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科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30

摘要: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已有多年,但尚未提升到制度层面来建设。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在高校中深入施行本科生导师制,从职责划分、职能选择、指导方式以及实施细则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建议,希冀能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文学科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文学科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论文 篇1:

高校和谐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构想

摘 要:社会在提倡和谐,校园也在提倡和谐。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本质在于培养素质全面、自由发展、健康和谐的人,这就要求学校要“以人为本”,坚持和谐的教育管理理念,提供和谐的教育管理环境,才能不断开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和谐 教育管理

1 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的统一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和谐校园的构建与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工作是分不开的。而学生教育管理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构建和谐的模式,才能不断培育出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和谐型人才。

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就是要实施人性化治理,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给学生以关心和爱护,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关心”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为学生的学业成才、素质培养、健康成长提供平台,打好基础。让各类人才获得均等的展示和发展机会,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2 目前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缺乏“人本性”

高校在学生管理理念上缺乏“人本性”,缺乏对人性认识的深化与升华。在教育管理中以刚性管理为主,管理者更多是运用规章制度和纪律去教育人,约束人,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强调遵章守纪的多,批评、发号施令的时候多,去做沟通、交流的工作少;学生违规违纪后采取处罚的手段多,实施耐心教育和关心的少;问题发生后才去处理的多,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做得少。

2.2 管理理念陈旧,方法落后

在一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未把育人看成学生教育管理的根本任务,在一定范定程度上存存只教书、不育人,只教学、不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很多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的手段方法仍较多地停留于简单的“灌输”、“训导”、“处罚”,“管”的色彩太浓,“堵”的时候较多,关心不够,服务不到位,学生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致使师生互相不理解、不认同,甚至处于对立状态。

2.3 管理实践忽视情感关怀

高校学生管理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推动工作,过多地强调学校组织和教育管理者的权威性、等级性以及各种行为的规范性,忽视对学生情感、价值目标和行为标准等柔性因素的培育。更多地强调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忽视自下而上的管理和横向的沟通与协调,把学生当成了只靠组织制度、纪律奖惩就能调动的“机械人”,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文化性、情感性等因素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表现、自我服务的作用。

2.4 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偏低,队伍不稳

随着连续多年大幅度的扩招,许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数量严重不足,这些管理人员又承担大量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如此繁杂的事务让数量极为有限的辅导员承担,使他们没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去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学习、心理、生活和就业指导等工作。

管理人员素质也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属于年轻人,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和工作理论,导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低;学历层次不高,知识结构单一,多数人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缺乏管理学、心理学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人文学科知识,影响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效的开展;思想不稳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人员的出路窄、经济收入低、专业职务晋升难、进修深造难等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导致这支队伍不稳定。

2.5 学生管理制度落后

大多数高校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奖惩制度等都是沿用高校过去的制度和办法,没有及时完善和更新,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国家的法制建设愈加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这就造成了管理制度落后于社会发展的现象。而且还存在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管理制度冲突,甚至个别地方相互矛盾,造成制度重叠、尺度不一。或随意删改、变动制度,使学生无所适从。另外,对学生思想、行为规范、能力与素质培养、形成良好学风等方面的工作缺乏正确的导向,管理体制不系统,不健全,不科学,也会导致学生教育管理出现各种问题。

3 和谐管理实现的途径

3.1 和谐管理要以人为本

教育管理者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强调人是所有其他构成要素的主宰,其他一切因素,只有为人所掌握、所利用时,才具有管理价值。这里包含一个教育理念的创新过程,在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育者,它影响着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育功能实现的程度。一方面,教育管理者要把学生看成实实在在、有肉有血、有情绪、有思想、有机体的真正的“人”,而不单纯是学习机器。使他们懂得和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相信人;另一方面,教育管理、教育活动、教育内容都应当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注,把维护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教育环境、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应当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人的才能的发挥,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

3.2 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

在大学生的学习上,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者要鼓励学生自行制定学习目标,之后对目标的完成实行监控、评估。在大学生的生活上,实行和谐的环境管理,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心理环境。构建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在优良的环境中自我成长。要学会用各种教育手段,优化教育资源,创造和谐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压抑为轻松,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断完善自己,自我进步。

