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职业学校好的教学管理制度将是教学工作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文章针对本校特点,提出了从学校的“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三方面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从而优化教学管理工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1:

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促使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而切实加强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我国职业学校发展的重点。但是在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却隐存着很多的问题,其中较为明显就是学校的教学师资、设施以及课程设置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教学模式较为落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等问题。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综合分析上述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有了大幅度增加,进而促使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就业压力大、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切实加强自身教学管理水平,有效提升职业教学质量,以此来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缓解其就业压力,同时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一、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

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较为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师资配置和课程设置较为落后,另一方面就是很多的职业学校都是由普通学校改制而来,因此在教学管理模式上基本沿袭普通教学管理模式,还有就是未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基础设施、师资配置和课程设置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在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上都有明显的加强,并根据各个专业的需要配置了与之相对应的实训室,但是其数量与质量仍然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大部分的实训室都只是教师示范,学生能够真正进行操作的机会很少;另外在专业师资配置上也存在不足,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较为单一,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而逐渐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其整体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对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强,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给现代职业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三)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部分职业学校,在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制定方面还比较薄弱。对于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基本上就是安排督导员对学校的在职教师以及兼职教师每学期进行1~2听课,在学期中随意抽查一次,对于检查不合格的教师只进行谈话,并未采取更为严厉的处理措施[1]。由此可知,对于大部分职业学校而言,基本上都未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教学质量的硬性指标缺乏全面考核,不能将有效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领导,从而导致无法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存在的问题。

二、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发展对策

(一)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强化素质教育意识

为了能够让职业学校教师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我们需要积极的引导并协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其必要需要具备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思想情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方面获得良好的认知与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有效提升职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改变其学习的态度、方法以及习惯,积极培养学生专研专业技能的能力,同时还要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技术创新意识。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职业教育基础

对于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而言,其不仅要担负日常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承担各种技能鉴定、技术竞赛等其它工作,这使得学校师资培养存在工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为了有效解决上述矛盾,笔者提出以下建议:①拓宽专业教师招聘渠道,尽量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校任教,另外还可想部分企业聘请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以此来扩充学校专业教师人才队伍[2];②建立职业教师进修制度,定期组织相关教师到企业、高等院校进行实践与进修,这样可有效提升专用教师的基本素质与技能,尤其是在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方面会有显著提升。

(三)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加强管理改革力度

以往传统的职业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创新教学管理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难、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笔者建议实行“项目教学、顶岗实践”等教学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灵活运用,注意新模式与传统模式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为了有效实践新的教学管理模式,那还得进一步跟进学校教学管理机制,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校级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切实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将新的教学管理模式落到实处。

(四)完善质量评价机制,确保职业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对教师或学生的考核基本上都是采取笔试,这种评价机制与普通学校无明显差异,这也不符合职业学校重技能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缩短了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锻炼的时间[3]。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整套符合职业学校教学实际的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制度,其原则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积极改进考核方式,将教学质量评价工作落到实处,以此来确保职业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结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使得职业学校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若想要让我国职业教育能够有效跟上社会的发展并满足其需求,那就加强自身的教学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树立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努力提升自身办学的基本软、硬件,创新教学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积极探索我国职业教学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赖志群,谢和愉.论职业教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M].职教论坛,2009:511.

[2]黄日强.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84-85.

[3]邢金山.浅谈职业教育教学管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230.

作者:张慧

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2:

以制度创新优化职业学校教学管理

摘要:职业学校好的教学管理制度将是教学工作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文章针对本校特点,提出了从学校的“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三方面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从而优化教学管理工作。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优化

教学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科学合理而富有特色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兴衰成败。近年来,学校积极创新学校管理制度,通过教学思想的转变与教学观念的更新。坚定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明确发展定位,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改进教风和学风,改善教学条件,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保证和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与创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制度创新学校的“管”

(一)优化教学管理“回路”

学校教学管理体现整体优化的工作“回路”,由教学工作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等系统构建而成。

1 教学管理组织架构:分三级管理,其中决策层为校长、教学副校长;管理层为教务科(教管科)、专业办(基础部)、教科室,前两者负责教学和教师业务管理,后者负责科研和培训业务管理;执行层为教研组。

