斯拉法看来,商品的总价值仍等于所耗费的总劳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他们不同,新古典经济学假定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关系是可变的,他们能够按照不同的比例增加,产出不能够按一个固定不变的比例增加,所以必须引入边际的分析方法,通过一系列推导可以得出单个商品的价值等于他的边际成本,在一定条件下也就是其边际劳动。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有一个最优的比例,如果这一比例保持不变,则在这一比例下生产的商品总价值就是其投入的总劳动。

2.不能将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简单地归结为效用价值理论。上文已经论述过,效用的分析只是从商品的需求方面进行的分析,是消费者对商品价值作出的主观判断,由于消费者对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无法作出判断,所以只能对其效用进行判断。根据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其愿意付出的价值。但仅仅依靠效用这一方面并不能够决定商品的价值,它还必须受到供给方面的限制,只有当需求与供给相等时,即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与生产者所耗费的边际劳动相等时,价值才最终被确定下来,而这时的价值量就是边际商品上所包含的劳动量。

3.从效用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商品的价值归结为劳动,但并没有否定效用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用“使用价值”一词来代指效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就构成了商品。其统一性表现在:构成商品的二因素是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一个物品没有使用价值,也就没有价值,因而不可能成为商品;相反,一个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没有人类一般劳动凝结在内,因而没有价值,也不可能成为商品。”这句话通过商品的定义道出了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用新古典的语言来重新解释这句话,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那它的效用就是零,边际效用也为零,则从商品需求的角度来看,P=MU/λ=0/λ=0,所以消费者对这一物品的主观判断为零。无论在供给方面这一物品花费了多少成本,耗费了多少劳动,这一物品价值的供求平衡点只能是零。相反,一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没有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在内,也不可能有价值。没有人类劳动的凝结即增加这一物品不增加成本,则MC=0,所以P=0,所以价值的供求平衡点也只能是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而劳动量是由劳动的天然尺度——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价值量便决定于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能决定于个别劳动时间,“只能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仍然只是从供给角度揭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我们换一个角度从需求方面来解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别的,就是能够满足社会有效需求的劳动时间。在不同的条件下它是不同的。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是最劣等土地生产所需要的时间,在工业中则是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最劣等土地生产的农产品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在工业生产中,超过平均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商品超过了有效的社会需求。上文中提出价值在需求方面的决定公式为P=MU/λ,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价值在供给方面为P=MC,当供求平衡时MU/λ=MC。也就是说社会必要的边际劳动等于物品的边际效用与货币的边际效用之比。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所以令其等于1,则MU=MC,即边际效用等于边际劳动。两边积分,从零积到均衡产量,则总效用=总劳动。所以当效用一定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可以达到这一效用的最多的劳动时间。

参考文献:

[1]E.H.亨特(著),颜鹏飞(译校).经济思想史——一种批判性的视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M.C.霍华德,J.E.金.(著),顾海良,张新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觸1990[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白暴力.价值与价格理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4]白暴力.价值转形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丁堡骏.评斯拉法的价格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1,(1).

[6]丁堡骏.按照马克思思想研究斯拉法——答斯蒂德曼[J].税务与经济,2003,(1).

[7]格尔德·哈达赫,迪特尔·卡拉斯&本·法因?穴著?雪,李宗正,李树?穴译?雪,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郭熙保.斯拉法标准商品理论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5).

[9]胡代光.斯拉法的商品生产和价格决定理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

[10]鲁品越.斯拉法模型的分析与重建——兼论三类价格理论的层次关系[J].财经研究,2001,(4).

[11]吕昌会.世界著名经济学难题——价值转形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2]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3]孟奎.经济学三大价值理论比较[J].经济纵横,2013,(6).

[14]孟奎,刘永军.斯拉法价值理论与马克思价值理论比较[J].商业时代,2012,(18).

[15]米克(著),陈彪如?穴译?雪.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6]斯拉法?穴著?雪,巫宝三(译).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7]邰丽华.论斯拉法学说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J].理论学刊,2006,(11).

[18]王岩.斯拉法价值理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比较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19]魏埙.当代一种独具特色的价格理论体系——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介评[J].南开学报,2001,(6).

[20]吴树青,卫兴华,洪文达.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21]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2]扬·斯蒂德曼(著),吴剑敏、史晋川(译).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3]杨玉生.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对西方经济学界各种观点的评析[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24]杨玉生,应该重视西方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1991,(2).

[25]杨玉生.价值·资本·增长——兼评西方国家劳动价值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6]张峻山.斯拉法的价格理论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比较[J].南开学报,1997,(1).

