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15

学校人文教育,是指对学生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学校人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人文教育论文 篇1:

以文化元典为载体 加强学校人文教育

一、关于“学校人文教育”的认识

谈到学校人文教育,对于“人文”的概念把握是无法避开的。关于“人文”的定义,去“百度”搜索,可谓是五花八门。针对师生员工的学校“人文”,笔者认为,要把“人文”二字分开来理解,“人”就是要关心人———师生员工素质的发展,“文”就是要关注“文”———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育家高焕祥在《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一书提出:每一个人都有三种世界,即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心灵世界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完成。从学校层面上看,人文教育涵盖人文积淀、人文体验和人文实践。

二、文化元典与人文教育的内在联系

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而人文精神的源头在文化元典,人文教育需要元典精神的指引。

“文化元典”指的是在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那些杰出的圣贤先哲集原始文明之大成,而后首创的文化经典,包括著作和经后人整理而成的著作。武汉大学历史系冯天瑜教授说:“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涵盖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我们把它们称为文化元典。”

冯天瑜教授认为元典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精神。丘吉尔曾说:“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就因为有它独立于世界的科学和哲学,有它的文化,有它古老的智慧和杰出的人才。”无论人文精神在其时代性上如何变迁,人文精神都具有民族性,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元典都是其根植的基础。文化元典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形成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具有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探讨人文精神,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绕不开传统文化。我们无法绕开文化元典去讲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中小学生适当诵读文化元典,既有利于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又有利于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学校以文化元典为载体加强人文教育的实践思考

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应该有机地融合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理念之中。建设“人文学校”,才能为实施人文教育提供保障。所谓的“人文学校”,就是有利于师生员工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符合人类精神家园构筑需求的学校。

1.营造以文化元典为主的人文环境。思想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古今中外的一切教育家,都重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对于人文教育而言,环境的作用和价值也许会更重要。建设人文环境,营造以文化元典为主的人文校园,是我们重要的办学理念。我们的目标是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家园,在学校的每一处角落都浸润着文化元典的因子,让师生员工处身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得到无声的教育,从而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

我们可以创设以文化元典为主的石刻碑林,每一块石刻碑林都追求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运用“超级链接”的理念传播人文知识,让每一块石刻碑林起到“化育、熏陶、感染、导向”的作用。例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教无类,学而不厌”“祖逖闻鸡”等。

建设以文化元典为主的“元典书屋”。书屋里除了陈列文化元典书籍,还展览古代教育家的生平史略,介绍其教育思想。走进“元典书屋”,学习圣贤先哲的理想追求,感悟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在与古人的思想碰撞中,激发教师的教育理想和创造欲。

倡导师生一起建设以文化元典为主的人文环境。学校向师生征集与文化元典相关的道路命名,如,“景行路”“文心路”等。学校的走廊墙壁悬挂师生创作的以文化元典为题材的作品。发动毕业生建设与文化元典有关的孔子雕塑等“爱校工程”。努力做到无处不人文,无处不教育。

2.开展以文化元典为主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人文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实践,人文精神是实践出来的、体验出来的、感受和感悟出来的。人文教育需要人文精神的实践,包括读书实践。有人认为,目前我们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见识,因此,不提倡诵读人文经典而大力提倡创新。但我们试想一下,创新要有基础,要有积累,没有文化积淀,没有厚积薄发,就很难有创新。没有承传,何以创新?又遑论建树?学生经典诵读,是“取法乎上”的策略。读文化元典未必能读出“大师级”的人才,但是,要想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却离不开坚实的文化底蕴,离不开丰厚的人文素养。

学校要积极制定文化元典读书活动方案,精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推荐书目,利用校园广播、网站、学生刊物等文化媒体为读文化元典创设文化氛围,通过开设专家讲座、阅读课、展览读书笔记、举办读书报告会、举办征文演讲、网上读书论坛等系列活动,让师生的心灵得到舒展,个性得到张扬,精神与智慧得到成长。

3.倡导以文化元典所体现的人文价值为主导的学校精神文化。学校文化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开展一切工作和行为的理念导向。学校精神文化有其稳定的“文化力”导向,这种“文化力”具有“感染与熏陶之力”“导向与化育之力”。而校训就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积淀,因此要积极倡导以文化元典所体现的人文价值为主导的校训,从而在今后的学校教育活动中弘扬校训、实践校训。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一例。

因此,我们要倡导以文化元典所体现的人文价值为主导的学校精神文化,借鉴和学习文化元典和先贤的智慧及品格,形成基本的文化认同,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惠安县东周中学)

作者:张建辉

学校人文教育论文 篇2:

浅谈学校人文教育

学校人文教育,是指对学生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

一、人文教育提出的背景

人文知识缺乏。现在的不少学生懂得因特网,懂得炫,懂得酷,可就是不了解长城、黄河,不了解孔子、孟子、范仲淹,不了解《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试想他们怎么可能为自己的民族献身?怎么可能为自己的祖国出力呢?

