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经济法论文

2022-04-17

[摘要]我国高校市场化融资起步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较差距明显。目前我国高校市场化融资面临着制度、思想意识、法律、人才、风险认识与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障碍,使得很多高校陷入债务融资困境。为排除市场化融资障碍,高校应采取加快高校市场化融资配套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加强宣传消除思想意识障碍、加快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与聘任等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高校经济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我国高校经济法论文 篇1:

对中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思考

摘 要:推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对我国建成一批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外语课程设置单一,各个学科课程国际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学教师课程国际化参与不够;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环境缺乏;高校课程国际化管理不规范。

关键词: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思考

一、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意义

随着信息一体化、政治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加剧,当今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每个国家都处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体系之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国际化人才的竞争,而这一切都要依托于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教育。“人类社会的现实基础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导致了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变革,教育研究视角也发生了转变”[1]。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而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实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国际理解、国际交流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的载体,是教育国际化理念的具体体现。课程理念的确定、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类型的组织、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管理和评价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美国从二战之后就开始高度重视高校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在1958年通过的《国防教育法》中从法律上和经济上支持美国的课程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初修订的《2000年美国目标:美国教育法》更是强调必须把全球的观念渗透到课程的所有领域,在学校建立一种开放性、国际性的氛围,使学生在这个氛围中从小受到全球观念和意识的熏陶。我国的课程国际化建设起步较晚,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才逐渐意识到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性,“我国对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关注别国经验、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实践等问题”[2],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依然进展的非常缓慢,而中国高校担负着培养中国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重任,因此,深入探讨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有着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次,“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是高校课程适应信息社会的变革、过程和目标的统一。作为过程,它一方面表现为高校课程吸收国际优秀文化成果并与之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又要把本国优秀文化成果推广到国外,让外国人认识、理解、尊重进而吸收的过程。作为目标,它通过建构国际课程体系规范,使本国课程参与到世界高校课程体系并与之平等地沟通与对话”[1]。我国进行课程国际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与推广我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相统一的过程,高校具有传递文化的职能,而如今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学校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但是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我国的文化推广还不够,还出现了“课程西方化”现象,这是对课程国际化片面理解的结果。在信息一体化、政治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当今世界,以知识经济为载体的信息化发展极不平衡,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高等教育处在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高,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附庸,处于边缘地位。因此,我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必须要推进高校国际化的建设,而课程国际化是高校国际化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

再次,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早在中世纪西欧大学便已经出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萌芽,那时候的教师和学生来自各地,用统一的语言拉丁语进行教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一体化、政治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加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备受关注,对于它的研究再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必须落实到实处,而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其具有可操作性等特点,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研究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课程国际化概念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西方学者莫里斯·哈拉雷曾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的历史发展,从学科普遍化——学科的全球适应性的推广与验证过程,从跨文化、跨国界的研究等几个方面来论述“课程国际化”的内涵。他认为,课程国际化不仅包括外语训练和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包含将全球眼界引入一般学科的“学科普遍化”过程。1996年经合组织(OECD)在其课程国际化研究报告中对课程国际化下了一个定义:“国际化的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该组织的相关报告认为课程国际化有九个特点,即:课程具备国际内容、与传统课程内容有不同之处、职业导向的课程、课程具备跨文化的技能、各学科间的学生交流项目、跨国的专业内容、修完课程具有联合或者双学位、部分课程由海外的教师教授、为海外的学生设计特殊的课程。目前学术界对于课程国际化的概念比较同意张大良与李联明的观点,他们认为所谓课程国际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从未来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所培养的人才能解决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在交流、合作和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障碍、隔阂和差异为宗旨,通过比较、分析、鉴别和筛选,将其他国家相关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方法等知识和经验融入本国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的过程。它以民族精粹和国际背景知识的兼收并蓄为主要特征,强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有机融合,旨在培养既爱国又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的“全球通”[3]。

三、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现状

影响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因素很多,包括学科、教师、环境、课程管理等,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是随着改革开放才开始的,因此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起步较晚,水平还比较低。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外语课程设置单一,各个学科课程国际化水平参差不齐