责任编辑 魏亚男

作者:孟奎

劳动价值理论分析论文 篇2:

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缺陷分析

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中,边际生产力理论是一个虚假的理论,是不能成立的;均衡价格理论和实物价格理论都是对价值价格的一个特定层次的研究,这些价值理论都不能构成科学完整的价值理论,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我们应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吸收这些理论的合理成分,推进价值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劳动价值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均衡价格理论;实物价格理论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石,不同的学派都有自己的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为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矛盾和发展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主要有:边际生产力理论、均衡价格理论、实物价格理论。“图一”说明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各学派价值理论的研究内容。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四个层次的价值理论研究,揭示了价值与价格的本质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并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科学地完善了价值实体的理论,在生产价格范畴上研究了价格直接基础,并探讨了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边际生产力理论在科学上是一个虚假的理论,古典经济学主要是对价值实体的研究,实物价格理论本质上仅是对生产价格精确值计算的研究,均衡价格理论仅是对市场价格的探讨和描述。因此,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边际生产力理论分析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三要素创造价值理论的现代形式,是西方经济学涉及价值创造的基本理论。三要素创造价值理论的原始形式是200年前萨伊提出的“三位一体”公式。“三位一体”公式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逻辑缺陷。然而,由马克思建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分配理论,在理论上具有自整性,不存在类似于“三位一体”公式命题的内在逻辑缺陷。由于自身理论上的困难,“三位一体”公式在经济理论的发展中自然处于难以维系的状态。为克服三要素创造价值理论原始形式的内在逻辑缺陷,西方经济学家建立了所谓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是100多年前由克拉克在其著作《财富的分配》中提出的,后经其他人补充、完善,形成三要素创造价值理论的现代形式。这一理论有下列三个内容。

第一个内容:要素创造的价值是其边际产品值。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建立在所谓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之上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定义是:生产函数是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因而,投入与产出都是用物理量度量的。并且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三大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理论将产出对劳动的一阶导数称为劳动的边际产品,将产出对资本的一阶导数称为资本的边际产品。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要素的边际产品就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将要素的边际产品与产品价格的乘积称为边际产品值,并认为要素的边际产品值就是要素创造的价值。即:资本的边际产品值是资本创造的价值,劳动的边际产品值是劳动创造的价值。

第二个内容:根据最大利润条件:报酬等于边际产品值即贡献。边际生产力理论用工资率和利息率建立了它的成本函数。在新古典生产函数基础上,与其成本函数一起建立了利润函数。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前提下,求解利润最大化。由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得出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品值,而边际产品值又被称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因此,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生产力。由此得出,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等于生产要素的贡献。

第三个内容:根据欧拉定律,总计相等,没有剩余。边际生产力理论假定生产函数是一次齐次的(固定规模收益的)。根据数学上的“欧拉(Eu-ler)定律”。证明:产品总值(厂商总收入)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值总和。即产品的价值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恰好分配完毕,没有剩余。然而,边际生产力理论存在着下列三方面不可克服的内在逻辑缺陷。

第一个内容的内在逻辑缺陷:资本的度量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存在性问题。边际生产力理论第一个内容的前提是新古典生产函数。对新古典生产函数,新剑桥学派提出了责难,这种责难大致如下。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生产函数被定义为:投人与产出的技术关系。既然生产函数是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也就是一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因此,投入与产出都应用物理单位来计量。但产出q和劳动投入L都有自己的物理量单位,而资本却无法用一个物理单位来计量。因为按照新古典学派的定义,资本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因素,而这些生产因素的种类又是无穷多的。例如,厂房、车床、刀具、润滑油……等等。这多种多样的生产因素是无法用一个单一的物理单位来计量的。而如果资本无法用一个单位来计量,那么,新古典生产函数就不能成立。这种责难最早是由新剑桥学派的领袖、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在1953年发表的著名论文《生产函数和资本理论》中提出的。对于这一责难,边际生产力理论及其拥护者无法回答,因而采取了回避态度。如果资本无法度量,新古典生产函数不能成立。那么,资本的边际产品就无法存在;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一个内容就不能成立。

第二个内容的内在逻辑缺陷:成本函数的成立性问题,将资本作为投入的新古典生产函数本身就是不能成立的。因此,作为边际生产力理论第二个内容的第一个前提本身就是虚假的,不能成立的。不仅如此,作为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二个内容的第二个前提的成本方程本身也是虚假的,不能成立的。首先,成本方程中的资本作为一个总量也是无法用实物量度量的。因此,成本方程式是不能成立的。其次,即使退一步,假定资本能够用实物量度量,那么,与这个实物量相乘的量(r)就应是资本这个实物量的购买价格。但在成本方程中,r却是利息率(正常利润率)。一个实物量怎么能去乘利息率呢?相乘的结果是什么呢?如果用一个实物量去乘一个纯百分数,其量纲是这个实物量的单位。而成本方程的第一项的量纲则是货币单位。成本方程中两项的量纲不同,成本方程不能成立。如果为使成本方程完善,还可以再退一步。这个再退一步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假定资本量K是用货币度量的。第二,假定r不是利息率,而是资本实物量的购买价格。然而,按此计算的结果与边际生产力的内容和结论毫无关系。

第三个内容的内在逻辑缺陷:“没有剩余”的一般条件与最大利润二阶条件存在性问题,边际生产力理论第三个内容的假定前提是生产函数为一次齐次的。对这个假定,一些经济学家已经提出批评。第一个层次的批评是:在一般条件下,生产函数并非齐次的,齐次生产函数只是生产函数的特例。如果生产函数不是齐次的,那么,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三个内容就不能成立。第二个层

次的批评是:退一步,假定生产函数是齐次的,但生产函数并非就是一次齐次的,一次齐次生产函数只是齐次生产函数的特例。同样,根据数学上的“欧拉(Euler)定律”,可以证明:当生产函数不是一次齐次时,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三个内容不能成立。因此,在一般条件下,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三个内容不能成立。

