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考评经济法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结合课堂理论开展实践教学,对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些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更新思想观念、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实践基地、完善考评体系等多个环节着手,切实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教学考评经济法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校教学考评经济法学论文 篇1:

“互联网+”时代法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对法学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高校法学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法学教学的革新迎来了新的机遇,也使改革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法学教学的有效改革,是高校亟须解决的一项重大难题。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法学教学;模式创新

1导言

“互联网+”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创新发展的源泉。法学教学中加强对“互联网+”应用和融合,不仅能促进教育深度优化,也能促进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革新,为培养创新型实践人才奠定基础。同时,法学教学中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使法学人才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并有效促进法学人才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升,为培养优质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奠定基础。

2“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法学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

2.1教育理念落后,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教育理念的落后是阻碍“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法学教学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法学课程多偏重于传统理论的教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大批与“互联网+”相联系的产业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高校法学教学理念的落后,导致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脱节,难以真正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法学专业人才。

2.2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互动较少

当前高职法学教育教学中,不少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停留在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为学生灌输一些理论知识,还有一些教师则是照着课本进行宣读,教学的内容缺乏新意、缺乏特色,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较少,这也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是被动的,也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出现枯燥沉闷的情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到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影响高职院校法学教学的效果。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立性,对自己的生活以及学习均能进行自理,学校和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较少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管理的方式也非常宽松,这也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与教师交流过少的情况出现,不仅课堂教学难以展开,而且在课下自主学习中,如果学生遇到了困难,也很少咨询教师,这样很容易便会限制学生的发展。

2.3实践环节的教学难度更大

“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可以为高校法学实践课程体系的完善注入新的力量。依托“互联网+”技术,高校可以建立起更多的法学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对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这也意味着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的难度和成本会大大增加。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展示更多更新的实践教学案例和提供更多具有启发性意义的实践教学指导,并在最终考核环节中对每一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还要求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建立更多更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并定期邀请一些校外的法律实务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以增强学生理论与实务的衔接性。

3“互聯网+”时代法学教学模式创新策略分析

3.1创新教学理念,积极开展混合式教育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使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明显不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因此,教师要不断促进自身教学理念革新,积极展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这样才能促进教育学模式创新,并为社会培养优质法学人才。首先,学校应加强对线上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不仅要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上传一些优质教学资源,也要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录制相关微课内容,这样才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例如,构建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要有教学模块、还要包含自主学习模块、考评模块、全真模拟实践模块、互动模块,等等,学生不仅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积极进行自主学习,也能利用模拟考核加强对自我知识掌握能力的全面认知,并且展开积极互动,从而促进自身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次,随着线上教育的展开,传统线下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也需要进一步革新发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动态学习情况,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并促进线下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

3.2淡化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法学教学改革应当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加注重发挥引导者和启发者的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将案例视频、庭审录像等引入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所学知识与所观所感联系起来。当然,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也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这也启发了高校在法学教学改革中还必须注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3.3积极构建模拟平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首先,学校可以积极构建全真模拟实践平台。实践平台不仅能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能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具体掌握。传统法学教学更要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由于很多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轨,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因此,学校可以积极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仿真模拟实践平台,通过帮助学生构建真实的司法工作环境,促进学生加强对司法流程和司法内容的全方位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模拟实践情况,对学生展开针对性培养,促使其得到综合全面提升。其次,全真模拟平台中可以有相关的法学实践项目,相关实践项目不仅要有一定真实性,也可以根据法学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对实践项目进行一定改革和优化,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法学魅力,也能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促进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提升。全真实践模拟平台可以促进法学理论和实践充分融合,也能加强对法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4完善校园信息化环境,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校园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是高校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法学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程,事关高校法学教学改革的最终成效。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完善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研发网络教学程序软件以及更新和维护好多媒体教学设施;其次,还必须组织法学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培训,提升现有的教师队伍利用“互联网+”技术展开教学的能力,使他们对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法学教学改革形成全面而客观的认识,能够结合教学内容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高校在招聘和引入新的师资力量时,也应当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考虑的范围。

结束语

总之,通过“互联网+”技术促进高校法学教学改革,有利于解决传统高校法学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高校法学教学的质量,有效地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多元化的法学专业人才的需要。但由于我国传统高校法学理念根深蒂固、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等问题,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改革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如何破除这些困境,探索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法学教学改革的出路,还需要长期的思考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刘雅芬.“互联网+”时代法学教学模式创新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20(06):45-46.

