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论文

2022-04-21

[摘要]加强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提高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论文 篇1:

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一些探讨

摘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对构建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高校自身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认识观念和政策导向的偏差,再加上政策不配套,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严重偏低,要转变观念,落实相关法规,大力发展和扶持大学科技园、自办科技型企业、校市和校企科技合作等,多形式、多渠道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科技资源的高密区,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创造出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近年来,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科学研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为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国家的科技工作中赢得了一席之地,并成为我国基础研究方面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无论从大学自身的发展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现代大学有责任和义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科技成果转化应当成为21世纪高水平大学的一种特别的职能,但目前我国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与大学科技资源存量和社会现实需求很不相称,科技成果转化难已是高校“非常需要发展而很艰难的任务”。

1、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变为可供社会生产生活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实践活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然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严重偏低。

(1)“20%”与“80%”的差距: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70%,美国、英国、德国等甚至达到了80%,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说:“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技术,如卫星和火箭技术,但中国最失败的地方,是没有学会怎样把科技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效益”。

(2)“10%”与“55%”的反差: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尴尬

由于受到缺乏内在动力机制、缺乏外在经济载体、社会投资机制不畅等三个“瓶颈”制约,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真正实现转化与产业化的比例严重偏低,2005年,由清华、复旦等国内20所高校联合完成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指出,我国高校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 000~8 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项目不到10%,我国高校目前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大约有67万人,占全国科研力量的22%,完成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占全国的70%以上,每年的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50%以上的项目有高校参加,2006年揭晓的国家最高科技水平的三大奖项的评审结果中,高校的获奖比例都占到50%以上,其中,“十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奖高校获奖75项,占总数的55.07%;国家技术发明奖,高校获奖64项,占总额的64.4%;国家科技进步奖,高校的获奖数目是433项,占总数的53.57%,之外,61.7%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都集中在高校,38.7%的两院院士在高校工作,2007年新增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当中有55%来自高校。

一方面是“20%”与“80%”的差距,另一方面是“10%”与“50%”的反差,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已经迫在眉睫。

2、加快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

(1)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仅是生产者而且是科技开发的主体,为了保持技术领先占领世界市场,它们高度重视公司内的R&D,不惜重金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而在我国,由于企业经济实力相对薄弱,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能力不强,目前还很难成为创新的主体,因此,必须充分利用高校优势科技资源和研发能力,推动官产学研力量的紧密结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弥补企业科技开发能力的不足,这既是推动国家科技、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例如,著名的斯坦福大学虽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有100多年的办学历史,但还不是一流大学,只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学校注重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发展了著名的“硅谷”后才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排行榜,系列的技术问题,我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紧扣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重点设立节水农业、旱区农业耕作、旱区农业良种等科研基地,以此推进学科结构的调整和科学研究方向的凝炼,在“ys型小麦温度敏感雄性不育系创立及遗传特性研究”、“土壤侵蚀产沙机理及侵蚀环境演变研究和陡坡地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并在推广应用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了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有力地推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学校从一所普通的农业高校一跃成为全国38所“985”工程大学之一。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获取更多科技资源的根本保证。

随着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985”工程的实施,国家加强了“985”工程高校的投入,这些高校的综合科技资源相对于地方高校的优势更加突出,地方高校获取科技资源的形势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地方高校的科技资源主要靠地方政府来配置,而地方政府的科技资源投入必然结合地方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来进行含有市场化行为的配置,因此,地方高校科研要生存与发展,必须想办法从地方政府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支持与投入。

如2001年以前,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大学(UTD)无一人有资格参加纳米国际会议,谈不上是一流大学,但该校在纳米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而且与工业界合作投资8 500万美元兴建“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大楼在UTD校园内奠基,另一个由得州仪器公司投资30亿美元兴建、专门制造12英寸硅片的工厂也在UTD附近落户,由于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显著成效,该校优化了自身科技资源配置,获取了更多科技资源,目前正向与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3、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不够解放