3.3 提供和谐的教育管理情境

和谐是事物和现象各方面的完善配合,是多元化的协调和统一,它使人获得愉快和满足,并由此唤起人们对生活、对世界的热爱与向往。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发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和谐的教育管理情境对人的学习动机、欲望、情趣和信心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基本模式是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和谐,以课堂为主的教与学过程的和谐,以学校为主的家庭、社会关系的和谐。它要求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树立全面科学的教育功能观、和谐共振的教育过程观、民主融洽的现代师生观、能动发展的学生观。和谐教育关注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园生活,必须扩展到学生成长背景中更广阔的领域,例如提高家长教育水平,改善教育环境,引导和规范传媒内容,发展和利用文化设施和社团活动,营造良好学风校风等。努力创造一个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背景,使学生得以成长为和谐的人。

3.4 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和内心需求,增强大学生的认同和信任

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上,实行心理管理。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地和大学生交流,辅导员、心理信息员和学生党员干部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动态,发现不良心理及时给予帮助和辅导。了解大学生在家庭、情感、校园生活、学习研究、毕业就业等方面的困惑和需求,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设计,明确自我成才目标。创造情感互动、交流的环境,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加强学生的心理引导,解除学生的精神苦闷和心结。

3.5 和谐教育管理要以法治为基础

法治尊重被治者的主体性,尊重其权利和人格,激发和调动其参与治理的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是以良法实现和谐之治。法治就是在制定良好法律的前提下,讲规范,守秩序,依法办事,尊重法律权威,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各种纠纷和争端,从而实现社会的发展、安定与和谐。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也应当是一个好的制度,一个善良的制度。只有是一个充分保障民主、自由、人权、平等的制度,才会使学生心悦诚服,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让学生获得内在丰富性,提升精神境界,抑恶扬善。如果不能彰显正义和公平,以学生为本,仅仅是为了达到对学生的管理约束,而不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无法让学生自觉遵守的,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智。

大学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要使每一颗金子都发光,法治的实现是和谐大学学生教育管理的根本。在高校中规范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消除管理中的漏洞,不仅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办学水平、满足高层次人才成长要求的必要条件。现在我们国家都在倡导依法行政,对学生的管理活动更应该在法制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大学生首先是国家公民,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都应该得到保障。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担负着传承先进文化、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他们首先要具备法制观念,带头遵纪守法,在进行管理的同时体现出法律的精神,在工作过程中依法行使工作职权,不感情用事,滥用职权,做出超出法定权限甚至违法的行为,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王刚,张重刚.新形势下和谐高校学生 教育管理模式构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2):208.

[2] 肖学斌,张忠臣.柔性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2008,220(4):40.

[3] 林莉.浅论“柔性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兰州学刊,2009,189(6):156~157.

[4] 徐长恩,李学鸣.试论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实现和谐的法治[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12):194.

作者:万文松 何春渝 王建锋

人文学科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论文 篇2: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施行探析

摘要: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已有多年,但尚未提升到制度层面来建设。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在高校中深入施行本科生导师制,从职责划分、职能选择、指导方式以及实施细则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建议,希冀能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施行

作者简介:何芳(1981-),女,湖北荆门人,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嵇斗(1975-),男,江苏连云港人,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北 武汉 43003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军工程大学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NUE2013229)的研究成果。

导师制是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以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教育的一种制度。[1]本科生导师制(以下简称“本导制”)是源于牛津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20世纪30年代被牛津留学者带入中国,由浙江大学率先开始施行,其后随着战争及政治因素,本导制暂时被迫中断,高校普遍推行辅导员制度。20世纪90年代,本科教育开始施行学分制与选课制,需要教师参与指导选题、选修工作,本导制重新得以运行。虽然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推行本导制已有多年,但尚未提升到制度层面来建设,带有一定的随意性,[2]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本文研究希冀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本导制的职责划分