[2]冯振.互联网+时代高校法学教育的应对策略试析[J].中外企业文化,2020(10):148-149.

[3]潘久红.“互联网+”时代法学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分析[J].法制博览,2019(27):282-283.

[4]崔艳峰.“互联网+”时代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变革[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01):55-59.

作者:王翔宇

高校教学考评经济法学论文 篇2: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探析

摘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结合课堂理论开展实践教学,对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些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更新思想观念、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实践基地、完善考评体系等多个环节着手,切实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实践教学 实效性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自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促进了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开展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

1 实践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高校思政课改革已经进行许多年了,但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的老问题。很多学校虽然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往往流于形式,这大大降低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而从一些学校实践教学的成功尝试来看,实践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延展了理论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变为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2 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说,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而服务的,其主要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理论,而在于让学生真正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的理论教学,而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解决现实问题。实践教学活动的参与使大学生加深了对课堂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3 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只注重理论讲授,而忽视其他教学形式的运用,这往往造成思政课教学的枯燥乏味,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教学的开展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走出课堂,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实践教学的意义、形式、方法、考核等。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理论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对思政课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思政课教师在参与指导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亲身实践,进行调查研究,这无形中拓宽了教师的思路,改变了思政课教师科研上的纯理论研究,提升了其理论的创新能力。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1 思想认识不够统一。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学生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学校领导、专业课教师和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认为思政课对于学生以后走上社会的帮助并不大,甚至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而很多思政课教师自身也普遍存在着思想观念陈旧的问题,往往强调课堂的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主要是怕实践教学组织起来比较麻烦,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学生安全责任,所以都不积极主动。这些认识的偏差必然阻碍“两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2 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涉及全校各系、各年级和各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则必然导致实践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管理和监督,也很难取得实效。在思政课教学中,实践教学往往被看成理论教学的补充,课时少、组织实施不规范,这导致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很难得以发挥,必然影响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3 实践内容不够丰富。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主要局限于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少数几项活动。其实,实践的内涵很广,不仅指生产劳动、职业培训、工作实习。而且包括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科研活动、写作实习、文艺活动、参观访问及学生社团和组织的服务工作,等等。思政课理论教学内容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理论知识。教育对象可以涉及不同的年级和专业,从实践教学拥有的社会资源来看,各个学校不尽相同,相应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的选择也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应千篇一律。

4 考评体系不够完善。当前。绝大多数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到实践基地参观或就教师指定的主题进行社会调查等,学生交一篇参观心得和一篇调查报告就算完成了实践任务,教师批改完参观心得和调查报告就算完成了实践教学任务,没有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可以说,思政课实践教学在相当程度上被形式化了,是为了实践的形式而完成实践的任务,为了实践而寻找实践的内容,这样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完成其最初的使命。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1 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作为公共课,思政课本身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作为思政课教学环节的实践教学更是没有引起重视,认识上存在偏差。要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实践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更新思想观念,从思想上重视思政课,重视实践教学改革。首先,学校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才能制定、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投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中来。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2 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力度。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有一套较为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加强管理。要想保证实践教学取得实效,必须制度先行。首先,必须把实践教学纳入到日常教学管理的范畴,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计划,严格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绩考核。其次,要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组,制定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检查和督促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保证实践教学有计划、有步骤、有序地开展。再次,要形成对实践教学定期评估和交流机制,探索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并积极加以推广。