1)认为高校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是副业甚至认为是不务正业,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高水平的教学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来支撑;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就是人才培养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成长的人才更适合社会,也更易被社会接受。

2)科研人员本身的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部份教师、科研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只满足于发表论文,对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抱积极态度,一定要认识到科技成果的时效性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急迫性,科研成果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否则就失去了科研的终极意义。

3)专利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高校知识产权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忽视了个人的利益,有的高校往往以职务发明为由将科技成果单位化,忽视了科研人员自身的努力和贡献,科研人员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报酬,降低了从事科技开发的热情,也导致部分科研人员与校外企业私下合作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2)政策引导偏向,“五重五轻”现象严重

高校科研人员普遍重视与其待遇紧密相连的职称,而职称评定主要考核论文(著作)发表数量、科研成果获奖数量和等级等量化指标,对科技成果能否转化形成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则没有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在这一政策引导下,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发表论文和著作上而很少考虑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造成科研选题常常脱离实际,要么选题重复,要么成果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而被淘汰,在发达国家,专利资料调查和市场调查是选择课题的主要依据,而在我国,据统计,只有文献调查的项目高达69%,而做过市场调查的项目只有34%,做过专利调查的项目仅29%。

目前科技管理的手段不能有效地激发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活力,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重学术、轻技术,重项目、轻结果,重成果、轻转化,重效益、轻风险,重研发、轻经营,成果目标管理基本定位在“鉴定”、“评奖”和出版论著上,实际上将科技成果价值局限于学术价值,而忽视了科技成果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或者以为学术价值必然会自动产生经济和社会价值;相当一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管理还停留在统计、报奖等过程管理的低级阶段,没有将成果有效地推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最终目标管理:①计划管理,由于体制的影响,高校、科研院所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比例低,使大多数高校、科研院所很难根据经济建设的发展制定科技发展规划;②组织管理,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在研究与开发的关系上还没有很好理顺,开展与企业的横向联合缺乏具体有效的管理手段,往往企业和科研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使成果转化成为“地下”工作,不能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③产权管理,目前还缺乏有效的进行保护、合法使用手段,致使科研人员擅自授权现象并存,严重地影响了科技成果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转化;④管理机制,高校、科研院所的机制是为科研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基本上以课题组管理为单位,强调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实行“科技效益承包责任制”,使得实验室一级的管理相对薄弱,高校、科研院所的宏观调控能力下降,这种管理特点不适合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工作,特别是有影响的重大项目的成果转化。

(3)政策不配套,转化机制不健全

一项高新技术成果,由于缺乏转化过程所需资金,尤其是市场急需的风险投资,也难以实现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一般要经过:研究、转化与应用开发、产业化或商品化三个阶段,在国际上这三个阶段资金投入比例一般为1:10:100,而我国仅为1:0.7:100,但目前我国政策不配套,转化机制不健全:①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既涉及一系列政策、法律问题,也涉及贷款、税收和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需要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但政府在这方面的机制不健全;②我国的技术市场、资本市场建设刚刚起步,科技风险投资及其退出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技术转让中介服务体系还处于发育阶段;③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长期受条块分割旧体制的束缚,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产学研合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④激励机制不健全,影响了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4、加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途径

(1)发挥高校科技工作优势,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密集、创新平台完备、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鼓励广大科研人员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有效形式和途径,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重大领域、重大科技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的科学研究和联合攻关,集中推广和转化一批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