还有些经济学家证明:如果生产函数是一次齐次的,那么,作为边际生产力理论第二个内容前提的厂商最大利润二阶条件不能被满足,因而边际生产力理论本身在逻辑上是不完善的,因而是不能成立的。

可见,如果生产函数不是一次齐次函数,边际生产力理论不能成立;如果生产函数是一次齐次函数,边际生产力理论也不能成立。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一个虚假的理论,是不能成立的。正因为如此,这一理论难以解释一些简单的经济现象,这是其外部的理论困难,关于这些外部困难以及边际生产力理论错误的根源,笔者在拙作《价值价格通论》一书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二、均衡价格理论分析

均衡价格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理论。然而,均衡价格理论仅涉及到价值价格理论上的一个特殊层次:市场价格。均衡价格理论在描述和分析市场价格及其运行上,有许多合理的内容。但由于均衡价格理论没有研究价值价格本质、价值价格实体和价格直接基础等深层次的内容,因而,它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陷。

首先,均衡价格理论存在“价格本质说明缺陷”。均衡价格理论是描述表面现象的,同时,它却否定研究本质层次的劳动价值学说,因而它无法说明本质层次上的问题,无法自身完善。其一,均衡价格理论在说明价格决定之前就直接使用了价格概念,而没有说明价格的本质、内容和决定。在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分析中,均衡价格理论直接使用了由以价格表示的消费者需求曲线和厂商供给曲线所得出的以价格表示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并由此得出了市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理论就此宣称它说明了价格的决定。但如果人们进一步追问,均衡价格理论一开始就使用的“价格”概念的内容是什么,由什么决定?均衡价格理论就无法回答。可见,均衡价格理论只是浮在价格运行的表面现象的描述上,并没有深入到价格决定的本质中去。其二,均衡价格理论直接使用了以货币计量的各种量,而没有也不能说明这些量的本质、内容和决定。均衡价格理论在对需求的讨论中,直接使用了消费者的以货币表示的收入概念,在对供给的讨论中,直接使用了以货币表现的成本概念。然而,如果进一步追问,这些概念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并且能以货币来计量?它们的量如何决定?均衡价格理论就无法回答了。可见,均衡价格理论只是浮在对消费者和厂商行为的表面现象的描述上,并没有深入到这些行为的本质中去。

均衡价格理论为什么仅仅浮于表面现象的描述上,而不深入到本质中去?这是因为,如果深入到本质中去,就不得不承认劳动价值学说的正确性,而这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不利的。因而均衡价格理论不愿也不能深入到本质层次中去。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是无法自身完善的。

其次,均衡价格理论存在“新古典缺陷”,是一个泥足巨人。均衡价格理论从新古典生产函数推导出供给曲线,从效用函数推导出需求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并构成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主体。新古典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是均衡价格理论的两个基础和出发点。然而,新古典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存在着“新古典缺陷”。正是这两个理论缺陷,使均衡价格理论这个庞然大物成为一个泥足巨人。

第一,在供给曲线的推导上存在“资本的度量与新古典生产函数存在性”的困难。均衡价格理论中的供给曲线是从新古典生产函数推导而来的。然而,正如在分析边际生产力理论时所说明的,西方经济学中的新剑桥学派指出了新古典生产函数存在着“资本的度量与新古典生产函数存在性”的困难,因而不能成立。这一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作为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技术关系的生产函数本身,而在于新古典生产函数将资本作为生产函数中的一个投入要素。

资产阶级经济学仅仅抓住表面现象,通过描述表面现象来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因而将资本定义为生产资料。例如,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约翰,穆勒说:“所谓资本,是手段与工具。”均衡价格理论也不例外。它定义:“资本一词被用来概括所有被生产出来的生产因素,它包括各种资本设备、正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被生产出来的原料”“资本被定义为用于未来生产的人造物品,包括所有的机器和其他生产设备。”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已经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资本不是物质的和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的总和。资本是已经转化为资本的生产资料,这种生产资料本身不是资本,就像金和银本身不是货币一样。”为说明这一点,马克思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事例:一个名叫皮尔的英国资本家带了共值5万英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3000名工人到澳大利亚的斯旺河,试图建厂发财。可没想到,一到地域辽阔、可以自行占有土地而且物产丰富的澳大利亚,工人们纷纷离开皮尔先生,自行占有土地去生产谋生。连一个替皮尔先生铺床和到河边打水的仆人都没有留下。马克思讽刺地说:“不幸的皮尔,他什么都预见到了,就是忘了把英国的生产关系输出到斯旺河去!”在举了该例之后,马克思说: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财产,不是资本。它们只有在同时还充当剥削和统治工人手段的条件下,才成为资本。马克思批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错误观点,指出:“在政治经济学家的头脑中,它们的这个资本主义灵魂和它们的物质实体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致在任何情况下,甚至当它们正好是资本的对立面的时候,他也把它们称为资本。”

虽然均衡价格理论将资本定义为生产资料,但无法摆脱资本是一个价值量,是一种生产关系这一客观事实。因而,它不得不在其理论中,把资本作为一个并非仅是生产资料的范畴来对待。如果资本仅仅是生产资料,就可以将生产资料中的各种物质成分直接作为投入加入生产函数。这些物质成分又都有自己的物理单位。因此,它就没有必要在生产函数中将资本作为一个总体投入,因而也没有必要为其作为一个总体投入来寻找度量单位。但均衡价格理论一定要将资本作为一个总的投入来加入生产函数。因此,它要在包含资本作为投入的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建立分配理论,要在这个分配理论中说明:资本家阶级的收入是资本的贡献,资本主义制度是合理的,正是出于这种辩护的目的,均衡价格理论必须将资本作为并非仅是生产资料的总体投入加入表现物与物技术关系的生产函数中。

