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管理与学校管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学校管理必须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管理要由“制度型”向“人文型”转化,实行“制度与人文统一”的科学管理模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文管理与学校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文管理与学校管理论文 篇1:

农村中小学校管理的人文与科学思考

摘 要:当前城乡中小学的发展极不均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管理中出现人文和科学管理理念的缺失。本文在对农村中小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措施与思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人文管理;科学管理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农村教育在基本设施配置、办学务件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较之城市中小学而言,农村中小学的管理水平整体上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管理的人文性和科学性方面,尚有较大的不足。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管理现状分析

1.管理自主权的缺失。随着农村生源的减少,学校的规模开始缩小,学校的管理权大多统一到乡镇级的教育主管部门来统一管理。农村每个中小学的客观情况都不相同,没有自主管理权的状况导致学校的改革受到极大的束缚,严重影响了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管理自主权是在上级行政部门手里还是校长手里,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2.科学管理理念的落后。农村中小学因为规模小,财力支持有限,长期以来学校管理与经营处于小作坊式的落后状态。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也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和条件,发展意识淡漠,学校处于一种原始落后的发展状态。

3.人文管理的意识不强。管理自主权的缺失和管理理念的落后,封闭的农村中小学在人文管理方面严重缺失。主要表现是对学校文化建设特别是人文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落后的管理,人文观念的缺失,导致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处于一种松散、消极的工作状态,不能在工作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导致优秀的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流失。

二、农村中小学校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1.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中小学的发展状态受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巨大。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導致教育资源配置也不均匀,进而直接导致教育水平的不平衡。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的落后导致对教育投资的减少,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落后的经济、社会环境使得本地中小学教育处于落后的自生自灭状态。

2.社会文化环境的封闭。农村中小学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人文和科学的管理现状,有其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小学的发展水平和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开放和发达,愿意并容易接受新思想,愿意突破常规,喜欢变革;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则恰恰相反。农村中小学置身于一个封闭、落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中,主体发展意识欠缺,再加上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等客观因素,导致学校的管理和发展的落后状态。

3.学校管理体制的僵化和落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教育的传统思维影响,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业务的发展具有绝对领导权,但作为学校发展主要经济支撑的当地政府,因经济欠佳疲于应付学校的财政开支;在投资上也是注重学校硬件建设,维护面子工程,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等软件建设因为投资大,见效慢,所以不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资支持。业务主管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两层皮”的管理体制,不能将农村中小学的办学力量有机联合起来,形成合力。

三、解决农村中小学校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措施探讨

1.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改革落后管理体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改变农村落后状态,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只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坚持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投入到义务教育中来,才会逐渐改善农村的教育教学条件。当地教育部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保证每年投入到义务教育中的财政收入。

经济支持是基础,管理体制是根本。因此必须改变当前中小学校缺乏长效管理体制,吃“大锅饭”的局面。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科学的管理体制。

首先,要明确分工和责任,建立激励与奖罚制度。当前中小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根本原因在于各自的职责不明确,缺乏激励和奖惩机制。在教师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是必要的。其次,要在管理上刚柔并济,既要严格管理,又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教师的管理宏观上严格要求,微观上又要关心体贴,给他们人文关怀。这样才能从内心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城乡教师交流,引进科学理念。农村中小学教育与管理的落后,根本在于缺乏人才。当前一个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方法是实现城乡教师的交流。通过教师的交流,一方面,让农村的教师走出去,学习更多的教学管理经验后再回到学校。另一方面,让城市的教师走进农村中小学,把他们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直接传授给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通过这种交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3.注重人文管理,实现民主治校。以人为本,民主治校是关键。民主治校就是要从学校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广泛深入听取全体教职员工的意见,只要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建议都要理性的接受,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健康、文明,适合农村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蒲云昌.新时期农村学校管理点滴谈[J].科教导刊,2010,(30).

[2]李科.和谐管理理念对中小学管理的启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9,(07).

作者:陈之斌

人文管理与学校管理论文 篇2:

学校管理应实行“制度与人文统一”的管理模式

【摘 要】学校管理必须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管理要由“制度型”向“人文型”转化,实行“制度与人文统一”的科学管理模式。

【关键词】学校管理 以法治校 任务管理

“制度型”的管理模式,里面没有人情,是制度的、刚性的,集中体现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上,包括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制度型管理模式体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它之所以是刚性的管理,是因为任何人在制度面前都只能按章办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但是,制度管理模式也存在缺点,缺乏人文精神。

一 制度管理模式的缺点

第一,会导致“上有上策,下有下策”现象的出现。任何制度的制定,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定会存在某些缺陷。一些人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钻制度的空子,想出很多应付的办法,使制度执行的成效大打折扣。

第二,会出现“以章为本,管重于理,或管而不理”的现象。不少学校在制定学校有关规定或是在执行学校的规定前后,要么刚性过强,要么制度成为摆设,根本无法执行。领导只关注教师的弱点或不足,对个体教师的长项不注重研究;对学生的奖励只关注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对非智能领域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视而不见。

