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学生教育实习论文

2022-04-22

[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可分为师范生、实习教师和合格教师三个阶段,其中职前教育阶段(师范教育和教育见习、实习阶段)是培养教师观念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作为师资养成时期,师范生的教育意识开始养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外国语学院学生教育实习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外国语学院学生教育实习论文 篇1:

地方院校师范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探究

摘 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及就业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本文拟从师范生专业特长及其形成的就业竞争力入手,探析当前地方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从政府策略扶持、学校学生培养策略变更、学生自身综合实力提升三方面提出地方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地方院校师范生;竞争力;提升策略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高校在校生的数量持续上升,这就意味着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攀升,但社会的刚性需求与就业岗位的提供却并未同比例提高。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走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近年来,相较于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生和专业应用性、实操性较强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专业趋向分工细致、知识面相对狭窄、就业渠道单一的地方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愈发突出,这一问题也成为地方院校就业策略探讨的热点。

地方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是我国基础教育从业者的主体。但随着中小学学生数量的减少、乡镇小学的合并、教师人员的合流以及大量非师范专业学生选择教师职业等因素,地方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壁垒逐年增加。那么,如何开拓地方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培养的有效途径,如何提升地方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何高效实现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成功就业都将成为我们思考的主题。

一、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初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以及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务,从而保证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体到地方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来说,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知识、教育实践能力、思想观念。知识主要涵盖的是师范专业所普遍提及的专业知识,即为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教学方法知识、新课改知识等。这些是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基础竞争力,是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首要核查与看中的。教育实践能力被称为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是师范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形成的可迁移能力,它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板书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课外活动设计能力等相关教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这些是师范专业毕业生在求职面试过程中的硬实力,也是教师职业个人魅力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观念作为师范专业毕业生的特色竞争力,主要指教育观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等,这些是用人单位考察录用的重要指标,亦为个人软实力。

二、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缺失的成因分析

受院校扩招、人口分布政策调整、教师资格认证、教师从业要求提升等因素影响,教师职业竞争压力逐年增大,而地方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却在急速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社会原因:教育类人才市场供大于求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入校人数剧增,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师范专业作为热门专业,不断突破报名新高,这使得师范专业毕业生的供应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前些年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当前适龄中小学生人数递减,教师需求并未呈现相应增长。与此同时,随着教育部改革的进行,非师范专业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限制条件得以放宽,非师范专业学生也提高了其加入教师队伍的意愿,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师范属性的壁垒,使得师范专业毕业生失去了其一直独有的就业保护,从而使得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系数增加,教育市场呈现教师需求与岗位需要“供大于求”的现象。

2. 学校培养方案的更迭时差性:师范专业培养方式滞后于教育实际需求

随着教育政策的变更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师范专业毕业生由最初的国家包分配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的基本平衡,逐步发展到现在的供大于求现状,师范专业的“铁饭碗”被打破,加之部分高校师范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改革不够、适应新时期教育背景的理念变更不及时,使得教育目标单一、教育手段简单、课堂教学与实践相脱节,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无法掌握学科前沿的教育实践方式及教育理念,从而难以夯实基础,造成个人能力与实际需求的较大偏差。

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已逐渐展开,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但鉴于地域差异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相当一部分地方师范类院校还在实行以理论基础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忽略了对学生的实操性训练与指导。为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各地方师范院校会安排学生进行12周至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但是由于学生的实习单位不集中,指导教师资源储备欠缺,学校与教学实践单位的沟通有限,不少实习单位将实习生当作“免费劳动力”使用,缺乏系统且实际的训练与指导,更不用说进行模拟“岗前培训”,部分学生的教育教学实习并未真正实现其价值意义,仍然缺乏对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环节的足够演练与体悟,训练效果有限。

3. 学生个人认知因素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推进之前,师范专业毕业生很少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各学校通过招聘、选推等方式基本能够解决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然而,部分学生的意识却并未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转变而转变,在校期间并未充分完成自我的身份认知,对于自身的未来职业规划缺乏计划,既不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不重视对自身能力、兴趣的培养,更不愿意参加校园内的各项活动,眼高手低,心浮气躁,不听教师的劝导。在就业过程中,未能深刻意识到“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过程,盲目跟风,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不愿意到偏远地区、贫困地区从教,不愿意到没有正式编制的单位执教,老旧的就业观使得很多在校生错失就业良机,无法顺利就业。