(2)落实国家相关法规,营造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我国就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相继出台了多部法规,对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作了很多规定,提出了一些措施,如:以高新技术成果向有限责任公司或非公司制企业出资入股的,高新技术成果的作价金额可达到公司或企业注册资本的35%,单位以技术转让方式将职务科技成果提供给他人实施的,应当从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一次性奖励;自行实施转化或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的,在项目成功投产后,连续在3~5年内,从年净收入中提取不低5%的比例用于奖励,或者参照此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采用股份形式的企业实施转化的,也可以用不低于科技成果入股时作价金额20%的股份给予奖励,该持股人依据其所持股份分享收益,在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所得奖励份额应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单位持有的高新技术成果一年未实施转化的,完成人和参加人在不变更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与本单位的协议进行该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享有协议约定的权益,完成人自行创办企业实施转化该项成果的,本单位可依法约定在该企业中享有股权或出资比例,也可以依法以技术转让的方式取得技术转让收入,单位应当积极组织力量支持、帮助成果完成人进行成果转化,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高校允许离岗人员在单位规定的期限内(一般为2年)回原单位竞争上岗,保障重新上岗者享有与连续工作人员同等的福利和待遇,但离岗人员不得侵害本单位或原单位的技术经济权益,有教学任务的科技人员兼职不得影响教学任务,又如规定科技成果持有者可以采用:①自行投资实施转化;②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③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④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⑤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等五种形式实施成果转化。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各级政府和各高校首先要落实这些法规的相关规定,营造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政策的调控和引导作用,通过修订、制定科研管理文件,推行科研考核制度,建立完善以项目和成果为核心内容的科研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研人员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广创新成果和应用技术,为地方政府和广大厂矿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3)凭借基础研究优势,参与政府应用类和产业化示范类科技计划

根据科学的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我国政府立项资助的科技计划覆盖了“基础研究一应用研究一产业化示范工程研究”链的全过程,由于政府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及在社会中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其立项资助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示范工程研究项目成果极易得到转化和产业化,大学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单位承担“973”计划项目89项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占立项总数的57.05%,高校承担“863”各类项目(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专题项目)占总项目数的近40%,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示范研究的基石,大学应凭借其基础研究优势,积极参与政府的应用研究、产业化示范工程研究等科技计划,促进大学成果转化。

(4)依托各类科技园,扶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技成果需要进行孵化才能够实现转化和产业化,而各类科技园,特别是大学科技园是理想的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为科技人员(含学生)自主或合作创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便利,也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基地,我国很多著名高校科技企业如清华同方、北大方正等在起步阶段都得到了大学科技园的大力扶持,并逐步发展壮大,近年来,大学科技园更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无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企业规模、就业人数均呈现蓬勃生机,然而,高校科技成果孵化,不应只把目光局限于大学科技园,毕竟有能力建设大学科技园的高校还是少数,其他类别的科技园、高新园区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也有很多扶持政策,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也可参与其中,如广西大学的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广西北海市工业园区获到了很多扶持,包括免费提供办公场所、优先获得该市科技计划资助等,其中一个有关风力发电设备成果已经走向产业化,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5)自办科技型企业,一举多得

自办科技型企业有三种形式:学校创办;科研人员创办;两方以上(学校、科研人员、其他出资方)联合创办·自办科技型企业,可以使高校科研人员直接了解生产中的科技需求,可以使成果的后续开发有更可靠的资金保障,还可以为其他成果转化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与社会相对较隔绝,高校自办科技型企业的有效运营和发展壮大面临着重重困难,其中最关键的是合作各方积极性如何调动、各方利益如何协调,各级政府和高校应就这些问题出台相应扶持措施和激励政策,大力扶持自办科技型企业,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6)面向企事业和市场,深入开展校企科技合作

自办科技型企业需要很多的资源投入,且还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经营风险,对于高校而言有很大难度,而与校外企业乃至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合作完全不存在这些问题,高校只需开展技术转让或服务,同样可以达到密切联系市场,促进成果转化的目标,因而是目前高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比较普遍的形式,近年来,校企科技合作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出现了共建校企联合研究机构的趋势,有的建在大学,有的建在企业,形成了一种集群式创新的新机制,如大连理工大学专门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推进校企合作,该委员会自2000年成立以来,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联合实施科技攻关,现已与大连市石化行业、船舶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领域的29家重点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了不少研究院),8年来,校企合作委员会实施技术合作项目464项,合同总金额达7 184.5万元,呈现出科技交流合作蓬勃发展的态势,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各高校应继续开展校企科技合作,各级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共同引导高校科技创新与企事业有效结合。