同样出于辩护的目的,均衡价格理论又必须通过仅仅描述表面现象将资本定义为生产资料。

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如果将资本定义为生产资料,那么,它就没有必要作为一个总体投入加入生产函数;如果将资本看作并非仅是生产资料的总和,它又不能作为投入加入表示物与物之间关系的生产函数。均衡价格理论正是将这个不能作为生产函数中投入的资本作为投入加入生产的函数之中。

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均衡价格理论将一个并非物的资本作为投入加入到表示物物之间技术关系的生产函数中去。就生产函数的性质而盲,作为投入的资本必须要有物理单位,而就资本本身的性质而言,资本没有物理单位。这就构成均衡价格理论中生产函数理论无法解决的困难。实质上,以资本作为投入的新古典生产函数是不能成立的。

总之,为了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辩护,均衡价格理论仅仅描述现象,将资本定义为生产资料,并作为投入加入表示物与物之间技术关系的生产函数中。同样,为了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辩护,在新古典生产函数中,又不得不将资本作为一个特殊的整体。因此,在新古典生产函数中,资本的度量单位就成为一个不可解决的难题。可见,均衡价格理论中的新古典生产函数理论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难,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需求曲线推导存在“效用的度量问题”。均衡价格理论中的需求曲线是从效用函数推导而来的,但新古典学派的效用函数遇到的一个最大的理论困难是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度量问题。这是一个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因为对效用的度量必将涉及到对社会结构的说明,所以,新古典学派面对着这个困难,也采取了回避态度,放弃了基数效用论,而采用了所谓“序数效用论”,用“序数效用论”来说明需求曲线的建立。由“基数论”转向“序数论”,给新古典学派带来两个问题。第一,这是放弃了对社会财富的度量问题,也就是放弃了“价值论”。因此,这时的均衡价格理论仅仅只是一个价格论,而不再包含有价值论的成分。第二,“序数效用论”很难达到理论的自整性,只有在强假定下才能完善。这就是均衡价格理论近100年来的弯路,也是西方经济学近100年来的弯路。由于效用的度量问题没有解决,由效用函数推导而来的需求曲线就缺乏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均衡价格理论的第二个新古典缺陷。

总之,均衡价格理论由于仅仅浮于价格运行的表面现象,不仅不能说明价格本质,而且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理论缺陷。

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不仅揭示了价格及其运行的本质,并且在其基础之上可以建立科学的市场价格运行理论,能充分地、完善地说明价格及其运行的现象,能解决均衡价格理论无法解决的理论难题。在《价值价格通论》一书中,我们已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

三、实物价格理论分析

1960年,新剑桥学派著名的领袖保罗,斯拉法出版了《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建立了其价格理论——“斯拉法体系”。该书被学术界称为是划时代的著作。该书建立的体系用生产各种商品的投入、产出和一般利润率建立起联立方程组,由此解出各商品的交换比例即价格,并将其与分配联系起来。斯拉法指出,出版《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的目的在于为批判新古典经济理论提供基础。,斯拉法的追随者却认为他建立的是一个完善的价值价格理论。这就是“实物价格理论”的起源。

斯蒂德曼是利用斯拉法的理论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代表。1977年,斯蒂德曼出版的《依照斯拉法理论研究马克思》一书,声称斯拉法的理论既可以批判“右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也可以批判“左的”马克思经济理论。他将“斯拉法体系”进一步数学化,依据实物价格理论,在自己片面理解的基础上,力图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在价格决定上是多余的和累赘的,应该予以抛弃。该书具有很大的影响,被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是“一个里程碑”。

