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国外高校经济管理实训教学模式优势的日益加强,我国高校现阶段经济管理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高需求。因此,通过分析荷兰蒂尔堡大学经济管理教学模式、加拿大高校人才培养策略以及伦敦经济管理学院的教育理念,提出优化我国高效经济管理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提升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在未来社会工作中提高自身适应能力提供理论性参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经济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校经济管理论文 篇1:

高校经济管理工作与教学探究

摘要:本文探讨了优化高校经济管理与教学水平的有效对策,以期为改进高校经济管理制度与模式,促进高校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教学探究

引言

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经济管理工作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高校的经济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的规划发展,更与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工作存在不少的缺陷和弊端,严重阻碍了高校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也给高校的正常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经济管理理念,积极地探索和实践转变经济管理模式、完善经济管理制度、优化并实施经济管理队伍的新措施、新方法,切实提高高校经济管理实效性,实现高校经济价值最大化、最优化。

一、经济管理在高校行政与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经济管理对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的经济管理工作贯穿于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决定着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具体来讲,高校经济管理在高校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校行政与教学管理过程中:

1.高校经济管理有利于促进行政资产管理的完整性。高校的行政资产分为实物形态和非实物形态两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片面注重看得见的实物形态资产的管理,忽略了非实物形态资产的管理,不利于充分发挥高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作用与价值。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明确阐述了“资产”这一概念,并制定了详尽的“财务管理”规定。在高校的经济管理中引入“财务管理”的概念,利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来管理高效的经济活动,对改进和完善高校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高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全面地进行资产管理,保证了高校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投资的完整性。

2.高校经济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工作的职能。良好的资金运转是保证高校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的前提和基础。高校经济管理对制定资金运用计划、落实各项经济活动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来讲,高校经济管理者通过为各部门提供准确全面的经济资讯,助推各部门制定科学的资金预算,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资金的使用情况,实现高校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当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工作现状——以民办高校为例

1.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存在不足。目前,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财务管理预算的编制没有覆盖学校的全部经费收支内容;②财务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无法公平合理地进行项目经费的拨款,导致学校经费常常被挪作他用或被用作个人敛财工具;③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不完善,难以找出问题根源,无法有效进行改进;④员工业绩考核制度不合理,不能对员工的业绩进行准确评价,挫伤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高校经济管理缺乏风险意识。缺乏风险意识是高校经济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许多民办高校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理念的指导,没有制定经济管理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比如,一些高校为了扩建,大量借贷资金,没有考虑到自身是否有相应的偿贷能力。此外,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合理规划借贷资金的用途,导致借贷资金得不到有效地利用,给高校的经济管理活动造成困难。

3.学校基层经济管理人员控制力薄弱。通常情况下,民办高校的基层经济管理人员大都是学校的基层教学人员,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一知半解。虽然也有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但是为数不多。从整体上讲,高校的基层经济管理人员控制力比较薄弱,无法有效、客观地进行经济管理工作,导致经济管理各项工作措施很难执行到位,不利于经济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4.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适应高校发展的要求。当前,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已经远远跟不上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了。从年龄层面上讲,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存在老化现象,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落后,面对高校建设、投资、设备采购等经济活动的日益多样化,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明显“力不从心”。从知识层面上讲,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陈旧、操作水平落伍,缺乏判别经济活动形势、反映经济活动信息的能力,造成财务管理工作矛盾加剧。此外,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严重损害了高校的经济利益,也为对民办高校的经济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造成了诸多阻碍。

三、优化高校经济管理与教学水平的对策建议

1.转变高校经济管理理念。传统的以制度为本的管理理念忽视了人的个性、人的需要及人的发展,难以有效调动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无法取得被管理者的支持和配合。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大环境下,高校经济管理也要摒弃落后的管理理念,树立人本管理工作理念。在制定工作时,充分尊重被管理者正当的经济利益诉求,做好各方面的经济利益的协调工作,以此激发被管理者积极配合和支持经济管理工作。同时,要让被管理者参与制度建设中,提高制度的可行性、约束性。此外,在人才的培养的选用上,要着眼于创新和民主两大关键点,通过以人为本的培养机制和选用机制激励相关的工作人员积极地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建设中,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建议与方案。

2.向开放型高校经济管理模式逐渐转变。在传统的高校经济管理模式下,管理制度单一、管理方法落后、各管理缺乏沟通,这些现状都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难以适应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变和调整的新形势、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要改革封闭的经济管理模式,逐步向开放性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其具体做法如下:①引进现代管理方法,解放和发展高校的生产力。在现代高校经济管理模式之中,鼓励把别的学科相应有效的管理模式引入进去,诸如在进行现代高校经济管理时,可以有效运用心理学、自然学、社会学、运筹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从而为现代高校经济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②建立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拓宽高校经费来源渠道。结合实际实行开放办学,开展社会活动和交际,主动跻身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从社会中寻找能够拓宽高校经费来源的渠道;③高校经济管理各部门要打破封闭的管理模式,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资源、知识、人才的共享。同时,把各部门的分散力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推动高校经济发展。