三、地方院校师范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压力,地方院校師范专业毕业生应清醒地意识到就业现状的现实,努力提升自我职业竞争力,熟悉学校就业策略,转变个人就业理念。

1. 学校举措

作为师范生培养基地,各地方师范院校应明确现今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各院校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根据就业市场现状,各地方高校应着眼于未来,紧密结合高校转型的大趋势需求,探析人才市场所需求的教育行业人才,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从政策上提升地方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相关实践数据显示,现今用人单位选取人才的标准已不再唯成绩论,而是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综合素养。各地方院校应打破单一专业设置壁垒,鼓励多学科、跨学科学习,改善老化的课程设置,加大选修课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合理增加素质拓展的相关课程,加强应用类课程的课时比例,鼓励学生进行兴趣课程的跨院系选修,从而有效拓展其知识面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就业竞争力。

同时,各地方院校还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兴趣尝试,引导学生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学习上,坚持师范特色教育,加强知识、技能、理念、实践四方面培养,并引导学生制订适合自身的未来职业规划,培养在校生的职业意识与技能,并进行求职技巧的相关训练。

2. 个人举措

在校大学生应加强职业学习,适应时代变化,正确判断就业形势与自身特长,努力强化自身素养,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首先,在校生要不断努力学习,克服心浮气躁、眼高手低等坏习惯,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与实践活动,不断发现自身问题,改正问题,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高作为教师储备力量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师德情操与个人素养,从而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其次,在校大学生还应该培养良好的正面情绪,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处理好自己与同学、朋友以及世界的关系。最后,认清自身职业位置,克服怕苦、怕累、怕贫困的三怕情绪,通过对自身的兴趣、性格、价值观念、教育理念的深度分析,努力制订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为自身的顺利就业铺平道路。

3. 政府举措

政府是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政策顺利实施的保障者。针对目前的教育大环境与教育实际,政府应制定实施有利于师范生就业的举措,诸如“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政府应考虑西部地区实际,鼓励学生扎根西部,服务基层,避免就业“挑肥拣瘦”现象的深度发展。政府还可以通过教师职后培训、进修等机会加强师范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归属感,增强其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情怀。

通过以上举措,希望可以提高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改善当前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赵志川,陈香兰. 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2]高俊民,赵硕.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人民论坛,2013(10).

[3]王艳,王辉. 正视大学生从众心理与其有效利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11(12).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2016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1世纪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发展前景的研究”(项目编号:244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琳(1982— ),女,山东淄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较与教师职业发展;许米玛(1998— )女,浙江杭州人,咸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作者:陈琳 许米玛

外国语学院学生教育实习论文 篇2:

学习如何教:拓宽课程设计的视角

[摘 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可分为师范生、实习教师和合格教师三个阶段,其中职前教育阶段(师范教育和教育见习、实习阶段)是培养教师观念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作为师资养成时期,师范生的教育意识开始养成。本文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师范生(实习教师)对教育实习的反思,挖掘当今师范生关注的重点、面临的挑战以及回应挑战的态度和对自己专业成长的意识;建议从更广的视角考虑职前阶段的课程设计,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 反思 教育意识 教师教育 学习团体

[作者简介]吴格奇,杭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浙江杭州 310036)

一、引言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是教师认识自我价值,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自身内在结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师范生、实习教师和合格教师三个阶段,其中师资养成时期,即职前教育阶段(师范教育和教育见习、实习阶段)是培养教师观念的重要阶段,在国内外已日益受到关注。这一阶段不仅是师范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期,也是他们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的时期。换言之,在职前教育阶段,师范生对教育、中小学乃至自身的角色与发展开始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如何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意识,养成正确的教育信念和专业发展意识是职前教师教育的重点。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对教学进行持续不断的试验和批判性反思。反思能使教师把教学的各个方面,如专业知识、教师和学生、学习过程和评估等结合起来,从而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师范生对教育实习的反思,能反映出他们所关注的问题、面临的困惑和困难,以及他们所持有的教育信念和态度。