3 建立实践基地,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实践基地是衡量思政课教学整体状况和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思政课教学评估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学校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实践教学基地。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都要走向社会,从事社会性的工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社会,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很好地适应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应该本着与理论教学相适应和“就近”的原则。把实践教学尽量安排在学校所在的城市及周边地区。比如,现在各大城市的博物馆、纪念馆等都已免费开放,把这些场馆作为实践基地无形中会节省不少资金。除了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外。为了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学校还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也可以与专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

4 完善考评体系,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考评,首先,可以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我评价,给学生以价值的自我肯定感,引导他们树立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和信心;其次,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引导形成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氛围,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再次,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综合表现,以及实践单位的反馈情况。教师应根据考核标准一一评定成绩,对于优秀典型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表扬和宣传,挖掘其中有新意、有创意的典型进行交流,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最后,加大对实践成果的检验力度,强化社会认同,形成个体、学校、社会综合的评价体系。

作者:王金娟 葛志亮

高校教学考评经济法学论文 篇3: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摘 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高校通过对法学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活力、培养及输送法治人才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有利于解决就业难问题。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法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途径,为粤港澳大湾区切实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提高参考。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法学专业;创新创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月18日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由美好愿景变为现实行动。《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到“创新创业”,强调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与空间。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数量多,法学专业学生群体庞大,构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法治人才储备库。因此,广东高校对法学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创造能力,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开展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1.1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保持大湾区经济增长活力

《规划纲要》指出,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要达成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的发展目标。从其他国际湾区的建设经验来看,要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保持竞争优势,不断实现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创新创业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说,经济发展是否能保持充足活力,有赖于创新创业人才储备的情况。大学生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思维活跃、学习能动性高、创新精神强,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发展目标,就必须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青年人的创新精神,使大学生建立创新创业知识体系、掌握创业技能,激发大湾区经济发展活力。

1.2 创新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营造大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开展,粤港澳社会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同。香港作为经济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会,国际法律服务完善是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开展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学生在掌握法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展新的法律服务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各个产业输送创新型法律服务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保障。同时,共享创新创业资源,有助于学生掌握法律服务机构运营经验,为深化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试点打下坚实基础。

1.3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满足粤港澳大学生就业需求

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吸纳更多优秀人才,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样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大湾区的迅速发展也对法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法学专业知识外,学生还需提供更多的优质法律服务,形成团队竞争实力,并且需要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否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容易遭到淘汰。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针对性的引导与支持,助力学生了解政府政策及市场、学习创业流程、提高创业能力,最终达到满足学生的就业及创业需求目标。学生既能通过创新提高法律服务,获得就业机会,也能通过创业向大湾区提高更多就业岗位,为大湾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2 广东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的创新创业氛围一直是浓厚的,高校也积极开展多样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例如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专门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如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讲座等,均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整体上看,广东高校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一些亟需改善问题。

2.1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广东省高校目前均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未能形成专门任职创新创业课程的专职教师队伍,师资力量薄弱会影响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任课教师主要由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担任,有一部分是辅导员。以上教师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并且未亲自主导或参与创业实践活动,难以真正掌握创新创业的内在本质,只能将课程内容灌输式传递给学生。同时,科任老师大多数只是在学期初接受为数几天的培训就开始授课,系统化培训课时短、次数较少,培训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对当下政策及社会人才需求的了解。教师缺乏法学专业知识素养也是高校法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主要侧重于管理、销售方面等内容,忽视法学学科背景,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实现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2.2 创新创业教育碎片化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是广东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课程以线下创新创业课程和线上慕课、智慧树等平台网络授课为主,创新创业活动包括了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讲座等。看似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实际上课程教育和活动的设计与安排存在很强的随意性,导致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储备碎片化,不能形成体系,教学成果往往难以达到预计目标。

2.3 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经济活跃,创新创业氛围相对其他省份更为浓厚。但是,广东高校法学專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学生在校期间以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主要目标,较少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或项目。学生毕业后,在择业方面大多数倾向考入公检法等单位,或进入知名律所,选择创业或自主就业的学生仍为少数。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学生认为,法学专业以掌握基本法学理论知识、法条为主,在社会实践方面往往选择公检法单,创业与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太大关联,所以在校期间无需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和熏陶;二是高校未能很好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以学生专业课程成绩为学风建设重点内容,对创新创业课程及活动仅仅以考查方式为主;三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不健全,在法学专业的创新创业竞赛中,形式单一,资金、场地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指导老师大多建议学生选择创新课题,而创业项目往往无人申报。

