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

2024-04-26

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通用12篇)

篇1: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

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社会发展和体育运动自身发展的需要,体育课程自身特点使其进行双语教学有一定的.优势.实施的基本原则是简练、准确原则,与运动技战术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作 者:吴君宏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工程学院体育部,安徽合肥,230022 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 英文刊名:NEW WEST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80 关键词:高校   双语教学   体育课程  

 

篇2: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

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本文从学生体育目标需要和体育运动能力的差异出发,探索改革高校体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选修课采用分类教学,分类确定教学目标,分类选择教学内容,分类多维评价,全程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作 者:施晓鸿 作者单位: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刊 名:陕西教育(高教)英文刊名:SHAANXI JIAOYU(GAOJIAO)年,卷(期):“”(11)分类号:G80关键词:教学模式 目标需要 体育运动能力 分类教学

篇3: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

1体育舞蹈双语教学内涵

高校体育舞蹈双语教学主要指课堂教学全部用英语,或部分用英语传授体育舞蹈基础理论及成套基本动作。还包括形体基本功及动作技能教学。主要要求准确流利的英语词汇运用,及对体育舞蹈范畴基本知识和技能使用英语词汇或语句来讲解。在课堂教学分析时配合汉语教学,顾及到部分学生英语水平有待提高的现状。体育舞蹈双语教学对英语使用率要求至少达到50%,被称为“体育舞蹈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既是教学工具,也是教学的学习对象。在世界快速发展及全球化速度加快背景下,体育舞蹈双语教学适应体育教学领域发展之潮流。

2体育舞蹈双语教学促进作用

2 . 1加深对体育舞蹈课程理解

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通过多媒体对学生示范整套舞蹈动作,使其产生直观了解,讲授同时穿插专业的体育舞蹈英语词汇进行解释,边示范边使用中英文专业术语提示学生动作要领[1]。通过使用英语术语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在体育舞蹈方面的了解。由于体育舞蹈发展史源自国外,用英语术语能让学生体会到最原始舞蹈精髓,这种精髓传达和专业舞蹈基本名称及动作和一般术语,包括礼仪场合中常用英文表达是密切相联的。学生也更喜欢教师运用专业英文术语来授课,可加深对体育舞蹈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继而加强课堂兴趣及对舞蹈单个及成套动作的创编构思能力。如一类体育舞蹈分类所适合的音乐、特点、起源等,在了解和加深体育舞蹈认识基础上,学生积极性也有所提高[2]。如在桑巴舞学习过程中,使用行进侧点步(Progressive Bota Fagos)、阿根廷交叉步(AgentinCross)等拉丁舞专业术语及其中一些舞步名称起源介绍,能激发学生对舞蹈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学习积极性,使其能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到课程深入探索中去。

2 . 2刺激学生加强课堂练习

双语教学能刺激学生强化练习的主要原因是英语引导动作口令能加强与动作本身间的联系,并能模拟类似国外教学环境。促使将以往比较熟悉动作通过汉语及英语结合表达,可强化记忆并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体育舞蹈文化底蕴和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如在课前集合中使用英语整队可用体育英语词汇—Attention(立正)、Eyes Front/Right(向前/右看)、At Ease(稍息)、Number Off(报数)等。正式课堂教学中,体育英语课堂用语及专业英语术语的使用使练习积极性逐步增强,教学效果得到提高。课堂用语如body(身体)、foot(脚)、turn(转体)、Once again(再来一遍)等运用。在具体操练不同舞姿舞步时,教师可用英语口令引导学生。又如恰恰舞教学中,节拍引导,教师可以喊出“one two three qiaqia!”又或“twoand three,four and one!”等英语口令。随着课堂教学深入,学生逐步形成固定学习思维模式,即模仿传统西方学习方式并培养出该课程所具备的特有舞蹈文化修养与素质。

2 . 3增强体育舞蹈文化礼仪学习

体育舞蹈发展中,存在浓厚的社交礼仪效果。教学时尤其要注重增强学生对该课程在传达社交礼仪修养方面作用的认知。用双语进行课堂教学[3],可加强这种原始礼仪精神传达,改善学生不良心态性格,提高社交能力。如双人舞练习及课堂讲练里,做“前进(WALK) ”动作时,能用ONE BY ONE来表达行进动作的教学目的。由于体育舞蹈分类广,课堂中营造真实英语学习环境,用英语教学营造不同舞蹈类别所要表达的情绪、每个动作所要表现的深层次内涵,强调舞蹈身心合一,不但能提高英语水平,且真实反映体育舞蹈文化底蕴,陶冶情操,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气质。

3开展体育舞蹈双语教学法具体策略

3 . 1调动师生使用双语教学积极性

要不断激发高校教师实施双语教学积极性,了解不同学生课程学习中不同表现实施双语教学,因材施教。将体育舞蹈专业技术技能,教学经验和英语语言密切结合。教师需开展英语语言进修,学校可定期举办体育舞蹈教学知识技能专项英语培训课,不断提高教师在双语教学中英语运用综合实践能力,营造类似西方良好教学氛围与方法。

