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绿色消费是“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网络消费特点呈现新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网络消费流程便捷化、动机娱乐化、超额分期化、绿色消费意识淡薄等特征。通过分析其特征和成因,有利于克服物质主义异化、培养消费伦理意识、减弱符号消费的控制,对大学生培育绿色消费意识、加强绿色消费实践有重要意义。

第一篇:大学生网络消费论文

浅析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

[摘要] 当代大学生所受的教育、校园的环境以及该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使他们有自己特有的网络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他们的网络消费情况、消费心理特点研究,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消费消费心理

随着网络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网络消费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新群体,他们更是热衷于网络“买”“卖”。方便快捷、价格低廉、购物方式新鲜刺激,产品琳琅满目,丰富多样,新奇独特,小到玩具、手套、衣服,大到mp3、相机、手机甚至电视、电脑、冰箱等,在网上都有出售和交易,网上定餐,网上订票……。网络可以完全满足大学生们的购物需求,也正好符合前卫、时尚、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的口味,种种优势让大学生们对网络消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网上消费已渐成为他们的消费新理念。

一、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总体情况分析

大学生热衷网络消费,据调查31.9%的大学生在过去一年中有过网上消费的行为,表面上看低于中国网民37.8%的平均水平。然而这些学生普遍是从大学入校时开始接触网络,平均只有三年网龄,且绝大多数学生每月可支配收入在500元以下,在这种条件下,31.9%的比率是比较可观的。

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分虚拟消费和网上交易。虚拟消费指网络游戏中的虚拟消费行为,网上交易是指网络上的真实消费行为。而网上购物的首选网站共分为三大类:主要进行网上零售的B2C网站、拍卖网站以及门户网站。而拍卖网站在大学生中具有非同寻常的吸引力。41.6%的学生经常光顾拍卖网站,相比之下,只有23.8%的学生将B2C网站作为自己的购物首选,20.0%的学生在门户网站购物。这表明,大学生是网络世界最活跃的年轻人,乐于尝试新事物,喜欢网络购物交易方式。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分析

1.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

大学校园中不乏追“新”族。他们喜欢追求新潮,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网络消费正好符合大学生富于想象力、渴望变化、喜欢创新、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他们往往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选择的已不再单是商品的实用价值,更要与众不同,充分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这已成为他们消费的首要标准。个性化消费已成为现代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2.追求自主、独立的消费心理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即使在许多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中,大多数消费者也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鉴别和评估,但对于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的心理需求却并未因此消失,反而日益增强。大学生对购买的风险感随选择的增多而上升,而且对单向的“填鸭式”营销沟通感到厌倦和不信任。尤其在一些大件耐用消费品(如电脑)的购买上,他们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获取心理上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增强对产品的信任和心理满意度。而网络购物通过获得商品的信息量丰富正好能够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

3.追求表现自我的消费心理

网上交易是出自个人消费意向的积极的行动,只要登录网络随时都可以在网上的虚拟商店浏览、比较和选择。独特的购物环境和与传统交易过程截然不同的购买方式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好奇、超脱和个人情感变化。消费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向商家提出挑战,以自我为中心,根据自己的想法行事,在消费中充分表现自我。

4.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費心理

对于大学生来说,购物中的即时、便利显得更为重要。传统的商品选择过程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再加上往返路途的时间,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网上交易弥补了这个缺陷,如今,网上订餐、电子客票、虚拟机票的推广,更加体现了网络消费的简单快捷,从而深受他们的喜欢。

5.追求文化品位的消费心理

现在部分高价值消费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大学生的消费视野。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真实的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的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而阿迪达斯、耐克等运动品牌在大学生中的渗透率也越来越大。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在网上常常能够买到本地买不到的商品,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对追求文化品位的消费心理。

6.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上海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用、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因为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元~6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8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大学生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网络商品往往折扣较大,价格相对便宜,因此网上淘宝,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渐渐被大学生津津乐道。

