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培养与声乐教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基于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演唱情感的培养再谈,本文就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重要性,围绕三点进行分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美诠释作品,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演唱情感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情感培养与声乐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情感培养与声乐教学论文 篇1:

探析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

【摘要】众所周知,开展声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审美能力指的是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情感体验,受生活状态与认知特征的影响。所以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提高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巩固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联想能力,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也可以通过开展音乐鉴赏活动,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本文简要分析,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具体方法,希冀促进声乐教学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审美能力;学习兴趣

引言

随着人文教育理念的逐步发展,我国高等教学改革主题,谢谢步入正轨,声乐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审美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具备音乐审美情感。开展高校声乐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进一步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因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乐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与唱歌技巧。教师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担,应当正确认识声乐教学不仅是唱歌那样简单,应当站在有效的教学角度,进一步欣赏声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

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获得美的享受,能够感到精神愉悦。音乐审美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完成对音乐艺术美感的沟通与领悟,通过聆听,能够认识不同的音乐文化语境与人文内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聆听是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聆听学生能够加强对美的认识,培养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能力是对音乐的认识与体验,是感性与理性认知的融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审美主题,审美对象是声乐教学内容,通过作品欣赏,有助于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能够形成感知自然与社会、生活的美感,形成音乐鉴赏能力。

二、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原则

(一)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声乐是声音艺术与音乐艺术的融合,是不同音高形成的优美旋律组合为节奏与节拍的模式。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是教学重点之一,情感培养是一种语言艺术,进行声乐教学,也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过程,所以学生在感受声乐作品时,能够通过音乐作品与作者进行交流沟通,产生思想上的共鸣。重视音乐情感教育,加强学生表演技能与表演能力的培养,声乐表演者的能力取决于作品的质量,所以声乐表演者应当加强表演能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所以开展高校声乐教学,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嗓音练习,完善音乐教学机制,提高学生的声乐审美能力,使学生的表演水平得到提高,有助于掌握音乐演奏技巧。

(二)体现声乐演唱的特性

声乐特性主要指的是作品中包含民族特征,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特色,有特色的音乐才能够发展得更为长久。所以开展高校声乐教学,教师应当致力于发现声乐作品的多样性。对于蕴含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加工,不随意摒弃任何音乐形式,通过声乐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民族特色与历史沉淀,进而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由于民族声乐的高雅与独特,是声乐教学中的要点,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民族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声乐作品的与众不同,进而增强审美体验。

三、声乐教学中培养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生活,汲取声乐情感源泉

艺术来源于生活,反馈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体现与升华,进行高校声乐教学,教师應当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教学,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音乐情感,能够基于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在生活中汲取声乐情感的源泉,创造并演奏出人们喜爱的音乐,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将音乐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细节巧妙结合,实现对生活的观察与合理利用,在生活中汲取音乐养分,培养音乐情感。

(二)强化提升教师专业性

高校在进行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体验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将审美教育融合于声乐教学中,通过科学合理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在声乐学习中丰富内心情感。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同阶段的审美认知程度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能力,高校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提升,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才能够与时代步伐紧密结合,有效推动声乐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发展。例如高校安排声乐专业教师,定期进行审美教育进修,能够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结合时代发展特色能够进行创新型教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有助于加强课堂教学中审美观念的灌输。某教师在接受培训后能够利用《诗经》进行现场唱法教授,该教师教唱、词充分结合,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中的韵律美,提高了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水平。

(三)创新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发展更新了教师对于教学主体的认识,传统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够被动式的倾听音乐作品,难以发表自身的想法。新课程改革要求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加强学生对音乐审美能力与情感体验的培养,在传统声乐教学中,教师盲目要求学生进行声乐练习,忽略了对学生精神方面的培育,使学生对于声乐学习产生了厌倦感或者是抵触感。教师必须加强教学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以及学习特点的学生,制定差异化教学方案。例如:对于唱功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加强发音与唱功等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声乐学习技能。对于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当安排进行基础技能练习。通过开展差异化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有助于提高全班整体素质,学生也能够树立学习自信心,从思想上改变,对声乐学习的认知,能够融入审美体验,进一步了解高低音的原理,通过练习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能够融入审美情感,探究声乐知识。高校声乐教学应当根据现阶段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声乐教师的选派应当由学生与教师相互挑选,不再是教师统一安排,通过这种互相挑选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带动学习热情,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情感教育在声乐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的改变,推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使学生能够热爱声乐学习,激发对声乐学习的探究。

