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在当前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教育也逐渐应用于具体的教学课堂当中。对于小学的教育者来讲,必须合理的将网络教育与具体的德育教育进行结合,鼓励学生正视网络环境,吸取网络中有益的部分,摒弃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课堂现实当中,提高全面发展能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网络学生德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网络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1:

浅议网络与大学生德育教育

[摘要]随着校园网络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上网一族日趋壮大,网络对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都产生着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和改进的问题。为此,研究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及采取何种对策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德育教育

一、网络环境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在网络社会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里,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的。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隐形怪杰”,其身分、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匿篡改。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使人们的道德意识弱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得大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在网络社会里,一切都呈开放状态,单一的教育权威受到挑战,极容易被各类反面思想所误导,从而丧失应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导致政治观念淡化。

二、网络的发展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

1.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多媒体高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有效地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有了丰富的资料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3.网络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多媒体”技术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和途径

1.加强理论研究,高度重视网络时代高校思想工作,牢固确立思想工作的核心地位。鉴于网络的强大发展趋势,必须加强网络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联系实际,积极探索“网络社会”中思想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探索其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分析其根源,并找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办法。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结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建设一支适应网络发展,精通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加强网上思想教育工作,关键还是在人,必须建立起一支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一是校党委工作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的干部,负责对校园网的总体监控和管理。二是校内各院负责学生工作和党务工作的干部,负责对本单位的网站的监控和管理。三是学生骨干队伍,由他们组织学生网络自律组织,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学校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这支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进行网络知识培训,使思想教育工作者们不仅要学会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而且还要运用网络,要善于把思想教育融入网络,把思想教育工作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3.“两课”教育进网络,发挥网络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高校思想工作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两课”的思想教育主阵地和网络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共同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首先,要将网络焦点信息引进“两课”教学内容中,对其进行唯物辩证的分析和科学的说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积极健康有益的信息予以肯定,使其成为“两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有益的补充;对消极有害的信息垃圾给以理性的批判,作为反面材料充实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改进“两课”教学,而且拓宽了网络思想教育的空间。其次,要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将信息交换方式引进“两课”,增强“两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实效性。

四、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1.密切关注网络,弘扬东方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网络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特别要强化“两课”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文化素质系列选修课程,要积极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视片和中外著名影片。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自律教育。高校可邀请相关的网络负责人来校,以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如何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主题进行讲座。另外,还可以通过活动,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1)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2)要创造思想类网站网络传播的鲜明特色,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结合起来。高校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强项专业和优势专业所衍生出来的特色向网络成员展示有关内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高校网站的文化含量。我们还要注重双向交流,界面友好。学校和老师可以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教师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一是尽快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四是要把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特别是“两课”的教育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何尚文.关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思考.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3, (3).

[2]张文峰.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法学刊, 2003, (4).

[3]杨治清.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探索.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3, (3).

[4]张鸿.网络与大学生.当代青年研究,2000, (4).

[5]严耕,陆俊,孙伟平.网络伦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作者:薛 晶

网络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2:

新模式下小学生网络德育教育的研究

摘 要:在当前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教育也逐渐应用于具体的教学课堂当中。对于小学的教育者来讲,必须合理的将网络教育与具体的德育教育进行结合,鼓励学生正视网络环境,吸取网络中有益的部分,摒弃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课堂现实当中,提高全面发展能力。

关键词:新模式;小学;网络环境;德育教育

网络教育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之后,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自主判断网剧是非,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诱惑,在网络环境当中迷失学习方向。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这一现状,就需要教育者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以确保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规范校规校纪,明确教学目标

在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时,学校方面必须明确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目标,即通过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重中获取什么样的知识,又能够帮助学生成长成为一个什么程度的人。尤其是在当下网络环境较为发达的前提下,学校更应当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和规范,让学生能够在网络环境下,真正的学习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帮助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使网络教育发挥有利之处。因此,对于学校方面来讲,为了保证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一步就应当确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给学生们树立一系列校规校纪,让学生们在相关管理措施的严格要求之下,逐步提升自己的德育教育。例如,每位学生应当首先培养的就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校可以给学生制定严格的上下学时间,以及具体的课堂规则制度。比如,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业压力相对较小,可以规定早上八点上课,下午六点放学,严格看管学生们的早退迟到现象,如果发现学生有违纪的现象,学校应当按照校规给予该同学一定的处罚,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从小培养一个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的学生,也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强化网络建设,革新教学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面对网络环境时,由于年龄较小,对社会方面也没有太多的了解,容易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迷失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业发展。针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为了能够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環境,那方面也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需要学校的相关领导者在对学生们进行网络环境教育的同时,强化网络建设,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让学生能够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合理的与学习进行结合,最大程度上发挥网络环境带给学生学习的作用。强化网络建设,就需要领导者每隔一段时间,对于学生们的网络环境进行一个监测和调查,可以采取抽样调查法,随机抽取学生,向他们询问平时主要运用网络来干什么。比如,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喜欢看电视,动漫类的影片,对于学生们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动画片,例如《名侦探柯南》,既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片,欣赏到了剧情带给学生们的心灵体验的同时,又在潜移默化当中,学到一些有利于自身安全和生活常识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这对于学生的德育学习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步,学校的教育者应当给予重视,合理的运用网络环境,更新教学内容。