3.综合财务预算编制尽量定量化、科学化。预算编制在高校经济管理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要对物质性资源和非物质性资源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在深入调查和研究各部门财务管理原则和财务需求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预算编制将财务资源分配给各部门。高校虽然不直接干涉各部门的财务管理,但可以通过定量化、科学化的预算编制,宏观管理调控各部门的财务事务,保证各部门在预算范围内对经费进行自由支配。

4.对于市场风险要进行合理的规避。高校要做好借贷资金的规划预算,秉着“不浪费、不闲置”的原则,提高借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加强借贷资金的运作管理工作。比如,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动态跟踪资金的使用情况,灵活调度,避免资金闲置或过渡浪费,进而通过积极的财务规划预算,合理规避市场风险,实现成本最低化、效率最大化。

5.建立高校经济管理风险预警系统。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和情况建立经济管理风险预警系统,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通过构建风险预警系统,高校可以对经济活动和财务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财务问题,并找出问题根源、快速解决,以减少财务损失,避免财务危机。同时,要制定完善的风险应对方案。当财务指标超过设定的临界值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合适的应对方案,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保障高校财务安全。此外,经济管理部门要详实地记录每一次财务管理风险,并总结和反思风险发生的原因、过程、采取的措施,以避免风险再次发生。

6.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经济管理者队伍。良好的经济管理者队伍素质对高校经济管理工作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努力提高现代高校经济管理者队伍的综合素质,把提高和促进高校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重要目标来切实完成。其具体措施如下:①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合理进行人才培养投资。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为经济管理工作者创造学习机会,提供学习平台,将经济管理者队伍打造成一支指挥才能、参谋才能、监督执行才能兼具的现代管理队伍。②建立规章制度,促进经济管理者自我约束、自我完善。通过规章制度规范经济管理者的行为,维护高校的经济管理秩序。此外,还要定期进行综合考评,坚持奖优惩劣,以充分调动高校经济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结语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高校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改进和完善经济管理工作,合理妥善解决相关经济问题,促进学校各项资金有效使用,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奠定好基石。同时,促使高校经济管理真正服务于教师和学生,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最终实现高校的健康、持续、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江,沈卫香.青海省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2]周群.略论我国民营学校的办学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1).

[3]祁占勇.落实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三维坐标——高校与政府、社会关系的重塑及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J].高等教育研究,2013,(05).

[4]温丽春,余洁.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经济行为[J].知识经济,2015,(10).

[5]杨叶平.高校经济管理工作初探[J].经济论坛,2013,(05).

作者:朱永恒 闫蕾 晏玲玲

高校经济管理论文 篇2:

分析国外高校经济管理实训教学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 随着国外高校经济管理实训教学模式优势的日益加强,我国高校现阶段经济管理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高需求。因此,通过分析荷兰蒂尔堡大学经济管理教学模式、加拿大高校人才培养策略以及伦敦经济管理学院的教育理念,提出优化我国高效经济管理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提升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在未来社会工作中提高自身适应能力提供理论性参考。

[关 键 词] 经济管理;实训教学;重要启示

当前国外高校经济管理实训教学模式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中荷兰蒂尔堡大学、加拿大高校以及伦敦经济管理学校为世界享有盛名的经济管理类院校。那么如何借鉴国外院校实训教学模式精华,提升我国经济管理类院校实际教学质量,也是优化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实训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

一、国外大学经济管理教学模式

荷兰蒂尔堡大学在计量经济学以及经济学研究在世界享有極高盛名,并且被欧洲经济学会评为美国经济管理类院校第一名。荷兰蒂尔堡大学主要通过教授最为前沿的研究方式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为提升学生分析能力以及学术能力做出保障,使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潜能方面的突破,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感。学生在蒂尔堡大学学习期为3年,第一年主要安排学生学习英语、数学以及专业概论等较为基础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此学年组成部分为4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大约需要10周左右充分掌握,同时,在结束每单元的学习时会增加考核以及补考环节,使学生能更加清晰、直观地检验自身的学习情况。第二年主要以主题形式展开学期课程,通常由教师为学生指导具体的小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高校生自我解决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年以管理层面综合因素解决案例进行教学,主要是提升学生实际的管理能力。荷兰蒂尔堡大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教学评价模式科学合理,能够使课程设置更符合学生经济管理学习实际,提升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力以及其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荷兰蒂尔堡大学能够针对不同经济管理基础的学生设置针对性课程,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高校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开阔了学生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视野。加拿大高校主要以能力为教育理念进行经济管理实践指导,强调学生经济管理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升高校学生能力为核心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高校期间能够获取职业所需的重要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能够更快速地适应自身的工作岗位。伦敦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学模式专注于经济管理研究以及对人才的培养,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实践用于抓住知识重点,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训能力。