第三,不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度管理模式较多地表现为管制、指示、命令,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能力,让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满足于自己的工作任务,满足于自己达到制度规定的要求,而不思进取,不愿意进行教学的合作交流,出现隐性的怠工现象,不利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 制度管理模式应与人文型相结合

如何解决制度管理模式中出现的问题,是摆在新时期校长面前的一项重要议题。新时期学校管理应从制度型向人文型转变,实行“制度人文的统一”管理模式。

从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角度出发,人文管理是人性的管理,强调把管理者当作人,尊重人的主体性。其管理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务管理。任务管理就是要给个人制定具体的任务,教职工要得到相应的物质利益,就必须完成相应的任务。任务管理不考虑人的情感,强调计划、组织、经营和监督,是“制度”管理的体现。只要师生都完成了教学“任务”,教育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第二,要强调对人精神层面的满足,强调对人的尊重,强调对人的需要的理解和尊重。要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经济刺激因素在许多的刺激因素中是重要的,但不是首要的。精神的作用才是首要的,即处理好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比物质的奖励和管理制度更重要。作为学校的领导,必须营造一种开放、平等、宽容、沟通、承认差异的工作学习环境,提供一种舒缓、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减轻师生的压力,满足师生的精神需要,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

第三,要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使人在其中能够施展他的才华,建立一种能够保证师生展示自己才能的制度。美国心理学家贝克曾经在《管理心理学》中讲道,人性中存在悖论,人都希望自己是优势群体中的一员,同时又希望自己有一个“鹤立鸡群”的机会,这两者是人性的悖论。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正视人性的悖论,一方面要培养优势的教师使学生在竞争中有一个重要的力量依托;另一方面,努力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使人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 班主任要具备处理好与学生关系的能力

第一,管与放的关系。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一些班主任事必躬亲,无所不包,造成学生缺乏独立性,自我教育与管理能力差,还导致班主任陷于事务,疲于奔命。班主任的明智做法应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有效结合。首先,应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做。班级中的小事、一般性事务都由班委负责处理;比较重大的事件由班主任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建立各参与者间的联系网,形成一种自主管理机制,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第二,亲与疏的关系。师德的重要一条就是热爱关心学生,而公平地对待学生则是师爱的基本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亲疏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情况,对一些单亲家庭、学习基础差、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班主任要“亲”;对那些颇有独立自理能力的、学习成绩优异的,则可相对“疏”些。假如班主任千篇一律地给学生关爱,反而可能带来负面效应,一部分学生因得不到及时充分的关爱而逐步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而独立性较强的学生反觉得班主任过分地关爱约束了自己的主动性。

在新时期,学校的管理工作只重视“制度”或只讲“人文”都是行不通的,只有将“制度”和“人文”统一起来,才能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

〔责任编辑:肖薇〕

作者:李晓红

人文管理与学校管理论文 篇3:

士官职业院校学员人文管理模式的构建

[摘 要] 结合士官学员的特点及其教育规律,分析目前士官院校对学员的人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士官学校教育管理中应科学地融入人文管理,系统地构建在士官学校进行学员人文管理的模式,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具体方案措施,对士官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队伍建设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 键 词] 士官职业院校;人文管理;管理模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军队士官院校的教育对象正是国家的青年一代,是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抓好士官教育培训工作,对新时代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搞好院校调整改革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国内外军队中都十分注重人文管理的应用。作为军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士官是部队作战训练、教育管理和武器装备操作使用、维护修理的重要骨干。而士官学校担负着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任务,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结合士官学员的特点及教育规律,提出在士官学校教育管理中融入人文管理,并系统地构建了在士官学校进行人文管理的体系方案,对士官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队伍建设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士官院校学员人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士官学员的特点把握不够准确

士官学员是军队任职院校最主要的群体,是其教学的主体。对士官学员群体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找准士官学员的心理特征、管理特征和管理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创新。在人文管理机制中盲目将其等同于生长干部学员或任职培训学员,不利于对士官学员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人文管理。

(二)对士官学员的人文管理没有阶段性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角色的转变和心理状态的调整及知识能力的掌握。士官学员的管理过程可以理解为学员从入学到毕业在校期间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学员具有不同的角色、心理状态和不同的知识储备、能力和水平,也就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因此管理的方法也应不同。

(三)对士官学员的能动性调动不够

士官学员是军队任职院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最活跃的因素,他们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然而机械单一的管理模式不利于这种原动力的发挥。如果只是用制度机制来要求学员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以“刚性管理”为主,强调约束和控制,便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和主观能动性,势必影响学员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激励是调动学员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激发学员的责任心和上进心,使学员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积极地生活,是院校管理方不懈追求的目标。

二、构建新型士官学员人文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士官是目前军队人才培养的重点,针对士官学校的教育培训模式和面向实战化的教育要求,从教育管理的不同层面构建有效的人文管理模式十分必要。新军事变革及士官队伍的现状要求加强士官的人文素质教育,这是士官“不变质”的基础保证,是其实现理性判断的有效措施,也是士官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的有力辅助。军队人文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军队的战斗力,尤其是士官队伍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强军目标的实现。承担着士官学员教育和培训的士官院校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培训的重点都在专业技能上,忽略了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其人文素质的高低对未来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人文管理的融入对这一软实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而制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永恒基石,只有将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有机融合,形成既有制度约束又有人文关怀,既有个人心情舒畅又有整体严肃和谐的工作局面。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对实现和谐学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构建士官学员人文管理模式需与制度管理模式相结合