要加快推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建设步伐,离不开对外语的掌握。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外语课程设置单一,除了外语院系开设俄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日语等比较流行的外语专业以及其他一些例如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柬埔寨语等小语种专业,大学外语课程的设置主要是英语,国内的大学外语水平考试主要是大学四、六级考试。外语课程设置以及外语水平评价体系单一,严重制约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程度和水平,导致我国高校对外国先进知识的吸收过分依赖英语国家,使我国高校在课程国际化建设中处于被动地位,导致我国高校的功能主要是复制和传播英语国家先进的知识而不是通过自主创造知识来达到影响世界的目的。王根顺、路丽娜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国际化存在着课程的输出和输入并不平衡,课程国际化更多地表现为接受和吸纳世界先进国家的成果,而对于我国优秀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充分输出[4]。长此以往,会导致我国外语专业人才发展的不平衡,英语专业人才过剩,而其他语种尤其是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柬埔寨语等小语种专业人才稀缺。西方学者莫里斯·哈拉雷认为课程国际化不仅包括外语训练还包括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发展过程。我国高校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单一,会导致我国小语种外语人才的缺失,必然也会影响我国高校小语种国家区域研究学科的开展,进一步影响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的程度和水平,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各个学科来看,各个学科课程国际化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真正以全球视野编制教材的学科。不考虑外语学科在内,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程度和水平比较高的学科主要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学、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等,但是我国高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学科的国际化水平不高。

(二)大学教师高校课程国际化参与度不够

有学者认为大学课程国际化意味着将国际因素整合到课程及其实施中,教师的参与是大学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条件。教师对国际化的态度、理念,教师的国际化知识、经验、方法,直接影响课程国际化政策和计划的制订及其实施[5]。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的,程度不高,水平较低,但是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国际的态度、理念、知识、经验与方法,甚至有些老师还读不懂外文文献。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各国通过吸引留学人员和派遣留学生来推进其高校国际化水平,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派遣了大量的留学人员到西方发达国家留学,但是这部分留学人员基于国外的待遇较好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大多选择留在国外,回到国内并作为连接国内和国外信息交流支点的非常少,再者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有更好的学术环境和条件,我国高校很难吸引高水平的学者来国内高校任教,这些都制约了我国高校的课程国际化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大学教师课程国际化参与不够,年长的教师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成型,很难在短期内发生转变,也很难要求年长的教师通过短期的培训掌握新的国际化知识,形成新的国际化态度和理念,而年轻的教师如果没有国际化的教育背景很难具有国际化态度、理念和知识、方法。因此大学教师高校课程国际化参与不够会严重影响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程度和水平。

(三)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环境缺乏

目前,我国高校缺乏课程国际化的环境,大学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教师使用外语教学的极少,虽然目前有些学校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使用国际通用教材和进行双语教学。如南京大学组织各院系对2 000多门专业课程与美、德、英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多所高校的4 000余门相关课程作了系统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新增或更新课程1 000多门,建设双语教学课程300余门[3]。清华大学规定,计算机专业全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讲授专业课,并用全英文授课。据不完全统计,清华大学开设的1 440门课程中,有50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采用国外著名高校的优秀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北京大学有30多门课程、中山大学有8门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复旦大学引进了哈佛大学的7 600多种教材。原版教材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医学、计算机、化学、数学、机械工程等学科[6]。另外,我国高校缺乏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外语角参与度不高,对外学术交流还不够,跨国选修课程缺乏,文凭和学分目前还不能得到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承认。另外,我国目前出现了许多中外合作的高校,比如上海纽约大学作为国内首个中美合作非营利性大学,它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优秀教师和学生,本科期间有一到两个学期的海外游学经历,课程国际化程度和水平比较高,但是这种全新的办学方法和办学模式也会带来各种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好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如何防止西方思想过多地渗透到我国,这些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的长久稳定。

(四)高校课程国际化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管理人员缺乏国际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素质,我们的课程管理人员很多不具备教育学的教育背景,不懂得国际通行的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方法等,甚至语言能力也不能适应国际化的要求,比如大多看不懂英文教材,我国高校管理行政化倾向、官本位思想也表现在对课程的管理上,课程的开设没有公开、公正的评审程序,有资历的教师掌握大量的教学资源,为其开设的课往往比较轻松但是报酬比较高,年轻老师往往只能教一些有资历的老师挑剩下来的课,有些学校更是人为地区分核心课程和一般课程,前者有比较高的经费的资助,并大力鼓励教授申请;后者一分钱都没有,年轻高校教师开的课多半在此类,这体现了中国高校课程管理当中典型的官本位的管理思想,而国际上高校的课程开设资格评审,都有公开、公正的程序。

