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舞蹈论文

2022-04-16

摘要:体育舞蹈已经成为一项非常热门的体育选项课,它有着非凡的特殊的魅力,是大学体育课中一朵耀眼的奇葩。但是,在我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起步较晚,其发展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体育舞蹈如何改革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基于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大学体育舞蹈选项课程改革进行探究,以其能够推动大学体育舞蹈的发展与时俱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体育舞蹈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体育舞蹈论文 篇1:

大学体育任选课体育舞蹈教学优化研究与实验

【摘要】体育舞蹈是伊犁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大学体育任选课程之一。为使大学体育任选课程的体育舞蹈教学能在有限的课数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适应大众体育的需要,本文以现代教学论为依据,设计了大学体育任选课程优化教学方案。

【关键词】体育舞蹈 大学体育 教学方案

一、前言

体育舞蹈是伊犁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大学体育任选课程之一。为使大学体育任选课程的体育舞蹈教学能在有限的课数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适应大众体育的需要,笔者以现代教学论为依据,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设计了大学体育任选课程优化教学方案,并在2007、2008、2009、2010级民、汉普通班自愿网上选课的学生进行教学实验,试图通过体育舞蹈教学方案的实施,解决大学体育任选课程体体育舞蹈教学学时数量与教学系统化的矛盾,力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并由此引起人们对体育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视。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调查法。

3 实验法。

选用伊犁师范体育学院2007、2008、2009、2010级民、汉普通班自愿网上选课的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基础相同。

对照班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实验班采用体育舞蹈教学的优化设计课进行教学。

4 数理统计法。

教学实验各阶段所获取的数据统计并处理。

三、优化方案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学优化设计是教学优化的前提,体育舞蹈教学的优化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 优化设计方案中依据教学论原理,以教学论原理做指导。

2 优化设计方案中教学程序完整包括了体育舞蹈教学过程的基本成分(目的、任务、方法、形式、时间、条件和预期结果)。

3 根据教学的总目标和体育舞蹈的系统结构,选择了最基本的、并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组合和技能体系作为教学内容。

4 根据达成教学目标的需要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师学生的可能性选择教学模式。

5 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体现出了合理性和多样化。

6 以动态的观点对待教学结构,预先设计的教学过程可以随教学任务的实现状况进行调查和修改。

7 基本功教学不容忽视。

基本姿势是健美操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它对形成学生的正确姿态和健美体格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动作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姿态要求,既为学习动作创造有利条件,又影响动作完成的效果。因此,不可忽视。对它的教学应放在基本动作教学之前,对主体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姿势要求,应结合基本动作的教学提出。基本动作是学习健美操套路的基础,是各部位动作的典型代表,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应当放在套路之前进行教学。

音乐是健美操的有声助手,它不仅能提高演练的情趣,更能充分表现健与美的主题。因此,舞与曲是不能分割的,只能根据舞的主题思想选择曲,而不能依曲选择舞。曲是为舞服务的,它不仅对舞产生烘托作用,更重要的是表达舞者的思想情感。对音乐熟悉一是了解它的节奏及其变化,二是了解韵律的形成特点,三是能吟诵。熟悉的过程应放在套路教学前课外完成。配乐练习时教师应给予指点,特别对舞与曲完美的结合,典型之处应给予提示。对音乐的理解应着重在主题思想上以及表现的形象内容和情感的发展变化方面。对此,教师应当多多进行指导,在套路教学前完成,并在套路教学中逐步强化。

四、体育舞蹈课型,单元划分与教学方案的内容-

体育舞蹈现课型教学划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四次课(8课时)。

1 第一单元:认知阶段。

教学目标:了解体育舞蹈的基本概念、特点、健身价值和分类特征。掌握体育舞蹈的基本动作、教学模式采用“系统学习”模式,此模式主要是接受认识、记忆和复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课次与教学内容:体育舞蹈概述1次课基本动作以及身体的协调配合2次。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随堂考察。

2 第二单元:掌握阶段。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体育舞蹈不同性质的动作和成套动作,体会每个舞蹈动作的组合,了解体育舞蹈基本动作与成套动作的组合方式。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时间能力。

教学模式:采用“掌握学习”教学模式,以教学目标达成度为标准。

教学方式: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课次与教学内容:华尔兹6次课;伦巴6次课;恰恰6次课。