3 . 2选择适当课程教学教材

运用双语进行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水平,结合其在学习过程中动作技能及英语水平。实际教学过程能循序渐进开展体育舞蹈教学中双语教学[4]。据此,要选择合适的相关国外体育舞蹈学习教材,让学生配合教材,达到可用英语思考,且回答课程相关问题的教学目标,能提高学生对动作技术分析及相关英语运用综合能力。

3 . 3体育舞蹈双语教学分段教学

教学中,充分使用学校多媒体设备将源于英语原版体育舞蹈教学视频及典型比赛视频展示给学生,进行详细讲解,营造有吸引力教学和实践氛围,实现英语语言和舞蹈技术有效结合。

3.3.1初级阶段

使用体育舞蹈专业技术英语和课堂常用体育英语,包括课堂动作常规、节奏、动作术语、口令、动作名称、在教学中交替使用中英文切换使学生接触英语机会增多。在双语教学氛围中体会体育舞蹈感觉[5]。如课堂常规用语:快点儿!Be quick!;集合!Fall in!;师生问好Good morning,节奏用语:one two three four,动作名称和名称术语:Check缩步;Full Turn全转;手对手hand to hand,教学评价用语:回答正确Good answer;做的好well done,提示用语:从头开始From the top;五六七走,Five six seven do。

3.3.2中级阶段

学生适应初级教学模式后,在讲解动作要领同时,可用中英文交替进行,学生模仿教师边喊口令边说舞蹈动作名称及常用舞蹈英语专业术语和练习语,最终达到能运用专业英语表达简单动作甚至更深入教学内容的学习要求。

3.3.3高级阶段

双语教学中,达成前两个阶段教学目的后,要让学生能用专业英语分析和讲解舞蹈动作,且用专业舞蹈英语术语回答和思考常用相关理论性问答表述。

3 . 4巩固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成果

要想学生学习体育舞蹈课程兴趣不断提高,需加强双语教学成果。如高校里不定期开展举行英语社交舞舞会,将舞会开展及英语语言使用相结合[6]。创造和还原真实体育舞蹈社交交际环境。目的使学生在学习后有机会同国外教练和选手开展有效交流,奠定相关语言和可以更深入学习体育舞蹈的良好基础。

4结语

使用双语教学能更直观表达丰富舞蹈肢体语言及舞蹈情景性,且英语专业术语在记忆和理解方面使体育舞蹈课程学习更加有帮助。教学中学生相关专业英语实践和艺术修养能力也能有效提高。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灵活而准确的体育舞蹈英语用语,对体育舞蹈各项理论知识及技术动作讲解起到很大帮助作用,增强教学效果。还应利用双语教学模式,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发展模式和手段,使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相关专业文化和技术水平拾级而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气质修养不断得到锻炼与提高。

摘要: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发展中,体育舞蹈外来性逐步被人们认知,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为语言文化障碍,使体育舞蹈发源文化不能充分被了解,这种现状迫切要求改变国人语言“先天”障碍。于是,高校体育舞蹈中对双语教学的要求应运而生。高校体育舞蹈中的双语教学目的,首先是英语课堂用语简单沟通,其次是体育舞蹈专业术语学习运用。该文主要从体育舞蹈双语教学内涵入手,对双语教学必要性和双语教学具体途径进行分析。

篇4: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双语教学;课程定位;实施;教学设置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111-02

引言

2001年8月,我国教育部对高等院校使用英语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要求从侧面印证了当今时代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因此,我国高校应切实抓好双语教学,为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竞争提供人才保障,为中国发展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养先驱者和引路人。

一、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

(一)双语教材应能体现学科前沿理论和最新学术动态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这是迈向世界的标志。因此,我国高校应该积极培养国际型创新人才,为我国实现这一战略提供人才服务。高校双语教材应该是学生与世界连接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教材和课堂教学了解世界最新学术动态和前沿理论,丰富和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走向世界提供理论保障。双语教材还应该具有高度严密性,切不可出现错漏、误解等低级错误,尤其要注意对专业术语的翻译,要保证学生对其内容的正确解读。此外,还应注意教材内容的精简性,选择一些文化价值较高的著作或文章,提高学生的素养。在选择教材时,教师应采取尽量尊重原版的原则,严格筛选、比对,按照学校情况和学生能力选择著作。

(二)双语教师应具有全球多元文化和创新性思维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是整个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顺利完成双语教学工作,就应以超高标准要求教师。首先,双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开发、创造性思维和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教师教育理论素养,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培养;其次,双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时代观念,不断学习,时刻跟进最新前沿学术动态,并能够将之运用到课堂中;最后,双语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双语应用能力和现代科学教育技术能力,能够为学生创造优质的课堂,促进双语教学的高效有序进行。信息全球化对高校双语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师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博学广纳,不断学习与之相关联的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及有效实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双语课程应可从教学效果上使学生专业外语具有质的飞跃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应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练习。双语课堂是学生外语能力快速成长的土壤,更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鼓励学生用外语进行表达,丰富学生的单词积累量,帮助学生提高外语运用能力,切不可出现为了教学而教学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提前对上课所讲的文章内容进行初步理解和把握,避免将上课时间都浪费在对文章大概意思的理解上,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效率。课后,教师还可以采取相应的方式对学生复习和掌握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对提高学生外语能力大有裨益。

