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学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民办高校经济学课程在研制教学计划时,要明确目的性,加强系统性,突出调研性。民办高校经济学教师既要甘当“杂家”,善于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又要努力成为专家,精心研究课程设计,在教学中要积极推进案例教学。近几年新出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教学基本类型有:立体全景式案例教学、角色呈现案例教学和现场式案例教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经济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校经济学教学论文 篇1:

网络在高校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通过探讨计算机网络在高校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来阐述其不仅是经济学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是经济学类课程的重要内容。文章就网络在高校经济学教学中的优势进行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高校经济学教学;应用的可能性

1计算机网络在高校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计算机网络是经济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经济学课程的内容之一。例如宏观经济学中的动态随机一般模型求解,金融经济学中资产的定价问题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如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计算是相当困难的,这就需要通过计算机进行大量的模拟计算和求证。

1.2计算机网络是辅助经济教学的有效手段。经济学中涉及了许多的数学问题,而且会有许多抽象的理论和艰深的概念,这对初学者是个不小的挑战和困难。但是运用计算机网络便可以轻松的做到使抽象的经济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和易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经济学教学的效果。

2网络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优势

2.1使得经济学教学内容呈现多元化

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经济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加丰富的内容,达到知识的多元化,学生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理解到更加深刻的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除了ppt课件以外还要利用网络来链接到其他相关的课程领域,例如金融学,数学等让学生掌握到更全更新的经济学知识,要在课堂上掌握所有的经济学知识是不可能的,只有利用好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使得复杂的经济内容直观明了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创造出一种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教学情境,尤其可以使复杂的经济原理和概念变得形象而直观,使学生理解的更容易掌握的更彻底,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决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在课堂教学中的介入有力的冲击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因此,充分运用计算机和网络链接技术,利用其固有的优势,让学生在枯燥的经济学原理中重拾了信心和兴趣,从而在活跃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3网络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3.1注意传统的教学和网络技术的相结合

虽然网络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但也不能忽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一味的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话,在大面积的高速度的信息量前会让学生不知所措和难以消化,这样反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所以网络教学必须要适当和合理,并注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

3.2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教学要密切结合经济学教学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有些不适合的章节的内容应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当教师教授到产业结构分析的原理尤其是价值的投入和产出的均衡比例的内容时,应先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产业的现状,关联的方式和原理内容向学生交代清楚后,在学生熟练的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上再实施网络辅助教学,这样使得学生能深入的理解知识。

3.3教师应做好与学生的互动

经济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基础性强,理论知识相对较多的学科,教师应通过启发性的教学结合理论分析和最新政策分析来引导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在课堂上要與学生多做互动,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的能力,从而更有效的促进网络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应有功能的发挥。

总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配合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化教学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全体高校师生共同努力提升教与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慧燕.传统教育体制下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09

[2]高金玲.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J].计算机教育,2009

作者简介:

刘勇,男,(1981~)湖南益阳人,学历:博士研究生,专业:经济学,研究方向:经济

作者:刘勇

高校经济学教学论文 篇2:

民办高校经济学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民办高校经济学课程在研制教学计划时,要明确目的性,加强系统性,突出调研性。民办高校经济学教师既要甘当“杂家”,善于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又要努力成为专家,精心研究课程设计,在教学中要积极推进案例教学。近几年新出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教学基本类型有:立体全景式案例教学、角色呈现案例教学和现场式案例教学。教师对此要尽力而为,在充分发挥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应努力提升社会资源整合能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经济学;教学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普遍注重内涵发展,开始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轨,资金投入也由偏重基本建设和招生宣传向更加重视教育科研转变。然而,截至目前,经济学教学中仍存在教学内容设计不尽合理、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和单一等弊病。为此,本文就教学计划的制订、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学方法三个层面,探讨民办高校经济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科学制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决定着教学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它是配置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的基本依据。民办高校经济学教学在研制教学计划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明确目的性

民办高校经济学教育的总要求是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包括应用型本科人才和高职人才。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必须体现能力和素质相统一。民办高校实施经济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理清实用型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基本内涵及内在结构。实用型人才能力绝不能单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寡论,更在于做人、做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其内在结构大致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宏观能力,即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洞察能力;其次是中观能力,即技能思维、问题思维能力;再次是微观能力,即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用型人才素质当然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素质,而是指高素质劳动者特有的素质,其内在结构包含了知识、胸怀、方法、习惯等方面。民办高校在制订经济学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根据实用型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内在结构,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二)加强系统性