(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意识

开展高校声乐教学,加强学生声音技巧的练习,是声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引领学生掌握声音,发音技巧以及吐音技巧,能够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融入审美观念,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在不同场合与环境,如何正确发音,才能够体现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运用多种唱法比对不同声音表达的情感有何差距通过总结规律使学生掌握在声乐练习中如何培养审美意识。例如学习《映山红》时,教师用民谣方式与美声方式分别演唱,并让学生在具体练习过程中分析两种唱法的不同之处,有助于学生形成审美意识,促进声乐教学的有效发展。

(五)认识乐器中加强情感体验与审美教育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应当在音乐理论基础、发声技巧与乐器演奏等教学内容中进行有效渗透,教师在讲解音乐乐器时,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感受到不同乐器的不同魅力。乐器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工具,在进行乐器演奏时,教师引领学生思考,乐器发声时音符有和差距有什么作用?应进行密切的观察,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审美意识通过分析何种乐器,能够增强演唱意境,或者是破坏演唱氛围,使学生加强对声乐乐器的思考与探究。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演唱演奏,并融入自身审美能力的理解,创造出具有个人情感的歌曲,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积累,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学生在演唱《东风破》时,如果运用笛子或者是古筝乐器进行伴奏时,会给人一种清新伤感的意境,有助于加深对歌曲感情的阐述,如果采用大号或者是架子鼓乐器进行伴奏,则会使该歌曲失去原有的情感。

(六)在声乐表演中培养学生情感与音乐审美能力

在高校声乐表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乐器演奏与声音技巧完美结合,能够科学合理的衬托出表演者的音乐特色,通过乐器演奏,能够提高现场表演者的气氛与意境,所以教师应当着重重视两者的融合,并根据学生的特长,有效的指导学生掌握聲乐乐器的演奏技巧,使学生能够运用乐器伴奏,增强个人音乐作品的感染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灌输美的思想,对学生的个人艺术修养提出建议,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有助于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层次理解,通过个人行为与综合修养的提高,有助于给观众呈现美的感受,提高观众的观赏度,也使得观众对于音乐作品有着深层次的了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开展声乐教学,首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声乐是民族与国家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声乐的发展不容忽视,所以加强学生情感培养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声乐学习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黄媛媛.浅谈审美教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渗透[J].音乐大观,2014(10):93.

[2]邓集勋.论审美教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渗透[J].北方音乐,2015(06):184.

[3]董雷.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几点思考[J].大舞台,2015(11):216-217.

[4]岳彩晨.浅析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J].亚太教育,2016(13):116.

作者简介:唐禹(1974—),男,四川剑阁人,本科,四川省阿坝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高师声乐教学)。

作者:唐禹

情感培养与声乐教学论文 篇2:

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演唱情感的培养再谈

摘  要:基于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演唱情感的培养再谈,本文就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重要性,围绕三点进行分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美诠释作品,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演唱情感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声乐教学;演唱情感;学生;审美能力

引言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要是演唱者通过演唱技巧和情感融入,为观众呈现出完善的音乐作品。演唱者的演唱就是二次创造,将对作品的理解,情感呈现出来。在声乐教学中,学生演唱情感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是丰富作品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音乐作品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学生演唱情感,是声乐教师面临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1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重要性

1.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声乐教学发展重要环节。声乐艺术,通过演唱者将作品中蕴含情感表达出来,为观众营造一种意境。声乐教学对学生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嗓音,同时还应具有情感素养,可以在演唱的过程中,诠释作品内涵。实际教学中,将情感投入演唱中,不仅可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同时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对其理论学习、实践具有促进作用。良好氛围的烘托,会使学生身心放松,提高学习效率。

1.2完美诠释作品

声乐表演,就是对声乐作品进行二次创造,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还需要将作者的情感在舞台上呈现出来。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投入自身情感。只有技巧,没有情感的作品,观众对此不会留下深刻印象,仅仅是动听,无法动人。而有情感的作品,则是不同,可以使观众回味无穷。情感在声乐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声乐演唱,可以利用自身情感传染别人,基于观众心灵上的震撼,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声乐作品中,融入情感,不仅可以完美诠释作品,同时可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1.3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声乐是是一门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艺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很大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声乐艺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在日常生活中,观看艺术家在舞台表演时,我们对其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都有较高的期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审美能力对声乐表演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学生对声乐作品的理解。同一个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表现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声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就作品的背景吗,创造过程,作者情感等等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进行二次创造,以此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情绪和情感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2.1情绪和情感是人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受客观条件制约,客观条件的变化往往会给人的情绪和情感带来变化。