二、高校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与实施路径

(一)科学制定双语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

教学计划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和目的的外在体现。因此,高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实际情况,选取难度恰当的教材。例如可以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教师也可针对一些难度较高的专业术语编写相关的中文讲义,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次,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学时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将教学任务进行科学划分,保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双语教学的开课价值,让学生能够有所收获和成长。

(二)完善双语教材内容设置与选择

高校在制定双语教学内容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以及学校资源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选择比较合理的外文教材。教材一定要采用外文原著,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知识,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论的吸收和消化。同时,学生在双语学习中可以及时了解世界前沿理论与最新学术动态,有助于学生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看待问题。

(三)构建双语的语言环境

环境在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为学生构建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也能促进双语教学的有效进行。例如,可举办外语演讲比赛、双语知识竞猜、有奖问答等活动,以此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

(四)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双语教学模式

语言的学习是通过长期积累而来,因此,要学好一门语言,需要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在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学校要合理安排双语课程,保证学生一直处在不断学习双语课程的良好状态中。此外,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外语掌握状况来实施分层次教学,在不同年级开设难度不同的课程,顺应学生学习发展特征。例如,学校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应该更加强调基础,为今后三年的专业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一年级由于学生外语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使用汉语,保证学生能够听懂课,加强学生对外语专业词汇的积累;二年级可以适当增加外语强度和难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用外语与教师和同学对话;三年级可以适当开展小组活动,将课堂还给学生,建立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四年级是双语教学的成熟期,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全外语专业课,为学生打造一个全英文的良好环境。这样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也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三、今后改革重点与方向

(一)加强全外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培养

教师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中坚力量。高校应该定期组织双语教师进行培训,并积极安排国内双语教师去国外院校进行学术研讨与教学交流,培养教师专业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高校还应“引进”外教为学生授课,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许多实用技巧,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选择适宜的语言媒介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般来说,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多数已经通过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并且许多院校的双语教师也具备一定的专业实力,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这说明双语教学的对象双方都具有一定基础英语运用能力,如果只依靠提高教学对象的英语能力来提升双语教学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选择适宜的语言媒介模式和教学手段,以改善当今双语教学停滞不前的现状。科学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回避语言上的缺憾与障碍,发挥双语教学的优势。教师应注意利用多媒体教学,自制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最新国际前沿学术动态,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促进双语教学的顺利推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提问式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通过将真实案例融入课堂理论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外文运用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完善双语教学的考核体系

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外语掌握情况的综合测量,因此,考核在双语教学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双语教学的考核内容要以专业知识、外语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构成,并且重点强调综合运用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在考核中的比重,考核方式可采用全外文闭卷、演讲比赛、前沿学术竞赛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结语

双语教学是教育改革中的一次创新性教学模式,更是培养国际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取得了一些骄人成绩,但是从整体来看,其体系构建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21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国家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韦曙林.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3-25.

[2] 马丹.高校双语教学分阶段、分层次教学模式建设的思考——以金融学专业课程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2(04):99-103.

[3] 万明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及对策探究[J].课程与教材,2008(23):101-104.

[4] 韩立新,于诗卉.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J].教育科学,2013(06):121-123.

[5] 张卫华,李冬媛.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及经验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09-111.

[6] 曹阳.论高校双语教学的现实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8):233-235.

篇5: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

高校管理类双语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面临着许多阻碍.如何使双语教学不再流于形式,使专业课双语教学实现专业和语言的双目标,成为双语教学工作者们一心想要解决的`论题.本文以高校管理类双语课程为例,通过从分析目前该类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障碍,引入案例教学,阐述了其对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建立了双语案例教学的语言理论基础,从而提出双语案例教学实践的关键要素,以期提高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效果.

作 者:张春霞 Zhang Chunxia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刊 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年,卷(期):29(12)分类号:G642.0关键词:案例教学 双语教学 不完全沉浸法 课堂互动

篇6: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

普通高校实施分层次双语教学的思考

普通高校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实施单一化的双教学模式很难达到普通高校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需求.通过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动态、针对性地双语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有助于普通高校双语教学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作 者:刘楠 苏尔利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工商管理与法律系,黑龙江大庆,163712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7)分类号:G40关键词:分层次 双语教学 思考

篇7: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

摘要:根据教育部的教学发展要求,明确提出双语教学的内涵和教学的目的及意义,根据教学的实践,分析了双语教学的关键是优质的双语教学教师,最终提出高等教育中建立双语教学课程的问题及解决的基本对策。教育部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明确提出双语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实践思考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涵,开展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双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对策加以讨论。

关键词: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双语教学的内涵发展

双语教学作为一项全新的教学模式,仅就其独特的教学形式来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但对于高质量的双语教学,还应不断深入拓宽其内涵发展。

1.1 双语教学及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并使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学理念先进?p教学方法合理?p教学水平高的双语教师,形成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接轨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一定示范性和借鉴意义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发挥作用。