评价方式:第一组动作老师在第一次课结束前对完成情况进行抽查,每班抽查10~15人,成绩达8~5分以上通过。第二次上课的开始对剩余的学生进行考察,通过人数达95%以上开始进行第二组动作的练习。第二组动作考核同第一组。考核由任课教师完成。

3 第三单元:提高阶段。

教学目标:了解、掌握体育舞蹈的理论方法,掌握较难度的成套动作组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创编实践、使初步具备创编组合动作的能力。

教学模式:采用“范例学习”教学模式,通过典型动作和套路组合,使学生掌握带规律性的方法,培养和发展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自学教材知识,使学生了解动作技术及其结构体系。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课次和教学内容:体育舞蹈的创编与教学1次课,学生创编体育舞蹈2次课。

五、结论

1 体育舞蹈教学的优化设计是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使教学方式进一步科学化的尝试,是高校普通专业班学生体育舞蹈教学的具体规划。并有助于学生对体育舞蹈进行系统的理性认识。

2 教学优化设计方案注重了体育舞蹈技术教学的系统性。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单元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3 体育舞蹈教学优化方案的内容详细具体,便于操作,适宜在各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中进行普及和推广。

4 教学实验证明,体育舞蹈教学优化方案对学生基本技术和基本组合的掌握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效果显著,这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有为重要。

作者:张莉

大学体育舞蹈论文 篇2:

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大学体育舞蹈选项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 体育舞蹈已经成为一项非常热门的体育选项课,它有着非凡的特殊的魅力,是大学体育课中一朵耀眼的奇葩。但是,在我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起步较晚,其发展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体育舞蹈如何改革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基于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大学体育舞蹈选项课程改革进行探究,以其能够推动大学体育舞蹈的发展与时俱进。

关键词:文化;大学;体育舞蹈;选项课;改革

一、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程发展现状

体育舞蹈选项课在我省大学普通高校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然而,我省与全国高校和南方的一些高校相比,却显得比较落后,特别是在文化大发展的情况下,还有待于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一是我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所设置的学时没有统一。由于各高校开设的学期各不相同,所以学时数也不同,有的学校为36学时,有的为72学时,还有的为144学时,比如我们学校则为144学时。二是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建设尚需完善。目前在我省普通高校从事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的教师,90%以上不是正规的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毕业的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其他体育项目转过来的,如从艺术体操甚至是篮球等专业转过来的。因此,难以科学地掌握教学进度和保证教学质量。三是教学大纲和教材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都是各行其事,比较随意,或者是采用其他学校编的教材,这给教学带来较大混乱。四是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还在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老方法,没有利用多媒体教材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教学手段单一。五是教学内容比较少。不少学校仅开设部分舞厅舞和少部分摩登舞,且芭蕾形体没有应用到教学当中。六是体育舞蹈教学体系还没有成型, 大学生体育舞蹈协会、社团尚待进一步完善,体育舞蹈训练、竞赛零散、时有时无。总之,目前我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的发展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二、文化大发展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我们根据大学体育舞蹈课的培养目标和特点,进行了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参考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毛振明的《体育教学模式论》,方建新等的《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等。这些研究为我们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经历了传授动作技能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等过程,通过体育舞蹈的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深入学习中央关于文化大发展的决定,我们深刻的领会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体育舞蹈是文化的一部分,必须深化体育舞蹈教学的改革,体育舞蹈的教学模式必须要与时俱进,要紧密地适应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体育舞蹈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并通过体育舞蹈选项课的省级立项的进一步探讨,我们认为合作成功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育舞蹈教学效果更好。