民办高校现阶段的经济学教学,已经开始注意从现实社会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学习基础理论、新颖理念、实用知识、普适经验、实际本领。但是在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同时,仍应掌握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忽略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必将导致经济学教学在基本理论知识完整性、准确性方面的缺失,也就谈不上掌握应有的学科知识。试想,一个大学生如果对经济学的专业知识缺乏系统的掌握,又怎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如果他掌握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趋于零碎化,他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靠什么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故此,民办高校在制订经济学教学计划时必须加强系统性。列入教学计划中的各单元、各模块之间,要有内在逻辑上的完整性;同一单元、模块中的各个专题,都应注意内在的联系;专题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机地协调起来。这就要求民办高校经济学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思考、关注并体现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三)突出调研性

实地调研性教学是新时期经济学教学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在制订经济学教学计划时,应适当淡化讲授式教学,扩大热点问题研究、社会调研的比重,将课堂教学和问题研究、实地调研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三个板块并重而以实地调研性教学为主的目标要求。为了提高实地调研在整个经济学教学中的比重,教师应在教学方式上力求创新,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深化研讨式教学、搞好案例式教学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现场式教学,拓展模拟式教学,完善课题研究式教学。还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媒介的原则,尽可能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专题和研究课题,以便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二、教师既要甘当“杂家”又要成为专家

民办高校经济学教师既要甘当“杂家”,善于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又要努力成为专家,精心研究课程设计。

(一)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就整体而言,民办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强,而数学基础多半比较薄弱,这就导致他们普遍热衷于对经济问题做定性分析,而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甚明了;在思维方式上,他们偏重于感性认识,对于经济学中的案例往往比较感兴趣,而对逻辑推理、数学证明、图表和公式等内容,则不大容易接受。这样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造成他们在理论学习上有一定难度。为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经济学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注意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既要侧重于经济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生动的案例来讲授经济学原理,又要能够将多方面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枯燥为具体、生动。

(二)精心研究专题设计

经济学是有着较强的完整性、逻辑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的专业基础课,而在倡导研究性教学、对话教学、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的新形势下,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等容易被忽略,由此造成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本身的矛盾。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学以致用,以其感性认识为起点,逐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理论修养;另一方面又必须强化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经济学教师在甘当“杂家”的同时努力成为专家,精心研究专题课的设计。教师对专题课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在研发时理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时效性原则,就是说专题课的内容一定要新,要关乎国家最新的经济政策和方针,既能激发兴趣又有现实意义。其次是互动性原则,是指专题的设计要能够引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三、积极推进案例教学

近几年新出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教学基本类型有:立体全景式案例教学、角色呈现案例教学和现场式案例教学。

(一)立体全景式案例教学

所谓“立体全景式”是指:从案例参与者来看,既包括学校内部相关者,如经济学教研室、主讲教师等,也包括校外相关人员,如专家学者、案例单位的主要领导;从案例调研过程来讲,调研耗时长,而且深入广泛,可形成大量文字、图片及录像资料;从案例讨论过程看,案例介绍往往图文并茂,讨论气氛也通常热烈,尤其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有案例中主要当事人的参与。这样的案例教学组织起来难度较大,可设法鼓动案例单位出资提供适量教学经费,作为案例教学对其宣传的合理回报。

(二)角色呈现案例教学

“角色呈现”包括角色扮演和角色评价。角色扮演是指学生扮演案例中相应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处理案例中的相关事务;角色评价是指教师和非角色学生共同对角色扮演情况给以评价,并由教师在讨论点评阶段对学生进行打分考核。实施这样的案例教学要有总体安排,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不能一概而定。最好是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案例库,为开展角色呈现案例教学打下一定基础。

(三)现场式案例教学

现场式案例教学是指确定题目和选定调研地点之后,学生们在专业教师带领下赶到案例现场实地观摩体验,听取案例单位负责人的相关介绍,然后就地展开讨论,并邀请案例单位负责人一起参与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现场式案例教学的组织工作很复杂,但其教学效果很好。因此,民办高校教师要尽力而为,在充分发挥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应努力提升社会资源整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记红.高职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职业教育研究[J].2007(8).

