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论文

2022-04-15

摘要: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从网络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从创新教育方法、剔除错误网络观、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探究网络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法”、“减法”和“乘法”,从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论文 篇1:

浅谈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工作办法

摘 要:进入信息时代后,网络德育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因变而变。要加强高校生的网络德育,必须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加强高校教师网络德育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网络德育 高校 管理系统

网络作为新的技术平台,在为高校生提供大量信息和便利条件的同时,由于其隐秘性的特点也带来了相当范围内的高校生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要加强高校生的网络德育,必须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加强高校教师网络德育队伍的建设。

一、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网站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疏导和防范。高校在建立互联网上德育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言行,把网络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之中,使其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统一起来。

首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网上言行。必须明确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所有法规和道德文明礼仪,诸如《宪法》、《民法》、《刑法》等在网络上同样适用,国家保密局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法规必须执行,任何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依法处理。近年各高校纷纷制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学生宿舍网络管理条例》,修订《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这些办法和条例对学生上网的时间、地域等内容进行了限制和规范,并制定了相关的处罚条例,如:规定联接学生寝室的网络暂限国内运行,学生不得因上网耽误上课、自修和影响同学的休息等。对于违反网络管理条例规定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暂停上网资格、赔偿损失、取消学生评优评奖,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等。此外,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对各院系、班级寝室制定上网的“乡规民约”,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

其次,加强网络的技术支持,筑牢“防火墙”,堵住“入侵者”。一些大学的校园网刚启用时,由于网络防卫系统比较薄弱,漏洞较多,很快被“黑客”恶意攻破,窃取了相关数据信息。同时,在对匿名用户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一些不宜宣传或不健康的内容也通过网络进入了校园网。基于上述问题,学校实施了二期工程,建成了以“防火墙”网络安全技术为技术支持的校园网,有效地抑制了同类问题的发生。现在,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规则设置对境外有害网站和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进行封堵,禁止访问,现有的网络安全技术也使网络抵御校内外“黑客”攻击的能力大大增强,安全性明显提高。

再次,加强对电子公告牌和“论坛”的监管。BBS即电子公告牌,是国际互联网上最知名的信息服务点,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网站。该站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讨论区的文章出现涉及政治的过激言论;在讨论中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观点的谬误而误导他人;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出现人身攻击的现象;个别不负责任的人在网上贴出某些内容不健康的文章。因此,应该采取如下管理办法: 明确职责并建立责任制。对于BBS的管理,要明确主管和协管部门。管理者不仅要有网络技术人员,还要有德育工作者和安全保卫人员。凡申请在学生寝室上网或申办“论坛”者,须填写入网申请书,并签署有院(系)学生工作组或有关主管部门审核的入网责任书。BBS站实行版主负责制,明确各版主的具体权利和义务,促使其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好本版的内容,及时删除一些错误的信息。

二、加强高校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针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尽快培养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型”高校网络德育人才队伍,应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把握网络文化发展方向,加强网络知识技能学习。

当前,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必须主动学习和着重发展网络知识和技能:

(1)交流与沟通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掌握聊天室、BBS、QICQ、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手段,以便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快捷、多方位地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

(2)浏览与查询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了解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要懂得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并采取一定的信息保存方法将需要的信息存储起来,提高网络使用率。

(3)信息发布与网络参与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理论与操作实践,掌握各种软件的应用技能,懂得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网络运用规范,学会网上查询方法,信息下载和网上通讯、交流的技巧,学会多媒体、网页的制作技巧、网上监控的方法与阻挡有害信息的技巧等,总之一切有利于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技术技巧都应熟练掌握和运用。

高校要加强对网络德育人才队伍的网络培训,通过技术讲座和培训,介绍网络发展的新动向,应用软件的新版本,使德育工作者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只有德育工作者掌握了足够的网络知识技能,才可能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声、文、图、像的综合表现形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大学德育的时效性。