三、文化大发展背景下我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过去几年我们的体育舞蹈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就是部分摩登舞加部分拉丁舞的形式,内容略显单薄,形式也不够多样,学生学起来积极性也不够高,也感觉学习动作比较有难度。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探索和学习,认识有所提高,特别是当前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要不断的充实更新,我们认识到:体育舞蹈选项课程内容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重塑了的文化,所以体育舞蹈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就应该体现出体育舞蹈的文化特征和体育舞蹈的功能。既要充分体现体育舞蹈的健身性、娱乐性、艺术性、竞技性的特点,又要符合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既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技能,又要注意吸收那些时代感较强的贴近生活的项目,从而丰富体育舞蹈选项课的教学内容,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着活跃的气氛,充分提高和发挥大学生的个性,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价值。因此,我们对体育舞蹈选项课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并且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86%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舞蹈课。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舞蹈的种类,在体育舞蹈的先后顺序上做了一定的调整,我们在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上以简单实用的交谊舞和学生喜爱的拉丁舞为主,摩登舞为次,芭蕾形体为辅,健身热舞、街舞等作为热身活动来调节课堂气氛,使体育舞蹈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四、文化大發展背景下我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程考试的改革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舞蹈选项课一直大都采用传统式的考试办法,这种仅凭技能决定期末考试分数,把课堂表现和出勤及身体素质等都忽视的做法显然是不够全面的,这样有失客观、公正和公平。这样的考试不能够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对体育舞蹈技能的理解掌握,体现不出他们思想变化的程度,也不能全面的体现出体育舞蹈选项课的目的与任务。这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是对体育舞蹈课考核方法的束缚,它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亟待改革。特别是在文化大发展背景下,高校体育舞蹈课考试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因此,我们从2012年8月开始在部颁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高校大学生的生理和体能的具体情况,根据体育舞蹈运动的特点和大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喜欢爱好程度及基础,针对黑龙江科技大学体育舞蹈教室的多媒体器材等条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体育舞蹈选项课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体育舞蹈选项课成绩采用教考分离综合评定法、即在考试内容上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舞蹈技术、技能、技巧与达标、体能、理论学习、速度滑冰、运动防护、学习态度、个性品德、运动精神、作风、平时表现、出勤和早操、课外锻炼以及健康标准的测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各占一定的比重。在形式上体育舞蹈专项采用统一组织、统一套路、统一技评和达标标准、统一评价。在方法上采用教考分离,教师考核的不是自己教的学生,学生按照选项班男女搭挡每次考核一对学生,其他学生监督。实践证明,这样的综合评价学生,能较全面反映学生体育舞蹈学习的情况和身体素质情况, 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了学生体育运动和舞蹈的技能,调动了每个层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了体育的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原则,改变了原有的考试无监督随意性太强的现象。从而达到更好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 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结论

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大学体育舞蹈选项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大学的体育舞蹈选项课的改革从教学模式到考试方法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初步形成了科学的比较完整的体育舞蹈教学体系,推动了我省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的发展,实现了以体育舞蹈辅德,以体育舞蹈陶情,以体育舞蹈益智,以体育舞蹈健体;实现了大学生追求身心完美的愿望。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字[2002]13号文件.

[2]张清澍,陈瑞璋,伏宇军.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寿文华,魏纯镭.体育舞蹈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4]杨小红. 构建高校体育活动体系一体化的初步设想[J]. 体育学刊,2002,(5).

编辑∕岳 凤

作者:张世如

大学体育舞蹈论文 篇3:

弹力带在大学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舞蹈能力除了依靠自身舞蹈技术的提升外,更依赖与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弹力带训练方法将直接应用于高职院校公共课学生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形体素质及力量素质模块的专业课教学,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改善。将弹力带应用于体育舞蹈课程,使力量训练形体素质训练与体育舞蹈课程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并且在显著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克服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实践课的开课率和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弹力带;体育舞蹈;课程教学

1.弹力带在高职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意义

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舞蹈能力除了依靠自身舞蹈技术的提升外,更依赖与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高职院校开展体育舞蹈这门选修课,受到很多女大学生的厚爱,不仅可以减脂塑形,并且可以降低体脂,学会锻炼方法,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舞蹈能力的基础,舞蹈能力是身体素质的外在表现。

由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动作技术的不理解,不能够准确的掌握舞蹈动作和技术要领,身体素质差等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引入了弹力带训练法,弹力带训练相比传统器械练习来说,其强度较低,训练过程可控制,安全系数较高,本课题探究弹力带训练对大学生舞蹈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影响。舞蹈对形体,身体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学习舞蹈的初级阶段首先就要解决形体问题,然后再进行到步伐组合套路的练习。本课题通过对头、手、髋、腿、脚几个方面入手设计弹力带的使用方法,考察弹力带训练对身体素质和大学生舞蹈能力的影响。