高校本导制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高校实情的基础上施行的,各个高校本导制的职责特点、职能定位以及具体实践方案等方面都有不同,归纳起来总体可以分为两种实践类型:一种是以学术引导为主,典型代表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引,侧重专业指导、学术引导;另一种是以学业辅导为主,属于辅助性的学生管理体系,在辅导员之外,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许多高校都采取此类型。而英美大学的导师职责划分则更为细致,主要有咨询导师、教学导师和研究导师三类。咨询导师主要是依托于住宿学院,为学生提供学业、生活等全方位的指导;教学导师侧重于进行小班化、互动性、启发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研究导师通常以师生双方的兴趣为基础,将学生纳入到科研活动中,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一流大学优越的研究资源。[3]

参照国外的细化职责,将本科教育按本科生的生长周期来进行培养,从实践对象及周期的角度,本科导师可以细化为四类导师职责:全程本导、低年级本导、高年级本导、英才本导。[3]全程本导制的导师指导贯穿大学四年,本科生从入学起就接受导师从思想、学业、生活各方面给予的全面指导;低年级本导制主要是为推进和完善学分制而施行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低年级学生选课和选专业;高年级本导制从高年级开始,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支持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讲座和研讨会,为专业素质培养打下基础;英才本导制是按照一定的选拔标准,在优秀学生中施行的导师制,并非所有学生都享有导师指导,英才本导制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优势进行重点培养,有必要时指导其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为以后专业发展进行指导规划。

二、本导制的职能选择

现阶段高校并存着两种育人制度,即20世纪90年代重新开始的本导制和已有的辅导员制。这两种育人制度的并轨,使高校的本导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突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是本导制的职能定位不明确,导致与已有的辅导员制度职责相互重叠。高校辅导员制度(部分学院也设立班主任)的职责主要是为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侧重于事务性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包括:学生班集体、团支部建设;学生党员发展、教育、考核;评定先进学生、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就业指导教育;学生突发事件处理;学生基本状态控制等等(军队院校由学员队队长、教导员来承担此职能)。学生的学习主要交由授课教师来承担,基本上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是两条平行线。部分高校引入本导制,更大程度上是想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以弥补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这两条线之间的脱节。事实上,学生管理与教学本身就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应该依靠本导制在明确的职能指导下教育方式和指导频率的突破。

目前,严格参照导师职责类型施行导师制的高校不多,大部分高校对导师职责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导师也没有具体的操作模式可以现套,很多导师不知道导什么、从哪里导,往往学习、生活、思想一把抓,指导面过于宽泛,导师的专业性、学术性优势没有体现,导师制施行效果不明显。尤其是施行以学业辅导为主的高校导师制,很多职责偏向了教学辅助性工作,与辅导员的职能出现了重叠或勾连,导致本科生导师和辅导员的合力作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未能很好的形成,未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人才培养优势。因此,本导制在施行过程中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学生并不需要导师为他们提供生活或教学事务上的指导,他们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专业上。比如:全程本导制施行时,与生活、思想相关的指导可以交给辅导员管理,全程型导师重点突出学业与专业上的指导,避免两种制度职能重叠;低年级本导制涉及新生环境的适应,学生选课和选专业的问题,开展的都是基础教育,低年级导师应该凸现教学职能,以辅导学生打牢基础知识为主;高年级本导制应以专业教育为主,学生的专业指导和专业发展才是导师指导的重点,学生专业课程相关的报告、成绩要交到导师那里,以便导师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展,吸纳学生参与到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为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英才本导制目前只在设想阶段,这需要咨询导师、教学导师、研究导师的多重配合,涉及到多重专业领域导师的参与,执行难度较大,大部分高校未施行。

三、本导制的指导方式

知名大学人才培养的共同特征是周到的导师指导和紧密的师生联系,比如牛津大学通常是一个导师教1~2名学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专业的规模高于人文学科,但所有学科导师课学生的人数不会超过6人,最普遍的情况是2人。我国高等教育在几年的大学扩招之后,学生人数成倍增长,许多高校的师生比已经突破1∶15,甚至有的高校已达到1∶20以上,[4]教师经常要为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上课。实施本导制的高校要求导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研究能力以及很强的沟通引导能力,使得具备导师资格的教师更少了,这种情况下施行一个导师面对面地辅导几个学生不太现实。