7.网络虚拟消费

虚拟世界里的消费主要是在网络游戏中的消费,对大学生说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幻想,从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越是紧张、充满着激烈竞争的社会,人们就需要通过幻想和憧憬来达到舒缓的目的和愿望;越是年轻,幻想倾向就越明显。网络上的虚拟消费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人格倾向。不少大学生通过虚拟的世界,寻求心理上的一种投射,这种虚拟的消费往往消解紧张感,并且满足年轻人对生活变化的追求。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

1.网络消费风险意识亟待加强

大学生对网络消费风险性往往认识不足。网络消费风险主要是指网络购物当中的风险,即指人们在某种程度上觉得利用网络购物可能不够安全或者会产生不好的结果。例如,提交给网站的私人信息可能被非法利用,银行卡账户和密码可能被盗用,所购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可能和网站上的宣传不符,甚至网上购物这一行为本身也可能被视作离经叛道。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系统,目前仍缺乏适当的法律或其他手段进行规范。因此如果网上交易发生纠纷,消费者的权益未必能获得足够保障。

2.网络消费无接满足某些特定的心理需求

网络消费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满足特定的某些消费心理需求。由于网上购物可替代部分人际互动关系,也就不可能满足消费者在这方面的个人社交动机。例如朋友间希望通过结伴购物来保持友情等。此外,虚拟商店也无法使消费者因购物而受到注意和尊重,亦无法以购物过程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成就或支付能力,且网络商品的价格欠缺灵活,会令某些喜欢在现场讨价还价者大失所望。

3.较易助长盲目消费、高消费

网上有很多新奇的东西,对于喜欢新鲜事物但没有收入来源、自治理力不高的大学生来说,会极大地刺激他们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的心理特点。此外,利用信用卡进行网上支付也较容易诱发盲目消费,高消费。

4.虚拟消费容易助长攀比心理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消费对心理防御特别脆弱,容易受到影响的大学生极易成瘾,沉溺其中,虚拟的网络高消费容易使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今后在现实中养成互相攀比的高消费习惯。

四、开展网络消费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不仅体现了当今大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一面;也体现了他们的消费心理、择友方式、为人处事的原则,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深层次的了解大学生构成了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网络消费作为一种新兴事物,需要积极引导,它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处理不好不仅加重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家长和学生的感情;某种程度上还可能扭曲校园人际关系,增加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在高校中开展网络消费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说到底,网络消费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道德习惯,自觉遵守消费道德规范,树立科学的网络消费道德观念。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网络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

1.网络消费与电子商务市场的基本理论教育

在校园中开设《电子商务经济学》、《网络消费常识》等消费教育课程或讲座,使学生了解网络消费观念、网络消费习惯与方式、网络消费技巧技能等。

2.开展网络消费风险教育

开展知识讲座,利用校园传媒进行网络消费风险教育。诸如告戒学生选择历史较长、访问量较高、信誉度高的网站消费;购物时不能只看其好评率或信用等级,还要看评价记录和销售记录;选择可货到付款的网站或商家购物,避免先付款的风险;选择第三方支付,比如易趣网的安付通、阿里巴巴的支付宝等有利于维护双方的信用;根据不同的产品,要分别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保修期、退换货制度等;网上“刷卡”,注意识别交易支付网站的“数字证书”等等。

3.消费品常识教育

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使用、维修与保护等,提高大学生对不科学网络消费的抵抗能力。

4.网络消费生态意识教育

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消费与社会持续的发展、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刻认识生态需要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关注社会消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5.消費者权益与保护教育

举办系列网络消费知识专题讲座,介绍有关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政策法规,商品标识鉴别。

6.网络消费文明教育

消费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大学生的消费伦理、消费质量、精神文化消费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发挥学校社团的重要作用,开展多种有益的消费教育活动,如开展消费问题研讨会、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别与鉴赏、消费投诉等实践活动,成立各种节俭组织(如“爱心基金会”等)。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媒工具,引导高校网络消费舆论,形成学生的科学网络消费观,促进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学生的网络消费能力。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团讯、专刊专栏等传播媒介进行直观形象的网络消费教育,引导消费舆论等等。

