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对我国歌剧演唱风格的影响

2022-09-10

中国歌剧作为中国音乐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在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 近年来更是一步步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逐步融入了每个中国公民的日常精神文化生活。而要想让中国歌剧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就必须要积极向其他音乐艺术吸取长处, “前辈”美声就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对象。现在的中国歌剧和美声唱法之间相互融合、互为补充,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为彼此注入新鲜血液, 为双方的发展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道路[1]。

一、发展情况概述

(一) 美声唱法的发展概述

美声唱法, 最初产生于意大利, 在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之后被引入中国。意大利的美声唱法代表人物如鲁索、帕瓦罗蒂等男高音歌唱家用他们的歌声震撼了全世界, 美妙的歌声和高深的境界将美声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人们, 为声乐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美声唱法十分讲究发声的科学性及音色的本质美, 要求歌唱者对发音位置、共鸣和气息的精准控制, 并对声音的力度和通畅性加以重视, 从而以良好的状态形成不同的风格, 使得美声唱法成为了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唱法之一[2]。

(二) 中国歌剧的发展概述

我国歌剧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 在不断地摸索中分成了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我国的传统唱法, 另一种则是与美声唱法结合之后产生的新唱法。

实际上在融合了美声唱法的新唱法刚刚出现的阶段, 人们对它的兴趣并不浓厚, 因此新唱法就必须经过进一步的改进, 为后来对演唱技巧和风格的探索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同时引发了艺术家们对我们自身艺术的更深层次思考。文艺爱好者们在时代的推动下探究出了充满群众性的秧歌, 然而还是不够, 由于演出环境的限制、演出者的熟练度不足、咬字不清晰等等诸多方面的条件局限, 秧歌依旧未能达到人们的要求。于是我国歌剧艺术家们继续进行摸索创新, 在原有的基础上开辟新的道路, 直接用民族唱法演绎歌剧, 反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甚至有些优秀的艺术家成功塑造出了许多歌剧形象, 并借鉴了西方唱法, 成功开创了我国歌剧发展的新里程碑[3]。

二、美声唱法的特点分析

美声唱法在其悠长的发展历史上形成了成熟而明显的特点, 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注重科学的呼吸方式与咬字。在运用美声唱法时保证饱满的气息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美声唱法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正确的呼吸, 并且要掌握灵活控制呼吸的能力以应对各种声调。最具代表性的呼吸机巧是胸腹混合式的横膈膜呼吸法, 这种呼吸方式是通过横隔膜的上下移动来进行呼吸, 具有换气快、吸入气量足, 且在气息不足时仍能灵活地做出渐强、渐弱等变化, 使高音的音色始终嘹亮饱满。在美声唱法演唱时的咬字方面要求有力但放松, 圆润且集中, 连贯而柔和, 且唱且歌, 高、中、低音之间转换自如不留痕迹, 发音整体且流畅。 (2) 注重统一的声区。有效发声区是美声唱法的核心任务之一, 也就是将真假声区有机地统一起来, 使音色更柔和、松软, 即可抒情, 又不乏弹性, 转换声区时不留痕迹, 过渡自然, 从而提升了演唱给观众带来的感官效果。 (3) 真假声结合的科学性。声乐表演者们的声带如果长期使用单一发音方式会导致难以挽回的损耗, 而使用真假声转换的发音方式, 不止使音色层次更丰富, 使歌声通透、舒展, 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口、咽喉、下巴等器官得到调整、协调, 降低它们的工作压力, 这样就有利于延长了这些发声器官的工作寿命, 在音色饱满圆润的同时保护了为艺术献声的表演者们。

三、中国歌剧的特点分析

随着新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我国的歌剧文化积极吸取了美声唱法的技巧, 与民族音乐的精华中西融合, 形成了具有感染力的中国特色演唱风格, 音色浑圆明亮, 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 中国歌剧自此蓬勃发展。在那之后, 我国有许多优秀作品走出国门, 将我们的民族特色歌剧推到了全世界的面前, 例如最著名的《木兰诗篇》, 我国艺术家们带着这部作品在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出时获得了美国观众的一支热烈好评。随着中西方交流日益密切, 文化交流传播也随之活跃起来, 中西方歌剧文化进一步相互融合, 人们的欣赏水平飞快提升, 新的歌剧风格很快得到人们的认可, 收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四、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的影响

我国歌剧近年来的快速发展, 实际上最依赖的还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瑰宝, 但在很大程度上美声唱法也称得上是功不可没, 主要体现在演唱方法和演唱风格上。以下就从发声方式、情感表达和咬字技巧方面进行简析。

(1) 发声方式。歌剧演唱者首要的技能就是学会科学的呼吸方式, 美声唱法的艺术家们已经在美声百年发展不断地演唱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十分合理的法门, 即胸腹混合呼吸法。而我国的歌剧演唱者由于受审美的影响, 一直使用气息较浅的胸式呼吸法, 导致演唱者发出的歌声较单薄, 像是缺乏底气支撑, 使得许多优秀的中国歌剧作品没能完美的展现出我们的民族特色魅力。如今我国的歌剧演唱者们也借鉴了美声唱法中的呼吸方式, 找到正确的方式并运用纯熟之后将我国的歌剧经典完美的呈献给观众。这表明美声的呼吸、发声方式对我国歌剧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仅如此, 还有效地加快了我国歌剧文化走向世界舞台的步伐。 (2) 情感表达。随着时代变化, 融合了美声唱法的中国歌剧艺术一改以往的集中音色, 转变为圆润饱满、更具穿透力和感染力的风格, 更加入了我国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特点, 利用声音技术、表情等变化来渲染气氛, 以声传情, 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歌剧艺术的审美内涵。

情感表达是音乐艺术中的灵魂所在, 美声唱法的独特性和感染力决定了它在观众心中的渗透力, 使观众从用歌声表达的情绪中体会到演唱者的真情实感。所以在中国歌剧中蕴含的源远流长的文化基础上运用美声唱法的情感表达技巧, 才得以让观众真切体会到中国歌剧的独特性。

(三) 咬字技巧

美声唱法中对于咬字技巧有着非常科学而又独到的方法。我国歌剧演唱强调字正腔圆, 听起来难免僵硬死板, 缺乏弹性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歌剧融入了美声唱法的技巧, 字与字之间的衔接流畅协调, 使歌剧演唱质量明显提高, 例如彭教授在《我心永爱》等作品中就运用了融合美声技巧的咬字方式, 发音圆润有力, 歌剧也就更具有感染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 从西方文化中发源的美声唱法在发声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我国歌剧艺术借鉴学习的地方, 我国歌剧在美声唱法的冲击下得到了加速发展, 并且对我国歌剧的风格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发展, 使我国歌剧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演唱风格, 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

合理发挥美声唱法在我国歌剧艺术发展道路上的作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艺术水平的提升任重而道远。

摘要:在世界经济稳步迅速发展的如今, 人们的生活水平飞速提高, 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有许多种文化艺术应运而生, 中国歌剧演唱就是这其中的一种。美声唱法作为音乐艺术领域中的“前辈”, 对我国的歌剧艺术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二者的发展情况概述及特点角度入手, 针对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美声唱法,中国歌剧,影响

参考文献

[1] 冯宏.美声唱法对我国歌剧演唱风格的影响[J].大舞台, 2015. (12) :131-132.

[2] 刘玲.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影响初探[J].戏剧之家, 2016. (8) :55-55.

[3] 范旭青.试论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影响[J].北方音乐, 2016. (4) :149.