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与民歌声乐教学论文

2022-04-29

【摘要】美声唱法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集艺术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发声体系。随着歌剧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民族声乐教学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革,力求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做到彼此借鉴、融会贯通。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美声唱法与民歌声乐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声唱法与民歌声乐教学论文 篇1:

美声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创新的手段是在借鉴西方演绎手段的基础上,取其精华,推陈出新。为此,要全面认识到西方的演绎手段,在表现民族艺术作品,展现民族情感时的优点与弊端。

关键词:美声唱法 民族声乐 声乐艺术

一、民族声乐的起源及发展

我国民歌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可以说在我国声乐发展史上,民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戏曲、曲艺、以及说唱艺术,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见证了我国民族声乐历史的整个发展历程。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一种认识上的抽离,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有两个特性,一是集体创作性,另一个是口头传唱性。它根植于富饶的民间音乐沃土。简练的音乐语言,生动、形象。1956年5月2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在此鼓舞下,我国从事音乐创作的广大艺术家们,积极投身对音乐的创作以及演绎中去。一时间音乐艺术之花开遍神州大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是促进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在改革开放思潮的涌动下,中西方文化进一步交流,声乐艺术也进一步发展。借鉴美声唱法演绎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行为,渐入普通人心。与此同时,国内的声乐艺术创作者积极汲取西方声乐演绎的营养成分,丰富自身的民族声乐艺术,并且收到鼓舞人心的效果,极大的推动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二、美声唱法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

(一)气息的运用

气息的正确运用不仅能够减轻表演者的表演疲劳,而且能够将艺术作品蕴含的真实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以往的民族唱法演绎中,大多数的表演者都不能够很好的运用气息。因此,在表演的初始阶段就不在状态,无法与观众产生情感的交流与共鸣,给观众以底气不足,散漫的感觉。在融入了西方美声唱法的元素后,演绎者在对民族声乐艺术作品进行演唱的时候,不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气息的走向,而且表演者通过作品与观众产生了高度的情感的交流。之所以能够实现用美声声乐语言来表现民族声乐的情感,是因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者在对民族唱法进行创新时,立足于民族自身声乐独特的表现手段,并完美驾驭美声唱法中的各种演绎手段。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注重对气息运用的教授与训练,力求演奏过程中气流的急缓、轻重、渐变都能把握的恰到好处。

(二)咬字唱腔的运用

民族艺术的美声表现语言,源自于意大利歌剧。演绎者在用西洋美声来演绎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时候,不能够很好的保正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既能声音通畅,又能咬字清晰。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在对民族声乐作品用西洋美声来演绎的时候,要求要提起软腭,并立起后咽壁,以此形成一个稳固的咽腔,供稳定的气流。

(三)共鸣的运用

以往的传统民间唱法中注重对局部共鸣的实现,以口腔共鸣技术为主。在借鉴了欧美唱法中的混合共鸣表现手段后,我国声乐教学实践要求要将喉咙打开,稳定气流通道,抛弃以往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的卡、挤、压的演唱程式。全面调动共鸣腔,实现发出声音音色的圆润。通过对声音音区的控制,达到对真假声使用比例的调控,进而实现发出声音与胸腔、口咽腔以及头腔产生共鸣,使发出的声音色彩绚丽多变,并传递到更远的地域。值得注意的是,在追求不同的表演风格的时候,对共鸣腔的调用,要从作品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此,实现了美声演绎手段的科学性与传统民族演绎手段的特殊性的高度统筹。

三、民族声乐发展道路上改进之处

(一)借鉴认识上的不足

在演绎方式上,西洋美声注重混合共鸣,重视歌唱感的整体性,在实际表演的时候采用的是全共鸣,这种全共鸣的特点是:音量大、音色高昂、饱满圆润而不失穿透力。美声唱法对发声的要求是:自然、高亢;对音色的要求是,清脆、滑美。并且要求要有恰到好处的共鸣以及圆滑的连贯音。另外在起音、滑音、持续音装饰音以及收音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总而言之,所有的手段都是在烘托表演内容的华丽,表演场面的宏大。

(二)多元化的发展不失改进之处

中国的民族声乐文化是 56 个民族共同的智慧结晶,是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情感以及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西北“信天游”的高亢广远而不失委婉环转;“花儿”的自由活泼生动形象而不失高亢激昂;江南小调的绵柔温婉而不失细腻情感。