大学是大众教育,现阶段师生力量对比失衡已成事实,若高校面对每个学生广泛采取本导制,可能会使本导制流于形式。目前的本导制只能先进行精英教育,在部分优秀学生中开展,走“先海选再精选”的路子。刚入学的低年级大学新生不会马上接触专业,起初接触的都是基础课程,导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大类学科中各专业领域特色和课程设置体系,突出主干学科和专业主要课程,提前告知学生所学专业中要涉及到的专业课门类,把各大类学科所要包含的主要专业课程提前介绍给学生,并告诉学生每门专业课开设的目的以及专业课之间存在的联系,提高学生对自己想学专业的认知程度,为二年级选择专业打下基础。到了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基础教育,导师与学生已经建立了初步的了解和沟通关系,导师对学生可以再进行一次选拔,挑选优秀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个人指导,这样可以确保导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导师指导可以采取小型研讨会、座谈会、个别辅导、导师科研等形式开展,指导交流次数与时间可根据学生需求及导师的精力灵活确定。

四、本导制的施行细则

大部分高校本导制细则规定了导师的责任和义务,但赋权较少。为保障本导制的实施,高校应加大导师的权力,在学生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的时间调配上,应赋予导师一定的权力;在学生学习态度、成绩考核、专业评价方面应赋予导师绝对的权力。同时,本导制对学生义务方面的规定太少,使得本导制从制度本身方面有所缺失。[5]本导制的实施主体是导师和学生,制度缺乏对另一方主体——学生的相关规定,导致学生一味的享受权利却不承担责任、义务。主体双方的不对等,导致制度执行起来就会失衡,相互反馈和相互监督不能有效履行,本导制的施行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本导制不能单方面只对导师提出要求,学生也要有执行负担,要求学生在执行意识方面加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导师、学生积极互动地双向配合,本导制才能更好的执行发展。

总体来看,现阶段本导制施行的客观环境还不完善,存在着经费不足、导师经验不足、考核机制不健全、激励措施缺乏等问题,这些都有待于本导制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中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凤梅,白皓然.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指导模式与研究生导师制比较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9,(7):74-76.

[2]严燕,耿华萍.论本导制制度的建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6):144-146.

[3]金津.精英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国际经验与中国个案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14-29.

[4]楚增勇,欧璇.从牛津大学的本导制看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9(35):33-35.

[5]杨微.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D].长春:吉林大学,2012:29-31.

[6]德措毛,李宗仁,赵静,等.青海大学实施本导制试点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29):92-98.

[7]Ted Tapper,David Palfreyman.Oxford and the Decline of the Collegiate Tradition[M].London:Woburn Press,2000.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何芳?嵇斗?吕井勇

人文学科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论文 篇3:

内地西藏中职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加强内地西藏中职班思想政治教育是西藏地区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文章概述了内地西藏中职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具体包括:强化系统规划,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首;拓展教育内容,凸显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丰富教育载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强化教育保障,锻造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内地西藏中职班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曹利群(1972- ),女,江苏新沂人,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副教授,硕士;王宁(1972- ),女,陕西蓝田人,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江苏 徐州 22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师范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SJB1997)

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限制,西藏地区教育水平长期落后于内地,严重制约了西藏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2010年起国家推进“教育援藏”新举措,在内地举办西藏中职班,这对促进西藏教育事业发展,统筹西藏和内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西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支政治可靠、专业突出的师资队伍。面对内地西藏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有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内地西藏中职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为办好内地西藏中职班,教育部精心遴选了具备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地学校,充分重视西藏中职生的培养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是调配校内优质教育资源,组建优秀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形成“书记主管,分管书记负责,学工部、团委主抓,院系和教师具体落实”的纵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体系。

二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形成集思想引领、文明养成、法纪约束、专业发展、汉藏团结、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等系列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是夯实各科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认同感,培养学生坚定的从教愿望和教育情怀,坚定教育报国之志。