五、结束语

如今,在校园网络消费已渐成为大学生的消费新理念。面对网络上多姿多彩的诱惑,能否合理应用金钱,是否会合理消费是当代大学生走向成熟、挑战竞争、学会生存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点。因此,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校园内为学生搭建一个了解消费,认识网络的平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郭占宇 齐继妍 李志刚

第二篇:绿色消费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引导策略探析

摘要:绿色消费是“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具体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网络消费特点呈现新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网络消费流程便捷化、动机娱乐化、超额分期化、绿色消费意识淡薄等特征。通过分析其特征和成因,有利于克服物质主义异化、培养消费伦理意识、减弱符号消费的控制,对大学生培育绿色消费意识、加强绿色消费实践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消费;消费伦理;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浙江外国语学院博达科研提升专项计划(第二期)“疫情背景下的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SZ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1]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绿色消费是指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可持续消费方式,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理念也跟以往有较大的区别,价格不再是消费的单一标准,出现了过度消费、冲动消费、盲目消费等现象。疫情这场大考,更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理念、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而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方式体现着主流消费风气,反映了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也影响着社会消费。因此,引导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形成绿色消费观念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特点

(一)网络消费流程便捷化

根据相关报告统计,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10亿,其中,大学生是网民消费的主力军。网络消费产品形态多样,涉及学习、娱乐、生活等方面,青年大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到网络产品,并为之支付相关费用。开放性的网络空间为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提供了便利,然而也造成了很多困扰。手机支付相比传统钞票付费更加便捷,容易出现网络冲动消费、超前消费等现象。

(二)网络消费动机娱乐化

据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生数量为4183万人。大学生群体的月均生活费不断增加,月均生活费收入中位数为1516元,2021年全国在校大学生年度消费规模大约为7609亿元。而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占比也非常大,消费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群体效应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有不少学生愿意将更多花费放在提升能力、拓宽视野、精神享受、娱乐等方面,随着网络游戏产品的丰富、网络直播平台的流行,大学生习惯于日常网络消费,也表现出了轻学习重娱乐的特点。

(三)网络消费超额分期化

当代大学生生活费水平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追求更有品质、更美好的生活”成为很多大学生的消费趋势,注重追求网络商品的品质,消费结构不再仅围绕学习生活必需品,而是延伸至旅游、美容、游戏、直播等领域。大学生缺乏关于绿色消费知识,缺乏理财观念,提倡及时行乐,无法做到量入为出,实际消费行为与经济能力不匹配。大学生作为借贷群体中没有持续性收入的人群,消费欲望逐年增长,喜欢购买超出自身经济实力的商品,蚂蚁花呗等小额借贷平台增加了大学生超前消费的机会。沉迷消费的大学生由于没有门槛的互联网借贷而误入歧途,因用多个网贷产品导致负债累累。由于大学生网络金融知识匮乏,因此防范意识不强,容易受到欺诈,损害自身权益。

(四)绿色消费意识淡薄

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比较淡薄,高校缺乏绿色消费相关的教育内容。同时,绿色产品的价格也限制了大学生的绿色消费。当前大学生在购买绿色产品时主要考虑价格因素,对环保的考虑较少,不愿意为绿色产品花费更多的钱。仅有少部分学生能认识到自身消费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对绿色消费的态度尚不明确。学生虽然熟知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知识,但尚不能深刻理解绿色消费的内涵,即除了消费的是绿色产品外,消费过程也应该是健康的。学生对于世界地球日、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节日不太关心,更关注“双11”“618”等电商促销节,通过“剁手”满足日益膨胀的消费欲,没有清醒地意识到绿色合理的消费可以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加强绿色消费教育的必要性

(一)克服物质主义异化

就消费而言,消费中的物质主义体现为消费者崇尚消费,追求物质,而物质主义观念强烈的消费者,倾向于更多地占有财物;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获取物质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异化的物质主义导致形成被异化的消费行为体现为多样的选择、社会时尚潮流诱惑着消费者盲目消费、过度消费[2]。物质主义奉行利己主義原则,倡导追求财富,大学生成长在物质富裕的新时代,网络消费行为容易发生异化,追崇物质主义,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研究当代大学生物质主义的异化非常重要,通过绿色消费观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科学性、方向性的指导。