二、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实训教学现状

(一)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定位

近几年,我国经济管理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绝大部分高校已取得经济管理教学学科的学位授予资格。为满足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国高校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以及创新型的社会所需的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一致认知。但由于教学目标定位比较模糊,以至于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偏差。同时,当前高校经济管理实训教学仍过于重视学术教育,在深入实践教学方面十分薄弱,致使理论知识成为空谈,缺乏对实训教学的重视。

(二)经济管理教学资源的匮乏

当前高校经济管理实训教学课时占总课时比例较低,缺少实训教学室,且各项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致使教学设施难以充分落实。高校经济管理理论知识教学居于整体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严重限制着高校生的实训学习能力发展,难以保证实训教学的学习时间。而经济管理类实习单位由于工作性质具备较高的严肃性,在接受实习生的过程中较为谨慎,难以接受学生仅具备高超的专业理论知识,致使实训教学平台缺乏空间保障。

(三)缺乏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

我国高校在实训教学体系方面不完善,多数为针对高校生实习、寒暑假社会实践等零散性规定,难以避免偶然性、随机性事件的发生。缺乏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致使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较为薄弱,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工作岗位的要求,使学生缺乏岗位自信心甚至丧失职业道德责任感,造成不可挽回的消极影响。

(四)缺乏实训教学专业性指导

在当前高校经济管理教学指导方面,存在专业课程实训以及综合技能实训的矛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以实现专业技能的综合提高。高校教师高超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较为薄弱的实践教学能力有较为严重的冲突,严重限制着实训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进展较为迟缓,影响着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实训教学模式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借鉴国外高校经济管理实训教学模式的方法

(一)做出人才培养目标调整

高校经济管理教学应积极借鉴国外经济管理实训教学模式方法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由专业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经济管理类院校主要侧重于培养专业型人才,过于注重专业性划分,人才培养路径较为狭窄。教学目标较局限,过分强调纵深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以及学习思路。借鉴国外高校经济管理实训教学经验,我国经济管理类院校将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培养,重视高校学生专业基础素养的培育,使学生构成丰富的知识体系,着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程。这一方面急需高校采用前瞻性的教学思维,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加强对学科交叉性的教学技能,通过设置经济管理类跨学科课程开阔高校学生学习视野,克服实训经验方面的薄弱性;另一方面,应积极加强与其他高校的沟通交流,提升自身综合性教学方式,建立实际意义上的交叉性学科制度,重点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突破传统学习的局限性。

(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人才培养教学活动,尊重学生自主意识,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作为汇集着学生学习力量以及先进思想的教育部门,应做到肯定学生个性化以及思想多元化。每一位高校生的成长环境、智力与能力发展水平、学习兴趣方向、学习心理特点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规划都存在差异性。高校应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教师引导以及自我努力取得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包容学生基础上的差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掘高校生不同的学习潜能,使高校生能够得到个性化发展。

(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束缚

在教学模式上,积极汲取外国高校经济管理实训优势,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促进我国高校经济管理教学模式由“填鸭式”转变为自主探究式。良好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单一地由丰富课堂教学语言资料构成的,而是由多样性任务、适度的挑战以及复杂性反馈信息所构成。当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教学模式主要方法还是“填鸭式”教学,较为单一、枯燥。高校应汲取国外大学教学模式的精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理念,根据实际情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理论性知识以及前沿性知识的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对学生提问开放性问题,增强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对没有定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引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掘学生专长,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持续深入地学习自身所擅长的专业。同时,教师应定期开展教学重点、难点专题讲座,提升师生间互动性,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发展。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制度

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应加强对教学质量有效性评价的重视度,调整考核重点以及目的。首先进行严格的经济管理教学评价,采用不定期以及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实际教学质量进行重点考核以及做出有效性评价,并提供专业性客观建议。此外,重视高校学生所提出的反馈性信息进行双方面改进。其次,高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性评价结果应积极落实,避免仅流于形式,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促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例如,对结果不合格的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对结果合格者加薪升职。再次,应当对教师改进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考核,促进教师以正确的心态进行教学工作,进而借鉴外国高校经济管理实训教学模式提高自身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经济管理教学模式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以至于在具体落实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偏差;经济管理教学资源的匮乏严重限制着高校生的实训学习能力发展;缺乏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以至于学生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工作岗位的要求;缺乏实训教学专业性指导影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实训教学模式质量的有效提升。本文通过借鉴国外高校经济管理实训教学模式拓展我国经济管理类院校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以及高校学生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易建辉,刘蓓.国内外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经验与总结:评《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15(22):65.