四、民族声乐不足之处的应对策略

(一)多元化全面发展,走向世界

中华民族声乐是历代先贤经不懈努力与艰苦卓绝的斗争发展而来的,是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结晶而成的。因此,继来者在继承和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时候,要坚持多元化发展的这一理念。这是对过往者的尊重,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回望过去的同时,引发对民族声乐未来的展望与思考。力求推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感受中国声乐艺术的魅力。为此,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谦虚态度与学习精神,立足民族自身文化的基础,汲取世界民族文化的营养,丰富发展自身民族声乐艺术;学习西方先进的演唱方法、表演程式、演绎手段;完善国内民族声乐理论体系的同时学习西方的声乐理论。用正确的思想指导人们对声乐艺术的实践,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注入新鲜血液。

(二)运用科学的演唱技术

虽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但是从演绎手段以及演绎体系方面来说,还不够完善。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投身对民族声乐艺术演唱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中去。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使得民族声乐艺术家能够将美声唱法的优点为我所用。与中国传统演唱技巧不同的是美声唱法在强调吐字清晰的同时将什么放在第一位,注重声音的饱满、通透、圆润、清纯、松软、活泼、绵柔。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对咬字的处理,既要考虑到发生又要兼顾行腔。所以,在具体的声乐学习或是实践中,对咬字的处理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表演者要加强自身民族文化的修养力度。除此之外,对其他民族的声乐作品也要多加练习,特别是某些具有民族音调特色的中国声乐作品。以此实现用美声演唱手段的表现程式,来反映民族声乐作品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马菲.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11,(04).

[2]陈岳琴.美声唱法下民族声乐演唱的科学性[J].楚雄师范学院院报,2009.

[3]李小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4]施启龙.中国民族唱法发展的新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4).

作者:陈林

美声唱法与民歌声乐教学论文 篇2:

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

【摘要】美声唱法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集艺术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发声体系。随着歌剧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民族声乐教学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革,力求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做到彼此借鉴、融会贯通。在教学方式和演唱上两者都有独特之处,对民族声乐和美声进行研究,不仅能加深理解和认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两者的创新发展,进而实现两者在我国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本文先对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的特点及其异同作简单介绍分析,再对美声唱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借鉴与融合作了细述,对此进行研究以助力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美声唱法;借鉴;融合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深,世界文化间的交互机会越来越多,融合发展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声乐文化亦是如此,中国民族声乐近年来受到了西方声乐文化的影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声乐中开始融入西方的美声声乐,在演唱过程中能丰富我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还能体现出西方文化的表现形式。因此,想要更好地演唱民族声乐,就应在学习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学习西方美声唱法,对美声唱法的理论及技术进行学习,对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的理念、技艺、表演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可续性发展。美声唱法可提升民族声乐学生的技艺水平,如咬字、气息和共鸣等方面,当下许多院校对美声唱法在民族声乐教育中的融合教学方式非常重视。

一、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的特点和异同

(一)民族声乐的特点

民族声乐独具中国传统特色,当中富含我国56个民族的主要特征,包括背景、文化、习惯及语言创造等多个方面,发展形成的这种声乐文化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是丰富多彩的。民族声乐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产生于民众之中也传承于民众这中,演唱形式得以丰富发展。民族声乐的演绎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人们的一种重要娱乐方式,使人们精神更加充实。民族声乐的特点主要在于音域、声音、咬字和音调上,如音域宽阔、声音豪放、吐字清晰、曲调高亢等。民族唱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演唱者的情感上,通过声音将曲意中的情感传达给听众,通过声情并茂地演唱将曲境内涵诠释出来。在歌唱方法上,中国民族与美声间存有异同点,二者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较大的文化特殊性上。多年来民族声乐得以健康发展,我国民族声乐所演唱的主要是民间歌曲,这种单一化的纯粹唱法已无法满足当下民族声乐的发展要求。民族声乐在汲取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对西方美声声乐进行了借鉴,从声学特点和科学发音方面对其开展了大量理论研究,民族声乐中蕴含的国家民族特色越发突显,形成的声乐艺术表现形式也越发具有代表性。

