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近年来,各學校不断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积极开展“三节”教育、“三爱”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实践活动中,有效提升了学校德育质量和效果。基于此,本文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思考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论文 篇1:

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直是影响我国国民素质的关键教育方向,因为其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所以其在国民教育中作用非常大。德育教育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力推广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我国精神文明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德育教育应该深入人心,且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提高其教育水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我国德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必须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开展下去,将立德树人作为其根本性目标,通过德育教育,不断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应该从学生时代抓起,同时应该贯穿于人们成长的各个阶段中,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也是我国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对于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方式方法。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

(一) 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

从世界范围看,中华民族要想实现伟大复兴不是一个时代或者人群的任务,而应该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基本任务,因为我们承担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所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方法。伴随着我们不断成长,我们终将成为对于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一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才能成为振兴民族的新生力量。

(二) 是推进德育育人工作的需要

十八大中指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并且加强教育,首先应该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这就表明,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也为今后的教育工作的方向做出了明确规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接班人。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在价值观形成和建立的过程中,德育教育所面临着的难题非常多,其中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互联网发展非常快,多元化的思想对于文化交流影响深远;国内各种思潮以及社会潮流的不断推动和影响;价值观的教育中本身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等等。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培养国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德育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目的,首先应该制定或者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计划,同时要根据所教学的人员、知识水平以及工作等等进行不同教育,要分清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以及教育途径,同时要不断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的建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水平,同时完成其教育任务。

(三) 是促进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尽相同,其会受到家庭环境、学习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开展价值教育工作,会直接影响这些人群价值观的建立,也会影响他们设定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对于价值观的认识以及标准的掌握,对于价值的准确判断等等。对于国民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确培养和教育,是我国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还是我们面对价值观的自我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 德育教育的功能

(一) 导向功能

德育教育对教学活动至关重要,对其进行整体调节和影响,与教学既成一个整体,又是单独存在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主导方向。比如德育教学能够帮助那些行为出现些许偏差的学生重新走向正确的道路,改善不良影响,积极向上地学习和生活。同时德育教育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对于没有发生犯错行为的学生有一种严重的警示效果,让他们不敢轻易触犯禁区。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就要充分利用德育教学的导向作用。

(二) 动力功能

学生时代是思想形成的时代,这个时期正是塑造思想形态的关键,也是德育教育应该重点抓的时期。德育教育能够改变人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并且影响学生在未来人生上的选择,合理地支配好人生。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也是人类的精神世界。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才能形成良性的思想道德意识,让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来指引人们前进,才能对生活充满信心,用积极的心态生活和学习,为了实现更好的人生价值而不断进取、努力。

(三) 目标功能

学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1. 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的人才,也就是说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2. 培养学生具备一个较高的道德水平,也就是思想道德的培养。全面、健康的方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学的主要理念,而在教学过程中,知识已经不仅仅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教育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也是今后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德、智、体、美方面的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也是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两者结合才形成了当代社会的教学目标。无论是哪一个方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我国整个德育体系,使得德育教育无法开展下去。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德育教育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直以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是规范社会行为的主要依据。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是思想逐渐成熟的过渡时期,心智、思想、人格全部处于发展时期,可塑性比较强,同时因为学生并不具备非常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处世经验,思想波动比较大,千奇百怪的思想也比较多,教育方向上出现偏差,对于其整个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德育教育在这个关键时期的作用非常显著,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树立生活的目标与坚定的理想信念,让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思想符合时代的发展,与时代共同发展和进步。而德育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基础教学形式,如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地导入德育教育中,在课堂中合理开展,将教学各个部分合理化,能够做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学生思想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使用具备中国特色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加入到德育教学课堂中,让学生的精神世界非常丰富,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教育中。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入教学中,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同时结合实际教学情形进行道德理念的建设,进而建立统一的教学体系。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学校方面必须提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在较长时间内都以此进行教学。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德育教育的目标引领

德育教育是培养下一代人的重要教学活动,也是指引他们正确做人做事的主要方式,这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社会主义价值观能够对整个国民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更是人类价值观的合理体现。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德育教育的价值引领

我国德育教育下的学生不仅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更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这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社会中存在的各種价值观都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必须按照这个方向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非常强的整合和凝聚力,也是我国特色的价值体系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整体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德育教育的内容引领

伴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德育教育的形式愈来愈严峻,在这个环境下,应该逐渐打破旧的教学形式,而形式的建立却面临着非常艰难的处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刻的出现顺应了十大的发展,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全面的教学内容,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教导学生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还应该积极的生活、热爱国家、热爱集体,同时应该与我国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纠正当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缺点,保证学生向着完美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重要的教育理念,其与现代化的教育发展趋势相契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也是我国教育转型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

四、 结语

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素质人员的支持和传承,因此学校教育的重点就是德育教育。德育教学能够保证学生建立正确、向上的思想,而学校也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育,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德育教育,保证学生经过德育教育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思想,这样学生才能为社会主义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黄丽燕.德育教育培训与管理工作策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2).

[2]李明亮.创新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13(22).

[3]文中晴.大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3).

