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经济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经济学专业面临人才培养路径过窄且协同性不足的问题。从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一般框架出发,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人才的能力结构可以界定为“学科基础-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并通過“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协同路径予以实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方高校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方高校经济学论文 篇1:

应用型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数据分析类课程的优化探析

摘  要: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在推行数据分析类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误区。结合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文章从课程开设的选择、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思想的创新提出了一整套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数据分析;统计学;计量经济学

数量分析是二战以来西方经济学界研究方法的主流。美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也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在全国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开始推行与普及,经济学专业数据分析类课程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经济学的核心期刊上刊登数据分析类的文章越来越多,文章应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也越来越先进,体现出跟国际经济学研究接轨的趋势。在大数据的智能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技能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生涯的创新创业,也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基于此,笔者从课程开设的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思想创新这三个方面谈一下应用型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數据分析类课程的优化选择。

一、课程开设的选择:从“开不开课”到“开什么课”的教学观念转变

经济学本科专业属于经济管理类的老牌专业,国内一些重点大学从恢复高考不久的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设《经济统计学》的课程,当时课程名叫《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此后虽然课程名不断变化,但是以统计学内容的课程教学一直延续下来。《计量经济学》的开设则相对曲折一些,从1980年夏克莱茵教授等人在北京举办计量经济学讲习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少数高等院校零星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经历了20世纪90初的稳步发展,到1998年《计量经济学》被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最终确定为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计量经济学》在我国高校才得以推广。以《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这两门课程为基础的数据分析类课程的普及,大大地促进了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

因此,在经济学本科专业开展数据分析类课程教学原本是没有争议的。但随着1998年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一些地方性的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在地方高校出现一种错误的教学思想,认为“地方高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而以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为基础的数据分析课则需要师生都具有一定深度的数理功底,推行此类课程面临师资缺乏、学生数学功底弱接受困难等问题,所以很多学校的此专业认为最好不开设此类课程,或者降低难度开设。”此类认识在地方高校的存在,带来了两个不良的影响:一是制订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时候,不设置数据分析类的课程模块,或者压缩这类课程的学时;二是即使开设此类课程,也是流于形式,教师没有系统讲解此类课程的基础知识,更别提把这类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工作学习中去。我们认为这种思想既不利于经济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违背学科发展趋势和教育部文件的规定。原因有三:一是纵观西方主流经济的发展历程,其研究方法深受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特别是目前在西方占据正统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一方面要求其研究形式的科学化,大量地引入微积分、集合论、拓扑学等高深的数学内容。另一方面根据实证原则对经济学可检验性的要求,应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理论进行检验。如果学生没有一点数据分析的基础,在经济学专业的课程学习中,就无法掌握西方经济学整套理论的内容,更别谈批判性地借鉴。二是大数据的智能经济时代,数据分析是企业和个人做出决策的科学依据,也是决策成功的重要保障。学生如果没有数据分析的知识结构,也会对其以后的工作、生活和职业提升带来影响。三是根据2018年教育部新颁布的《经济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本科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基于以上的三点理由,我们认为在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开设数据分析类课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至于开设哪几门课,既要体现经济学专业与其他统计类专业的差异性,又要兼顾数据分析类课程基础知识要求的一致性。比如说,在国内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同属于经济学类本科专业,经济统计学除了要学习《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外,还要开设《抽样技术》《多元统计分析》《应用随机过程》《国民经济核算》《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这些课程当然都跟数据分析有关系,但是经济学本科专业不必也不能照搬全部开设。因为开设太多势必压缩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专业特色。所以经济学专业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对数据分析最重要的课程来开设,除了开始数学方面的公共基础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外,选择国家质量标准所要求的《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两门课是理所当然的。

二、教材和内容的选择:从理论到实践课程体系的重构

一本好的教材一定包含编者对其教学活动的成功总结。选择一本好的教材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课程教学的实施,进而推动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目前市面上出版的《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教材比较多,笔者通过发放问卷和询问调查,发现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使用表1所列的这些教材比较普遍。表1所列出的理论和实训教材,目前在地方高校和一本高校使用比较流行,基本上都是质量比较高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各个学校的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与自己的偏好选择使用。需要说明的是,除外文版翻译到国内的教材外,国内还有许多学者也编写了很优秀的教材,比如说李金昌编写的《统计学》,孙敬水编写的《计量经济学》,张晓峒2017年新编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的《计量经济学》等。