本文通过分析实习教师的反思,挖掘当今师范生所面临的挑战,以期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所启示。

二、理论背景

反思应用于教师教育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早在1933年杜威就对反思性思维作了研究,他认为反思性思维是“对任何信念和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其支持理论和倾向得出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主动、坚持不懈的细致缜密的思考”。Van Manen于1977年提出了反思的三个层面:技术性反思,即反思课堂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实践性反思,即反思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批评性反思,即反思与教学有关的道德与伦理的规范性标准。此外,教师教育界也广泛推崇Schon的观点,他把反思分为对实践的反思(reflection—on—action)和实践中的反思(reflection—in—action)。他认为教师的反思不仅包括对他们教学实践的计划和回顾,而且包括实践中根据与学生的交流所做出的决定。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批判取向的教师研究理论与实践在西方蓬勃发展并影响到中国。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中,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着挑战。要实现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最终提高,教师就应成为自主发展的教师,而要成为自主发展的教师,教师就必须学会理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和教学。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点,师范教育阶段中的反思性教师培养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培养师范生的反思性批判能力,能使他们系统地探究自己的教学实践,评价自己的教育信念,在教学实践中对所学理论进行检验和质疑,激活他们已具备的缄默知识,激发自己的教育智慧,为今后的教师岗位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的反思指的是实习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习的书面和口头反思。他们所作的反思基本属于对实践的反思,即在教学实践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信念和策略等方面的反思。

1.语料来源

研究语料为笔者受田家炳基金资助在香港大学访学期间所收集。语料来源是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语言与文学专业的四年级师范生共15位,其中男生2位,女生13位。他们分别在6所中学实习,每人在实习过程中按要求写一份书面反思,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与大学指导教师交流。内容主要是他们一段时间以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策略等的评价,对所存在问题的剖析,以及对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设想等;指导教师也通过电子邮件给予反馈,但避免评价性反馈。此外,他们有几次与指导教师当面交流的机会,口头对刚完成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同样,指导教师不做评价性反馈。笔者分析了他们的书面反思,并进行了课堂观察,课后旁听他们与指导教师的交流,做了笔录并进行了分析。

2.研究对象背景

所观察的师范生是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学生,毕业将获文学学士和教育学学士两个学位。他们从第一学年开始同时学习语言学和教育学相关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语言和学习、教学心理学、教育和课程(观点、概念和问题)等等。四学年共有三次教育实习机会,周期分别为第二学期3周,第三学年8周,第四学年8周。笔者所观察研究的是第四学年的实习阶段。这一阶段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实习前以小组为单位的研讨会,主要讨论如何重新构建头脑中已有的教学知识,为实习阶段的课程设置做准备;第二部分是观看中学教学录像,并写一份观察报告;第三部分是课程设计、实施和反思。本文主要分析第三部分的内容,试图探讨师范生面临的挑战和教育意识的培养。

3.研究方法和问题

本文采取话语分析的方法,试图找出师范生所做的口头和书面反思的模式,分析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话语分析拟回答以下3个问题:(1)师范生的反思涉及哪几个方面?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什么?(2)当今的师范生回应挑战的意识和态度如何?(3)师范生的反思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什么启示?

四、师范生反思的话语分析

总的来说,教师的反思应涉及教学的四要素:学习者和学习、专业知识、评价以及指导。教师如何综合地看待这四个方面反映了其对教学的观点和态度。实习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不可能综合地注重每一方面,而总是有选择地关注其中的某些方面。结合实习教师的口头和书面反思,我们对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1.学习的本质

在上述四方面中,100%的反思重点强调了对学习者和学习的反思,其他三个方面都没有强调,只是将之与第一方面结合起来,作为促进学习者关系的方法加以反思。

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以解释观和生态观为代表的视角开始重新审视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强调教学是一个理解而非单向传授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也对传统认识论范式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提出教学应是教师创造环境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框架的过程。实习教师对学习本质的理解直接影响他们对教学模式的设想和课堂授课行为。实习教师是这样对学习本质进行反思的,如:“我让我的学生明白他们下节课要傲的报道是这节课的内容的延续。这样他们会逐渐

明白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构建知识的连续过程。”

从以上反思可以看出,实习教师不仅努力帮助构建知识框架,而且试图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本质,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有效的学习。

