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利弊分析论文

2022-04-19

【摘要】文章对公允价值定义及其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市场经济现状,阐述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公允价值利弊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允价值利弊分析论文 篇1:

公允价值应用的利弊分析

摘要:本文在介绍了公允价值的定义、特征和背景,揭示了我国引入公允价值的优势和弊端,并通过分析举出了克服公允价值的弊端,并发挥其优越性的举措。其中公允价值的优势有: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更加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公允价值的不足之处是:市场经济尚不完全成熟;公允价值的理论框架不足;容易导致利润操纵失真,信息成本较高;可操作性较差;专业人员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公允价值的推广。因此提出的克服其缺陷,发挥其优势的举措。

关键词:公允价值应用;利弊

一、公允价值综述:

(一)定义:公允价值,英文名称为:Fair value,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二)背景:首先,有利于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由于我国会计核算和国际有很大的差异,贸易大国如美国及欧盟不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要确立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就必须引人公允价值会计。其次,公允价值的引入是我国发展国际贸易和增强国际融资的需要。因为我国原来的会计核算体系和国际通用的会计核算体系是有一定差距的。再次,由于国际市场的繁荣和国内市场的发展,采用公允价值有利于国际接轨。

(三)特征: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交易双方平等、自愿,熟悉情况是构成公允价值的三大要件;公允价值立足于当前交易,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种动态观。

二、公允价值运用的优点:

1、公允价值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公允价值计量其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只要双方一致同意就可形成一个对市场价值判断的价值。因此,公允价值能计量、反映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同时,将金融衍生工具的到期累计风险分散到其合约的存续期间,也符合稳健性原则。

2、公允价值的运用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更加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更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真实收益,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

3、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企业对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能力必须回购,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管企业何时耗费的资本,一律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即使是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在现时情况下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

4、采用公允价值更加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在公允价值计量下,收益是现时收入与按公允价值计算的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因而更能体现配比原则。

5、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按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息具有更高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信息决策的有用性。避免因历史成本无法反映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而做出错误判断,从而为他们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三、公允价值运用的缺点:

1、市场经济尚不完全成熟。因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适合于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经济环境。中国的市场经济虽然已经基本确立,但依然存在非市场化的因素,如果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广泛运用必然会带来公允价值的滥用,最终将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2、公允价值的理论框架不足。由于难以获得精确的数据,因此造成操作人员的主观性较强。由于存在商业秘密的保密原则和信息阻断等因素,公允价值的取得和公允性判断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数据的客观性,其可靠性也大为减弱。

3、信息成本较高,容易导致利润操纵失真。与历史成本相比,取得公允价值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增加了报表的准备成本,会增大企业的信息成本。当取得成本超过效益时,若仍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则有违会计的成本效益原则。由于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这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

4、可操作性较差。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大致的估计或采取近似价值的操作。因此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操纵利润的嫌疑。另一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主要形式——现值技术的运用,由于不同投资者之间与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不可能完全统一,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具有较大。

5、专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公允价值的推广。在公允价值计量中,其具体的实现形式如未来现金流量等要素的确定取决于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中国大多数从业人员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尚难以适应,因此出现了利用会计职业判断操纵会计利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等行为。

四、措施:

1、全面收益报表的引入。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期末损益包括已确认已实现的损益和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两个部分,随着公允价值的引入以及日益增多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将会大幅增加,因此对企业整体损益情况产生更大的影响,如果此时还不能将其在表内加以反映,就会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不太公允。因此,通过全面收益报表的引入,可以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到企业真实情况。

2、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规范公司治理。完善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能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并且实现产权多元化,以弱化内部人员控制程度。同时积极推行国有股减持政策以及培养多个有能力和积极性的社会股东,避免单一股东对公司的控制,从而增强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

3、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利用网上实时采价报价系统,可以加速传递公允价值计量所需的公共信息,实现资产信息的及时咨询和资源共享,使各种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能够很容易取得,以不断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才能促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全面推广应用。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由于公允价值的运用受到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及认识的提高是获取准确公允价值的有效途径,因为公允价值的评估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报告做出复杂判断处理的能力,减少会计信息的行为性失真和对公允价值判断的偏差。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是提高公允价值运用效果的前提条件。会计人员素质包括职业素质与道德素质,因此必须做以下两方面工作:(1)加强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培养。(2)加强会计人员职业素质。

5、要构建会计诚信体系。因为公允价值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与会计审计人员失去职业道德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公允价值的运用是对会计审计人员诚信的考验。

6、要建立公允价值的审计制度。为了从主观客观上提高公允价值的准确性,审计人员应当了解并熟悉公允价值审计的相关知识,以便为审计公允价值会计模式做好准备。我国也应当建立一套公允价值审计的具体准则,规范公允价值的确定程序。(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卢永华,杨晓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0,(8)