双语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决策,必然涉及到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开展双语教学,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不仅是为了响应教育部的教学改革政策,对教师个人而言,有助于促进自身的提高与发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浅层次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1],深层次的目标是“习得双语能力,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全球意识” [2],更强调的是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1.2 高校进行双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国外有很多成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学习借鉴以外语为媒介的国际学识?p价值观念?p思维方式和治学方式,使我国的高校的课程层次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课程体系?p教学理念?p教学方法?p教学内容现代化,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与国际接轨,能用“主流语言”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进行双语教学,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本土人才,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很有现实意义。并且对于偏远地区及国际交流较少的地区,没有迅速的接受外语的历史条件及相对滞后的现实环境,积极响应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促进我国各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高水平的双语教师是保证高质量双语教学之关键。

双语教学的理论定位和实践定位都很高,因此双语教学的开展,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更严峻的挑战和要求。

(1)基本专业素养专业化与知识化。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修养和强烈的责任心。教师有必要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正所谓“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学生的学业进步。

(2)知识和语言上现代化。我国高校现代化建设的大浪潮要求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学模式现代化,双语教学成为现代化高校普遍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中,直接体现在教师讲授的知识技能和教学语言融入了现代化的气息与内涵。

(3)知识结构多元化。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那么首先双语教师要是复合型人才。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使学科门类剧增,分支学科不断涌现,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知识交叉合作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教师必须懂得一定跨学科的知识。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旁征博引、得心应手,给学生以“复合型知识”,潜移默化的实现双语教学的隐性目标。

(4)教学方法个性化。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教学中也没有两个个性相同的学生。为了达到双语教学目标以及“因材施教”的目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口味”,教师应在教学方式有所琢磨与挖掘,在实践教学中,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变换学习和考察方式,注重学生个性,给学生提供发展独立和创造的个人机会和空间。双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手段,不可避免的触及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重审,授课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进等诸多问题。

(1)高校双语教师英语水平和教学理念和手段的革新。双语教学不仅仅是在教学中用了多少英文板书和讲解,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语言扩展思维,汲取百家之长,发展激励性创造思维,以利于在知识?p思维?p方法上国际化,与国际发展接轨。

(2)双语教材建设急需加强。目前国内难以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标准,普遍存在着双语教材缺乏?p不合适的现象。双语教学承接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因此在教材的选用和组织问题上,既要尊重原版教材,又要结合我国教育现状的原则,力求建立合适的课程体系,内容的选择上设法精简过于专深内容,注重基本理论和方法,扩充现代知识,建立现代化的课程体系。有条件的教师可自行编写适用本土特点的创新教材。总之,在教材建设上,“按需引进与自主编写教材并举”。

(3)双语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直接反馈。双语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因此不能套用原有的评价标准。总体来说,教学评价可划分为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科学合理的进行评价,既要关注双语教学效果的终结性评价,也要关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发挥两种评价的互补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与质量监控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充实,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对双语教学切实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结语

适逢全球性金融危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双语教学能否凸显其独特的优势,双语人才是否能够很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一切有待时间的检验,我们将拭目以待。总体来说,双语教学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双语教学的实践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只有在学校?p政策和社会各界共同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实践平台,营造良好的双语环境与氛围,双语教学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宏晨.中国高校双语教学七年回顾[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6(4)

篇8: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

由于高考体制的原因,我国体育专业的学生文化分低且对英语没有单独要求,因此造成了体育专业的学生普遍英语水平低的现象,这也造成了教师进行体育双语教学的难度。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推广和运用双语教学便成为了体育教育界的一大难题。

一、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融通在沉浸法双语教学中

国际上双语教学的沉浸法分为部分沉浸法和完全沉浸法。部分沉浸法要求在必修法的基础上,把法语或英语作为部分学科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在部分学科中沉浸在英语的环境中。完全沉浸法要求在某段时期内,把英语作为所有学科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在所有学科中,甚至在课内课外,完全沉浸在英语学习的环境之中。就目前我国多数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而言,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是一项系统而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

二、加强认识,提高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摈弃以往枯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会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学习不是任务,没有压力,而是一种乐趣,是一种高层次的享受。让学生对体育双语教学有进一步的认识,那么学生的潜在兴趣就会进一步地被激发出来,被动性学习将转化为主动性寻求。

1. 赞美原则。

体育运动几乎都是以争取胜利为最终目的的,体育专业学生更是以胜利和获得别人的认可为努力目标。学生有进步时,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和鼓励,因此教师在实施体育双语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观察到学生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而给予赞扬和鼓励:“That's great!”(太好了!)“You have done a good job!”(你做得很棒!)“That's amazing!”(你太令人吃惊了!)“I'm proud of you!”(我为你感到骄傲!)这些鼓励和赞扬,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学习自信心也倍增。因此,从事体育双语教学的老师,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注意学生的细节表现与学生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赖的师生关系,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最终达到“我”要学。

2. 参与原则。

在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语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和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 实践原则。