2 教学管理例会制度。教学工作例会主要研究如何具体执行学校确定的教学工作任务及改革举措,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布置教研活动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内容。并检查落实情况。各级各司其职,确保教学工作子系统良好运行。

3 完善教学工作监控体系:学校通过目标监控、制度监控及考核评估,形成立体化的监控体系。

4 完善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系统:学校专门设立“校长信箱”,安排校长接待日,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与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座谈等形成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校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二)创新教学常规工作的过程管理制度

学校依据《江苏省教学管理规范》、《南京市教学常规手册》的要求,对现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给师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 细化教学质量检查制度。为了保证教学五认真的贯彻实施,除四表一志外,学校还制定了相应实施细则(即《南京市财经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实施细则》)、《南京市财经学校教案检查制度》、《南京市财经学校作业检查制度》、《南京市财经学校监考要求》等等。

2 创新选修、重修课程的管理制度。应学分制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台了《南京市财经学校选修课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南京市财经学校关于参加校外选修课程的管理规定》,给学生以选择权,以期让学生的个性专长得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困生,学校出台了《南京市财经学校关于重修课程管理的有关规定》,让学生在假期补差,进行重修。同时还出台了《南京市财经学校关于暂缓推荐的有关规定》,以期向社会推荐合格的毕业生。

(三)优化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形成良性运作机制

教学工作评价体系重点是构建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及其激励机制,对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效果实行全面评价,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调控。学校努力构建教学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出台了《南京市财经学校教职工奖励实施细则(修订稿)》、《单招、成招及相关考试奖励办法》等。

1 完善评教评学制度。第一,建立学生评教制度,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形式对每一位任课教师教学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汇总统计。最后通过教学信息反馈表供教师参考。第二,建立推门听课制度和教研组相互听课制度,听课意见及时向教师反馈。第三。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和随机抽考制度。第四,建立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制度。第五,建立评学制度。任课教师对班级学生学习状态、学风建设等进行评价。

2 课程评价相关制度。为更加优化教学,学校对各专业主干课程的评价方式展开了积极的探讨。先后拟定了《南京市财经学校课程评价制度》、《南京市财经学校财务会计实验教程成绩评定方式》、《南京市财经学校动漫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南京市财经学校动漫各课程具体评价资料》、《南京市财经学校基础课程考核评价实施方案》等等,通过过程评价、多元评价,促使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情感、态度)以及职业能力的提高。

(四)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模式,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立足于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我们在实践中清醒地认识到。要打造学校品牌,形成办学特色,不仅需要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而且需要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管理。

1 以骨干为主。打造梯队发展模式。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从新教师、青年教师、中年教师等分层推进,并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科研,积极打造老、中、青不同层次梯队发展模式。

第一,对所有新教师,都实行以老带新,每人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新教师从教三年内,必须过“三关”,即第一年教学常规入门,第二年课堂教学过关,第三年教学能力达标,否则不能按期晋升职称,同时出台了《南京市财经学校教学新秀评选管理工作暂行办法》。第二,积极创造条件。利用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精心打造青年教师队伍,出台了《南京市财经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办法》。第三,对获得学科带头人称号的教师,学校除表彰奖励外,出台了《南京市财经学校学科带头人评比管理办法》,要求他们在公开教学、业务讲座、教育科研、撰写论文、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作出示范和表率。

2 以培训学习为主,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第一,鼓励教师学历和专业水平提升。学校出台了《南京市财经学校教职工进修的规定》,从政策上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支持专业教师参加技能鉴定,选派骨干教师出国进修,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各类技术业务培训,还组织部分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出台了《南京市财经学校关于专业教师下企业社会实践的有关规定》,使学校安排与个人联系相结合,调动教师主动下企业的积极性。第二,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鼓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为优化专业教师队伍,学校先后出台了《南京市财经学校关于加强教师在岗培训、继续教育管理暂行规定》、《南京市财经学校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认定的暂行办法》、《南京市财经学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等等,积极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继续教育、自我培训,鼓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二、以制度优化教师的“教”