本课题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引用弹力带在舞蹈基本步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与归纳在教学中弹力带对大学生形体的影响、核心力量的影响、速度与爆发力的影响、身体重心的影响、四肢力量的影响,发现问题并解决,从而为大学生学习舞蹈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依据和完善教学方法,使大学生在学习舞蹈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加有效的掌握舞蹈基本动作和舞蹈技术特点,  争取在学习舞蹈基本步这个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枯燥与乏味的心理因素,尽量能够让大学生在学习舞蹈时不走弯路。

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弹力带常常作为在家或出差时健身训练工具。可配合音乐节奏,变成一种能快速修身、加强心肺功能及改善体态的有氧训练。训练者如果参照专业的弹力带训练视频进行训练,训练效果更加显著。肥胖的检出率也大大增加了。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学生体质检查中最突出的问题。报告还指出,我国大学生肌肉力量与耐力素质持续下降,立定跳远、引体向上、长跑以及握力成绩均大不如前,更出现过多次长跑猝死事件。在大学生发展力量素质方面,对于普通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力量训练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健美运动也一直没能较好的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广,为了探索一条简单易行的健身方法,使大学生既能达到形态美,又能使健美运动在大学生特别是女生中间较好的开展,弹力带以其特有的材料力学特性为我们提供一种成本低、携带方便、使用简单、效果显著的锻炼方式。

2005年有关全国学生体质研究的报告显示,我国学生的身高、体重等都较之前有所增长,但近年来被运用到一些日常健身锻炼中来。 当下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增强,对于不同的锻炼方式、健身方法的认识也逐渐完善。最初只停留在一些跑步、跳绳这些简单的有氧运动上,而后随着一些瑜伽、普拉提等新兴运动的推广,一些简单且使用方便的小型训练器材也开始流行,如健身球、弹力带等,都在各种地方被广泛应用。资料表明,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弹力阻力训练工具就被应用在健身领域了,弹力带被应用在健身运动中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生产出较为正规和专业的弹力带,并广泛应用在康复训练领域,且沿用至今。弹力带根据其阻力大小分成八种不同的重量级别,并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3.利用弹力带开发辅助性练习所采用的相关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主要采取抗阻训练,也常被称为力量训练,通常指自身克服阻力以达到肌肉的伸长和力量增加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运用中可以采用以下四种原理的弹力带训练。

(1)向心收缩训练法。这是一种传统的训练方法,大家所说的动力训练就是这一种。其特点是肌肉收缩大于阻力,肢体和弹力带朝肌肉拉力的方向运动,肌肉缩短。

(2)反应力量训练法。肌肉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先由被动的离心式拉长再到向心式收缩,利用弹性势能在肌肉中的储存与再释放,通过神经反射调节使肌肉爆发出更大的力量。

(3)等速力量训练法等速训练是克制训练法的一种,但与一般克制训练法不同,这种训练需在特别的、可调节阻力的器械上进行,而且器械产生的阻力和肌肉用力大小相适应。

(4)离心收缩训练法。这种训练法的特点是肌肉收缩小于阻力。肢体和弹力带的运动方向与肌肉的拉力方向相反,肌肉被拉长。

4.弹力带在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体育舞蹈练习中使用的弹力带有别与一般的健身使用的弹力带,该弹力带是在原本健身弹力带的基础上改良而来,其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适应舞蹈的教学和练习。该弹力带是由 70%尼龙纤维和 30%胶丝构成的一种易于携带,使用简单方四、在中考项目中运用弹力带提升学生核心素质方法便且十分有效的小型训练工具,本文研究中所使用的弹力带(又称舞蹈体能训练带),是长 80cm、宽 4cm 双层厚度 0.4cm 的训练带,一条训练带上共有八个小节 ,分别标注 1、2、3、4、5、6、7、8,这样的设计一方面使弹力带的力量强弱有所区分,另一方面更有利于舞蹈练习的使用。但是与传统的弹力带相比,该弹力带的磅数是恒定的,跟弹力带的颜色无关,仅仅只是在长度上有所区分,正常儿童的使用长度为 80cm 成人的使用长度 90cm。传统的健身弹力带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磅数。弹力带训练必须结合拉丁舞的项目特点,才能使弹力带训练发挥真正的作用,而不是为了摆造型,或者为了使用而使用。根据实验需要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弹力带训练引入。

