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双语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众所周知,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我国将大力发展体育,因此对体育舞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就此对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高校体育舞蹈发展存在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重视不够的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查阅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这一现状进行了探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体育舞蹈双语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舞蹈双语教学论文 篇1:

双语教学模式视域下体育舞蹈复合型人才构建

摘 要 掌握双语能力不仅能提升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也有益于学生开拓国际化视野,发达国家对于双语人才培养较为普及。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以体育舞蹈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对标国际公认的四类双语教学模式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最为匹配体育舞蹈专项大学生;“因地制宜”习得良好的英语能力对于该项目术语理解、技能学习、竞技比赛、自信心理及就业方面有显著性影响。因此体育舞蹈双语复合型人才的国际化课程构建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 双语教学 体育舞蹈 复合型人才

Construction of Sports Dance Compound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LI Ziqian, SHAO Jingyi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14)

0 前言

經济快速发展对培养人才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应着眼于个人未来发展,在具备良好专项技术能力基础上,增强个人市场竞争力顺应市场发展需求。[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就《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围绕着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优质资源共享,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为核心。从20世纪60年代最早的双语教学模式兴起至今,目前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双语教学模式大致分四类:沉浸式、双轨型、导入型以及过渡型。

体育舞蹈是源自欧美国家的新兴运动项目,舞步专业术语、竞技标准及国际赛事,国际官方语言统一为英语。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于2018年将Breaking正式纳入体育舞蹈项目,国际奥委会在瑞士第134次全会上正式宣布体育舞蹈Breaking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竞赛项目。项目国际化背景和统一的标准为培养体育舞蹈“一专多能”双语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奥运会赛事影响下,高等体育舞蹈复合型人才构建既符合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亦能迎合当下市场经济对人才标准持续走高的现实需求。[2]

1 双语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首先是探讨方法论问题,体育舞蹈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既能掌握好专项技能的同时还能初步掌握一门外语的能力。我国现有的双语教学中,使用中英文进行双语教学最为普及,且体育舞蹈项目世界官方用语为英语,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双语教学语种为中英文。

1.1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Immersive Bilingual Education)

目标是通过“教育语言”达到“语言教育”,在学习过程中第二语言的学习时间要占到一半以上比例,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在全球的双语教学历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并推广。

1.2美国双轨式双语教学(Dual-track Bilingual Education)

目标是为学生创造双语环境,通过掌握不同语种的两位教师,在同一时空内各自使用自己精通的母语进行教学,但两位教师必须彼此通晓对方所使用的语言的双轨编制。

1.3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Introduction Bilingual Education)

目标是循序渐进将第二语言增大教学时间比例导入各学科学习,因此也称作“第二语言教学法”,这类教学模式从开始母语讲授到循序渐进的加入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允许教师使用母语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与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恰好相反。

1.4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目标是培养学生逐渐达到能独立看懂外文教材并能适应教师完全使用外文讲授的过程。例如通过对同是中文为教学对象的群体开设学科专门的英语课程,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和外语后,逐步将各学科过渡为混合式的双语教学。

2 体育舞蹈复合型人才构建

2.1 双语教学模式匹配

沉浸型及双轨型双语教学模式开展难度较大,受诸多现实因素制约,故先行排除這两类。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需先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没有专门用于匹配体育舞蹈英语教学的教材。

通过调查问卷对我国高等体育大学体育舞蹈专项在校生发放匿名调查问卷,有效回收问卷108份。被测者72人(占66.67%)认为:中文为主70%、外语为辅30%的双语教学最为适合。理论上开展由母语讲授为主,逐渐增加第二语言授课时间的“导入型、第二语言教学法”能在现有条件下匹配体育舞蹈技能+专业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3]

2.2 心理认知维度

基于体育舞蹈项目大学生从未来规划及自我效感维度,对掌握英语能力的心理认知,通过数据进行逻辑分析。表1相关数据表明:46人(占42.59%)认为在硕士研究生考试中英语是最没把握通过的科目;105人(占97.23%)认为同等专业技术能力下,具备专业外语水平在个人未来学习和发展中具备优势;而认为掌握英语能提升个人心理自信,并对未来深造和工作产生帮助的有106人(占98.15%)。测试结果均说明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希望掌握英语能力。结合专项开展双语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支持预期结果的达成。