(二)美声声乐的特点

美声声乐起源于意大利,形成的声乐文化使用的基本语言是意大利语。美声唱法因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发声的方法和发声的形式较为独特。随着歌剧的发展美声声乐的风格和技巧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原本零碎的理论也渐渐地汇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且符合人声规律的科学体系。美声声乐最为突出的特色在于统一的音域、具有穿透力的声音、易于掌控的音量、饱满润泽的连贯音和具有科学性的共鸣方法上。美声声乐拥有丰富的表达形式和表现风格,且各具特色,如宜叙调和咏叙调成就了诸多经典曲目,曲风极具代表性。世界歌唱家都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将美声唱法视作一种高雅唱法。

(三)民族声乐与美声的异同

民族声乐和美声所使用的发声技巧均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在发声方面两者间大体相同,呼吸均较为深沉且有着趋同化的本质特征,所发出的声音不仅好听且不失流畅感,所采用的技巧均是将音域进行扩大化處理。为使声音达到一定高度,通常会采用基础性的发声技巧,即在共鸣腔的基础上配合深沉的气息。民族声乐和美声在心理上表达的都是一种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在演绎曲作时通常会带着饱满的情绪。虽然在声情并茂方面,两者具有较多相同点,但从表现的形式、使用的语言、气息和共鸣腔的使用及咬文吐字等方面来看,还是存在较多差异的。气息上民族声乐多具有声音高亢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发展成了一种更具随意性的自然表达风格,在打开喉头时通常喉头是向上的,不及美声打开的程度大。美声则侧重于共鸣腔的运用上,鼻腔和喉腔形成的共鸣腔增强了声音的穿透力。咬文吐字上两者虽都有着清晰化的要求,但发音的位置一个要求靠前一个要求靠后。

二、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

(一)演唱技艺方面的借鉴与融合

1.气息运用方面

气息在声乐唱法中极其重要,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应当对美声唱法中有关气息运用方面加以借鉴,如深呼吸法。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保持住气息使肌肉群间产生对抗来给予气息足够的支撑,具有流动性的气息可使声音更加平缓且不失连贯性。当下许多声乐教学中常用到的是花腔这种主流唱法,在基本唱法上加入花腔,通过气息表现出曲目的情感及曲调。美声唱法中的花腔,在音调处理上具有婉转和纤巧等特点,音域较广富含技巧且层次感强,这是花腔唱法在民族唱法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所在。

2.共鸣技艺方面

对美声唱法的共鸣技艺加以应用后,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创新出了混合共鸣技艺,演唱者需要调动自身的共鸣腔体,还要控制好真假声的比例。腔体大小不同产生的音色也不同,相应的声音圆润度也会有差异,对真假声进行控制,掌握好声控比例可产生腔体共鸣效果,头腔、口腔和胸腔可产生混合共鸣。以《沁园春·雪》为例,运用混合共鸣唱技可充分将其恢宏的曲风充分表现出来,将曲中恢宏的气势及其蕴含的深意表达出来。当下民族声乐中的混合共鸣教学方法主要被应用于曲风较为细腻和婉转的曲类教学,结合歌曲特点调整混合共鸣的唱技可实现更好的演唱效果。

3.咬字技艺方面

民族声乐教学之前曾融入过意大利的西洋唱法,但因汉语和意大利语在咬字上的习惯迥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咬字不清和发音不畅的问题,借鉴难度较大。相较之下美声唱法在咬字技术方面的进步较大,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融入美声唱法少有出现咬字方面的问题。通过专家学者们进一步研究,与之相关的理论得以逐步完善。实际教学中会对学生开展咬清训练活动,在练习意大利语基本字母元素时,应提起软腭立起后咽壁,使腔咽更加稳定,演唱中明确高位置以产生共鸣效果,保持声音的连贯性并使其更加平稳,进而掌握咬准汉字的技法。以《母爱》为例,此由是廖昌永先生的著名曲作,运用美声唱法可将曲中蕴含的民族情感和语言更好地表达出来。

(二)理论和科研方面的借鉴与融合

1.我国古代的声乐理论

在声乐理论方面,我国进行了丰富的研究,相关的音乐理论著作可追溯到唐朝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的研究著作不断增多。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在这些著作中得以延续,不仅记录了声乐的发展历程,还对其特色作了很好的总结,丰富了当代民族音乐教学资料,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在这些史料中有谈及戏曲演唱方式的,如唐朝时期的《府杂录》(段安节著)、宋朝时期的《梦溪笔谈》(沈括著)、元朝时期的《唱论》(燕南芝庵著作)等;有谈及演唱学习方法的,如明朝时期的《曲律》(魏良辅著)。由张炎所著的《词源》,当中对音律、咬字行腔和艺术表现作有细述。这在魏良辅所著的《曲律》中也有相关记载,阐述了声乐学习重点包括咬字行腔、规格、内容和步骤等多个方面,此外还对乐曲的曲牌及南北异同作了简介。在清大椿所著《乐府传声》中提议用清朗的演唱方式来向人们传达曲意,提出演唱时吐字要响亮。可见我国在古代就已对声乐艺术做了详尽研究,完善了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歌曲的演唱规则,但总体上较偏向于声乐的运用技巧和情感表达方面,与之相关的声乐艺术理论阐述不多。