第二,优化德育队伍结构,树立德育专家意识。

大学德育工作者只有成长为一名专家,才有可能胜任日益繁重、复杂、艰巨、高标准的德育理论研究和日常实践活动,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先进性和成效性。目前大学德育队伍经过学习和培训,大部分已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日常的德育工作,但开发德育软件、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建立德育网站等更深层的德育工作还有一定困难。大学德育工作者还必须下苦功夫不断学习实践、研究提高,熟练地掌握计算机,了解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其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并尽可能以适当方式参与校园信息的制作与控制,指导大学生在网络上查找有益信息,使自己成为大学德育所涉及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专家,充分发挥德育工作者的骨干带头作用、团结凝聚作用和咨询指导作用。

总结:因此,优化德育队伍结构,树立专家意识,充实一批既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有较好政治素质的专业人才到大学德育队伍中来就显得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王爱民.大学生网络德育初探.《中国德育》,2003年 第6期

[2]尚元东.大学生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教育探索》,2008年 第6期

[3]张建科.陈清容 浅谈大学生网络德育的阻抗.《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 第4期

[4]胡余映.论大学生网络德育的生活化.《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年 第3期

作者:张国君

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论文 篇2:

网络心理学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

摘要: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从网络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从创新教育方法、剔除错误网络观、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探究网络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法”、“减法”和“乘法”,从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网络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网络心理学是指以网络时代为运生背景,以传统心理学理论为基石,以实证研究为手段,以研究人们在互联网情境中的心理、行为以及发生规律为内容的一门应用型学科[1]。由于网络心理学是一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革新发展而来的学科,因而它同网络技术一样具有鲜明的即时交互性、灵活共享性、隐匿性、并行性、扩散性的特征。正如同网络技术对整个世界全方位的影响,网络心理学也普遍影响着人们的一切心理和行为。故此,网络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表现在网络的使用对人格特质、心理健康、自尊、上网动机、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可见,从网络心理学这一视角出发,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发展需要和实践的指导作用。

利用网络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研究大学生网络心理行為现状与原因,探究网络心理学视域下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有助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心理学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网络成瘾“由点及面”。大学生网络成瘾是网络心理问题最显著的外在表现。大学生患网瘾致留级、“学霸”大学生患网瘾染偷窃、大学生网瘾弃学失踪2年、大学生患网瘾欲轻生……时不时就会发生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负面事件而见诸报端。2012年8月,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2011年中国网络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网络青少年网瘾的比例高达26%,网瘾倾向比例高达12%,在所有参与调查的青少年中,13~17岁青少年网瘾比例最高,为30.5%;其次为18~23岁青少年网民,网瘾比例为26.6%。与2009年相比,18~23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所上升[2]。而大学生正处于此年龄段,其网络成瘾比例上升的现状不容忽视。

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呈现出“由点及面”的状态。大学生网络成瘾易形成由个人成瘾带动群体成瘾的“滚雪球效应”。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聊天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等行为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的从众心理,其跟随个人的社交关系选择并发散。另一方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日常表现也有网络成瘾综合症,即蔓延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孤独、抑郁、拖延、撒谎、暴力、冲动和空虚等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论对学业、生活还是职业规划都有较为负面的影响。

2.大学生网络犯罪“积少成多”。大学生网络犯罪是网络失范行为的重灾区。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凸显,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智商网络犯罪群体逐渐增多。2013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3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整体上,我国信息安全环境不容乐观,有74.1%的网民在过去半年内遇到过信息安全问题,总人数达4.38亿,网民遇到手机恶意软件、假冒网站/诈骗网站、个人信息泄露的比例都有较大幅度上升,在遭受经济损失的人群中,平均每人损失了509.2元,过去半年全国因信息安全遭受的经济损失达到了196.3亿[3]。而自2004年起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等部门不定期地针对互联网上日渐泛滥的犯罪、暴力、色情采取一系列行业整肃专项行动,某省各级检察机关批捕、起诉及法院审理的案件80%以上均为大学毕业生或高校在读生[4]。可见,大学生网络犯罪对日渐增多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其集团性、多发性、高度反侦察性、高端性、多元化等新特点和新趋势,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目前,大学生网络犯罪呈现出“积少成多”的趋势。网络平台的快速性、高智能性、隐匿性以及低成本性,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利用其挑战、沉溺、牟利,进而走向犯罪道路。这种趋势主要体现为,一是犯罪因素少,主要是道德失范行为,如在社交平台上骚扰他人和使用不文明用语、在网上说假话的行为等;二是网络行为已经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情节较为严重,如浏览并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三是犯罪因素较多、动机明确的违法行为,如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监视窃取他人隐私等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的网络双重人格。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网络心理行为问题,起决定作用的内因即是线上和线下的双重人格。网络双重人格,是指个体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中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心体验,是彼此独立、相对完整的人格,且二者在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方面都有所不同,呈现为先后交替出现。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有很大的反差,甚至判若两人,从而导致双重人格。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必须能保持网上网下人格的和谐统一,并在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做到以现实世界为主。