教材选定后,课程体系的构建要考虑知识的衔接性。应当按照“《统计学》+《统计学实训》”到“《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实训》”的顺序原则加以开课。理论课的定位是使学生们掌握课程的基本方法,实训课则要教会学生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鉴于两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训部分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理论课与实训课虽然可以分离单列,但必须同学期同步开设。而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排课的先后顺序又是由课程的知识体系决定的,如果忽视这种安排就是违背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因为计量经济学是跟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都有关系的交叉学科。统计学的概论分布、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等内容都是计量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先《统计学》后《计量经济学》是必须坚持的科学排课顺序。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上述所列出的《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教材在内容的把握和章节的衔接上,都做到了合理安排,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肯定。但是经济学专业把这两门课设计成数据分析课程模块,这里就必须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否则教学效率不高。比如说,国内许多《统计学》教材都把回归分析纳入进来,笔者认为就没有必要,因为《计量经济学》就是从回归分析开始的。同样部分《计量经济学》教材在前几章和附录部分都给出了一些统计学的知识,作为《计量经济学》学习的起步,对教师的授课也是多余的。根据多年的教学探索,我认为《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部分都可以按照“3+1”的學分来开设,教学内容优化如表2所示。

理论教学是实训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实训是理论教学的应用和拓展。因此也必须对两门实训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安排,使之与理论课协调一致。根据理论教材的选择,可以考虑把SPSS和EViews分别作为两门实训课程的操作软件,这样选择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数据分析技能,也避免了软件选择上的重复性。实训操作的实验安排精选如表3所示。

三、教学思想创新:“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轻推导”的四原则

为实现经济管理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改革目标,必须贯彻“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的教学思想。对地方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反映《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较难,教材理解有困难,学习兴趣不高。造成这一窘境的主要原因是:上述两门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方面数学功底,经管类专业的大学数学虽然都开始上述课程,但由于学生入学前的数学基础较弱,本来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有很好掌握。基于此,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思想必须创新,既要适应学生数学基础弱的现状,又要通过加强实战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此,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创新,总结出“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轻推导”的四原则,可以看成这两门课的教学思想的创新。“轻推导”是看轻这两门课的数理推导过程。但绝不是不要推导,简单的推导同样要求学生掌握。复杂的推导只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推导?推导的结果与目的是什么?至于推导的过程能掌握多少就掌握多少。“重思想”是要求学生弄懂统计推断的原理和计量经济模型的经济学与统计学涵义;“重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展示描述性分析和推断统计分析分方法与步骤;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步骤:从模型设定到参数估计、再到假设检验与预测分析等。“重应用”是这两门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表3安排的实验教学模块跟表2的理论教学相配套。每一实验配套相应的教学案例,手把手地教同学熟练SPSS和EViews软件的操作。课后安排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实训课的考核方式也跟理论课相区别,《统计学实训》要学生使用SPSS软件完成老师指定的一个综合性实验,提交实验报告;《计量经济学实训》则要求使用EView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交一篇课程论文。这样就可以把学生从繁重的计算和枯燥的数学公式中解脱出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其数据分析和实证建模能力。

四、结束语

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应当坚持有重点地取舍,开设《统计学》加《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训课程。选定教材后,按照先《统计学》后《计量经济学》的原则开课,教学内容的优化一要注重知识的衔接,二要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教学思想的创新可以坚持“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轻推导”的四原则。

参考文献:

[1]袁卫.统计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兼论我国统计教育的改进[J].统计研究,1992(03):33-41.

[2]曾五一,肖红叶,庞皓,等.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研究,2010,27(002):3-6.

[3]袁卫,刘超.统计学教材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统计研究,2011,28(09):9-12.

[4]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8-22.

[5]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经济研究,2007(05):139-153.

[6]洪永淼.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J].统计研究,2016,33(05):3-12.

作者:向仁康 马嫚

地方高校经济学论文 篇2:

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人才培养链的构建与实践

摘 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经济学专业面临人才培养路径过窄且协同性不足的问题。从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一般框架出发,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人才的能力结构可以界定为“学科基础-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并通過“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协同路径予以实施。通过在典型地方高校实施“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人才培养链模式改革,能够夯实经济学本科人才学科基础,并提升其学科思维渗透能力和创新创业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方高校;“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创新创业能力

一、引言

面对全球化、信息化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的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凸显了拓宽人才培养路径的重要性。

