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渗透高校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文章结合目前人文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以期通过提升教师人文素质、拓宽人文教育渗透途径、创建“互联网+技术”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和社会认同感。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人文教育渗透高校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文教育渗透高校管理论文 篇1:

人文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渗透

【摘 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实践证明,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净化心灵,使人文教育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 人文教育 渗透 策略

一 构建人文化的高校大学生管理体系

1.构建民主、宽松、愉悦的师生关系

在大学校园中,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任务,更承担着育人工作。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支持他们的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鼓励其自主创新,信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要改变以往单向管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

2.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要管理人、教育人,更重要的是服务人、关心人。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一些学生不免会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袭,对于是非不清、认识模糊的大学生要以教育为主;对行为怠惰、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要以管理为主;对于经济条件较困难的学生,则要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竭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3.做好宿舍管理工作

事实证明,和谐的宿舍关系至关重要,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高校不能将学生宿舍管理片面看作学生的生活管理,而要经常组织宿舍开展文化活动、交流活动,融洽学生关系的同时塑造他们良好的情操。

二 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1.切实关心学生的生活

高校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高校中存在为数不少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所以高校要积极实施各种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其安心投入学习。

2.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硫酸残害黑熊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等,都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令人担忧。进入21世纪,我们的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与日俱增的生活压力和学业压力。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高校要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缓解他们的压力,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3.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

毋庸置疑,当今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不少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针对此种现象,高校要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促使他们努力增加“含金量”,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三 开展人文化的网络教育管理工作

21世纪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大学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因此他们在利用网络方面有着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高校要开展人文化的网络教育管理工作,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1.创造优良的网络环境

高校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网络环境,完善校园网建设,方便大学生上网,还要不断充实网络资源,不要谈网色变,将大学生不好的行为都归结于网络的影响。

2.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

网络信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其中不乏各种不良信息,教师要引导大学生接触积极向上的健康内容,处理好上网与课堂学习的关系,使网络服务于学习。

3.构建一支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管理队伍

网络教育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网络中进行交流,如向教师倾诉平时积压在内心的困惑。教师可合理利用网络技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总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育工作者要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开展管理工作,将人文教育逐步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切实为大学生服务。只有这样,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才能收到明显实效,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冯玲玲.关于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黄国英.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张东伟.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职能的新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杨明 张晓芸

人文教育渗透高校管理论文 篇2:

人文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摘 要:文章结合目前人文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以期通过提升教师人文素质、拓宽人文教育渗透途径、创建“互联网+技术”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和社会认同感。

关键词:人文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

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应该是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其不仅仅包括专业教育,还包含人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关键性问题,是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指引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人文教育的应用,使学生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标准,增强对社会的认同度和对历史的认同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 素质教育的需要。《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素质教育作为一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工程,不能缺少了人文教育。只有人文教育得到重视,学生的人格素养及其人文精神才能得到提高,才能真正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

2. 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是个体交互作用的产物。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当前高速全球化时代背景,决定培养适合开放性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方位人才是高校的责任所在。思想决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导向作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人文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将人文教育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质在于将中华文化精髓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塑造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人格,促进社会发展作用重要。

3.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该类课程虽作为必修课而存在,但是其授課方式和教育内容相对单一,学生参与性不高。将人文教育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对拓展课程教学内容,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有重要意义。

4. 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活动贯穿于学生学习始终,将人文教育大力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形式作用于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完成自我的良好发展。

二、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教育应用现状分析

1. 人文教育应用形式相对单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教育渗透主要体现于课堂内容的丰富和教育活动的开展上。但是不可否认,课程教学内容和教育活动的设计多数以教师为本,较少地关注学生需要。形式上以学生观看、旁听为主,较少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难以融入。

2. 人文教育渗透不具备连续性。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工作,但是纵观人文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由于高校行政力的影响,人文教育渗透出现不连续性的特质。高校行政层次分明,较高行政层面组织的活动和课程,设计也相对合理,能较好地实施人文教育;较低行政层面组织的活动往往出现“糊弄”的现状,以完成任务为主。外加体制对课程、活动评价的监督力度的不到位,各层级之间思想政治教育握力度不一,不能较好地对学生实现连续性的人文素养渗透。