实质上,以斯拉法理论为基础的实物价格理论,讨论的是生产价格精确值的计算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推进了这个问题的研究,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但实物价格理论仅涉及到价值价格理论中的第三个层次的特殊情况——生产价格,孤立的实物价格理论是无法说明价值价格的本质、价值价格实体,甚至无法完善地说明价格直接基础和市场价格运行。正因为这样,实物价格理论存在着一系列缺陷。如,不能解释价格的本质,不能解释利润的来源和本质。首先,实物价格理论不能说明价格的本质,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恰恰能完善地说明价格的本质。众所周知,一个等式要能成立,等式中每一项的量纲必须相同。这也正是马克思指出的“不同物的量只有化为同一单位后,才能在量上互相比较,不同物的量只有作为同一单位的表现,才是同名称的,因而是可通约的。”从斯蒂德曼书中,我们可看出,斯蒂德曼的实物价格方程式要能成立。前提是等式中每一项的量纲必须相同,也就是等式中各项要通过各商品的价格P=(P1,…,Pn)化成相同的计量单位,或者化为同质的东西。那么,这个相同的计量单位是什么,这个同质的东西是什么呢?斯蒂德曼令Pg=1,即以货币商品(金)作为价格的计量单位,将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化为货币,即Pi=α货币。但进一步的问题是:所有的商品为什么都能化为货币这同一质的东西呢?另外,斯蒂德曼(和斯拉法)又认为,其实用哪一种商品作为价格的计量单位都是无所谓的,任何一种商品都可以作为价格的计量单位,这就是说,商品价格的质可以是任何一种商品。这恰恰告诉我们,商品价格的质不是任何一种商品,而是独立于任何一种商品之外的独立的东西。正是由于所有商品的价格就是这个独立的东西,所以所有商品才能够相互比较、互相度量。但这同一质的东西是什么呢?斯蒂德曼的实物价格理论没有告诉我们。这个理论能告诉我们的唯一答案是:它是“满足生产条件”的“交换比率”。这就是说,商品价格在质上不过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比例或关系而已。这并不是什么新思想,而是马克思早已批评过的贝利的“不断重复千篇一律的老调:价值是商品的交换比例,因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然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指出:这个独立于每一商品价格之外又使一切商品价格成为同质且具有相同计量单位的东西正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人类抽象劳动——价值。虽然一种特定商品的生产价格会偏离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但生产价格的实体和计量单位仍然是物化劳动。正是这个以物化劳动(价值)为实体的生产价格决定了(资本主义)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和货币价格。显而易见,比起那种只认为价格是交换比例的学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进一步揭示了价格的本质,因而是更深入、更完善的理论。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正是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了价格的本质和实体是物化劳动,从而揭示了商品的价格不仅是表面上的物与物之间的交换比例和关系,而且本质上是人与人

之间交换劳动和分配社会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显而易见,这一点是斯蒂德曼实物价格理论没有说明、也无法说明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次,实物利润决定理论不能说明利润的实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生产关系及社会本质——剥削。而马克思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和利润理论则能完善地说明这些问题。

在斯蒂德曼的实物决定理论中,利润只不过是产出超过投入的一定货币量,或者一定实物量,利润率只不过是这一数量对投入量的比率而已。马克思曾指出:“李嘉图从来没有考虑到剩余价值的起源,……他……不是在其中寻找剩余价值存在的原因,……而只是寻找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原因。”这对斯蒂德曼的利润理论也是恰当的。不过,从李嘉图的价值理论中,我们能发现剩余价值的来源;而从斯蒂德曼的利润理论中,我们却无法找出利润的来源。然而,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和利润理论中,正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说明了利润的实体和本质是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劳动形成的;从而说明了资本主义利润本质上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劳动,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生产关系和社会实质——资本家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斯蒂德曼曾辩解说:既然利润是劳动者生产的净产品减去付给劳动者的实际工资的剩余,这个剩余是资本家依靠对生产资料的法定所有权占有的,那么,这种关系就已经直接表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存在。但如果进一步问:为什么资本家占有了这个剩余产品就是对工人的剥削呢?合乎逻辑的回答只能是:因为这个剩余产品是工人的劳动生产的。这实际上是把产品(量)化为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量),把剩余产品化为剩余劳动。这是什么呢?这正是价值和剩余价值概念。可见,斯蒂德曼用剩余产品直接说明剥削关系实际上(无论自觉或不自觉地)暗用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概念。

显而易见,要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生产关系和社会本质——剥削,就不能没有劳动价值论概念。而这一概念正是斯蒂德曼实物利润理论中没有并极力反对和排斥的。

可见,一方面,正是劳动价值学说使马克思能够科学地揭示生产的社会性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本质。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斯蒂德曼抛弃了劳动价值学说,因而无法揭示生产的社会性质,无法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本质。要研究和揭示生产的社会性质,研究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本质,那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不仅不是多余的,而且是必要的、唯一的科学理论基础。因此,斯蒂德曼的断言是完全不能成立的。要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经济,决不能像西方主流经济学家那样抛弃劳动价值论,而应该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继续前进。

(责任编辑:李悦佳)

作者简介:白暴力,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经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

作者:白暴力

劳动价值理论分析论文 篇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若干基本原理再探讨

[摘要]创新社会主义的价值理论、所有制理论、分配理论以及如何看待剥削等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惟有这样,才能得出科学的认识与结论。如果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势必造成主观上想创新,结果却得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化、实行按要素分配和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二重价值的价值理论等等错误结论。这样的创新会搞乱人们的思想,也不利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

[关键词]所有制;劳动价值论;按要素分配;剥削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围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所有制理论、按劳分配理论(主要是为了揭示按要素分配问题)以及剥削理论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来这些理论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内容,按照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不能改变的。然而,胡培兆教授却在这些基本原理上进行“发展”,提出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二重的价值理论,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分配的题中应有之意、在当今中国要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化等重要命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不单是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而且还与是否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密切的关系。胡培兆教授自2000年到2008年以来发表了多篇文章阐释上述观点。其中,尤以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几点看法》(以下简称《看法》)中的观点较具代表性,故本文将以此文的基本阐述为基础与胡培兆教授进行商榷。

一、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二重价值的价值理论吗

胡培兆教授在《看法》一文中认为在资本主义阶段,“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单一价值的价值理论,重在讲价值的创造。而社会主义财富创造是使用价值与价值并重的创造,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就必须同时包含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创造,是二重价值的价值理论”。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不同的。人们不禁要问,二者不同的根据是什么呢?