(一)积极开展枝本研修

校本研修制度已经成为非常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校本研修重视立足教学情境,研究实际问题。学校出台了《南京市财经学校公开课管理暂行规定》、《南京市财经学校听课制度》等,充分利用公开课以及自发相互听

课的形式,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一方面,出台了《南京市财经学校教学及有关工作的岗位职责》、《南京市财经学校教师教研活动制度》、《南京市财经学校教研组组长工作职责》、《南京市财经学校备课组组长工作职责》等,通过教研组、备课组组内研究,自我学习,发掘研修的深度。另一方面,为提升研修的高度,学校积极倡导专业人员的介入。通过聘请省内外教科院(所)、教研室、高等院校等专业研究人员,不定期到学校作引领讲座。如“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何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如何撰写”、“创新训练方法探索与案例分析”等等,此外,学校还要充分发挥本土专业人员——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在研修活动的引领作用。

(二)科研引领教学

学校建立了科研项目招标和立项制度,2005年又建立了校级科研课题的招标和立项制度,对立项课题核拨科研经费,评审通过后予以一定奖励。同时,学校每年组织论文评比,并对主编教材、发表论文的教师予以奖励。先后出台了《南京市财经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南京市财经学校关于教育科研经费的申报、管理暂行办法》、《南京市财经学校自编教材管理办法》等。

(三)开展校内教学督导指导教学

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课程改革在课堂实施层面的推进为主线,全面展开教学督导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聘请2位教育专家担当督导顾问、教务科、专业办负责人及几位专业骨干教师构成督导班子。督导员由资深、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教学副校长分管,教科室负责实施协调。班子组成后,学校又完善督导工作制度,制定督导工作管理条例和学期教学督导计划,定期召集督导会议,交流、研究、总结督导阶段性工作。督导的主要形式有推门听课和对教研维进行教学视导,包括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育人、师德等多个方面,视导的重点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对教师工作实践状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督促,了解了教研组的工作状态和任课教师教书育人、教学态度、教学质量、作业批改、关心学生等各个方面的比较真实的情况,进一步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获得较大的收益,以利于更好地发掘职业教育发展的内涵。同时,出台了《南京市财经学校教学督导条例(暂行稿)》、《南京市财经学校教学督导工作制度(暂行稿)》等一系列制度,使得这项工作更高效地指导教学。

三、以制度优化学生的“学”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又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学校从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制度加以改革,以优化学生的“学”。

(一)创新实施性教学计划改革

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是职业学校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基础环节,学校每年都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走向,以便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实施性教学计划是实现培养目标、实施课程教学、统一质量标准的一个根本。学校历来十分重视这项基础性工作,每年都在暑假期间组织专业办和各学科组长及部分骨干教师,认真进行实施性教学计划和课标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学校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课标有如下几个特点:

1 调整毕业生质量标准,实现“双证融通”、“一专多能”。我们对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人才培养指导性方案,对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了调整,使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的内容与职业资格相对接。毕业生质量标准是对学生在校三年或五年期间的学习和实践所要达到效果的总体性规定。学校根据多年来对市场的调研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前瞻性和实用性原则,各专业毕业生质量标准,不仅要求学生获得所学专业的毕业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且要取得多种能力证书。目前我们各专业学生分别要求取得会计证、珠算证、普通话证、计算机等级证书、公共英语和市民英语证书、会计资格证书等。

2 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了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我们学习借鉴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职业学校的经验,在部分专业课程中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目前,学校财务会计课程已尝试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创新学分制管理。按照学分制与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将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职业教育规模扩张和质量提高的统一。学校自2002年起开始对二年级高职和中职的学生开设了选修课程,学生实行学分管理,可跨班级选修课程。学校课程改革后的选修课程将由任选课和限选课两部分构成,共设置了技能、人文与社会、科学、职业规划、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七个学习模块。按照优化课程结构、加大实践课权重的原则,我们每学期都推出20门左右的任选课程和部分特色专业的限选课程,学校编印了相应的选修课指南,同时制定了《南京市财经学校学分制实施方案(讨论稿)》、《南京市财经学校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办法》、《学生选课相关制度》、《南京市财经学校学生选课管理办法》、《南京市财经学校选修课程一览表》等等。