四是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重视民族团结教育。通过党校团校、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工作载体,形成了学校传统德育活动与西藏民族特色文化活动交相辉映的良好局面,将“五观”教育有机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

五是开展西藏生关爱帮扶活动,用真情与关爱密切汉藏情谊,激发西藏学生感恩回馈。高度重视对西藏学生的生活、心理和情感关爱,系统开展重大国家节庆日和藏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对学生中家庭困难和心理特殊学生给予特殊帮助和关怀,开展“导师制”和“伙伴制”,让西藏学生及时得到个性化指导和帮助。这些工作的开展,对西藏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内地生活、了解内地文化、密切藏汉关系、推进民族团结、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内地西藏中职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规划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战略目标在各个子系统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从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体系。但是,各校在对内地西藏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系统性思维,针对西藏民族学生这一群体缺乏思政教育整体规划。例如,西藏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与汉族學生存在同质化,未突出培养坚定国家意识这一重要维度;在“五年发展规划”中没有内地西藏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规划;在学生工作年度计划中,同样缺乏针对内地西藏中职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计划,导致教育目标、思路不清晰,措施不得力,特别是不同课程间思政教育合力不足,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缺乏紧密衔接,呈现出碎片化、随意化、表面化等特征,未形成系统化、科学化、长效化的教育格局,严重削弱了西藏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一是当前内地西藏中职班使用的是内地中职通用教材和教学素材,缺少有针对性的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不能充分贴近西藏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经历和西藏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关于国家民族政策及“五观”教育的内容涉及较少,且缺少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挖掘,导致思政课内容特殊性、系统性不足,达不到预设的教育目标。二是缺乏有意识的跨文化教育。汉藏学生共同生活、学习在同一校园,必然产生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一大主要障碍来自于民族中心主义,这种民族文化优越感常常会阻碍文化交往的顺利进行”①,因此需要学校面向汉藏学生开展跨文化教育。但是,内地学校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文化实践活动等环节普遍缺乏跨文化意识教育、交往能力锻炼,不利于汉藏学生对非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欣赏,导致汉藏民族学生之间容易出现隔阂、排斥甚至是矛盾和冲突。三是相对民族院校而言,内地学校开展针对西藏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累不够,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资源体系,校园文化中缺乏浓厚的教育氛围。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彰显不足,对反对藏独和分裂势力尚缺乏有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性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变革,教育对象也在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因时而新,只有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与方法,才能不断催生教育活力。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没有充分贴合西藏学生的特质,未关照到西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未考虑到西藏学生的理解和知识掌握能力,不利于西藏学生个性的表达,导致其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跟上“微时代”的形势,未能将传统的思政教育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创新教育形式;也未能将网络的时事热点、社会重点关注事件等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让思政教育内容及形式更加鲜活。最后,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载体建设,内地学校普遍重视显性教育途径,重视对思政课和思政专题教育活动,但忽视借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融入思政教育,不善于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和乐于接受的话语表达,直接削弱了思政教育的实效。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专业性不足

内地学校专职思政教师队伍中缺少具有思政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背景知识的专门人才,现有教师大多缺乏对西藏民族地区的深入了解,对西藏的历史、现状、民族心理及社会现实认识不深,对西藏文化特别是藏传佛教了解甚少,因而对西藏学生这一特殊主体的思想特点、成长经历、生活状况、心理特征等了解不够深入。同时,大多没有接受专门的民族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指导,未能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欠缺跨文化教育的观念、知识和能力,因此面向西藏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不强,难以找到有效的切入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效果。

三、内地西藏中职班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系统规划,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首

内地西藏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由国家民族政策、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才成长的需要决定的,具有质的特殊规定性。

1.明确西藏中职生培养目标及其特殊性。从西藏地区的战略地位上看,承担着为西藏培养下一代重任的教师必须具备坚定的国家意识,这样才能确保培养的学生在未来的人民教师岗位上高举民族团结大旗,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因此,内地西藏中职班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应是培养具有坚定国家意识的学前教育师资。内地学校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政治素质培养这一维度,西藏学生与内地普通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内容不同、手段和方法不同。思政教师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特殊性,研究探讨思路及培养措施,并在教育教学中有计划地贯彻落实。