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地方财经类高校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应用能力突出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而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育人路径是其重要支撑。近些年来,地方高校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虽进行了持续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有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才培养路径狭窄,停留于传统课堂教学主渠道,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育人路径拓展不足,人才培养深度广度不够;第二,课堂教学、实验训练、实践应用未能有效协同,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不足。现有三类教学平台独立分散运行,育人功能定位较为模糊,未能有效联结与融合,协同育人效应不高。基于此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教师应有的引导性与参与性、学生应有的主体性与创新性显现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对此,需要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要求,创新思路,完善协同机制,探索地方应用型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竞争力。

二、经济学本科人才能力结构界定

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与路径的确定,须建立在能力结构清晰界定的基础上。在当前新形势下,适应教育发展时代要求,人才培养应着力于核心素养,即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盛思月,何善亮,2016)。2016年,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内涵阐释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层面的框架,并细化为16个要点。

核心素养须落实于具体学科上。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一般定位于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决定了其本科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征。经济学本科专业理论性、逻辑性突出,学科渗透性强,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往往强调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学科视域以及较强的学科思维能力。

根据上述逻辑,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上,其能力结构可以界定为“基础-思维-应用”的三维层面。其中,“基础”对应于核心素养中“文化基础”,强调以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的知识结构;“思维”对应于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突出人才培养中的经济学思维的锻炼、形成以及向多领域的迁移;“应用”对应于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强调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这种三维能力结构统一于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了内在的逻辑层次。

三、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实施路径及其协同

如图1所示,对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人才“基础-思维-应用”能力结构的界定,可以通过“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三维路径来实施,形成协同互促的人才培养链模式。“强基础”路径通过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实验化”路径主要通过跨专业实验、专业实验以及各类校内实践,培养学生专业思维能力;“实践化”路径主要通过校企、校地、校政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及创新创业活动,提升专业理论应用能力。

“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三维路径是协同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育人功能上,各路径在人才培养中独立发挥作用,彼此贯通和统一,充分体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在“学”与“用”上的一般层递顺序;(2)育人内容上,“强基础”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继而学生广泛接触第二课堂,如学生科研交流、辩论、学科竞赛等活动,培育思维能力;最后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这体现了育人内容由理论到应用的联结转变;(3)育人形式上,“强基础”主要通过第一课堂正式的教学活动展开;“实验化”、“实践化”更多的则是通过学生主体开展非正式学习活动进行,充分体现了由课堂向课外的延伸;(4)在育人机制上,“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等关键育人节点构筑的人才培养链离不开良好的协同联结机制,如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组织制度、教学激励机制、教学条件保障制度、合作办学制度等。

四、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链的实践探索

湖北经济学院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旨在培养“三有三实”人才,即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与实践、实用、实干。这充分凸显了其作为地方高校基于扎实专业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于经济学学科特性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济学专业定位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在办学思路上,始终坚持强化经济学学科基础、锻造经济学思维以及提升经济学理论应用能力三者并举的理念。近年来,经济学专业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拓展人才培养路径,初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的人才培养链协同育人模式。

(一)深入推进合作,创新协同育人机制

在经济学专业已有校政、校企、校地、校所等合作基础上,该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进一步创新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各种形式拓展协同广度,强化协同深度。通过建设协同育人机制,将本专业与合作单位的协同育人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增聘了近10名企业、政府、研究机构人员充实导师团队;组建了2支实验实践教学团队;充分吸收校政行企人员组织编写核心课程教材3本、实验实践课程手册2门,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保障。

(二)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模块化、弹性化

在现有课程体系建设基础上,该校经济学专业强化各类选修课、实验课程、实践课程的开设及其教学资源建设,形成育人功能明确、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要求的结构合理、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具体而言,课程体系分为通识课、专业课、实验课、实践课四个子模块,分别突出人文素养、专业基础、学科思维、创新与应用的育人功能;为强化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学科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四个模块的学时分别为62、63、11与14学时,占比分别为41.3%、42.0%、7.3%与9.4%;在每一模块上,都分别设有选修课课程库(实验实践设置多种形式),在规定学分要求下,供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课表的定制化。

(三)融合实验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

经济学专业课堂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倾向于学科思维、理论应用与创新创业。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上,通过实现三种课堂的互联互通,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方式方法,包括:(1)在理论课堂教学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中的学习活动,从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中获得的案例、素材可导入用于支持理论课堂教学,由此推动案例教学、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研讨式教学方法的改革;(2)在三类教学形式中,通过强化过程考核,激励学生平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实验过程中主动展现,增强参加社会实践的动力,由此推动过程管理、过程考核的教学改革与探索;(3)教学过程中,对互联网技术与网络的使用、对信息化教学平台、实验手段和实验软件的使用,提升本专业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四)以学科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强化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方面的相关建设工作主要包括:(1)加强经济学实验课程建设。进一步丰富实验教学资源,优化《实验经济学》课程模块,使之能满足更多理论课程的实验要求。同时也相应地加强经济学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地派出教师进行有关实验课程的授课方法、资源建设等主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授课水平;(2)新增经济学沙盘训练和创新创业实验,将经济学沙盘训练作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课程的配套实践环节,以增强学生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学习兴趣;(3)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中小学期培养计划,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有关经济学实验知识和软件操作方法的培训,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验技巧,熟悉各类计量分析软件。