经常会有这样的状况,刚刚还是一个兴高采烈的一个人,当听到与他(她)有关的坏消息马上情绪大变,前后判若两个人。这种情况在声乐表演中也会遇到。例如:一个声乐演员正准备上台演唱,舞台的灯光突然熄灭了,一下子影响了这个演员的情绪。当舞台灯光回复后,这名声乐演员上台歌唱时就失去了往日的色彩。这就是因为客观条件影响了演员的情绪,给他心理带来了压力。

2.2声乐表演本来就是一种情感表达,是艺术的灵魂。

从事声乐表演不能没有情感。声乐表演者的情感是来自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受到来自不同事物的影响,并不断自主地产生认识事物的态度。例如:我们听了一首健康向上的歌曲,就能让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而听到一首思想堕落的靡靡之音,就会感到厌恶的情感。这里还表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不同,表现出爱与恨,悲与乐,这就是人的情感。

声乐表演中的情绪与情感作用与生活中的情绪与情感是不同的,生活中的情绪与情感很多是因为利益的关系而带来的,与生存和安全有最直接关系。声乐表演中的情绪与情感是构成艺术的核心,是艺术具有生命力的根本。声乐表演中的情绪与情感的运用是为了表现艺术的内涵和灵魂。是为观众提供带有共性的认识与感受,不存在实用的功利目的。演唱者把情绪与情感用在作品中,把对客观事物的体验与观众分享,让观众与他同愤怒、同欢喜,同悲伤,就是为了让艺术更加展示魅力,让声乐表演“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2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演唱情感策略

2.1结合生活,培养学生音乐情感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音乐情感,进而提升自身素质。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开展声乐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提升自身审美能力与专业素质。在声乐教学时,结合生活积极进行家乡偶尔,可以创造出人们喜欢的音乐,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音乐艺术,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以此实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杯子中水量不同,发出声音也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此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敲击杯子将我国国歌呈现出来,以此强化学生声乐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2.2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進教学活动开展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综合素质对学生情感培养,有很大影响。教师作为教学者,需要发挥自身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将自身专业技能与艺术素养融入学习中,采用中不同教学方式,应学生学习,使学生体会声乐中情感,与声乐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审美逐渐发生变化,在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审美能力不同,认知方式也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演唱情感。基于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根据时代发展,结合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演唱技巧与演唱情感,使学生在演唱声乐作品时,可以将情感融入其中。此外,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为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在教学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与相关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分享经验,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为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2.3揭示声乐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声乐作品,并不是简简单单就创造出来的,而是融入创造者的情感与期望,创作者付出了巨大心血。歌曲的情感体验是从歌曲的局部分析理解入手,到歌曲的整体掌握的过程,是既有对歌曲感性的认识,又有理性的逻辑综合。在流行音乐演唱的想像活动中,演唱者首先要培养内心听觉形象的想像能力。所谓“内心听觉”是指记忆中的音响经验在想像中的再现,即对想像中的声音的感受和体验。演唱者通过艺术实践,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音像资料,然后通过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对声音的理解。实践证明,在流行音乐演唱过程中,发展“内心听觉形象”的想像能力、演唱者才有可能接近理想、完美的声音境界。随着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演唱者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寻求理想完美的声音。声乐作品中每一个音符、每一句话都融入作者的情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创作者的背景、了解写作背景,对声乐作品的内容、情感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了解作者写作意图,作品蕴含情感。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体会声乐作品中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践教学,对学生渗透理论知识,使学生利用自身理论知识分析声乐作品,了解声乐作品风格,为后续舞台表演奠定基础。

2.4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会受到教学环境的熏陶,学生自身艺术素养也会得到提升。而声乐教学是一门艺术,对学生艺术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升学生 艺术素养,为后续声乐表演奠定基础[2]。在声乐作品二次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声乐作品的本质,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声乐类型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更好了解声乐作品内容。培养学生演唱声乐,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引导学生分析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使学生了解不同作品表达情感方式,以此培养学生艺术情感,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分析训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下,提升自身音乐素养,提高艺术素养。同一个作品,不同的人表演,会有不同的效果,艺术素养高的人,演绎的作品,则会给人无比震撼的感觉,而艺术素养低的人,则会将作品表现平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意识到艺术素养的重要性,重视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其中不仅包括声乐弹唱基础知识,还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此丰富学生学习内容,为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奠定基础。在教学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使其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进而将此完美呈现在舞台中。