3. 教育的工具性弊端显现。“工具性教育”是指把人当成工具来塑造,把教育当作工具来使用的一种观念形态的教育思想。面对学生评教、任务活动等压力,任课教师和活动设计者多采取“避难”的方法,将问题简单、生硬化,以灌输理论取代人文教育。面对这种教育形式,学生在消极应对态度下往往持有反抗情绪,并逐渐走向社会精神的缺失,民族文化认同感逐渐消失。

4. 教师的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人文教育的认知不够。教师的精神与素养,决定了课程和活动的开展力度与实施效果。但有调查显示,教师对人文教育含义的认知上,6.3%的教师认知“非常清楚”,38.1%的教师“知道一点”;二是教师对人文教育素材的挖掘力度尚需提升。调查指出,33.8%的教师经常介绍,48.8%的教师有时介绍,17.4%的教师偶尔做过。以上的数据足以证明教师作为人文教育的渗透主体,其对人文教育的认知和人文素材的挖掘力度亟待提升。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教育应用的路径探究

1. 创建“互联网+技术”新型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资源特别是历史文化资源,可以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类现实环境中去切身感受,当时发生的场景和经过,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探究精神,将人文教育在隐形教育中实现对学生的内化影响,锻造其内在人格。

2. 教育培养重点的转向。之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掌握,对于学生的自我认知力、自我完善的能力的提升“涉水尚浅”。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可将培养重点转向学生的自我创建知识的能力培育上,通过学生自我生态体系的知识建构,形成惯性学习力,不断地吸纳更多的人文素养知识,丰富自身精神世界。

3. 加大学校人文教育管理的建设,丰富人文教育的形式。在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体系建设上渗透人文教育,完善人文教育管理体系。摆脱单纯的人文教育的路径依赖。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有针对性地保障学生的精神健康,丰富人文教育的途径。

4. 发挥教师作为人文教育渗透主体的作用。对高校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培训和指导,促使教师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起到引领作用。

四、 结语

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究的命题,其根本在于通过教育路径的创新,让学生实现人文知识从外在的“物像”到“心境”的直达,提升文化自觉,民族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于红,刘英杰.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教师人文教育现状调查——以沈阳工程学院为例[M].现代工商业,2014(3).

[2]夏洪亮,田圣会.人文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M].新课程研究,2017(5).

作者简介:

李伟,天津市,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作者:李伟

人文教育渗透高校管理论文 篇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人文向度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特点决定了其应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上发挥独特的作用。重视人文教育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热点,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人文精神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文章从思想政治理论课需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人文教育问题,主张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并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人文教育 途径

[作者简介]曹小军(1963- ),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宫春艳(1971- ),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吉林长春 130117)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通过教学使大学生懂得积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同时,我们也要根据时代实践发展的需要,广泛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深刻认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现实价值,才能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而对于传统文化,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正确引导大学生们主动接触、了解传统文化,有效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将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改革增添活力,对大学生良好品质和修养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富有普世价值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普世价值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创新精神等良好的思想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应只是知识方法的传授,而应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要求我们善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把握大学生情感脉搏,不仅关注他们所关注的,更要引导他们追求崇高健康的人生观,通过明理、动情、导行来帮助大学生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以实际行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人文培养与情感培养的过程

加强人文培养与情感培养是大学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要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思想走向成熟和稳定的关键时期,确立以大学生为本的思想,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培养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要求高校教师以育人为本,立足于大学生思想实际,不断转变教育观念,让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尊重大学生树立自我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以及道德修养与人格养成。通过教育,使他们既能掌握知识和技能,也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成为既会工作又懂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他们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人文教育问题

(一)忽视人文教育

忽视人文教育、追求功利目标已成为教育的世界性问题。当代中国,同样存在强调知识学习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将政治价值与经济价值作为教育的主要价值,尤其在经济实用主义氛围下,以金钱为中心,信息成为商品,教育变成产业,大学生成了消费者。在一些高校,由于受到原有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影响,认为人文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由社会大环境来制约。高校和教师更多的是关注专业教育与教学工作,而把参与人文教育实践活动视为时间和精力上的一种浪费,常常忽视人文教育,甚至把人文教育边缘化,这是造成当今大学生人文精神贫乏的直接原因。