(二)培养消费伦理意识

消费伦理是指人们在消费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用以指导消费行为、调整消费关系的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3]。折射出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4]。目前,高校仍然缺乏消费伦理教育,新时代的大学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将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崇尚自由消费主义,较少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通过绿色消费观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习惯。

(三)减弱符号消费的控制

消费的符号化是指消费不再仅停留在物质上,而是消费物背后所蕴含的象征意义[5]。伴随着媒介爆发式的发展和文化符号的不断冲击,大学生面临符号消费的持续冲击,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到符号消费的较大影响,在缺乏批判性和理性的思维之下,媒体通过商品构建的财、权、地位等符号强化了大学生的消费感知,进行符号消费蕴含的文化渗透和集体无意识的消费,大学过度追求商品宣传的价值符号。面对符号消费对大学生的控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肩负着培育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重要使命。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的有效路径

(一)把绿色消费观深度融入课堂阵地

一是建立绿色消费课程体系。精心设计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程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6],通过精心挑选,发现、挖掘和阐释绿色消费观中蕴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与教学课堂有机融合,例如将绿色发展、美丽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等内容设计整合到相关教学内容中。另外,将绿色消费观融入消费心理学等各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突出绿色消费观的案例教学。基于课程教学,开展绿色消费主题的调研、班会等,延伸课程思政的内容和范围,形成“内容准备、教学互动、课后追踪、调研研讨”一体式的绿色消费教育新模式。

二是在教师队伍师资力量上下功夫,加强绿色消费观教育培训。部分思政教师和一线思政教育工作者对绿色消费的相关知识还比较缺乏,因此要为教师搭建相关学习和交流平台,构建“学习绿色消费观→探索课程教学→践行绿色消费→反思不足→总结经验→逐步提升”的模式,将绿色消费观念融入日常教学中,形成“绿色灵动”的教学风格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是将绿色消费观融入第二、第三课堂建设中。对课程教学第一课堂进行延伸和拓展,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组织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组织第二课堂相关活动的过程中,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绿色消费观的实质和内涵,树立远大目标以及与时代同心同行的理想信念。注重网络第三课堂建设,加强“绿色联盟”团队建设。组建一支网络舆情评论员队伍,联合绿色消费领域相关的专家、领导、思政老师形成育人合力,鼓励教师开设网络思政平台,将绿色消费观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组建一支校级层面的学生网络管理员队伍,加强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组建一支班团队伍,选拔和培训班级绿色联络宣传员。在健全、强化队伍建设的同时,在绿色消费观宣传方面投入强势资源,使在校大学生逐步增强对绿色消费观的认同感。

(二)主动将绿色消费观融入校园文化

加强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积极与校园文化融合。

一是完善校内文化基础设施硬实力。根据校园基础设施功能区设置绿色消费文化主题,体现绿色消费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作用;结合校园景观特点,从自然环境出发,用绿色发展理念美化校园,用“理性消费”等横幅、标语体现潜在的育人功能,用外在的宣传促使学生养成健康可持续的消费习惯。

二是要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线上+线下”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结合网络消费的重要促销节日,针对“双11”“女生节”“618”等一系列人造购物狂欢节,高校应加强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建设,通过网文、视频等多种形式发声,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健康的消费行为习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绿色教育,开展綠色消费主题的班会、团日活动,提升班级全体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认可度;精心组织开展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绿色消费主题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增强自律能力,抵制诱惑,避免盲从跟风过度消费,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组建以绿色消费为主题的社团,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发挥好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绿色消费教育朋辈引导功能。

三是营造绿色清朗的校园文化氛围,将活动系统化、品牌化,以绿色消费观为主题的活动定期定点、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将一系列的活动贯穿全年,长期、稳定、持续地开展,形成以绿色为品牌的活动聚合效应。开展与绿色消费相关的讲座,签订绿色消费公约,倡导学生选择无污染、有益于健康的绿色产品,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尊重大自然,注重环保与节能,避免出现过度消费、冲动消费等现象,实现可持续性消费。另外,要增强学生的理财意识,引导学生培育正确使用生活费的能力、控制物质欲望的能力。还要普及消费方面的法律知识,保持警惕性,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四是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做好绿色消费宣传。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全国低碳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和知识。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通过搭建线上平台,开展绿色可持续消费宣传系列活动,强化网络宣传,持续深入互动,引导更多大学生参与,将绿色消费理念传递给更多人,推广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三)将绿色消费观精准融入实践育人中