2.学习团体的建立

学习者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是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每一位实习教师的反思都是以如何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议题的,主要探讨如何建立与学习者的学习团体,通过与学习者形成良好的专业关系,发挥教师的领导作用,促进有效学习。实习教师的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建立与学习者关系的学习团体。

首先,如何建立与学生的和谐关系。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决定教与学效率的最关键因素,而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创造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Rivers曾经说过,在外语学习中,只有师生之间建立起热情愉悦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师生之间的交流才能真正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实习教师都意识到了与学生交流的必要性,都努力地建立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在反思中,他们经常用“舒适”、“和谐”、“自然”、“接受”等词来描写与学生的关系。例如一位实习教师这样写道:“我现在和学生相处,感到更舒适,更开心,因为我感到通过这星期的交往,他们中更多的人接受了我,这大大促进了我的学习。我希望在实习结束时与他们的关系更和谐。”

根据Dita Fischl等2005年所做的研究,教师对学习者的反思主要涉及理解学习者、培养学习者、帮助学习者、改善与学习者的关系和教导学习者,这些目的主要通过了解每位学习者的情况,个性、学习风格等方面来实现。一些实习教师的反思正反映了他们是从这些细节人手改善与学生关系的。如:“双方的理解是很必要的,教师应努力了解学生。我开始利用午休和放学后的时间与学生谈心。我对他们的了解越多,我就越喜欢他们。我问他们在英语课上喜欢什么样的活动,他们想学什么,想让老师怎样帮助他们。除此之外我们还谈论谁是班上最受欢迎的人,谁又是最另类的.谁一天喝三罐可乐等等。我向他们表示我爱他们,会像他们的生活老师一样照顾他们。这就是为什么在您(指指导老师——笔者注)来听课时他们这么配合我的原因。我真地很感动,因为学生已接受了我,把我当成了他们的老师。”

除了关注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外,实:习教师还努力帮助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学习团体,因为和谐的学习团体能营造安全的学习氛围,学生之间互相信任的关系能使他们更愿意在一起学习,并能促使相互帮助学习。如一位实习教师在反思中写道:“建立学习团体是解决课堂出现的许多问题的方法之一。如果每一个学生清楚自己在其他同学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他会对学习活动作出更敏捷的反应,对全班的学习过程也会更负责。如果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学习团体中的主人感和责任感,那么他们就不会在课堂上有捣乱的举动。”

因此,为建立学生之间的学习团体,实习教师开始考虑作为教师他们应该如何做。如:“我一直在考虑教师应如何清楚地表明一个积极的学习团体的意义。在这个学习团体中每个人都重视和尊重‘一起学习’的意义。可能的方法有:(1)为学生设定目标或活动,鼓励相互支持和评价;(2)培养学生自己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3)让学生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在全班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其次,如何与学生取得一致。Rivers认为,教与学可以完全分离,教师不仅能成为学习的促进者,也有可能成为学习的障碍。如果教师与学习者没有取得一致,唯一能使学习发生的途径是评估,也就是说,教师只有通过考核这一手段才能促使学习者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然而,这种模式下教师与学习者都只是互相独立的个体,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等级性的,学习者的学习是被动的(如图1A所示)。相反,如果教师与学习者在教学过程、内容和方法上达成了共识,师生就不再是分隔的个体,而形成了学习团体,学习就能自觉地发生(如图1B所示,图中重叠部分越大,表示师生之间的一致性越强。)

话语分析结果表明,15位实习教师中只有5位意识到了这一点,其中3位实习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反思:“我认为教师应丰富课堂言语,让学生的学习发挥到最有效的程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使用更自然、更丰富的语言。”“我应该做更多的观察,找出在课堂与学生交流的合适的语言和方法,在实习剩下的日子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更浓的兴趣。”“教师不一定是信息的唯一来源,而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创造。”以上话语反映出,实习教师意识到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权威强迫学生学习,而应从自身出发,试图用更丰富的课堂语言和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渐让学生认同教师的观点,自觉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另一方面,实习教师意识到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中心,教师只是起引领作用,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占了主角地位,授课模式必然只是传授,后果必然是学生不能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3.回应挑战与专业成长