(7)面向区域或行业,探索“校市”、“校区”、“校行”科技合作

校市、校区、校行科技合作是近些年成长起来的一种由政府引导,官、产、学结合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途径,这种合作比校企合作更高层次、更全面,这种合作由于有政府参与(有时甚至由政府主导)并承担了一部分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企业接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空前提高,目前,国内不少高校与各地政府正积极探索这种科技合作的有效形式,包括与省、区、市或某一行业主管共设科技合作基金、研究院、科技园(产业园)等,如2007-2008年,广西大学分别与广西南宁等14个地级市政府开展了“校市科技对接”活动、与广西区农业厅、水产畜牧兽医局等行业开展了“校行科技对接”活动,并签订了长期科技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这些市和行业主管专门面向广西大学设立的科技对接专项基金每年超过1 000万元,由广西大学的科研人员结合当地和行业发展需要申报科技项目,通过活动,广西大学与各市和行业联系更加紧密,科研人员开展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意识得以强化,广东省的东莞、中山、珠海、佛山等市也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这种高校与区域、与行业全方位的科技合形式将会更有效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作者:周瑞超 张协奎 吕伟斌 甘正华

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论文 篇2:

加强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初探

[摘要]加强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提高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科学规划,明确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目标;完善人才政策,打造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制定政策法规,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措施,有效提升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服务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广西 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作者简介]覃雯(1962-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财经学院党委宣传部,副研究员,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西 南宁 530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广西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B61)

广西是地处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实施了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明显落后,尤其是科技的发展相对滞后。加强全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科技水平,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宏伟目标,2010年在全区开展了“高校服务广西新发展活动”。活动开展了近两年时间,我们发现,由于广西高校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少,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科技教育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导致科技创新活力不足,科学研究不能围绕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和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效率不高。因此,加强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具有综合性科技攻关、开发战略性产品、形成相关技术集成创新优势的科技创新团队,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这是新形势下地方政府和高校需要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广西将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到2015年,培养造就出高水平的100名科技领军人才、50个科技创新团队,使广西科技创新基础明显增强。具体来说,通过实施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和实施科技领军人才专项工程,要求各相关部门以及广西地方高校紧紧围绕广西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优势学科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以及科技创新团队,为科技发展储备创新人才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科技力量。可见,广西已经把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作为重点建设任务来抓。

(二)提高科技人力资源利用率

当今世界,科技人力资源是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性资源。广西区党委政府为深入实施“人才强桂”战略,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引进、培养掌握广西重点产业相关核心技术,能够解决产业发展重大技术和工艺性难题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及其创新团队。此外,通过高端引领,全面带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将各种科技人力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化,形成合力,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提高科技人力资源利用率,实现人才效益、科技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科技创新团队是一种科学研究组织模式,它不仅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推动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还能够全面提升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例如,广西医科大学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是广西首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创新团队,也是“国家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之一。该团队紧紧围绕广西千亿元产业方向以及国家生物医药领域,采用国家“2011计划”科研创新模式,以人类重大疾病生物靶向诊断和治疗为科技创新特色,从免疫学、移植医学等学科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角度,对广西区域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各学科学术带头人,带动了广西免疫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群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广西区域医药、重点学科的发展和科研人才的培养工作。

二、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构建和谐创新团队的目标定位

构建和谐的科技创新团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广西地方高校组建的科技创新团队,大多是“拉郎配”或是“师徒合伙”的形式搭建起来的,以这种形式组织起来的科技创新团队,缺乏对团队建设的顶层设计,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不强,研究力量较分散,难以形成集群效应。特别是一个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离去后,该团队就很难维持下去,这样的例子很多。有些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只注重学术水平,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没有制定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设的目标,因而无法对某一领域任务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更难以达到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创新或者形成重大的标志性成果。究其原因,是缺乏一个共同、远大、可实现的目标定位,无法营造一种以人为本、团结和睦、富于开拓创新的和谐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