[2]郑红玲,王洋.有关《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北方经贸,2009(8).

[3]王红伟.《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兼谈国外教学经验[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2).

作者简介:吕小梅(1960—),女,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物流系教师。

作者:吕小梅

高校经济学教学论文 篇3: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的教学模式也迎来了创新和变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了新的混合教学模式,即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新的信息技术给高校的经济学教学模式带来了机遇。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新教学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环境   高校经济学   教学模式  创新

目前,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也因此带动了高校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比如,慕课、微课堂等网络教学工具的使用,提高了高校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同时,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也为高校经济学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技术手段。

一、高校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1.1教学活动空间的创新

高校经济学教学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和各方面原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自从慕课全面普及,改变了这一状况,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开放,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做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带来了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另外,移动课堂的出现,也带动了高校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是通过云技术,来完成课程的录制和直播等。高校师生都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并和他人进行分享。除此之外,各种学习的APP軟件,也给高校经济学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学生通过安装这些APP,就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比如,在图书馆或者宿舍就可以随时打开APP进行学习。还可以在线发布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人进行在线交流,解答自己的问题。总而言之,移动互联网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高校教学活动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内,教学空间更广阔。

1.2师生互动交流方式的创新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课堂中的应用,还改变了高校师生的互动交流方式,比如通过教学APP的使用,建立起一个虚拟课堂,将师生的互动交流从现实课堂搬到了虚拟课堂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学习软件来完成在线学习和交流。这种教学模式,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慕课推出时间较早,但是由于自身技术原因,难以满足较多数量学生的学习要求,还不利于教师的教学管理。因此,鉴于慕课的缺点,国外高校研发出了新的教学方式,也就是SPOC,通过设置学生的准入条件,限定了学生的范围,一般情况下, 只允许在校学生使用,而且还需要是在开课时间内,所以,减少了在线学习的人数。高校学生在线学习的要求适合使用SPOC,网络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可以很好的管理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来进行,还能够在线进行考试,监督在线课程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习的效果提高。比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SPOC的管理度比慕课更高,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进度和效果。目前,我国众多高校都加强了对在线教育软件和平台的研发工作,积极推广在线教学模式,适用范围更广。

二、高校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2.1 验证书本知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而大数据在高校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经济学教学的模式和手段,实现了创新。经济学教学的实证研究决定了经济学教学需要和大数据相结合。实证研究主要是归纳经验事实,然后做出总结,最后再在现实中进行检验。所以,经济学的实证研究需要使用大量的数据。而传统的实证研究主要使用的是统计数据或者调查数据,但是,收集和整理数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付出,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收集数据的过程很容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实证研究中对社会中各类经济数据进行实时的收集,然后通过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此来验证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种学习模式,不再让学生生搬硬套书上的知识,而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对于经济学的理论知识理解更深刻,学生的社会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也获得提升,使经济学的教学模式紧跟时代的步伐。

2.2 可以实现经济学知识的共享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的生产技术也获得了提高,而且提升了手机的运算和存储能力,甚至可以代替电脑。但是手机和电脑都无法存储海量的数据信息,都会出现存储空间不足的情况。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远程的云存储和计算中心可以完成大部分的计算工作,再通过网络和智能终端把计算结果传送给用户。用户不需要参与这一计算过程。智能终端就像是超级计算机,通过大容量存储中心的建立,以及安全制度的建立,不仅能够对数据存储问题进行攻克,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享。借助云计算,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收集整理更多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对这些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分享。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音频和视频等互动方式来完成知识的学习,改变过去那种只依靠教师讲课获得知识的教学模式; 而教师教学活动和管理的完成可以通过远程和教学APP来实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课程的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于社会中发生的经济事件,学生们可以通过APP进行传递,然后讨论事件中的经济规律和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孤立无援,而是可以进行知识和学习经验的分享,共同学习共同提升。

结语:高校学生初入校园,对于经济学课程都是第一次接触,没有相关的现实体验,而且教材上的理论、公式比较难懂,加上之前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落后,不能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目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经济学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获得了创新,能够实现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孙丽.后疫情时代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基于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j].高教学刊,2021,7(32):12-16.DOI:10.19980/j.CN23-1593/G4.2021.32.003.

[2]刘苓玲.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9,21(04):143-151.

作者:唐晨爽

上一篇:大学生寝室文化论文下一篇:中学生八荣八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