综上所述,推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对我国建成一批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例如,上述提到的外语课程设置单一,各个学科课程国际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学教师参与课程国际化不够,高校课程国际化环境缺乏,高校课程国际化管理不规范等。因此,我国高校应该制定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多元的激励措施和制度保障提高大学教师参与课程国际化的程度,使其确立国际化的态度、理念,具有国际化的知识、经验、方法,通过探索各种新的办学和教学模式建立国际化的课程环境,在课程管理中去除行政化倾向,使我国高校课程管理与国际接轨。虽然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探索,我国高校必将能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柯闻秀,陶小舟.高校课程国际化背景、涵蕴及实施要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4,(11):14.

[2]周晓蕾.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研究进展[J].煤炭高等教育,2010,(6):9.

[3]张大良,李联明.研究型大学实施课程国际化的特点与策略[J].高等理科教育,2006,(4):8.

[4]王根顺,路丽娜.我国研究型大学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2):4.

[5]汪霞.大学课程国际化中的教师参与[J].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2010,(66):70.

[6]曾剑平,曾翔.双语教材研究[J].南京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7-90.

作者:欧阳秋景

我国高校经济法论文 篇2:

我国高校市场化融资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高校市场化融资起步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较差距明显。目前我国高校市场化融资面临着制度、思想意识、法律、人才、风险认识与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障碍,使得很多高校陷入债务融资困境。为排除市场化融资障碍,高校应采取加快高校市场化融资配套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加强宣传消除思想意识障碍、加快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与聘任等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市场化融资;困境;改善

国内高校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规模扩张和软硬件升级方面又时常面临着资金紧缺的困境。如何通过市场化方式融资,一直是我国高校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我国高校市场化融资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较差距明显。许多市场化融资手段受限于目前的体制和政策,高校因此陷入债务融资困境。

一、我国高校市场化融资所面临的障碍

(一)制度障碍

公办高校是国家设立的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其性质和管理体制决定了其参与市场化融资面临着政策与制度障碍。

1.高校的非企业法人性质限制。我国《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公办高校属于非企业法人,即从事社会各项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我国《高等教育法》第24条明确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高等教育法》第38条将高校的产权界定为:“高等学校对组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公办高校的财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学校具有使用权,没有类似于股份制企业的“法人财产权”,高校无法将终极财产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不能像股份制企业那样以法人财产权为依据进行资产经营和管理,并承担风险,同时获得合理的回报。

2.公有产权隶属关系的复杂性。我国现有公办高校的资产虽然都属于公有财产,但实际上存在较为复杂的隶属关系:有国家教育部直属院校和地方院校之分;在地方院校中,又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直属院校、行业院校,还有企业集团所属院校等。复杂的产权隶属关系,意味着很难打破现有的单一产权状况,整合不同归属的教育资源,也很难吸收社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投资入股,形成以多元投资主体为基础的法人财产权。

3.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局限性。公办高校的事业单位身份,决定了其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与企业有很大不同。比如,在成本核算中,不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任何投入只计作收入,只关注收支的平衡,不讲究资金的使用效率,缺乏学校经营状况的考评指标体系等。我国公办高校在财务管理目标、会计科目的设置、成本概念的内涵等方面,与股份制企业的财务制度相比均存在很大差别。

4.高校领导干部制度需要变革。目前国内公办高校都是政府主管部门直接任命书记和校长,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如果高校实行股份制改造,应该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董事长对校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任命。也就是说,公办高校在引入社会资金后要确保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党委书记也是董事长,这种制度安排可以较好地解决原来体制上的障碍。此外,高校自身的科研管理体制、学费管理、社会捐赠管理与运作等也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都需要统筹解决。

(二)思想意识障碍

一是社会方面,计划经济在部分民众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很多人认为高校市场化融资就是高校私有化,高校将变成营利性的组织,不再能够提供有保障的高等教育。目前很多高校陷入债务危机,导致社会民众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路线和途径认识不足。很多高校举办低水平的联合办学和培训,也使得民众对高校教育产生信任危机。二是高校内部,在财务管理体制、科研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等改革过程中,高校教师和职工也存在一定的思想意识问题。比如科研管理体制中激励制度的改革,目的是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提高科研经费收入。改革可能会使一些科研能力较强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这样就可能对老教授的地位和收入带来一定的冲击,有些老教授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对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持怀疑态度,产生抵触情绪。有些教师感叹高校铁饭碗不稳,对高校市场化融资不能理解,认为高校是国家的高校,所有花费都应该由国家负责。所以,高校市场化融资及其相关的一系列改革必须解决思想意识问题。

