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呼唤人文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25

摘要: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广大学生管理工作者最大的本职工作。高校学生管理重申伦理的重要性,有助于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构筑和谐校园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伦理化管理;学生管理;高校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生命线,是第一要务,也是广大学生管理工作者最大的本职工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呼唤人文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学校呼唤人文教育管理论文 篇1:

对构建“人本主义”校园管理体制的理解

“人本主义”的校园管理体制的理念是:为学生的一生奠基,为教师的发展服务。在继承中发展,在和谐中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富有人文关怀,师生发展的“人本主义”的精神家园。不仅体现出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更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一、剖析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

传统的管理体制,其主要特征是制度化、程序化、模式化、规范化、统一化的衡量标准的管理。其操作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个方面都有成套的制度和程序。在这种管理方式下,部门职能、岗位职责、行为准则、运作程序都实现制度化,用条条框框来作为自己行为职责的标准;循规蹈矩,一成不变;信息传递、各项工作实现程序化,一级传一级,上级压下级;人才、资金、物资、时间等资源的利用实现规范化,按事先预算按部就班:对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评价则实行统一化,衡量的标准以一年一度的升学率来认定。

这样的管理体制其实质是以最大限度的束缚去指引人们创造价值,而忽视了师生们自身的“创造力”和“主见性”,教师得不到精神上的尊重,工作中只能是被动地服从,学生在学习中也只是被动地屈服,难以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和自己的创造性,其结果是搞得学校没有特色、教师没有特点、学生没有特长,素质教育被束之高阁。这种管理的现状显然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种重机构、重权力、重升学率、重章法而不重视人的管理模式,是当前学校管理中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

二、对构建“人本主义”校园管理体制必要性的分析

1.构建“人本主义”校园管理体制是历史的回归,是时代的呼唤

例如,孔子《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意思是:马厩失火。孔子从朝廷回来后说:“伤人了吗?”没有,再问马。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上述这个例子是重视人的例子,这种重视人文因素的做法,放到管理中,正体现着一种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人本主义的管理。这种人本主义管理模式引用到教育中,可以简单地用两句话概括:教师是人,学生是人。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为师生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才能进一步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学校要发展、要提升,必须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这样才能构建起科学的管理体制,而先进的办学理念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从事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这样一种教育管理哲学: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人本主义”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

2.构建“人本主义”校园管理体制是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需要

首先,“人本主义”的管理体制能够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它倡导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鼓励教师多提建议,对于好的建议要给予肯定、奖励和合理的采纳,使教师真正体会和增强主人翁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其次,“人本主义”管理体制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挖掘出人的内在潜能,确信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有不断发展的动机和潜能,能主动性地学习和创造性地工作。

再次,“人本主义”管理体制崇尚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三、对构建“人本主义”校园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

1.构建“人本主义”校园管理体制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思想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是学校宏观管理的核心问题。管理是人对人的活动,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也是人。因此,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把眼光放到人的身上,察好人、管好人、用好人、培养好人。“以人为本”就是要把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管理的根本目标。其次,“以人为本”还要从人的情感和情绪上下工夫。学校的管理者应当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发展状况与他们每一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客观上说,他们都是关心学校发展的,只不过每一个人所处的地位不同,想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因此,学校的管理者要学会尊重人、相信人、关心人、依靠人,使管理多一点人情味儿,多一份亲切感,多一丝微笑,多一层体贴。

(2)树立“以师为本”的思想,其实质就是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使其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一方面可以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工作责任感及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感,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职工明确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以此提高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3)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包含4个递进的层次:把学生当人看;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把学生看成独立发展的人;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将理性与情感有机结合的人文精神。在小学、初中阶段,以“情商”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由情入性,入脑动心,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初中学生处于心理的闭锁期,如果缺少与家长、教师的情感沟通,不增强两代人的亲和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健康的情感与向善的道德相通、与人格的魅力配合,学生才有天天向上的良好愿望,才有勤勉向前的健康心态。

2.构建“人本主义”校园管理体制要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

群体作为社会心理的主体,具有社会促进效应、凝聚性、模仿和暗示性、人际关系、心理氛围、合作与竞争、个人在群体中的身份和地位对他的影响等作用。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对于主体意识较突出的教师,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

首先,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做到关心每一个人,关注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奉献,如事业上的需要、生活上的需要、情感上的需要等。因此,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相互发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人性化。学校管理的实践表明,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组织结构,学校的管理就是不完善的管理,但学校管理仅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的组织结构等是不够的。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学校在建立制度、规范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发挥,要坚持“人本主义”的思想,要充分认识