(五)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开放式、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该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建立有学校、企业和地方等多方主体参与的多层次的开放式实践体系,形成形式多样的“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校内实践上,一方面是要整合本专业现有的校内实践资源,形成若干重点发展的项目,如星火燎原活动、经济学热点辩论赛、经济学家长廊等,做好做精,避免多而杂。其次是对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投入,在经费保障、教师指导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更为及时的支持;另外还要创造条件搭建桥梁让本专业的校内实践活动“走出校外”,与其他兄弟院校合作,扩大影响力。

在校外实践上,第一,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现已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发挥其对学生培训和能力锻炼的作用,扩大学生实习参与的领域和实习规模与容量;进一步拓展实习基地建设及与知名企业的合作,扩大合作广度与深度。第二,进一步完善当前学生的社会实践。鼓励支持更多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科学管理,并使之更为规范地运作。第三,利用学生科研立项的形式,依托本系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科研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调研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问题研究的规范性并使其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五、人才培养改革成效

(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

近三年来,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学生依托各类实验实践合作平台,以不同方式参与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近1000余人次,注册实践团队30余支,其中“暑期支部共建项目”近五年连年获评省级优秀团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奖30余次;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近60项,结题率100%;学生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余项,挑战杯、电子商务、互联网+等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大赛,本专业学生近三年来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9项。

(二)扩大了本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五年来,该校经济学专业先后在恩施、荆门、云梦、英山等地组织(每年选拔学生约30名)的“支部共建”活动,连年得到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表彰,其双赢效果受到充分肯定;学生在调研后,撰写了大量研究报告,近3年来,共计约150篇,其中省级、校级获奖60余篇;不少报告也体现了较高水平,如2016年学生实践活动产生的调研成果刊登于荆门市政府参阅件,供决策参考。

(三)提升了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近三年来,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就业率持续上升。2015届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89.68%,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2016届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总就业率提高到94.15%,高于全校平均就业率;2017届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总就业率进一步提高,达到96.47%,比全校平均就业率高出近4个点。就业质量上也有显著提升,据毕业生就业创业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其就业行业分布、薪资增长、职业成就感等指标提高较快。

(四)人才培养经验成果在兄弟高校推广

基于联合培养形成的教学成果《基于“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導向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获得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对经济学专业通过合作办学,补齐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短板、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益探索,吸引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民族学院、湖北医药学院等高校前来取经,他们多次安排相近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习项目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并拟采用推广至其人才培养过程中。

六、人才培养模式的薄弱环节及完善

“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三维协同人才培养链模式的探讨及其实践表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高校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人才培养效果良好,具有可资借鉴、复制的一般经验和做法,可在一定范围内推广。但其现有薄弱环节也是较为明显的,主要表现在:(1)协同机制尚不完善。“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人才培养链的路径协同不够紧密,较为松散,运行机制缺乏一定制度保障,需要进一步强化;(2)“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三个育人路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强基础”仍不够“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更进一步的改革创新,课程资源等育人要素建设力度不够大;“实验化”主要停留在探索阶段,育人效果显现不足;“实践化”资源利用不足,需要进一步整合优化配置;(3)对人才培养效果测评依据不足。经济学本科人才学科基础能力、学科思维渗透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尚缺乏一套合理的测评指标体系,现有的评价标准比较粗糙,需要进一步总结提炼。对此,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现有薄弱环节开展有针对性地研究与建设,主要包括:第一,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对现有人才培养链模式的协同育人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保障。第二,强化各类育人资源的建设与整合。对于利用不足的资源,需要整合优化,提高使用效率;对于建设不足的资源,需要加强共建共享,补齐短板。第三,针对人才培养链模式,研究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育人成效测评指标体系,通过定期追踪和测评,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供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N].人民日报,2018-09-11.

[2] 张祺.卓越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147-148.

[3] 马军伟,王剑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8,(3):109-112.

[4] 史宁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6,(2):19-21

[5] 蔡奇志.应用型本科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刍议[J].教学研究,2014,(4):5-10.

