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教学改革论文

2022-05-1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职业学校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改革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悟音乐、感受音乐以及欣赏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音乐的学习效果和水平。本文首先对职业学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从转变音乐教育观念、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音乐教师队伍以及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社团活动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的措施。

第一篇:职业学校教学改革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存在生源素质整体偏低、教材内容缺乏实用性、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评价手段单一等问题,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应从结合专业需求选配教材,教学计划体现理论与实践融合,提升教师“职业教育”素养,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建立科学人文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寻求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在长期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重新审视现有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人才质量构成要素以及学校数学教学改革方式方法,以摸索出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和人才构成要素的,适合于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培养对象和专业学习规律的数学教学模式。

一、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各类学校办学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人才规格是培养目标内涵要素的体现,是开展教学过程的客观依据。因此,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本质区别。

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各领域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应有着鲜明的区别。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具有人才层次的中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培养手段的多样性等特点[1]。

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规格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要素、知识要素、能力要素、身体心理要素以及劳动素质要素。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构成要素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实施[2]。

二、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学校生源素质整体偏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人们对高学历的追求,普通高校、高职院校、高中教育成为学生家长选择的主渠道,这就导致很多“差生”进入了中等职业学校。这些“差生”的家庭结构、文化素养、经济基础总体上呈现出“弱、低、差”的状态,学生自身年龄、学习经历、数学基础、文化底蕴、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目的都“参差不齐”[3],生源的这种状况给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数学课堂中学生普遍出现自卑、无奈、消极沉寂或游离教学的过程[4]。

(二)数学教材缺乏实用性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与学生实际水平及其专业需求相差甚远。目前,中职学校数学教材知识体系零乱,深浅度不科学,普遍存在学的内容用不上,用的内容没有学,现代知识信息能力吸纳不足等问题。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核心课程,数学在相当多的中职学校定位模糊,教材资源多数是高职高中教材经过修改的减缩版,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体系不清,缺乏规划和标准、缺乏职业衔接和中职特色。现实教材不能很好地体现出“贴近专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实际要求。

(三)教学方法陈旧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仍以传统模式为主,即“黑板+粉笔”,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缺少师生互动,缺少学生参与体验,缺少现代多媒体的使用。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和专业不尽相同,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睡觉、玩手机、闲聊已呈常态化,教师仅仅为教学而教学[5]。

(四)教学效果评价手段单一

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效果考核评价手段还不够科学完备,以学生考核为主体,以教师考核为辅助;对学生考核的形式多数以闭卷笔试为主,这种传统模式虽然是不可缺少的,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培养目标要求而言却弊大于利。学生考核缺少过程评价、缺少实践环节评价、缺少与专业结合的应用评价。

三、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一)结合专业需求选配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教材的选配一定要立足为专业学习服务这一根本原则。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专业课学习实践提供保障,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水平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要与学生的专业有机结合,将数学教学改革与学校整体教学改革统筹规划,解决专业改革超前、文化课教改滞后的问题。数学课教材的选配一定要把握数学教学的“方向盘”。教育部把“体现三个层面,培养八种能力,养成一个习惯、两种意识、一种态度”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是科学恰当的。因此,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要合理地把握好“深”与“浅”、“有用性”与“无用性”的问题,教材内容设计什么、教材量多与少、教学时数是否适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等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专业需求去实施[6]。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教材的选配一定要体现校本教材特色,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专业。数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三个模块具体内容的设计十分关键:基础模块内容应体现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职业模块内容应体现有用性,按专业需求确定模块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拓展模块内容应体现系统性,要为学生学历提高服务,知识的覆盖面和深度都要体现高度和广度。围绕三个模块,校本教材要由职业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紧紧结合各专业实际、学生实际认真编写。

(二)教学计划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体现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全部过程,否则会造成学生学习枯燥无兴趣、只懂理论不会操作应用、毕业到工作岗位不能胜任相应工作。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在设计学科教学计划时一定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融合模式可以为学期交替式、学期内月份交替式、每月单双周交替式等。目前,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采取前两年以理论教学为主,第三年为实践教学的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存在很多弊端: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剥离,理论空洞、抽象,看不见、摸不着,教师教得累心、学生学得烦心,师生双边都是“事倍功半”;第三年实践教学时,因理论知识遗忘率较大,实际中缺少理论支撑,实践教学受到冲击,不得不一边复习理论知识一边练习实践操作,自然影响到教学实效。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设计,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到每一学期的教学过程,融合的时间周期越短越好[7]。

(三)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提升教师“职业教育”素养

教师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着“教书育人”的质量和效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应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适时进行,即在基本理念方面应围绕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大要素开展培训工程;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应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层面实施培训;在专业知识方面要把教育知识、职业背景知识、课程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在专业能力方面上应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实训实习组织、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作为重中之中[8]。通过系统培训,改变数学教师原有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思维、教学方法。