到制度本身不是为了束缚人,而是为了倡导人的发展,尊重人的权利需求。

再次,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同时要让教师了解领导的内心世界,彼此沟通理解,成为知音。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这样教师就可以怀着一种愉快的心情为学校工作,做到自己管好自己,实现学校的自动化管理。

最后,要善待学生。以人为本,着眼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是现代教育的精髓。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要经常夸奖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到“与青少年同心,与时代同步”。要努力寻求与每个学生心灵的契合点,从换位的角度去理解和宽容学生。

3.构建“人本主义”管理体制要积淀深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这是学校“人本主义”管理体制的保障体系。“人本主义”管理是一种软管理,强调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注重对学校文化、心理氛围、人际关系的研究,强调对人的重视,强调管理的“感情投资”,信奉“管理要管人,管人要管人心”等。在现实中,一个经常令人们困惑的问题是,相同的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在不同的地方会有明显不同的效果。例如,可以要求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都一律佩戴胸卡,党团员胸卡上都有特殊标记,以培养师生的集体荣誉感,教职工的责任感也会逐步升华到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又如,要摒弃“一味让学生埋头苦读,用青春换分数”的管理思想,积极开展校园文体活动,包括拔河、跳绳、球赛、书画展、征文、读书、演讲等,力求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身才艺的机会和舞台。通过营造人性化的校园人际环境,让师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人文体验,感悟人文精神,真正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四、在构建“人本主义”校园管理体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民主意识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本主义管理的理论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但是,人本主义管理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它在管理中注重人的因素,但同时存在着忽视甚至排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统一化等科学管理的倾向。因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应该将科学管理理论与非科学管理理论结合起来。可以说,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的相互融合,将是21世纪学校管理科学发展的主题。

学校在运作过程中也会存在诸多问题。事实上,我们的大部分学校还处于相当落后的经验管理阶段,犹如只有一条崎岖的山间公路,一些通晓先进管理理论的专家学者却对我们说,世界上最好的车是法拉利,你买吧!学校真就把法拉利给买回来了,结果一上路,法拉利不但跑不快,还把底盘给刮坏了。其实,此时我们的学校只需要吉普车、越野车就可以了,既跑得快又省钱。最先进的东西不一定适用,而只有适用的才是最好的。的确,我们谁都希望“更快、更高、更好”,谁都希望“走捷径,抄近路”,但我们不能违背学校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管理上没有“捷径”,没有“轰轰烈烈”,它更需要的是科学、客观、理性,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纤夫们从不好高骛远,他们总是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地,就走完了千里的路程”,从而从“有为”到“无为”。

作者:曾树桥

学校呼唤人文教育管理论文 篇2:

伦理化管理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摘要: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广大学生管理工作者最大的本职工作。高校学生管理重申伦理的重要性,有助于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构筑和谐校园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伦理化管理;学生管理;高校

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生命线,是第一要务,也是广大学生管理工作者最大的本职工作。坚持把伦理化管理视为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当今备受推崇的和谐教育观,也是实现学校民主人文管理的关键。在管理理论的视野中,高校学生管理重申伦理的重要性,将有助于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有助于构筑和谐校园,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传统管理理念的内在要求

在传统管理中,实行的是“以管为本”,高校学生管理主要是靠制度管理,属理性管理,管理手段机械生硬。这种管理主张“我说你听,我打你通”,强调对学生的监督和控制,重视如何采取一些强制性的、约束性的措施,不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忽视学生的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依条例、条款。这种管理方式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知行脱节,缺少生活自理、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学生发展不全面,个性、人格不健全,心理问题多;学生发展发生分化,除考研成功或找到满意单位的以外,很多学生带着失败的心理进入社会。显然,这种管理模式是不利于学生发展,不利于高校办学目的的实现。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更多挑战,从而要求人们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应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高校学生管理要通过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和学会生存,使他们能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倾向,以形成健全的人格。有效的学生管理须符合教育管理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这就要求转变旧的管理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体现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和为了人的指导思想,满足人的需求,发挥人的才能,实现人的价值,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对高校学生实施伦理化管理,实际就是促进管理理念从“以管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伦理化管理善待一切人,把人本身看做最高价值的思想体系,认为人是世界的主体。人类的一切管理活动,无论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都是为了人与人类的利益。它强调人本身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强调人本身的潜能的实现。人类发展史表明,人本身的自我实现越充分、人的潜能挖掘得越多,社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便越丰富,社会便越繁荣进步。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贯彻伦理化管理,就是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善待所有学生、仁爱所有学生,把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奉为伦理管理的基本目标,把学生视为管理的最高目的。高校是为社会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生已经具有成为国家栋梁的基本潜质和条件,在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就是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提供成才和发展机会,激励他们奋勇前行,走向个人成功的彼岸,最终为国家建设输送有用人才。