(二)创新技能管理,从经验管理走向制度管理

技能是职业学校学生的立足之本,学校出台了《南京市财经学校技能竞赛制度》、《南京市财经学校技能标准及管理办法》、《南京市财经学校技能暨竞赛活动方案》等系列制度。

提出财校学生技能“八个一”要求:打一手好算盘;写一手好字;点一手好钞;记一笔好账;操作一手好电脑;写一手好应用文;说一口标准普通话;讲一口流利日常英语。技能管理坚持普及与提高,加强统测与运动队管理并举,练在平时,管好集训。学校每年举办文化节技能节,在校内,全体学生参与,技能水平普遍提高,集训队高手云集;在校外,学校集训队的高手参加省级、国家级竞赛频频获金奖。

综上所述,教学管理重在科学、规范,难在创新、发展,财校正凝全校之神,集全校之力,继续规范办学,不断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努力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学校)

作者:陈琴芳

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3:

试析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是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希望能够给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18

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问题,这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虽然中等职业学校在为学生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影响,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出现了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实践教学、教学评价模式落后等多方面的问题。为了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指质量,使其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我们应当认识到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措施,改善这些问题和不足,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是学校顺利开展各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保障,但是纵观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大部分学校存在着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方式不科学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空间。首先,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方式单一粗暴,学校各级领导是发号施令者,教职工只能按照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工作,久而久之,学校的教职工就不愿意提出建议或意见,这种“一言堂”的管理模式非常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其次,不少中等职业学校把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上,很少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材开发活动,更缺乏对教职工科研工作的奖励机制,再加上长期采取命令式管理方式,因此,导致大多数教师缺乏进行科学研究和开发校本教材的热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缺乏实践教学活动

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职业学校的育人特色和办学宗旨。但是,当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缺乏实践教学,一方面是因为从专业院校引进的年轻教师有着丰厚的、完善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导致他们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另一方面是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资金比较紧张,操作设备、实践平台的建设都要花费不少费用,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了实践场地的缺乏,进而使实践教学活动无法落实。此外,中等职业学校也缺乏与企业的结合,未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种种原因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无法完全落实,既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也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仍然是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最主要的考核评价方式,而学校也主要通过学生的成绩来评判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虽然也会有听课制度,但是往往=听完课就了事,没有针对听课结果展开研讨会,这种走形式的听课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起不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和帮助,而且,学校仅凭听一两次课也无法判断出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没有压力便没有动力,学校缺乏系统的教师评价制度,教师缺乏全面的学生评价方法,不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能让教师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这给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

要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问题,首要的一步是打破中等职业学校单一的教学管理模式,采用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使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顺利开展。首先,不管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班级的管理者,都不应当采取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而应当引导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要鼓励他们建言献策,对学校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出意见和建议。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听证会或者设置投票建议箱等方式,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构建的过程中,广集建议和意见,使更多教师的建议、学生的建议能够融入到教学管理体制中,推进教学管理的民主化水平。其次,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相关专家、学者参与到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体制制定活动中,保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构建的科学性、有效性,真正凸显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价值。

(二)加强实践教学活动

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而达到复合型人才的标准之一便是具备实践操作能力,这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比较关注的一方面。为了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作为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自然要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毕业后都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加大实践课程的课时量,充裕的时间是有效开展实践活动的基本保障。其次,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定期到校为学生进行技能知识指导,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内容、实践技能发展情况与实际工作活动相结合。再次,构建“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可以借助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而企业可以借助学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一定的帮助,这样能够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互动合作。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非常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当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方式,从多个方面来观察和评价学生,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如学校可以将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践成绩、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内容融入到学生的综合成绩评价活动当中,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分配,适当降低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更多的关注学生课堂表现以及综合素质。另外,学校也要建立完整的教师考核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出勤状况、教学态度、责任意识等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

以上只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出的几点粗浅看法,有很多不足,也不够全面,而且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学管理中的问题远远不止以上几个,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使更多的同仁参与到对这一话题的研究中。

参考文献:

[1] 牛保国.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教育:教学,2011(1).

[2] 黄荣勤.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旬刊,2014(8).

[责任编辑 赵景霞]

作者:余正忠

上一篇: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论文下一篇:语文学法指导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