一是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深度实践,不断推进绿色消费观精准融入实践育人中。实践活动可为学生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大学生对绿色消费观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观念层面,有必要通过实践育人的环节,把绿色消费观转化为实践行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生组织的力量,采取开展签订绿色消费倡议书、发放环保宣传资料、解读国家相关政策、开展环保知识有奖问答等形式,创造践行绿色消费观的机会。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可以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端正消费观,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持续培育和践行绿色消费观。例如,开展“垃圾分类”“二手闲置物品循环”“光盘行动”“双11拒绝盲目剁手”等活动,倡导学生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坚持光盘行动,养成勤俭节约的风尚,在潜移默化中督促学生养成自律的生活习惯和理性的网络消费行为,在实践活动中使绿色消费观入脑入心。

二是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汇聚多方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借助“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等渠道,引导孵化和培育绿色消费相关主题的项目,促使学生在网络消费过程中树立关怀、保护自然的生态自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提升绿色消费素养,增强绿色消费意识。

三是增强大学生的绿色消费实践意识和能力,强化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督导完成“五个一”绿色消费实践,即开展一次绿色消费观学习活动、参与一次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参观一次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开展一次基层绿色消费观调研、完成一次绿色消费观宣传,帮助大学生从绿色实践中深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

四、结语

加强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教育意义重大,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促进其发展,需要将绿色消费观深度融入课堂阵地、主动融入校园文化、精准融入实践育人中,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可持续性的绿色消费成为大学生的主流思维方式,形成绿色消费风尚。

参考文献:

[1]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J].江淮,2017(6):4.

[2] 李金康.物质主义对消费异化行为的影响综述[J].现代交际,2020(15):252-254.

[3] 马友乐,陈小娟.包容性发展与大学生消费伦理引导[J].学术论坛,2014,37(3):156-160.

[4] 黄文彬,曾晓玲.当代大学生消费伦理建构的价值选择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7-111.

[5] 陈振中,张成林.符号消费视角下当代大学生消费亚文化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2):133-135.

[6] 蒋志琴.提高高校思政公共课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3(20):167-168.

作者简介 郭春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郭春娟

第三篇:大学生网络消费调查及分析

[摘 要] 网络购物是电子商务的一种,具有方便、快捷、价格相对便宜等优点。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济南市五大高校1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把最易接受新事物的人群——大学生和最新式的消费方式——网络购物结合在一起,对大学生网民的网络消费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得到了较为真实和详尽的材料,表明大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枯燥的购物形式,网上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们的消费新理念。

[关键词] 网络购物 网络消费 大学生

根据CNNIC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2006年年底我国网民的数量已达到13700万人,其中,学生网民占总人数的32%,在上网的人群中,有23%的网民进行过网络购物,且越来越多的网民倾向于使用网络进行消费。这表明,电子商务已成为近年来的消费热点,预计2010年网络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将达到42%。

本次调查把最易接受新事物的人群——大学生和最新式的消费方式——网络消费结合在一起,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网民的网络消费情况进行了信息统计,得到了较为真实和详尽的材料。

一、调查目标及样本选取

本次调查以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大学城五大高校的大学生为总体,采用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54份,其中1149份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达到95.75%,实际调查样本构成情况见表1。被调对象遍及五大高校的所有宿舍楼和各宿舍楼的所有楼层,问卷数据基本上能够科学地反映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各个层次大学生的观点。

二、大学生网民基本信息

大学生网民年级构成与性别组成,如图1、图2所示。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情况统计

1.是否进行过网络购物。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行过网络购物的被调查者有28.26%,没有进行过网络购物的有71.74%,如图3所示。