2.西方美声的声乐理论

17世纪,巴西雷总从技术和方式上对声乐教学进行了理论研究,总结出的观点成为了声乐后续发展的基础理论。19世纪,美声唱法理论中首次融入了自然科学因素,在艺术碰撞后声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演唱的方式、方法和发声。不断发展中的自然科学为古典声乐在意大利的创立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当代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科技则丰富了声乐的研究层面,如不断增多的研究成果中就有从演唱者角度出发的,如表情、舌头状态和口腔位置等。西方美声声乐历经了多次演变发展后,与自然科学交互融合,变得愈加丰富,所形成的理论体系也愈加科学,成为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

3.我国声乐理论的借鉴

在声乐教学的影响下,我国声乐理论得以循序渐进的发展,有关声乐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也不断增多,特别是最近数年,声乐理论和其他学科间实现了交叉式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声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的音乐理论研究杂志种类也不断增多,较具影响力的是《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和《音乐艺术》等。大部分高校均创办有自己的学报,音乐理论研究也是其主要内容之一。有关音乐理论研究的设计题材较广,有采用访问重要人物形式的,也有采用评价相关作品和演出形式的,有对发声的技术和训练展开研究的,也有从声乐艺术的发展只和表现形式展开研究的,还有从歌唱和心理方面展开探讨的。

在我国,有关民族声乐理论方面的研究,基本研究脉络中就有美声唱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的理论内容,在美声学派理论体系中发展起来的民族声乐,虽说会对理论研究产生一定影响作用,如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等,但不会因此而失去我國独有的研究特色,这是因为与民族音乐理论发展较为密切的则是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以借鉴美声唱法为例,在实际教学中会将其应用在中国传统民歌的演唱方法,会保留中国传统的民歌特色,对特点不同的美声唱法和传统民歌唱法加以分析比较。

三、总结

综上所言美声自流入中国以来,与我国的民族音乐呈现出了融合式发展趋势,在不断的借鉴中各取所需,以推动自身的完善发展。我国民族声乐借鉴了美声声乐的发声优点,原先较为豪放的表达方式变得柔和许多,这与当人们当下的审美要求是一致的。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同为声乐中的演唱表现形式,存在一定的异同之处。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二者进行融合发展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民族声乐中借鉴美声声乐,不仅丰富了民族声乐的教学方式,还完善了我国的声乐理论。因此,对民族声乐和美声进行对比分析,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加以应用,有助于我国民族声乐事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借鉴意义[J].黄河之声,2018(20):70-71.

[2]高鹏飞.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J].艺术研究,2019(1):122-123.

[3]杨晓秀.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教学探究[J].当代音乐,2019(6):40-41.

[4]宁大光.中国民族歌剧声乐“美声化”趋势的研究与探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5]田昊.美声唱法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朱海芳(1985—),女,陕西咸阳,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生,音乐教育。

作者:朱海芳

美声唱法与民歌声乐教学论文 篇3:

探究山东民歌于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及价值

【摘要】本文通过对山东民歌的概述,将对其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山东民歌对于民族声乐教学的运用价值,主要从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两方面进行探讨。再从通过培养优秀演唱者将作品推向社会,致力于提高传唱度以及通过培养优秀音乐教育工作者将其带入音乐课堂,普及受众学生群体两大方面探究民族声乐教学与演唱对山东民歌的推广和传承之贡献。最后,从山东民歌作为地域民歌的发展和信息时代下山东民歌的传播革新两方面对山东民歌的发展新趋势作创新性的思考。