三、推荐优秀网站,促进全面发展

在现在的生活和学习中,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学生离不开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关于网络方面的内容。在具体的课堂中,教室也会充分的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们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制定调理的教学目标,播放影片,插入图片等来进行教学。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会在网络上观看一些相关的教学视频。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收集一些优秀的网站,给学生们推荐网址,通过网站当中一些优秀视频的讲解,既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在掌握到所学的知识点,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在脑海当中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网络系统,这样在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时,就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中小学教育网”里面有一些相应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适当的让学生们借鉴,可以在具体的课堂中给学生们播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逐渐在网络的正确引导下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创建教育平台,提高学生参与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性格方面的特点较为活泼,但同时自控能力比较差,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在学校掌握知识,提升个人能力发展,作为学校方来讲,在当前网络环境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教学成果。例如,可以通过创建本学校的教育平台,可以是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论坛,邀请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经常在上面发布一些学生们的学习情況,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比如,有的家长缺乏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学校就可以专门设置一个“家校合作,共同参与”的讨论板块,让家长了解到学校的苦心,从而积极配合学校,将自己的意见进行评论,学校可以通过统计家长们的意见和有效的措施,并加以学校的教学现状,给学生们改进一些有效的教学措施,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让家长明确教学任务,与教师进行沟通配合,共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通过家校和谐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成效,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

五、结语

总之,在网络环境的大背景下,德育教育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制约着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学校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培养,通过正确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正确分辨网络环境,明确网络环境带给自己的有利之处,正确合理运用网络,不断地提高自身德育素养,实现教育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小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8,(9):30,40.

[2]杨伟燕.网络环境下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8,(21):190-191.

[3]吴婷婷.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7,(10):120.

[4]肖艳明.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小学德育工作[J].数字化用户,2017,(40):145.

作者:王佳敏

网络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3:

浅谈数字校园中的学生网络德育教育

【摘要】在当前世界多极化、思潮多元化、人的发展多向化的时代,与网络共处同一时空的学校德育教育应主动迎接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及时更新德育观念,调整德育内容,优化德育环境,拓展德育模式,构筑适应网络时代特点的学校德育框架,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用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用文明、道德、优良的环境规范学生,用新鲜、趣味、生动的方式吸引学生,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教育绩效。

【关键词】德育教育;网络;校园

随着学校进入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之中,数字校园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实现对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模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手段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校园网络。网络的数字化、全球化、个性化、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和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等特征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领域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园的数字化体现着素质教育与教育信息数字化、现代化的共同发展。

跟以往的德育手段相比,网络化的德育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一,是德育时空变化的优势,24小时内几乎都可以上网吸取各种信息,这为学校德育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其二,是德育效果优势。多媒体网络技术集文字、数据、声音、图像为一体,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其德育知识的感知,德育情感的体验都是传统德育手段无法比拟的。其三,实现德育手段网络化,可提高学生利用网络科技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在网络化的自我教育中,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他们利用网络传播信息的广、多、快的特性来提高自己在网络时代的自我教育能力。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设好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网站,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增强他们的道德自律性。

一、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育

在网络学科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其教学思路贯穿在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包括拟定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启发性提问和变式自测题等。教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要主动考虑如何展示德育内容,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如数学问题中的对称图形,可点击北京立交桥、中华世纪坛、南浦大桥等标志性建筑,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语文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利用臭氧空洞、地球温室效应等,虚拟了一个灾难画面,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教师的主导作用除表现在软件制作过程之中,还表现在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课堂中的启发引导以及教学进程的调控。

二、开展网上主题班队活动,调整道德观念

校园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文化赋予班队活动新的意义,信息时代特有的工具给单调的班队活动形式带来了勃勃生机。学校可利用班会课、团队活动时间开展“文明上网”系列教育活动,如“与网络同行”系列活动,“上網利与弊”辩论赛、“网络与我们”手抄报、“与网络的亲密接触”征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深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识,并在活动中将调整自己的道德观念,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在“数字化”“虚拟化”的网络中,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下能够“慎独”,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审视、识别有害信息的能力。

三、加强学校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引导学生浏览适合的网站

学校德育的应对之道是建设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氛围。这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需要。校园网站应在专家的指导下,安装节点过滤器和一些软件,以此来摒弃不健康的内容。同时向孩子推荐优秀的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让学生在指定的这些网页上“冲浪”,从而体验网络的乐趣和学习的趣味;还可以组织孩子参加网站上有意义活动,如参加《少年电脑报》《中国少年报》社组织的小记者社会活动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孩子们网上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网上生活。学校教师还可积极与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沟通,并积极倡导学生共同参与校园网主流文化的建设。

四、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本身要积极掌握网络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的上网导航;才能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抓住网络这个良好的教学载体,制作优秀课件和网页,使道德教育更具特色,增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教师为人师表的角度来说,他们也必须率先示范,做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才能保证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渗透情感因素,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强化,为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在当前世界多极化、思潮多元化、人的发展多向化的时代,与网络共处同一时空的学校德育教育应主动迎接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及时更新德育观念,调整德育内容,优化德育环境,拓展德育模式,构筑适应网络时代特点的学校德育框架,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用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用文明、道德、优良的环境规范学生,用新鲜、趣味、生动的方式吸引学生,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教育绩效。

【参考文献】

[1]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范树成.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韦吉锋,徐细希.网络德育工作微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1(10).

作者:胡琼

上一篇:泥塑教学创新教育论文下一篇: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