(四)实施教学方法改革,让数学课堂生动活泼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更不适合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要想让职业教育的数学课堂生动活泼焕发出生命力,必须改革数学课的教学方法。一是灵活运用多媒体。多媒体课件在声音、图像、文字以及动画等方面特点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同时,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可以节省板书时间,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保障。二是实施小组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团队意识、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小组研究性学习既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课下进行。课上教师是组织设计者,可以根据数学教学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研究讨论,课下围绕新课准备和作业完成来开展活动。三是开展实践教学。教师在设计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定要适度适当安排实践教学时数,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提高数学学科为专业课服务的作用与魅力[9]。四是依托教学案例开展启发式教学。教学案例价值对目前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学教学案例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以把案例、生活、数学知识三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能力[10]。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体现过程与激励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备,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包含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在学生层面,既要关注学生的专业差异,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关注知识技能,又要关注情感和态度;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变化;既要有书面评价,又要有动手实践的评价。专业不同试卷不要使用一个模版,必修模块各专业可以共享,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试卷依据学生的专业需要和未来发展编制,要以学生自身进步提高的尺度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基点。评价体系应体现过程性评价和多元素评价两大要素,把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理论评价、实践评价、情感评价等要素科学结合起来。

在教师层面应关注授课内容、授课容量、授课方法、现代多媒体的使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评价体系的运用等要素,使教师带着职业使命感和职业教育素养走进数学课堂,同时把考核评价结果与教师的成长紧密挂钩,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进而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张鹤萍.把脉我国职业教育培育目标[J].职教通讯,2010(9):5-9.

[2]雷正光.现代职教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职教论坛,2003(9):6-9.

[3]黄国东.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6):50-52.

[4]裴凤岩.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2(26):73-73.

[5][10]邢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J].职教论坛,2001(9):18-21.

[6]马怀远.数学价值的多面性与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81-83.

[7]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 (2014-09-24)[2014-08-1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91/201309/xxgk_157939.html.

[8][9]张晓杰.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质量[J].中等职业教育,2011(5):36-38.

作者:王丽英

第二篇:试论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

【摘要】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改革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悟音乐、感受音乐以及欣赏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音乐的学习效果和水平。本文首先对职业学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从转变音乐教育观念、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音乐教师队伍以及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社团活动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学校 音乐教学 改革 措施

一、职业学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当前,不少职业学校的领导缺乏较高的教育素养,再加上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没有形成较强的音乐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比较落后,尤其是音乐教育思想和观念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致使很多职业学校未能对音乐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更有甚者不少职业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音乐这门课程,这对学生整体音乐素质和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情感、思想、观念、修养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音乐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单一。在很多职业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依然还有一些音乐教师采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由于这种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单一,因此教师通常无法满足学生对音乐教材之外知识的需求,仅仅教授学生音乐教材中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逐渐失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事实上,有很多学生对音乐有一种浓厚的学习兴趣,然而他们逐渐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音乐师资水平相对较低。在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中,音乐师资水平对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不少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师整体素质和水平相对较低,对学校音乐教学的发展和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同时,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室相对缺乏,音乐器材也不能适应音乐教学的需求,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师音乐教学的安排,影响教师教学效果和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阻碍了职业学习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职业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措施

1.转变音乐教育观念。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音乐的审美教育应具有一定的愉悦性,应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同时还要让学生从精神上得到美好的音乐感受。学校也要根据学生的情感需求开设适合学生学习的音乐学习内容,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音乐带给自己的美好感受,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音乐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动力,可以让学生多欣赏一些比较高雅的音乐,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激情和动机,使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理解音乐以及欣赏音乐的能力,使学生的情操、思想、观念、认识、性格以及修养等在音乐的学习中逐渐得到改变,从而实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和水平的目的。

2.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音乐教师队伍。职业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以及高能力的音乐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需要职业学校和教师自身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得以实现。职业学校加大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为教师提供接受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训练的机会,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学校也可以让年轻的音乐教师多听资历较深、音乐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老教师的音乐课,从中汲取丰富的教学经验,将其有效的运用到自己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从而实现提高学生音乐教学水平的目的。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社团活动。在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音乐社团活动当中,如话剧团、舞蹈队、合唱团以及铜管乐队等艺术团体,使学生通过参与这种形式的演出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创新能力、音乐意识以及审美能力;教师还需要多鼓励学生能够踊跃参与社会上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和文艺汇演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艺术表演活动中充分感受到音乐带给自己的欢乐、愉悦以及情感体验。通过参与这类音乐活动,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提高自己的音乐文化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心理,让学生在音乐艺术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真、善、美”的真谛。

总之,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音乐社团活动当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广阔的音乐学习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音乐修养,还可以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和水平,从而实现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歆诺.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8).