作者说:“社会财富是由商品构成的,而商品有二重性,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所以,社会财富的创造实际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同时创造。马克思多次提到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生产资料是抽象劳动或活劳动的吸收器等。说明价值创造是离不开使用价值创造的。价值创造只需要人类劳动,但使用价值创造除劳动外还需要资本、土地等要素的加入,离开使用价值的创造就没有任何价值创造可言。所以,……,社会主义的价值理论就必须同时包含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创造,是二重价值的价值理论。”这就是作者的根据。而这段论述正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可是,由于商品是所有商品经济社会都存在的东西,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当今的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商品,商品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与商品经济紧密关联的劳动价值理论也不存在社会制度属性。为什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单一价值的价值理论,而在把它应用到社会主义社会却得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二重价值的价值理论呢?这两个结论只能有一个是对的。按照前面引述的《看法》中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理解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实际上也是二重的价值理论,而不是像他自己所说的在资本主义阶段是单一价值的价值理论。

首先,他说“价值创造只需要人类劳动,但使用价值的创造除劳动外还需要资本、土地等要素的加入”。这样就分不清生产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劳动有何区别了;同时,也把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作为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的关系混淆了。此外,问题还发生在他的三段论式及其推论上,即:财富是由商品构成的;商品有二重性,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所以社会财富是由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的。社会财富的创造实际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同时创造。在这个三段论中,胡培兆教授在进行推论时,把第二个前提“商品有二重性,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在结论上换成了财富是由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的。我们认为结论的表述是不严谨和随意的。因为构成是指形成、造成或结构,显然,我们不能说财富是由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的。

《看法》一文在说明财富时,引用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说的第一句话。我们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谈到财富时,是指财富的物质形态,马克思曾说过“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4)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钢石等等,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更是明确的说“不管一种产品是不是作为商品生产的,它总是财富的物质形式,是要进入个人消费或生产消费的使用价值”。这里,马克思在谈论财富时所说的商品就是指使用价值,并不包括价值。财富或商品的生产,即使用价值的生产,是通过劳动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结果,而不是指价值生产。“上衣、麻布等等使用价值,简言之,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通过混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作者把社会财富的创造说成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同时创造。这就曲解了马克思在说到财富时的商品的原意。既然社会财富的创造是使用价值的创造,那么,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财富创造也应是使用价值的创造。因此,从财富出发是不能得出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二重的价值理论的结论的。

其次,《看法》一文说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研究财富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研究价值的。乍看起来好像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但是,熟悉政治经济学的人们都知道,政治经济学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声称自己是研究财富的,重商主义把财富看作是金银,重农学派把生产农产品的劳动看作是财富的唯一源泉,亚当·斯密等把从事资本主义的生产商品的劳动看作是财富的源泉,在他们那里财富的含义是价值,而不是指的使用价值,只不过重商主义认为价值的源泉是交换;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的源泉是劳动,它的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理论;但只有马克思才真正找到了价值的源泉,创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即使用价值不是他们的研究对象。马克思说“成为使用价值,对商品来说,看来是必要的前提,而成为商品,对使用价值来说,看来却是无关紧要的规定。同经济上的形式规定像这样无关的使用价值,就是说,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只有当使用价值本身是形式规定的时候,它才属于后者的研究范围。它直接是表现一定的经济关系即交换价值的物质基础”。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对象只能是价值,使用价值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自然也就不应包括在劳动价值理论中,无论这个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还是社会主义的。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中不包含一个使用价值原子。说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是二重价值的价值理论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只能是单一价值的价值理论!

作者为什么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产生这样的理解呢?原因是他要根据他的结论——即社会主义财富创造是使用价值与价值并重的创造,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二重价值的价值理论——为他的要素分配观点提供理论支持。

二、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分配的题中应有之意吗

《看法》一文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因此,完全有条件在进行价值革命的同时,也进行价值分配的革命,即按要素进行价值分配,实行合理的共享。活劳动创造的价值不能全由劳动者所得,应和其他参与帮助的要素分享。这种分享在各得其所的合理范围内,不能叫剥削收入。这是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分配的题中应有之意”。这些观点大有商榷之处。

众所周知,我国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经过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当然要进行分配领域的革命,变按资分配为按劳分配。然而《看法》作者的价值分配的革命却与之不同,是按要素进行价值分配。这不禁让人们联想到马克思早已批判过的萨伊的分配理论,作者声称自己与萨伊的要素分配理论不同,认为萨伊的“三位一体”理论是否定劳动价值理论的要素分配理论。而自己的要素参与分配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之上的,除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外,还承认资本、土地等要素也创造价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要素参与分配是以他的所谓社会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必须同时包含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创造,是二重价值的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在他那里,既然财富创造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创造,而财富创造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创造又是不可分割的,就必然得出要素的所有者也参与了财富的创造,既然参与了财富的创造,要素的所有者就理所应当也要参与财富的分配,进而参与价值的分配的结论。虽说作者的要素参与分配与萨伊的要素分配的理论根据不同,但这二者之间是五十步笑百步,没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效用决定价值的理论,一个是没有走出古典政治经济学范围的价值理论,二者都不是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且分配的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