人文精神缺乏。浮躁、肤浅、盲从、冷淡和求利的情绪,或多或少在滋生蔓延。有些学生信仰危机、荣誉感淡漠、进取意识衰退、价值观念混乱、道德水平下降、道德准则失范、道德行为失序。

教师施暴、学生暴力杀亲案件增多。最近几年来,关于教师施暴、学生暴力杀亲等新闻时有见诸报端,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令人费解和不安,引起社会公议。

科学技术如果丧失了人文价值和人文目标,那后果就不仅仅是危及人类的精神生活,历史上很多触目惊心的事实屡次证明了这一点。日本的细菌部队和德国集中营的活体医学实验,用先进技术做没有人性的事情,那是科学技术的堕落。电子宠物让我们的小孩失去了感受生命的能力,而电动玩具的设计似乎是以把青少年训练成杀人不眨眼的杀人魔为目标。从电动玩具的演变就可以看到年轻人的需求是什么,就是新奇和刺激,追求新奇和刺激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的青少年学不会怎样去尊重别人,不会尊重老年人,甚至会反过来否定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网络最大的特性—匿名和多重身份的扮演,让小孩子从小就学会不用对自己的言论负责,12的岁小孩在网络上可以轻易实现当20岁妙龄女子的梦想。

二、开展人文教育的意义

人才是现代化建设的出鞘之剑。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只会一门专业知识或一门技艺,不懂哲学,不懂文学,不懂历史,不讲礼貌,不讲道德,不讲奉献,专门利己,毫不利人,急功近利,躁动不安,心胸狭窄,趣味庸俗,除了物欲膨胀不知人生的意义,这样的人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吗?如果接班人都是这样一些人,我们的国家还能建设成为文明、进步、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吗?我们的民族还有前途和希望吗?

三、人文教育资源的利用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一贯有着优秀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的传统。从孔孟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以”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发展到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所有的一切是那样令人欣慰。老子、孔子、屈原、司马迁、杜甫、顾炎武等一代又一代人文思想家,影响着几十代人去进行创作。

四、实施人文教育的措施

人文教育就是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格的完美,它可以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体系,提供良好的人文导向。教师必须将人文教育的目的从大量概念、事实、原理及技术的掌握中解放出来,促进对个体和社会日常生活实践的人文反思,唤醒青少年真正内在的人文需要,培养他们基本的人文素质,帮助和鼓励他们理解历史上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切实增强学生对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等堕落人文意识的批判力和抵抗力,使他们真正感受和体验到人性的美好和不可让步的尊严。

必须将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教育知识一起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敬业,要教书育人,要为人师表。毫无疑问,要提高业务教师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真正地把传道、授业、解惑融为一体。首先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既充分了解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又深刻认识到近一百年来我国所蒙受的奇耻大辱,要将血的历史教训永记于心。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必须高度重视人文课程建设,不能将其看做是可有可无或无足轻重的东西,必须改变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边缘地位,将其确定为核心课程之一。必须将人文素质的发展作为全面衡量学生发展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适合于人文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

人文教育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民族灵魂的塑造。忽视人文科学,忽视人类的情感精神,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突出人文教育。

(责任编辑 史玉英)

作者:明立玉

学校人文教育论文 篇3:

绿色教育视域下学校人文教育生态的构建范式

所谓生态,是指所有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必将以多元共生的生命价值观为底色,通过接纳、包容和调和,建构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有利于各种生命体成长的动态环境。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教育亦不能外。那么,对于学校来说,到底需要怎样的生态?又应当如何科学建构适合于师生发展的个性化教育生态?这可能是许多学校都面临的现实命题。

