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文追求中的学校管理观

2023-02-03

我国在世纪之交启动了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把学校管理改革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重建学校管理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 实现对人的全面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学校管理的人文追求从本质上说就是以人文本, 构建适合人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文化氛围。人文追求中的学校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 更体现了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 它是对传统管理模式和方法的超越与突破。受传统的官僚主义思想以及科学主义的影响, 传统的学校管理缺乏对人的价值的理解与尊重, 是没有“人”的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甚至阻碍人的发展。新课程的人本理念在学校中与学校已有的适用于机器大工厂和企业的科学管理理念发生着磨擦、碰撞与矛盾。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变革学校管理的理念、体制, 重构学校文化, 以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本文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对以实现人文追求为最终目标的学校管理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分析原有的学校管理观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积极有效的对策。本研究对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校管理中的人本理念改革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意义。

1 人文追求中暴露出的学校管理观念的问题

1.1 管理观念及其形成背景

管理观念, 也叫管理观或管理理念, 是指人们如何看待管理和认识管理, 实际上就是人们的管理思想。人的行为总是受思想支配的。管理者往往用他所持有管理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管理。管理观念通过各种管理因素体现出来, 是影响管理行为的最根本的因素。

几千年来, 从“神智领导”、“人权神授”到“家长制领导”, 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权领导”, 人们把领导看作权利和统治的化身。近代对“领导”较为清楚的认识, 也是认为领导的职能就是指挥和控制。这种认识, 一方面反映了对领导工作的理解的片面性, 一方面反映了剥削阶级的统治意图。

1.2 管理观念在学校管理中主要表现

(1) 领导一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忽视被领导者的作用

传统的学校管理往往仅从领导者的意愿出发来确定管理目标, 制定计划并决定实施, 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就是领导者意愿即领导者个人统治意志的完成。如在教学活动安排、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师的管理等, 均由校长或少数领导说了算, 很少考虑师生的需要、爱好、特长等。

(2) 把“管理”当作是“管束”, 强调对师生的管制

传统的学校管理, 把对人的“管理”当成对人的“管束”。管理的本质成了让被管理者老老实实地服从、规规矩矩地做事;让被管理者的意志得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让具体的工作能按部就班地顺利完成。不少管理者以此成为一切管理行为的出发点。应该说, 这种管理理念有时也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 这样的管理与教育的真正目的相违背, 是培养不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的。

(3) 责、职、权的分离, 服务意识的缺乏

学校管理者的领导观念应体现为领导者的职务责任、职务权力和为工作对象服务三者的统一。传统的领导观念往往片面强调领导者的权力, 而忽视领导者的责任。领导者往往以权力自居, 缺乏“服务”意识, 认为被领导者应该无条件地听从安排, 不得有任何违背。

2 完善学校管理观的对策与建议

2.1 领导者、被领导者与工作对象合理配合

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理论来看, 领袖和群众, 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利益, 只是分工不同, 在工作中的地位、作用不同。但他们是平等的关系, 是密切结合, 互相制约的。因此, 领导活动是个以领导者为主体, 与被领导者、工作对象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只有三者合理配合, 才能构成有效的领导活动。《国家校长标准》中也指出:判断校长工作是否卓越的重点, 不在于校长能提出多少, 而在于他的下属能接受和改进多少。领导活动的效果如何, 领导者起主导作用, 但必须依靠被领导者的有力配合。

2.2 管理是管束, 更是引导和培养

有效的学校管理要求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 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美国跨国计算机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温白克说:“一定要爱护你的员工, 把你的心拿出来给他们看, 要心心相印。作为领导者你不能命令他们, 你一定要让他们感到愿意为你做事”。我们绝不能把学校当成出产同类规格产品的工厂, 从“禁止”、“不准”的角度出发, 来限制了师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打击了他们进行活动的热情。

2.3 科学的领导应该是集职责、职权、服务于一体

邓小平同志说:领导就是服务。服务是人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内涵, 领导成功与否就是看师生潜能的发挥度。学校领导者就是要为师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帮助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学校的领导者的工作对象全部是人, 这就使领导者的服务面更大, 领导和服务结合的更紧密, 要求领导者的服务思想和行为更全面、更彻底。

上海市闸北八中具有名闻海内外的“成功教育”办学经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典型。

闸北八中原先是一所薄弱初中, 学困生占很大的比例。教师对此十分无奈。然而该校领导具有主动转化不利情景的意识和决心。学校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 认为所谓“差生”同样具有学习的潜能, 只要改进教育方法, 创造条件, 就能使他们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学校把“人人都可以成为成功者”等理念传递给教师、学生和家长, 通过帮助学生成功, 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 使学生从反复失败演变为反复成功, 并推行“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体验成功”、“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三步策略, 最终使学校管理进入了良性循环。类似的例子, 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追求。学校管理中的人本管理模式应遵循人性形成的规律, 把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有机地统一起来, 为学校持续健康的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在学校管理观念层面上, 对管理对象中的人施以潜在的再造就;用学校目标影响教师的价值选择, 提升教师的人文境界, 进而使个体和组织进入自为状态, 达到学校目标与个体价值追求的理性整合, 并实现学校管理的持续发展和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完美结合。

摘要:以人为本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人文追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追求。现行教育课程改革把学校管理改革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以人为本, 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 要求学校管理者树立起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校管理的理念和体制, 并最终实现以人文追求为目标的学校管理。

关键词:课程改革,学校管理,人文追求

参考文献

[1] 陈伟.新课程呼唤新管理[J].中小学管理, 2002, 11.

[2] Fred.Lunenburg Al1anC.Ornstein著.教育管理学——理论与实践[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3] 姬秉新, 苟正斐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与趋势[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关于公众认同对刑法相关问题的影响下一篇:浅析预测石油与天然气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