大家都知道,分配关系是由所有制决定的,“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在无阶级社会里,由于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劳动条件与劳动是同一的,因此劳动者完全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而在阶级社会里,尤其是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由于劳动条件与劳动者是对立的,劳动者只能部分占有自己的劳动。生产资料所有者凭借所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而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绝不是因为他们的生产要素对价值的创造有帮助,而是因为他们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在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统治地位,劳动条件与劳动是同一的,就必然要求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但由于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很低,且发展不平衡,因此还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这就决定了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素参与分配不是因为它们或它们的所有者创造了价值,也不是因为它们对价值创造有帮助,而是因为还存在非公有制,存在着劳动条件与劳动的分离情况。

《看法》的作者只讲要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价值分配的革命,而不提按劳分配为主体。在分配问题上,丢掉了按劳分配,只讲按要素进行价值分配是错误的,是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矛盾的。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剥削的存在

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的理解上,《看法》一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只有那些不劳动的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等才不能参加分配。可是他们却占有剩余价值,这便是剥削”。他在此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对剥削作过更详细的论述:“企业主的收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主参与经营管理劳动的收入,是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另一部分是纯由资本物带来的利益、利息或地租的收入,是非自己的劳动创造的。这部分收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叫剥削”。说那些不劳动的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占有剩余价值是剥削,我们无异议。但对作者把企业主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资本物带来的收入,一部分是企业主参与经营管理劳动的收入,这是企业主自己创造的,我们很难赞同。他的这种概括易引起混乱且存在着错误。熟悉《资本论》的同志都知道,在资本主义企业中,剩余价值(平均利润)被分割成两部分,即利息、企业主收入。利息是由资本的所有权取得的;企业主收入是由资本的使用权取得。企业主收入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职能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怎么能说其一部分是经营管理的劳动收入呢?如真存在劳动收入,也应该在v中,而不能在M中。这种分割,对于无论是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资本家,还是用借人的资本从事经营的资本家来说都是一样。马克思说:“混淆企业主收入和监督工资或管理工资,最初是由于利润超过利息的余额所采取的同利息相对立的形式造成的。由于一种辩护的意图,即不把利润解释为剩余价值即无酬劳动,而把它解释为资本家自己所做的劳动取得的工资,这种混淆就进一步发展了。……随着工人方面的合作事业和资产阶级方面的股份企业的发展,混淆企业主收入和管理工资的最后口实再也站不住脚了,利润在实践上也就表现为它在理论上无可辩驳的那种东西,即表现为单纯的剩余价值,没有支付等价物的价值,已经实现的无酬劳动;因此,执行职能的资本家实际上是在剥削劳动,并且在他是用借入资本从事经营的时候,他的剥削的结果就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即利润超过利息的余额”。从马克思的这段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资本家自己经营管理所获得的收入,是他自己的劳动所得。但他因其从事管理工作所获得的收入只是他收入中的极少部分,因为这部分收入“越来越具有确定的水平和确定的市场价格,另一方面,这种工资又象所有熟练劳动的工资一样,会随着使特种熟练劳动力的生产费用下降的一般发展,越来越降低”。因此,人们能够很容易判断出企业主的全部收入中哪些是剥削收入,哪些是管理收入。《看法》的作者在这里通过把马克思《资本论》中所说的企业主收入换成企业主参与经营管理劳动的收入,就混淆了资本家的经营管理劳动收入与马克思所说的企业主收入,进而为他把通常人们所熟知的企业主收入说成是资本家自己创造的找到了根据。

在社会主义阶段对剥削应持什么样的态度等问题上,《看法》一文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应该抛弃旧的剥削观念,不要轻易给人戴“剥削”帽子。否则就无法解释储蓄银行取息、购买债券取利、投资股票分红等经济行为。同时又说“活劳动创造的价值不能全由劳动者所得,应和其他参与帮助的要素分享。这种分享在各得其所的合理范围内,不能叫剥削收入。这是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分配的题中应有之意”。在《看法》中,作者没有告诉我们剥削是什么,只是说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什么是剥削,社会主义阶段什么不是剥削。据此,人们是难以对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剥削作出准确判断的。剥削是什么与什么是剥削和