学习学习,就是要边学边习。在实施体育双语教学,特别是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技术练习的同时,用简单的英语口语提出要求,并加以形态、动作的指导和启发,使学生尽可能的理解和领悟教师的要求,让学生在英语口语与动作的不断刺激下,掌握英语指令及领悟其内涵。

三、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体育双语学习环境

1. 以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创设丰富多彩的体育双语学习环境。

在实施体育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除了要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应在细节或教学辅助方面增加新颖性和时代性,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

2. 以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营造生动活泼的双语学习环境。

传统的语言教学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教学的单调性和乏味性。为了克服这一弊端,体育双语教学过程应经常采用多变、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一次次地接触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 以教学节奏的明快性,加固轻松愉悦的双语学习环境。

学生年轻,学习节奏快,因此,在实施体育双语教学过程中,经常应用英文歌、谜语、绕口号这样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辅助教学,会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劲头很足。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施任重而道远

1. 专任体育双语教师严重缺乏。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师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英语底子都较薄,且矛盾突出。专业能力非常强的教师一般英语都相对较差;而英语能力强的教师多数专业又一般,所以对高校体育双语教师的培训尤为迫切和重要。

2. 体育双语教材的匮乏。由于我国体育双语教学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没有编写出适合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双语教材,教师在授课前几乎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进行备课的,因而缺乏指导性。为此必须要编写出适合我国体育专业学生的、与学科教学并行的双语教材。

3. 双语教学要从娃娃抓起。学习一门语言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与国际紧密接轨的今天,良好的英语基础显得格外重要。

4. 改革现行的体育高考招生制度,对考分或英语成绩进行调整,强迫学校、考生及家长对英语的重视,为即将开始的大学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林泽.高校体育专业双语教学的初探[J].辽宁师专学报, 2006, (2) .

[2]杨婧.体育双语教学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5) .

篇9: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

困惑之一:双语类学校大多地处边远的农牧地区,经济、科技、信息和教育不发达,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简陋,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紧缺,根本满足不了教学所需。而新课程所体现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实验探究,即把探究性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不仅要求把它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之一,而且要把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去掌握。可是学校的现实条件不仅连最常见、最基本的演示实验也做不了,更谈不上让学生亲手去实验、去探究。多数情况下,教师只能按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去讲述实验过程、描绘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同时由于平时学生接触实验的机会较少,导致部分学生害怕实验,不敢实验,总认为实验药品有毒,会爆炸。部分学生对实验充满好奇,在实验课上积极主动,跃跃欲试,但由于没有掌握扎实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技能不够熟练,不够规范,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或结果出现误差,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这种传统、陈旧、僵化而死板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着学生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提高,与新课程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困惑之二: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知识面不够广泛、学习资料匮乏、信息闭塞,加上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熏陶,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传统,思维方式比较单一;部分学生对化学世界里抽象的逻辑性强的知识望而生畏,认为化学知识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难学、学不进去。由于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不重视知识的积累,学习过程中对化学知识只做表面的简单的了解,浅尝辄止,不去深入钻研和理解,甚至放弃学习。比如在高中阶段,有50%甚至更多的学生严重偏科,只学文不学理。而新课程所体现的理念之一就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去搜集材料,归纳知识。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严重制约着学生动手能力、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制约着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

困惑之三:新课程体现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将知识与生活有机地结合,也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边远农牧区的生活环境,学生最常见到的就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和成群的牛羊,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机器轰鸣的工厂,学生只有在电视里才能看到。一个简单的自来水净化原理与装置,学生只能通过教学光碟才能看到,这使得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少,体验感受化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的机会少,从而使学生感觉到化学世界距离现实那么遥远,只与城市里的人有关系。

因为困惑,我们就要探索,而不应该徘徊不前。我们必须在借鉴、学习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归纳出切合实际,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教学方法。笔者通过总结长期的化学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胆尝试:

一、要确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教学观念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内在基础。正确的观念指引正确的行动,正确的教书育人观念将引导教师不断地以正确的教育行动朝着课改方向发展。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就要做到:

1.转变教师的“教师观”

教师观指教师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看法,即对教师的作用与角色、教师的性质、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的认识。传统的教师观把教师角色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认定了教师是授业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的同时,也确立了教师的师道尊严地位。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容易产生一种现象:学生求学,教师施教,求学者唯唯诺诺,施教者大恩大德,教师是“权威”“先知”,是知识的化身,更有着至高的尊严和对学生的绝对控制权。教师总是板着一副冰冷的面孔,以高高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姿态指挥着学生的言行。这种做法,严重制约着学生的个性、思想和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首先从转变对自身的地位、角色的认识出发,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平时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做学生的朋友和伙伴。教育学生和颜悦色、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不以权威自居,更不应该以家长作风及其专横态度强制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更新和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否则就会因知识的贫乏、观念的陈旧而落伍。

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观主要以四个中心为出发点:即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考试为中心。新课程的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三个中心转移到“学生”这一个中心上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求助者,教师不再单纯是传授知识的人,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教练,培训出比自己更出色的运动员;要成为导游,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演讲技能和表演技能,用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用引人入胜的描绘,将学生一步步引向知识的殿堂。