[2]刘小娴,许良虎.公允价值概念辨析[J].会计之友,2006,(1)

[3]张鸣.投资性房地产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J].财务与会计导刊,2010.(5)

[4]党红.公允价值计量新曲[J].财务与会计导刊,2012.(1)

[5]尉然.公允价值的悖论[J].财务与会计导刊,2012.(12)

[6]张继德.公允价值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财会学习,2009,(3):28-30

[7]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J].会计研究,2006,(5)

[8]葛家澍.公允价值的定义问题——基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57号《公允价值计量》[J].财会学习,2009,(1)

[9]陈玉荣.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探析[J].财会月刊,2003,(6)

作者:温佳

公允价值利弊分析论文 篇2:

公允价值应用的利弊分析

【摘要】文章对公允价值定义及其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市场经济现状,阐述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问题近十几年来一直是国际会计前沿中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热点问题,理论上,公允价值的优越性很明显,但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先用、后弃、再用的过程,也表明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确存在可靠性问题,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后,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被广泛应用。

一、公允价值的概述

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基本特征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2号公告中是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由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双方,能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第7号概念公告中是指“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价格。”我国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所下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二、公允价值的应用

公允价值计量广泛应用于各项准则中,其中包括以下具体方面: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企业会计准则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债务重组

新准则规定:对于债务人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将债务转为资本时分别按照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股份的公允价值以及修改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来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并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上述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样虽然使资产和交易更为公允的反映,但债务重组后的利得计入了当期损益,会给公司带来巨额收益,为上市公司带来调整利润的机会。

3、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条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计量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4、交易性金融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三、应用公允价值的优势及弊端

1、优势

(1)可提高财务信息相关性。公允价值作为一种面向现在和未来的计量属性能及时反映各个时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动,并以此为基础调整账面价值,保证账面价值与实际相符,从而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因此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更具有及时性、预测性和反馈性,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2)更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新型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产品,如以合约形式出现的衍生金融工具,由于它们不具有实物形态和货币型态加之交易和事项大多并未实际发生,原有的历史成本显然无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而公允价值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只要交易双方存在,交易合乎公允就可以确定资产的价值。

(3)符合会计配比要求。收入、成本和费用在计量的单位方面是配比的,都是采用货币计量单位。但是在计量的属性方面却不配比,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成本费用确实按历史成本计量。相互之间的计量基础并不一致。由此所得的利润既包括日常经营产生的收益也包括物价上涨带来的资本利得。因此为了使会计核算符合配比原则,就有必要在会计核算中引入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不但要进行初始确认还要进行后续计量。

2、弊端

(1)计量数据难以取得。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公允价值计量应分三个级次。第一,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当前公允价值;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由此我们看出,第一、第二级次的公允价值采用市价法确定。而实际操作中经常会有不存在活跃市场或活跃市场上找不到同类资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就很难确定,所以如果连公允价值都很难确定或者要花大量的成本,那么这种计量属性在实务中就很难应用。

(2)易引起企业利润超控。我国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之间的交易非常普遍,尤其是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这些特定主体出于特定目的,在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时,交易价格往往有失公平。

(3)计量失去逻辑一致性。净利润作为一个期间计量指标,属于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而公允价值作为一个时间点的价值计量,反映资产或负债对未来各期现金流量的贴现,其中包含多项复杂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却并不对依靠期间概念的收益和费用计量造成影响。公允价值变动代表未来预期收益的变化,往往缺乏相应的现金流量。将未实现损益与加到已实现的损益上,就产生了一个不匹配的缺乏逻辑统一性的结果。

四、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交易市场

公允价值是理智的双方在一个开放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在平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没有完善的交易市场就难以取得有关造价的完备信息,就难以为由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鉴证提供可资依赖的、必不可少的证据,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经济环境,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公开化,建立一个统一而又充分竞争的交易市场,使公允价值有一个更为客观的来源,从而会计人员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从资产或负债的有效市场得来的数据,最小限度的依赖自己的判断,增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2、建立健全的监管机构

要强化国家监督机构的职能,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之间要建立互动机制,发挥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加大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做好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工作。

3、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选择空间进行造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造假成本过低,如果在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规范的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造假成本,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范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操控公司盈余行为的发生,保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正确运用。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 创新与趋同相结合的一项准则[J]. 会计研究, 2007(3).

[2] 李 清, 刘洪讯, 安春梅, 韩明君.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 财务与审计, 2007(3).

[3] 董必荣. 关于公允价值本质的思考[J]. 会计研究, 2010(10).