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这所于1907年以原广州西湖书院肇始的百年名校,汲珠水南粤文化之悠长底蕴,取西樵理学名山之充沛灵气,以绿色为题,构建出彰显人文的学校教育生态,硕果累累。解读南海中学的绿色教育及其视域下人文教育生态的构建过程,深度把握南海中学对于特色教育与教育生态开发建设的基本思维和技术路径,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厘清方向:绿色理念的立与析

理念之于一所学校,既基于办学现状的理性之分析,也体现办学理想之追求。南海中学在新时期重新厘定个性化办学的理念,既是对学校办学历史的传承,也是与时俱进对学校办学思路的创新,这一厚积薄发、吐故纳新的选择,无疑是智慧与勇气的结晶。

缘起

对学校办学理念的重构,往往是基于现实作用下多重考量的结果。作为高考重点上线率接近八成的学校,在给学生以好的出口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南海中学必须直面的一大课题;作为地处西樵山麓,占地330多亩的南粤名校,如何有效发掘西樵山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使之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个性化因子,考量着南海中学人的智慧;而南海作为千年古郡历史名城,其经济社会改革始终勇立潮头,品质教育的发展主线已然成为南海经济社会宏大叙事的重要篇章,南海中学又如何对接融入?思考,讨论,碰撞……最终,南海中学以绿色教育作为重要载体和切入点,构建彰显人文的学校教育生态,便成为南海中学实现新时期学校跨跃式发展、推动特色办学的应然选择。

释义

绿色教育本质上是指以尊重生命为前提,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作为追求目标,遵循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和事物的发展规律,在课程、课堂、德育、管理、评价、校园文化等各个层面坚持自然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运用科学的教育行为和方法,实现师生与学校的和谐、阳光、可持续的发展。

南海中学所建构的绿色教育,其核心要素包括科学、人文、阳光、和谐、可持续发展。“科学”主要是指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力争耗费少的时间、精力和資源获取更多的效益;“人文”强调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个性和差异性,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阳光”突出强调学校和师生的健康、活力、积极、生机、正能量;“和谐”即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师生与社会及环境的关系,追求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教育要强调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并要让当前发展为后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起点与目标之间,从来没有直线。绿色教育理念厘定下,南海中学又一次奋力前行。

奠定根本:绿色德育的思与行

立德树人,立德是根本。绿色教育下,为学生成长打下人生底色的德育自然也是充满希望、象征生命的绿色。南海中学坚持绿色德育,牢牢把握活动体验和自主管理两大关键词,创新实施班级导师制,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中,不断强化内心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自主中管理。南海中学的自主管理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全校推行班级值周管理模式。从饭堂到课室、从宿舍到运动场,大到班级纪律,小到仪容仪表,高度深入的校园自主管理模式,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南海中学的自主管理,无论是规则内容的制订,还是相关细则的实施,以及评价与监督,全程由学生参与并执行,教师只是必要时的引导者。这种让学生来管理学生的模式更人性、更科学,深受学生的欢迎。

活动中体验。空洞的说教,乏味的指导,令现在的学生大都对德育心生抵触。没有活动,便没有德育;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南海中学的绿色德育以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作为主要途径。

学校坚持开展了十多年的阳山助学行活动,打破了以往师生以金钱、物质捐助的筹款形式。为了让学生将爱心以行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学校引导下,学生自主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出心裁的爱心义卖活动。学生把书画作品、手工作品以及心爱珍藏的玩意贡献出来,摆上摊位,进行义卖,为阳山山区学生筹集善款。为了吸引师生前来购买,各班开展cosplay、摇滚、舞蹈、演唱等表演,将自我的特长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种方式筹得的善款,让校园充满暖意。

为了在文体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塑造学生的品格,南海中学因地制宜,每年举行“西樵山历史文化考察暨徒步拉练活动”。活动当日,高二级全体师生共1100多人徒步西樵山一圈,全程15公里,用时五个多小时。期间,三名校旗手一路器宇轩昂,高举校旗“屹立”不倒;学生歌声嘹亮,斗志昂扬;还有学生为了扶助脚伤的女生,背着她走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学生收获永生难忘的点点滴滴。

让学生担任南海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社区志愿者、西樵山导赏员,并组织学生探访爱心工场、西樵敬老院等活动,则为学生搭建起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平台。

