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声乐教学中通俗唱法的引进思考

2023-01-26

一、高师声乐教学现状

目前高师声乐教学中大多采取美声和民族唱法的教学, 通俗唱法教学这一领域较为少见, 许多高校并未开设通俗唱法教学的相关课程。在高师的声乐教学中, 想要学唱通俗唱法几乎靠的是学生自学成才。一是教唱通俗唱法不受重视, 师资短缺, 二是在高考招生的升学考试中, 一般是以演唱美声和民族唱法的考生居多, 通俗唱法考生几乎很少, 通俗唱法被学院派所摒弃。然而, 在高校音乐院系举办校园歌手大赛时, 美声唱法比赛的观众寥寥, 民族唱法比赛观看的观众稍微要比美声唱法的多一些, 到通俗唱法时, 几乎爆满, 后来者没有座位仍旧站着情绪高亢的观看到整场比赛结束。在高校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相关音乐会现场, 学生们也是寥寥, 然而某些通俗歌手或者乐队到学校举办电声演唱会却又是另外一番人山人海的火爆场面。出现这种对比明显的现象充分说明了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背道而驰, 也充分说明相比美声、民族类的歌曲, 通俗歌曲更能打通学生们的内心, 更能和他们的情感连接, 更有共鸣。由于受众群体及音乐素养的不同, 专业音乐类型在普通大众面前发展受限, 观众的审美并未达到高雅艺术所需要的层次, 高雅音乐的普及只能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得到推广。

二、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

传统的声乐教学长期沿用专业的音乐院校“精英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在教唱中采取美声和民族唱法进行教学, 一般都是教师指定曲目, 留作业, 学生来唱。教学用具一架钢琴即可, 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上课先练声, 或者将作品唱一段然后开声, 在教学中采用钢琴伴奏, 整个教学过程可能缺乏交流, 沟通较少。有的教师只注重声音和技巧基本功的训练, 而对于表情、肢体动作、表演等缺乏指导, 很多学生只会唱, 不会演, 舞台表现力薄弱。传统声乐教学存在诸多缺陷, 已经完全不能够满足我们当今社会发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声乐教学应该进行相应的改进:

1、因材施教, 针对性教学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 由于自身嗓音条件的不同, 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 充分根据学生的嗓音特点布置不同的练声及练唱曲目。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选择、有目的的针对性教学, 使得每位学生的演唱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深度的挖掘与发挥, 对喜爱通俗歌曲的学生也可以适当的布置通俗歌曲来进行练唱。

2、运用多媒体, 拓宽学生视野

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电子设备已经普遍的走进大家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科技在进步, 学生与之前也大不相同。多媒体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将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素材的有机结合, 使教学更加的直观、形象、生动。多媒体教学能够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 拓宽学生视野, 加速和巩固学生学习和实践专业技能的过程。

三、通俗唱法的创新教学方法

通俗唱法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通俗易懂, 更加贴近普通大众。通俗音乐的语言质朴、歌词口语话, 在内容和风格以及表演形式上丰富多彩、新颖多变, 受到大家尤其是广大青年朋友们的喜欢。

1、受众面广

通俗歌曲的内容和形式较为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 由于通俗歌曲是用最自然的音色、最真实的声音进行演唱, 并且在演唱难度上来讲较美声和民族唱法难度系数要低一些, 很多人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声乐训练也可以学唱。通俗唱法受众面广, 它可以用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借助扩音设备来表达歌曲的内容和自身的情感, 这是其他唱法所不具备的。

2、风格多样

通俗唱法风格多样, 演出形式也是推陈出新。在原有演出形式上, 通俗歌手往往博采众长, 将不同唱法的歌曲糅合在一起,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将不同歌曲拼接在一起, 形成创新别致的大串烧, 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听感受等。通俗唱法表演具有很强的即兴性, 音乐中经常结合多种音乐元素, 引领当今社会音乐潮流。

3、个性突出

通俗唱法的歌手最注重个性化, 追求声音的个性和标志性。通俗唱法随意性强, 追求个性的释放和特色的展示, 形成的唱法也是多种多样。如“气声”唱法、“沙哑式”唱法、“喊叫式”唱法等, 这也充分说明了声音的个性是通俗唱法最为看重的, 因此嗓音条件也就没有要求的那么苛刻, 通俗唱法中歌唱的个性和韵味比声音以及技巧都要重要。

通俗唱法的教学方法上, 要注意不能死板, 尽量的遵循通俗歌曲的艺术特征, 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提高其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在传授演唱技巧之余, 要适当教授肢体表演动作, 通过示范、讲解、启发、讨论等形式, 充分发挥学生音乐技能, 充分利用多媒体同步教学, 合理的运用音响设备, 加深学生的音乐体验, 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最后, 重视舞台实践, 多多组织学生参加演出, 提高他们的舞台表现能力, 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通俗歌曲演唱人才。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三种唱法并非是泾渭分明, 各类唱法如今既争奇斗艳, 又相互融合, 无论采取何种唱法, 最终能唱出学生自己的风格, 创造出具有其自身特点的演唱才是关键。高师的通俗唱法教学是一个崭新的模式和领域, 应该尽快地构建和完善通俗唱法的教学与实践。高师声乐教学中通俗唱法的引进利大于弊, 对我国高等师范音乐人才, 尤其是培养的声乐人才将来适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高师声乐教学中鲜有通俗唱法教学的出现, 大部分都是美声和民族唱法的教学。高师声乐教学应该突破唱法的局限性, 与时俱进, 拓展教学相关曲目, 使得高师声乐教学更加与当今社会有效接轨。本文通过对传统声乐教学和通俗唱法教学的特征和方法进行分析, 从而思考高师声乐教学中通俗唱法的引进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师声乐教学,通俗唱法

参考文献

[1] 张利珍.对高师声乐教学能否引进通俗唱法的思考[J].音乐探索, 2006.4.

[2] 王滔.通俗歌曲演唱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 2011.3.

上一篇:浅谈室内设计对建筑设计的延续下一篇:基于BIM基础的现代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