教育实习阶段,作为培育成熟教师观念的重要阶段,是师范生所具备的大学文化与中小学文化开始融合的阶段,个人的缄默知识与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结合和检验,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实习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在教育实践中必定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犯不少错误,尽管对于一些问题所造成的意外负面效果难以让人接受,然而,正是处理这些问题和错误的过程使师范生专业学习得以起始。从这种意义上讲,培养师范生的问题意识,采取正确的态度应对问题和挑战是师范生专业化发展的有利组成部分。

从分析结果来看,实习教师对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缺乏足够的意识,15位实习教师只有8位提到了所遇到的挑战与自己专业成长的关系。如:“我一直在问自己:我能不能改变班级的纪律问题?有时候我怀疑自己‘影响’学生的能力,有时候我又相信老师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如果你处于这种情况,你会试图改变学生的态度还是听之任之?……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和同事之间的相互帮助,我能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这位实习教师把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课堂纪律作为关键事件加以反思,试图从自身内部引出智慧内核,做出自我判断,用真心去启迪生命。此外,她认识到这一关键事件能促使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有些师范生通过反思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关键事件,挖掘出了学生的潜力,并意识到从学生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促使了自己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如:“通过这堂课,我从学生身上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我从这一事件中学到的是只接受学生的回答是不够的。我应把学生的回答融入到教学中。”显而易见,尽管实习教师只是从非常微观的课堂教学层面去反思,但他们不断地在找寻新的方式,使自身与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学环境相适应,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自我竞争力。

五、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虽然香港的教育环境与内地不尽相同,但是在教育改革

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教育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认识和要求是一致的,即在师生共同的生活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以上分析对内地教师教育能提供一定的启示。对师范生的培养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狭义的教师教育模式,而应从广义的角度审视课程设计的范畴,除了设置专业类、教育类课程之外,应紧跟当今的教育形势;课程设置应从传授知识转向能力的培养,调整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探索意识,加强师范生的反思能力。

1.调整师范生的知识结构

外语教师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语言技能、语言学知识、教学法和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能转化为教学能力,以及自己本身就具备的个性化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显现,通过理论的总结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因此,教育实践是一个调整师范生知识结构的好机会。传统的教师知识观不重视教师的实践及个体知识,因而不利于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动机,难以从根本上保证教师教育观念的真正转变和教育行为的有效改善。可见,要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教师教育者应从由内面外的视角,了解师范生实际拥有和使用哪些知识,帮助他们把这些知识与所学的学科知识、教学知识、课程发展知识等结合起来,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转化为教学能力。

2.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探索意识

教育实习并非只是所学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检验,更是师范生教育意识培养的一个契机。师范生从指导教师或具体的教学中,通过反思遇到的问题,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检讨或修正,探索教学方法,审视自己的教育信念和态度,促使自己的专业成长。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开设的教育实践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总是依附于课堂教学,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这种理念下,没有任何教育经验的师范生对教学实践只是一种感知,难以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索教学问题和积累教学经验,也就难以发现教育教学规律。

对师范生实习表现的非评价态度能使师范生和教师教育者有机会通过平等的对话以及互动的方式去探索问题、反思问题,培养师范生对教育现实问题的捕捉能力,促使对自己的教育使命的正确认识,对教师角色观念的正确定位。

3.加强师范生的反思能力

作为教师全面发展的过程,反思并非是简单地记录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也并非为了找到研究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是为自己形成个人对经验的新的认识,提升从事教育活动的理性,获得一种自我发展。要支持师范生从他们的层面出发关注学习者、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等方面,以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孩子们的学习观念和习惯。师范生虽然缺乏实践经验,反思不够全面,但通过反思,他们能体验教育过程,积累教育经验,获得新的启示。

作为教师教育者应关心师范生考虑、关注的方面,以引导他们综合地看待学习过程,以及教学过程与自己的专业化发展的联系。

(责任编辑:海文)

作者:吴格奇

外国语学院学生教育实习论文 篇3: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分析与对策

摘要:本文以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为调查研究对象,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所作出的各种评价,进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分析,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就业质量