立德树人,立德是根本。绿色教育下,为学生成长打下人生底色的德育自然也是充满希望、象征生命的绿色。南海中学坚持绿色德育,牢牢把握活动体验和自主管理两大关键词,创新实施班级导师制,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中,不断强化内心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自主中管理。南海中学的自主管理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全校推行班级值周管理模式。从饭堂到课室、从宿舍到运动场,大到班级纪律,小到仪容仪表,高度深入的校园自主管理模式,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南海中学的自主管理,无论是规则内容的制订,还是相关细则的实施,以及评价与监督,全程由学生参与并执行,教师只是必要时的引导者。这种让学生来管理学生的模式更人性、更科学,深受学生的欢迎。

活动中体验。空洞的说教,乏味的指导,令现在的学生大都对德育心生抵触。没有活动,便没有德育;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南海中学的绿色德育以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作为主要途径。

学校坚持开展了十多年的阳山助学行活动,打破了以往师生以金钱、物质捐助的筹款形式。为了让学生将爱心以行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学校引导下,学生自主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出心裁的爱心义卖活动。学生把书画作品、手工作品以及心爱珍藏的玩意贡献出来,摆上摊位,进行义卖,为阳山山区学生筹集善款。为了吸引师生前来购买,各班开展cosplay、摇滚、舞蹈、演唱等表演,将自我的特长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种方式筹得的善款,让校园充满暖意。

为了在文体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塑造学生的品格,南海中学因地制宜,每年举行“西樵山历史文化考察暨徒步拉练活动”。活动当日,高二级全体师生共1100多人徒步西樵山一圈,全程15公里,用时五个多小时。期间,三名校旗手一路器宇轩昂,高举校旗“屹立”不倒;学生歌声嘹亮,斗志昂扬;还有学生为了扶助脚伤的女生,背着她走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学生收获永生难忘的点点滴滴。

让学生担任南海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社区志愿者、西樵山导赏员,并组织学生探访爱心工场、西樵敬老院等活动,则为学生搭建起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平台。

明确落点:绿色智育的谋与划

智育是学校的重点工作,智育水平質量的高低是学校的生命,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取得长足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学校教育生态高质量建构的重要标尺。南海中学通过开展绿色教研、打造绿色课堂,构建起学校个性化的智育生态圈,2017年高考重点率达到77.6%,效果显著。

绿色教研的两大举措

以课题为抓手,科学开展创建绿色教育特色研究。问题即课题,研究即成长。南海中学为了让绿色教育理念在全体教师中入脑入心,真正做到外显于行,内化于心,以课题研究作为推进绿色教育理念下教学科研的重要抓手。学校根据创建绿色教育特色学校的需求,以《创建绿色教育特色学校的研究与实践》为核心,从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学校治理等多个层面和角度切入,围绕形成系列课题集群。

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绿色教育系列科研活动。比如聘请专家,定期到学校进行绿色教育相关讲座,深入课堂指导老师进行校本教研。定期开展“绿色教育”沙龙和教师论坛,让教师学习、研究绿色教育的内涵和实行措施。

绿色课堂的三大转变

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对话的平台,沟通的桥梁。南海中学打造的绿色课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学生”的人性化课堂。

绿色课堂,就应该是有着和谐师生、生生关系的课堂。为此,南海中学的课堂上,特别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己对话)、师生交流(与老师对话)、群体讨论(与同学对话),课堂上充盈着平等互助、快乐积极的氛围,从而实现由“单向传授”向“多边互动”转变,重构绿色的“对话课堂”。

绿色课堂,就应该是注重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所以,南海中学的课堂上,你看不到填鸭式的教学和机械式的学习,教师总是尽可能从知识传授引向思维启发,强调学生联系思维、逆向思维、多角度思维、比较思维、因果逻辑思维等的发展,而学生也更多的是从学思维、习能力的角度去学习,从而实现了由“灌输教学”向“思维教学”的转变,培养了师生绿色的“科学精神”。

绿色课堂,就应该是关注人文、生成人文、培育人文的课堂。因此,在南海中学的课堂上,知识的讲授、师生的对话、思维的启发,总是在努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和价值观,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思考中形成既具科学理性又有明朗大气、人文关怀的生命气质,最终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从而实现了从“文本教学”向“人本教学”的转变,营构绿色的“人文氛围”。2013年9月入学的严家豪同学中考成绩并不突出,经过高中三年的绿色课堂的熏陶,竟在2016年考入北京大学。