[4] 雷 舰, 谢 娟. 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J]. 财会通讯, 2010(7).

【作者简介】

崔九九(1978—),女,汉族,河南省新乡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新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作者:崔九九

公允价值利弊分析论文 篇3: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分析

摘 要:本文选择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分析对象,结合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的22号材料进行了分析。本文先介绍公允价值的内涵和本质,然后着重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时的利和弊,最后提出了笔者的拙见。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利弊

根据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规定,企业对于取得的金融资产或承担的金融负债,应当分别不同类别进行计量。准则指出,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也计入当期损益。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可以带来许多便利。

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是以双方商定价格进行交易进行的。相对于采用历史成本买进,即以市场价格作为交易价格而言,公允价值有效的避免了经济萧条时期货币流通市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导致的市场经济虚高或诈低的假象,从而巧妙地降低了经济泡沫出现的机率。

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由于其大多是在证券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有价证券,以股票为例,每股价格都是按瞬息万变的公允价值计量,这样就加大了持有期间投资收益增加的幅度,继而会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活跃二级市场,使得股票市场乃至金融市场更加活跃。

在期末计价时,为了使资产负债表上所报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其期末可变现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列示在报表上,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就能使资产负债表及时,迅速地反映资产的变动情况,避免了因时效性不足而导致的资产计量不准确的情况。

在会计处理时,应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进行比较。若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则表明现阶段资产已升值,增值的部分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贷方,这样企业期末的利润表上就会因此而增加利润,从而赢得更多市场的关注和投资者的认可,吸纳更多资金,以达到企业融资的目的。相反,如若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则表明现阶段资产有缩水迹象,减值的部分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借方,冲减利润。由于期末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出来的损益都是潜在的损益,正是这种潜在性符合了决策有用观,可以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以便信息使用者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由于还未将交易性经融资产抛售,所以账面上的减值实则是浮亏。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也会导致许多问题。

其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会大大增加工作核算量,对企业而言,会造成人,财,物各种资源的浪费。在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时候,取得时,期末计量,处置时都会单独设置账户核算,并且时时关注市场的变化。现代会计应该越来越向系统化,数字化,高速化发展,而不应该使得会计工作更加繁冗。

其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扩大了企业面临市场的风险。公允价值计量使企业更多地面临市场的变化,风云变幻的市场给企业带来了风险。不稳定性的存在又给了会计人员更多机会钻空子,偷税漏税,道德的底线不复存在。

其三,公允价值计量有效性的前提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市场体系十分完善的条件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尚未成熟,许多制度都不完善,市场的开放性尤为不足,这让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性遭到怀疑,整个市场环境并不算好,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给公允价值计量的有效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和阻挠。由于市场的不足,导致计价的难度大大增加,许多数字只能依靠会计人员的估计,并不能找到十分可靠的数据来源,也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性不那么真实。

其四,利润虚增,造成虚假繁荣。公允价值若是在缺少真实交易下的一种估计价格,尤其是以市值为基础的计量方式,它无法客观反映资产价值,在市场高涨时,由于交易价格高,容易造成产品价值的高估,成为金融泡沫的助力者;而在市场低迷时,由于交易价格低,往往造成产品价值的低估,又成为金融风险的催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融危机。

二.改进意见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是世界会计发展的大趋势,这是中国真正融入到世界经济中的关键一步。基于上述观点,对于我国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并加强对经济犯罪的审查和惩处

使公允价值计量有更加良好的法律环境。伴随着经济蓬勃迅速地发展,填补法律漏洞势在必行。证监会和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当引导各类企业遵循合法合规的行为准则,恰当完整的披露相关财务信息。同时,证监会和相关立法机构也应当及时地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修改调整相关法律法规。

(二)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再教育培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

从而提高相关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数据可靠性和合理性。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政府都应该注重提高就业人员的从业素质,这样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巨大的联系。只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才能减少数据的错误,提高数据质量,从而规范整个市场。

(三)我国应该出台公允价值计量操作细则,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良好的理论

基础和操作依据。现实中的经济形势千变万化,将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操作细则更加细致化,使得各种交易情形都有法可依,有迹可循。操作细则应当包括什么交易事项应当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如何进行公允价值计量,这样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参考文献:

[1]罗宏,朱开熹.不做假账与会计学素质教育[J].会计之友,2002,(1)

[2]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文件.2007-1-1实行

[3]财政部会计司.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J].会计研究.2008.06

[4]于永生.IASB与FASB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5]朱琪.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与IAS39的对比[J].财会月刊.2007年第14期

作者简介:漆纯(1993-),女,汉族,四川双流人,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会计学。

作者:漆纯

上一篇:地方高校声乐教学论文下一篇:曲目选择声乐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