(二)缺乏高层次的科技领军人才

到目前为止,广西高校教师队伍中还没有“两院”院士,国际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数量很少,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匮乏。整个广西的人才资源总量及规模小,结构矛盾突出,人才发展现状无法满足广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奇缺,造成科技创新团队实力较弱,成为影响和制约广西加快发展的瓶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完善广西高层次人才开发总体格局,2010年9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以及《八桂学者制度试行办法》《特聘专家制度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三个配套文件。至2011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首次从海内外选拔聘用了八桂学者(广西高层次领军人才)27名、从区内外选拔特聘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31名,共58名。试图通过“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带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但是,“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需求。

(三)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运行机制

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运行机制是科技创新团队成功发展的关键。在管理方面,虽然部分地方高校制定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管理办法,但大多只对团队如何组建、如何考核等进行了比较笼统的规定,缺乏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在运行机制方面,对于如何完成团队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来说,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成本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进度管理机制等。对于团队成员的管理来说,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由于没有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以及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很难吸引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核心骨干,造成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四)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是政府投资建设,依托国家科技成果网,以服务广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为宗旨,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目标,有效整合全区科技资源,在政府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各项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强化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引导促进作用的平台。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基本上是由课题项目而产生的,由于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对市场上科技需求与供给方面的信息失灵,缺乏对我区科技发展态势和发展战略需求的了解,团队的规划很难做到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很多纵向科研合作项目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无法进入市场完成产业化。此外,由于与企业缺乏深层次的科研合作,特别是针对广西千亿元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科技攻关项目上,很难形成“拳头”的力量,既造成了科研资源的浪费,又制约了众多地方院校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加强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探讨

(一)科学规划,明确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目标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地方高校创新能力以及竞争实力,推动重点学科建设的根本措施,对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各地方高校应该结合国家、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规划,规划应具有全局性、统筹性、前瞻性,同时操作性要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高绩效的科技创新团队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通过一个共同、远大的目标使团队成员明确团队建设的发展方向,从而调动团队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要面向国内外集聚优秀科技人才。建立吸引优秀人才的平台,吸引国内外的优秀科技人才加入到团队中来,共同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努力解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二是要形成梯队人才队伍。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开展分类、分层的人才培训,既要努力培养一批学术造诣深,创新能力强,能够团结带领团队完成科研项目的学术带头人,又要善于扶植青年人才,同时,要加大对研究生的培养力度,形成梯队型人才队伍。三是要不断开拓创新研究成果。围绕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目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不断开拓创新研究成果,不断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新贡献,使和谐团队的整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二)完善人才政策,打造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人才会集的聚集地,广西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广西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为了有效解决广西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奇缺的问题,广西地方党委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广西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要求,制定科技创新人才激励配套政策,在人才引进、项目资助、激励分配、服务保障等方面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根据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努力打造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一是实施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在广西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领域,遴选和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或者中青年科研骨干人才,在科研项目、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稳定支持,加快培养造就若干名学术造诣达到世界前沿水平,可推荐参加我国“两院”院士评选的高级专家。二是实施科技领军人才专项工程。构建和完善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推进和实施八桂学者制度、特聘专家制度,聘请“院士顾问”到广西开展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技术指导、决策咨询等活动;重点扶持一批技术优势的创新团队,努力培养造就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

(三)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完善规章制度,是保证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团队承担的科研任务艰巨而复杂,在科研工作中,由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年龄、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所承担的任务轻重不同,容易导致各自科研任务进展速度不协调,造成共同任务衔接不上,目标链脱节而产生冲突,影响科研工作的效率,造成管理上的矛盾和问题,影响整个团队的高效运作。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团队成员工作起来有章可循,有律可依,使科研工作始终处于有序运转状态,同时,可提高团队整体的能力和效力。