2.做好西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西藏中职生占学生总数不足10%,属于小众群体,但这一小众群体承载着国家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时代重任。因此,内地学校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确立系统思维,做好民族學生思政教育整体规划并分年度、有步骤地实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起思政教育实践合作平台,制定科学的工作考核及评价激励制度,形成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使之渗透于教育教学、生活、活动等各个环节,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工作格局,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

(二)拓展教育内容,凸显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思政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②“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内地学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必须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使各类课程都能目标一致,实现课堂育人功能。

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中思政课是主阵地。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重视内地西藏中职生思政课程教材的编写,指导各培养学校科学选用适合的教材,使教材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规定性要求,符合16岁初中起点入学的西藏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学校要开展模块化教学,设置国家民族政策、中华优秀文化、中国近现代史、党史、西藏史等思政教学模块,让教育内容更具针对性。要积极推进内地西藏学生思政课程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运用西藏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将系统深奥的理论转化为浅显易懂的道理,将现实社会复杂矛盾的分析转变为生动具体的教学案例,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让思政课充满活力和温情;要既加强理论教学,也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味和感悟;要加强思政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西藏班思政课教师提供研究、学习和实践平台,提高他们的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专业课程教育要突出育人导向,深入研究和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提炼国家意识、爱国情怀、民族团结、道德法治、人文修养等价值要素,转化为“五个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载体,并落实于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依托学校教学科研团队,开展西藏班教学专题教学研讨和师资培训,引导教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方法来分析研究现实问题。创建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将育人要求和价值观教育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使专业课教师成为学生价值观引领的重要力量。制定专业课程教学规范和评价标准,评选“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让课堂价值引领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维度,把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服务民族学生成人成才作为教师工作质量考核的重要标尺,进一步彰显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

2.积极开展跨文化教育。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教育大会建议书《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正式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概念,指出“跨文化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和公民而设计的,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相互尊重与理解和丰富多彩的教育”③。不同民族由于风俗、习惯、宗教、心理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藏族学生与汉族师生双方必然面临非本民族语言、风俗、习惯、信仰和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要做好内地西藏中职生的思政教育就必须突破“跨文化教育”这一工作难点,促进师生以积极的态度开展跨文化交往,实现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互动与融合,促进民族团结。

一是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提倡“尊重差异、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中应引导学生适应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将民族的语言文字、乡土人情、风俗传统、历史发展等融入课堂与活动之中。同时,学校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鼓励汉藏学生通过参与文史、体育、舞蹈、音乐、节日等主题活动认识和理解各民族特别是藏族和汉族的风俗文化。实践层面上还可以通过汉藏伙伴互助活动、汉族家庭体验活动等,促进汉藏学生深层交往,增进了解,继而实现对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尊重、理解与欣赏,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和谐氛围。

二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民族凝聚、教化、引导和维系的功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思政教育既要渗透于人文学科课堂教学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又要拓展和创新教育载体,通过活泼生动的第二课堂活动,让汉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统一的价值标准和文化思维。这样,在校园中既保留了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又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成为汉藏学生共同的精神维系,从而在享受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基础上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与和谐共处。

三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引导藏族学生理性对待宗教信仰。藏传佛教在西藏地区的社会土壤十分深厚,宗教渗透于信教藏民日常生活和民俗习惯中。内地西藏中职班的大部分学生来自于信教氛围浓厚的地区和家庭,从小受到信教父母及家人的影响,部分学生自然地具有了宗教信仰,或是即使没有宗教信仰,但也对宗教普遍怀有认同感。内地学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正确把握其深刻内涵,做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第一,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通过政治理论课实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宗教的起源、本质及作用,自觉抵制和化解宗教的消极影响。同时,挖掘宗教文化中健康向上、向善尚美的积极因素,使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成为促进内地西藏中职生人格道德发展、维护团结稳定的重要维系。第二,開展民族宗教工作政策法规教育。要积极与地方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加强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教师和藏族学生正确理解国家宗教信仰的政策法律法规,避免学生对政策掌握“片面化”;建立健全藏族学生宗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避免在校内出现传播宗教、举行宗教仪式等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辨明宗教与邪教的本质区别,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借助宗教活动在西藏学生中进行渗透和颠覆活动。第三,尊重藏族学生的民族风俗习惯。宗教文化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密不可分。内地学校要充分尊重藏族学生的传统习俗,引导和发展藏族风俗习惯中的积极因素,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重视西藏民族节日、饮食文化、纪念仪式等重大活动的开展,增强内地西藏中职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丰富教育载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④因此,教育载体的丰富与创新是思政教育走进学生心中的重要途径。