【关键词】山东民歌;声乐;教学;价值

民歌是地域文化的代表之一,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来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民歌因地域的不同呈现出风格的差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本文,以山东民歌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为本体,探究其运用方式和价值,并创造性地思考山东民歌运用于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发展方向及其为声乐教育和学习者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概述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 山东民俗表现出多样性,地域性。山东腹地济南,青州,泰安,兖州一带是传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其中,曲阜,邹城为孔孟故里,孔孟家族民俗不仅影响当地,还远及国内外,泰安有五岳之首的泰山,泰山即是历代皇帝封禅之地,也是百姓朝山拜神之所,山东腹地的家族习俗与民间信仰对周边地区的民俗传承有典型意义,可以作为山东民俗的代表。鲁东地区具有山地特征的古代文化发祥较早,保留着较多的传统民俗事象,并且沂蒙山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一系列良风佳俗,新中国建立后,这些良风佳俗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沂蒙精神,鲁西南,鲁西北地区为黃河冲击平原,民俗事象与古老的黄河紧密相连,独具特色,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等。

山东民歌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族音乐,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诙谐和风趣等特点。表现了山东省汉族劳动人民朴实、憨厚的性情,往往以生活小调为最突出,和大自然斗争中的伟大气魄、坚强意志和英雄性格的歌曲则表现出强悍、粗犷的特点。如在劳动号子中以黄河硪号、海洋号子最有代表性。山东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歌曲艺术。不仅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齐鲁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民歌是民族民间音乐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山东民歌有很多流传度极高的代表作品,如《包楞调》《青蓝蓝的河》《沂蒙山小调》《绣荷包》、山东版《茉莉花》、淄博民歌《赶牛山》、高密民歌《绣荷包》、苍山民歌《绣荷包》等等。

民族声乐发展至今,已建立起一套成熟稳定的教学模式和审美标准。民族声乐教学中地域性民歌的运用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是训练学生发声技巧、对不同音乐风格把握和作品驾驭的良好途径。

二、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山东民歌的现状

广义的民族声乐艺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也包括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形式繁多,风格迥异;狭义的民族声乐艺术,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现代人所说的“民族唱法”。它一方面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演唱(也包括戏曲演唱和曲艺演唱),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精髓,两者融会贯通而成。

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曲目,一般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练声曲,另一部分则是歌曲。练声曲通常以a母音、i母音、u母音等为主体,搭配简单易于记忆的旋律,以音阶、八度、跳音、琶音为组织形态。可以通过对它们的练习训练声乐演唱着的基本功,例如气息的平稳、腰腹肌的力量、通道的建立以及母音转换的顺畅等等。常用的歌曲选择大致由艺术歌曲、地域民歌、歌剧选段、戏曲音乐等组成。山东民歌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主要体现在地域民歌或者由其改编的创作艺术歌曲部分。

笔者将山东民歌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大致划分为两方面。一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或者课外自行练习时所采用的曲目;二是学生或者教师将准备成熟的作品带到舞台实践中去所选择的表演性曲目。

民族声乐对于声音、气息、咬字吐字等方面的要求都有其特殊性。因而,在选择日常练习曲目的时候通常会结合演唱者当前所处的阶段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包楞调》是大多数民族声乐学习者都会演唱的一首山东民歌,它节奏明朗,音乐情绪喜庆欢快,日常练习有助于咬字吐字的准确清晰。

当然,日常练习的曲目也有可能是很好的演出曲目,不仅适用于高雅的音乐厅,也深受社会普通老百姓的喜爱,成为百姓舞台的常用曲目。例如《包楞调》,不仅对演唱者的演唱技术提高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若在舞台上演唱亦能引起台下的共鸣和互动。一般来讲,日常练习的曲目可以多样化一些,舞台实践的曲目选择需要根据活动的主题、对现场气氛的要求、听众所在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当日演唱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挑选。

三、山东民歌的运用价值

地域民歌的形成和传承与当地的地形地势特征、风土人情、语言习惯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山东地域广博,人民淳朴、憨厚,文化底蕴深厚,山东民歌质朴、明朗、宽广将山东的地域特征及人文风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山东民歌的推广运用,不仅仅是以艺术的形式将民族民间的优秀文化进一步传承,也是以一种较为直接、轻松并易于接受和普及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山东文化、认识山东的民风民俗。