大学生网络双重人格与网络社会的特殊性和大学生自身的新特点息息相关。一方面,大学生面临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在追求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寻求自我价值感的同时也承受着不同的现实压力,而网络的自由性与开放性与大学生当前需求的实现十分契合,而且也能够通过网络自由宣泄压力和情绪。他们对新生活的探索和尝试,大都来自于网络所提供的便利。另一方面,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自我意识在成熟过程以及“断乳期”期间遭遇了大学校园的相对封闭与网络平台的互动共享的冲突,网络带给了他们所需要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而长期处于这样的需求错位环境下,容易导致网络双重人格。

2.互联网“双刃剑”的特点。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产生问题,除了自身因素之外,还有来自互联网匿名性、低成本性和逃避现实等因素。网络匿名性为大学生想要扮演的多重角色清除障碍、摆脱束缚,解决了其角色失败的问题。通过网络虚拟平台方便构建理想角色,弥补现实与理想差距,还不必为言行负责任,这样极易造成网络成瘾行为;网络使用的低成本性,减轻了大学生的使用负担,各种网络信息及资源唾手可得,增加了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但也降低了网络道德的约束力;网络给大学生提供的虚拟世界能够逃避现实世界带来的压力、挫败和沮丧,大学生在虚拟世界里寻求慰藉,进而产生网络心理行为问题。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提升了校园生活质量,带来了不同的心理体验,是一把无形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给予大学生平等的网络社会地位、超越空间的界限、永久的网络记录和大量的人际关系;但同时,也给大学生有限的感知体验和被吞噬的黑洞体验,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3.客观环境的多重影响。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的产生也源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多重影响。首先,社会环境在宏观上会对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发展进入高速网络时代,掌握互联网应用技术已经是当代大学生最基本的技能。而网络世界的广袤对价值观尚待成熟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其次,家庭环境会在大学生人格塑造和教育缺失上对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产生影响。望子成龙的心态使得多数父母缺乏与子女之间的平等交流与适当引导,对子女心理健康和人格需求关注较少,因此会出现大学生感情冷漠、抑郁、冲动等行为;而网络可以使他们抛开现实压力寻求自尊与自由。

再次,学校环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期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大学生假期及周末闲暇时间较多,如果校园文化活动单一且不丰富,无法满足其精神需求,则会寄托于网络虚拟生活;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多元且“三观”日渐成熟,如果缺乏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少教师的正确引领和指导,那么大学生将不能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现实社会、人生规划与困难挫折。

二、网络心理学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创新教育方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法”

从网络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方法很重要。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即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也不符合网络新时代的要求。要科学适度的创新教育方法,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法效应”。一方面,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时代的延伸,要健全网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及网上心理健康互动与体验平台,防止大学生网络成瘾及网络犯罪的频繁发生。网下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关注大学生障碍性心理问题,通过课堂与课外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危机干预;网上心理健康平台重视大学生发展性心理问题,通过网上心理测试、视频体验以及朋辈交流等,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发展,帮助其厘清现实目标与虚拟世界的关系,避免形成网络双重人格。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传统灌输教育极易引起大学生厌烦与逃避,而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完成自我心理完善,学会自我反省、自我反思和自我改造,才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试与发展,重视网上和网下人格统一性的培养,是做好“加法”的关键环节。

(二)剔除错误网络观,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减法”