本次调查对象为汕尾职院、清远职院、河源职院、揭阳职院等六所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2009届部分毕业生,时间为2009年8月到10月,共有21个专业,其中非师类专业有:电脑艺术设计、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14个(共有618人);师范类专业有:美术教育、数学教育、音乐教育、英语教育、语文教育等7个(共有683人)。其中五年制有280人,三年制有1021人;男生有500人,占38.5%,女生有801人,占61.5%。毕业生生源地分布涵盖广东省21个地级市,其中城镇生源占42.1%,农村生源占57.9%。此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问卷调查共发出1301份,有效收回问卷1233份,收回率为94.80%。

一、调查结果

1.毕业生整体质量水平较高

1233名毕业生,在调查中被用人单位认为整体质量水平高的有340名,占毕业生总数27.57%,被用人单位认为整体质量水平较高的有779名,占毕业生总数63.18%,被用人单位认为整体质量水平一般的有114名,占毕业生总数9.25%。

2.毕业生工作称职占86.78%

1233名毕业生,在调查中被用人单位认为称职的有1070名,占毕业生总数86.78%,被用人单位认为基本称职的有160名,占毕业生总数12.98%,被用人单位认为不称职的有3名,占毕业生总数0.24%。

3.毕业生单项综合素质较好

二、原因分析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此,国家正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面对发展形势,就广东而言,现已兴有高职院校近70所。这无疑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但是,回眸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历程,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办学状况令人堪忧。用人单位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所作出的各种评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毕业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

1.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基础较差。地方高职专科院校所招收学生是当年参加高考第三批B线的毕业生,大多数学生分数线在350至450之间,相对干第一批和第二批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要差得多,同时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能力相对也较差。

(2)不主动、怕吃苦。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和平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的表现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不够主动、怕吃苦。主要表现在:一是平时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会主动去思考或请教他人。二是遇到比较难的问题就退缩,缺乏钻研精神。比如教师平时布置的作业,有的学生就不愿独立完成,经常抄袭他人作业。三是不愿早起来读书。四是对较差的工作环境产生对抗心理,追求舒适工作环境。据了解,有的学生长这么大,就从来没有做过一次饭或洗过一次衣服。

(3)缺乏创新能力。在已收回1233份问卷中,自己认为创新能力好的有189名。占毕业生总数15.33%。这就说明了我们在培养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是不够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这正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创新能力评价不高的原因所在。

(4)专业业务知识水平不高。在已收回1233份问卷中,自己认为专业业务知识高的有630名,占毕业生总数51.09%。这就说明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专业业务知识学得不够扎实、不够牢固。

2.学校原因

(1)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学校现有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师范类专业相对饱和,且缺乏新开专业;非师范类专业设置,不能只盯住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应该拓宽市场需求面。面向珠三角地区和偏远山区的需要进行专业设置。而不能一厢情愿地“闭门造车”,这样毕业生自然就缺乏竞争力,“产品”滞销也是意料中的事。搞不清楚企业需要什么人才,也没有企业参与,教育“产品”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

(2)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学校现有的培养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普通师范院校的层面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实习、进度安排,都是按部就班,没有针对性,没有突出职业技术院校特色。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技能,重课堂、轻市场的传统教学观念仍占主导地位,缺乏高职院校“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渗透,致使毕业生基本功训练不足。实操技能不强,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市场联系太少,人才培养定位不准,“产品底气不足,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3)办学自主权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有如下七个自主权:一是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二是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三是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订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四是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五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与境外高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六是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七是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在办学自主权上受制于很多因素,或财产的管理和使用上得不到保障,或管理体制上没法理顺,或机构设置上没办法按学校需要设立,或干部任免、人事调配上不能按规定办理,影响了这些院校的正常发展。

(4)师资水平不高,数量不足。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师的工资收入相对偏低,待遇较差,而地方高职院校又多是从原有的中等师范或中专学校升格兴办的,原有的中等学校的教师自然成为师资的主体。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地方高职院校师资水平相对偏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难以给高职院校配足人员编制,影响了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进,造成了师资质量不高,数量不足。

(5)实训基地不足。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是一种需要高投入的教育类型。因为一个人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训练。离职院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实践训练条件,必须配有专业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由于办学经费缺乏,这些院校的实训基地普遍不足,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6)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师资整体水平不高,办学经费投入不足,不仅影响高校的发展进程和办学质量,还影响其自主创新能力。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均较难组建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工