民族声乐对于演唱者的要求较之国际普遍运用的美声唱法而言有共通性,也有特殊性。民族声乐不仅要求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有深气息的支撑以及运用头腔、胸腔等共鸣腔体,对于音色、语言也有具体的要求,一般来讲,要求字正腔圆,咬字吐字要清晰精准,气息深入,音色也应在明亮、甜美、水润、饱满、浑厚、高亢、婉转等基础上根据作品风格进行适当调整,而山东民歌的风格便能很好地带领演唱者进行音色的调整和咬字吐字清晰度的训练。此外例如《清蓝蓝的河》,其中“鹅鸭嘎嘎叫,牛羊跑得欢……”一句,对于鸭子叫声的音乐情景描绘,演唱者吐字时的声音位置就不能太靠后,必须用一种明亮清晰的声音去表现,而且“嘎嘎”二字要唱得轻快而不是沉重或者呆滞。演唱者要在二度创作过程中根据歌曲的意境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民族声乐教学与演唱对山东民歌的推广和传承之贡献

民歌演唱者、学习者和民族声乐教师群体将是推动山东民歌发展的强大主体。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培养优秀演唱者将作品推向社会,致力于提高传唱度以及通过培养优秀音乐教育工作者将其带入音乐课堂,普及受众学生群体两方面。

一位优秀的歌唱者对于一首作品的推广是至关重要的。声乐作品再优秀,如果没有得到好的诠释和演绎,它的艺术魅力也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例如《沂蒙山小调》大家非常熟悉,老百姓也能哼唱,歌唱家们将对于家乡沂蒙山的热爱以及幸福生活的喜悦通过优美动听的歌声传神地表现出来了,而声音的婉转起伏,乐句的感叹抒情很多地方仅仅通过乐谱是不可能一一呈现的。老百姓通过他们的声音和演唱版本感受到了歌曲的美,纷纷进行模仿传唱,久而久之,作品便逐渐被推广了。优秀的演唱者自己的二度创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音乐课堂上针对的是每一位学生,不论这些学生是处于什么年龄阶段、什么专业,无一例外地都会接受音乐教育,会在老师的教学安排下接触到大量的音乐作品。老师的曲目储备量会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进行。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会设计大量的曲目演唱练习,对于学生往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五、发展趋势

(一)山东民歌作为地域民歌的发展之新趋势

笔者认为,音乐工作者除了进一步向民间挖掘传统的山东地域民歌素材以外,取材改编也是未来地域民歌发展的一个趋势。当前,已经有不少地域民歌因优秀曲作者的改变而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例如取材于《梁祝》主旋律的艺术歌曲《梁祝新歌》;取材于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的艺术歌曲《玛依拉变奏曲》;取材于民族歌曲《我的祖国》的艺术歌曲《好儿好女好江山》。戏曲音乐也被频繁运用,例如取材于安徽戏曲《女驸马》的新作《千古美人》,融合了戏曲之外的大量元素,包括美声、流行元素等等。新的创作手法对于地域民歌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润色,不仅保留了精华的旋律片段,还加入了贴近时代,贴近群众的新色彩,为地域民歌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和广阔的思路。

(二)信息时代下山东民歌的传播革新

民族民间音乐在没有任何记谱工具及声音保留设备的时代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的,后来时代发展,有了记谱和录音,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成熟的音乐推广机制和渠道。信息时代的到来,无疑对民歌的传播传承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将是山东民歌传播推广的良好平台,不再局限于电视、广播等方式。音乐工作者应结合时代特征,多借助网络平台,多一些推广的创新性实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已趋于满足状态,因而对于精神需求愈发强烈,在音乐厅观看音乐会演出的人们逐渐增加,此阶层也逐渐从上流社会和和精英阶层扩展到普通老百姓。

六、总结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更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力量支撑。山东民歌的演唱作为民族声乐教学的重要方面,更是山东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给予声乐演唱者以及听众的精神滋养也是丰富的,山东民歌的学习研究和推广需要一代又一代音乐工作者契而不舍的努力和探索。笔者坚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民族声乐演唱着和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将受益于山东民歌,山东民歌也将因为他们得到更好的推广和传承。

参考文献

[1]王桂芹.沂蒙山小调是民歌双向传播交流的结晶[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5(02).

[2]魏宝玉.沂蒙山小调诞生记[J].春秋,1999(06).

[3]陈婷.临沂民歌演唱风格探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4]赵云红.声乐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音乐,2003(02).

[5]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6]肖艳.说节日风俗 唱山东民歌[ J].艺术评论,2009.

[7]刘清.关于山东民歌“集成后”的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02).

[8]牛春雨.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看山东民歌[J].电影文学, 2009(02).

项目编号:YJ201612097。

作者:胡薇

上一篇:基于荧光成像的生命科学论文下一篇:会计计量与公允价值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