2.网络购物的优势。总体而言,被调查者认为价格便宜是网络购物的最大优势,如图4所示。

3.网络购物主要购买项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主要购买书籍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如图5所示。

4.网络购物服务商的选择。本次调查显示,有25.60%的被调查者在易趣购物,有38.31%的被调查者在淘宝上购物,有12.34%的被调查者在卓越上购物,有23.75%选择在其他服务上那里购物,如图6所示。

5.货款支付方式。本次调查显示,39.65%的被调查者选择网上支付,41.36%的被调查者选择邮局汇款支付,13.23%的人选择银行营业厅转账,5.76%的人选择当面交易或货到付款,如图7所示。

6.对于网络购物纠纷的申诉和解决。本次调查显示,在发生网络购物纠纷时40.67%的当事人选择只是和卖家联系协调,1.49%的当事人选择只和服务商联系,44.32%的当事人即和卖家协调也和服务商联系,13.52%的当事人没有通过申诉途径解决问题,如图8所示。

四、大学生网络消费情况调研分析

通过对以上调查数据的统计,我们针对六个方面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1.进行过网络购物的人数。从数据层面看,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比率要高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1月发布的全国平均比例,本次调查比其高出6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确是比其他阶层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经历过网上购物的人数占总上网人数的比例还太少,还远不及发达国家,显示出我们还有强大的发展空间。

2.对网络的信任及信用情况。大多数的大学生网民还是比较信任互联网的。近年来,网络购物服务商和网络支付平台运营商的合作使得网络购物的安全性大大增加。网民在购买物品前,可以從服务商那里很方便地看到卖家的信誉度及其他买家对他的评价,这些重要的参考依据可以为买家提供购买的参考依据,也大大降低了购买风险。

3.网络购物的优势。从数据层面来看,绝大多数的网民认为,与传统店铺相比,网络购物最大的优点就是种类齐全、价格便宜、方便快捷。

(1)商品种类多。网络是一种虚拟的空间,只要有商品,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充分体现了网络无地域的优势。

(2)购物成本低。对于网络商品购买者,他们挑选、对比各家的商品,只需要登陆不同的网站,或是选择不同的频道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而且可以直接由商家负责送达,免去了传统购物中舟车劳顿的辛苦,时间和费用成本大幅降低。

(3)网络购物方便快捷。其一,商品信息更新快。只需要将各种商品的图片、介绍资料利用单机进行上传,就可以发布最新商品信息,且立刻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更新。其二,商品容易查找。网络商店中基本都具有店内商品的分类、搜索功能,通过搜索,购买者可以很方便的找到需要的商品。

4.网民使用的网络购物服务商。从本调查的数据看淘宝网的市场占有率最高,其次是易趣和其它购物网站,再次是卓越网。这与ebay公司在2006年的调查排位基本一致。世界网络购物服务商巨头ebay与网易合作后进军中国,不敌中国本土阿里巴巴网站旗下的淘宝网。淘宝网以其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控制了这个领域。

5.货款支付方式。本次调查显示,大部分人选择了邮局汇款,其次是网上支付。随着密码比对卡甚至是密码狗等安全保障的陆续出现,网上支付的方式将会越来越流行。

6.有无不成功的网络交易。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网民没有经历过失败的购物经历,我们将原因归纳为以下三点:

(1)大学生网民进行网络购物时比较谨慎。

(2)我国网络购物支付机制比较完善,能为网民提供好的购物环境。

(3)我国从事正规网络贩售的大部分商家信誉度还是很好的,能真正做到为消费者着想。

五、结束语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网络购物活动还处在比较低的层次,购买的商品还集中在金额比较小的小件物品上,这显示出大学生群体对网络信誉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担忧,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上购物无论对消费者、企业还是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将成为达到新经济时期“多赢”效果的理想购物模式。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学生互联网普及率的迅速提高,网络购物必定会成为今后大学生购物的一种主流模式,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CNNIC.http://www.cnnic.net.cn/

[2]《中国2006年网上购物调查报告》,新浪,http://tech.sina.com.cn/focus/2006_EC/

作者:周颜玲 娄进举 东 方

上一篇:土木工程自考论文下一篇:西方哲学智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