4.1弹力带颈后侧平举练习

随着身体的移动弹力带会上下浮动,要及时调整弹力带的位置。

(1)预备姿势:弹力带经过颈后,双手持带,拉伸至肋骨两侧。(2)目的及效果:保持颈椎形状,防止颈部前伸,塑造上身形状,加强肌肉记忆。(3)使用方法及动作要领:身体与地板保持垂直,重心移动至脚心前部,抬头挺胸,双手分别撑住弹力带的两端,颈椎和头向后靠于弹力带相对抗,两手撑开至侧平举。运动中依然保持住该位置的形状。(4)注意事项:由于双手的撑开,弹力带阻力随之增大,对颈头部会产生明显的对抗力,如果不能平衡弹力带带来的阻力很容易引起身体的前倾。适用范围:适用于颈头部位置形态练习。

4.2弹力带肩胛侧平举练习

(1)预备姿势:双手持带且弹力带绕过肩胛骨下缘至手臂侧平举。(2)目的及效果:撑拉后背线条,防止含胸驼背,感受肩胛的收缩变化,加强手臂与身体的连接。(3)使用方法及动作要领:身体与地板保持垂直,重心移动至脚心前部,双手分别撑住弹力带的两端,利用后背与弹力带相对抗,两手撑开至侧平举。(4)注意事项:弹力带在后背的位置不容易把握,过高或者过低都起不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4.3弹力带收腹练习

(1)预备姿势:身体垂直于地板,昂首挺胸,眼睛直视前方,身体重心移至脚前。(2)目的及效果:收腹立腰,加强收腹动作的知觉。(3)使用方法及动作要领:将弹力带绕在腰间,两端系住即可。(4)注意事项:系在横膈膜下方,在肚脐的位置,松紧自由调控。(5)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动作,促进腹部的收紧。

4.4弹力带绕肩过肘练习

(1)预备姿势:身体垂直于地面,双手自然下垂。(2)目的及效果:保持手臂与肩胛的连接,加快手臂转换速度,塑造手指的形状。(3)使用方法及动作要领:取两条弹力带,分别从第 3 区间套在左右肩膀处,然后在后背交叉左边的弹力带经过肘关节绕在右侧手臂上最终套在大拇指虎口的位置,右侧与左侧相同。(4)注意事项:注意缠绕的方向,以及经过肘关节时弹力带的位置,留的太短就会长度不够,在后背交叉时要将弹力带拉到足够的长度。如果阻力较大可以选择从第 2 或者第 1 区间套在肩膀处。(5)适用范围:适用于手臂动作练习。

4.5弹力带绕肩后背交叉练习

(1)预备姿势:双手自然下垂,弹力带经肩膀至后背交叉系与腹部。(2)目的及效果:保持上身形状,其感觉类似背背佳矫背工具,可以使身体呈现良好的形状,系与腹部也能起到收腹的作用。(3)使用方法及动作要领:取两条弹力带,分别从第 3 区间套在左右肩膀处,(4)注意事项:肩膀处将弹力带完全套住避免在运动中滑落,经过后背交叉时要交叉与肩胛骨下缘。(5)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动作的练习,保持身体形状。

5.研究成果及意义

利用弹力带的训练,学生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找到正确的舞蹈身体姿态,同时通过弹力带的应用就可发现学生力量及形态问题,并及时的给予纠正。为体育舞蹈课程的学习提高效率。教师也可以根据弹力带的学习及应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弹力带训练方法将直接应用于高职院校公共课学生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形体素质及力量素质模块的专业课教学,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改善。将弹力带应用于体育舞蹈课程,使力量训练形体素质训练与体育舞蹈课程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并且在显著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克服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实践课的开课率和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推广到其他专项的教学中,而且扩展性强,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添加实验器材、教学方案和典型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苏士珊.研究体育舞蹈舞伴关系和谐方法[J].大众体育.2016,8(143):149-150.

[2]张清澎.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赖莎.高校体育舞蹈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新经济,2020(Z1):146-147.

[4]张之慧.体育舞蹈培训行业供需影响因素及對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3):113-115.

[5]刘涛,韩垚.体育舞蹈的运动特点与价值取向[J].黑龙江科学,2020,11(05):108-109.

[6]王聪. 体育舞蹈在教师群体中的健康价值浅探[C]. 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会议论文集.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98-99.

[7]王轶.人文思想下的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1):84-85.

[8]毋琳.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1):243+246.

作者:卢琳娜

上一篇:细菌素生物学论文下一篇:音乐网络传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