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问题凸显有客观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主观思想观念偏颇所致。不文明网络用语、窥探和传播他人隐私、传播谣言、网络欺诈、乐于炒作低俗内容等,这些错误的网络行为均源自大学生由网络隐匿性观念中形成的侥幸心理和网络开放性导致的责任缺失。要剔除错误网络观,减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观念绊脚石,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现“排毒瘦身”。一是要剔除不文明、不道德、不负责任的网络行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大学生群体受过良好的教育,其应做到正确的知网、懂网、用网,应依法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继2013年9月国家正式实施的“网络散布谣言、诽谤信息转发超过500次”即可判刑之后,2014年10月再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利用自媒体等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及程度认定问题。大学生作为自媒体使用的庞大群体,如果缺少道德与法律的双重教育,极易走上犯罪道路。二是要剔除自私自利的不端行為,鼓励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著名的网络“暗示效应”指出,网络隐匿性使很多不端行为产生于黑暗处,增加了人们的自私自利行为。因此,鼓励大学生运用网络平台,传递阳光正能量,例如,无偿共享资源和信息,关注推广社会救助和道义支援,建设网络利他互动社区,从共享学习方法、应试经验到社区辅导、募捐捐献。点滴小事汇聚的能量,足以根除错误的网络动机,规范自身网络行为。

(三)丰富校园文化,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乘法”

优化教育环境,重视德育优先,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乘法效应”。首先,优化校园环境是稳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的一大法宝,这既包括硬件环境也包括软件环境。完善校园网络设施,为大学生提供一体化网络平台,有利于减少“校外网吧驻扎现象”,营造绿色健康的大学生网络环境;建设有影响力的、有特色的校园网络社区,吸引大学生参与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例如“易班”作为全国最大的学生互动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平台,目前以极大的品牌影响力、号召力,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参与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网络应用能力,给予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关爱,让教育生活化。例如山西大同大学的摄影教师周世菊尝试借助微博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收发作业、修改点评,此举打破了“一只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引来学生疯狂点赞。其次,重视德育教育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纵向深入的关键节点。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思想冲击巨大,应科学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进行德育教育,因势利导,宜“疏”不宜“堵”。例如,当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德育工作研究基地,包括大学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网络思想教育研究基地等,这从整体上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开展。最后,丰富校园活动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的有力举措。微博、微信、二维码等网络工具已为大学生再熟悉不过,晒生活、晒想法、晒创意也为大学生乐此不疲。为此,以网络平台多样化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让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过程和行为选择,在实时定位、即时交互的网络时代显现问题、探究原因、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林澍峻,赵辉.网络心理学研究与前景展望[J].中国校外教育,2008,(10).

[2]中国青年网.2011年网络青少年网瘾报告发布[EB/OL].

http://d.youth.cn/shrgch/201208/t20120807_2337374.htm.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

[4]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长沙:中南大学,2012,(5).

作者:付洪涛

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论文 篇3:

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方法的初步研究

摘 要:网络在全世界迅猛发展,冲击着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已对一些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要加强高校网站建设、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把“两课”教育与网络结合,使传统的德育工作适应新形势。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德育

1.大学生上网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天的互联网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网民数量越来越庞大,随之而来的与网络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网民中,18~24岁者占到36.8%,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大学生上网率为84%,网龄小于1年、1~3年、3~5年和5年以上者分别为上网学生的43%、51%、2%和4%,每周上网时数小于5、5~10、10~15和大于15小时者分别为77%、13%、6%和4%,上网地点在家中、校内、网吧和其他地方者分别为11%、38%、71%和2%,其中主要在网吧上网者多达53%。

笔者在学校周边网吧走访中发现学生大多在打游戏、聊天、看电影等,很少在做和学习有关的事情。在与很多沉迷于上网的学生交谈中得知,有些学生感觉空虚,在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或途径来缓解这种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就选择了网络,陷入“越空虚越上网,越上网越空虚”的恶性循环;还有学生是本来想利用课余时间多学点东西或者去锻炼身体,但是看到身边的人都去上网,甚至嘲笑不上网的同学,所以也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网络;有些学生认为相对于网络的丰富多彩,其他媒体就平淡多了,网络接触多了就很难静下心来看得进书报;有的学生沉迷于打网游,并用它来赚钱,并为此感到洋洋自得。更严重的是,有沉迷网络导致旷课、成绩不合格、无法完成学业的学生;有搞网恋而不惜放弃一切和网友约会,导致身心受到伤害的;还有因网友而误入传销等犯罪组织的,不一而足。