[2]张靖.高校普及音乐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9(03).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靖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编辑/张俊英

作者:黄丽萍

第三篇:职业学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各地人才市场和招聘信息的统计来看,目前会计这个职业需求量较大,无疑这对于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是个好机会,我们当然应该抓住机遇来发展自己。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过于死板教条,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不能第一时间胜任工作,究其根源,我们作教师的在学校教授时方法不当,缺乏针对性,尤其《基础会计》作为专业入门课程,其基础理论性和实用性都是较强的,因此我们应充分予以重视。再者,在职业学校中,还存在这样的情况,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有时候都开的有《基础会计》这门课程,那我们又应该怎样区别对待?对此,笔者就职业学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谈谈自己的两点思考。

教材结构布局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一般《基础会计》课程教材内容编写按“总论一会计科目与账户一复式记账法一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一会计凭证一会计账簿一财产清查一账务处理程序一会计报表”顺序进行。实行的是理论先行、顺向、循序渐进式的教学设计来进行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笔者发现,学生学理论时没有实践背景和经验,学习的针对性、动机性不强,而且知行脱节,全靠死记硬背;做实训时因前面没有真正搞懂基础理论知识而缺乏指导举步维艰;参加工作后不能完全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其结果是教师讲的辛苦,学生学的无奈,教学效率十分低下,学生专业技能差强人意。

教学拘泥于教科书,教学设计缺乏灵活性,教材专业基础知识几十年不变,学科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以知识传授为核心、教师为主体,遵循“知识本位”的课程观。然而职业学生学习能力往往落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宗旨也有别于本科院校,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既不被学生接受也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例如记账规则是这样定义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一结论的得出也是采用的归纳法,一般的教科书都是先举几个例子,然后通过对这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这种表象性描述无疑极大地降低了会计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学生学习后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理解所学内容的实质及知识之间的联系,遇到实际问题完全没有应变能力,被动地接受理论说教,从而对会计学习失去兴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认真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逆向教学法的思路。在传统教学中,人们习惯于“顺向教学法”,即先理论、再过程、后结论的三段式教学法,那么反过来先结论、再过程、后理论的教学法就是“逆向教学法”。

结论就是逆向教学法的目标,目标能引导人们的行为,激发学习兴趣。过程就是逆向教学法为达成目标的路径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大家发现,讲理论时学生觉得抽象不好理解,事实上有些道理就蕴藏在简单的实践中,包含在实验和作业中,当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事先认真设计。首先,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中,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然后,教师查看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及时纠错指导。最后,引导学生探索出完成任务的途径与方法。理论就是将实现目标的步骤和要点揭示出来。这一过程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和专业技能。

逆向教学法的运用。逆向教学法根据具体情况,可分为“整体逆向”和“局部逆向”,下面我从“整体逆向”出发给大家做一介绍,“整体逆向”即从整体上打破教材正常编写思路和顺序,重新进行组合。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不遵循按传统教学内容以“理论先行”的方式逐步地开展教学活动,而是从最终目标编制会计报表开始,以报表编制、凭证填制和账簿登记、实训操作为核心,构建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将课程划分为会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综合实训四个模块,以模块重组教学内容。

首先,设计课程整体教学目标,让学生讨论出会计的目标。教师可以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再让学生根据对会计日常工作的初步认识,主要就是记帐、算帐和编制会计报表。(现场提供实物最好)最终得成共识:会计人员以对外提供报表的形式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学会编制会计报表。

其次,设计课程整体教学过程,围绕报表探究课程结构框架。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填好的会计报表,让学生回答报表上最重要的内容有哪些,得出报表模块所涵盖的主要内容: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会计科目、会计账户;让学生比较出报表中哪些内容最重要、最关键,显然是数据信息。

然后让学生讨论得出:要得到报表数据还得有每笔业务发生时记载的单据,引出凭证概念(呈现实物);要得到报表数据还要将每笔业务按一定时间分类汇总成一个总括数据,引出账簿概念(呈现实物);要从头至尾认真、完整地核算数据。因此本课程需要学生认真掌握会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三大内容。如果需要将这些内容运用自如,当然还需要大量的实训。

最后,归纳总结学生讨论结果——得出学习课程需要经历的内容(得出课程结构框架)。教师将前几课讨论的结果归纳一下就得出:该课程应划分为会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综合实训四个模块。这样每个学生在学习时就很明确:所学的每个知识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个知识点与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等。对于专业学生,教学目标上,不应当仅仅强调他们需要掌握一些会计处理方法,更应该灌输他们一些财务方面的理念,以使他们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来掌握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一要加强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介绍,二要不放松具体实务处理能力的训练,三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结合。

对于非专业学生,教学目标上,使他们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理解会计信息并能够据此进行分析并加以有效使用。教学内容上,着重整个会计流程的介绍,减少具体实务处理技能的训练;增加对会计信息分析的教学,提高学生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能力,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他们主要是学会对这些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即可。

综上所述,逆向教学法是一种启发智力的教学方式,它的教学指导思想突出体现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个人提倡尽量能充分运用;另外,针对目前职业学校的现状,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我们本科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的课程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作者:安慧莲

上一篇:针灸推拿治疗腰椎论文下一篇:英语教育教学探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