作,缺乏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

3.社会原因

(1)当地政府不重视,投入严重不足。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对落后,教育的发展就更为滞后。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多为“吃饭财政”,很多社会问题难以解决,单就教育而言,基础教育就已经给政府很大的负担和压力,还有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的主要精力和财力仅以上问题都难以应付,根本无力承担高职教育的巨大投入。有的地方政府就只能解决高职院校教职工的人员工资,而基建及设备等投入只能靠学校收取的学费来维持,严重制约这些地方离职院校的发展。

(2)供大于求,就业岗位增幅有限。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毕业生的总量不断增加,而就业总需求则增长缓慢或与往年持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也实行“精简分流,精兵简政”,接纳毕业生的数量有限。这就使得专科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缩减,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3)社会认可度不高。由于这类学生考入学校分数并不高,所以有些用人单位对这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着偏激,社会的影响力不大。

(4)“用人高消费”。社会上。用人单位在使用人才方面存在“用人高消费”现象。实践证明:适合的人才才是最主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用人高消费”使得专科毕业生无法与本科生、研究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明明要专科生的企业单位或公司却改成要本科生、研究生。

三、做好就业工作的措施与对策

1.找准定位,统筹好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之所以没能跟上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步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办学定位虽找准了,但在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上发生错位,偏离了方向,所以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要找准定位,统筹好自身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找准办学定位。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办学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首要的,要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对其进行战略定位,统筹好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办学定位确定之后,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就必须跟着确定。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要根据办学定位来确定近期、中期及长远的发展目标,然后根据发展目标来确定方向,使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协调统一。

2.把握规律,统筹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要培养出好人才,不把握好和科学运用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是很难成功的。当然,还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的反馈机制。所以说,统筹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培养出好人才的重要环节。

(1)以规模促效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实现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没有规模就不可能有效益,规模太小也不可能有高的效益,如果办学规模太小,办学成本就提高,就可能失去生存的基础,办学质量也自然得不到保障。当然,盲目扩大规模也将会导致教学质量和学生质量的滑坡,从而导致效益的负效应。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由于地方财力不足,靠政府本身的财力来扩大规模是不现实的,只能借助社会资源,加上对自身资源的有效配置来扩大规模,以规模来促效益,又以效益来促使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规模与效益的良性循环。比如广东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就是采用这一途径实现有效发展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规模的扩大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要与办学需要和条件相吻合,既要考虑必要性,又要考虑可行性。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资源和学校现有资源的效益。又不会降低办学质量,这样才能实现良性的发展。

(2)提高质量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有力保障。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的价值,效益是高职院校生存的基础。没有效益,学校难以生存,没有质量,效益也会失去基础。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来说,没有质量就没有好的就业,不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不可能有生源,没有生源的学校就不可能办下去,办学效益也就无从谈起。质量提高了,就业率就高了,社会认可度也就高了,生源自然就充足了,其质量也就高了,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所以说。提高质量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保障。

(3)调整结构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渠道。提高质量除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之外,调整结构就是重要的渠道了。调整结构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重点放在应用性和基础性专业。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情况来合理调整专业,又使其符合高职院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及未来可能达到的条件,从而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二是对层次结构进行调整。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需求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中专层次的人才仍然是这些地区企业的重要需求对象,所以。可以让这一层次的办学规模适度扩大。同时力争办一些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三是对类型结构进行调整。短期培训、自学考试、合作办学等一系列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要统筹协调发展,使高职院校的办学类型和结构更加协调。

3.打牢专业基础,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综合实力

我院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参考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规格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突出特色,强调职业技能。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资格的培训考试,积极参加全国性的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的水平等级测试。提高学生的“含金量”和竞争力。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加大师范类学生的教育见习和毕业教育实习的次数和时间。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找差距、强技能、补不足。强化师范类学生的“三笔一话”基本功训练(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严格标准,常抓不懈,力求每位师范类毕业生做到能讲一口流利规范、生动准确的普通话;能写一笔工整秀丽、规范成体的粉笔字;能写一手格式规范、文从字顺的各类文章。加强师范类学生中小学教材教法和电子教学课件制作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积累教学经验,增强师范生就业应聘的竞争实力。举办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的教育专题报告会,培养师范生热爱教育事业的敬业意识。针对非师范类的电子工程、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文秘、旅游等专业的学生,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操技能的训练,建立校企结合、互惠互利的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电工证、程序员、内审员、市场营销员、秘书证、旅游证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和认证,培养学生一技之长,英雄有用武之地。