(一)人文管理是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性化需求

如今人文管理已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无论是在地方院校还是在军队院校,都应充分体现对学员的人格、价值和合理利益的尊重,向学员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促使学员实现自我价值,最终达到学校、学员共同发展的目的。传统机械的制度化管理容易造成学员的逆反心理,产生反作用,给学校管理带来消极影响。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温暖胜于严寒,宽容比惩戒更有效。实施人文管理要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对他们在政治上鼓励、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广大学员,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特长,进而激发情感上的共鸣和行为上的统一。

(二)制度管理是规范化教学管理的前提

提倡人文管理是否就不需要制度管理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水太柔则无形,钢太硬则易折,刚柔相济才是管理的智慧法则。军队院校的管理,无论是思想引领,还是文化立校,都必须建立在基本的制度之上,否则管理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军队院校要建章立制,完善学校管理章程、学员管理制度、教员教育与评价体系,坚持依法办学、按章治校,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能实现管理有章可循,发挥制度管理强有力的规范、引导、激励和保障功能;借助于制度管理,約束行为,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把遵守规章制度变为自觉行为,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制度管理维持了正常的教育秩序,保障了师生的合法权益,激发了教员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融合的机制才是士官学员人文管理的最佳方式

制度建设是校园和谐发展的前提,是规范行为的保证,而“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理论。制度管理是刚性的,但不是僵化的,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管理者要运用人性化的操作策略,触摸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人的情感需求,尽可能取得学员的理解,多一点透明度和人情味。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制度的刚和人文管理的柔,才能构建张驰有度、严格有序的工作秩序,形成相互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环境和团结、合作的群体关系,这样才能让学员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能。

四、创新士官学员人文管理新舉措

士官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士官培养质量和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加强士官学员的人文管理,实质上是对“人”作为教育对象主体地位的强调。士官学员在拥有其职业身份之前,首先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其次才是他的社会身份。所以在士官院校教育中结合其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身份认同和后续职业发展,从不同的层面体现人文管理,是实现部队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措施。

(一)将管理模式与士官学员的发展需要相结合

心理学家认为“需要”是发展的原动力,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是学员个性发展的推动力。所以,制度和人文都要立足于学员的需求,着眼于学员的发展。首先,制度建设和人文管理要与人的自然需要相结合。作为自然人,学员与其他人一样有生存与安全的基本需要,而人文的关怀首先体现的是对人最基本需要的保证。其次,制度建设和人文管理要与人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学员有一定的理论水平,遇事善于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他们有参与和被尊重的需要,学校制度建设就应该主张人格平等、机会均等。同时,重视人文关怀,营造宽松民主的文化氛围,让学员参与决策,关注院校发展,参与院校管理,体现其主人翁地位,满足其社会需要。

(二)坚持层次化管理

军队院校的管理组织从纵向看,可细化为五个层次:领导决策层、机关督察层、系级管理层、教研室和学员队执行层、学员主体层。院校领导要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军事教育的特点规律,确立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指导思想,负责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实行“决策式”管理;机关则要根据领导的指示和决策,进行具体的方案论证、实施,并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宏观调控、检查和监督,实行“督察式”管理;各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主要担负着对教研室和学员队指导帮带,实行“指导式”管理工作;教研室和学员队主要是把领导层的决策和管理层的实施方案变为行动,使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各项规划、计划付诸实施,实行“执行式”管理;学员作为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管理的主体,要注重实效并提倡学员的自我管理。

(三)推行自主式管理

在管理上充分发挥学员自身的作用,把被动管理变成学员的主动参与管理,体现了管理工作的双重性。这样做使学员能够与管理者进行换位思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管理者的工作压力,同时又营造了人文管理的良好氛围,锻炼了学员的领导才能,有效地促进了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大力提倡人文管理,调动士官学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引导而不强加,帮助而不包办,示范而不说教,批评而不压制”,引导学员根据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自我评定,强化其自律意识和管理意识,放手让学员大胆参与管理,使其在自我管理的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工作、学会管理,全面锻炼和提高士官学员的综合素质。

本文通过人文管理在军队院校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针对怎样优化完善士官培养顶层设计,提高士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新形势下士官职业学校运用人文管理的可行性方案,有效地补充了院校传统制度化管理中的不足,是对士官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在士官职业院校对人文管理模式的创新是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转型时期的士官任职院校提供了可参考的人文管理模式,对士官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队伍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荆勇.美军管理特点及对我军管理工作的启示[J].工程兵学术,2016(1).

[2]陈兆海.人文管理:军校管理的创新[J].应用研究,2011(3).

[3]周玲棣.追求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和谐[J].文教资料,2011(3).

编辑 冯永霞

作者:童亮

上一篇:经济学理论管理会计论文下一篇:企业档案信息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