2.3 体育舞蹈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表2相关数据表明:被测者认为完全不懂英语的有21人(占19.44%),该结果与这类学生对自身英语能力不自信,或对文化课学习持抵触态度有一定关系;而认为基本能听懂相关术语或能使用外语进行简单交流的有87人(占80.55%)。说明在体育舞蹈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具备现实可行性。

但实践开展双语教学潜在难度的根本原因在于术科类学生文化成绩较为薄弱,“重技能、轻文化”的学习观念是重要阻碍因素。基于术科学生“重技能”引导“重技能相关文化”的思路设计调查问卷,从项目内部质量因素探析实现体育舞蹈双语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2.4 英语重视程度的注意偏向范围

表3相关数据表明:在无任何既定情景下,被测者84人(占77.78%)认为在数学、历史等学科间,英语对于专项学习最有帮助;当关注在体育舞蹈竞技比赛时有95人(占87.96%)认为英语有帮助;当关注点聚焦至国际赛事及外教前沿技术课程时,被测者98人(占90.74%)认为英语非常重要;专项学习经验中有101人(占93.52%)接触的体育舞蹈相关专业术语为英语。

即使在不引导被测者注意范围时,结果仍符合预期,即:术科学生重技能-引导重技能相关文化具备现实操作性。进一步聚焦注意范围,当项目专业功能指向性逐步明确,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在专业学习中有重要作用,数据呈递增趋势。应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基于学生“重技能”的观念,以项目技能关联性最强的“体育舞蹈术语”为起点,发散至体育舞蹈最新前沿技术、国际赛事信息及规则解读等维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项目相关英语知识。

2.5 “因地制宜”理性开展双语教学模式

体育舞蹈属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高水平体育舞蹈运动员同样遵循“三年成型、五年成材、八年成器”的培养年限规律,持续多年高强度的专业学习训练环境中,术科学生需要高度集中获得专项技能的提升,因此难免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基础不强的前提下一味的强调“多能”学习,易适得其反。[4]应根据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的英文能力,结合实际学情“因地制宜”分年级分层次(可参照英语四六级)设计中英文教学占比(表4):

3 结论与建议

(1)体育舞蹈国际背景对该项目复合型人才构建提出迫切需求,基于国际公认的四类双语教学模式分析后再匹配。通过对体育舞蹈专项生的调查报告显示,最匹配的双语教学模式为“导入型、第二语言教学法”。

(2)基于群体“重技能”的观念引导“重技能相关文化”,围绕交叉学科、专项学习、前沿技术、专项术语、心理认知、未来规划等强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设计,构建反馈闭环通道,在专项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英语能力。

(3)“因地制宜”重视学情分析,紧密结合体育舞蹈课程内容进行分级分内容循序渐进,教学中逐步增加英语比例所占权重,使第二语言习得者逐渐适应,实现该项目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杜鹏举.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双语教学现状探析——以榆林学院为例[J].榆林学院学报,2019,29(04):46-49.

[2] 梁东武,黄崇杏,于婷,等.双语教学改革实施热点问题案例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5-6.

[3] 李永华.体育舞蹈课实施双语教学的实验研究——以恰恰教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1):63-64.

[4] 马江.对我国高校推进双语教学模式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9(S2):146-148,233.