二、构筑和谐大学校园的强大基石

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贵和思想,还是当代西方的新发展观,无不反映着人类对这一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党的十七大更是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明确提出。国家需要和谐,校园更需要和谐,校园是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摇篮。对高校学生实施伦理化管理,以诚待人,以情感人,给予每一位大学生充分的人格尊重,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关系和谐,形成一个百事顺达、百花斗艳的和谐校园局面。

(一)伦理化管理,有利于高校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生生关系

高校学生渴望友谊,寻求尊重,寻求理解,但由于来自于多个地域,性格、爱好、习惯多种多样,并且容易冲动,稍遇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动肝火,和同学发生冲突,造成生生之间关系紧张。如果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亲密和谐的关系,彼此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使得双方的紧张对立变为一种愉快的协作,互相认可、理解,共同营造民主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亲密是高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条看不见的线。管理学大师劳伦斯·米勒认为,亲密感的需求是种非常基本的人性需求,有了亲密感,才能提高彼此的信任和忠诚。亲密感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相互尊重、彼此独立以及相互关切上。伦理化管理强调尊重、沟通、协作,实施起来极富人情味,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形成一种人文生态,实现在自然中对学生教化的作用,从而减少学生之间的摩擦,同学关系融洽和谐。

(二)伦理化管理,有利于高校构建一种民主健康的师生关系

当代大学生的身份是双重的,他们不仅具有受教育者的身份,而且还是与高校管理者具有平等地位的权利主体。高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但在今天的高校管理中,高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平等意识、自尊意识以及自我发展意识都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高校那种居高临下的强迫和说教的管理模式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伦理化管理迫使管理者从“高高在上”的观念中走出来,塑造良好的道德形象,扩大人格魅力的影响力,消除自己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亲和二者的关系,使管理决策得到积极响应,取得良好的管理绩效。

(三)伦理化管理,有利于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伦理化管理,体现了高校管理层对学生的信任和肯定,实质上就是营造学生与学校零距离的情感格局,营造“诚实诚信、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但在形式上使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而且在精神上、归属上也使学生具有了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就会很自然地萌生一种“投桃报李”的情结,想学校之所想、急学校之所急、解学校之所难,与学校管理层一道共谋学校的发展大计,支持学校管理层在办学中的决策和运作。这样,学校既获得了学生的投入与支持,又增强了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追求,也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所在。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显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直接做人的工作,它担负着学生成人成才的培养重任。学生管理工作要真正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实现自己的崇高目标,就必须坚持伦理化管理,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为指导方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而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立足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一)对高校学生实施伦理化管理,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心

学习责任心是一个学生对所属群体的学习、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学习任务的一种自觉态度。它是一切学习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今天学习有责任心,明天工作才会有责任心。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将终身受益。对学生实施伦理化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评价机制,营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有效激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心,消除少部分同学“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解决他们在学习中无所用心、不求上进的问题。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学生的责任心、主动心和上进心,使他们更加明确奋斗目标,更加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对高校学生实施伦理化管理,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素质构成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的力度。目前许多高校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精神失常、轻生等案例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同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甚至一些同学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患。这些给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遵循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伦理化管理。伦理化管理以学生的社会属性为本,把学生当“人”来塑造,注重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注重锻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各方面的潜能。在管理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尊重、理解、关心、支持、赏识每一个学生,并且经常深入学生,了解、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感到管理不是“管、卡、压”,而是让学生感觉到精神的愉悦,心灵的宽慰。

(三)对高校学生实施伦理化管理,可以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历史和时代赋予高校的重大使命。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需要创新型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无论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还是实现大学生自身价值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必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用科学的管理行为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启学生的心智。大多数人在充满信任、责任和抱负的环境中能够取得最出色、最富创造性的成果,而这种环境只有在诚实、信赖、公平和尊重等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建成。伦理化管理强调的正是这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伦理化管理是高校所有创新活动的根源、动力。它对学校的各种创新活动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激励,以及伦理方面的基础和依据,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发展空间。它要求高校学生管理者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有足够的耐性和理解,甚至加以扶持,决不是当头棒喝。同时,积极解放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解放思想,除去传统思维的禁锢,释放自由能量。这样,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百花园才会真正百花齐放。