什么不是剥削是不同的。剥削是什么指的是剥削的实质,根据它我们就能对现实事物进行判断。因此,我们首先要结合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对剥削是什么做一下探讨。关于剥削,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是指对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是人与人之间对抗性的生产关系。它所依存的条件是存在雇佣劳动和生产资料私有,只要这个条件存在,剥削就存在。《看法》一文的作者主张抛弃旧的剥削观念,旧的剥削观念是否想抛弃就能抛弃得了呢?这要看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果它与资本主义的客观事实不符,则说明它是错误的,要趁早抛弃。如果它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正确的,在当今中国的现实中是否依然正确呢?这还要看现实中剥削这个概念所依存的条件是否存在,因为条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若它所依存的条件存在,你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奈何不了它。一旦抛弃它,将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灾难。这如同当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否定价值规律一样。我们理解,《看法》中所谓“旧的剥削观念”就是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剥削的有关论述。抛弃“旧的剥削观念”就是要否定剥削是指对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看法》一文的作者一方面承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只有那些不劳动的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凭借其拥有的资本、土地)占有剩余价值是剥削,这就说明作者承认“旧的剥削观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又说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活劳动创造的价值不能全由劳动者所得,应和其他参与帮助的要素分享。这种分享在各得其所的合理范围内,不能叫剥削收入”…。其他参与帮助的要素是什么呢?是资本、土地等。因此前后这两种观点是矛盾的,但作者又认为后者是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分配的题中应有之意。按此说法可以推断出,或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剥削的;或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剥削。总之,马克思关于剥削的观念或是错的,或是不适用的,应该抛弃。但作者承认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剥削,那只能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剥削。这也就难怪胡培兆教授要抛弃马克思关于剥削的观念了。那么,马克思的剥削观念在我国现阶段真的不适用了吗?在我国真的应该被抛弃吗?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剥削概念的依存条件是雇佣劳动和生产资料私有。这个条件显然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存在的,在我国现阶段这个条件依然存在。因此我们不能抛弃这个观念。应该大胆承认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剥削。因为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雇佣劳动和生产资料私有。我国还存在雇佣劳动和生产资料私有的原因是:在任何一个社会里,生产关系都不是单一的、纯粹的,既有代表过去的旧生产关系的“残余”,还有昭示未来的新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我国,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之后,由于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很低,且发展不平衡,因此除生产资料公有制之外,还存在非公有制,存在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我们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着剥削。我们能说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剥削,但不能说社会主义还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剥削。原因是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公有制就不是私有制,就不存在剥削。而社会主义社会则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有私有制存在,故而存在剥削。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剥削是为了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允许剥削也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所以在我国现阶段要正确认识剥削的积极意义,限制它的消极意义。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服务。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剥削的存在是收入差距扩大,乃至出现两极分化的根源。

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剥削,既不利于采取正确的方法来有效抑制或缩小收入差距,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那种要抛弃旧的剥削观念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

分配制度是由所有制决定的,既然胡培兆教授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要进行价值分配的革命,即按要素进行价值分配;同时,又由于认为应该抛弃旧的剥削观念。那么决定胡培兆教授的分配制度的所有制又是什么样呢?

四、什么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化”

胡培兆教授在《看法》一文中,主张在我国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化”。这是什么意思呢?从前后文的联系看,应是“社会占有”私有制,或社会成为私有制的主人,直白地说,应使私有制普遍化或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如何实现和在什么条件下实现作者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化呢?他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化途径可以有两条:实行公有制或股份制。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剥夺和赎买把资本家的财产收回以后,有条件的可以实行公有制,没有条件的可以实行股份制。或者先实行股份制,将来时机成熟了再实行公有制。”这段话好象是在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出谋划策。可是,1956年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现在出谋划策有什么现实意义呢?从字面上分析,其现实意义似乎是批评当时的决策者在没有条件实行公有制的情况下,却偏偏搞“~化三改”,全面实行了公有制,结果犯了错误。那么,现在应该如何补救呢?作者认为,既然没有条件实行公有制,两条途径就剩下一条了。即先实行股份制,以便逐步达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化”。那么,到底什么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化”?在下文中作者给出了一种解释:“事实上,今天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股份制也是一种社会化的所有制形式,是一种保留私有制前提下的社会所有制,即由许多人、个别家属的个体私有制,通过股份制变为许多个人、许多家族的群体私有制。……”…由此我们知道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化”的真实含义。它是要在全社会建立一种“美国摩根财团、电报电话公司”那样的群体私有制。前提是要在全社会“保留私有制”。公有制和私有制是两种不同的所有制,但可以采取同一的实现形式——股份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制只能理解为在生产社会化条件下,私有制的部分质变,不能理解为公有制。党的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制属性做了科学回答:“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胡培兆教授在这里混淆了所有制的存在形式和实现形式,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制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制混为一谈。

作者为什么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制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制混为一谈呢?我们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作者认为:美国的摩根财团、电报电话公司的财产,“实际上是挂在私有制名下的社会财产,谁也不能肢解它再占为个人所有,永远会留在社会,……这是私有制在现代的一种新实现形式。”以财产(生产资料)是否留在社会上和不为个人所有,判断其是否作为社会财产可谓胡培兆教授的发明。如果此判断标准成立,当代也就无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分了。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按照胡培兆教授的标准,除私人企业外,家族企业、合伙企业、两合公司和股份制企业的财产都属于社会财产,而这部分财产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占多数的。二是作者认为“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全社会的经济关系调整到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状态上来。”作者片面强调“中国先进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前提,忘了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看法》一文只强调“国家不论控股与不控股,都必须恪守一个原则,即要有利于实现‘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前面提到的两个条件下,作者必然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制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制混为一谈。特别是只用一句“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代替了一切,怎能让人信服呢?读者马上要问:为什么说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一定是在全社会保留私有制?为什么所有制改革就是要使私有制社会化?私有制的社会化和在全社会搞资本主义有什么区别?如果私有制占了统治地位,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但总的说来,改变了中国的面貌。”邓小平的话是有事实根据的。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殖民地半封建半社会。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其中曾多次试图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最终都失败了。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才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国后,经过1956年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在这样的国家搞社会主义是没有先例的,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当然,在艰苦的探索中,有成绩也有失误。可喜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宝贵经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稳定地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GDP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上升为世界第三,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在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继续推进的今天,在当代中国搞私有化,势必导致贫富两极分化、思想混乱,这将是一场大灾难和大倒退。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中国决不能搞私有化,决不能放弃已经实践证明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之,我们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只有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地位,才能使理论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实践。

责任编辑:郑洪昌

作者:高冠中

上一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论文下一篇:音乐研究民族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