(三)法律障碍

以美国高校贷款融资为例,美国《高等教育法》对高校贷款的条件、年限、利率、贷款在各州之间的分配、贷款配套资金、贷款豁免,以及接受补助和申请贷款的设施类型等方面做出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和限制,使得高校贷款工作始终有法可依。而我国对于高校市场化融资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政策思路。虽然政府对高校贷款融资持支持、鼓励态度,多次表示“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相关的配套法律却未能推出,这直接导致了目前高校贷款融资的困境。此外,高校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发行教育债券的配套法律尚属空白;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等方面同样缺乏法律的规范。所以我国高校拓宽融资渠道,进行市场化融资面临着法律障碍。

(四)人才障碍

我国高校目前的财务依然是核算型财务,财务处人员构成主要是会计出身,金融专业极少,对投融资比较陌生,缺乏专门的投融资人才和投融资机构。如果高校被获准进入金融市场融资,就必须有投融资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人才到金融市场去运营资金,而目前高校领导班子和财务部门没有合适的人选去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就造成高校资金运作的失败。此外,像社会捐赠的募集与管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也缺乏合适的管理人才,限制了高校市场化融资。据调研,虽然山东省采用BOT模式融资进行学生宿舍楼建设的高校不在少数,但由于管理不到位引发了诸多问题,这和缺乏专业管理人员不无关系。目前有些高校面对债务危机设立了常设性的融资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这一点值得肯定。从国外先进经验和长远来看,高校领导层和财务部门必须设立相应的岗位或部门负责市场化融资工作。

(五)风险认识与管理能力障碍

高校市场化融资必然面临来自各方面的风险。高校融资风险主要是指高等院校在财务运转过程的融资环节中存在的不能筹集资金和无法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发行教育债券与银行贷款、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等进入金融市场融资的手段自然面临来自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已有的共识为,目前高校银行贷款缺乏风险认识和管理;BOT和ABS等项目融资方式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高校通过项目融资把基础设施民营化引发了投资企业化经营和高校管理的冲突,引发合同风险。总之,市场化必然引发一系列的风险。高校在市场化融资方面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尽量克服风险,进行合理融资。

二、创造良好高校市场化融资环境的对策

(一)加快高校市场化融资的配套制度改革

高校市场化融资的配套制度改革,需要国家和高校共同进行,甚至在具体业务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要积极参与。多元化融资要求我国高校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但目前高校的自身发展受到了政府管理方式的制约。因此,我国政府应明确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的权利分工,规范对高校的管理方式,给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首先,应对高校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目前业内人士提出的“准股份制”不失为较好选择,其实施当然还要根据各高校具体情况。其次,高校自身要进行财务制度改革。针对目前高校债务融资的困境,我国高校可以设立融资办公室,由副校级的总会计师来负责学校的融资工作。银行等可能参与高校融投资的金融机构,可根据高校融投资的特点进行相应的管理制度变革。如目前的高校贷款问题,银行要依据高校的实际财务情况,建立一套与高校多元化筹资方式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或指标评价体系,以解脱高校融、筹资方面的瓶颈约束。因为银行贷款的指标评价体系基本是依赖于企业的财务指标体系建立起来的,高校毕竟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所以用企业的指标体系来衡量高校的财务状况,未必完全合理或全面。银行应尝试建立一套与高校经营现状相适应的指标评价体系,从而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与“经营”风险。

(二)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高校市场化融资需要法律制度的约束和保障,如高等教育筹资中的社会捐赠、发行高等教育彩票、发行高等教育债券和股票等都需要政府给予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发行高等教育债券和彩票目前在我国还是空白。政府需要经过充分的考证,广泛征求意见,参照企业债券和福利彩票的经验,制订具体可行的高等教育债券、股票及彩票发行的法律法规或有关条例。其中,政府要重视相关法律对高校法人地位的落实,虽然《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但该法人享有哪些筹资权利没有明确规定。在我国的经济法中,也需要对高校筹资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界定。另外,用于教育的社会捐资政府需要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国家的《证券法》《公司法》等相应的法律都需做出相关的修订,为高校市场化融资提供法律保障。