2.4 缺乏跨校、跨区域、跨专业交流合作

广东高校法学专业目前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创新创业课程、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讲座等,形式多样,但开展范围往往集中在校内,即使有少数是跨学院举办,但也未能满足学生跨专业、跨区域等交流需求。法学专业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时,多数只能与本专业同学组队,导致项目设计存在分工不明、分工重合;律所经营缺乏管理专业的学生参与,后期运营入不敷出、团队管理出现漏洞;缺乏跨校、跨区交流合作,项目调研范围往往只能局限于校内或周边地区,得出的数据或结论往往存在缺陷。

3 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路径

3.1 成立高质量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导师队伍质量的高低和专业素养水平直接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是否能取得成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注重创新创业专职任课教师的培养,改变由辅导员等兼职任教的问题,从源头上保证师资的稳定性;第二,法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商管理等专业有所区别,除了创新创业理论外,对教师自身的法学理论素养也有所要求,应强化教师在法学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第三,持续定期对创新创业教师进行培訓,除了开展理论知识学习外,鼓励教师到公司法务部、律所等单位进行交流、调研,使导师掌握更多实践经验,促进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创业政策及需求的了解,提高专业水平;第四,建立规范化考评制度,对创新创业教师上课情况及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课题等情况进行考核,建立多维激励机制,激发指导教师的内在动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3.2 创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习的不断增强及创新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需要创新创业人才掌握比较全面的专业技能,所以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机制,改变课程零碎、知识不成体系等问题。广东高校目前大多采用“线上+线下”的创新创业授课模式,在此基础上,应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和优化,针对创新创业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建立理论知识、技能培训、素质培养、社会实践到后期跟进的全覆盖式培养体系。除了保障知识技能的“输入”外,也要重视学生的“输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申报创新创业项目,从填写申报项目书、实地调研、成立律所、开展业务等环节安排导师进行全程指导,推进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与成果转化,使学生真正掌握创新创业的内涵及精神。

3.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

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是否主动学习、理解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技能,更影响学生未来是否愿意进行创业创业实践。教师需要认识到法学专业有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优势,在社会发展中,法学和创业发展的联系极大,只要将这种关联性应用于两种课程的教育中,便有效实现了两者的融合;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即使毕业后没有选择创业,但法学与其他专业合作式创业也能实现双赢,法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创新培养,也能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务。

3.4 搭建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三地经济协同发展,遵循共建共享原则,这就广东高校开展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时需要注意合理利用外部优质资源和高级平台。高校自身能够提供的平台及资源有限,但学生对创新创业的需求是多样的,整合粤港澳三地资源,打造开放式教育平台刻不容缓。广东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与港澳高校在各项创新创业赛事的交流合作,借鉴港澳高校举办国际赛事的优秀经验,增进在指导学生、团队核心内涵提升、导师选拔等领域的交流;二是促进高校间创新创业课程学分互相认定机制,实现创新创业导师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等;三是联合部分业界人才,建立校内外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开展双导师联合培养,使学生在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得以再校外实践利用,也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创新创业指导。

4 结语

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可知创新创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占重要地位。政府对创新创业提出了美好的发展目标,也为创新创业提高了相配套的利好政策,大力支持粤港澳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高校应通过优化师资队伍、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等途径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Z].2019.

[2]杨永聪.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东高校创业教育的优化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7,(8):15-18.

[3]李颖,张海燕.高校法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7,(12):190.

[4]陈红,眭睦.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6-18.

[5]高志宏,刘艳.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6]杜坤.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19,(5):125-126.

作者:成桂平 肖华

上一篇:新建本科院校网络工程论文下一篇: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