二、加强实验教学力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把学生所学的空洞、抽象的化学理论运用到具体、神奇的科学实践中,而且在这些妙趣横生的实践中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化学理论。因化学实验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趣味性,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化学实验能直观鲜明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的神奇与玄妙,这对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树立科学探索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双语类学校的化学教师,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克服懒惰思想,尽可能地利用好现有的实验设备,也可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用具,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实验内容,采取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步骤,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在做演示实验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操作;在探究性实验中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消除其畏惧心理。要相信学生,激励学生放心、大胆去动手,切不可包做、代做实验。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实验的机会,使人人都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化学,在情趣中学习化学。

三、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为了克服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面不够广泛,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薄弱等缺点,必须要抛弃传统教法中灌输、说教的做法,挖掘传统教法中合理科学的举措,发挥其优点,并与现代教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因为传统教法与新课程要求不相一致而完全地将其抛弃,那是不可能做到也是不合理的。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双语类学校的学生习惯了通过背诵来加深理解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充分利用这一优点。记忆是理解的基础,是人类获得知识、积累经验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双基,必须要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背诵、去记忆,进行强化训练。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当学生的知识得到一定的积累,能力得到一定提高,学生才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不能认为让学生背诵、强化记忆就违背了新课程要求,盲目地模仿发达地区学校的做法,一味地采用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等方法是不可取的,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思维习惯等因素,该自学时自学,该合作时合作,该讲解时讲解,而且一定要讲好、讲透彻。

四、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下工夫

双语类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简单、死板、被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和点拨,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录像、教学课件、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化学知识由抽象变具体,由深奥变浅显,由复杂变简单,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学;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厌学情绪,改变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并努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切实改变传统的机械记忆、生搬硬套、重复训练、题海大战的学习方法;运用讲故事、猜谜语、魔术等妙趣横生的活动,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平等、自由、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彻底改变化学“难学”的错误认识,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另外,双语类学校要加强汉语教学,努力使学生多读、读懂汉文版书籍,从而克服学习资料紧缺等不利因素,这对于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双语类学校新课程的实施任重而道远,我们唯有摆脱困惑,大胆地探索、积极地尝试、及时地总结才能进步,才能使双语类学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篇10: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

双语教学最早在英国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给出的定义为:“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在我国根据近几年来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及教育部有关双语教学的文件精神,一些学者将双语教学定义为:使用中文和外语(主要指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手段,讲授非语言类专业课程,以帮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外语水平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大,都要求高校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又具备良好外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国际性人才。与此同时,为了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迎接国际挑战,教育部曾指出:“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此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出台对双语教学的鼓励政策,试行双语教学就成为教学改革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双语教学,极大地拓宽了英语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解决了公共英语学习与专业应用之间的脱节,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国外文献和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严重缺乏,双语课程体系有待重建

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原版的各类学科的教材,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针对中国不同地区学生水准,选择什么样的原版教材,这里面大有讲究,而引进原版教材又涉及到版权的问题,其版权费之高绝不是一般高校所能承担的。而现在国内还较少有与之相应的教材。各高校自编自选教材容易造成学科教学上的随意性和语言表达上的偏差。英语课上,学生有限的英语学习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双语教学,容易形成思维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差距。高校除执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并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选用合适的教材就成了双语教学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双语师资紧缺成为制约高校“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在于师资。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的双语教育起步较晚,还处于探索阶段,我国至今还没有权威的双语师资培训体系,双语教学质量和师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目前各高校双语教学开展的情况来看,双语教师的整体水平状况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一是精通本专业知识理论的老师,不一定具备熟练使用外语授课的能力;二是具备熟练使用外语授课能力的教师,由于不是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因此在专业知识方面较为欠缺,能真正具备这两方面基本素质的教师还较为匮乏。此外,由于教师进行双语教学要付出巨量的劳动,而各高校由于种种原因若不能合理地确定教师的工作量,则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

(三)教学方式落后,将“双语教学”等同于“外语教学”

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是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高校的双语教学,普遍变成了外语语言教学或专业名词加外语词汇的教学模式,违背了双语教学的初衷。开展双语教学,对学习者而言是“通过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教师而言,则是“通过外语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用了很长时间进行了课前准备,将所教学的内容翻译成英语,撰写了详细的教案,准备好了几乎每一句需要用上的英语课堂用语,所有课堂教学活动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套路进行。教师虽然是用英语授课,但不能自由发挥,学生也十分拘谨,师生之间无法自如地进行交流。因此双语教学绝不能将非语言学科上成了外语教学的辅助课,各个学科有其自身的知识点,在双语教学活动中,外语是一种教学语言,是师生交流的工具,不能简单地将双语教学理解为用外语讲解专业知识甚至是专业知识的外语化,也不能简单地以在课堂上使用外语的多少来确定教师水平的高低。

三、高校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策略探讨

要提高双语教学质量,达到专业计划所规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必须根据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特点,结合高校课程特点、师资状况以及教学方式变革等因素创新双语教学模式。