2.加强网络德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年龄在18到23岁间,生理上已基本成熟,心理上却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所以,他们比较容易受网络的影响。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信息良莠不齐,大量有益信息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资料,促进社会发展,各种不良信息又成为干扰大学生的“噪音”。

特别是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使大学生能轻易看到不健康的东西,沉醉其中,进而引发各种社会犯罪等问题;使他们缺乏直接的人际互动,不关心现实世界,一旦回到现实就会产生孤独感,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激烈交锋,低俗的信息畅行无阻,使得大学生在思想上、道德观上受到强烈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也通过网络大量宣传西方文化和思想,企图扭曲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教育十分必要,这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新时期面临的重要的课题。

3.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方法

3.1加强高校网站建设

很多高校网站内容枯燥、形式呆板、缺乏吸引力。其实,高校网站应该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网站上可以加入对国内外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的报道和评论;可以设立学习和答疑专栏,及时更新各种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介绍各专业、各课程的学习方法,并配备老师在网上分析和阐述学术问题;可以设立心理咨询栏目,并有心理咨询老师在线及时和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疑难问题,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不好意思和心理咨询老师面对面沟通的学生,以及那些不好意思和老师面对面谈的内容。

高校网站要勇于让学生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虚心接受学生的批评建议。但是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不等于随意发表见解,要加强网络监督,特别是对留言板和BBS的管理,毕竟校园是学习的地方,应提倡校园网络文明的发展。总之,高校网站应该建设成为一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沟通的一条畅通的桥梁。

3.2加强高校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德育教师要高度重视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加强理论研究,联系实际,积极探索网络社会中德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找到有效的工作方法。

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网站,掌握各种网络交流手段,以便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只有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其次要熟练使用网络搜索引擎,要在海量的信息中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并采取一定的方法将信息存储、传递,提高网络使用效率,而不至于被信息淹没。再次,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理论与操作实践,懂得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种软件的应用技能以及信息下载和网上通讯、交流的技巧,学会多媒体、网页的制作技巧,特别要学会网上监控的方法和阻挡有害信息的技巧等。总之,一切有利于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技术技巧教师都应熟练掌握和运用。

高校可以对德育工作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德育工作者掌握足够的网络知识技能,这样才可能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声、文、图、像并茂的方法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大学德育的针對性、时效性。

3.3“两课”教育与网络结合

“两课”教师必须学会把“两课”的思想教育主阵地和网络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3.1把课堂教育和网络结合。“两课”教师要及时了解网络上的各种最新信息和学生的喜好、思想动态,把网络热点信息、最新观点引进“两课”教学内容中,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可以就网络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还可以布置成作业,让学生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由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这样改变了学生对“两课”学习枯燥、理论性过强的印象,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更加易于接受正确的观点。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与网络有关的道德教育和法律知识的教育,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合法地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其中,要注意加强诚信教育,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和隐蔽性,行为主体的诚信问题就突显出来,要教育学生讲诚信,讲道德,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3.2把课外教育和网络结合。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内容有限,“两课”教师可以把课堂延伸到充裕的课外时间,充分发挥网络的交互功能,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公布自己的电子邮箱、QQ号码,以便进行师生间的即时交流。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空间、博客里发文章表达观点,或者在里面发起专题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实现无障碍沟通。这样更有利于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并加以正确引导。

总之,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如何正确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教育也是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们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德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学生,争取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静.现代网络德育方法初探.科技信息,2010(13).

[2]张良.网络环境下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机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8).

[3]黄寰.论网络德育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4]张文峰.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法学刊,2003,2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德育教研室)

作者:叶晓丹

上一篇:党报软力量改革管理论文下一篇:高科技企业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