作者:李子骞 邵靖贻

体育舞蹈双语教学论文 篇2:

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摘    要】众所周知,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我国将大力发展体育,因此对体育舞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就此对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高校体育舞蹈发展存在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重视不够的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查阅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这一现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体育舞蹈  发展现状  对策研究

一、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现状

(一)师资力量良莠不齐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体育舞蹈课程,以及部分开设体育舞蹈专项的院校。开设体育舞蹈专项的院校主要包括舞蹈类院校,体育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综合院校。这些高校的体育舞蹈的发展大相径庭,主要原因可能是师资力量的悬殊。舞蹈类院校是为学习舞蹈的青年一代专门开设的,大多数是通过艺考而上,可知其专业性极强,因此学校对体育舞蹈老师的专业要求也非常的高。比如,获得国际国内比赛的大奖,丰富的赛场经验,有双语教学的能力等。体育类院校招收的老师与舞蹈类院校招收的老师基本是在同一水平,他们的区别在于,舞蹈类是培养艺术人才,而体育类在于竞技选手的栽培。综合类院校的老师,大多数是非科班出生,而是从体操,健美操或其他专项转行而来,缺乏一定的专业水平。由此可见,全各高校的体育舞蹈老师在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教学能力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距,出现师资力量良莠不齐的尴尬现状。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

完备的场地设施和器材设备是进行体育舞蹈教学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和保障,体育舞蹈教学对场地设施的规格要求并不是很高,只需要满足室内各条件,包括木地地面后其他光滑,平整的地面,音乐播放器,大型落地镜,明亮的燈光,良好的通风条件,适宜的温度,换衣间等,虽然进行体育舞蹈训练的要求不高,但大部分非专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备,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较差的基础设施,无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直接导致教师和学生的兴趣和心情,训练效率降低。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三)学校重视不够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国家培养的人才,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要全面发展,但现状是学校普遍偏向文化类,忽视了课外活动。尽管有所改观,但是学校的重视仍然够。学生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形体美和气质,在体育舞蹈长时间的熏陶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身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情操,从而到达对学生美育的培养。高校的重点在于科学技术的创新,科研能力的提升以及思想道德的建设,对“美育”和“德育”的建造有所懈怠,因此,学校对体育建设的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体育舞蹈发挥其培养“美”的积极作用。

二、解决对策

(一)平衡师资力量

各高校间的师资力量不平衡,高校间要加强校际合作,制定统一的招师标准,规范招师体制。对于条件较好的高校,应不断完善招师体制,而条件较差的高校,要重新制定标准,完善体系。如基本的“持证上岗”,有体育舞蹈专业教师资格证,严格考核教师,以旧换新。聘请校外教师来校进行教师培训,加强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总之,原本条件好的高校要巩固发展,条件较差的高校要奋力追赶,以校带校,加强合作,力达平衡。

(二)完善基础设施

提高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的认识,落实国家对体育发展的政策,有前瞻性,科学性的完善体育设施。制定管理体育设施的规章制度,合理规划和建设场地和相应设备。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努力改善教学环境。普通高校缺乏资金,要发挥高校优势,向社会凑集资金,或是加强校内各院校的联系,建设资金流动,资金互助体系,实现合作共赢。完备的基础设施,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以及教学质量。

(三)高校重视

高校加强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此外还要放远眼光,预测中国未来的体育行业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以及终身体育理念的普及。学校应该重视在体育方面的管理,与此同时,在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发展体育舞蹈。此外,当代青年学生追求全面发展,尤其是对艺术培养的需求,学校为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要给予体育舞蹈这一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高度重视,加强建设。不仅如此,学校还要重视校际联系,举办高校间的比赛,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完善教材,进行学术研究。唯有充分的重视,才能发展体育舞蹈。

三、结语

第一,师资力量良莠不齐,是造成高校间体育舞蹈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高校的招师标准不一样,老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相应的学生水平不一,直接影响学校体育舞蹈的发展。各高校间要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招师体制,不断完善教师的专业结构,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

第二,落后的基础设施,无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影响老师的心情,教学质量随之降低。学校没有建设专门的体育舞蹈室,占用体操室,篮球场等不适合训练体育舞蹈的场地,场地不符合标准,相应的教学设备,教学器械也欠缺。有舞蹈室的高校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或是长年得不到维修的问题。尽管是对体育舞蹈怀有非常高的热情的学生,也难在一个落后的环境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各高校必须重视基层建设,加强对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吴绪敏.“阳光体育”背景下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03):86-90.

[2]任肖依.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体育学院,2014.

[3]谭金飞.表演(体育)专业社会需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湖南省211工程院校,2009.