因此,南海中学的绿色课堂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高效自主为根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堂,是“还学生绿色希望,还教学绿色生机,还学校绿色生态”的课堂;是师生相互尊重、关系融洽,平等、互助的课堂。

收获成长:绿色校园的力与美

学生、教师、学校,三大主体的共同成长才可能有教育的优质发展。走进南海中学的校园,感受那满目翠绿的美景,感慨那智慧碰撞、心灵交流的美丽,感动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共进、同生共长的美好。在这里,个性化的教育生态,真可谓美不胜收。

校园:恬静典型,人文荟萃

南海中学是国家级绿色学校,学校坐落在西樵山麓,整体依山而建,建筑群落呈阶梯状布局。从进校园,绿树成荫,一年四季花香不断,拾阶而上,间有亭廊泉瀑,匠心独运;名家墨宝点缀其间,古朴典雅。总体而言,南海中学的校园环境,历史与现代相互衬托,人文与自然高度融合,既能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又能体现其百年老校的教育文化品位。

有一位南海中学毕业的学生这样回忆自己的学校:“教室的窗边鸟鸣清脆,白天鲜花盛开,晚上树影婆娑,我们每天去教室的小路,就像公园里的林荫小道,三年来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我们身体健康,心情都是绿色的。”

教师:业精立教,德高为师

校以人兴,教以人立。南海中学有着一支有热情、肯奉献、能创新、敢担当的教师队伍,他们是学校改革最根本的力量,是真正的教育行者,他们高擎理想的大旗,践行师者的诺言,散发着人文的美丽。

截至2016年,南海中学共有41位教师被评定为南海区名师,名师数量居南海第一。其中傅陆根校长被评定为南海区骨干校长,马琳、杨剑老师被评定为区首席教师,5人被评定为南海区学科带头人,30人被评定为南海区骨干教师,3人被评定为南海区骨干班主任。另有国家级、省级名师培养对象9人,区“引进名教师”2人,外籍教师1人。

南海中学的教师爱岗乐教,静心育人。他们大多以校为家,清静自在,很少有复杂的交际应酬,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呵护和陪伴学生。无论何时,学生总能在办公室找到值得信任的老师。无论什么问题,总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无论何时,校园中都是轻声慢语、爱意融融。

南海中学的班主任队伍是最具亲和力的班主任队伍,是“美丽海中”的实践者和代言人。他们有热情、有活力、有知识、有魄力。在学生面前,他们注重价值引领,善用目标激励,懂得赏识赞美。“三年师生情,一生挚友心”是他们一直以来孜孜践行的诺言。

学生:个性成长,多彩生活

每一个学生的天赋、性格特点、爱好兴趣、成长环境都不相同,从而每一位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千差万别。南海中学的绿色教育,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针对其成长特征和发展实际,注重培养其知、情、意、行,为学生个性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平台、拓展空间。

在南海中学,会定期开展科技文化周、社团文化节等大型活动。9月的迎新暨国庆文艺晚会、新生杯球赛;10月的校园体艺节暨班级风采展;11月的汉字听写大赛;12月的元旦文艺晚会;2月的师生趣味运动会;3月的阳山助学爱心行;4月的社团文化节、宿舍风采展;5月的校园科技文化节;6月的校园十大歌手大赛……缤纷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了学生的特长,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南海中学还拥有许多品牌社团,如斩获佛山街舞大赛冠军、常年开展校际街舞交流活动的街舞社;年年被评为南海中學优秀社团,为每个喜爱戏剧表演、热衷微电影制作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的“百影汇”(其中微电影代表作《孤独患者》荣获12届中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微电影”评比三等奖);延续着樵山诗风儒气,被文学爱好者奉为天堂的樵山文学社;曾获“视像中国”全国校际网上实时辩论赛冠军的中英辩论社……在这里,可以说任何学生只要自己愿意,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都能绽放自己独特的光彩。

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的温瑜同学对南海中学的多彩生活念念不忘。温瑜是南海中学戏剧表演社团“百影汇”的负责人之一,他说“百影汇”让他爱上了戏剧、爱上了导演。

美丽的校园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教育理念,杰出的教师团队,多彩的校园生活,这一切构成了南海中学良好的教育生态。在这一良好的教育生态之下,绿色日益鲜明,梦想正在起航。

(本文图片由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提供)

本栏目责任编辑 罗 峰

作者:龙建刚 王思静

上一篇:旅游保险研究论文下一篇:食品安全刑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