综上所述,伦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伦理化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和坚强的基石,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发展的力量源泉。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只有从真正意义上把伦理化管理思想落到学生日常管理的实处,充分、科学地认识人性和把握人性,才能更好地完善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作者:刘胜良

学校呼唤人文教育管理论文 篇3: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

当前,高校教育偏于重视科技素质的提高,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社会发展呼唤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为此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重视人文课程建设,加强学习儒家经典的引导;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优化人文环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以人文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基于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高校人文教育的偏失有着密切的关联。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调动、整合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求得实效。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

从整体上看,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育认识不到位,教育机制不健全

当前,一些大学的行政管理者在对待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上,仍缺乏深刻的认识,很少有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放到战略高度来思考和定位。部分大学管理者认为“人文学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或者认为“人文学科教育在科技人才培养中无足轻重,充其量只是知识面的扩展,远非人才素质的必备要素。”这种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使得部分大学管理者对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的强调,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一些大学虽然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成立了人文素质教育领导机构,但由于缺乏经费和人员保障,加之在工作中没有形成科学的考评机制,致使工作开展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

2.课程设置不规范,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教育教学管理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课程设置对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许多大学开始的《中国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等人文课程种类偏少,课时不多,不能满足大学生个体精神文化的需求;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适合大学生使用的人文课程类教材极其缺乏;教学管理缺乏长远规划,没有规定课程的具体学分要求,因人设课,随意性大,等等。

3.教育师资队伍比较紧缺,教师人文文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根据资料统计,2006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各学科教师总人数为47428人,工学教师、理学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24.4%、17%,这两个学科教师所占比重达41.7%。而文学教师、历史学教师、哲学教师、法学教师分别占教师总数的16.5%、1.9%、3.1%、5.3%,这四个学科教师所占比重合计为26.8%。这一统计资料表明,目前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较为紧缺。根据2006年《中国公民人文素质》报告对我国1101名大学教师进行的文、史、哲基本常识的问卷调查,我国大学教师在中外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哲学常识、文学常识上的认知均值分别为80、63.884、71.18和79.64。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教师的中外历史事件和哲学常识掌握水平差些,教师人文文化底蕴不足,整体水平仍需提高。

4.部分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思想上存在误区

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潮的影响、高等教育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偏见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不少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认识,认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会挤占专业课程的学时,影响专业学习;不少学生仅把上大学作为将来择业的手段,只重视专业学习,轻视人文社会学科;追求功利、淡于修养、实用第一成为大学生选择知识的价值标准等。这些思想认识误区导致一些大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对人文素质教育漠视。

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努力把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成为迫切需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是以文化科学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能力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受到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确立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教育学生首先“学会做人”,然后学会做事。

2.重视人文课程建设,加强学习儒家经典的引导

人文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又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手段。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高校应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增设诸如《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等人文类课程,还应加大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授力度。要提高学生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儒家经典的引导,甚至有必要开设部分必修课。当然,学习儒家经典切不可“食古不化”,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领悟其合理的内核,并将它与新时期的社会需要、社会特点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

3.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广大教师对素质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好坏。教师应该做到将教书育人和自我学习、提高相结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学习、充实自己、完善自身,特别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作用,贯穿着高校人文教育的全过程,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在关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应重视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潜移默化作用

应将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开展以人文素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同时,还可利用学校的各种文化载体宣传人文文化,让学生在校园浓郁的人文氛围中感悟人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提升高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是时代赋予学校发展和建设的新的需求,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营造浓厚的文化和学术氛围,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如果说一个大学生能够主动汲取优秀文化的精华,他绝不会拒绝吸收其它中外文化有价值的成分;他不仅会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会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把学习人文知识与学习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且个人又能自由与自觉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汪俊辉,朱国平.试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5,(35):51.

[2]孟令臣,孟庆东.河北省普通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在与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3):23.

[3]吴美华,高娟.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现状分析与培养模式创新[J].教育探索,2009,(7):97.

[4]刘梦溪.今天为什么还要读经典[J].中国大学教学,2004,(3).

作者:肖静静

上一篇:地税系统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下一篇:航空制造企业设备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