作者:郭媛 王帅

体育舞蹈双语教学论文 篇3:

表演性健美操的启示

【摘要】本文是受表演性健美操的启示,通过对大纲内容《第三套大众健身操锻炼标准》(以下称第三套锻炼标准)的特点进行分析,试图在常规教学后加上“表演化”教学的训练,以求能够帮助同学们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加快动作技能的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且促进学生之间的默契和交流;大大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自信心。从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表演性 锻炼标准 教学

随着世界健美操运动的快速发展,也随着人们对健美操认知的逐渐加深,健美操运动的分类越来越广泛,在原本的基础上,又分出了一种社会性很强的表演性健美操。其特点是融合了现代舞、爵士舞、艺术体操等的某些动作,并经过技术性的处理与创编“操化”,动作简单易学,活泼多变,造型美观,富有弹性,伴有现代舞、爵士舞、迪斯科等音乐的衬托,经过巧妙的编排展现出了表演者的刚强、自信和健美的形态,也显现出了他们的青春活力,令人赏心悦目。表演性健美操包括拉拉队操、街舞、牛仔舞等。近年来,随着健美操运动在我国的快速普及与发展,表演性健美操也经常作为文艺节目出现在各种场合,不仅在校园里,在其他文艺节目中都包含表演性健美操的演出,这不仅让人们认识了健美操运动,同时也促进了健美操运动的发展。

一 表演性健美操的特点

1.观赏性

表演性健美操,顾名思义就是以表演为主的一种健美操形式,可供人们观赏。它融入了许多经过改编的舞蹈动作,又伴有强而有劲的音乐,给人们一种赏心悦目的新感觉。而且,它不同于竞技性健美操和健身性健美操,它在难度和表演内容上不受规则的限制,使编排者可以根据表演者的自身特点编排动作,自由发挥,达到了吸引观众眼球的效果。

2.艺术性

健美操是一项艺术性很强的运动,无论是表演还是比赛,因为有难度、有变化,极富可视性和趣味性。健美操运动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高度的艺术性、强力的节奏性和广泛的适应性。而表演性健美操则把健美操的艺术性完美地表现了出来。表演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国内学者对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基本没有异议,讨论的焦点在于应如何推进双语教学。有些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的双语教学是“凭借行政指令推行”的“双语运动”,由于双语环境差、师资资源贫乏、缺乏连贯性、学生外语运用能力低以及双语理论研究不足等不利因素,很多学校的双语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甚至出现为了所谓的双语教学而牺牲专业知识学习的情况,违背了人才培养的宗旨。笔者认为,专业课双语教学是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的一种方法,是高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不能为了追求双语教学的“时尚”而进行双语教学,即不能过于强调工具而忽视了目的。目前国内双语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不同学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基础、培养目标等来制订教学方案,可通过灵活的、多渠道的方式开展双语教学,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和创新,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

网络课堂的运用,要警惕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过度依赖”。网络课堂在高校教学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网络课堂并不能代替师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如果学生过分依赖网络课堂上的课件、讲稿等教学资源,忽略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将给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是在使用网络课堂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第二种倾向是“因循守旧”。这种观点认为网络课堂不过是传统课堂教学在网络空间的简单延伸,网络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技术环境和技术工具,传统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不可撼动。实际上,虽然目前网络课堂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给高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课堂的影响力将持续上升,甚至可能成为一种主流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应对网络课堂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虽然从组织课堂教学这一角度来看,网络与课本、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媒体没有质的区别,都是教师的教学工具。然而,网络课堂并不是简单地将网络技术添加到教学活动中,而是将技术与教学整合在一起。因此,网络课堂不是传统课堂教学可有可无的点缀或补充,其本质是师生在网络支持下展开的经验共享与教育交往,这将在深层次上重塑教学理念,重构教学关系,进而也影响到课堂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洁武.对“双语教学”热的冷思考[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4):98~100

[2]邵朱励.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若干问题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7(6):68~69

作者:曾子曼

上一篇:物流企业文化研究论文下一篇:传统文化平面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