作者:肖翔

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论文 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思考

摘要:近年来,各學校不断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积极开展“三节”教育、“三爱”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实践活动中,有效提升了学校德育质量和效果。基于此,本文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思考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德育;渗透方法

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层次探索,更是国家重要的意识形态。高中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国家的希望,在德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德育是高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言行。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高中德育教学体系

德育是五育之首,是培养学生思想认知和道德素质的前提,同时也是新课标下教学改革提出的基本教学要求,在高中教学中占据重要比重。学校要想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就需要加大德育的力度,将德育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老师方面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德育进行全方位落实,并在此过程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整合,让学生既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样具备诚信、友善、爱国、敬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学生将来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原本的高中教学中,学校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倾入理论知识当中,一味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严重忽略了学生的德育,导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不相匹配,学习能力和逻辑能力较强,但是在科学意识、道德情操、心理素质以及科学意识方面能力十分薄弱,最终可能导致学生的人生轨迹出现偏离,因此,高中生的德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迫在眉睫,为了全面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在注入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德育的渗透和融合,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方位成长。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方法

(一)坚持教师为先,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一方面,学校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优秀教师的选择,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选择德育教师,包括德育课程教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过程中必须要把教师的德育能力放在首位,加强教师之间的德育交流,不断提升班主任、德育课程教师、任课教师的德育能力积极开展相关的德育培训工作,确保所有教师形成统一德育的意识,自觉在工作范畴内落实德育教育要求;另一方面,打造优秀教师队伍必须要注重先进工作者的引导作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做好优秀教师工作事迹总结,在全校师生群体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和表彰,通过这种方式在学校范围内形成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氛围,通过氛围的营造开展校内德育教育渗透工作,在德育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一般是指校园的物质设施,例如教学场地、体育活动场地、文化娱乐场地等。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要以实用为主,在这些活动场地可以贴上简洁、大方的装饰标语,也可以把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换为生动活泼的视频、动画、宣传画展现给学生。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则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包括良好校风、积极向上的学风。这种良好的氛围能激励师生积极向上。

(三)优化德育内容,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凝练性,因而在选择德育课程内容方面应注意以下方面:首先内容安排尊重学生发展规律。例如,在传统节日、开学和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中可以将德育思想融入其中,促使学生在更为广泛的层面体验社会和集体主义,提高综合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也明确自身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从而不断激励自身努力学习,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真正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其次课程知识日常化;德育教师应将学生日常生活准则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消除日常生活具体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抽象性和凝练性之间的鸿沟,归纳发生在学生身边且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事件并将其作为德育活动的素材,最后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学生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简化学生理解。

结束语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同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最高层次,高中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要以德育为基础,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展开社会主义核心理念的传递,致力于培养出道德素质高、具备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新一代年轻人。

参考文献

[1]董世锋.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17-218.

[2]牛粉莲.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德育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46.

[3]张朝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高中德育工作[C]..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66-167.

作者:刘盼

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论文 篇3:

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初中德育教育的融合

【摘  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在初中德育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将正确的观念传递给青少年,从而使整个社会都具有良好的风气。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应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初中德育教育的融合途径。

【关键词】 初中德育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够端正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树立优秀的道德观念,还能够对社会风气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一、做好教育调研,掌握学生动态

在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未能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了解,就无法找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发生着变化,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发展的动荡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因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做好调研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掌握,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渗透。例如,在学习《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向学生询问:“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那在同学们的心中,你的一生希望如何度过呢?什么样的生活在你看来才是富有情趣的生活呢?”有的学生说:“我们隔壁是一个暴发户,每天都买很多奢侈品,我非常羡慕这样的生活,觉得能买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才是人生的真谛。”我对学生说:“经济上的富裕是生活上的加分项,如果取之有道,将给人们的生活增添幸福感。但是对于任何人来说,追求有品味的生活、享受健康安全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是每个公民必须具有的基本道德,我们也应遵守这四个基本规范,享受幸福人生。”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二、融合教学内容,实现观念渗透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教师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日常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了解,并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善法律意识,从而能够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公民的义务》的时候,我让学生谈一谈,对义务都有什么认识。有的学生认为,爱护老人是我们的义务;有的学生认为,好好学习是我们的义务;有的学生认为,爱护公物是我们的义务……我让学生共同朗读课本上的话:“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然后,我向学生解释,在法律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都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需要在法律的管理下,实现公民自由。“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美好社会的向往,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在法律的规定下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我们的社会将变成更加美好的人间。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德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从而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三、引入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实践

很多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是对思想上的影响,对于实践并没有指导意义,因此缺乏在日常行为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践行。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能够在实践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学习《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我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结合刚才学习的内容,共同策划一个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关的活动。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在学校公告栏中,定期更新与时事政治有关的内容,让全校学生的精神文明都得以提升。有的小组认为,附近有很多幼儿园,我们可以定期举办与幼儿园的联谊活动,到幼儿园与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小朋友做手工、教小朋友学习英语,从而使幼儿了解外面的世界。在进行策划的时候,学生将自己吸收到的知识应用在策划环节中,并在潜移默化中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策划内容能够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契合。通过在教学中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为人处世的准绳,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总之,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初中德育是对中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初中德育建设,使其无论从精神高度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得到极大提升和豐富。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并积极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从而促进使社会主义价值观能够与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融合,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马烨玲.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J].教书育人,2018(28):4-5.

[2] 陈淑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8.

作者:吕林娜

上一篇:当今青少年家庭教育论文下一篇:青少年学生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