其次,建立健全协调有序、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是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健康发展的保证。机制的建立既可以推动任务的执行与矛盾问题的处理,又可以控制和调节相关工作的运行范围和管理秩序。广西地方高校应改革现行科技团队的管理运行机制,针对团队的建设目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成本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进度管理机制等;为激发团队成员科技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团队成员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完善激励机制;明确考核内容,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不断增强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四)制定政策法规,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广西地方政府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国家政策法规,根据广西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情况,从促进科技成果的需求、促进科技成果的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条件等方面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和法规,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应与科技管理部门一起,认真领会《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依托国家科技成果网,整合广西科技综合资源优势,与有关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等机构一起共同研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信息网络集成系统,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共同打造一个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和技术转移的市场中介服务大平台,为地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提供门类齐全的服务。该平台与地方企业生产线相衔接,团队能及时收集到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与产品市场相衔接,能及时反馈市场需求的各种信息给团队;与技术市场相衔接,可及时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急需的技术,特别是针对广西千亿元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核心关键技术反馈给团队。团队根据在平台上收集到的各种有价值的科技信息,结合自身科研优势和广西经济、科技、市场的发展态势和战略需求,确立课题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这样,团队的项目研究始终与社会的经济、科技、市场紧密结合,有利于团队与团队之间形成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有利于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团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团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云.加快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思路和措施[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9).

[2]严学华,朱乃平.论高校和谐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09(9).

[3]周源.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基本要素[J].科技创新导报,2012(3).

作者:覃雯

高校科技下经济建设论文 篇3:

高校科技产业化的探讨

[摘 要] 近几年来高校科技产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随之出现的瓶颈问题制约着高校科技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如何解决高校科技产业化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分析了高校科技产业化的现状,并提出改变现状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科技;产业化;机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 05 . 031

高校是我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是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不仅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具有研发、人才方面的优势,也是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生长的主要源泉,应推进高校与企业更好地开展合作,加快高校科技产业化的步伐。近几年来,高校在科技产业化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存在着高校科技成果多,转化成功少和转化后实施产业化取得经济效益更少的状况。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结合的新趋势,应积极探索加快高校产业化的有效机制,使高校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发挥其重要的独特作用。

一、 高校科技产业化的现状

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合作与支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有:① 合作研究和技术转让:高校主要从事前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产业化阶段由企业完成。② 高校与企业联合转化:高校不仅提供科技成果,还与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或合办科技型企业。③ 创办科技产业:高校科技人员参与企业直接进行小规模产业化生产经营。虽然通过这些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真正实现产业化并取得商业成功的比例很低。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不到2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大约占被转化成果的20%。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效益低的诸多因素有: ① 高校成果的质量达不到最优水平,技术成果与产业化还有很大差距:高校提供研究成果还处在研究开发、小试阶段,要开展中试研究和商业化研究需要足够的资金资助,并经得起市场竞争考验,但由于技术成果的最终价值达不到企业工业化生产要求,使得技术成果与产业化还有很大差距。② 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缺乏企业实施成果转化的动力资助:科研工作的成果一般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定岗定级结合起来,没有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提升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和能力。③ 科技中介服务体制不完善:科技中介机构业务领域的发展不平衡,中介机构功能单一,人员素质差,机构不健全,提供信息服务不及时或缺少准确性,降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率。

二、推进高校科技产业化的思路

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通过创办科技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产学研紧密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对高校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迫切要求,高校应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正确指导思想,在进一步抓好战略性、基础性研究的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高校科技产业发展。