(二)课程设置重视自然学科,忽视人文学科

课程设置重视自然学科,忽视人文学科,是现代大学人文教育匮乏的主要原因。传统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最主要是依靠自然科学的发展进步,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文科是艺术,“重理轻文”的观点一度影响了一代人。具体反映到当前大学传统的课程设置上,在课程门类、学时数、学习要求、课程建设等方面,就是重视自然学科,忽视人文学科。由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价值观已被打破,新的适合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价值观尚未建立,在相应的配套措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各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乘虚而入,对缺乏成熟理性思辨能力的大学生必然会造成消极影响。

(三)泛政治化思维方式突出

泛政治化思维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泛政治化”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常常把教学内容、理论、目的都抹上政治色彩。如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很多内容陈旧僵化,更多意义上是理论的说教,缺乏实证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过分突出说教价值,必然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及受教育者个人发展价值的实现。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缺乏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离开人文精神谈人文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社会本位遮蔽人文关怀

传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本位的价值定位,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所内含的人文关怀价值,是教育实效性不佳的重要原因。教育的社会本位要求我们在制订和实施教育目标时,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并通过教育,把社会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传递给大学生,使受教育者能够尽快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这种社会本位教育思想认为,作为成人社会的道德准则,是以大学生行为规范和教学活动中的权力秩序形态来约束大学生言行的,我们一方面明明知道给大学生过多过严的约束不利于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却总是担心放松了管束会使大学生无法无天,因而仍旧抱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不放,上课时教师依然要不苟言笑,举止严谨,大学生必须得正襟危坐,不可乱说乱动。这严重压抑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大学生的自主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人文教育的路径

(一)挖掘人文因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和主课堂。从教学内容看,它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和多个领域。要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就必须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影响大学生自律的行为,促进大学生政治信仰和道德品质的提高,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等人文态度。不过,接受了这种教育,不等于大学生就具有人文精神,就形成了人文素养。从教育实践看,作为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教材,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实际,努力回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通过入情入理的分析,让教学真正深入人心,并通过自学自讲、对话教学等形式,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让大学生有“说话”的权利和自由,真正洞悉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大学生有所思考、有所领悟,从而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实施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大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自然容易使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的加速,必然使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产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师生关系注入了新的内容,打破了以往以老师为主导传授知识、大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变教师的“教”和大学生的“学”为师生互教互学,即师生共同参与教育,从而使教育的教学指向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趋于一致,变大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达到经济、快捷的教育效果,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展现自我,超越自我,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内化教育,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开展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不断深入观察和体验真实社会生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还应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参与社会,参与实践,才能使大学生走出自身狭隘的认知世界,才能培养大学生身居校园、心怀天下的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不断地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让他们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大学生能在更深层面上认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时代的要求努力充实自己,形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创设以人为本的评价机制

创设合理的以人为本评价机制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和制度保障。而当前我们的高校评价体系仍然把大学生获得的各科分数作为评价判断一个大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从而忽视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必然造成高分低能的情况,知行严重脱节。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对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更可能使其缺失做人应有的诚实、忠诚等品德,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应创设以人为本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把考试只作为了解大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侧面,评价不仅要看结果也要侧重过程,既注意大学生的课堂表现,又参考大学生的课外实践,让大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探究的艰辛、合作的快乐、成功的乐趣,逐步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发挥大学生特长、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构建大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有责任为大学生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具体可以通过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方面来实现:一方面,加强硬件环境建设,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耳濡目染,形成美好的、内蕴丰富的道德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加强软件环境建设,各高校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打造出具有符合本校实际和特点的校园文化,如“为人师表,勤奋创新”等,使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直指大学生的内在情感,给予大学生日复一日的熏陶,不断提升校园软实力建设。

[参考文献]

[1]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何齐宗主编.现代外国教育理论流派述评[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3]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4]黄清玲.论大学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2).

作者:曹小军 宫春艳

上一篇:乡镇领导干部素养教育论文下一篇:人民币汇率国际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