[2]荣红霞,姚旭.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4(10):38-39.

[3]苗雨君,李喜云,杨春梅.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机制建设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4):159-161.

[4]乔兴旺.国外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188-192.

[5]马瑞.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學改革探究[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9):77-79.

作者:王姣

高校经济管理论文 篇3:

浅析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的实践教学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社会对于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需求的提高,教育观念的不断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极大的缓解了社会对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渴求。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个分类,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培养具有经济管理专业素养并且能够掌握基础应用能力的人才。本文从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出发,系统的阐述了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旨在促进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校经济;实践教学;教学措施

1、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现状

(1)没有突出实践教学主体的地位,教学过程中忽略专业技能培养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主要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就是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众所周知,专业主干课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实务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但是,现阶段各高校经济管理类教学的实践课程的课时数较少,占整个课程总课时的比例相对较低,也就是说,现阶段并没有充分的肯定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学课时数较低,占总课时数的比例就更低了,电算化专业课时占总学时比例为15%,是最低的,市场营销专业占总学时比例为23%,是最高的,从这些数据上,我们就能够得出结论,在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实践意识不强。其次,平均给每门专业的课时较少,专业课课时少,那么学生就很难在课时中学到更多的知识,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主干课程的课时数较少,特别是电算化会计专业,该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占整个专业课时的比例非常低,这就导致,就意味着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从事的还是枯燥的理论课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考核标准也是以理论课为主,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在高校电算化会计专业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经济管理类专业主干课实践教学课时占该门课程总课时比例普遍偏低,尤其是保险专业,其主干课实践教学仅占该门课程总课时的15%,相对较高的是工商管理专业,该门主干课实践教学占总课时的32%,市场营销专业所占比例次之,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并不具备明显的专业特色。

(2)我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缺乏系统、实用的模拟教材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国家的经济政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在逐年调整,但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却永远也跟不上这种变化,不是教材版本较老,其内容跟不上政策变动的步伐,就是教材漏洞较多,東拼西凑,教材不具有严谨性,这种情况就导致,无论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如何变动,教师都按照实践教材的编写内容进行授课,在这种情况下教授出来的学生必然与社会脱节,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硬件设施难以支撑模拟教学软件的有效运行

虽然,近些年来,各高校纷纷在自己的硬件设施上加了大力度,提高高校的硬件管理水平,但是仍然有很多高校的硬件设施难以满足教学模拟软件运行的要求,例如我国高校实验室电脑配置较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管理专业实习软件的正常运行。换句话说,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我国高校都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因为没有完备的监督体系,欠缺规范的、科学的监督标准,导致实现教学水平难以进行科学的评价,指导教师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这就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2、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措施

(1)自主创业实践教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呈现日趋大众化的趋势,摆在各高校面前的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现如今,高校就业水平不容乐观,在这种背景下,就有许多大学生选择参加《全国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工程》来实现就业。政府、社会近几年来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而在自主创业方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有其独特的优势,这种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倾向毕业后自主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那么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怎么样才能够实现自主创业的实践教学,怎样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首先,应当开展大规模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计划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型创业比赛。大学生由于年轻,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快,但也由于年轻,导致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商业实践和社会经验,一旦步入社会,就会变得迷茫,不知何去何从,学校应当从实际出发,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二是高校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利用日常学习生活的闲暇时间和假期进行创业实践。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开网店,在企业实习、打工等,根据学生的创业实践情况,学校给予学生相应的分数,以达到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目的。当学生完成学业正式进入社会后,经过这一期间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们对企业的运行、市场的走向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能够在“0”距离的基础上,迅速投身到工作或自主创业当中去。

(2)企业化实践教学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所以,高校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有的放矢的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教授,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生产和创造知识的社会组织,企业应当是应用的场地。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其实就是让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能为社会所用,不断的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其需要的人才。能够使毕业生毕业后快速的投入到工作岗位当中去,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正因如此,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应当从社会需求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所以高校可以通过校企互动、产学互动实现企业对接,创建良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复合型、能力强、素质高的经济类人才。

(3)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引进先进的软硬件设备

无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哪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企业、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需要从多方面配合和努力。学校应当设计科学的、系统的实践教学活动,引进先进的软硬件设备,从软硬件方面合理的安排学生进行实践,并采取多种手段不断的提高教学实践的效果,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除此之外,还要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只有将教学质量提上来,才能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够达到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目标。

3、总结

总而言之,高校应当高度重视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数,采取多种途径促进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为社会、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苗雨君,李喜云.基于ERP实验平台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2012,01:119-120.

[2]项桂娥,汪根生.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09,04:118-120.

作者:谢素华 黄鹂

上一篇:校园传统文化论文下一篇:堤防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