(三)加强宣传,消除思想意识障碍

为消除目前高校市场化融资存在的思想意识障碍,应该加强宣传,让民众明白高校市场化融资的必要性和由此带来的好处;让高校教师和员工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化融资对高校发展的好处。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及负责人尤其是校级领导层应转变观念,认识到财务管理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和收付工作,要认识到投融资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应设立相应的负责人和机构进行融投资运营工作。只有各个层面的人员思想观念与意识得到改变,高校市场化融资才能顺利开展。

(四)加快相应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聘任

没有相应的人才所有的市场化融资都将难以正常运行,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等都应该加快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聘任。建议先从校内职员中进行选拔培养,再通过校外招聘选择合适的市场化融资人才。人才的培养与选任必须落到实处,选择真正合适的人具体执行这项工作。

破解高校市场化融资困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思想和观念的转变,需要对原有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和转化,需要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只有认识到障碍和瓶颈,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高校市场化融资才能顺利进行。

作者:刘丽

我国高校经济法论文 篇3: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文章立足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大量实证研究,总结了目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探求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余燕(1977—),女,东华理工大学法律系,讲师,主要从事经济法研究;黄胜开(1973—),男,东华理工大学法律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法研究。(江西南昌330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2009年教育规划研究项目“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ZD040)

一、知识产权教育相关概念的厘定

1.知识。知识在知识产权中称为知识产品,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与民事权利的其他保护客体相区别,知识产品具有其特有的自然属性。其一,无形性。知识产品不具有物质实体性,依赖一定的物质载体而存在。其二,非消耗性。知识产品一旦被创造出来将具有永续性,永远不会消亡。其三,可共享性。知识产品作为信息,可以被无限制地复制或再现。

2.知识产权。英文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翻译为智慧成果权。根据通说,它是指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根据TRIPS协议,其范围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记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这是广义的知识产权范围。而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只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本文所指的知识产权是指广义上的知识产权。

3.高校知识产权教育。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和教育的不同目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如授课、讲座和培训等,向大学生传授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相关法律知识以及知识产权发展的最新动态与研究成果,培养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两方面,一是以全体高校学生为对象的以提高大学生知识产权素养为目的的普及教育;二是以培养知识产权实务人才和教学研究人才为目的专业教育。

二、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必要性

1.知识产权教育是当今国际竞争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竞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并提高到国家战略地位。如美国建立了以各法学院教学为主导,管理学院、工学院研究为辅助的知识产权教育培养体系。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内容之一;在英国,小学、中学和大学已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是主力军,但在知识产权普及与专业教育方面,仍处于启蒙阶段。

2.知识产权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高等学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生力军和主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总体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知识产权教育明显滞后,科技创新人才严重匮乏,科技创新历史重任受到阻碍。

另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难正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专业不适应社会需求、社会经验欠缺等多方面原因,但关键症结还在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因此,高校应从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探索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新机制,研究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新理念,为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智力储备和知识支持。

三、我国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十多所高校设立了知识产权学院(系),招收知识产权本科生、研究生,开展知识产权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教育部规定,知识产权法作为14门主干课程之一是法律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课程一般在第五或第六学期开始,共开设50~60学时。除知识产权专业教育,我国部分高校开设知识产权选修课程,但效果并不理想。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北京等地的12所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学校选修过知识产权课程的学生不到所在学校学生总数的5%,知识产权普及程度非常低,效果也不理想。目前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高校对知识产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知识产权教育意识。进入21世纪以来,以美国、日本为首的西方国家普遍推崇知识产权战略,重视知识产权教育。我国党和政府也重视和关心知识产权教育,教育部于2004年11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技[2004]4号),其目的在于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但在微观层面,知识产权教育并没有统一的目标,从国家到社会到高校,都缺乏一个系统的知识产权教育思路。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全国12所重点高校进行的知识产权教育情况调查的数据中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高校领导、科技管理人员和学生对知识产权教育普遍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认为知识产权是法律概念,知识产权法是法学学生修的课程,与其他学生关系不大;没必要现在就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等工作中需要时再学习也来得及等。在这种意识主导下,学校往往就忽略知识产权教育,或者将其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