4.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提高竞争力,实现全程化指导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以敬业精神为核心的人文素质和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着力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

(1)构建了“三级立体式”的职业规划辅导模式。为了引导学生

更好地、更科学地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该院已构建了“三级立体”的职业规划辅导模式,以校外专家、网络专家、校内专家构成三级。以这三级专家系统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全方位、全程化、立体式的辅导。A校外专家:如该院在2007年曾邀请了广东劳动学会副秘书长卓鸥教授,原华中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原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书记院长现任我院顾问张碧辉教授,台湾地区著名企业管理学家吴建宏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蔡圣刚博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黄英老师等资深专家进校讲座。B.网络专家:利用现代的手段,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辅导,如该院要求学生定期浏览大学生就业在线网、飞途网和已购买卫星专网、就业指导测评网来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C.校内专家:如该院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及各二级学院(系)负责就业的领导、辅导员、专业负责人、班主任共同组成的校内专家组,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详细、周密、及时的辅导。

(2)通过职业规划比赛,普及职业规划理念,掌握职业规划的方法。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活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开展组织宣传与教育工作,为了更好地提高大赛的活动质量,学院还邀请了多名专家学者到学院举行讲座,通过专家们对现在市场的分析和人才的需求,提高选手对职业规划的认识,提高作品的质量。就业指导中心积极引导、鼓励、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第四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整个赛程历时10个月,共有6000名学生报名参赛,完成作品5302份,成功向主办单位网上上传作品946份(在全省多所本专科参赛队伍中排第五位)。在省总决赛中。来自全省众多所院校的参赛选手进行了激烈的角逐。信息科技学院润廷同学总评成绩排名第三,获高职高专组“十佳职业规划之星”,应用外国语系李铀同学也获“优胜奖”;原招生就业办主任周琳荣获大赛宣传、组织工作“先进个人奖”,张万英、马尚玲、张远军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学院在比赛的各项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被授予“最佳组织奖”。

实践证明,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是学院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它对如何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自身职业能力,提高求职、就业的成功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以服务地方为导向,立足本地区,面向基层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厚德强技、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贯彻《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勇于探索山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新路子。努力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立足河源充分就业。2004年到2007年。共有毕业生3410人,在河源就业占70%,这为河源社会经济发展、为山区人民全面实现小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深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1)依托河源支柱产业,打造品牌专业促就业。学院以“围绕市场办专业,办好专业促就业”的理念,围绕河源市政府重点培育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轻纺服装、建材、生物制药、食品饮料、矿业等七大行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打造以旅游为龙头服务业的要求,所开设的30个专业都与河源的支柱产业发展需要紧密对接,与区域经济的特色密切相关,体现出为河源经济服务的特点。如根据亚洲最大的模具生产企业龙记集团落户河源、河源市被确定为“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实际。他们相应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通讯、旅游管理等专业。经过他们精心培育,学院文秘和旅游管理等专业已被确定为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建设专业。由于品牌效应,这些专业的大部分学生还没毕业就被河源的企事业单位“盯上”了,呈现出求大于供的就业旺盛局面。

(2)深度融入河源企业,实现实习——就业无缝对接。近年来,学院先后与河源一百多家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与河源79家企业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课堂搬进企业,让学生边学边干。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为减少实习到就业的中间环节,他们采取实习就是试用期、实习结束即就业的办法,使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开通就业的快车道。

(3)利用河源资源,拓展区域就业市场。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学院立足河源、面向基层、瞄准当地、辐射周边,充分利用河源及周边区域资源优势建基地、拓市场,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一是积极参加河源大型经贸活动,促进毕业生就业:二是充分利用河源行业协会、学院校友会,帮扶毕业生就业;三是政校联动。推进毕业生就业。

作者:余少伟 刘少锴 林晓亮

上一篇: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提高论文下一篇:流行音乐引入的音乐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