作者:叶洪涛 陈洁

地方高校经济学论文 篇3:

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刍议

摘 要:目前,全国高等院校共设有578个经济学(类)本科专业,为了进一步加强经济学专业建设,教育部在继设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1998)、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之后,在新一轮的“本科教学工程”中实施了“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从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建设方案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进行研讨。

关键词: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

2013年6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高司函[2013]56号),批准了4所地方院校进行经济学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之教育部已经批准的中央部门所属院校2012年和2013年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全国目前有5所院校进行经济学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旨在充分发挥高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点,引领示范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高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建设。

一、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设基础

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公开的数据,2013年全国招收经济学本科专业的高校有578所,其中有410所院校以“经济学”为名称进行招生,5所院校以“经济学基地班”为名称进行招生,163所院校以“经济学类”为名称进行招生。

199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1998]2号),设立了13所“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分别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2007年,国家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在其项下建立了“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中经济学专业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37个,分别为:北京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大学(第一批),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嘉兴学院、河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第二批),北京物资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暨南大学(第三批),复旦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第四批),哈尔滨商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湖南商学院(第五批),吉林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青海大学(第六批)。

2012年,国家实施新一轮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在其项下建立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其中经济学专业的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5个,分别为北京交通大学(中央部门所属院校),辽宁大学、西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嘉兴学院(地方高校)。

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设目标

根据教育部“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原则,以及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要求,应将经济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设目标确定为“一个核心,四个基地”。“一个核心”即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建设优良教风学风。进而实现创建一流教学团队、建设一流精品课程、形成一流教学方法、提供一流实践教学、实施一流教学管理,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一流人才。“四个基地”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一个能符合时代要求,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史、学、论”相结合高质量的理论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坚持改革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把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具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和教改实验基地;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把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借鉴、吸收西方现代经济学优秀成果,侧重于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比较经济体制研究,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全国重点科研基地;四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经济学师资培训基地。

三、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设方案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高水平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努力形成一支热爱经济学本科教学、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学团队。建立优秀教师的培养与选拔机制,促进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建立对外交流与培训机制,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建立开放性的人才交流引进机制,把现有师资的培养与优秀人才的引进相结合,做到“引育结合”优化师资结构。完善师资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具体包括优秀中青年教师、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拔尖人才的选拔、培养制度;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及国内外重点学科进修制度;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奖励与资助制度;引进人才的特殊政策制度等。

第二,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学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来设置合理的、科学的、超前的课程体系。构建“史、学、论”相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群,着重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的科学成果。加强教材建设,根据新的课程体系编写相应的教材,加强统编和自编教材的编写。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发挥精品课程在本科教学中的示范作用,为建立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创造条件。加强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及外语等分析方法与工具型课程建设,使学生基本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第三,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专业建设离不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把教学名师的传帮带和教师间交流相结合,形成热爱教学工作,努力探索教学方法的良好氛围。要积极探索课堂讲授与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教学相结合,系统讲授与课后辅导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主题发言、学术沙龙、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形式,实行“参与型”师生互动的双向教学法。利用现有的BB网络教学平台,进一步更新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加强教师对多媒体与多功能教学实验室的使用培训。促进学术研究与教学质量良性互动,实现以科学研究带动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促进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继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第四,强化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更新教学软件;开设更多的实验课程,并将专业实践教学纳入学分考评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倡导学生协作实验。为实验室配备专职人员,教授、副教授或具备博士学位的教师至少开设或参加一门实践课程。建立与完善教学实践基地,做好学生实习的指导工作,保证实习时间,提高实习绩效。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评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设立本科生实习实验专项基金,为实践教学提供资金保证。努力构建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平台,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

第五,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专业建设机制。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专业建设机制,对于专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健全与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具体包括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务干事联席会议制度;教研室集体学习和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自评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教制度;实行教师督导团听课制度、新教师试讲制度、考试巡查制度、集中阅卷制度等。优秀学生的奖励与推免制度。主要有新生遴选制度;学生考评制度;中期淘汰制度;学习与科研活动的激励制度;推荐免试研究生制度;奖励推免、考取研究生制度;学生特别资助制度等。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实现教学管理数字化。

参考文献:

[1] 林木西.关于经济学科本科专业目录修订的几点意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

[2] 张桂文.政治经济学创新应从高校教学改革入手[J].经济纵横,2011,(5).

[3] 王璐.经济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辽宁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为例[J].中国报业,2011,(1).

作者:王璐

上一篇:社会保障税问题论文下一篇:服务业发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