(一)重审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任何课程,都要有合理的课程体系。对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我们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考虑中西文化背景,既尊重原版教材,又结合我国实际,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逐步提升双语教学课程中英语授课的比例。通过逐步提升比例来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目前,高校双语教学大都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原版教材讲授与我国传统讲授方式有所不同,这也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教材加以处理。原版教材中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从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引出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随后的概念,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逐渐引申的讲授方式,以及丰富的材料、精美的插图等。对原版教材进行改造,组织相关学科的教育专家和英文教育专家,编写适合于我国的双语教学教材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是考虑到面向21世纪,课程的现代化是中西方教育均为关注的问题,应该压缩经典内容,扩充现代知识,建立现代化的课程体系。

(二)突破难点,严抓双语师资培训

开设双语教学课程,首先必须培养出一批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能够适应双语教学的复合型教师。教师授课能力和学生接受能力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讲好双语教学,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素养、较高的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真正用外语的思维开展教学。专业学科教师的英语能力在阅读理解上问题不大,难点在于地道的英文表达和标准的英文发音。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应该比普通的其他的研究方向的人,更熟悉所传授的课程,对于此方向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自己要达到非常好的英文水平。作为高校一方面注重遴选优秀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同时更注重对现有师资的培训。高校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学校可以加大投入,在专业教师中选拔基础较好者进行英语培训,并从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及其储备,同时还应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二是大力引进外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应选拔专业功底好且外语能力强的教师,为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奠定基础。另外,对于一些涉及面较广的课程,学校可以举办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班,聘请国内外有名的专家来授课,从而提高双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突出个性,探索灵活多样的双语教学模式

课堂组织是双语教学的核心,是提升双语教学效果的根本所在。因此,绝不能简单地将双语教学与强化英语等同起来,通过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双语教学所注重的是将语言学习贯穿于整个学校的管理、教育以及各个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应注重创设语言环境和不断强化教学语言,用教学语言来促使语言能力的发展,追求外语突出,学科领先,全面发展的双语教学目标。双语教学一定要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借鉴国外特别是欧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采用个性化的培养方式,注重因材施教,积极探索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分层次教学模式,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从双语教学中受益,同时,在引进外文原版教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外文文献掌握用外语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引领学生接触国际前沿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学习模式改革,采取多维立体的教学手段,以技能模块为核心探索双语教学新模式,增强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进而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四)加强管理,健全双语教学的评价机制

双语教学的评价和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牵扯到的部门和机构较多,因此高校需要加大对双语教学的扶持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双语教学顺利进行。首先,对双语教学的教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工作量的计算和课酬的计算上做一些奖励和补偿,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其次,还应该建立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成立专门的双语教学管理、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双语课程的开发、组织、实施和评估工作,推动双语教学不断完善和发展。

篇11: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

通过以上对我校公共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之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和分析后,我们可以对此进行大体的教学规划和设想。尝试阶段,开课门数不宜太多,先应集中双语教学师资,重点准备一到两门优势教学项目实施教学,通过探索和实践,逐步完善课程目标体系,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学科建设及课程指导方案,使体育双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的和教学思想更加规范。必要时可利用我校雄厚的外语资源,在校内外对体育师资进行英语(特别是口语)短期培训,并通过组织观摩其它专业双语教学的形式,学习和积累必要的双语教学经验。在正式启动双语教学后,任课教师应注意通过学生课堂反馈信息,在教学中发现不足,并及时总结,以期达到改进和提高的目的。在取得一定教学效果,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的基础上,我们方可在更多的体育课程中逐步实施这一教学方式,从而达到营造校园体育英语氛围、促进学生体育技能与英语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

5 结语

高校实行双语教学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探讨人才培养新模式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客观必然性。未来几年,体育双语教学将是我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致力点之一。我们坚信,在学校领导以及其它相关教学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全校体育师生共同努力下,体育双语教学终将成为我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色,为我校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

篇12: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

任志国(大洼县高级中学,盘锦124200)

2011-4-15

摘要:在新课程前进的步伐中,随着三级管理政策的出台,课程管理权利的下放,盘锦市部分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陆续开设了符合本校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本文对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实行走班制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探讨,通过盘锦市大洼高中高一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中,选学体育学科教学的180名同学实施走班制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同时对走班制课堂教学的概念、内容、形式、学校师资配备、场地器材等进行了论述,通过调查与研究,走班制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实施中,为广大师生灌输了新鲜血液,实验师生热情高涨,课堂教学出现新的变化,走班制课堂教学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实施是全体师生所期望的。

关键词:校本课程 走班制 课堂教学 体育课

1、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大洼高中高一年级开设校本课程中选修体育学科科目的180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高一年级18个班开设校本课程的学习,对体育校本课程实行走班制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将体育校本课程中课程的门类、教学内容、时空安排、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等作为研究内容。

1.3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走进新课程》、《体育科研》、《学校体育学》等资料。

调查回访法:深入到学生中间进行回访询问。

观察法: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在案。

2、问题的提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早在几年前就有了类似的走班制教学形式,活动课俱乐部制、兴趣活动小组等等,当时为体育课堂教学带来新的乐趣,老师和学生或多或少获得一些学习的知识和经验,但就当时来说,课程的意义还不够明确,随意性也较强,因此也不能将以前的活动课俱乐部制、兴趣活动小组等就视为现在的走班制教学,但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地方课程的不断推进,它们在某些程度上为现行校本课程中的走班制体育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课题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大洼高中高一年级选学体育校本课程的180名同学实施走班制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在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管理 1 能力,满足学生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塑造健全人格。走班制体育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发挥了教师的专业特长,走班制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3、研究内容:

3.1体育校本课程中走班制课堂教学的操作性定义与特点

3.1.1体育课中走班制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自觉自愿的、自己喜欢的基础上,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打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界限,选择自己参加的体育项目和老师,按照项目的不同进行上课的一种教学形式。

3.1.2走班制的课堂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丰富专

一、教学针对性强,在学习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相结合,通过走班制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技能、技巧、体能的关系,学有所长,学有所精。

3.2体育校本课程中走班制课堂教学的资源配置与活动内容安排

3.2.1 20010-7—2011-7大洼高中在高一年级共940名学生中开展的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全体学生实行走班制课堂教学,整个高一年级共提供22门学科见(附表)供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体育与健康开设了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五门课程,共有180名学生选择。在所选学科中,学生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界限,每个人从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自己喜欢的老师,按照有计划的教学步骤逐步实现情感与技能的有效结合。

3.2.2在教学时空安排上,由于走班制教学形式打破班级界限,学生群体不稳定,因此在时间安排上,学校每周以一次固定的时间来安排不同的选科进行同时上课,在这个固定的时间里,全年级940名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别到自己所选的班级、老师那里上课,其中180名选学体育的同学按学生自己所需分到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五门课程中去,在课时上,每学期安排18课时,每课时四十分钟,每18课时为一个模块。

3.2.3在教材的选择上,由于三级管理政策的出台,课程管理权利的下放,教师在教材的编写上有了自主权,在打乱班级的走班制化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体能特点、学习爱好、兴趣特点和学习需要等进行“量体裁衣”,制定出合适的具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特色化的教学用书。

体育校本课程走班制教学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能、技能、兴趣爱好等特点,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制定出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

3.2.4在班级配制上形式上,为充分保证了用于实际教学的时间,在同一项目人数超过40人,则采用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同时让不同的老师担任。在篮球教学中,按照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分为篮球1组和篮球2组,在1组的教学中以基础性的运球、熟悉球性、传接球、三步上篮为主,而在篮球2组教学中则主要从学生已有的技能出发,进行攻防技术的练习,并在教学中不断安排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武术的教学中同样按照同质分组将学生划分为相对稳定的一组;在足球教学中,按照学生体能与运动技能的不同分为足球A组与足球B组,在A 组中学生着重基本技能的学习与了解,足球B组则注重教学比赛与裁判规则等方面的学习;乒乓球、健美操的教学则采用小组学习形式的中的帮教型分组形式,由于学生人数相对集中,在教学中学生技能的差别比较明显,这种“一帮一”的教学形式不仅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2.5在授课方法上,走班制教学形式改变了过去那种满堂灌、单一形式的教学,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重心转移到重讲解、示范与分析的空间上来,在学习中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方法上,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进行学习。多元智力理论曾指出,每个学生的智慧类型并不一样,他们也就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和学习风格,学生在学习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独特的学习方法,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设置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和社交能力,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进行自我监控与评价,积极主动探索知识,取得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3.2.6在师资配备中,走班制的体育课堂教学,使得教师必须具有专一化的专业知识,教师的队伍要求具有高素质、具有新观念的新力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多方面的合作,在师生关系中注重的是尊重与赞赏,在职业活动中注重的是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形成“学习的共同体”,新的教学模式更能体现教师的专业职能,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更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多种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

3.2.7在教学管理上,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学校多次聘请教育专家来给师生讲座,让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和校领导共同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2.8在教学评价上,走班制的教学使得教学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建立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在走班制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出发点较一致,他们都是按照自己的所需来选择上课内容、授课老师,因此在内容评价上就比较明确,在学生的学习评价时,我们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多种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成长记录袋等,使我们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3.2.9在场地器材配备上,大洼高中拥有300米的环行田径场一块、篮球场3块、排球场2块、乒乓场一块、形体房一间、足球场一块,球类可供100名学生人手一只,因此为体育校本课程实行走班制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走班制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4结果分析

4.1研究证明,体育校本课程实行走班制课堂教学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不同能力的学生在这样宽松的学习环境里,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身心得到愉悦,技术技能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4.2走班制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特长”,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难点与重点和授课形式,便于教师及时关注每一个学生掌握的情况,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知识,同时学生的体能、技能也获得了进步。4.3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自信心,帮助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

4.4宽松的教学场地和器材,专业的师资配备,为体育校本课程实行走班制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5问题与展望:

体育校本课程实行走班制课堂教学,为广大师生灌输了新鲜血液,实验师生热情高涨,课堂教学出现新的变化;在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相结合的情况下,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实施走班制课堂教学.参考文献:

1、体育科研 2003-5 作者:蒙彩娥 杜代海

2、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慕菊等

上一篇:《中国特殊教育》杂志下一篇:新魏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督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