1. 建立与完善风险投资支持体系

高校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创新活动长盛不衰,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是源于新型的投资机制——风险投资,它能为技术创新的连续性提供资金保障。这一新型的投资机制出现的结果就是大量资本纷纷投入到高新技术创新活动中,有力地推动了高新技术的发展。据统计,美国9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是按照风险投资模式来运行的,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中有80%以上的是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在国家对高校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下,科技融资渠道难以满足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对资金的需求。因此,通过发展风险投资支持体系,利用风险投资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拓宽高校科技融资渠道,缓解资金需求压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实现高校产业升级和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校科技产业可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高校可在政策可行范围内实行资本运作,优化资本结构,通过控股、借壳上市、集资、股票等办法募资,也可通过入股的形式向社会寻求资金来源。如华工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06年成功引入上海联创等多家风险投资机构,迈出资本对接的第一步,其目前拥有的资产比初创期翻十几倍,公司现积极筹备中小企业板上市工作。

2. 建设和发展高校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是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结合的基地,是产学研结合的基地,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地,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基地。建设高校科技园,利用国家对科技园区的政策,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扶持,创造更佳的环境氛围,促进高校科技产业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高校科技园、中试基地、工程中心等的建立,使它们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如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批准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华工科技园的依托单位,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通过打造园区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园区共享服务设施来最大程度降低中小企业创新成本。通过改善园区软硬环境,吸引了114家高成长潜力的科技企业入驻,园区总产值连年增长,2008年达12.4亿元,上缴利税1.15亿元,为广东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科技园充分利用华南理工大学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强大的科技实力以及其在广东地区强大的社会资源优势,为华工科技园的技术创新、高技术企业孵化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广州华工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产学研合作的结晶,公司最初只有7名员工,一种产品,注册资金500万元,发展到现在拥有员工800人(其中研发人员200人),20多种产品,拥有专利30多项,其中在美国、欧盟、日本拥有发明专利技术7项、国内专利技术14项,资产总额达2亿元,产品涉及橡胶塑料加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产品主要定位于各领域的高端市场,集科、工、贸于一体,主要从事工业装备自动控制成套设备、计算机信息系统、特种高分子材料制品的研制与生产。其自主研制的绿色轮胎蜚声国际,引领本行业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它“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创新,实现研究成果产业化”,成功孵化3家科技创新型子公司,为华工科技园的技术创新、高技术孵化产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3. 促进高校产业全面快速发展

(1) 增强高校科技产业化的认识。在过去,高校开发的科研项目总在等企业,缺乏科技产业化的制度和机制,缺少反馈环节和逆向选择问题。现在,根据市场导向和社会需求开发具有创新性的有效成果,会对市场更有优势,特别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技术要集中力量联合攻关,重点开发技术档次和性价比高的产品,成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使具有技术、人才优势的高校与具有资金、经营、管理等优势的企业进行多方式、多渠道联合合作,形成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联合体,重新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程度,是加速高校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使高校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推进高校科技交流与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应加强国际间的技术和人才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的新技术、资金和设备,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高校产业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取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4) 加速发展高校科技信息化建设。建设科学技术市场信息网,建立技术市场数据库、科技成果数据库、技术人才数据库,发布最新技术成果和专利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供需结合,为高校科技的市场化、产业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5) 建立和健全高校产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善高校产业所面临的情况要从根本上建立适应高校科技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制定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如产权制度、人事制度、职务评聘制度、奖励制度、评估和持续改进制度等,明确界定教学、科研与产业之间权利和责任,处理好企业的营利职能和高校服务职能的关系,将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评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指标,鼓励教师和科技人员以专职或兼职的形式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产业化工作,同时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将科技产业化的业绩作为考核指标,充分发挥教师和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积极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文泳,邱灿华,武小军. 关于高校科技质量改进的若干对策探讨[J]. 上海管理科学,2004(1).

[2] 付文林. 论提高我国技术成果转化效率的市场与非市场途径[J]. 科技与管理,2004(1).

作者:车兰秀

上一篇:工业基地核心竞争力论文下一篇: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