声乐表演中,将演唱情感与演唱技巧有机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将作品完美诠释出来,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声乐素养,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情感教学与技巧教学,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提供教学质量。在声乐教学中,将声乐类人才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演唱情感与技能得到提升,促进声乐教学活动开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声乐演唱是一个专业的概念,对表演者有着较高的要求,追求真挚感情和心理活动的表达与体现。声乐演唱注重声乐创造,而情感的表达作为其核心,实际上产生于心理活动的控制。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演唱情感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声乐教学发展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學中,教师应该重视演唱情感的培养,提升学生演唱技能,使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可以作品情感诠释出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杨.浅谈声乐教学中的科学发声技巧——评《美声发声方法教与学手记》[J].中国教育学刊,2018(11):116.

[2]邓黎娜.西方声乐作品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与舞台应用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8):358-359.

作者:刘姗姗

情感培养与声乐教学论文 篇3:

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音乐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加强高校音乐教育至关重要。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不断创新大学声乐教学,全面提高大学生音乐掌握能力,促进优秀音乐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声乐:教学方式:创新教育

目前我国部分大学声乐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面均存在一些不完善问题,无法满足声乐教学的实质需求。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反思总结,实现创新教育,促进音乐人才培养。

一、应用创新理念,激发学生兴趣

在大学声乐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思想,以学生为声乐教学课程中的主體,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观学习。创新的教学理念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创新型音乐人才的培养。例如,在声乐教学课堂上,教师改变以往灌输教学的方式,应用“以人文本”的理念,建立开放性课堂,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声乐知识的巩固掌握。创新理念的应用还体现在师生沟通方面,教师要改变以往在学生心目中的“严师”形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促进声乐课堂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轻松、开放的课堂,更加有利于学生开阔思维,利于学生音乐作品创作的创新。在大学声乐教学中,教师从正确引导的方向进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声乐创新教育。

二、运用创新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创新教学方式,是实现大学声乐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技术实现。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包括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及分层教学法等。例如,在大学声乐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营造出一种静谧、幽深的环境气氛,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合理的声乐创作。应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声乐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加深对某种类型声乐的掌握情况,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在声乐教学中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也能够促进创新教育的实现。例如,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资源共享的平台,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网络信息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在声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公开的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声乐素材,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创新教学内容,丰富声乐知识

实现大学声乐教学的创新教育,要不断创新声乐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声乐知识的不断丰富。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声乐教材进行全面的解析,还要鼓励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声乐素材和成功作品,帮助学生在声乐作品欣赏中寻找独特的设计灵感,为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打好基础。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扩展教学范围,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音乐艺术整体素养的提高。例如,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倡导打破学科界限、拓展教学领域,在声乐教学中引进自弹自唱、合唱训练、声乐作品鉴赏等教学内容,着眼于将来学生的实际工作需要进行教学,在培养“一专”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多能”,增强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的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

四、加强实践应用,创造特色音乐

大学声乐教学的创新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因此在丰富学生声乐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在应用中激发灵感,创造出更加具有特色的音乐作品。例如,教师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民间文化,在区域文化中感受地域特色,并将亲身体会到的情感应用到声乐创作中,建立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近年来受到广泛好评的民族歌手“安与骑兵”,就是将自己的音乐作品中融入浓浓的地方文化特色,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不一样的音乐和风情,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声乐教学的创新教育中,加强实践应用还可以体现在校园实践中。例如,定期在校园内举行声乐比赛,学生在竞争意识的作用下,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努力提高声乐知识,目的在于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

五、加强情感交流,促进师生和谐

为实现大学声乐教学的创新教育,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声乐教学的互动,有效提高声乐教学效率。通过调查了解到,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加强师生情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两个方面与学生建立互动关系:首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进行音乐知识的交流,与学生开展互动教学,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其次,在课后的交流互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充分了解学生的音乐情感,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使学生敞开心扉向教师倾诉,教师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效促进声乐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声乐教学的创新教育。

六、结束语

大学声乐教学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提高学生整体音乐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大学声乐教学,实现声乐教学的创新教育至关重要。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科学策略,全面促进大学声乐教育的创新。通过创新理念的改变、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特色声乐内容的丰富以及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多方面渠道,全面提高大学声乐教育的创新,促进全面发展型的音乐人才的培养。

作者:张晓蓓

上一篇:新闻学教师远程教育论文下一篇:兴趣培养的足球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