1.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育衔接。校园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育的延伸与拓展,是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的课外主体性实践,学校应重视和关注第二课堂对西藏学生的思政教育功能。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应与人才培养目标及课堂教学目标互融互补,精心设计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高雅艺术、民族文化、创新创业、心理健康等活动模块,安排指导教师开展活动指导,对学生活动实施过程性评价制度,形成第二课堂学分,记录西藏中职生成长“年轮”。

2.注重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共享。内地求学生涯对西藏学生而言是一生中宝贵的财富,学校要充分利用当地城市文化资源和社区资源为西藏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机会。例如,组织开展红色基地学习考察、历史古迹游览、传统文化体验等,或开展内地西藏生到社区养老院、福利院慰问走访、幼儿园实习、汉族家庭生活体验等活动,发挥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在内地西藏中职生思政教育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提升西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教育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互联网载体建设。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⑤目前,互联网已成为新一代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内地西藏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思政教育必须顺应学生学习与生活方式的变革。要大胆尝试教学形式改革,探索“云课堂”环境下的教学,实现大量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交流共享,有效激活课堂。课上、课下均可通过开放的网络互动平台与学生互动交流,用学生喜欢和熟悉的话语表达体系,及时反馈和引领,促进思政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学校要重视校园网络矩阵建设,以微信公众号为中心,建立起涵盖微信、网站、QQ群、辅导员博客的新媒体传播矩阵,推动思政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建设“时时可得、处处可及”的网络教育空间,实现新媒体资源的有效整合凝聚,推进网络思政教育线上线下共同成长。

(四)强化教育保障,锻造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做好内地西藏中职生思政教育的关键在于有一支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爱教爱生、善做善为的专业化思政教育队伍。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是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⑥师爱是温暖和团结藏族学生的巨大力量,能够促成师生之间、汉藏之间的信任与亲近,克服猜忌、怀疑等负面情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必须对来自边疆的藏族学生赋予无私的师爱,让学生将师生情谊内化为情感认同和友好态度,并注重发挥教师的师表作用,坚持“两代师表一起塑造”,让藏族学生在未来教师岗位上代代相传民族团结教育。其次是强化师资培训。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内地西藏中职班思政教师培训机制,建立起国家、省、市三级培训制度,加强学习交流。重视对西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藏传佛教等的知识培训,开展跨文化教育知识普及和跨文化教育技能的培训。最后是重视发挥西藏跟岗教师的桥梁纽带作用。西藏教育厅每年都会安排藏族教师深入内地跟岗教育,协助内地学校做好西藏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内地师生要紧紧依靠西藏跟岗老师,深入了解藏族学生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协调配合实施思政教育,进而有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

另外,还应着力加强藏族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要善于运用学校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通过党校、团校、“青马工程”、学生社团等一大批思政教育平台,发挥藏族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形成藏族学生自管自律团队,成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有生力量,发挥他们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带动和影响身边的学生共同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践行者和捍卫者。

[注释]

①③高雅丽.跨文化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开展途径及原则[J].江西社会科学,2013(10):252,249.

②人民日报评论员.牢牢把握西藏工作重要原则——一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5-08-27.

④人民日报评论员.沿用好办法 改进老办法 探索新办法[N].人民日报,2016-12-11.

⑤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7(3):4-5.

⑥新华网.习近平: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N].(2015-09-30)[2018-03-2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30/c_1116727894.htm.

作者:曹利群 王宁

上一篇: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策略论文下一篇:情感计算下的人机交互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