2.知识产权教育理念落后,内容肤浅。教育理念落后是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目前高校知识产权教学中普遍存在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的倾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的设计。知识产权教育不仅包括著作权、专利权等法律规范的传授、讲解,更应注重知识创造、管理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产权意识的熏陶。当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学内容过于偏重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教学,知识产权法又偏重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传统知识产权教学,而对现代工业产权关注不够,对于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创造等内容更是忽略不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没有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育内容,知识产权教材选用也大一统,不注重学生的特殊性。

3.知识产权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教学不足。据调查,目前高校知识产权教学只有少数知识产权教育基础比较好的高等院校采用多媒体、英美案例法教学,其他大部分都采用原始课堂灌输式方法,教学效果不理想。除少数高校采取知识产权竞赛、学术论坛等形式外,大多数高校学生仅仅通过“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程或媒体新闻等进行学习,实践性教学环节更是近乎空白。

4.知识产权师资力量匮乏,质量难以保障。据笔者调查,

总体上看,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教学团队,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需要。据统计,在我国已经建立知识产权学院的十多所高校中,专业教师总体数量不超过500人,其中接受过系统知识产权教育的很少,具有知识产权专业硕士、博士学历背景的更是凤毛麟角。现有教师精通法理,研究能力较强,但普遍缺乏实践训练。知识产权整体师资力量薄弱,流动性大,缺乏既懂法学又懂科技和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成熟稳定的专业教学团队。

四、强化我国知识产权教育的对策

在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当前我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明确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基本思路,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培养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教育新体系。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应区分培养通识人才的普通教育和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笔者建议,就通识教育而言,除了法学类专业开设知识产权课程外,应为所有专业的本科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开设知识产权课程。课时可以因校而异,但国家应规定不低于16学时为宜,开课学期可安排在大三之后。就专业教育而言,笔者建议在法学学科中增设知识产权二级学科,增加知识产权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授予点,提升知识产权法在法学中的地位,加速培养各种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

2.加强师资培训,建设知识产权教学团队。第一,组建中国知识产权师资培训中心,对现有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教师有步骤地加强培训和提高;第二,高校应引进大量高素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如知识产权专业海归人员或具有知识产权硕士、博士学位专业人才,使其成为知识产权教育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第三,引进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兼职教师,如校外优秀的专利代理机构人员、知识产权律师法官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以弥补专职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缺陷。

3.注重高校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高校是实施知识产权文化的重要主体之一,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是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颁布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将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提出来。所以,可以按照知识产权文化构成要素、文化来源以及外生变量,采取综合性措施,如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数字网络以及会议等方式开展知识产权活动;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加“挑战杯”等课外发明活动;举办知识产权专题活动,展示校内知识产权成果,从而发展和繁荣校园知识产权文化。

4.改革知识产权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在课程内容上,首先应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知识产权教学首先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内容,除介绍传统的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内容外,还要介绍传统知识保护、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热点问题,同时应重视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和运用的教学。其次,知识产权教学内容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而有所差异。针对文科学生,应偏重版权制度、商标制度的内容,而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专利制度、计算机软件保护等内容则是重点,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上,同样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区别对待。一般而言,普及教育应以讲授为主,专业教育则注重案例教学。具体来讲,专业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系统介绍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具体制度的同时,适当引入案例式教学。教师可根据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内容不同的侧重点,利用因特网等手段精选一批典型案例,通过课堂讨论、模拟法庭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普及教育也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来针对性地介绍相关专业领域内有影响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普及知识产权法律常识。

5.加强实践教育环节,探索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第一,高校应注重程序法内容课程的设置,如专利信息与检索、知识产权案例等一类实践性较强的知识产权课程。第二,拓宽教育渠道。如开展知识产权专题活动,举办知识产权文化沙龙,研究国内外知识产权最新进展等,加强与擅长知识产权特色的企业法务部门、专利事务所等实务单位的合作,让学生到这些单位实习以接触知识产权的现实案例和实务操作。第三,加强实验课教学,注重学生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加强学生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实验教学中加强信息检索、商标注册申请、专利申请案的撰写等实务内容的教学;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自主创业,通过创办高校科技企业,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等。

作者:余燕 黄胜开

上一篇:民族与国家探究论文下一篇:探究式初中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